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和 下 西 洋

15 世纪初,正值明成祖朱棣在位,郑和作为明王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中国远洋船队,航行在碧波万顷的海洋上,出没在风波之中,战胜艰难险阻, 接连 7 次远航西洋。他的游踪遍及印度洋、亚非两大洲的 30 几个国家和地区, 沟通了中西交通的航道,为中国人民和南洋各友好邻邦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这在明初被传为一时“盛事”,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伟大的壮举。郑和在世界航海史上无疑是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

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实。当时他统率大军攻进皇宫,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纷纭,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别的地方传来的消息说建文帝到了什么什么地方,后来还做了和尚,说得有根有据,使明成祖不得不怀疑。他想,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死, 万一他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讨伐他,那就麻烦了。为了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他派了心腹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访建文帝的下落, 但是又不好公开宣布,就借口说是求神仙。这一找,就找了二三十年,仍是没有下落。这让明成祖很苦恼,陆地上看来是找不着了。

明成祖又想,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那时候,我国的航海事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明成祖心想,派人到海外去宣扬国威,跟外国人做点生意, 采购一些珠宝,顺便探听一下建文帝的消息,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当时,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很支持,明成祖是从他侄儿手中夺得皇位的,所以在刚即位的时候,遭到不少大臣的反对, 他也总觉得这是一桩使人焦虑不安的心事。刘基的儿子刘璟,以前与明成祖关系不错,曾经一块下过棋,谈过天,但自从成祖即位后一直没来道贺,他派人去请刘璟,刘璟推说有病不来。明成祖很生气,就把刘抓来,问他:“皇帝召你为什么不来?”刘璟回答说:“建文帝死了,哪有皇帝?”明成祖说: “我不是皇帝吗?”刘璟说:“殿下自称皇帝,其实您是篡位的人,百世以后也逃不了一个‘篡’字。”刘璟不承认明成祖是皇帝,所以还像以前一样称他殿下。明成祖一听刘璟说他篡位,勃然大怒,命令把刘璟关起来。刘在狱中上吊自杀了。明成祖还是余怒未消,命令将刘璟的家人也抓起来关进监狱。

刘璟虽然死了,可是明成祖耳边总是响着刘璟说的那个篡权的事,心里很不舒服。他想,我若能干出一番事业,证明比建文帝强,别人就没话说了。若是外国都来朝贡,尊我为天下“共主”,宣场了国威,提高了我的威信, 大臣们就服气了。可是怎么才能让各国来朝贡呢?就得派人去⋯⋯于是明成祖想到了才能出众的三宝太监郑和。应该让他代表我大明帝国去大海以外的国家帮我完成这一件事。明成祖这一想法存在了很久。只是由于当时国家刚刚安定,他的皇帝位置还没完全巩固,所以并没有马上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从成祖当皇帝的那时候起,他就开始准备各种必要的航海物资,并且让郑和挑选合适的随从人员,一旦条件成熟,马上扬帆远航。

另外,成祖还做了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如在翰林院开设“八馆”,训练、培养通晓外国语和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人才;在福建沿海命令修造海船;还注意选拔忠于职守,才貌出众,能够执行外交政策的各方面人才。

在以后多达 7 次的航海活动中,这些人才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另方面,当时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明成祖大规模开展航海活动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且产生重大推动作用。明初,经过洪武时期采取的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后,人口增加了,耕地面积扩大了,粮食等重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都有了提高。手工业也比以前发达,如矿冶业中的冶铁,炼铁炉高 1 丈 2 尺,每炉能容纳 2000 多斤矿砂,铁的质量很高,这有利于建造大海船。在江南,纺纱、织布成了农家的普遍副业,有的甚而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手工作坊。造船业发展更快,在宋、元两代的基础上,在规模和制作工艺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当时的远航海船,船体巨大而坚固,为郑和出使西洋而专门建造的海船,最大的船长 44 丈,阔 18 丈,可以乘载五六百至一千人。这种船航行起来很平稳,可以抵御大风大浪的冲击。

