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革命家”亨利·福特

亨利·福特一世晚年时,有一个名叫约翰·达林格的青年与这位老人讨论教育问题,他为福特对学校教育的狭隘观念深感沮丧。“但是,先生,”达林格对福特说,“时代不同了,这是现代……”福特打断他的话,“年轻人,”他说,“现代是我创造的。”

不了解福特身世业迹的人也许不会相信他所说的话,但闻名全球的美国汽车时代确实开始于底特律,是由一个具有朴素的农民意识的人创始的,他就是亨利·福特。

弃农从工

1863年7月30日的傍晚,在美国密执安州的格林菲尔德的一个小村庄里,随着一声婴儿清脆地啼哭,一个小生命诞生了。父亲为他取了个名字叫亨利·福特。

望着长子小亨利结实的小身体,父亲喜上眉梢,他觉得梦想建造大农庄的事业后继有人了。

父亲威廉·福特是个爱尔兰移民,来到美国几乎身无分文,只随身带着一套手工工具。他很快找到了做铁路枕木的工作,不久便有了一定的积蓄。但是,身上奔涌着爱尔兰质朴农民血液的威廉,仍旧被密执安州的无垠沃土所深深吸引,他决定把家安在这里。

对于威廉·福特来说,美国给他提供的最伟大的机会就是,一个平民百姓可以购买和拥有土地。仅仅几年的功夫,他不仅拥有了土地,有了家,而且还有了一个共同实现他梦想的继承人——亨利·福特。这一切都使他感到万分地荣幸和惊喜。

当小福特长到7岁时,便开始上学了。课余,父亲常常把他带到田地里去观看自己干活,为的是培养他对土地和种植作物的兴趣。但父亲每次暗中观察小福特的行动都使他非常伤心。

因为小福特很少看地里的秧苗,也不摘地垄旁边的小野花,而是常常一个人摆弄父亲随手带来的多余农具,有时翻来倒去竟然一看就是几小时。如果没有这些农具,他就跑到地头的水车边,观看“吱吱”作响的水车是怎样浇地的。

威廉觉得也许小福特太小,对一些东西的爱好仅仅是出于好奇罢了,大了也许就会好了。

当小福特长到十来岁时,父亲便开始每天在课余都给他派地里的农活。出于无奈,小福特总是草草地把农活一干完,就一头钻进自己的小屋,设计制作自己喜爱的小推车、小吊车等机械小工具,有时连吃饭都得妈妈去喊他。后来他曾设计了一套设备,使他爸爸不用下马车就能关上庭院的大门。然而,父亲对福特的做法不但没有给予赞扬,反而越来越反感,常常训斥儿子不知珍惜如今的好运道,放着那么好的田地不种,偏偏搞一些邪门歪道。他常常摇头叹息道:“我真不知如今的年轻人是怎么想的。”

对于父亲的训斥,福特总是不予解释,照样我行我素。等到福特16岁时,对机械的兴趣使他再也不愿像父亲那样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做农民了。他决定进城去做工人,去摆弄使他忘乎所以的大机器、大机械。

望着亨利·福特坚定的目光,父亲原先对长子的梦想彻底破灭了,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其他儿子的身上。

就这样,福特在16岁时,只身前往底特律,进了机械厂,当上了一名学徒工。

不安分的人

1879年,底特律是一个拥有11.6万人的城市,是翻砂厂、机器厂和马车作坊的集中地,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工业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吸引爱好机器的年轻人的城市。小工厂正在兴起,心灵手巧的年轻人总能找到一份工作。

亨利·福特在密执安车辆公司找到了一份修理机器的工作,工资是一天1.1美元,每周工作6天。但是这个工作远不能发挥他的才能,他很快就离开了。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有些老工人修不了的机器他能修好,因此遭到忌恨;另一个是,别的工人需要6小时才能干完的活,他花半小时就干完了。

于是,他到詹姆斯·弗劳尔斯兄弟公司去工作了,那是一家以质量优良和品种繁多而享有盛誉的机器厂。他每星期挣2.5美元,住在一所每周吃住要3.5美元的房子里,步行上下班,这样每星期还差1美元的开支,他是富有创业精神的年轻人,开始想办法弥补这个亏空。

