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画

摧枯拉朽

【释义】摧:摧毁;枯:干萎的草干;朽:朽烂的树木。比喻敌人大势已尽,像枯朽的树木,很容易摧毁。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甘卓传》。

公元318年,琅屘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兄弟的支持和拥护下,建立东晋王朝。王敦也因此而升任大将军、荆州牧。后来,由于晋元帝司马睿抑制王氏势力,王敦便暗地里图谋起兵反叛朝廷。

王敦在武昌起兵出发前,劝说安南将军、梁州刺史甘卓一起举兵东下,甘卓答应了。但到出发那天,王敦已登上战船,甘卓却没有到,只是派了一名参军来到武昌,劝说王敦不要反叛朝廷。王敦听了非常吃惊,说:“甘将军没有明白我上次和他谈的意思。我只是去消除皇上周围的坏人,没有他意。如果事情成功,我一定高封甘将军,请你转告甘将军。”

参军回禀甘卓后,甘卓仍然拿不定主意。这时也有谋士向他献计,不妨答应王敦一起举兵,待他东下后再讨伐他。但甘卓怕将来说不清楚,还是不同意。

当时,湘州刺史司马承坚决反对王敦反叛朝廷。他得知王敦举兵东下,便派主簿邓骞前往襄阳,希望甘卓忠于朝廷,讨伐王敦。甘卓的参军李梁劝甘卓伺机而动,不要草率行事。如果王敦取胜,他必将重用甘卓;如果王敦不胜,朝廷必将重用甘卓,让他起兵平定叛乱。这样,无论哪一方取胜甘卓都不会吃亏,因此不能轻易举兵出战。

邓骞反驳李梁说,甘卓这样做是脚踩两只船,必然会招来祸患。其实,王敦的兵马不过万余,守卫武昌的不足五千,甘卓的军队超过王敦一倍,如果进军武昌,一定能取得胜利。最后他对甘卓说:“甘将军如果发兵攻打武昌,就好像摧毁干枯的草和朽烂的树木那样容易,不必有什么顾虑。”(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尽管如此,甘卓仍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王敦挥军东下,见甘卓不来响应,又派参军乐道融去襄阳,再次劝说甘卓起兵。乐道融是反对王敦叛乱的,所以他劝甘卓起兵讨伐王敦。甘卓这才下了决心,写檄文声讨王敦罪状,同时调兵遣将讨伐王敦。

王敦得知甘卓率军前来讨伐,非常害怕,又派甘卓的侄儿、参军甘卯请求甘卓回师襄阳。而都尉秦康劝说甘卓忠于朝廷,一举消灭王敦。但是甘卓优柔寡断,不听秦康劝告,竟然回师襄阳。后来,襄阳太守周虑等人与王敦勾结,将甘卓暗害。甘卓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战胜王敦,结果因为动摇不定,反而被王敦暗算。

模棱两可

【释义】棱:物体的角。模棱:可左可右之意。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不明确表态。

【出处】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苏味道传》。

唐初有个叫苏味道的读书人,文采有点小名气,人们把他与当时的另一位文士李峤并称“苏李”。这苏味道,据说从小相当聪明,二十岁就考上了进士,做官做到吏部侍郎;武则天执政的时候,还担任过宰相。可是这人办事缺乏决断,往往这样也好,那样也行,从来不肯表示明确的态度。他以为这样方可不得罪人、不出错误;即使错了,也可以不负责任,以便永远保住个人的名誉地位。《新唐书•苏味道传》曾记录了他的一句话,这句话典型地道出了苏味道圆滑的处世哲学。他说:“处理事情不要明白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则,出了错就要后悔不及,能够‘摸棱持两端’为最好。”(决事不欲明白,悔误则有悔,摸棱持两端可也)

棱,就是棱角,也写作“稜”。例如一根方柱,有四条棱。用手抚模任何一条棱,可以同时摸到两个面,而并不肯定摸哪一面,所以叫做“持两端”。

苏味道这一套“摸棱持两端”的态度,自以为很聪明,其实,就在那时的封建社会里,也不被人们赞赏,而反被人们讥笑。人们叫他“苏摸棱”,也叫“摸棱手”或“摸棱子”。但他后来仍不免出了岔子,被人告发,贬官到四川眉州,最后就死在四川。

“摸棱待两端可也”这句话,后人加以演变而为成语“模棱两可”,它形容不置可否、不作决断、不表示明确的态度。

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客》诗有句道:“客来苦劝摸床棱”。“摸床棱”也就是“摸棱”的意思。

