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伤不忘本

救死扶伤,是李时珍的座右铭,他一生都把这四个字牢记心中。

他一生行医特别关心百姓的疾苦,不仅热心、耐心,认真地为他们治病解除痛苦,而且少收或不收他们的诊费。

有一天,李时珍带上干粮,背上药篓,要到雨湖南岸的山上采药。因为要到对岸,所以他雇了一条小船过湖。

但是,小船穿过一片茂密的芦苇丛时,李时珍忽然听到一阵悲惨的哭声。

李时珍吩咐船老大过去看看。船老大不肯,说:“现在兵荒马乱,又闹灾荒,寻死觅活的人多了,还是不要去吧!”

李时珍坚持说:“我是个医生,怎么见死不救呢?”

船老大自然不愿意去,他说:“天底下有难的人那太多了,你管得过来么?”

李时珍说:“这哭声我们听见了,就应该过去看一看,别人有难处时应该关心。”

李时珍想了想,又说:“如果耽误了你的营生,我可以多给你船钱。”

船老大早就听说过李时珍心地善良,扶贫救危,听了李时珍的话更是感动,于是,把小船撑了过去。

原来是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妇,坐在一条破渔船上,怀抱着一个不省人事的女孩在伤心的哭。

经过询问得知,小女孩的父母因为染上瘟疫双双去世,奶孙二人靠打鱼为生,可是,一般的鱼的价钱很低,只有这南湖里的青背鲫鱼能多卖些钱。二人每天落日时下饵,五更时起钩。今天早上,小女孩突然晕倒。

李时珍跳上渔船,为小女孩把脉,说:“孩子没有大病,就是营养不良饿昏了。”

说着李时珍给小女孩按摩了一阵,小女孩苏醒了过来。

李时珍又从自己的袋子里取出面饼、鸡蛋和水。李时珍一边喂小女孩,一边对老渔妇说:“这孩子补养补养没事。每天用青背鲫鱼熬汤,让孩子吃鱼喝汤,有十天半月就会好起来。”

小女孩听了李时珍的话,急忙说:“我不喝鱼汤,吃些糠菜就行了,奶奶常说,泥瓦匠住草房,卖盐的喝淡汤。奶奶打鱼是为了卖钱还债,我哪儿忍心吃呢?”

十来岁的孩子能为大人分忧,李时珍挺受感动,心想,一定要设法帮助她们。

老渔妇见孩子好了过来,从篓子里拿出两条青背鲫鱼酬谢李时珍。李时珍再三谢绝,老渔妇说:“你救了我孙女的命,两条鱼算得什么?”

李时珍转念一想,有了救助小女孩的办法。于是,李时珍接过了鱼说:“我很爱吃青背鲫鱼,这样吧,从明天起,让孩子每天到街上卖鱼时给我送两条来。”

第二天早上,小女孩果然按时送来了两条青背鲫鱼,小女孩放下鱼就要走。李时珍追出门把小女孩叫了回来,把鱼过了称,连同昨天的鱼,给了小女孩四条鱼的钱。

李时珍的妻子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青背鲫鱼汤,让小女孩喝了下去。就这样,每天让小女孩喝一碗鱼汤,一个月后,果然病好如初,恢复了俊美如花的少女面容。

又有一次,李时珍到雨湖对岸的乡间行医。当他走到一座小桥跟前,而木板小桥已被水冲垮。

这时,他忽然听背后有人喊道:“你是李先生吧,来,来,这里水浅,我背你过去吧!”

李时珍转脸一看,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已经来到跟前,不容分说,背起李时珍就趟水过了河。

过了河,李时珍向那汉子道过谢,才发现那汉子面色灰暗,像是有病。李时珍对他说:“我看你脸色不好,我给你切切脉吧!”

那汉子说:“我没病,能吃能喝,一顿饭吃三斤肉,喝两斤酒,还得吃两斤饭。”

汉子知道李时珍是当地的名医,热心救危扶贫。对李时珍非常尊敬,还是让李时珍切了脉。

李时珍切过脉对那汉子说:“你的病在筋骨,现在还未发作。我给你开个药方,回去连服三剂,保你平安。”

几个月后,李时珍行医又路过那汉子住的村庄,想打听一下那汉子的病情。谁知那汉子现在已病重,一家人正哭得死去活来。有人劝李时珍:“不要再去他家了,他家里人说服了你的药不管用,你何必再讨没趣。”

李时珍心想,越是这样越应该去。他来到那汉子家一看,大吃一惊。只见那汉子下身肿大,腿脚肿得如柱,不能活动。一问才知道,那汉子没吃他开的药,等病重了再吃,不管用了。

那汉子的婆娘哭着一再恳求李时珍想法给治。

李时珍说,当初我开的药是预防的,如果吃了,不至于这样,现在再吃那药当然不行了。好在他的病还没到晚期,治还来得及。

那汉子全家听李时珍说还能治好,万分感谢,请李时珍赶紧开药方。

怎么治呢?其实也不难。李时珍说,把渔湖中的青背鲫鱼加上金荞麦煮熟,吃鱼喝汤,坚持一个月就行。

金荞麦是什么,到哪儿去找?李时珍又带着那汉子的家人到山上去找金荞麦。那汉子的病就这样治好了。

李时珍就是这样,时刻想着普通老百姓,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甘心情愿为他们服务。正是因为这样,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们都把他当成真正的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