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关心机械工业

段君毅 汪道涵 周子健

今年 12 月 26 日是毛泽东同志百年诞辰。每当想起毛主席,想起数十年间他领导我们干革命、搞建设,他的音容笑貌就频频在我们心中涌现。我们都曾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多年,亲身感受到毛主席对机械工业的关心,就此忆述,表达我们对毛主席殷殷怀念之情。

一、对机械工业的地位、作用的精辟论述

毛主席非常重视机械工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早在建国初期毛主席就曾作过高度概括与精辟阐述。他说“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地方,通通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1955 年 7 月《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我们这个国家要建设,就要有技术,就要有机器,就要懂得科学。这个方面, 我们过去是用手工,用手工使用的工具来做桌椅板凳的,过去用手去种粮食种棉花的,一切都是用手,现在改为用机器,使用机器那么一种技术,这就是很大的革命。没有这样一种革命,我们这个国家单是政治改变了,社会制度改变了,我们国家还是一个穷国,还是一个手工业、手工技术的国家”(1957年 3 月在南京部队、江苏、安徽两省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在工业方面, 必须首先抓紧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因为这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基础”,“一为粮,二为钢,加上机器,叫三大元帅。三大元帅升帐,就有胜利的希望。还有两个先行官,一个是铁路,一个是电力”

(1958 年 9 月 5 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毛主席当年还对于有关机械工业若干方针政策性问题作过重要论述,诸如:什么机器都需要工作母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机械工业要注意成龙配套,注意质量第一; 我们的汽车也要出口等等。我们当时有幸得以遵循毛主席的指示进行工作, 言犹在耳,益增感奋。

我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正是由于建国以来我们坚持进行社会经济制度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进一步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化;同时,也正是由于我国几十年来贯彻执行“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地方,通通使用机器操作”, 科学技术通过机器装备转化为生产力,机械工业广大职工,奋发图强,持续努力地工作,为我国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技术进步,品种发展的机械制造工业体系,从而不断扩大提供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事业以更充分、更先进、更适用的机器设备,才使今天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人们都感受得到的重大变化。三四十年前毛主席对机械工业地位与作用的精辟论述,今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机械工业正在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做好引进、消化、创新高新技术,切实掌握设计和制造技术。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曾处于的“吃不了,吃不饱,进口的冲击,出口的竞争”的状况,正在和行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改进。并且由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我国在机械工业加强自身技术改造的同时,各个产业部门都需要进行技术改

造,方能“适者生存、敏者发展”;机械工业应当为此做出较大的贡献。二、强调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相结合

1952 年下半年,成立第一机械工业部不久,毛主席指示我们发布机械工业的“安民告示”。亦即要求初建的第一机械工业部面对全国机械战线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在战略和方法上“开宗明义”,告诉大家:机械工业面临的历史任务、战略目标、方针政策和行动纲领,告诉大家我们应该干什么和怎样干。它既是指引全国机械战线广大职工的行动指南,又是激励大家图强实干的思想动员。

1953 年初,我们在研究草拟《关于目前国营机械工业的情况及今后工作部署的指示》的过程中,毛主席进一步示意:应该将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做为文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认真修改后,由部长黄敬和君毅、道涵向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汇报,其中提到“为了保证上述任务的完成,必须加强企业中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使全体职工了解工作的意义,工作的方针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这样才有可能使广大群众发挥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任务而奋斗。⋯⋯企业中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应该密切围绕企业的生产和基本建设的中心任务而进行,⋯⋯使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政治头脑的经济工作者,而不是狭隘的事务主义者和短视的经济工作者,才能使我们逐渐懂得业务,成为内行,具体切实地指导企业,而不是‘一般的’、‘从空中’领导企业;也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我们在企业领导上的官僚主义,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时, 毛主席说:“这一段写得好,这一段很重要,任何工业部门都要有这一段。” 毛主席并为此亲自主持拟定了《中共中央对“关于目前国营机械工业的情况及今后工作部署的指示”的批示》,批示中说:“第一机械工业部强调指出加强企业中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必要及其方法,中央认为是适时的和正确的。”这个文件下发后,机械工业广大职工掀起了学习、贯彻的高潮,激励起了国家主人翁责任感,人人争做贡献,大家一个共同心愿——一定要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任务。 1956 年在中南海机械工业展览中,我们对毛主席说:主席批准的 1953 年“安民告示”对机械工业有很大推动,毛主席继续鼓励说:“你们经常研究方针政策,这很好。”