他听说一家珠宝店刚刚购进了一大批旧钟,他就提出以每晚50美分的工钱为该店清洗和修理这批钟。他干得非常好,不久他就开始修表了。店主坚持叫他在后面的屋里干修表的活,因为他怕顾客看见他那么年轻会不放心。这份工作给他每星期的工资增加了2美元,这样每星期他就有了1美元的节余。

他对表的着迷使他产生了一个自认为是非常好的想法,他想发明一种结构非常简单、能够大量生产的表;一条简单的装配线每天能生产2000块,每块的生产成本只要30美分。他确信自己能设计和生产这种表,惟一的问题是怎样销掉一年生产的60万块表。这件事他不感兴趣,因此放弃了这项计划。但简化产品结构,使它能大量生产,这样一种基本思想则留在了他的心里。

之后,他从弗劳尔斯兄弟公司出来,又进了一家船舶修理制造厂。这家工厂制造新船,修理汽艇、驳船、拖船和渡船。他的工作是修发动机,他感到这个工作很光彩,在那里干了两年。

1886年,福特23岁,在父亲许诺给他40英亩林场的诱惑下,他回到了乡下。威廉·福特之所以做这样的许诺,是想把他那不听话的儿子从城市和他那该死的机器里解救出来;亨利·福特之所以同意回来,是因为他需要过一段平静的日子,因为他即将与克拉拉·布赖恩特结婚。回乡下干农活的单调乏味,更坚定了他对机器的热爱。他仍然一有空闲便敲敲打打,搞发明,读他能得到的每本技术杂志。

没几年工夫,福特便在农村呆不下去了。他要与克拉拉重返底特律。父亲仍然为他担心。“他就是安定不下来,”威廉·福特对朋友说,“我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亨利·福特最终的目标正在确定下来。他告诉妻子说,他想发明一种不用马拉的车。但是,首先他需要不少电的知识。于是,他在底特律爱迪生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工资45美元。托马斯·爱迪生是他心目中的一个伟人。福特想,他可以在这里学到更多的关于内燃机电气系统的知识,这是当时许多年轻的发明家都在摆弄的东西。他在爱迪生公司干得很好,不久,就成了这家公司最熟练的技师,月薪高达100美元。但这还不够,制造新车还需要支付材料费。因此,晚上他又在底特律青年会给机工培训班讲课。

从他第一次到底特律以后的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这座城市有相当大的发展,人口已超过20.5万,铁路已开始向全国延伸,城市街道已有了路灯;机器比以前更多了。这一切的变化,更激起了福特的创造热情,因为煤和蒸汽机的时代将在这座城市结束。

福特的汽车

1891年,福特把家里的厨房当作实验室,他把自己做的一台比较原始的汽油机装在了厨房的水池上。汽油味和噪音常常使克拉拉头痛,福特只好又把工作间挪到了附近的一个棚子里,这无疑使克拉拉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1896年,在他33岁时,他的第一辆汽车终于开上了街。当时已经有了一批汽车,别的发明者也已经达到路面试验阶段。由于它们惊吓马匹,产生噪音,遭到很多非难,所以他开车上街需经有关方面特别批准。在第一次驾车前,福特非常激动,以至48小时都没怎么睡觉。

当他坐在车上,手扶转舵,准备启动时,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在造车时他全神贯注,心无旁鹜,甚至没有注意到车库的门太小,车子根本开不出去。他干脆拿斧头砸掉了一部分砖墙,才把车开了出来。他的朋友詹姆斯·毕晓普在前面骑着一辆自行车招呼行人,为他开路。行驶过程中,有一根弹簧断了,他很快就修好了。然后,亨利·福特回家睡了几个钟头,又去上班。后来,他为了向父亲显示一下他的发明,将这辆车开到他父亲的农庄,但威廉·福特拒绝上车。他说,干嘛为了过那一小会儿瘾,拿性命去当儿戏。

亨利·福特把他的第一辆车卖了200美元,紧接着就用这笔钱开始制作第二辆车。在一次会上他见到了爱迪生。爱迪生向年轻的福特提出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在福特扼要地陈述了他的想法之后,爱迪生对他说:“年轻人,你说到点子上了,你抓对了——一个自带燃料、自成一体的机器,干下去吧!”这就是他所需要的全部鼓励,特别是它来自伟大的爱迪生。