社会经济的繁荣,明政府刮取了大量劳动人民辛勤创造的物质财富,有能力承担大规模外事活动的巨大开支。生产的发展,不仅使开展对外贸易成为可能,而且也是国家的迫切需要,因为国内有可供出口的物资,如绸缎、瓷器、铁器、土特产及手工艺品等;同时也需要进口本国不出产的必需品, 如香料、染料、胡椒等;而那些王侯贵族、地主豪绅,更希望通过对外贸易换取一些满足其奢侈生活欲望的消费品。他们对南洋各国的珊瑚、珍珠和工艺品非常喜爱,不惜花费巨资来换取这些东西。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宝,云南昆阳人。他出生于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祖、父先后都曾到过麦加圣地朝圣,被尊称为“哈只”(意即到过圣地巡礼的人。)郑和的祖父和父亲生活在元末明初。那时候,由于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和阿拉伯航海贸易的发达,西起印度洋沿岸各国,东到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都信奉伊斯兰教。而印度半岛上的一些国家和锡兰(今斯里兰卡)、榜葛刺(今孟加拉)、真腊(今柬埔寨)、占城(今越南南部)、暹罗(今泰国)等国家则信仰佛教。和这些国家交往,对于既是伊斯兰教徒又是佛门弟子的郑和说来,是很方便的。他对伊 斯兰教非常了解,平时生活中也一般遵循教规教义的要求。这些都受到他父亲的影响。郑和的父亲是个刚直笃信的回教徒,在家常对孩儿们讲述当年飘洋过海到麦加朝圣的故事。郑和经常津津有味地倾听着各种各样新奇的轶闻故事,以及那些勇敢冒险的航海经历,他特别神往传说中的那神秘的海洋和异国的风光,幻想着有朝一日,也能继承先辈的勇敢冒险精神,航行在碧波万顷的海洋上,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为国为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公元 1382 年),朱元璋派沐英等出兵云南,平定了

西南。在战火纷飞之中,郑和的父亲不幸病逝,年仅 12 岁的他也被明军俘获至军营,以后又辗转送到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的身边充当贴身太监。“靖难之役”后,朱棣起兵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这时郑和跟随朱棣在军中参与战事, 他能够给朱棣提出一些很及时的建议,为朱棣夺取皇位建立了汗马功劳,得到燕王朱棣的宠信。朱棣即皇帝位之后,郑和便被提拔为内官兼太监。明成祖朱棣对他的赏识和重用,使郑和有显露才华的机会;在“靖难之役”的征战中,他又经受了军事锻炼,增长了组织、指挥战斗的才干,这些都为他日后远航西洋,指挥庞大船队作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明朝时候已经有“识宝回回”的说法,是说回族人善于鉴赏宝物,会做买卖。郑和从祖父和父亲讲述的回族航海经商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也懂得一些进行海外贸易的知识。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考查,郑和确实是完成明成

祖联络各国、发展海外贸易的最好人选。

其实朱棣早就有意让郑和带队远航,只是条件还没有成熟。永乐三年(公元 1405 年),朱棣终于下定决心派他作为出使西洋各国的外交使节。他认为郑和勇敢、机灵、有胆略,能够不辱使命。而且郑和一家祖辈信奉回教,郑和本人既是回教徒,又信奉佛教,有利于和西洋各地的回教徒和佛教徒交往。郑和又是宫廷内官兼太监,了解皇帝和妃子们的各种爱好和需要,更可以兼任为皇廷向海外采购奇珍异宝的使命。他在出发前就已经成为明成祖朱棣最为信赖的近臣了。

郑和有着敢于进行探险的勇敢精神,所以,他欣然受命,积极筹办远航的事情。在朱棣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船队,大船 62 艘,每只大

船都可以装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连同中小船只,合计有 200 多艘。使团的人

员多至 2000 多人,除负责保卫的军卒之外,还有众多的水手。船上有各种专业人员,如火长(负责罗针)、碇手(司舵)、军匠、民匠(负责修理弓箭、器械),还有担任翻译的“通事”,办理交涉事务的“行人”,以及医生、伙伕、书算手等等。每艘船上装载着备用的粮食、淡水、盐、茶、酒等日用品,以及作为贸易交换用的铜钱、绸缎、织锦、瓷器、铁器等各色货物。郑和把这些船都编上号,按大小不同的船型排好先后航行的程序,并对航行中可能遇到的事情都仔细考虑了一遍。一切都准备得充分而完备,单等着成祖皇帝一声令下,便可扬帆远航。

永乐三年(公元 1405 年)六月,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朝霞和波光相辉映,刘家港上下笙鼓齐鸣,浪涛拍岸。郑和统率的远航船队首航开始,船队从苏州的刘家港启程,先沿海岸线航行至福建长乐,然后借海上信风的助力, 由闽江口五虎门扬帆出洋,驰向浩瀚的海洋。就这样,中外航海史上最为壮丽的一章被三宝太监揭开了!