三、无论制造什么设备“都要有个工作母机”

1956 年 6 月,一机部在中南海瀛台举办第一次汇报展览会。主要是汇报第一个五年计划机械工业的成就和今后展望。分综合、通用机械、机床、重型机械、电机、汽车、拖拉机和仪器仪表等部分。毛主席每次看两个小时, 前后一共看了七八次。看得非常仔细,问得非常详尽。一台 IA62 车床,床头箱打开后,毛主席说:你们看,两个轴之间有齿轮咬合在一起,而咬合的齿轮又是相反的方向,如果是同一方向就没法转了,这就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当看到液压,电器等,毛主席说:这里边也有联系,有辩证法问题。毛主席又说:宇宙是非常大的,但又能分得非常小,分到电子、原子、原子核,还可以再分。当看到新试制的双轮双烨犁等农具的介绍后, 高兴他说:不错,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应该推广,以后再加以提高。君毅汇报锅驼机受农民欢迎,就是水锈不好处理。毛主席说:“你们知道这个毛病,为什么不写出来?”我们回答说:是,应该写出来。毛主席这样讲求务实的精神,使我们深受教益。

1958 年 7 月 2 日,一机部在中南海举办了机床与工具展览会,毛主席仔

细听了济南第一机床厂生产的 C616 仿型车床的结构、性能与特点的汇报。汇报到无级变速机床,他对工作人员刘传陆说:“无级变速提法不科学,一个速度变为另一个速度,都是量的变化,怎么能说无级变速呢?”

1959 年 9 月 5 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中说:“机械里头有个工作母机,什么矿山,什么炼油,什么电力,什么化学,什么建筑,什么农业,什么交通运输,这些机器都要有个工作母机,无非是车、铣、磨、刨、钻之类,这些东西是根本的。”

有感于毛主席对机械工业、“工作母机”之如此关注,第一机械工业部于 1960 年春在中南海举办了工作母机展览会,毛主席到展览会进行了长时间的参观、了解。当时君毅和子健在瀛台桥迎接毛主席,一见面毛主席说:君毅你这么高,是不是少数民族?君毅回答:不是少数民族,我是山东人。毛主席说:啊!山东大汉。当看到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东风牌万能螺丝车床时,毛主席问怎么叫万能?工作人员冯有禄说它能车外圆、内圆、端面,能挑螺纹等,有多种功能。当看到程序控制车床时,毛主席问工作人员:怎么叫程序控制?回答说是用一系列电器来控制动作,里面有时间继电器,毛主席还进一步问明白了时间继电器的功能。

毛主席还问及我国机床的产量、品种,在场的赵尔陆同志汇报了当时机械工业的发展程度和水平。

毛主席看到发电机,说:现在出名的是上海电机厂,还有上海机床厂, 他们做了些新东西,想去看看。赵尔陆说是搞的双水内冷发电机,现在又在搞气体冷却。道涵说:发电机在发电过程中散热问题是个关键。双水内冷就是转子、定子都是用水冷却。现在又在研究用一种氟和氯液做冷却剂,在 60

度以下是液体, 60 度以上就变气体,可以吸热。毛主席听得非常专注。在看到机械工业搞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君毅汇报自动化以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毛主席说:“对,有材料问题、动力、人员、劳动组织、工资等问题都要在发展中有所创新。”毛主席边看边谈,兴致很高,他说:“生产力革命,归根到底是要解决衣、食、住、行、用的问题。”毛主席还和在场同志款款谈心话家常,他问大家:“你们现在忙不忙?你们看是忙好还是不忙好?”我们说忙,工作方法有关系。主席幽默地说:“我看你们一个个都面带红光,很健康,看来还是忙些好。”毛主席这些话使在场的同志们感到亲切温暖,初见毛主席时的拘谨都消失了。

