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1.压倒性态势是如何形成的
—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综述
党廉则政清,政清则国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铁腕惩治腐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夯实制度体系,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体制,推动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凝聚了党心,赢得了民心。
重拳反腐,形成震慑
8月27日,中央纪委驻财政部纪检组组长、财政部党组成员莫建成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
届末之年,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反腐不收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重拳反腐,惩贪去恶,坚决把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查处“关键少数”毫不手软。截至今年6月底,十八大以来,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80多人、局级干部8600多人、县处级干部6.6万人。对“关键少数”的惩处力度不断增强,查处从严,形成震慑,既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也使广大党员干部明规矩、知敬畏。
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绝不松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查处力度。截至今年6月底,十八大以来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3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64.8万人,推动正风反腐向基层延伸。
对国际追逃追赃狠抓到底。天涯海角,虽远必追。连续四年组织“天网行动”,向外逃腐败分子发出红色通缉令,杨秀珠、李华波等重点“红通”嫌犯被缉拿归案或投案自首,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人、赃款86.4亿元人民币,一大批怀揣“异国避罪梦”的外逃腐败分子陆续落网,让腐败分子永无“避罪天堂”。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2016年岁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了最新判断,人民群众拍手称赞,党心民心极大提振。
强化监督,问责必严
政贵在行,事成于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推动党内监督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
积极探索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有效运用“四种形态”,从小处抓起、从日常抓起,对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减存量、遏增量,防止腐败势头蔓延。截至今年6月底,十八大以来共处置问题线索236.2万件,立案141.8万件,处分140.9万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5.4万人。
严肃问责敢动真格。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领导干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真问责、真处理,增强广大党员对党纪党规的敬畏之心。
坚决查处了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对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严肃问责,467人受到责任追究;对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涉及的477人严肃处理;严肃查处辽宁省系统性拉票贿选问题,955人受到责任追究;对民政部党组、派驻纪检组管党治党不力严肃问责,原党组书记、分管副部长、派驻纪检组组长受到责任追究。
强化自我监督。针对监督执纪中的关键点和风险点,把规矩立起来、纪律严起来,严格约束监督执纪权力,严防“灯下黑”。截至去年底,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机关谈话函询218人、组织调整21人、立案查处17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谈话函询5800人次、组织处理2500人、处分7900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我监督,对执纪违纪、以案谋私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清理门户,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标本兼治,扎紧“牢笼”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按照党中央部署,坚持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把管党治党、正风反腐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新实践,及时转化为制度成果,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制度成为正风反腐的利器。
从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再到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央共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80余部,党规党纪的“笼子”越扎越紧,为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标本兼治,方能防患未然、赢得主动。有关反腐问题专家表示,要以完备的制度建设为抓手,用制度来规范党组织、党员的行为,把制度当成尺子来丈量党的一切工作,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坚决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新华社记者姜潇)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2.从严治党新气象
—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变革系列述评
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波澜壮阔的五年,全面从严治党无疑是贯穿始终而又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勇气力度推进管党治党,采取一系列开创性和突破性的重大举措,锻造气象一新的强大政党,为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认识达到新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不断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认识
“打铁还需自身硬。”
穿越五年的时间隧道,重新掂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体亮相时的这句话,更能感到字字千钧。
打坚硬的“铁”,呼唤更硬的“打铁人”。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兴党的鲜明主题,不仅来自对问题的清醒认识,更来自对责任的勇毅担当。
腐败问题越演越烈,不良风气蔓延泛滥,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严峻复杂……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必须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改革攻坚期、发展转型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程,一个坚强有力的党至关重要。
关键时刻,关键抉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新变化,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了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将全面从严治党摆在了治国理政全局中至关重要的位置。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全面’这两个字加得很关键,这是一次认识的伟大飞跃。全面始能从严,从严更要全面。”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把管党治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从内容到对象、从标到本、从小到大、从现在到未来,方方面面都不能缺位。
审视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步步深入推进的过程,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彰显出强大的思想力量。
深刻阐释全面从严治党内涵 —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明确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 —
“党要管党,首先是党委要管、党委书记要管。” “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
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着力点 —
“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
深刻阐明全面从严治党的方法论 —
“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坚持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坚持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相统一”。
……
实践不断发展,认识不断深化。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加强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保障。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
五年纵深推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深化了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
行动彰显新力度—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全面从严治党多点发力纵深推进
五年来,直面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多点发力、纵深推进,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以作风建设为全面从严治党破题—
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上来就立下规矩、作出承诺,由此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行动”。随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成为重点整治对象。
铁面执纪、寸步不让。五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超过18万起,平均每天有140多人因作风问题被处理。