福特的第二个车型比第一个重了不少,更像一部汽车,而不大像四轮自行车。他请一位名叫威廉·墨菲的木材商人乘车在城里跑了一圈,争取他对这个项目投资。“好的,”墨菲安全回家之后说,“我们现在就组建一个公司。”

1899年8月,墨菲邀集一批人成立一个财团,拿出15000美元,支持福特的底特律汽车公司。从这时起,福特离开了底特律爱迪生公司,把全部时间花在汽车上。他在爱迪生公司的上司亚历山大·道很赏识他的才能,想劝他改变主意,对他说:“未来属于电,而不是汽油。”对于福特来说,任何劝阻都无济于事,他犹如整装待发的航船,只能乘风破浪地前进。在底特律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就设计并制造出了一辆新车,但他仍然感到很不满足。在他看来,这种车还是太贵。福特急于要造一种便宜的车,但他的股东们不积极。1900年11月,公司瓦解了。

福特一如既往坚定地制造他的基本车型。他认为,要吸引人们对他的注意,超过那几十家与他竞争的汽车制造商,最好的办法是参加赛车。1901年,他参加了在格罗斯角举行的汽车竞赛。当天有100多辆车型各异的汽车停在格罗斯角广场,场景十分壮观。观赛的人群挤满了广场四周,好不热闹。在广场中间,只见有的车手已自信地坐在车上,手扶操纵器,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然而有的车手却还在不停地修理他们的汽车。

上午9点,一声枪响,随着阵阵惊心动魄的轰鸣,车队出发了。车手们争先恐后地想加大油门开到最前面。可是,车队刚刚开出几英里远,路上就滚落了好多汽车小零件,有的汽车竟然自动熄火,任凭车手怎样摆弄,再也不启动了。然而,这时福特的车却开到了最前面,10英里后,大部分汽车都由于各自的原因不能比赛了,只有福特的车竟然跑完了25千米的路程。当天的《底特律晚报》对这场比赛进行了报道:“我们看到在这场比赛中,亨利·福特先生不仅征服了他的对手,而且征服了一个时代——蒸汽文明的时代。”

从此,福特便在新兴的机械界小有名气,这场竞赛把他推到了汽车竞争队伍的领先地位。两年后,即1903年,他开始创办福特汽车公司,那时他已年满40岁。

开创汽车时代

当福特开始生产汽车时,全城已有800辆汽车。那时的汽车只是富人的奢侈品,是有钱人用来摆阔的玩意儿。当地的周刊《底特律星期天之夜》在1907年发表观察家文章说,“最好的司机都是仆役阶级出身”,依据这些人就可以“准确地知道他们的主人想用汽车干什么”。

亨利·福特想造的不是这类车,打从开始,他就决心要制作一种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的车。他的兴趣在于帮助像他这样的人,尤其是农民,解决运输问题。他觉得他的亲人是农民,是普通百姓,如果能够使他们的生活过得舒适些,他会由衷地感到高兴,而做到这一点的秘诀是大批量生产。

为了实现酝酿已久的夙愿,福特在自己的公司里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设计一种简单、耐用、丝毫没有华而不实的装饰、连农民都能开的车。这就是1908年让福特的事业腾飞的T型车。T型车是一种巧妙简单的机器,如果什么地方出了毛病,普通的车主都能排除并且修好。当时美国的道路大部分是未经改造的为马车所用的土路,豪华车望而却步,T型车则通行无阻。

第二件事是让T型车投入大批量生产,这样便可以大幅度降低T型车的成本,使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都能买得起。

于是,福特买下了海兰帕克的地皮。在这里,他应用最现代化的生产理论,特别是温斯洛·泰勒的理论,使工业生产过程绝对合理化。这个理论就是把每种操作都划分为更小的单元,使每个单元可以实现机械化,提高速度,最后汇入一条生产线。从零件到组件,到成品,逐步从小变大。这里连续性高于一切。

1913年,生产过程按泰勒的理论开始运行了。在现代装配线上装的第一个部件是磁电机线圈总成。过去,一个工人从头到尾制作一台飞轮磁电机,他必须是熟练工,一个能干的工人一天能完成35到40台。现在,有了磁电机装配线,线上分为29道工序,由29个人操作。用老办法做一台磁电机要花20分钟,现在只需要13分钟。

