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平均气温通过 0℃和 10℃

秋天,北方日平均气温从 0℃以上稳定降到 0℃以下,大地开始季节性地冻结,田野里冬小麦进入越冬阶段;春天,日平均气温重又升到零上时,大地开始化冻,冬小麦也行将返青。当日平均气温升到 10℃以上时,喜热的作物如玉米、棉花等都可开始播种喜温作物则进入了活跃生长时期。可见 0℃ 和 10℃是农作物的两个很重要的温度指标。

不过,由于中国冬季寒潮强大而且频繁,所以春秋季节中日平均气温曲线呈波浪形变化。一旦强寒潮南下,即使是华南地区,日平均气温也可陡降

到零下。例如北纬 25°51′的福建长汀,1942 年 2 月 13 日平均气温曾降到

-2.0℃,北纬 25°21′的广西桂林,1952 年 2 月 18 日也降到-0.3℃。可是寒潮过后,就是长江以南地区,日平均气温也可以猛升到 10℃以上。

气温猛升对作物影响尚小,气温猛降作物受害就大。特别是连续几天气温低于某一界限,就会造成严重冻害。因此,气象部门设计了稳定通过 0℃ 和 10℃的指标。例如,北京稳定通过 0℃的初日是 3 月 3 日,也就是说,平均而言,此后虽然还可能有日平均气温低于 0℃的日子,但是每候(5 天)的平均气温就不会再低于 0℃了。日平均气温≥0℃开始日期的分布形势大致是:东北大、小兴安岭及内蒙古大部地区要到 4 月 1 日以后(哈尔滨 4 月 2 日),从此以南到北纬 35~37°之间地区 3 月份内就已开始稳定升到零上(北京 3 月 3 日),北纬35~37°到秦岭、长江之间地区 2 月份内稳定通过零度, 上海已不是每年都有稳定在零度以下的时期。更南的地区一般只有少数年份有稳定在零度以下的时期,甚至已根本没有低于零度的时期了(例如广州)。

中国数以千计的气象站中,稳定升到 0℃以上最晚的地方是青藏高原上的格尔木五道梁,平均是 6 月 4 日,长白山天池气象站其次,为 6 月 3 日,

称多清水河列第三,为 5 月 22 日。

秋季东北、内蒙古大部地区大都在 10 月份内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零度

(哈尔滨 10 月 29 日),向南到京津地区之间 11 月份内亦已稳定低于零度(北

京 11 月 26 日),京津到长江、秦岭一线在 12 月内降到零度以下,更南的地区已不是每年都有稳定在零下的温度。上海多数年份还有稳定零下的时期, 平均开始日期是 1 月 8 日,但广州就从来也没有出现过稳定低于 0℃的时期。

中国气温稳定降到零下最早的地方是长白山天池,每年 9 月 17 日即开始低于

0℃;格尔木五道梁次之,9 月 20 日;乌恰托云和山西五台山同是 9 月 23 日, 并列第三。

因此,日平均气温稳定在零上的时期最短的是长白山天池,每年平均只有 107.2 天;格尔木五道梁其次,108.3 天;以下是:乌恰托云 128.4 天,

五台山 133.0 天。东部 4 站日平均气温稳定在零上的日数分别为:广州 365.3

天,上海 347.7 天,北京 269.2 天,哈尔滨 211.0 天。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的初日,东部地区以大兴安岭最北部地区最晚,要到初夏 6 月;东北大部地区和内蒙古在 5 月份内就已升过 10℃(哈尔

滨 5 月 7 日);从东北的南部到秦岭,淮河之间地区于 4 月份内升到 10℃以

上(北京 4 月 7 日);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 3 月份内就已升过 10℃(上

海 4 月 2 日);南岭以南地区 2 月份内平均气温已稳定在 10℃以上,广州已

不是每年都有 5 天平均气温低于 10℃的情况发生(余下多数年份稳定在 10

℃以上的平均日期是 2 月 10 日)。中国两广沿海及以南的海南省和云南最南部地区即使在隆冬也从不出现稳定低于 10℃的年份了。读者可能会发现,北京在上海以北 900 公里,可是北京通过 0℃只比上海晚 5 天。这是什么原因? 原来上海因受海洋影响,加上春雨又多,所以春温回升较慢;而北京此时蓝天红日,气候干燥,气温猛升,因此北京气温从 3 月下旬起开始急赶上海,

到了 4 月下旬,两地气温就已基本相同了。之后,北京反而暖于上海,一直

到 7 月上旬,方重新恢复正常。

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格尔木五道梁、格尔木沱沱河和称多清水河气象站,因为海拔高达 4500 米左右,所以只有极少数年份才有 10℃以上的温暖时期;而玛多和曲麻莱(青海)海拔稍低(4200 多米),大多数年份都有 10

℃以上温暖期,稳定升到 10℃以上的日期在 7 月 29 日。长白山天池、青海

久治已经每年都有温暖期,平均初日是 7 月 28 日。

因此,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0℃以上的时期,中国东部地区以大、小兴安岭北部山脊最短,均在 100 天以下,其中根河只有 86.9 天。大致在内蒙古东

部、吉林东部和黑龙江省,≥10℃持续期均在 150 天以下(哈尔滨 145.0 天); 北京(198.3 天)、山西运城、西安、宝鸡一线以南,都在 200 天以上(上海 241.7 天);浙江金华、南昌、湖南郴县和贵州兴仁以南在 250 天以上;

福州、广西梧州、河池、云南江城一线以南更高达 300 天以上(广州 335.5 天);云南元江河谷、西双版纳、德宏及广东雷州半岛及其以南地区,就是全年都稳定在 10℃以上的地区。四川盆地因冬季地形阻挡冷空气的结果,≥ 10℃持续日数在 250 天以上,比东部同纬度地区多 30 天。

中国≥10℃持续期最短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有记录的台站是:称多清水河 0.4 天,格尔木沱沱河 2.0 天,仁侠姆 3.2 天,玛多 4.4 天,班戈 5.4 天等。

在农业气象学中,稳定在 10℃以上时期内的累积温度(简称积温)是十分有用的。因为任何一种作物几乎都需要某一恒定或接近恒定数量的积温才能完成其生育期。即气温较高情况下生育期缩短,气温较低情况下生育期则延长。所以统计一个地方≥10℃的积温,就能够很好地了解当地的热量资源, 为确定作物种类、茬口搭配等提供参考依据。

在中国东部地区,大兴安岭山脊地区和小兴安岭北部≥10℃积温普遍在

  1. 000℃以下,漠河仅 1607.4℃,大兴安岭中北部山脊更在 1500℃以下。积温自北向南增加,哈尔滨已达 2757.8℃,东北南部地区已超过 3000℃;华北平原、渭水河谷以南,江淮、大巴山以北地区,≥10℃积温均在 4000~5000

℃之间(北京 4141.1℃);大约北纬 32°以南,25~26°以北地区,≥10

℃积温在 5000~6000℃之间(上海 4958.4℃); 25~26°以南的岭南地区以及云南中南部达到 6000~8000℃(广州 7660.6℃)。中国≥10℃积温高于8000℃的地区仅即于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中南部地区。其中南海诸岛、台湾南端和海南岛南缘可超过 9000℃。中国气象台站中≥10℃积温最高的台站是西沙群岛的珊瑚岛(9775.0℃)和永兴岛(9671.5℃),其次是海南岛南缘的三亚(9300.7℃)≥10℃积温最少的地区在青藏高原等高山高原地区, 例如格尔木五道梁、乌恰托云、西藏安多、错那、帕里、嘉黎和长白山天池等站均已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