暮云春树

【释义】傍晚的云,春天的树,指能勾起回忆的景物。比喻思念远方的知己。

【出处】唐•杜甫《春日怀李白》。

李白和杜甫同是我国唐代两个伟大的诗人。李白以讴歌祖国山水,想象丰富而闻名;杜甫则以一腔爱国热情诉诸诗中,忧国忧民之情诵之笔端,后人称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公元744年夏,二人在洛阳会面。当时杜甫33岁,比李白小ll岁,但是,年龄的差距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杜甫一见李白,就被这位“天上谪仙人”的风采吸引住了,希望与李白一起去求仙访道。李白见杜甫谦虚纯朴,诗也写得很好,因此一见如故,与他结成了好友。

不久,李白到梁园(令河南省开封市)结婚。过后,杜甫也特意到那里去贺喜。李白非常高兴,请杜甫进城喝酒。

第二年,杜甫和李白在齐州度过了夏天。六月底,李白告别杜甫,前往鲁郡(令山东省究州市)。第二年秋天,杜甫也前往那里。他俩又一起访问友人,饮酒作诗。白天携手出游,醉后同床共被,形影不离,情同手足。

暮秋时节,杜甫决定西去长安,谋求一个官职。李白一直把他送到城东门前。两人在一家小酒店默默地喝了几杯酒,终于依依不舍地分手了。此后,这两位诗坛巨匠再也没会过面。

杜甫到长安后,未能谋到官职,失意兼寂寞,使他更怀念李白。于是,他写了一首五言律诗抒思念之情。诗的后四句是这样的: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杜甫住在渭水之滨的长安,他把自己比作那里春天的树。李白当时在江东漫游,杜甫把他比作那里傍晚的浮云。慨叹什么时候两人才会再一面饮酒,一面重新细细谈论文学方面的事呀!这是杜甫所渴望的。

暮夜无知

【释义】指暗中贿赂,自以为无人得知。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震传》。

杨震是东汉末年的名士,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因是关西华阴人,所以人们称他为“关西孔夫子”。

杨震家境贫寒,靠教书种地养家糊口。在他五十岁的时候,朝廷知道了他的事情,就提拔他做官。他一级级地升上去,这一年,朝廷任命他为东莱太守。他到东莱去上任的时候,途径昌邑县(今山东巨野东南),在那里住了一天。

当时,王密是昌邑县县令,杨震曾经提拔过他。夜深人静之时,他就去拜望杨震,并且带了十斤黄金,要送给杨震。

杨震见了,十分生气。他对王密说:“我是了解你的为人的,你怎么就不了解我呢?你来看我为什么还要拿这些东西?”

王密说,“我只是表示一下心意,您千万别客气。反正现在是深更半夜的,又没人知道,您就放心收下吧。”

杨震把黄金使劲往王密怀里一塞,说道:“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听了,非常惭愧,只好拿上黄金回去了。

杨震为官公正清廉,从不收受贿赂,而且也不准家里人向别人索要财物。他当了多年的太守,生活过得仍然十分清苦,家中没有什么家业。有些朋友曾经劝他说:“为了子孙,你也该多少置点家产。”

杨震听了,呵呵一笑,他说:“让我的子孙以后被别人称为清官的后代,这份遗产难道还不丰厚吗?”

瑶池赴会

【释义】瑶池:传说中的西王母居住之地。指音乐聚会。

【出处】宋•佚名《宣和画谱》。

在遥远的西方有个西王母国,那里的人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国君西王母住在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上。那里建筑华丽,宫殿富丽堂皇。山上还有一个很大的池叫“瑶池”。后来周穆王坐了龙马驾驭的车方到了西王母国做客。他给西王母带去羊脂、美玉的白璧和300匹缎。而西王母也拿出人间没有的“崐流素莲”、“阴歧黑枣”、“万岁冰桃”、“千年碧藕”、“青花白橘”和美酒佳肴来招待这位远来的贵宾。

在瑶池边,西王母还叫了一群仙女吹笙鼓瑟,载歌载舞。大家一起边看歌舞、边开怀畅饮。席间,西王母还用歌声向周穆王祝酒:

天上的白云,

是由山里出来的,

好比您来到这里,

是经过遥远的道路,

和许多阻隔的山水。

但愿您健康长寿,

或许能再度光临?

周穆王为了感谢西王母,也作了一首歌唱起来:

我回到东方去,

和平地统治国家,

使万民都能平和安乐,

我就回来看您。

再过三年吧,

我一定再来!