福特和他手下的人很快在工厂的其他部门开展同样的工作,不久就在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上推行了类似的办法。然后,在1913年夏,他们开始抓总装,因为其他工艺过程都加快了,总装就成了薄弱环节。过去是工人们围绕着一个固定不动的金属物体——他们正在装配的汽车紧张地工作。如果叫人不动,而叫半成品车在生产线上移动,经过工人面前,工人就可以少浪费时间。

1914年1月,福特安装了第一条自动传送带。他说,那是工业企业使用的第一条自动线,它是仿照芝加哥屠宰场输送牛肉的高架传送带制作的。在采用了这项革新之后,仅几个月的时间,福特公司装配一辆汽车的时间只需93分钟,然而在他刚生产T型车时,制造一辆车需要12.5小时,这是多么巨大的成就啊!

为了庆祝这个胜利,福特的高级经理们在底特律的庞恰特雷恩饭店举行了一次宴会。他们装置了一套简单的传送带,用一台5马力发动机和自行车链条传动,绕着饭桌输送饭菜。这充分代表福特公司早期的精神、同事间的情谊和信任。

福特仍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就,他的理想是,一分钟生产一辆车。他只花了12年的时间就达到了这个目标,而在那之后5年,即1925年,他每10秒钟就能生产一辆车。他的名字不仅是有些汽车的标志,而且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标志,甚至出现了一个动词“福特化”,意思是使产品标准化、流水化并大批量生产,使价格降到普通人都买得起。

在生产T型车初期的一个董事会上,福特曾说:每当我把车价降低1美元,我就增加1000个新买主。于是他每年都狠狠地降低价格。1910~1911年每辆车780美元,次年为690美元,接着降至600美元、500美元。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降到了360美元,福特以这个价格售出了730041辆车。当时,他的汽车产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家汽车公司。

福特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追求庞大的市场规模,而不是每辆车的最大利润。60年后,日本人也是这样干的。在他那个时代很少有人理解。

有一年,他的广告策划人员送给他一条新口号:“买一辆T型车——省下一笔差价。”他很快把它改为:“买一辆车——多一笔差价可花。”就这样,一个现代的工业时期——普通人受益多于受剥削的工业时期——已从T型车开始了。

在那个时代,美国的炼钢业、石油业、电气工业、金融业及汽车业一派繁荣,社会人员充分就业,方便易得的廉价能源使价钱不贵的大众汽车随之也深入每个家庭,乃至每个成员。人们充分享受T型车带给他们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

作为普通家庭一家之主的费特,刚才还在家庭餐桌上吃妻子为他做的早餐,不一会儿,他穿戴整齐,开上T型车将亲爱的儿子送到家附近的学校去读书。他本人也靠着T型车的快捷,仅用半个多小时的功夫,就到达了另一个州的工作地。

在回忆起以往没有汽车以前的生活时,费特抱怨说,情况常常是这样,还没等他到达工作地,体力已经消耗一半,那是由于每天披星戴月赶火车、倒公共汽车的结果。他说,他平时根本顾不上家里的事,节假日只能是体力的恢复日。然而有了汽车之后,工作之余,他可以送孩子上学,可以为家里采买,而且节假日还可以带全家坐车旅游、度假。

费特望着他心爱的T型车,深情地说:“福特先生不仅使我们像富人那样拥有汽车,同时重要的是使我们的生活格局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突破。”

从一个普通美国公民——费特生活的变化,人们看到,T型车的畅销决不仅仅是福特一家公司的成功,而是一次社会革命的开始。

福特的性格

亨利·福特生于贫穷家庭,虽然后来他成了美国的首富,但他仍然保持着密执安农民的本色。他仍然喜欢农村舞蹈、古典歌曲、农村的风俗。尽管他帮助人们创造了一个城市化的世界,使千百万敬神的年轻人离开农村,涌入城市,但他对自己的创造又深感不安,他更偏爱他帮助消灭的那生活简朴、节奏缓慢的美国。

