《虎钤经》
作者许洞(976~1015),字渊夫,又字洞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早期军事理论家。
许洞幼习弓矢技击,生平以文章自负,对《左传》有较深的研究。宋真宗成平三年(1000)中进士,被派往今甘肃天水任低级军官。不久因得罪上司,又加上自己在经济上有失检点,被罢归乡里,开始潜心研究军事理论。据他在《虎钤经·自序》中说,这本书创意于辛丑(1001)之初,成文于甲辰(1004)之末,共用了约四年时间。较《武经总要》的成书时间(1044),还早40年。成书后次年,他上献《虎钤经》,由于朝廷内部斗争的牵连,未被重用,只当了个均州(今湖北均县)参军。大中祥符四年(1011)又献《三盛礼赋》,召试中书,改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主簿。卒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
《虎钤经》宋刊原本已不可得见。现存较早的版本是明覆宋刻本、明刻本、明抄本。清嘉庆以后的刊本、抄本大多以曾钊的校订本为底本。现存丛书本主要有《范氏奇书》本、《四库全书》本、《粤雅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虎钤经》共二十卷,二百一十篇。钤为锁钥,喻机谋,虎喻将军。“虎钤经者,将军之事也。”它的前十卷基本上是汇集从《孙子》到《太白阴经》等前人论述,参以己意而加以综合,具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后十卷多为阴阳占卜等,荒诞不经,扑朔迷离,没有什么军事价值。前十卷的主要内容为:第一卷讲述治军的一般道理,第二卷论述将领,第三卷讲兵机、谋略,第四卷讲述进攻,第五卷为地形天候的利用,第六卷讲安营扎寨,第九卷为各种阵法,第十卷为人马医药。后十卷为各种杂式杂议。
许洞认为:“《孙子兵法》奥而精,学者难于晓用;李筌《太白阴经》论心术则秘而不宣,谈阴阳又散而不备。乃演孙李之要而撮天时、人事之变,备举其占,凡六壬遁甲、星辰日月、风云气候、风角鸟情,以及宣文设奠,医药之用,人马相法,莫不俱载。”该书是北宋开国后第一部对后代有一定影响的兵书。
《虎钤经》的军事思想,主要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一是胜败之事,皆系于人。许洞认为战争的胜败,从大的方面讲,其原因是天时、地利、人事三个方面,但人事却是头等重要的,这是对姜尚、孙武等重视人事思想的很好的强调和说明。二是胜兵先胜,胜在于我。许洞进一步强调了先胜者只有把各种事情做好了,才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三是用兵之要,先谋为本。许洞提出既要考虑到矛盾的双方,又要考虑到胜败可以转化,要研究我方由胜转败和由败转胜的条件。四是用兵之术,知变为大。知变就是见机而作,一切根据情况办事。
《虎钤经》在继承前人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又将古代朴素的唯物思想大大向前推动了一步,颇具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