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宝藏春秋赵卿墓
赵卿墓发现于山西省太原金胜村,是一座保存最好、获得资料最为丰富的大型春秋晚期墓葬和一座大型车马坑,也是春秋时期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最完整的晋国的高级贵族墓葬。
西周时,晋国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春秋初至晋文公称霸时,6个异姓贵族成为晋国举足轻重的新兴势力,他们是赵、魏、韩、范、中行、知氏,即所谓的“六卿”。
赵卿墓的主人嬴姓,赵氏,名鞅,谥简,春秋时曾担任晋国执政卿达22年,叱咤疆场,雄霸于诸侯。也是他,在2500多年前命董安于修建晋阳古城,并开启了太原城的历史。
春秋末年,晋国公室衰微,大权旁落,分属六卿,史称“六卿专权”。赵简子挟强大武装,合诸侯之兵,戌周十载,又铸“刑鼎”,颁布晋之法典。
同时,赵简子为了赵氏在晋国政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开始了北进的行动,在其新的采邑地营建了一个军事城堡,并以此为中心,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就是居于晋水之北的晋阳。赵简子派遣谋臣董安于治理晋阳。
公元前497年秋,赵简子因“邯郸午事件”被政敌范氏、中行氏攻伐,遂退保晋阳,借此渡过难关。稍后,赵简子多次主持盟誓活动,联盟魏、韩、知,孤立了范、中行二卿。
之后3年内,赵简子攻朝歌,战潞城,击百泉,又转战邯郸,再攻柏人,伐卫国,围中牟,最后征伐鲜虞,消灭了范、中行二卿。
这样,晋国六卿只剩下了赵、韩、魏、知四卿,开始了四卿霸权的时代,为以后“三家分晋”吹响了前奏。
公元前477年,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赵简子故去了。赵简子功勋卓著,权重一朝,在其死后,晋人自然给予其隆重的厚葬。其墓葬为大型积石积炭大型木椁墓,仅随葬品即达3100件,其中青铜器1690件。青铜礼器是其核心,有一套七鼎,是墓主人显赫身份的重要见证。
赵卿墓墓圹为东西向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口大底小,四壁光滑,无墓道。墓室正中,放置一椁和三层套棺。
椁室较高,面积近40平方米,没有支柱,椁四周、椁盖上及底部均积石积炭,椁室由柏木方搭制而成,与棺木皆腐朽,但可见刷漆修饰痕迹。因椁室坍塌,大多数随葬物品已破碎或变形。
墓主人仰身直肢卧于第三层木棺中,头向东,身下朱砂铺底,双手置于腰部,骨骼早已腐蚀。这位70岁左右的老者,身边陪葬有成对的戈、数以百计的镞等许多兵器,腰间还有4把青铜剑和4件纯金带钩,全身上下被瑞玉、佩玉、水晶及玛瑙制品所围。
青铜礼器和生活用具层层叠放于赵简子头的东部。在大棺的西、南两面分别安放有4位殉葬者的棺,他们可能是赵简子生前的侍妾、家臣和乐工。
赵卿墓全部随葬遗物除青铜器外,另有石磬、玉器、金器、陶器、木器、骨角器、玛瑙、水晶串珠、玻璃串珠、绿松石串珠、蚌器、海贝等。
赵卿墓随葬青铜器中,礼、乐、兵、舆器齐全。礼器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鼎是其中的核心,镬鼎、升鼎和羞鼎三类齐备,共有鼎27件,各式形状相同,纹饰一致,大小相次。
其中一件为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镬鼎,圆口,平折沿,附耳,束颈,深腹,圜底,兽蹄形三足;鼎耳、器腹饰夔纹和蟠螭纹,颈饰牛头双身蟠螭纹,鼎足跟部是高浮雕的兽面纹;形体硕大,为所见春秋时期最大鼎。
另外还有5件立耳凤螭纹蹄足羞鼎,7件附耳牛头螭纹蹄足升鼎,6件铺首牛头螭纹蹄足升鼎,5件铺首环耳螭纹蹄足升鼎,2件猪钮蹄足鼎,1件卧牛钮蹄足小鼎。