这就是成语“瑶池赴会”的传说。

赫赫有名

【释义】赫赫:盛大显著的样子。形容名声非常显著。

【出处】汉•班固《汉书•何武传》。

西汉时的大臣何武,刚直严正,尤其瞧不起那些结党营私、任人惟亲之辈。他经常拟好条例来考核下面的官吏。只看才能、不徇私情。所以由他提拔起来的都不是“赫赫有名”之辈。

当时有个大臣叫何寿,曾是何武的上司。何寿看出何武是宰相之才,又是同姓,就和他结交,所以在太守任期内对何武很好。后来何寿当了大司农,他的侄子在任扬州刺史的何武手下当长史。

一次,何武朝见天子,住在京师,正好何寿的侄子也到了长安,何寿就邀请了何武的弟弟何显等人一起饮酒,借着酒意,何寿让自己的侄子出来和大家见面,故意说:“这是扬州长史,才能低下,所以没有被提拔。”

何显听了,觉得很尴尬,回去后,要何武举荐何寿的侄子。何武不听,说:“刺史是全州的长官,有责任举荐贤良,惩治恶人,决不能有所偏私。”

辗转反侧

【释义】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地不能入睡。形容心事重重或有所思念。

【出处】春秋•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春天,万物生机勃勃,青草茵茵地生长,花儿在枝头开放,小鸟展开缤纷的羽毛,雀儿无忧无虑地嬉戏。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从山脚绿树环绕的小村,驶出一只轻舟。轻舟上面,站立着一个年纪很轻、长得十分英俊的小伙。他要去美丽的小岛,采摘鲜美可口的水菜。徜徉在这青山绿水之间,他的心情,如欢腾的鱼儿,是多么轻松欢畅。

“长得高低不齐的水菜呵,用我纤细的左手来摘;长得疏密相同的水菜呵,用我的右手来摘。”忽然一阵动人的歌声从早晨还未飘散的薄薄的雾霭飘荡过来,这歌声犹如轻吹的微风,贴着如玉一般的水面,传到小伙子的耳朵。

“是谁用这么动人的歌喉在歌唱?”小伙子被这如磁石一般的姑娘的歌声吸引,他不由得多用几分力气划动船桨,他要去看个究竟。

他辨别出前面一小块柔和的细花布,然后他看见在头发上斜插着的一两朵小花。也许是他临近的桨声,惊扰了有一只雪白的手臂,和略带惊讶的一双幽深的少女眼睛,少女的歌声停止了。

这是春天第一次采摘,这是小伙子和姑娘第一次偶然相见。

傍晚时候回到家,小伙子仿佛听到青鸟的叫声,看到无数不断游离的水菜,尽管劳累了一整天他却觉不到一丝疲劳。

躺在硬硬的木板床上,想着白天的情形。当他看到她,他被她的美所震惊,他没办法询问她,同她答话,那样,村里人知道了要笑话的。他把船划开,后来甚至都没敢再看她。他想着明天,想呵想呵,不停地翻身,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他甚至把枕头换到床的另一头,但仍然无法入眠。

第三年春天,他和她成了夫妻,在那个美丽的小岛上修建了一间小木屋,作为他俩的家。

这句成语在《诗经》中原文是这样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就是“辗转反侧”的由来。

蜻蜓点水

【释义】比喻做事不深入实际,浮在表面上。只接触一两点,轻轻一点而过的不认真不踏实的作风。

【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

唐代长安的曲江池,每年春天三月三日,帝王官吏、平民纷纷前来游览,而诗人们游览曲江归来后常常要饮酒作诗。公元757年,杜甫重来长安任左拾遗官职。由于安史叛军被打败以后,国家状况有所好转,杜甫的个人处境也略微安定了一点儿。所以他每每下朝后就去痛饮一番。酒后看看曲江的美景,无限欣喜,便在游曲江时作《曲江二首》,诗中描绘:花丛中蝴蝶隐现,水面上蜻蜓轻轻点水。这是曲江景色的真实写照。

瞎子摸象

【释义】只知局部,不知整体,就像瞎子摸象摸到了象的哪个部分,就以为象是什么样子。

【出处】佚名《六度集经•镜面王经》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特别喜爱大象,王宫里养了很多大象。每天,国王让他的佣人喂大象吃嫩草,吃香蕉,还给大象洗澡。

有一天,国王骑着大象到郊外游玩,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一群人坐在路边休息,竟没有一个人向他打招呼,这和以往人们见了他,争着向他施礼、问候的情景不大相同。

国王心中暗暗生气,便喝令他们走过来,想问个究竟。等他们来到跟前,才发现他们都是瞎子。于是国王产生了想捉弄捉弄他们的念头,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我是你们的国王。现在我来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

瞎子们一齐摇头,连声说:“请国王恕罪,我们是一群盲人,实在不知道国王驾到,更不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

国王笑了,说:“好了好了,我不怪罪你们。你们现在就用手来摸一摸大象,然后告诉我它是什么样子。”

