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对地理学的贡献
沈括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杰出科学家,他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沈括对地理学的贡献在自然科学界独树一帜,他在测量与绘图、地质学研究等方面颇多建树,他还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记录气候变化,在世界上率先给“石油”命名。可以沈括说是个多才多艺的伟大科学家。
北宋末年,与辽国之间战争不断,签订“澶渊之盟”后双方罢兵休战。辽国垂涎中原地区的繁华,仗着骁勇的骑兵,不断提出领土要求。
1075年,辽国派大臣萧禧来到东京,要求重新划定边界,他提出的边界是山西北部的黄嵬山,黄嵬山以北为辽国所有,以南为大宋朝所有。大宋如同意他的要求等于将辽国的领土向南推进了15千米。
黄嵬山是一座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山脉,北宋大臣几乎是一无所知,朝廷上上下下乱作一团。这时,朝廷想起了熟识地理的沈括,命他出任谈判特使,要他既不能轻开战事,也不能向敌示弱而接受无理要求。
沈括不卑不亢,胸有成竹,他所带的武器就是他的地理学说和《天下郡守图》。
他向萧禧指出,两国按“澶渊之盟”划分边界,边界是白沟河,白沟河以北为辽国领土,以南为大宋领土,而黄嵬山在白沟河以南,是大宋的领土,而不是辽国的领土。
萧禧没有一张自己的地图,更不知道黄嵬山的准确方位,在地图面前,他感到理亏三分,气焰不知不觉地矮了一截。争论了几天后,双方无功而返,但没有将争论推向极端。
不久,沈括又受命出使辽国,在辽国首都上京再谈两国边界。这时辽国的谈判代表升了级,改成了辽国宰相杨益戒。
在谈判时,沈括再次以“澶渊之盟”为基础,以《天下郡守图》为依据,有理有节,寸步不让,而辽国宰相找不到重划边界的理由。这时,沈括又出示大宋的木制地形模型,这使得辽国宰相大为惊奇,深感大宋确有奇才能人。
沈括终于使得辽国放弃了对宋的领土要求,他不愧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与地图学家,运用智慧捍卫了大宋的尊严,使大宋的领土得以完整。
其实,沈括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一个多有建树的科学家。
在科学研究领域,沈括除了在天文、数学、医学、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外,在地理方面,他研究测绘、制作地图,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还记录气候变化,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等。
沈括之所以在地理方面取得多项重大成就,是和他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分不开的。
沈括自幼对天文、地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少年时代他随做泉州州官的父亲在福建泉州居住多年。步入仕途以后,他多次出使国外,观察、研究和记录沿途地形地貌,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
他所经历的多方面见闻,后来均收入他的笔记体著作《梦溪笔谈》。这部书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就性质而言,《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从内容上说,它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
在宋代,由于测绘技术的局限,绘制地图用的是“循路步之”法,也就是沿路步行丈量,用步行得出的数据绘制地图,由于道路弯弯曲曲,山川高低错落,用“循路步之”法绘制的地图与实况有很大的误差,图上差之一厘,实地就差之千米。
沈括采用“飞鸟图”也就是“取鸟飞之数”,用的是飞鸟直达的距离,有点像现在的航空拍摄,使得地图的精确度大为提高。
沈括在视察河北边防的时候,曾经把所考察的山川、道路和地形,在木板上制成立体地理模型。这个做法很快便被推广到边疆各州。
公元1076年,沈括奉旨编绘天下州县的地图。他查阅了大量档案文件和图书,经过近20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我国制图史上的一部巨作《天下郡守图》。
《天下郡守图》是一套大型地图集,共计20幅,其中有大图一幅,高4米,宽3.3米;小图一幅;各路图18幅,是按当时行政区划,全国分18路而制作的。图幅之大,内容之详,都是以前少见的。事实上,正是由于他的地理学说与《天下郡守图》,使他在与辽国的边界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10万士兵都难以达到的威力。
在制图方法上,沈括不仅能确定精确的方位、比例,而且能校正因地形起伏、道路曲折而产生的测量误差。他首创了地形高程测量的方法。
沈括创“分层筑堰”测量地形的方法,测量了汴河河道地形,测量了自河南开封上善门至泗州淮口的直线距离。这是世界最早的精密地形测量,在世界水利史上是一个创举。
“分层筑堰”是把汴渠分成许多段,分层筑成台阶形的堤堰,引水灌注入内,然后逐级测量各段水面,累计各段方面的差,总和就是开封和泗州间“地势高下之实”。
仅仅四五年时间里,就取得引水淤田17000多顷的显著成绩。在对地势高度计算时,其单位竟细到了寸分,可见沈括的治水态度是极其严肃认真的。
在实地测量的基础上,沈括用胶泥、木屑与熔蜡混合,制造出几种不同的地图模型,然后再复制成木刻地理模型。这比欧洲最早的地理模型早了多年。