列鼎制度是以“升鼎”为核心的,此墓共出3套“升鼎”,分别为7件、6件、5件一套,属“七鼎”之礼。
豆是古代的盛食器,赵卿墓的青铜豆器有3种形式:方座豆4件、盘豆2件、盖豆8件。盖豆纹饰分为两类,一类是细密繁缛的蟠虺纹,首尾相交且群虺缠绕;另一类是简洁生动的夔龙纹,首尾相接而身躯卷曲呈S状。
墓中发现有青铜壶8件,分方壶、扁壶、高柄小方壶、匏壶4种。方壶形制硕大,凝重古朴。高柄小方壶则小巧精致,盈顶,方口,腹隆鼓,长柄,喇叭形圈足,壶顶上二龙飞舞,器腹菱形纹交错,柄上饰三组神鸟,共16只。
匏壶尤其精美绝伦,壶体似一匏瓜,盖呈鸷鸟形,双目圆瞪,尖喙大张,细长颈,短尾,一双利爪紧紧抓住两条扭动的小龙,壶的肩腹部有一虎形捉手,从虎口衔环引出一条铰链,与壶盖的鸟尾相连。
赵卿墓的鸟尊造型是一只昂首挺立、羽翼丰满的鸷鸟。
鸷鸟鼓目圆睁,尖喙下勾,鸟喙上部在倒酒时可自由开启,鸟的背上附一虎形捉手,虎弓身伏首,后肢铰链与捉手之下的尊盖相连;鸟两足直立,与尾下的虎形支脚呈三足鼎立之势。构思之妙,可谓巧夺天工。
另外还有铜壘两件,形制相同,浮雕夔纹,端庄稳重。大鉴4件,主纹饰为粗犷威武的夔纹,器耳为高浮雕的兽头,雄浑庄严。与鉴相配套的盥洗器还有盘和匝。
盘圆口平沿,浅盘平底。匝有两种类型,一种是3件虎头提梁匝,质较厚实;另一种是器尾衔环的线刻纹匝,笔画细如发丝,遒劲有力。
赵卿墓的青铜器约占所以陪葬遗物总数的40.9%。其品类全,形式多,器物纹样新颖,复杂多变,为晋国罕见的艺术瑰宝。由此,也可以看到赵简子奢华的生活场景,并嗅到了晋文化雄浑豪迈的文化气息。
除了大量的青铜器,赵卿墓玉器共297件。墓主人身下铺满朱砂,口含玉块,身上放玉璜、玉璧、玉瑗、玉璋、玉佩、玉琼、玉圭、玉管和玉片等大量玉器,还佩戴有晶莹圆润的玛瑙环与色彩斑斓的料珠,手腕、脚腕上都饰有成串的水晶珠。
经鉴定,大多数玉器质地为钙质角闪石类中的透闪石和阳起石,色泽淡白或淡黄,偶有褐色或黑褐色,器表光滑,少数为蛇纹石,色泽浅灰或间有黑褐、鸡血色斑点,器表粗糙。
赵卿墓玉器的制作工序主要有切割、磨砺、抛光、钻孔、雕刻花纹等。绝大多数玉器制作精致,花纹精美,显示了当吋晋国高超的琢玉工艺。
古代贵族死后要把乐器作为随葬品置于墓主人身旁,希冀灵魂伴着美妙的音乐升天。赵卿墓中的乐器共有32件,包括青铜编铸与石磬各一套。
铸是春秋晚期新出现的一种大型单个打击乐器,形制与纽钟相同,但形体特大,是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赵卿墓中的多件铸,形制相同,大小次减,应是成列的一套编铸,而按其纹饰、音调可分为夔龙夔凤纹铸和散虺纹两种。
铸体正视呈梯形,俯视如合瓦的椭圆状,钮作两只带角张翅的飞虎,衔梁对峙,研究证明,这套铸共可奏出由高到低38个音,较之春秋早期9钟奏出的18个音扩大了一倍多。
与铸相配的是石磬。磬一套13枚,多为灰白色石灰岩制成,形制相近,大小相次。除个别磬大致完整外,佘皆破碎,并伴有严重的溶蚀现象。
赵卿墓中的兵器共计779件,主要有6件剑、31件戈、20件矛、10件钺、9件戟,以及510件匕、刀、镞等。
虎鹰搏击透雕戈,在戈的骨和刃上透雕的猛虎雄鹰搏击图,将春秋时期战争的残酷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最重要的是在墓主人的内棺发现了一件带有铭文“赵孟之御戈”的戈,这是确定墓主人身份的重要实物。
在墓主内棺中出土的4把青铜剑,是春秋兵器中的瑰宝。剑身修长、单脊、宽从、锋刃。剑的格、鞘都饰有精致的玉雕。这些兵器也许是墓主人的心爱之物。
兵器中还有杀伤力很强的扁体形铜刺、与矛配套的铺及数量众多的箭铜镞,其中很多兵器仍刃锋尖锐,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
