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月球

一切都很顺利,发射后 2 分 15 秒,第一级火箭 5 个发动机中的中间一个停止喷射。本来直向后喷的火焰开始向旁喷射,宛如一把打开的伞。

“‘阿波罗’11 号,我是休斯敦。发动机情况良好,准备甩掉第一级火箭。”

“是!”发射后 2 分 42 秒,第二级火箭点火,甩掉了第一级火箭。此时,

飞船正以每秒 2.7 公里的速度,在东北方向离肯尼迪宇航中心 95 公里的高空飞行。

第二级火箭一边提高高度,一边慢慢向水平方向改变飞行姿势。9 分 11 秒,第二级火箭燃料烧完被甩掉,第三级火箭点火工作。

第三级发动机是一种可多次启动的发动机。它的第一次喷射是为了使飞船进入环绕地球的停泊轨道。“阿波罗”11 号为什么不从地球出发后直奔月球呢?这是因为从地球到月球的速度必须为每秒近 11 公里,如果一离开陆地就把速度加到这一标准,对宇航员的身体极为不利。更重要的是,月球围绕地球转的轨道面对赤道形成大约 15°的角,因此不能将月球火箭一下子从地球发射出去。要首先让它绕地球旋转,然后再让它进入月球轨道面。

第三级发动机在发射后 11 分 40 秒时停火,几乎完全按原定计划进入环绕地球的轨道。

“阿波罗”11 号用 1 小时 28 分 17 秒绕地球一周后,决定 1 小时后就向月球进发。宇航员对飞船的各部分进行了最后的检查,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 “休斯敦,‘阿波罗”11 号全部检查完毕,一切正常!”

“‘阿波罗’11 号,发动机动力很足,制导装置正常,雷达追踪无误差。1 分钟内点火,向月球挺进!”

“是,点火!”

“阿波罗”11 号离开绕地球轨道,顺利地飞向月球。到达月球的路程有38 万公里,需要 73 小时,这个行程是绕圈的,而不是笔直的。“阿波罗”

11 号准确地进入了奔月轨道,令人兴奋,可是,宇航员却面临着一个难题—

—登月舱要掉转方向。

第三级火箭前端的指令舱和接在它后边的服务舱被人们称之为母船。7 月 17 日凌晨 1 点 40 分,第三级火箭和母船分离。在第三级火箭上部的贮藏

舱里装着登月舱。与火箭分离后的母船必须翻个筋头,旋转 180 度,面对第三级火箭,并且一定要和第三级火箭对直。

母船开始使用外围的喷射过氧化氢的小型发动机来改换方向。宇航员柯林斯小心翼翼地掌握着操纵杆,反复做着上下、左右、旋转等动作,终于把母船掉过头来。这样,指令舱的锥顶就对准第三级火箭的顶端了。

指令舱的雷达在不断地测试登月舱的方向和距离,并向计算机报告。计算机马上计算出来,向制动发动机发出工作指令。柯林斯把指令舱窗上的刻度对准登月舱上的连接目标。登月舱连接孔像奶瓶的奶嘴那样圆圆地凸出着。

距离越来越近。终于,母船锥顶连接器深深地插进连接孔。孔的内壁和锥底的三个钩环紧紧地吻合在一起。接着,指令舱稍往后退,咔嚓一声,孔内壁的 12 个卡销和连接器弹簧上的 12 个卡子严密吻合。这样,指令舱和登月舱结结实实地对接在一起了。

对接结束后,登月舱从第三级火箭中被拉了出来。第三级火箭就这样完成了它的使命,被送进离奔月轨道很远的绕太阳转的轨道。

在漆黑的宇宙真空中,“阿波罗”11 号重新转变方向,把登月舱顶在母船头上直奔月球而去。

7 月 17 日上午 7 时 30 分,“阿波罗”11 号飞船距地球 3 万公里,速度降到每秒 2.73 公里。“阿波罗”11 号奔向月球的航线是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从两侧包围地球。飞船在这样的轨道上,保持着惯性和引力的平衡。飞行速度随着远离地球面不断减慢,在远地点时最慢。

