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弗朗西斯科港(美国)

圣弗朗西斯科是美国太平洋沿岸仅次于洛杉矶的第二大港市。华人称旧金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西北部,市区面积 119 平方千米,包括大市区面积

7 475 平方千米,市区人口 74 万,包括大市区人口 470 万。

城市坐落在介于太平洋与圣弗朗西斯科湾之间的一个半岛上,北临金门海峡。市域内丘陵起伏,沿海地带较为平坦。南流的萨克拉门托河和北流的圣华金河在城市附近汇合后,向西注入圣弗朗西斯科湾。圣弗朗西斯科地处圣安德烈斯大断层上,多地震。气候宜人,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农业发达。

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是一个天然良港。海港恰居海岸的豁口处,长长的半岛形成它的天然屏障。该港通向太平洋的出口金门海峡最窄处仅 610 米,

具有口窄水深、隐蔽的特点,是较好的避风港。内侧的圣弗朗西斯科湾长 100 多千米,宽 6~16 千米。面积 1160 平方千米,港区平均水深 30 米,湾内潮差小,远洋海轮可直接入港。港区有 50 个码头,有各种专用码头、泊位和现代化装卸机械、仓库等。主要分布在海湾以东的里士满和奥克兰附近。港区有铁路 107 千米,可以水陆联运。每年约有 8 000 多艘海轮来往于此,吞吐

量 5 000 多万吨。输出的大宗货物有工业品、石油制品、粮食、奶制品、水泥、蔬菜和水果罐头,输入货物有石油、纸张、羊毛、咖啡、菜、蔗糖、热带水果。该港是同远东、太平洋地区各国贸易的主要海港,尤其是同中国、日本等国家经济联系密切并日益扩大。

城市经济以服务业、商业和金融业为主,约占市区就业人口的 3/4 以上,制造业仅占 15%。制造业以传统的食品、服装、印刷出版等为主,多中、小型企业,近些年新兴的宇航、电子、炼油、造船、汽车装配、化学等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农业发达,盛产蔬菜、亚热带水果,也是重要花卉产区。

交通方便,有 3 条大铁路通过。公路网稠密,四通八达。建有横跨海湾

的金门大桥,长 2 734 米和圣弗朗西斯科——奥克兰湾大桥,长 2.74 千米,

并有海底隧道。高速电气铁路运输系统贯通整个海湾地区。位于市南 11 千米

处的大型国际机场,客、货运量分别达 2 000 多人次和 320 多万吨。成为美国西部各州与东部联系的交通枢纽。

圣弗朗西斯科原名耶瓦布埃纳,1776 年时为西班牙的一个殖民据点,后由墨西哥接管。美墨战争之际,为美军所占。1874 年易名为圣弗朗西斯科。1848 年轰动世界的“淘金热”使圣弗朗西斯科崛起。两年后,人口即达 3.5 万。其中,除美国人居多数外,有中国人、马来人、墨西哥人、秘鲁人、夏威夷人等。居民民族构成复杂,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分区而居。1851 年圣弗朗西斯科在全国对外贸易额中居第四位。随着黄金的开采,工业、贸易以及附近的农业也发展起来,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69 年后,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直通这里,港区又修筑海堤,国际贸易兴盛一时。1880 年后开始向海湾以东地区扩展,形成若干卫星城镇。19 世纪末,人口已达 34 万。

1906 年大地震时全城 80%建筑被毁,后迅速重建。1914 年巴拿马运河通航, 港口日益繁荣,贸易量大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军需物资的重要供应站。战后,工、商、金融、旅游服务业有很大发展,大市区由单一中心扩展为由圣弗朗西斯科、海湾东区(奥克兰)和圣向塞三大中心组成的城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