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位华侨的名字受到海外侨胞和祖国人民的永久缅怀和尊敬,这就是伟大的爱国者、成功的实业家、热忱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在 20 世纪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数十年间,陈嘉庚把他全部的财力与精力贡献给民族教育事业和爱国爱乡事业,毕生追求正义、明辨是非, 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一、少年时代

陈嘉庚 1874 年 10 月 21 日出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现属厦门市)。这是闽南东海之滨一个山水优美的渔村,历史上有过光荣的传统。当年,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部将刘国轩曾在这里修筑营垒,开挖水井,留下了“延平故垒”和“国姓井”的遗址。陈嘉庚生在一个国难深重的时代。封建王朝大清帝国已经走到了末路,在西方列强炮火的威逼下,打开了闭锁的门户,豺狼入室,中国正被拖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从陈嘉庚出生上溯30 多年,鸦片战争将与集美一水之隔的厦门强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 一个繁荣的商港,渐渐变成了外国强盗贩卖鸦片、掠夺我财富、诱拐华工的巢穴。陈嘉庚出生的那一年,日本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日北京专约》, 承认琉球为日本属国。他十岁时,法国入侵福建,一场马尾海战,清朝南洋水师全军复没。外侮日益深重,清王朝日益腐朽,陈嘉庚就在这沉重的历史脚步中长大,目睹体验了家乡的沦落,国家贫穷落后,受人欺凌的辛酸。

在西方列强和封建王朝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农村急剧破产,东南沿海一带的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海外谋生。陈嘉庚的家乡素有海外经商和垦殖的传统。鸦片战争以后,农村的日子越来越艰难,有更多的人抛妻别子,漂洋过海,另寻生路。很多人在当时称作“南洋”的东南亚一带落脚生根,辛勤开辟着新生计。陈嘉庚的家庭即是一个华侨世家,曾祖辈就曾有人定居海外。他的父亲陈杞柏早年只身出洋谋生,经年累月,在新加坡经营了一家米店、一个西谷米厂,还拥有一些房地产。而陈嘉庚的少年时代却是和母亲孙氏在家乡度过的。小时候他在家里帮忙做些农活,直到九岁才进入族人办的一所“南轩私塾”念书。当时的中国,还没有新式学校,幼童们认文识字多数靠这类私塾启蒙。私塾教授的课程,不外封建传统文化,课本无非

《三字经》、四书之类。不仅课程内容陈腐艰涩,塾师教课方法也是照本宣科,不加解说。学生跟着朗读,不知所云何物。特别是乡村私塾的孩子,因为时常要帮助家里劳动,学习更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时断时续。就这样, 陈嘉庚随塾师学习了七年,也没学到什么东西,对古文和报刊文字仅仅一知半解,后来他能著书撰文,全靠刻苦自学而成。陈嘉庚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 倒是家乡的生活,家乡的风情,自幼熏陶着他的心灵,使他的根深深扎在了故土上。工余饭后,他倾听父老们谈古论今,讲述先贤们爱国报国的故事, 渐渐地孕育出一颗矢志不渝的爱国爱乡之心。他日后倾资兴学,筹款抗敌, 致力新中国建设,无一不是这种拳拳赤子情愫的体现。

1890 年,陈嘉庚应父亲函召第一次出洋到新加坡,在父亲的米店学习经商。当时,新加坡与今天马来西亚的摈榔屿、马六甲同为英国的海峡殖民地, 新加坡是殖民地首府。它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海中,地处印度洋、太平洋和

欧、美、亚、非四洲交通要冲,是东南亚贸易集散市场。早在明代,中国东南沿海就有人迁徙到这里,辛勤开发这一荒岛。英国人 1819 年夺取新加坡后,又掠中国“苦力”到这里从事奴隶劳动。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人民出洋谋生人数与日俱增,新加坡是他们主要的侨居地,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用血汗浇灌出了新加坡的繁荣。陈嘉庚来到新加坡后,勤奋学习,勤谨敬业,很快适应了环境,熟知了业务,协助父亲把米店经营得十分兴旺,显露出经商才能。然而,商海就像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风急浪险。1893 年到 1903

年,陈嘉庚三次回乡,娶妻、奔母丧和守孝,当他在 1903 年 7 月回到新加坡时,父亲的产业却急剧衰落了。1904 年春,陈嘉庚父亲的顺安米店倒闭,负债 20 多万元。面对这沉重打击,陈嘉庚并没有消沉,性格倔强的他决心从头开始,重新发家,并立志替父亲还清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