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进行驱逐殖民者斗争

在南亚,印度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的民族工业有了一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力和资源,有150万人参战。它的军费负担在英帝国范围内仅次于英国,居第二位。

1919年3月18日,殖民当局颁布一项由英国法官罗拉特为首制定的镇压印度民族运动的法案。该法案授予总督特别全权,可对认为有颠覆嫌疑的人加以逮捕、搜查,不经审讯予以监禁,被捕者不得请律师辩护,从而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抗议,展开了大规模的反英斗争。

从3月30日起,德里及全国主要城市举行罢业、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要求撤回这一法案。英帝国为了扑灭席卷全印度的群众抗议斗争,于4月13日,在旁遮普省的阿姆利则市对5万多名集会群众进行血腥的大屠杀。

当场有1200多人被杀害,2000多人受伤。印度举国为之震惊,反帝斗争进一步高涨。在旁遮普省,人们焚烧政府机关和建筑物,与警察发生冲突,两天之内扩展至50个城市和地区。

工人罢工,农村骚动,超越了当时国大党主席甘地所倡导的非暴力原则。由于甘地下令制止,群众反帝斗争在4月18日暂时平息下来。

1920年3月,殖民政府发表关于“阿姆利则事件”的调查结果,为造成这一惨案的现场指挥人开脱罪责。这再次引起印度人民的极大不满。

1920年秋,国大党通过甘地提出的非暴力的不合作计划,规定所有印度人拒绝英国政府颁发的官爵封号;拒绝在法院和政府工作;不进英国人办的学校,抵制英国商品;普遍拒绝纳税等。

自此,全印度广泛开展不合作运动,抵制1920年10月举行的议会选举和1921年2月的中央立法会议。殖民当局严厉镇压,自1921年11月至1922年3月,交法庭审判的政治犯19498人,其中15337人被判刑。

由于殖民地当局的暴力镇压,不合作运动越来越超出非暴力的界限。不少地方的农民袭击地主庄园,夺取粮食,拒绝缴纳地租。

印度工人运动也在不断高涨,英国殖民当局对此惶恐不安。

1929年3月20日夜,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各大城市逮捕了31名印度著名的工会领袖和一名英国记者。

被捕者中有印度工会大会、红旗工会、大印度半岛铁路工会、全印铁路工人联合会以及联合省、孟加拉省等地的工会联合会的著名领导人和活动家。

殖民当局把他们押解到德里东北一个远离工业中心的小镇密拉特进行审判。检察官依据刑法提出公诉,指控被捕者“图谋使国王丧失其对印度的统治”、“图谋借犯罪力量以颠覆印度政府”,证据是他们“煽动劳资对立”、“成立工农党、青年联盟、工会等”及“怂恿罢工”。

高等法院审判官认为,被告并无从事任何明显的非法行为。而检察官则宣称:“就本案而言,证明被告是否确曾有何行动是不必要的,只要能证明阴谋就够了。”殖民当局故意把这种没有证据的审判拖了3年半之久。

印度人民也发出了强烈的抗议,全印度和各大工业中心城市都成立了辩护委员会,印度各地一再举行抗议集会和示威游行。国际进步舆论也纷纷声援受审者。

关于这次审判,英国工党和工联大会在1933年发行的一本小册子中承认:“整个审判和法院的一切情形,从法律观点来看没有一点可以证明是正确的,而是可耻地违背了法典。”

1929年12月,国大党拉合尔代表大会通过了“争取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宣布1月26日为独立日。

1930年3月,甘地开展第二次不合作运动以后,印度掀起了反英斗争的新高潮。

4月18日,孟加拉省吉大港的群众在市中心举行了示威游行。当晚,苏尔贾亚·森领导的“吉大港印度共和军”袭击英国军火库和警察营房,杀死卫兵多名,发动了武装起义。吉大港人民起义被镇压,“共和军”几十名成员和主要领导人被逮捕和审判。

1930年4月,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印度国大党的几乎全部领导人,这更激发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4月20日,印度西北边省的中心白沙瓦开始了不合作运动。大批农民和季节工人聚集到白沙瓦举行示威游行,工厂、机关、学校都停工停课,到处举行反英集会。由于军警向群众开枪,造成了流血事件。

23日晨,白沙瓦市一队游行群众阻拦了押送被捕者的卡车,并与警察发生冲突,于是愤怒的群众把示威转变为武装起义。他们烧毁英军的装甲车,筑起了街垒。

在起义群众的影响下,第一皇家哈尔瓦团两个营的印度教士兵拒绝向群众开枪,并把武器交给起义者。英国殖民当局十分惊慌,急忙将军警撤离白沙瓦。起义群众控制白沙瓦达两个星期之久。

白沙瓦起义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群众纷纷起来支援。5月3日,在旁遮普和其他省份的各大城市举行了“白沙瓦日”。边境部落的锡克人和巴克人还组织了志愿队伍前来增援,但遭到英军的截击。

5月8日,孟买省纺织工业中心绍拉普尔市的人民群众举行示威游行,警察向游行队伍开枪射击,示威的群众立即予以反击,于5月8日当天举行了起义。

英国殖民当局唯恐起义对其他城市产生影响,急忙调动了约2000人的英国军队向起义者反扑。起义的群众坚持战斗数日,5月16日,起义政权的成员被捕,起义队伍最后被镇压下去。

绍拉普尔起义是印度人民群众自发的反对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斗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冲破了“非暴力”的束缚,鼓舞了印度人民的反帝斗争。

1931年1月26日,甘地等国大党领导人释放。英总督与其会谈,3月5日签订《德里协定》,国大党停止了不合作运动,同意参加新的圆桌会议。

9月7日至12月4日,在伦敦举行了第二次圆桌会议。甘地作为国大党的唯一代表出席会议,在会上提出给予印度自治领地位的要求,遭到英国拒绝。加上对居少数地位团体的代表权等问题有不同意见,会议未达成协议。

1931年12月28日,英国和印度关于印度政府前途的第二轮会谈因印度民族主义者要求完全独立而宣告失败。英国政府愿意给印度一个有限的主权,即让印度掌管政府各方面的财务。

圣雄甘地代表全印国民议会参加会议。除完全独立外,他拒绝接受任何条件。会议的不欢而散导致印度的又一番混乱,当局采取新的步骤镇压独立运动。

1932年1月4日,新的一年刚开始,印度的独立运动就受到挫折。在伦敦举行的印度会议于1931年12月1日休会,双方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在这一次伦敦会议失败之后,甘地通过国民大会党向英国驻印度新总督弗里曼·汤玛斯·威林顿爵士提出他们一贯的要求,威林顿态度强硬,并威胁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甘地激励印度人加强不合作运动,拒绝购买英国一切货物。

结果英国人在印度第一次骚动之后,逮捕了所有反对派的领袖,还对全印度国民大会党发出禁令。印度全国都设置即决法庭,这种法庭可以判决死刑或放逐。

1932年11月15日至12月24日,举行了第三次圆桌会议。只讨论了次要问题。3次圆桌会议没有达成积极的成果,但为英国政府和议会制定《印度政府组织法》提供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