我们亲见亲闻毛主席几次参观机械工业展览时是那样的专心致志,求真究底,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才转到下一个问题。他与同志们平等探讨,他还不时对一些问题予以辩证地解说,予以高度概括,使人深受启迪。

30 多年前毛主席参观工作母机等展览的情景,我们记忆犹新。现在,我国的“工作母机”制造业,即通称机床工具工业,已经发展为近千家企业, 能生产约 5000 个品种, 1992 年数控机床已生产 4000 多台;从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和第一汽车制造厂改造所装备的机床来看,其中,国产机床设备均占 70%。我们常常想起毛主席当年所说,无论制造什么设备,“都要有个工作母机”的话。

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毛主席一贯重视农民和农业问题。在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文章、报告、讲话和他主持制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不体现他的这个战略思想。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以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无产阶级领导主要是领

导农民这个革命同盟军的论述。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由取得政权转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适应这个重大变化与发展,毛主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轻、重”方针,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等。主席非常关注农民和农业机械化、倡导农业机械化。他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第一机械工业部首任部长黄敬曾认真调查研究中国的农业机械化问题,并给中央写出报告,受到毛主席的赞许。第一机械工业部对农业机械以及农具的设计制造、实验、改进和推广相继作出部署,认真推进。 1958 年毛主席亲自审批了洛阳拖拉机厂的发展计划,指出:各种拖拉机样式、性能一定要适合我国的气候、地形,并且一定要能综合利用;其成本要尽可能降低。毛主席还对各种农具、特别是各种新农具的设计、推广非常注意。 1958 年 1 月 5 日,毛主席参观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观看改进的双轮双铧犁,兴致勃勃地亲自驾扶犁地,体会比旧式木犁省力,容易操作的优点,鼓励要多作农具的研究改良工作。 1958 年 4 月他参观了广东省农具改革推广评比展览会。会上展出好几部不同的手扶拖拉机,他一一抚摸。了解其功能。看到改良的犁耙、双轮双铧犁,他赞扬群众的首创精神。看水泵抽水和龙骨水车(脚踏和手摇)操作表演时看得专注,鞋子弄湿都不顾了。

同年的 8 月 21 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的全国省委书记会议上说:各级党委要摸清情况,全省全区有多少农机具需要改良,多少农具需要装上滚珠轴承,订个规划,哪个先改,哪个后改,什么时候完成,要有个具体安排。 1959 年 4 月 27 日毛主席在《党内通信》中写道:“提到机械化, 用机械制造化学肥料这件事,必须包括在内。逐年增加化学肥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这表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一重要方针的内涵愈益丰富、愈益深化。

1959 年在毛主席倡议下,成立了农业机械部,任命陈正人同志为部长。

当年 10 月 31 日主席在《关于发展养猪事业的一封信》中写道:“用机械装备农业,是农、林、牧三结合大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今年已经成立了农业机械部。农业机械化的实现,看来为期不远了。”

几十年来,前进的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一方面日益增加提供的农机农具促进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几千年来使用落后农具的农民,越来越多地使用起农业机器和新式农具。培养出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并从而促使农民群众文化技术知识的增长;而且也为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以来,发展科学种田,发展乡镇工业,开展多种经营,实现劳动致富,孕育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毛主席当年倡导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其意义是深远的。

五、“现在,我们开始能制造汽车了” “将来我们的汽车也要出口”

1950 年初,毛主席和周总理访问苏联时,就和苏方商定,由苏联援建我国一个年产三万辆的中型卡车厂。回国后毛主席说:在沈阳和哈尔滨之间, 就建在长春吧。党中央、政务院确定在长春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2 年秋,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第一汽车制造厂的领导班子。讨论到饶斌同志任厂长时,毛主席问:就是那个白面书生吧?他有没有魄力做这工作? 列席会议的君毅回答说:我们议过,可以胜任。中央任命了饶斌担任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

