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莫斯科的诱惑

瓦西里·多罗费依奇闷坐桌旁,面色煞白,喘着粗气,看着桌上的粗纸片。他的儿子,唯一的儿子,未来的家业继承人,为了学习,为了去莫斯科求学,扔下自己的家走了。米哈伊尔·瓦西里耶夫·罗蒙诺索夫于 1730 年

12 月 7 日动身前往莫斯科求学,这一年他 19 周岁。事前,父亲已给他订下一门亲事,为了让儿子早点继承家业,拴住儿子那颗不安分的心,他粗暴地拒绝了儿子外出求学的请求。罗蒙诺索夫无可奈何,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给父亲留了个字条后出走了。临行前,他向邻居福马·舒伯内伊要了一件短外套,借了 3 个卢布,没和家里辞别就上路了。

经过长途跋涉,罗蒙诺索夫只身来到了莫斯科。他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上,好奇地四周环顾:一排排敞亮的木房子,一座座高楼大厦,宽阔的广场上旗帜林立,克林姆林宫宫殿的顶部庄严地刺向苍穹。一队列兵沿街巡逻, 到处都是教堂,大街上人来人往,显得有些喧闹⋯⋯他看着这曾日夜向往的莫斯科,完全忘记了旅途的疲劳。他虽然有些饥饿,但是为了能在莫斯科落脚之前多剩一点钱,他忍饥挨饿。他沿街寻找学校,当看见一座大建筑物前挂着块牌子,于是他急忙走上前去,他仔细一看,原来上面写的是“救主学校”,他稍加思索,就推门走了进去。

“救主学校”就是莫斯科的“斯拉夫—希腊—拉丁学校”,是第一所莫斯科国立高等宗教学校,这所学校的高年级学生可学到一些基本的(自然是古旧的)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常识。就是这所学校曾培育出了一批学识博深的俄国科学家。按照规定,这所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罗蒙诺索夫是普通渔民的儿子,出身贫寒,根本没有资格在这所学校里读书。聪明的罗蒙诺索夫为了能进入这里读书动了一点脑筋,面对校长的考问,他说:“我从霍尔莫戈尔来。父亲是贵族他终于被学校收了下来。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夫·罗蒙诺索夫找到了梦中的乐园。学校有座大图书馆,罗蒙诺索夫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投放在这里了。他在这里读了不少书。几年功夫他就掌握了拉丁文、俄文和数学,学习成绩超过了班里的高材生,成为老师们最宠爱的学生。大家都为他的知识渊博感到惊异。此时, 有人向学校揭发了罗蒙诺索夫的出身。罗蒙诺索夫居然弄虚作假,冒充贵族, 这个消息一传开,震惊了学校的所有人。按校规,罗蒙诺索夫不得再留校上学,但大家一致公认他一贯努力学习,是学生们的榜样,为此全校教师通过决议,破例允许罗蒙诺索夫继续学习,直到毕业。从此,他更加勤奋地学习, 五年中,他学完了很多门功课。他一心要研究自然科学,去掌握能为人类造福的各种知识。同时他对语言学和诗歌、绘画也抱有相当的兴趣。

即将毕业了。秋风习习,罗蒙诺索夫在公园小路上徘徊,林荫道上,他思考着自己的前途。他再不想回到家乡的小木屋去了。下一步怎么走?应当从哪里入手?他思索着干一番大事业,用学得的知识为人民造福。然而,他又觉得依然双手空空,他对神学的兴趣不大,他对实用科学又知之甚少,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他读了许多书,但是他蕴藏在内心深处的众多“为什么”, 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他渴望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