遏制“舌尖上的腐败”,严查“车轮上的腐败”,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刹住了曾被认为难以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曾被认为难以攻克的顽瘴痼疾。
五年激浊扬清,起于毫末之间、成于驰而不息,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以重拳反腐为全面从严治党破局 —
“打虎”无禁区。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苏荣等一批“大老虎”纷纷落马。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80多人;共查处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0人,中央纪委委员8人。
“拍蝇”零容忍。截至今年6月底,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34.3万人。
“天网”紧追逃。截至8月底,已先后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3339人,追回赃款93.6亿元;“百名红通人员”已经到案近50人。
五年风雷激荡,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以党内监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巡视利剑经过五年磨砺,锋芒毕露,已成为党之利器、国之利器。
12轮中央巡视,对277个地方、单位党组织进行了“政治体检”,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首次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
与此同时,中央纪委实现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派驻监督全覆盖,实行综合派驻,党内监督的独立性、有效性不断增强。
开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一个覆盖所有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的国家监察体系呼之欲出。没有空白、不留死角,一张越织越密的监督网络,不断增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从深化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到落实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从明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到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五年探索实践,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注入了强大动力。
成效引领新气象 — 标本兼治固本培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以前一年下来基本没什么党组织活动,偶尔开会发言也是发顿牢骚,连中央大政方针都不晓得,现在你要问我什么是‘四个自信’‘四个意识’,我都能对答如流。”江西萍乡竺园村老党员袁海泉说,现在自己的党员意识大大提高了。
去年来,萍乡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推广“一旬一会”制度,每月3次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组织生活,进行理论学习。这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
从“治病树”到“治生态”,从管行为到重“心学”。
五年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系列党内政治思想教育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扩展,再塑全党本色初心,8900多万党员的党性意识更加坚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出台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规则、规范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杜绝“前门当官、后门开店”问题;对干部选拔任用、能上能下、防止带病提拔作出明确规定,扭转官场“劣币驱逐良币”乱象;明确纪在法前,修订制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基础性法规,为党员划出“底线”、标出“高线”……
五年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加快推进。中央共出台或修订近80部党内法规,超过现有党内法规的40%,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淬火成钢。
2016年,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从党的十八大前的75%攀升至92.9%。
“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谆谆告诫。
“劲”不可泄、“势”不能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新华社记者朱基钗、荣启涵、赖星)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3.一份全面从严治党的优异答卷
— 十八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解读
《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29日全文公布。这份1.7万多字的报告,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八届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委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释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经验启示,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明确建议。
10个方面全面总结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卓著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成效卓著”四个字高度评价过去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性成就,这也是对十八届中央纪委工作的充分肯定。
十八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第一部分,从10个方面对5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
—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回归党章本源,找准职责定位,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中央纪委监察部参加议事协调机构由125个减至14个。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5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9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5.6万人。
—抓住管党治党“牛鼻子”。2014年以来,全国共有7020个单位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430个纪委(纪检组)和6.5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
—巡视实现一届任期全覆盖。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115次会议,组织开展12轮巡视,共巡视277个党组织,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
—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5年来,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万件,处分1.5万人,其中中管干部112人。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5年来,经党中央批准立案审查的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7.8万人。
—织密国际追逃“天网”。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3453名、追赃95.1亿元,“百名红通人员”中已有48人落网。
—以创新精神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面实现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合署办公;推动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圆满完成试点任务。
—依规治党、扎紧笼子,实现制度建设与时俱进。组织制定修改11部党内法规。
—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5年来,中央纪委机关立案查处22人,组织调整24人,谈话函询232人;全国纪检系统处分1万余人,组织处理7600余人,谈话函询1.1万人。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这10个方面全景式展现了5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波澜壮阔的历程,体现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治标与治本的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显著成效。
7条体会精辟概括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经验启示
报告第二部分对5年来的工作体会进行了概括提炼,归结为7条经验启示。
第一条鲜明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把全党凝聚起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核心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与以往的论述相比,加了两个“全面”二字,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深化。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指出,这些新提法深刻阐释了党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然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
第二条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要“用新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新的实践。”
“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加强思想领导。学风关乎党风,5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每往前走一步,都伴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都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考和战略部署来展开的。”辛鸣说。
第三条指出,有自信才能有定力,必须铸牢理想信念宗旨这个政治灵魂,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确立起来。
“人不自信,谁人信之?”