1953 年 6 月,毛主席批示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

厂的批示》,责成有关部门给予这个厂的建设以最大的支持。当年 7 月 15 日这个厂举行奠基典礼时,由该厂六个青年共产党员,将镌刻有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端端正正地抬放在基座上; 出车前,绘制设计近 200 个汽车标志图案,也是经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审阅,选定了圆圈内有“解放”二字、两侧伸展双翼的图案,毛主席还特意为此写了“解放”二字。在全国各方支援下,全厂职工经过三年的奋发努力,工厂如期建成,“解放”牌汽车投产出车,开创了我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新纪元”。

1956 年,毛主席在讲述《论十大关系》时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 我们不晓得制造汽车,不晓得制造飞机,现在,我们开始能制造汽车了,也开始能制造飞机了。我们的汽车工业先搞卡车,不搞轿车,所以我们每天只好坐外国的车子来开会,哪一天我们开会的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汽车就好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职工们不辜负毛主席的殷切期望, 1953 年试制出我国的第一辆轿车——“东风”牌轿车,送进中南海,毛主席兴致勃勃地乘坐了这辆轿车。全厂职工再接再励,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生产出“红旗”轿车,在国庆十周年天安门阅兵典礼中,阅兵总指挥和国防部长分别乘坐了“红旗”牌敞篷轿车进行检阅。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乘坐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批“红旗”牌轿车。

1958 年 2 月 13 日,毛主席到第一汽车厂视察,高兴地看着解放牌汽车开出总装配线。毛主席高度赞扬了工人阶级的创造精神。

1956 年,毛主席在参观机械工业汇报展览时说:“我们一个省顶欧洲一个国,将来我们还要有第二汽车厂,第三汽车厂,生产更多的汽车;将来我们的汽车也要出口。”

1958 年 6 月,毛主席又说:“第二汽车厂还要搞,地点是否在南方。”

1964 年毛主席亲自批准的发展国民经济第四个五年计划,把第二汽车厂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在毛主席、周总理和邓小平、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切指示下,选定厂址,设在湖北十堰, 1969 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开工建设,

1975 年开始出车。

饶斌同志在“文革”前受命筹建第二汽车制造厂。“文革”中被隔离, 迟未解放。 1969 年夏,毛主席对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同志说:“饶斌在哪里?”曾思玉同志说:他还在劳动。毛主席说:“他是个白面书生,吃过几年面包,没有什么问题嘛!”不久,饶斌同志被解放,继续抓二汽建设。他带领全厂职工艰苦奋战,在李先念副总理亲自关怀、过问、指示和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产品设计、工厂设计、设备制造和施工安装, 都贯彻了自力更生的方针,建设得以比较顺利地进展,部里把二汽建设作为重点,子健自始至终抓二汽的建设工作,在十堰那样半山区的艰苦条件下, 广大职工万众一心,用“决不辜负毛主席党中央的信任和期待”的忠诚信念来激励自己而坚持奋战,众志成城,建成我国第二个汽车生产基地。

经过 40 年的艰苦奋斗,毛主席“奠基”“培育”的我国的汽车工业成长

起来了。 1992 年全国生产各种汽车百万辆(其中轿车 16 万辆),有力地支援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壮大,以及提供人民生活的需要, 并且开始了汽车出口、参与国际间的汽车竞争,实现毛主席当年说过的“我们的汽车也要出口”的愿望。

六、“成龙配套”“质量第一”

1959 年君毅参加中南海怀仁堂的会议,毛主席说:“机械工业无非是质量、规格、品种、成龙配套。”成龙配套,是机械工业的一个特点,一台单机由很多零件组成,不配套不能用;一套机组,一条生产线又包括许多卑机; 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成套必须在单机、机组生产线成套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好,形成生产能力。当时,我们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很快就建立起设备成套机构,制定了设备成套管理的方针政策、制度和办法,加强了机器设备的成套工作。

1961 年,国家为了迅速发展冶金工业,提供生产航空、导弹、原子能和电子工业所急需新型材料的设备,要求机械工业提供:3 万吨模锻水压机;

