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

最早的银心红外观测研究始于 1968 年,这是由 Becklin 等人对银心所作的 1.65,2.2,3.4μm 的宽波段测光。在此之后有不少在各种尺度上对银心近红外研究的结果,由此可以明显看出,银心附近近红外亮度朝银道面集中,呈扁长形,轴比大致为 0.4,且越向银心近红外亮度分布越强。

银心附近的质量分布可由三种方法得到:一是由银道面内气体的转动速度,二是由星族Ⅱ天体的密度分布和速度弥漫,再就是由近红外辐射的分布。由于波长短于 1μm 时消光太大,波长太长时辐射又主要来自星际尘埃和气体,只有波长在 1—5μm 的辐射可用来确定以恒星为主体的银心附近的质量分布,这是由与 M31 相比较而得到的。由于在 M31 的中心部分消光较小,利用可见光观测就可得到其质量分布的信息,结果表明主要光度来自晚型星, 且对 M31 的中心存在质光比 M/Lv≈15。如果假设银心附近的恒星组成与 M31 类似,那末从近红外的亮度分布就可得到银心附近的质量密度为:

P(a)=7.6×105a-1.8M⊙/pc3,(3.77) 其中 a2=r2+z2(a/c)2(3.78)

这里 r 为从银河转轴量起的距离,z 为从银道面沿银纬方向的距离,c/

a 为近红外表面亮度分布的轴比为:c/a≈0.4,由此可得银心附近任何地方平均质量分布的情况。根据近红外亮度分布测定情况,(3.77)式对银心周围 500pc 范围内都基本适用,由此推得的离银心 R 处的各范围内的质量密度及质量如表 3-28 所示,这与用其它方法得到的结果符合很好。

表 3-28 银心附近质量的分布

R ( pc )

M ( R )( 106 ⊙)

P ( R )( M ⊙/ pc3

1 . 0

4 . 4

4 × 105

10

70

7 × 103

100

920

1 . 1 × 102

在银心中心≈1Pc 内质量更加集中,不再遵从上述关系,关于这一点下面还要提及。

此外,关于银心的准确位置,在红外观测未能利用前仅用间接方法测定过,精度到 1°,之后利用银河核球中晚型星的近红外分布以及单个 2.μm 和 10μm 源的位置以小于 1″的精度测定出银河中心处于 SgrA(W),其坐标为:a=17b42m29s3±0s. 15,δ=-28°59′18″±3″,(1950),而从射电

观测得到的银河中心坐标为:

a=17h42m29s.291±0s.005,δ=-28°59′17″.6±0″.01。(1950), 可见二者符合十分好。其中所用银心距离由 RR Lyr 型星的观测得到,一般取为 10kpc。

对于银心附近 1′(≈3pc)以内的详细情况,在近红外和中红外都有高分辨率的描图,在 2.2μm 和 10μm 银心中心部分的情况,其中各红外源IRS1,IRS2 等简单用 1,2 等表示。另外超过±50 的数字,下面还要说明。首先从观测中发现,在这一区域中 2.2μm 发射的大致 1/3 来自最亮源IRS7,1/3 来自另外的分离源,剩下 1/3 来自延伸的背景。而 IRS16 就是平均近红外亮度的中心,其与 SgrA(W)完全重合。

由 1.2—12.5μm 的红外观测可以发现处于银河中心上的 IRS16 源有 2

′—3′的直径,在 1.6-3.6μm 上与恒星颜色相同,但在 4.9μm 处存在超量红外发射,其光谱与一恒星星团的类似,虽然也许太弱而未发现一般冷星中存在的 2.3μmCO 吸收,但有证据表明,这是一个密度超过 106M⊙/pc3 的致密的由足够早型或足够低光度的恒星组成的星团。对 IRS7 的观测表明存在与冷星中相同的 2.3μmCO 吸收,从其红外能谱分布和光度≈105L⊙的光度,其能谱分布类似于猎户星云中的 BN 天体,可用 400K 黑体很好地拟合, 但在这里没有任何射电辐射被探测到,它可能是一个刚经过原恒星阶段的极年青的星。另外对 IRS11,12 而言也存在 2.3μm 的 CO 吸收,这些源可能是超巨星。而 IRS9,14,15,17 和 19 则有与之大体相同的颜色,它们可能是恒星或星团。剩下的 IRS1,2,5,6,10 一个是λ<5μm 的近红外源,一个是λ>5μm 中红外源,高分辨率描图表明,源的尺寸依波长而增。以上特点说明这些源是由厚的拱星气尘物质所包围的致密红外源。从以上近中红外探测到的源看来,银心附近确实存在恒星或星团的集中,其中大部分为晚型星, 也有处于演化早期的恒星。

银心远红外辐射表明了其中星际尘埃的特征,由于这是由这区域中的恒星和星团发出的紫外和辐射,因此在某种程序上也给出这区域中恒星和星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