高超的技术直觉和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常常使福特对别的事物也横加臆想,并逐渐形成了一些怪癖。如他认为人们戴眼镜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应当扔掉眼镜,锻炼眼睛。再如,在他的全部成年时期,他都用纯煤油当头油。他说,这样做是因为他观察到,在油田工作的人都有一头好头发。“他们手上沾满了油,他们总是用头发擦手,这就是他们头发好的原因。”他说。他的私人秘书一项任务就是,经常保存一加仑的10号轻煤油,并注意不把油弄脏,好给福特擦头发用。

公务繁忙并没有改变福特的平民形象。事实上,为了公司的利益,他也有意夸大他这种随随便便的平民作风。

当他为老友爱迪生生平纪念邮票的发行去亚特兰大市时,居然身上没带一分钱。于是,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全国首富,为买邮票而向亚特兰大市长借两分钱的一幅照片传送到了全世界。没有赶上这个镜头的摄影师们还可以拍摄他和他私人列车上的搬运夫一起掷骰子的镜头。

有一次,有人发现他的两只鞋子不配对,他回答说,每年生日那天,他就穿上一只旧鞋,提醒自己以前受过穷,今后还可能再受穷。

在他的权力和财富达到顶峰时,他拜访了摩根财团的合伙人爱德华·斯托克斯伯利的家,那所房子包括145间豪华客厅、舒适卧室及45间浴室。在他离开斯托克斯伯利的住宅时,记者们拦住他,抓住了他这样一句精彩的话:“看看富人们怎样生活,真是大开眼界啊。”

在某些方面他又是个腼腆的人。在福特的老厂办公室有个窗户,为了逃避来访者,他经常爬进爬出。尽管如此,他还注意到他的名字就是公司的名字,对他个人的宣传实际上对他的公司是有利的,发自福特汽车公司的新闻都是关于他的。有一个时期,很少有知名人物收到群众来信,而亨利·福特却每周收到8000封之多,这足可以说明福特对人们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虽然亨利·福特在事业的各方面都成绩斐然,但是他的长处到头来却成了短处。一件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在他一门心思追求制造技术改进的同时,却忽视了汽车设计方面的改进,因而他在基本车型上停滞的时间太久了。从一开始他就把所有改进T型车的企图都顶了回去。1912年,他因出差欧洲而不在家时,他的高级工程师们对车子做了为数不多的小改进,使T型车矮了一点,比原车约长12英寸,是一辆更好的、坐起来更舒适的车。他的同事们指望他回来后又惊又喜。他回来了,他们把车拿给他看。他绕车走了几圈。最后,他走到左车门,把它拆掉了,然后又拆掉了右车门,然后砸了挡风玻璃,最后把后座扔出车外,用鞋子猛敲车顶。在整个过程中,他一言不发。不言而喻,T型车是他的,只有他可以修改它。

福特赛车时的小伙伴弗兰克·库利克,已跟随他20多年,曾在一段时间里想加大发动机功率,建议加大气门。福特专门做了一台发动机,却将气门从1.25英寸减小到1英寸。气门尺寸减小,福特对库利克事先没有说明,然后若无其事地问他新发动机的功率是否大些。库利克回答说功率是大些。“拆开看看,是什么使它的功率加大的。”福特说。

当库利克看到气门变小时,脸上显出受侮辱的神情,福特则得意地盯着他。这意思很明白:不要想改我的车。以后的30年里,谁想改福特的车,都要碰钉子。

1926年,福特的T型车的销量从187万辆跌到167万辆。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公司的销量几乎翻了一番,从28万辆上升到40万辆。美国的道路正在改善,人们要求速度和舒适。通用汽车公司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要。面对通用接连不断的挑战,福特的惟一对策仍然是削价,那一年就削了两次。T型车开始没落。最后,1927年5月,在生产第1500万辆T型车的前夕,福特宣布,停止T型车的生产。至此,T型车寿终正寝了。

T型车的消亡,是汽车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福特本人的功过是非,人们自有公论,然而福特用他的全部热情与才智,使汽车成为普通大众都能享用的交通工具,从而开创了汽车时代这一伟大功绩是有目共睹的。

人们清楚地看到,这个新时代的到来,不仅使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社会结构发生变革,而且激发了美国精神在全球的扩张和美国人民的无根性倾向更加突出,年轻的一代对父辈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一旦感到不满意,便可以驱车奔向他方,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因此,美国人都自豪地称亨利·福特先生为汽车时代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