这时,“阿波罗”11 号开始自转飞行。因为,在真空的宇宙里,向着太阳的一侧就会出现摄氏 100~200 度的高温,背着太阳的一面却是摄氏零下100~150 度的低温。宇宙飞船的金属外壳就会因此变形扭曲而毁坏。所以, 必须让飞船以每小时三周的周期慢慢地自转,就像在火堆上烤羊肉串似的, 以均匀地承受太阳的热量。

指令舱上有 5 个窗口,前窗两个,侧窗两个、舷窗盖上还有一个圆形窗口。飞船的自转使宇航员们经历了一个罕见的现象:每当向着太阳时,强烈的阳光就照射进来,反之,就漆黑一片,似乎在每 1 小时,有 3 次日出和日落。

由于飞船的自转,飞船里的时间概念和地球上的也不相同。但是,人们所说的日、时等仍按地球上的概念。因此,飞船上的活动一方面按预编进度表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时钟来安排进行;另一方面,由地面控制人员进行严格控制,起床、睡觉、吃饭等都按地面控制人员下达指令来进行。

自从出发以来,宇航员除了途中小憩片刻外,一直在紧张地工作。特别

是飞船进入奔月轨道后,顺利解决了登月舱调换位置的关键问题。3 个人都觉得松了一口气。该脱去宇航服休息了。这时,火箭发动机已停止工作,飞船完全靠惯性向前飞去。柯林斯打开自动导航装置来监督飞行。休斯敦控制中心指示他们吃完晚饭后,于当天晚上 11 时 30 分开始睡觉。宇宙飞行的第

一夜,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和柯林斯都睡了 7 小时,奥尔德林睡了 5 个半小时。他们都没有吃安眠药,能睡得这么好,真不愧是用计算机精挑细选出来的沉着、冷静的人。

7 月 18 日清晨,在休斯敦控制中心的呼叫声中,宇航员们迎来了奔月飞行的第二天。

发射后的 25 小时 5 分 30 秒,“阿波罗”11 号飞到地球和月球的正中间,

离地球约 19 万公里,速度减到每秒 1.56 公里。还剩下一半的路程,可是还需要加倍的时间。

第二天,最重要的工作是修正轨道。“阿波罗”11 号飞船在奔月轨道上进行。由于地球引力越来越小,月球引力越来越大,飞船飞行的实际轨道和速度同设计计算的会产生微妙的偏差。如果不纠正这种偏差,就很难抵达月球。为了修正轨道,必须暂停飞船的自转,通过装在服务舱上的火箭发动机的喷射,修正飞船的航向。经过 1 小时 40 分钟的轨道修正,轨道偏差减小到每秒 0.15 米以下,“阿波罗”11 号又重新开始自转飞行了。

这天晚上 17 点 32 分,“阿波罗”11 号飞船向地球传送了电视实况转播。

这次实况转播的时间是 34 分钟,宇航员向地面详细介绍了指令舱内的情况。3 名宇航员已完全适应了失重飞行,他们都轻松愉快。电视屏幕出现了他们清晰的身影。

“休斯敦,我们很愉快,船内虽然有三个人,但还很宽敞,船内物质丰富。瞧,有咖啡、咸肉,还有水果、果汁。”阿姆斯特朗向观众介绍着他们的宇航食物。不过,最精彩的莫过于表演他们的烹调术了,只见他取出一袋食品,剪开一端,注入滤去空气的热水,泡了近 10 分钟,这就是他们的“焖鸡”。

柯林斯在飞船的仪表架前慢慢地上下飘浮,表演着各种失重的“舞蹈”; 奥尔德林则向电视观众解说了星图。

3 名宇航员的精彩表演令全世界的观众兴奋极了。

播完电视,吃完晚饭,3 人又做了体操,并再次接受了地面控制中心医生进行的脉搏遥测检查。他们终于结束了第二天忙碌的工作,3 人先后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