1.25 万吨卧式挤压机;辊宽 2800 毫米铝板热轧机;辊宽 2800 毫米铝板冷轧机;直径 2—80 毫米钢管冷轧机;直径 80—200 毫米钢管冷轧机;辊宽 2300 毫米合金钢板冷轧机;辊宽 700 毫米、 20 辊带钢轧机;1 万吨油压机等九套大型成套设备。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君毅建议并即获准调沈鸿同志主持此项工作。在中央领导同志的极大关怀下,经过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冶金工业部等有关工业部门及其科研院所和许多企业的协同努力,九套大型设备的主机与辅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以及在时间进度上互相配合衔接,花了七年时间,终于完成任务。九大设备制造成功是认真贯彻毛主席务必搞好“成龙配套”大力协同的指导思想的结果。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具备提供大型现代化冶金、矿山、化工、能源、交通运输以及重大建设工程等所需的成套设备的能力;而且也已经能够进行成套设备的出口,例如我国已经向已基斯坦、孟加拉等国“成套”出口电站设备——从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直至交钥匙运转发电。

大跃进期间,机械产品也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的严重问题。毛主席当时对工业产品质量问题非常关注, 1960 年 6 月 14 日在上海会议上,毛主席提出了“质量第一”这个重要方针。他说:“数量不可不讲,把质量提到第一位恐怕到时候了。⋯⋯要着重搞规格、品种、质量。品种、质量放在第一位,数量放在第二位。”部党组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整顿企业生产秩序,加强技术管理和质量检验,并召开电话会议,由道涵部署提高产品质量工作; 1961 年结合贯彻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和《工业七十条》,在部召开的全国机械厅(局)长、直属厂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求全体职工必须树立毛主席指示的“质量第一”的思想,并对提高产品质量工作做了具体安排。经过 30 多年的实践,尤其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愈益体会“质量第一”方针的重大现实意义。只有坚韧不拔地贯彻执行“质量第一”的方针,采取重大举措,有步骤地解决当前众所关注的工业产品质量问题,我们才能真正有能力、有资格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从而较快、较好的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七、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1958 年,毛主席找几个部的领导同志谈话,到会的有:第一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的同志。主席问:彭涛(化学工业部部长)怎么没有来?回答说:到十三陵劳动去了。主席说:“哟!尚书还去劳动!历史上应该写一笔呀!”

多年以来,毛主席总是谆谆教导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勤奋学习,“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要学

经济,学技术,学管理,不作官僚主义者、甚至是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者。毛主席曾多次到机械工厂视察, 1950 年他从苏联归国,视察了哈尔滨

机车车辆厂; 1953 年视察天津机械厂; 1956 年 1 月视察天津第一机床厂, 看到工人创造性地解决了丝杠变形问题时说:搞什么工作都要依靠群众;1956年 5 月,视察广州重型机器厂;1957 年 7 月视察上海机床厂; 1958 年 2

月,先后视察沈阳 213 机床电器厂和长春第一汽车厂;同年 9 月视察武汉重

型机床厂; 1960 年 3 月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 1961 年 5 月,毛主席到上海电机厂,和全厂职工一起欢渡五一劳动节,认真听取了制造双水内冷发电机的汇报,主席非常高兴,赞许职工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的精神。毛主席视察工厂,总是深入了解情况,和有专门知识、有经验的人研究探讨问题,并给予指示,他和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亲切交谈,广大职工欢欣鼓舞,大大激发了大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1961 年 3 月,经毛主席倡议,中共中央发出认真调查研究的信,要求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特别是第一书记,必须纠正满足于看报告、听汇报、以感想代替政策的作风,要联系近几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深入基层,亲自进行系统的调研。部党组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君毅和党组其他同志每年都到基层了解情况和蹲点,通过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先后提出《关于机械工业七十条(草案)》、汽车托拉斯的方案,和第一汽车制造厂从建厂设计能力3 万辆提高到 6 万辆的改造方案。今天想来,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与职工、专家谈心、请教,很受教育,并且深感毛主席教导的英明正确。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们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得到不断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形成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全国人民,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纪念毛主席百年诞辰之际,回首峥嵘岁月,展望光辉未来,可以预期, 21 世纪的更加繁荣昌盛的中国,行将展现和屹立在世界人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