为了便于管理,船队编有名号,船号如“清和”、“安济”、“清远”⋯⋯, 船名有“大八橹”、“二八橹”之类。当时的船师,多半来自素负航海经验的闽、浙、粤沿海的船民,军卒也从东南沿海卫所征调。象这样分工严密, 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的庞大船队,在中国航海史上是空前的,在 15 世纪初期世界航运事业上也是首屈一指。它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也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船队一路航行顺利,首航直抵占城即今天的越南,然后到爪哇的苏鲁马益(今泗水),再到苏门答腊岛南部的旧港。以后又由旧港到马来亚半岛西岸的满刺加(即马六甲)。由于当时风向不稳定,加上首航时间太长,郑和就在这里建立据点修造仓库,驻扎兵营,从事休整。然后由此出发,向西北到苏门答腊岛北部的苏门答腊国(以后称“亚齐”),又西航至锡兰山(即锡兰岛),然后绕印度半岛南端而北,到达葛兰(今印度西南沿海阿勒皮一带)、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古里(今印度西南沿海科泽科德一带)等地,最后在永乐五年(公元 1407 年)秋季,顺利返航回到中国。成祖很高兴,亲自召见郑和,寻问沿途的所见所闻;对郑和的功绩大加赞赏,赐予他和随行的其他人员许多金银布帛。

郑和这一次出使,的确起到了很好的外交作用。西洋各国国王趁郑和回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在出使的路上,虽然遇到几次惊涛骇浪,但是船上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水手,船队从没出过事。只是在船队回国途经旧港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亏得郑和沉着冷静,胆识过

人,才顺利地解决了这件麻烦事。

原来,旧港地方有个海盗头目,名叫陈祖义。他占据了一个海岛,纠集了一支海盗队伍,专门抢劫过往客商的财物。这回听到郑和船队带着大批宝物经过,分外眼红,就和同伙计议,表面上准备迎接,背地里计划趁郑和不防备,就动手抢劫,然后乘快船迅速逃离。

这个计谋被当地人施进卿得知,他偷偷地派人到船队告诉了郑和,提醒他早一点严加防范。

郑和并未着急,心想,我手下有 2 万兵士,还怕你小小海盗?既然你要来偷袭,就非得给你点教训不可,也算是为民除害了。他命令把大船散开, 在旧港港口停泊下来,并命令船上的兵士准备好火药、刀枪,严阵以待。郑和的士兵都是些经过挑选的精兵强将,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强,小小几个海盗, 的确不是他们的对手。

夜深的时候,海面上风平浪静,陈祖义带领一群海盗乘着几十艘小船直驶港口,准备偷袭。正准备停船上岸的时候,只听到郑和座船上一声火炮响, 周围的大船都驶拢来,把陈祖义的海盗船围住。明军人多势大,早有准备, 把陈祖义杀得大败。大船上的兵士丢下火把,把海盗船烧着了。陈祖义想逃也逃不了,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他本想趁黑夜偷袭,捞一把不义之财,没想到郑和早有准备,财宝还没见着个影于,自己先被抓了起来。

郑和把陈祖义捆绑了起来,押回中国。到了京城,向明成祖献上了俘虏。各国的使者也会见了明成祖,送上大批珍贵的礼物。明成祖见郑和把出使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又平定了一次海盗偷袭,特别高兴,接连把郑和的官职提了好几级,庆幸当初选郑和作远航船队的首领,确实是选对了。

后来,明成祖相信建文帝确实是死了,没有必要再去寻找。但是出使海外的事,既能提高国家的威望,又能促进跟西洋各国的交往、加强海外贸易, 所以他决定继续派郑和出使海外各国。

从此以后,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先后 29 年,郑和率领他的庞大

船队,先后 7 次下西洋。行踪遍及今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等 30 几个国家和地区,即占城(越南南部)、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满剌加、彭亨(在马来西亚)、苏门答腊、旧港、爪哇、阿鲁、南巫里(以上均属今天的印尼)、锡兰山(斯里兰卡)、溜山(马尔代夫)、榜葛剌(孟加拉)、忽鲁谟斯(伊朗)、祖法儿(佐法儿)、阿丹(红海的亚丁,属也门人民共和国)、比剌、竹步不喇哇(属索马里)、木骨都束(即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麻林(即麻林地,属肯尼亚)、天方(即麦加,属沙特阿拉伯)等。其航线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远至波斯湾和非洲东海岸。象这样遥远的航程,如果没有坚实的船只,先进的导航技术,充足的物资准备,以及丰富的航海技术,是很难安全顺利地完成的。