瞎子们都感到新鲜,急忙凑过来。围着大象摸起来。

摸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向国王报告。

模到象牙的瞎子说:“大象就像一个又粗又长、光光溜溜的大萝卜。”

摸到大象耳朵的瞎子说:“大象跟芭蕉扇一样。”

摸到象腿的瞎子说:“大象和寺庙大殿里的柱子一样。”

摸到象脚的瞎子说:“大象如同舀米的石臼。”

摸到象背的瞎子说:“大象好似一张光滑的大竹床。”

最后一个瞎子似乎很认真。他托着大象的尾巴,又摸又捏好半天,才说:“国王,他们说得全不对,大象原来跟绳子一样。”

国王听了,哈哈大笑,笑得瞎子们莫名其妙。

蝇营狗苟

【释义】像苍蝇那样追逐脏东西,像狗一样摇尾乞怜,苟且偷安。形容没有廉耻的人物的卑劣行为。

【出处】春秋•佚名《诗经•小雅》、唐•韩愈《送穷文》。

《诗经》里有一首题为《青蝇》的诗,共三节,每节都以“营营青蝇……”起句。第一节的四句原文是:“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大意是说:

绿头苍蝇真正讨厌,把它赶出篱笆外面。

和善明理的正派人,决不听信挑拨离间。

营营,形容往来频繁之状;青蝇,即绿头苍蝇,是蝇类中最惹人厌恶的;樊,义同藩,即篱笆;恺悌,兄弟般和睦的意思。这首诗,是用来讽刺昏君和谗臣的,诗人把搬弄是非、颠倒黑白的小人,比作青蝇。从前,人们形容贪贿舞弊、争逐微利的卑劣人物,称之谓“蝇营”,说他们好比往来营营的青蝇一般,讨厌之至。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他的《送穷文》中说:“蝇营狗苟,驱去复还。”他在“蝇营”二字之后,添了“狗苟”二字,从此这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狗,是苟且、贪婪、善于偷偷摸摸的畜牲,用来和讨厌的青蝇并列,是很恰当的。而且“蝇营”二字同音,“狗苟”二字也同音,这句成语,在字面上组合得相当巧妙。

锲而不舍

【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停地镂刻,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出处】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战国末期的荀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他是唯物主义的创始人。反对迷信鬼神,主张人要了解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并因势利导改变自然,为人服务。他写过一篇名叫《劝学》的文章,运用许多确切的比喻,来劝导人们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其中许多议论精辟透彻,富有启发性。

文章一开始就写道,人接受教育、寻求学问,是不可废弃的,靛青这种染料是在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它的颜色却比蓝草更深。学生胜过老师,或者后人胜过前人都是必然的规律。这就是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荀子又用镂金石来比喻学习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他写道,刻一下就停下手来,烂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可以把它们刻穿。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所以人们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学习,这样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荀子在《劝学》篇中还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是不一步一步地走,不会到千里之远;不是一条一条小河的水汇合起来,不会成为江海。说明学习是一个由少到多、日积月累的过程;高深的学问和渊博的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他的这些见解,至今还常被人们在教育中引用。

箪食瓢饮

【释义】箪:盛饭的竹器。一箪饭,一瓢水,形容生活清苦,虽然贫穷,但道德高尚。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雍也》。

春秋时的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他生活清贫但勤奋好学。虽然每天只吃一小竹筐饭,喝一瓜瓢水,但仍十分乐观。每天都从清晨读书直到深夜。有一次,他听说孔子在路过匡邑时遭到匡人围困,连忙赶了去,幸喜无事。

孔子说:“颜回,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

“先生在,我怎么敢死呢?”颜回说。

孔子听了,非常感动。在周游列国回到曲阜后的一天,孔子对颜回说:“颜回,你家里穷,房子也小,为什么不去求个一官半职呢?”

颜回回答说:“学生有些薄田,虽然收入不多,但吃穿已经够了,而且还有琴瑟可以娱乐,只要能学到老师的道德学问,何必出去做什么官呢?”

孔子感叹地对学生们说:“颜回真是有贤德啊!吃的是一竹筐饭,喝的是一瓢水(箪食瓢饮),住在那么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他却十分乐观!他真是一个贤德的人呀!”

箪食壶浆

【释义】箪:盛饭的圆形竹器。壶:盛水的一种器具。浆:米汁。形容老百姓用各种食品犒劳军队。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下》。

战国时期,七国纷争,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313年,燕王哙把燕国的国政交给相国子之,将军子被、太子平等不服,想杀掉子之。

子之率军反攻,杀了子被和太子平,燕国大乱。于是,齐国军队趁机攻打燕国,只用了短短五十天的时间,就一举击败了燕国军队,攻占了燕国的大部分领土。齐宣王很得意,想借这机会完全占领燕国,于是,他对孟子说:

“有人劝我占领燕国,而有人不同意我占领燕国。我想,燕国并不比我们弱小,我们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取得了胜利,光靠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这恐怕是天意吧!看来,天意是要我们吞并燕国,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上天恐怕要降下灾祸惩罚我们。我想,我们还是彻底占领燕国吧。你认为怎么样?”