虎形灶和帐篷顶是行军作战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具。赵卿墓出土的虎形灶是一件形制比较奇特的青铜灶具,由灶体、烟筒、釜、甑4部分组合而成。灶体上前有虎头形火门,中间有放置釜、甑器皿的灶膛,后有可自由安放烟筒的烟道。此灶非常适用于行军作战,兼有了中原和草原文化的特点。
众多的兵器,展示着墓主人英武的身姿,是墓主人生前戎马生涯的写照。
赵卿墓的车马坑位于该墓的东北侧,是赵卿墓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呈曲尺形,由车坑与马坑两部分垂直交汇组成。
马坑马共计44匹,由北向南依次排放。马属蒙古马系。马坑中还发现大量的马具。
车坑位于曲尺形平面西部。车坑底部先挖好轮槽,埋入时将车轮嵌入槽内,车轴紧贴坑底,此方法为国内首次发现。车坑中陪葬车至少16辆,分南北两列,依次由西向东整齐排列。
车为单辕,双轮车轴之上附车厢。车均为实用的木车,但木质都已腐朽。
根据车舆形制的差异,可分为圆形舆和方形舆两种。圆形舆仅一辆,位于北边一列车的队首,为国内首次发现。这些车,各有用途,如墓主人的专用车为“安车”,军官的指挥车“辂车”,田猎所用的“田车”以及其他公务用车。
赵卿墓车马坑有200余件车马器,如害、铎、铃、辕首饰、马衔、当卢等。
庞大的车马坑,众多的车马器,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战旗烈烈、战火熊熊、车辚辚、马萧萧的战争场面和赵简子指挥若定、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
[旁注]
卿 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
带钩 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
升鼎 鼎居古代铜礼器之首,任何一种地域文化的铜礼器的风格,无不集中体现在铜鼎上。楚式鼎中尤以升鼎最有代表性,因为这种鼎上的铭文“升鼎”而得名,是楚人新创的一种鼎式。
圭 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权力。依其大小,以别尊卑。
中原 是指我国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中原地区在古代系华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区域,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族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
安车 古代一种通常用一匹马拉的、可以在车厢里坐乘的车子。上古乘车一般都是站立在车厢里,而安车则可以安坐,故名。官员告老,或征召德高望重的人,往往赐乘安车,这是一种优礼方式。安车多用一马,也有用四马的,那是表示特殊的礼遇。
[阅读链接]
1987年7月,太原第一热电厂在太原市南郊的金胜村附近,进行厂址的第五期工程扩建,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古代墓葬。
随着一件件文物的出土,考古专家发现,这座墓葬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堪称已发现的东周晋国墓葬之最,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在墓主人内棺附近发现一件刻有5个线刻文字的青铜戈,这个铜戈是墓主人生前佩带的防身之物。
这5个字被考定为“赵孟作御戈”,根据这个重要线索,查阅相关历史书籍,通过对陪葬品的种种分析、研究,专家确定,这座墓葬的拥有者,就是赵简子赵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