辛鸣表示,政治制度上绝不可能突然搬来一座“飞来峰”,全面从严治党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5年来,全面从严治党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魄力,与中华文化传统里的修身戒惧、清正廉洁等密不可分,从中汲取了强大的力量源泉。”
第四条指出,“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有机结合,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互促进,是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兴党的重要经验,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新境界。”
回顾5年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系列党内政治思想教育始终环环相扣。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5年来共修订颁布了90余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加速推进。制度和思想,一刚一柔,同向发力,标本兼治。
第五条指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党的一贯方针,必须坚持纪严于法,运用“四种形态”,惩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
第六条指出,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驾驭现实,以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支撑信心。
第七条指出,民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必须不忘初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实践探索在前,理论总结在后。
辛鸣分析指出,这7条体会来自于十八届中央纪委真切的工作实践,条条切中要害,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让我们真正明白十八届中央纪委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其背后科学的认识、自觉的遵循、努力的实践,是一份饱含着深情、自信、智慧的答卷。
6点建议指明全面从严治党未来着力方向
对于今后5年的工作,报告提出了6条明确建议:
—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决服从和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提高管党治党能力和水平;
— 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作自觉行动,坚持不懈改进作风;
— 完善党内监督体制机制,全面落实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部署;
—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 建设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队伍。
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认为,这6条建议传递出今后纪检工作的几个重大信号,包括纪检工作将按照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方向不偏、工作不断地要求,沿着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既定方略和既成经验继续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高度政治自信,今后将继续突出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并向着夺取压倒性胜利迈进等;将继续推进改革,将改革作为一个常态化过程,破解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各项难题。
“总而言之,十九大之后,全面从严治党将继续向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从严治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高波说。(新华社记者朱基钗、罗争光、荣启涵)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4.夺取压倒性胜利
— 十九大报告透出的反腐信息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这透出反腐诸多信息。
坚定目标: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十九大报告对反腐形势作出判断并明确目标:“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
决心背后是一串串掷地有声的数据。十八大以来,中央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多人,处分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心民心为之振奋,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孔昌生代表说,在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同时,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提出“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表明了我们党持续反腐的坚定决心。
他认为,腐败是全球性的问题。过去五年中国在反腐方面取得的开创性、历史性成就,关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定力和强有力领导,改变了一些多年难改的积习,树立了前所未有的新风。
笔名二月河的著名历史小说家凌解放代表说,十八大以来,大家的共同感受是,党风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中国共产党一定能跳出历史周期律。
完善法制: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
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是在法治轨道上深化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表示,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使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结合起来,形成反腐合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制定国家监察法用留置代替“两规”,是依法反腐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北京、山西、浙江三个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地方,已经有留置措施运用的案例,这意味着依法反腐站上了新台阶。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
强化党的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工作目标是“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报告阐述了这一体系的架构、布局和重点。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
……
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潘志荣代表表示,十九大报告勾画了一个完整、严密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将为取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旭表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反腐斗争的顶层设计,以问题导向提出的应对举措将十分有效。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十八大以来,中央落实八项规定抓铁有痕。截至8月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4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5万人。
“可以说,八项规定和反‘四风’改变了中国。”高波说。长期以来,公款吃喝、公款消费等腐败奢靡现象屡禁不止,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后,社会风气变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乃至个人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把纪律挺在前边。十九大报告提出,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十九大报告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杨晓渡代表在十九大新闻发布会上说,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历史性变革的成就,重要经验就是实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