地图和地图模型都有详细的说明书,以备后世图亡佚时,如果得到说明书,按各方位布置地物点位及郡县,立可成图。
沈括提出分率、准望、互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等九法,这和西晋裴秀著名的“制图六体”是大体一致的。他还把四面八方细分成24个方位,使图的精度有了进一步提高,为我国古代地图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地质学方面,沈括奉命到北方边防视察,路过太行山麓,看到螺蚌化石。据此,他推断这里过去是海滨,现在距海已近千千米了。并进而推断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滹沱河、涿水、桑乾河等冲积形成。根据化石来恢复古地理环境,是沈括在地学史上的伟大贡献之一。
他还从黄河等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以及历史记载,来说明华北大平原是由这些河流自上游冲积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这是对华北平原成因最早的科学解释。
他还论述了上耸千尺、峭拔险奇的雁荡诸峰,其高岩峭壁的顶部,适在同一平面之上,由此推断雁荡诸峰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流水将疏松破碎的岩石、土壤冲走,留下坚硬、固结的峭峰,因而其巅高度会在同一平面之上。此后他又以黄土高原为例,进一步阐明了流水的侵蚀、沉积原理。
在气候学方面,沈括根据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其下出土一石笋林,共有数百茎,都变为化石。因而推断这里气候早年湿热,竹生繁茂。根据化石来研究古气候变迁,沈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他还记载了有关虹和大气的折射现象,认为“虹乃雨中日影,日照雨则有之”,论证和解释了这一天空大气折射现象的科学原理。他还记录了登州(即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现象,指出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海滨,也会出现在大陆。这是一种大气的折光现象。
沈括科学地描述了龙卷风发生时的全部过程和外表形态。其外形望之插天如羊角,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所经之处,官府、房舍、居民住家一扫而空,通通卷入云中去了。甚至会把县城变为废墟。
他对龙卷风的细致描述,证明了龙卷风的分布并不仅只是南美洲独有的现象,当时,在我国也曾发生过龙卷风。
沈括对物候学也有过杰出的研究,说明了温度随地势的增高,会相应下降。植物开花也跟着会在时间、季节上延缓。同一种植物,因品种不同,发育期也不同。
同一品种的植物,其习性可以因人工栽培而改变。改善植物的水、肥、光、温条件,也会促使植物早熟。他系统地提出了物候随高度、生物品种、纬度高低、人类生产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论,在世界上也是首创。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留下了历史上对指南针的最早记载。他在书卷第二十四《杂志一》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关于地磁偏角的最早记载。他在《补笔谈》第三卷中《药议》一篇又记载:“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也有指北者,恐石性也不同。”
沈括在世界上最早经实验证明了磁针能指南,然常微偏东,记录了地理子午线和地磁子午线指示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因而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记录了地磁偏角的科学家之一。
沈括不仅记载了指南针的制作方法,而且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了4种放置指南针的方法:把磁针横贯灯芯、架在碗沿或指甲上,以及用丝线悬挂起来。最后沈括指出使用丝线悬挂磁针的方法最好。
沈括是世界上最早记录了石油、并断言石油必大行于世的科学预言家。有一次,沈括在书中读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句话,觉得很奇怪,水怎么可能燃烧呢?他决定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他发现了一种褐色液体,当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烧火做饭、点灯和取暖。沈括弄清楚这种液体的性质和用途后,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叫“石油”。并动员老百姓推广使用,从而减少砍伐树木。
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记》中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并且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沈括提出的“石油”这个名词便一直沿用至今天。多才多艺的伟大科学家沈括在地理科学上的贡献,也证明了他在许多方面攀登上了当时世界科学领域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