孟子听了,回答说:

“占领不占领燕国,要看燕国老百姓是否欢迎我们。如果他们欢迎我们,那么就可以占领。如果燕国百姓不欢迎我们,就不能占领。古人也有这样做的,文王不灭商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燕国老百姓用箪盛着吃的,用壶装着喝的,来欢迎齐国的军队,这还能有别的原因吗?无非是想结束原先那种沉重的灾难。如果您占领了燕国,使水更深,火更热,老百姓就会逃避这更为痛苦的生活,离您远远的,那么即使你占领了燕国,也是不会长久的。”

在这个故事里,还引申出“水深火热”这个成语,比喻人民生活非常痛苦,无法生活下去。

管窥蠡测

【释义】管窥:从竹管里看天。蠡:是一种用贝壳做的瓢。比喻所见有限,目光短浅。

【出处】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西汉时的东方朔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他不但文采出众,而且生性滑稽诙谐。他曾在一篇名为《答案问》的文章中,说明为什么自己怀才不遇,得不到重用。文中先借客人口气发问,为什么苏秦、张仪等辈都出将入相?而忠诚实干,又比苏、张之才还高的东方朔到现在仅仅做一个侍从郎官呢?

东方朔在文章中回答说,苏秦、张仪生在诸侯互相征伐的春秋时代,因此他们的才能可以施展,计策能被采纳,就得到了高官厚禄。现在天下统一,政权稳固,有才能的人无处施展。假如苏秦、张仪处在这个时代,也很难得到发展,他们可能连一个侍从郎官都不敢奢望。

东方朔又说,尽管这样,有才能的人还是要注重修身,培养高尚的品性。他最后说,用竹管观察天,用蠡测量海,(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用竹枝撞钟,怎么能够了解整个天空,考查大海动荡的波纹,激发起大钟的鸣响呢?

管鲍之交

【释义】比喻知心好友相互信任,不计得失,情谊深厚。

【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力命》。

春秋初期,有一对罕见的知心朋友,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这两人后来都成为著名的政治家。

管仲和鲍叔牙年轻时合伙做过买卖。鲍叔牙富有,本钱出得多;管仲贫穷,出的本钱少,但赚了钱后,管仲给自己多分钱。鲍叔牙手下的人不服气,说管仲贪财。鲍叔牙却不这样认为,他说:“管仲家里等着钱用,是我乐意多分给他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怎么能说他贪钱?”

管仲领兵打仗,三战三败三次逃跑,有人说因为他心惊胆怯,贪生怕死,所以接连败下阵来。但鲍叔牙为管仲分辩说:

“谁说管仲贪生怕死?他为的是母亲老了,又多病,不能不让自己活着去侍养她。”

最能体现两人友谊之深的,在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争位之战中,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取得皇位。而管仲却成了罪犯,但是鲍叔牙却把相国的高位让给管仲而自己甘做副手。

后来,管仲感动地说:

“在我为公子纠囚禁受辱的时候,鲍叔牙并不以为我无耻。生我者是我的父母,真正熟知我的是鲍叔牙啊!”

管宁割席

【释义】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绝交,一刀两断。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华歆、邴原和管宁是东汉灵帝人,三人一起读书,一处吃住,成了好朋友,华歆与管宁在学堂还是同桌,更是不分彼此,感情犹笃。

有一天,老师要他们两人开辟校园中的荒地,两人各执一把锄头,用力挖地松士,汗流满面。忽然管宁的锄底下好像碰到了一块硬硬的东西,但他毫无所觉,仍然用力向前挖去。华歆发现了刚才的情况,便问:“管宁,你锄到了一块什么?”

