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数字图书馆 本次搜索耗时 0.080 秒,为您找到 746 个相关结果.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抒情诗欣赏

    自立歌陶行知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欣赏]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诗人。 陶行知曾为自己的这首小诗写有一小段后记:“⋯⋯我写这首歌,志在勉励青年打破依赖性,不再做那贪图享福之少爷小姐。近来听说有人误解为自扫门前雪之个人主义。但自己二字的涵义可同个人而推到团体,小而言之...
  •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69)记忆与思维

    记 忆 与 思 维 记忆概述 记忆是人脑积累知识经验的一种功能,它有“心灵的仓库”之美称。探索记忆的奥秘已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就对记忆现象有较多的思考。在他的《记忆和回想》一文中,他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如记忆与回想的定义、记忆的特点、操作方式及与心灵功能的关系等。他认为联想有助于回忆,为此提出联想的三大定律:接近律、相似...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马本斋

    一、贫寒之家 在子牙河的北岸,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上,坐落着一处回民居住的村子, 名叫东辛庄。1902 年农历大年初三的清晨,早已冰封的子牙河,又铺上了两尺多厚的大雪。就在这一天,马本斋出生了。当马本斋的父亲马永长从妻子手中接过婴儿,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他请阿訇给他的二儿子取了个吉利的回回名,叫优素福,学名叫马守清,即马本斋。 马本斋出生以后,清王朝已日薄西山...
  •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70)情绪与情感

    概 述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人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喜怒悲惧等情绪、情感的起伏变化,人的一切活动无不打上情绪的印迹。情绪像是染色剂,使人的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情绪又恰似催化剂,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人需要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使人充满生机;人也会体验焦虑、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它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若不妥善处理,还可能严重...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魏源

    一、少习经史,以诗文“名满京师” 公元 1794 年 4 月 23 日,湘西某地一位年轻妇女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看着孩子娇嫩的面庞,回想起前一天晚上的那场梦,她不禁哑然失笑:对孩子的出生,自己早该有所准备的,梦中那位老人手持巨笔和金色花朵向自己走来,不正预示着这个小生命的降临吗? 孩子降生的这个家庭在当地是颇有些名望的,曾祖父魏大公是国子监生,年轻时曾因代...
  • 中小学教学小百科(41)数学科·借鉴篇

    中小学教学小百科数学科·借鉴篇 加强几何语言教学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任务河南省内乡县初级中学 王志勤 黄振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初中数学教学要完成发展思维这一核心任务,几何语言的教学起很大的作用,尤其在当前强调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特定时期,加强几何语言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什么是几何语言 所谓几何语言,“是几何学科的一种特定的人工符号和图形的总和”。在中学里...
  • 刘伯承军事文选

    出版说明 刘伯承是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外著名的军事家,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 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他所总结的作战经验、建军经验及其军事理论著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刘伯承写过很多著作,起草过很多文...
  •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71)人格的培养

    人 格 的 培 养 人格概述人格概念 如果说性格是由各种性格特征结合而成的复杂结构,那么人格则是包含性格在内的复杂结构。每一个人都有比较系统、完整的关于自己以及对接触的人的行为、品行的看法,不论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潜在的“人格理论”,这种理论帮助你随时随地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并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究竟什么叫人格?明确阐明这一概念并不是一件很...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鲁迅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鲁迅生于 1881 年,当时正是清王朝封建统治濒于崩溃,社会矛盾异常激化的年代。从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的几十年中,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事件不断发生,而腐败无能的满清王朝,对内残酷地镇压革命运动,对外则一味地卖国求和,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72)社会人际关系

    社会人际关系 心理与社交心理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为何被称之为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呢?有必要先了解“心理”一词的由来。 人类通过劳动交往产生了语言的意识,然而社会交往是媒介而不是语言、意识的物质承担者(器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意识是在人类劳动交往的基础上和语言同时出现的。语言与意识形影不离,语言是意识的有声化,意识是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