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松树辨别茯苓

“麻沸散”是华佗为病人做手术发明的麻醉剂,可惜配方失传。李时珍少年时曾听父亲说曼陀罗花是麻沸散的主药,但未曾亲自见到,不敢妄下断语。

但是,李时珍一直记在心里,非常注意寻找曼陀罗这种药物,试验它的药效是否属实。

可惜几十年来,他走遍一座座村镇,翻过了一道道山岭,渡过了无数条小溪大河,都未找到曼陀罗花的下落。

李时珍的徒弟庞宪,尤其忘记不了曼陀罗花,一路上直嘀咕:曼陀罗,曼陀罗,你到底在哪儿啊?常常把李时珍逗得直笑。

一天,他们走过一座大山,看见药农正在那里攀崖越沟地采石斜。因为那里药铺里卖的石解,都是用木料冒充的,石料很难得,因此,李时珍就向他们打听价钱,想买一些带回去。

药农们听说他是个医生,专门出来找药草的,便不肯收他的钱,李时珍再三说,他们还是不肯。于是,李时珍就请他们到村店里去喝酒,表示感谢。

喝酒时,大家和李时珍谈了一些药草方面的事情,得知李时珍已经跑了很多地方,便向李时珍道辛苦。

李时珍连忙摆手说:“快不要这么说,刚才看你们采石料,简直拼上性命,我们跑一点路,真是不算什么。”

这时庞宪忍耐不住,拉住一位药农,向他打听起曼陀罗花来。那人一愣,转问别人,别人也摇摇头,说不知道。

庞宪听了重重地叹了口气,他们只好再次上路了。

有一天,李时珍他们骑着驴,跑进一条山道,见两旁山谷里生满了松树,一个个身如鳞甲,叶似猪鬃,都是生长了几十年几百年的高大老松。

他们边走边看,一会儿,李时珍开口说:“庞宪,你瞧,这里的松树同刚才见到的不一样,都长得干巴龇裂的。”

庞宪抬头,见前面树林里,果然有几棵松树,叶子都已凋黄,随口答道:“怕都是病松吧!”

李时珍摇摇头,说:“这不是平常的病松,那树根下面的土为什么都是泡的,我猜那里面有茯苓,我们过去挖起来看看。”

说着,李时珍下了驴,庞宪也从驴背上跳下来,从驮袋里抽出一根小鹤嘴锄,跟着师兄走进了松林。

李时珍围着树走了两圈,看了看土色,选定了一块地方,指给庞宪看,庞宪就用锄头使劲地挖。

那赶驴的这时从后面赶来,见庞宪力气小,挖得不深,便接过锄头掘了下去。

李时珍挖了一会儿,果然挖出一颗有番薯大的褐皮茯苓。

庞宪高兴地说道:“书上说,多年松脂化为茯苓,就是这个吧!”

李时珍看到松林里很多松树都已凋败,便指着这些松树对庞宪说:“这里的茯苓都是人种的,你瞧这一片全是。这里一定有种茯苓的人家。”

他们赶到镇上,寻了一家旅店住下。李时珍便带着庞宪出去寻访。走进了第一家,才问了一句“你们这里的茯苓近来收成还好吗?”那个老人本来是笑脸相迎,可一听他的话便变了脸色,用目光上下打量一番,然后冷冷地说:

“那可不知道,我们早就不种这个了。”

李时珍—连问了几家,都是这个情形:大家见他打听茯苓,对他都没有什么好言好语。李时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得回到旅店,他百思不得其解。

店家从赶驴人那里,知道李时珍是个出来采访药草的医生,见他在药农家里碰了钉子回来,便笑着说:

“你要问话,为什么不先说明你是干什么的,他们一定以为你是官府里派下来查茯苓的了。”

李时珍忙问什么原因,店家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他:

这两年,京里的皇帝和大官大府都兴吃茯苓,说是吃了可以延年益寿,却又不要小的要大的,让各地寻找。这里的官府要药农交大尺寸的,可是,大茯苓哪里随便会有?交不出,官府就几次三番地派人来催,弄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店家说到这里,笑道:“你赶上这个时候去问这个东西,谁还会回答你?现在我去替你说说,就没事了。”

经过店家说明,李时珍再去访问,果然,药农们对他便另是一番款待。李时珍要了解的事情,也都一一弄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