管宁回答:“管它哩,这是挖土,又不是掘财宝。”

华歆突然兴奋起来说:“财宝,说不定……”华歆伏在地上拨土,忽然高声大叫:“哦!金子。喏!好大一块黄金。”

“那是你的财气。”管宁仍然毫不在意地说。

从此以后,华歆有了黄金,再也不好好读书了。管宁经常警告华歆,他也不听。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官员坐着轿子从学堂门前经过,华歆忍不住拉管宁一块去看,管宁仍然专心读书没理会。华歆出去看后,回来向管宁说话时充满了对当官的羡慕。通过这两次事,管宁决定不再与华歆为友,他果断地割断了两个人同坐的席子。

管中窥豹

【释义】窥: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从管中看豹,比喻看到的只是局部而不是全部。有时与“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看到的一部分中可以推测全部。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王献之传》。

东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都是著名的书法家,世称“二王”。

王献之年幼时就很聪明伶俐。有一次,他和两个哥哥徽之、操之一起去见宰相谢安。当时,徽之、操之都说了不少家常琐碎的事,而献之只问候一下就不作声了。他们走了以后,有人问谢安三个孩子中哪个较好。谢安说:

“最小的一个较好。”

有人问谢安为什么,谢安说献之说话不多,但并不腼腆,所以说他好。

又有一次,献之和徽之在房中谈话,突然发生火警,徽之吓得连鞋也没穿就急忙往外跑,献之却一点也不惊慌,很镇静地慢慢地走出去。

另有一天晚上,一个小偷潜入他的卧室,把所有能偷的东西都偷了。小偷正要走,献之低沉地喝道:

“小偷,青毯是我家的旧东西,留下吧!”

小偷吓了一跳,什么东西也没偷就跑了。

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一起玩一种赌博游戏,年仅几岁的献之在一旁瞧着,忽然对其中一方说。

“你这方赢不了啦!”

那些学生们见他年纪这么小,竟也看出了胜负的结果,便取笑他说:

“这小孩从‘管中窥豹’,也看到了豹子身上的斑纹哩!”意思是虽不全懂,也知道一点。

后来,就有了“管中窥豹”这一成语。

疑邻盗斧

【释义】怀疑邻居偷了自己的斧子。比喻没有根据地胡乱猜疑。

【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说符》。

从前有个砍柴的人,他特别珍爱自己的斧子。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斧子不见了,就急忙在家里找起来,可是翻遍了整个屋子,也不见斧头的踪影。第二天,他到井边挑水,碰到邻居小二,见他行色匆匆,似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就琢磨开了:平时小二跟我有说有笑,今天是怎么啦,连头也不抬一下,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莫不是他偷了我的斧子?这小子前几天在我磨斧子的时候,不是还夸过我的斧子吗?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判断有道理,便处处留意起小二的言行、举止来。他发现:过去爱串门的小二,现在不来了。过去爱闹爱笑的小二,现在沉默寡言了……这不正说明他心中有鬼吗?这时,他几乎完全肯定是小二偷了自己心爱的斧子了。

又过了些日子,乡下人到山里去转游,竟然发现自己的斧子好好地躺在草丛里。原来,是他上次砍柴时,不小心落下的。他又喜又愧,觉得对不起小二,庆幸自己到底没有同小二争吵。他兴冲冲地赶回家去,迎面撞见小二,发现小二一点也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熟能生巧

【释义】凡事情做多了就会熟悉,熟悉后就会把事情做得很巧妙。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北宋有个叫陈尧咨的人,箭术高超,当地无人能及,他因此目空一切。一天,他在射箭场地练习射箭,射十枝箭竟有八九枝箭射中红心。围观的人都拍手叫好,陈尧咨非常得意,但观众中有一个卖油的老头颇不以为然,只偶尔略略点头而已。陈尧咨见了这个情景很不高兴,于是向老人问道:“您也懂得射箭吗?您觉得我的箭射得怎样?”

老人回答说:“我不会射箭。你的箭法还算可以,但并没有什么奥妙之处,只不过是练熟了而已。”

陈尧咨听了更加不高兴:“您怎敢小看我的射箭本领!难道您有什么高明的本事吗?”

老人把一个装油的葫芦放在地上,又把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然后用勺子舀起一勺油,高高地举起,朝钱眼倒下去,只见油像一根线一样穿过钱眼,流进葫芦里。勺里的油倒完了,铜钱上一点儿油星也没沾上。围观的人无不拍手叫绝。老人对陈尧咨说:“我是卖油的,经常做这件事,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熟练罢了,‘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你射的箭多了也就可以熟能生巧了。”陈尧咨惭愧不已,连连点头称是。

竭泽而渔

【释义】弄干池塘里的水来捕鱼,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将来。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义赏》。

春秋时,楚国派大军去进攻宋国,宋国就向晋文公求援。晋文公就找来狐偃,同他商议。晋文公问道:“楚国兵力强大,我们比不过他们,怎样才能取胜呢?”狐偃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就说:“只有欺诈楚国才能取胜。”于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晋文公对狐偃提出的办法将信将疑,就又向大臣雍季征询意见。雍季不赞成狐偃的计划,说:“如果把池塘里的水都弄干了,肯定能捕到池塘里的鱼,但是到第二年就没有鱼可捕了;把山野上的草木都烧光了,肯定也能捕猎到野兽,但是到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猎了。用欺诈的方法,现在偶尔用一回可以得到暂时的利益,以后再用就不会灵验了,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

但雍季也想不出万全之策来取得胜利,晋文公就决定这一次采用狐偃的方法。最后,晋军在城濮之战中打败了楚军。战斗结束后,晋文公给将士们论功行赏,雍季得到的奖赏最高。

晋文公身边的人觉得不能理解,就问晋文公:“城濮之战的胜利,是由于采用了狐偃的计谋,应该是他的功劳最大呀!现在行赏,他得到的奖赏却没有雍季的高,可能不怎么合理吧?”