郑和最后一次航行是在宣德七年(公元 1432 年),此次航程最远,经历的国家最多。船队从南京下关的龙湾出航,一路沿海岸线南行,到达广东境内后,再向西行。到达古里后,又派出小队到麦加圣地朝圣,至宣德八年(公元 1433 年)回国。这在世界航海史上,比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

陆和瓦斯科·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还要早半个多世纪。当时郑和已经是 63 岁的老人了。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用在了航海事业上。

郑和在多次下“西洋”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的风险,只是由于他的勇

敢机智,指挥有方,以及全体人员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每当遇到意外事故时,才能化险为夷,战胜危难而获得成功。最为惊险的除第一次陈祖义偷袭之外,还有第三次与锡兰国王的较量。

在印度半岛东南,有个大岛叫锡兰山,是当时印度洋东西航路上的必经之地。永乐七年(公元 1409 年)二月,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归国途中路过这里时,代表明朝政府向锡兰的一座寺庙赠送很多金银供器、织金宝幡和香油、蜡烛、檀香等礼物,还为此立了一座碑,这就是后来 1910 年在斯里兰卡高尔市出土的“郑和锡兰碑”。没想到,就在同一年,当郑和第三次出使西洋路过这里时,国王见郑和船队财物很多,起了贪心,想谋害郑和,劫掠船队。郑和看到情况不对,赶忙率领船队离开了。当郑和回航又经过锡兰时, 国王装作很热情的样子,把郑和骗进城中,让王子向郑和勒索财宝,同时派5 万人劫掠郑和船队。郑和发觉之后,立即赶回船队,可道路已被截断。在

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郑和不得已率 2000 人出其不意攻占王宫,活捉了锡兰国王,锡兰王子见状,赶忙投降。郑和回到船队后,把国王带回南京,交给明成祖处理,明成祖后来把他放了回去。

永乐十三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回航时路过苏门答刺国(现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亚齐)。他送给国王大量礼物,可是就在当天夜晚, 发生了有人抢劫船队的事。郑和赶忙派人查访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苏门答刺国的西边有个那孤儿国,因为这个国家的人脸上都剌有花纹,又被称作花面国。苏门答剌国与花面国一直不和,永乐六年(公元 1408 年),这两国打了一仗,苏门答剌国王中箭身亡。王子当时年龄还小,没法报仇,王后对国人说:“谁能领兵打败花面国,替先王报仇,我就嫁给他, 并让他当国王。”一个渔翁自告奋勇,领着军队打败花面国,杀了花面国王。渔翁娶了王后,当了苏门答剌国王。老国王的儿子长大之后,领一帮人杀了渔翁,登上王位。这就是郑和赠给礼品的国王。渔翁国王有个儿子叫苏干剌, 想夺王位,被新国王打败,逃到叫邻山的地方,自立一寨。他见郑和没有送他礼物,非常生气,率领数万军队,袭击郑和船队。郑和与新国王取得联系, 请他派军队助战。在苏门答剌军队密切配合下,郑和指挥将士英勇奋战,把苏干剌的军队杀得大败,并且活捉了苏干剌,把他押回北京杀了。新国王非常感激郑和,认为郑和是自己得以坐稳王位的大恩人。

郑和三次用兵,都是为了自卫,不得已而为之。带兵是为了保卫船队, 消灭海盗,保障各国通商和友好往来,因此深受各国欢迎。每次出使外国都受到隆重接待;每次回国,都带回来许多外国的使者。

郑和多次出使“西洋”,和亚非地区的许多国家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 传播了友谊的种子,架起了通商的桥梁。有不少国家派遣使者随同郑和来到中国,把他们随船运来的土产作为贡品,和明朝进行朝贡贸易,明朝也很欢迎这种贸易活动。有的国家的国王亲自到中国访问,如满剌加国君拜里迷苏刺祖孙三代都到过南京,并多次派遣贡使来华进行贸易。在与中国长期而频繁的接触过程中,他们学到了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把这些义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通过郑和连续不断的航行活动,中国和南洋的航路畅通了,对外贸易发展了,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也增强了,出国的人比以往更多。他们飘洋过海, 散居在南洋各地,是南洋群岛的拓荒者,为当地的开发和繁荣流淌了血与汗。同样的,来中国访问、经商的外国人也络绎不绝。今天定居在东南亚各国的

华人,有许多都是当时随郑和船队飘洋过海到那儿的华人的子孙后代。

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公元 1405 至 1433 年),郑和7 次率船队远航,

28 年的航海活动,耗尽了他的心血。宣德八年三月中旬(公元 1433 年 4 月上旬),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在最后一次航行的归途中,病死在印度半岛西南部的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