汪玉凯表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从强力治标到标本兼治、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自觉的过程。靠的不仅仅是严管,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让党员干部时刻挺起共产党人的脊梁。
“当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在不敢腐、不能腐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不想腐的时候,我们就越来越接近反腐败的压倒性胜利。”杨晓渡说。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乌梦达、刘江、邹伟参与记者:刘硕、李劲峰、宋晓东、杰文津、张欣辛)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延伸阅读 十九大最新议程中,透露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磅信号
十九大进入第二天。
这一天,有两项蕴含巨大信息量的议程:一、到今天为止,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全部下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二、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召开,中纪委副书记、中组部副部长出席,谈“加强党建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情况”。
其中一个主题贯穿始终:全面从严治党。
定性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解读过,中共界定了历史的新方位,提出了重大的理论创新,并擘划了到本世纪中叶的蓝图。有思想,有步骤,也有分述于各方面的工作安排。这回答了中国的社会主义走到了哪一步、要向何处去、走何种道路、如何走下去的问题。
这一切,归根结底的保证是领导力量。毕竟,要走完、走好“新征程”,领航者很关键。领航者方向能否把准,能否经得起风浪考验,是决定一艘船能否安全平稳驶向目的地的关键。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下团第一天,在贵州团,习近平开宗明义说的就是这么一句话—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理解十九大报告的一把钥匙。
政治局其他常委也说到这一点。在他们的表述中,具有高度相似性的一句话是:过去五年,之所以能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之所以能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归根结底,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因此,在未来,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
“不可能”
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习近平的用词是“成效卓著”。显然,这是非常高的评价。
“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是对过去五年下“发生历史性变革”结论的重要依据。
哪些难题?哪些大事?相信大家有自己的见证和思考。我们想说的是,在今天的记者招待会上,中纪委副书记杨晓渡也提到了过去五年,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解决的两个“不可能”。
第一个“不可能”,是“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
这是在谈作风建设时说到的。
杨晓渡举例说,“人民群众原来说一年公款吃喝要吃掉两千亿,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治住它。就这么一个‘八项规定’出来,应该说这个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第二个“不可能”,是凤凰卫视的记者提出的问题:像孙政才、王珉、苏荣等原高级干部,贪腐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但还是得到了升迁,是不是说明干部监管还存在盲区漏洞?
杨晓渡的回答则很坦诚:我们管党治党,确实曾经出现过一段“宽松软”的时期,让这些腐败分子、这样伪装的“两面人”有了可乘之机,能够得逞于一时。十八大以来,立案查处的省军级以上的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加到一起已经440人了,比重相当高,“这样做,就是为了补既往的过”。
他紧接着说,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以后,这些人“想要再投机、再钻营、再钻空子,可是比过去大大不容易了。我不敢说没有漏网的,但是我想,再出现过去那样的情况是不可能了”。
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生动例证,大概就是十九大代表的资格审查了。根据中组部副部长齐玉的介绍,十九大代表“材料必审、个人的有关重大事项必核、纪检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来信举报必查”。
因此,无论是9月29日前查处的孙政才等27人,还是29日名单公布后又拿掉的7人,都是“永远在路上”的最新体现。
在参与代表团讨论时,对这样的局面扭转、态势变化,王岐山则有更凝练的表述:树立起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权威,“从根本上扭转了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的状况,真正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校正了党和国家前进的航向”。
这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也是非常难以做的、曾经被认为“不可能”。
很有意思的是,杨晓渡专门介绍了自己跟新西兰、新加坡、中国香港廉政公署交流反腐工作时的心得—
“大家都说,反腐败最关键的一条,是领导人的决心。对于中国来讲,这个决心就是党中央的决心,就是总书记这个党中央核心的决心和定力,这个大家都看到了。我觉得,对于我们的反腐败经验来讲,这一条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中央纪委能做多大的事?有了党中央的核心,有了坚强的定力,中央纪委就能做更多的工作。”
政治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整体动态工程,包括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等多个建设方面。其中排“统领”、居首位的,是政治建设。
在论述与党有关的问题时,我们时常会用到“讲政治”这个词。习近平在作报告时,用了非常长的篇幅论述“党的政治建设”。我们可以按照他的表述,读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到底什么是“讲政治” —
首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尊崇党章,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
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说到底,就是要“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根据杨晓渡的介绍,过去五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一共处分153.7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5.8万人。这其中,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包括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纪律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多人、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
这些人,如果对照以上的标准,一定是触犯了其中的某一项或者多项,不会例外。这也会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指导,执纪者也会按此“对表”。
如前文所述,今天的两项重磅议程,也已透露出十九大之后全面从严治党的发展信号。
比如,新的巡视计划正在制订,十九大闭幕后就要展开新的巡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要在全党推开;正风肃纪依然会进行,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的反腐败斗争决心依然“坚如磐石”。正如一周前侠客岛分析的那样,未来的大概率是“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中共不会满足于“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而且要“夺取压倒性的胜利”。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必须持之以恒、善作善成。”习近平今天的这番话,给十九大之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定了调。
毕竟,“广大党员希望我们党是能够这样的,广大人民群众会支持我们党朝这个方向做的”。作为最大的政治,民心民意,给了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信心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