晋文公对他们解释说:“雍季的话对百世有利,是长远之计;狐偃的话只对眼前有利,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哪有把只顾一时的放在对万世有利的前面的道理呢?所以,雍季应该得到最高的奖赏。”

察言观色

【释义】行事要观察和辨别他人的脸色和语言。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颜渊》。

子张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子张问孔子:“读书的人怎样做才可以叫做通达呢?”

孔子反问他:“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呢?”

子张回答说:“通达就是做官的时候一定要有名望,在家里的时候也要有名望。”

孔子说:“这仅仅是有名声,怎样才算通达呢?品质应该是正直的,遇事讲道理,而且会察言观色,懂得如何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当官的时候必然事事通达,在家里的时候也必然事事通达。如果局限于名声,表面上似乎爱好仁德,实际的行为却并非如此,这样的人,做官的时候一定会骗取名声,在家里的时候也一定会骗取名声。”

孔子与学生的这一段对话,提出了察言观色的重要性。这里所说的“察言观色”是褒义的。

旗亭画壁

【图文】诗人聚会,评比优劣。

【出处】唐•薛用《集异记•王之涣》。

王昌龄、高适、王之涣是我国唐代开元年间三位著名诗人。三人当世齐名,又是好友,经常一起饮酒作诗。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雪花飞舞。三人正在一处酒楼把酒言欢。上来几个乐师和四个漂亮的卖唱姑娘,王昌龄轻声对另外两位好友说:“我们三人都有一定名声,但总定不下高低,今天,我们仔细听歌女演唱,谁的诗歌被用作歌词的多,谁的名声就在上,怎么样?”

高适、王之涣同意。

只见平缓抒情的弦乐声中,一位女子合拍轻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一听,得意洋洋地在墙上写道:“一绝句”。

这时,弦乐声变得十分缓慢低沉,又一个女子悲凄凄地唱道: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就是子云居。

高适也十分得意,“哈哈!来我的了!”随手写上“一绝句”。这时只有王之涣的诗还没有歌唱。

悲凉的乐声过去了,琵琶奏起一段深情的曲子伴着一段清甜的歌声: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歌曲还没唱完,王昌龄已写上“二绝句”三个字。

王之涣这下耐不住了,指着那群乐人,回头对两位诗人说:“这些人不过是低等歌手,唱的免不了是山野之类的粗俗的曲子。难道《阳春》、《白雪》也是俗人敢唱的吗?”说完,指着长相最美的一位歌女说:“你们听那位女子演唱,如果不是唱我的诗,那我再也不跟你们争论高低;要真是唱我的,那你们还是屈居我的下面吧。”

乐师们休息了一会儿,又奏起乐曲。那位最美丽的女子舒缓地站起身,袅袅娜娜地走了出来,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时,王之涣看着两位诗人,开怀大笑,笑声惊动四座,乐师歌女们都转过脸,疑惑不解地问:“这位先生为何这样大笑?”王昌龄上前,说明了事情的经过。

乐师歌手们无不大惊失色,跪拜道:“久仰,久仰,有眼不识泰山!”

由这个故事演变出了成语“旗亭画壁”。

旗鼓相当

【释义】旗鼓:古代军队用以发号令的工具,指军队的力量和声势。原指两军对敌或敌对竞胜。后用以比喻双方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

东汉初期,天下未定,占据蜀、陇二地的公孙述和隗嚣二人还在为扩大地盘而争战不休。刘秀为了巩固自己的疆域,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拉拢魄嚣,以钳制公孙述。

刘秀派了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去进见隗嚣,这位使者带着刘秀准备的贵重礼品来到隗嚣的帐中,俯身拜道:“国君很敬佩您的战略才能,希望我们两国能通力合作,共同抵御公孙述。”隗嚣听着这些悦耳的奉承话,不免喜形于色,他用大手拍着自己的胸脯,欣然接受了刘秀的要求。