郑和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航海家,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为远航的事操心,他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航海事业,在与惊涛骇浪的搏击中,表现出不畏艰险的英雄本色和卓越的组织、指挥才能。在长期的航海生涯中,他和众多的助手不断总结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庞大的船队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他们通过多次实践,细心的观察,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潮汛、季风、洋流等自然规律。白天,他们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以“牵星术”定向测距,经过长年积累、记录,凡是航路、开船时间、停泊处处、暗礁、浅滩、急流等等,他们全都一丝不苟地加以标志、说明、绘图,终至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航海图》和《鍼位图》,可惜后一部书已经失传,这是我国于 15 世纪初,对世界海洋地理学的重大贡献。从此之后,中国和南亚各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得很快。

郑和 7 次远航,也培养出一批杰出的航海家,如当时随从郑和出洋,担

任“通事官”(即翻译)的马欢、费信和巩珍等 3 人,也都留下了记载有关航行经过,所到诸国的风土人情、山川道里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等方面的著作。费信撰写了《星搓胜览》,马欢著《瀛涯胜览》,巩珍撰《西洋番国志》。这些作品早已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广为流传,成为中外学者学习、研究航海知识、航运历史,以及“西洋”各国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他们当时航行到达的许多国家,如今都从这几部书中发掘本国的历史。郑和及其随员在文化传播方面也做出巨大了贡献。

郑和作为明王朝派遣出洋的使者,他肩负着结好友邦的重要使命。所以, 他每到一地,很重视了解风土民情,做到“入国问禁,入境问俗”,并且拜会当地的酋长、国王,同他们互赠礼品,向其表明通商友好的诚意。因此, 郑和一行所到之处,也受到友好、热情的接待。当地人把郑和看作天朝来的贵客,给他们带来了珍贵的货物和深厚的友谊。如郑和初次航行到占城时, 当地国王率领大小首领盛装举行隆重的礼节,迎接郑和率领的船队的到来。当郑和的随行人员侯显到达榜葛拉(今孟加拉)时,国王特地选派 1000 多人到察地港远迎,然后又用大象接载到皇宫,由国王亲自主持欢迎仪式,双方互赠礼物,国王还特意设盛宴款待中国客人。又如在第四次下“西洋”时(公元 1416—1419 年),郑和来到非洲的木骨都束(即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 会见了该国国王,受到国王的宴请。郑和把明朝皇帝送给国王和王妃的中国丝织品、瓷器、茶叶等交给了国王。国王十分喜悦,在郑和启程返国时,特地派了使臣随船访问中国,并且赠送明朝皇帝许多非洲特产,如“马哈鲁”

(即长颈鹿,中国古代称为麟麟)、“花福录”(即斑马)、“千里驼鸡”

(即驼鸟)等,作为通贡贸易的礼物。

郑和每次出洋,还把带去的大量金银、钱币、丝绸、瓷器等,用来和当地人民互通有无,平等贸易。通过贸易交流,船队每次出使归来,都带回了“西洋”各地土特产和手工艺品,如象牙、染料、香料、胡椒、硫磺、宝石等,乃至各种珍禽异兽如狮子、驼鸟等,所以当时人们把郑和的船队称为“宝船”。

郑和船队 7 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赤道以南的麻林地(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加强了中国同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是打开从中国到东非航道的第一人,他的航行比哥伦布首航美洲大陆早 87 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早 93 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 116年,他在世界航海史上立下了一座丰碑,是世界航海事业的伟大先导者。可惜自郑和去世后,明朝政府开始走下坡路,不再派使团远航出使西洋各国。郑和创建的业绩,在他身后虽然没有继续发展下去,但他生前所做的重

大贡献,却使人们永远铭记心中,思慕怀念。人们为了纪念他,凡是他当年游览过的山水,宝船停泊的港口,军队驻守的地方,都作为名胜古迹、游览胜地。在国内,有南京的龙湾和天妃宫、静海寺,太仓的刘家港,福建泉州的行香碑记,长乐的十里洋街、三宝岩、天妃宫⋯⋯;在国外,在今日的南洋诸岛,著名的有马六甲的三宝城、三宝井,印尼爪哇的重要商埠三宝垅, 泰国的三宝庙和三宝塔;在锡兰,至今还屹立着当年郑和树立的布施佛寺碑。这些名胜古迹都以“三宝”命名,为的是表示对这位和平使者、伟大的航海家三宝太监永恒的纪念。这也是中国人民和东南亚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