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组织上入党”与“思想上入党”
1976 年第一期《解放军文艺》载文回忆毛委员在连队建党,在火线上发
展新党员的情况。那是 1927 年,秋收起义后,到达井冈山前。毛泽东率领的一支部队正面临着瓦解的危险,一些知识分子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经不起艰苦斗争的考验,纷纷脱党、叛离。而那些工农出身的战士则表现得坚定可靠,不怕失败,不畏艰苦,毫不动摇。毛泽东急需有一批党的新鲜血液来稳定队伍,来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他决定在火线上大力发展工农分子入党。作者回忆了他当初入党的经过。他是一位班长,造纸工人出身,大革命时期在工会运动中人了团。在一次行军途中,副班长找他谈话了,了解他的家庭出身和个人经历。有经验的战士都知道,如果别人找他个别谈话并了解出身情况,一般是党对他有了意思。作者猜想这位副班长一定是党员,于是便如实告诉了自己的情况。三言两语,听完以后,副班长便提示说:“好吧,我们找找看。去向党代表要求入党吧。” 一个发展对象就这样联络上了,后来不是他去找党代表,而是党代表找到他, 并对他说:”你要求入党,那很好。毛委员指示:要发展一批工农骨干入党, 今后你要更好地工作,努力争取入党。”没过几大,党代表就找到他,要他填写入党志愿书。第二大,党代表秘密通知他到团部开会,是新党员宣誓大会。
会议在一个祠堂里举行。会场上有几条板凳,一张方桌,桌上一盏油灯, 桌边上压着两张下垂的红纸,一张上写着入党誓词,另一张上写着三个弯弯曲曲的外国字“CCP”。毛泽东等人到齐了,便站在桌边宣布开会。先由各个入党介绍人分别介绍各个新党员的简历。接着毛泽东走到前排几个新党员面前,依次询问他们从哪里来,原来干什么?为什么要入党。“要翻身,要打倒土豪劣绅,要更坚决地革命!”毛泽东听到这些回答,满意地点着头。接着向大家解释三个外文字的意思和入党誓词。
“会场上充满严肃的气氛。毛委员举起握着拳头的右手,亲自带领我们宣誓。他读一句,我们跟着读一句:‘牺牲个人,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宏亮、庄严的声音,在这间破旧的小阁楼中回荡。”
作者继续回忆说:“宣誓结束后,会场里活跃起来。同志们互相勉励,老党员谆谆嘱咐,都使我十分感动。特别是毛委员讲的话:从现在起,你们都是光荣的共产党员了。今后要团结群众,多作宣传,多作群众工作;要严格组织生活,严守党的秘密⋯⋯这许多嘱咐,都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心底。” “临走时,毛委员又叮嘱各连党代表:回去后要抓紧发展工作。以后,
各连都要像今天这样,分批地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向党宣誓是共产党吸收新党员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毛泽东是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当然不必向谁宣誓,他只要向自己心中的信仰宣誓就行了。新发展的党员必须宣誓。但新党员不是向他宣言,他站在新党员的行列里,带着新党员向他们前方那个代表党的象征符号宣誓,红纸上的 CCP 就是党的象征,后来中共的象征符号按共产国际的标准统一成锤子镰刀。在艰苦的战争岁月,有一张红纸倒是不错的。真正的火线入党,连一张红纸也找不到,就在战壕边,树林里,用一块石头就地画个镰刀,新党员就向着地上的符号宣誓。其实,符号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誓词。
毛泽东认为党和非党之间应该有一条线,但不能有一条沟。有沟隔住了, 群众过不来。没有一条线,党员和非党员一个样,党的存在就失去意义。因此党一方面要向群众敞开大门,但又必须有一定的神圣感。有神圣感才有吸引力,吸引群众参加这个神圣的组织。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群众都可以入党。能够成为发展对象的只是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发现、培养、考验入党积极分子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任务。在战争年代,除了党的干部如党的代表、政委身份是公开的,一般党员的身份都不公开,党内活动也是若明若暗。一般群众看到党员们经常在一起议论、开会,讨论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自然很向往。他们对于那些有幸参与那个神圣的决策圈子的积极分子更是羡慕不已。但是他若想参加进来,必须为自己创造入党条件。
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规定的入党标准有五条: (1)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包括阶级觉悟);(2)忠实;(3)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4) 没有发洋财的观念;(5)不抽鸦片,不赌博。这些标准把党和非党分开。在革命需要大量新党员的时候,党的组织就按这些标准去发现积极分子,把他们定为发展对象, 然后指派党员去进行联系,问他有没有入党要求,有就去找组织。这样入党是很容易的。另一种形式是个人先提出申请,主动要求入党,这就需要考验考验,特别是要检查动机。在稳定发展时期,这样的考验往往是长期反复的。而在整个考验时期,申请人都必须按照入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党一方面鼓励号召群众向党靠拢,一方面又不能轻易满足申请人的入党愿望。不然的话,党就没有威望。
新党员从宣誓之日起就算是党的人了,必须把一切都交给党,包括自己的生命,随时准备为党牺牲。必须对党绝对忠诚,严格服从党的纪律,而不能把自己再看作普通老百姓。普通老百姓只服从政府、服从法律,战争年代的一般军人要服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党员,不但要模范遵守一般群众应当遵守的法纪,还要服从党规党法。除此以外,他还必须去做党外群众的工作,教育那些想入党的群众,怎样按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准备为党献身。
党虽然生活在群众中,但它不是一般的俱乐部,任何人想进就进,要出就出。它有铁的纪律,进入党要经过严格考验,并向党宣誓。入了党后,要绝对服从党的纪律,听从党的安排,积极为党工作。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就要接受党的批评、帮助。犯了错误,违反纪律,必须痛改前非,下不为例。若是严重错误,又不能接受批评、加以改正,还要接受党纪处分。最严重的党内处分是开除党籍,重新回到群众中去。但这和当初入党不大一样,因为这表明你犯了错误,被党抛弃。
“有人说,既然都是共产党员,就应当一样好,为什么还要做工作呀? 做工作就是搞统一战线,做民主人士的工作,为什么还要做共产党员的工作呀?这种看法不对。共产党里头还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些人组织上进了党。思想上还没有通,甚至有些老干部跟我们的语言也不一致。”①
这是毛泽东 50 年代中期说的一段话。他所说的老干部,在二三十年代是党的新鲜血液,也许有的人还是毛泽东带着他向党旗宣誓的。他们曾经以为在党外就不够进步,不够革命,因而盼望入党,以为人了党就可以像党员一样可以拿正确的思想去教育别人,而自己就不必再受教育,不会再犯错误, 可以进保险箱了。
但是组织上入了党,不等于思想上入了党。向党宣誓只是做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开端,要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还有一个漫长的自我改造过程。入党以后,不但有责任团结教育党外群众,还必须时时回忆入党誓言、对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除非你为党献了身。因此做一个共产党员,永远不能骄傲自大,时刻要意识到自己离党的要求还远哩!
毛泽东对党员的要求很高,但是入党的条件不是很高。如果入党的要求太高,就会影响党的发展扩大。再说,党员有党纪约束,教育改造一个党内同志,比教育改造一个党外群众要容易得多。因此宁可把入党的标准降低一点,让其入了党,到党内后再不断提高。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战争年代,战场和火线上急需大批共产党员去主事,去献身,不可能先把每个想入党的人都变成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者, 变成完美无缺的共产党人,然后再吸收他入党。时间不允许,环境不允许。只有一个办法,先在组织上入党,进了党以后再逐步通过党内的各种途径加以提高。
①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57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