一次,隗嚣帮助刘秀军队打败了素与公孙述有勾结的吕鲔,急忙写信向刘秀报功。刘秀非常高兴地回信道:“如果公孙述北上入侵,我希望凭借你的力量,就能够与他‘鼓旗相当’。”

精卫填海

【释义】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传说炎帝之女被海水淹死,变为精卫鸟,衔树枝、石子,想填平东海。后比喻意志坚强,奋斗不止。

【出处】佚名《山海经•北山经》。

传说在上古时代的发鸠山上有许多拓树(桑树)。树上有只小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巴,红色的脚爪。它的啼叫声像“精卫!精卫!”所以人们便称它为“精卫鸟”。

精卫鸟本是炎帝(即神农氏,传说中我国农业和医药的始祖)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她很喜欢玩水,一天到东海去游泳,不幸遇到巨浪,被海水吞没。

女娃死后变成精卫鸟。她从不闲着,每天从西山衔着树枝、石子飞到东海上空,将它们投下去。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坚持不懈。原来,它决心要把东海填平,免得别人也淹死在大海里。

“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了上古时代人类同大自然艰难的斗争。由于当时人们抵御大自然的能力还非常低下,大海经常吞没人的生命财产,于是产生了填平大海的愿望,精卫鸟正是当时人们征服大海的希望的象征。

晋•陶潜在《读山海经》中诗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精疲力尽

【释义】尽:完。形容极度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出处】宋•李纲《病牛》

李纲,字伯纪,是宋高宗时宰相,但由于他为人耿直,得罪了不少人,所以只做了七十天便被贬职,他在宋徽宗时任太常少卿,力主抗金。后来金兵围困开封。有人建议割地求和,并劝皇帝逃跑。

李纲坚决反对,并慷慨陈词地说:“祖宗疆土,应当死守,一尺一寸都不能让给敌人!”

敌兵攻城时,李纲亲自上战场督战,士气大振,军民们一鼓作气,杀退了敌人。可是,昏庸的皇帝还是听信投降派的谗言,以至李纲多次被贬。以国家、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李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是在位时,还是被贬时,他总是一再上书,陈说抗金大计,尽管都没有被采用,但他毫不气馁。他的凛然正气,使得敌人也很敬畏他。以至宋朝的使者一到金人处,他们总要问李纲是否安好。

李纲曾写下《病牛》一诗,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病牛”,实际上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心情。

全诗共四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诗的大意是:牛为主人辛勤耕耘了千百亩田地,主人粮谷满仓,可是又有谁对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的牛表示同情和哀怜呢?只要大众百姓都能吃饱饭,哪怕累得爬不起来也心甘情愿。

后来,人们就用“力尽筋疲”或“精疲力尽”来形容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漆身吞炭

【释义】表示自毁音容,使人不能认出,以便报效恩人或报仇。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

春秋末期,赵襄子联合韩、魏,共同灭了智伯,平分了智伯的土地,把智伯全族的人都杀了个一干二净,还把智伯的头骨制成便器,用来装粪便。

豫让是智伯的一个门客,他曾受到智伯的礼遇,见智伯的下场这么悲惨,就痛哭流涕,发誓要杀掉赵襄子,为智伯报仇。于是,豫让装扮成奴仆,怀里揣着匕首,混进赵襄子家的厕所里,准备伺机刺杀赵襄子。谁知赵襄子非常警觉,豫让被他发现,赵襄子让卫兵把豫让抓了起来。赵襄子问他是什么人,为什么想刺杀自己。豫让毫不隐瞒,告诉赵襄子说:“我是智伯的门客,要杀你为智伯报仇!”

赵襄子很赞赏他的气节,就把他放了。在放他的时候,赵襄子问豫让:“今天我把你放了,你能不能不再打我报仇?”豫让说:“你放了我,是你对我有了私恩,但我为主人报仇是大义,我不能为了私恩而忘了大义。”赵襄子手下的人见他还要找赵襄子报仇,就要把他杀了,可赵襄子说:“我已说过要放他,不能反悔。今后我小心躲着他就是了。”

豫让为了能混到赵襄子身边,想方设法化装,他用漆把身上涂了一遍,看起来就像是身上长满了癞子,然后扮成乞丐。有一回,豫让的妻子看见了他,从他说话的声音判断出他是豫让。于是,豫让又吞下火炭,把自己的嗓子弄沙哑了。后来,就是豫让的妻子见了他,听见他说话,也认不出他了。

有一次,豫让得知赵襄子要去一座桥,就埋伏在桥下准备行刺,结果又被赵襄子发现了。赵襄子把豫让抓起来,表示不会再放他。豫让希望赵襄子脱掉衣服,让他在衣服上刺几下,对智伯好有所交待。赵襄子满足了他的愿望,豫让如愿以偿,就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