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闻的阶级性

1957 年党中央决定开始整风后不久,5 月 18 日晚上,毛主席在他住所—

—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当我得到通知赶到毛主席的卧室时,少奇同志、周总理、小平同忐(他们都是常委)和彭真、陆定一、胡乔木等同志都已在座。

这是我年初出国访问(1 月 15 日至 3 月 21 日,主要是考察英国、法国、埃及、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通讯社)归来后第一次参加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的气氛还是和过去一样融洽、随便。

我进门就在毛主席的大木板床床脚靠左一边,紧挨小书桌坐下(可以说, 这是我惯常坐的位置,既是末座,又可就近书桌写点什么)。毛主席右手拿着香烟,左手扬起一张报纸,冲着我问:“你看过 5 月 13 日的《新民报》没有?报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先锋何在?》,署名林放即赵超构,内容相当尖锐,但文笔比较客气。”

我回答说,“没有看,这几天又是布置机关内整风,又是报道全国大鸣大放。”

毛主席说,搞新闻工作的再忙也要每天浏览全国报纸。上海的文汇报、新民报,北京的光明日报,尤其非看不可,而且要仔细看,看他们有什么议论,有什么独家新闻,编排怎样,从中可以看出政治思想动向。你们的新闻工作者协会正在开座谈会,昨天人民日报报道了。现在新闻界有许多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