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军阵地——博罗季诺

阵地在博罗季诺村附近,在莫札伊斯克以西约 12 公里,距莫斯科 100 公里。这里位于俄罗斯中部,景物平淡无奇。北面的新斯摩棱斯克大道和南面的旧斯摩棱斯克大道经过这里直通莫斯科,科洛恰河流经这里, 然后注入莫斯科河,是可以用来加强防御的天然屏障。阵地南部则有大片森林,便于隐蔽自己的军队,敌人的骑兵难以在那里发挥战斗力。

俄军的阵地北起莫斯科河畔的马斯洛沃村,中部经过博罗季诺村, 南部到舍瓦尔季诺村,几乎全线都能够得到科洛恰河的掩护。

博罗季诺阵地有效地限制了拿破仑随意机动的能力,俄军两翼虽薄弱了一些,但法军仍难实行包抄,只能进行大纵深迂回,但这样势必拉长战线并削弱其战斗力。

这样一来,拿破仑只好被迫在对他不利的条件下迎战俄军,他必须在狭窄地带进行正面突击,才有可能突破俄军防线。俄军总司令在报告中说:

“我方的阵地选定在莫札伊斯克以西约 12 俄里的博罗季诺村,这里是一马平川中所能找到的最佳阵地了。这个阵地的薄弱处在左翼,我将设法予以补救,但愿敌人能在这里与我们交战,那我将有非常大的希望获得胜利。”

在备战过程中,俄军统帅部巧妙地部署军队,构成了纵深战斗队形。该队形基本包括四个集团:右翼、中央,左翼和预备队。右翼军队主要

任务是可靠地掩护通向莫斯科的近路,同时可以作为预备队机动使用, 可以增援中央和左翼部队实施反突击。中央军队的任务是防守新斯摩棱斯克大道和拉耶夫斯基炮兵阵地一线。左翼由巴格拉季昂统率的部队守卫,部署的兵力相对少了一些,但库图佐夫在左翼后方,旧斯摩棱斯克大道旁的乌季察村附近,隐蔽地配置了图奇科夫军和一支义勇军。预备队的作用非常重要,有了预备队就能进行长期斗争和不断削弱进攻的敌人。库图佐夫在部署作战时指出:

“应尽可能长久地保留预备队,因为一个将军,只要他手中掌握着预备队,他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加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博罗季诺战役的俄军约为 12 万人,大炮

640 门。拿破仑统率的几十万大军中,只有 13.5 万人和 587 门大炮参战。尽管法军由于战线拉得太长,长期行军作战减员很多,拿破仑仍把他的精锐部队和优秀将帅聚集到了博罗季诺战场。非常自信的拿破仑,当他还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的时候,他就认为已经稳操胜券了。

开战前,库图佐夫亲自视察了左翼阵地,决定把右翼部队向后稍移到谢苗诺夫斯科耶村一线。但为了掩护部队向新阵地转移并争取时间修筑堡垒,库图佐夫命令坚守起前沿阵地支撑点作用的舍瓦尔季诺村。

9 月 5 日,法军 3 万名步兵、1 万名骑兵,还有 186 门大炮,向舍瓦

尔季诺发起进攻,驻守在那里的俄军 8 000 名步兵、4 000 名骑兵和 36 门大炮应战。

经过 4 小时激战,先是猛烈对射,然后是白刃战,法军付出巨大代

价后占领了那里,后来巴格拉季昂的增援部队第 2 骑兵师赶来,又把法

军击退了。舍瓦尔季诺曾 3 次易手,激战一直持续到深夜。俄国与法军伤亡人数相当,均为六千多人。因为那里远离主要防线,工事又遭到彻底破坏,到 23 时,巴格拉季昂才根据库图佐夫的命令,将部队撤至主阵地。

9 月 5 日发生的战斗,对于拿破仑来说是意味深长的。那天,拿破仑曾要求抓到俄军俘虏,但他得到的回答是:俄国人宁肯战死也不当俘虏。科连库尔将军在一旁说:

“看来他们被打死的还不够多,应该严惩他们!” 拿破仑说:

“我要用大炮教训他们!”

舍瓦尔季诺争夺战使俄军赢得了构筑主阵地防御工事的时间。并能更准确地判断敌人的兵力部署及其主攻方向了。经分析总司令断定,敌人的主要兵力集结于舍瓦尔季诺附近,用来对付俄军的中央和左翼部队。为了粉碎法军对左翼的进攻,库图佐夫把图奇科夫军隐蔽在左翼的后方,等待时机出击,直插入敌人的侧翼后方。可惜的是,贝尼格森参谋长事先不请示,事后也未报告,开战前就把图奇科夫军从埋伏地点调出去,使其正面对敌了。尽管如此,俄军部署隐蔽而迅速调整后,俄军左翼还是有所加强,这使拿破仑感到非常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