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索引

说明

一、本索引起 1951 年 1 月,迄 1985 年 12 月,其间 1961 年暂时休刊半年,

“文革”期间被近停刊,故收入本索引的实际是 44 卷 164 期的目录。

二、本索引根据文章内容,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理论政策学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教学问题、问题解答、名词解释及人物简介、读史参考、史学研究综述、史学动态、书评·书讯、参考地图、参考片图、纪年及其他、附录等十四类,每类下再分若干子目。其中配合现行中学统编教材的教学论文分别收入中外历史各专题;“文革”前有关教材、教法的文章则集中排入教学问题类。

三、本刊在“文革”前一度受“左”倾思潮影响,发表过一些不够实事求是的批判文章和与史学无关的文章,今天已经没有参考价值,本索引不再收入。

四、本索引因编制时间仓促,又限于水平,分类容有不当,篇目也未能严格按时间顺序排列;又篇因幅限制,没有从多角度编入辅助索引。所有这些缺点,只有待将来重编时加以修订敬希读者鉴谅。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理论政策学习 马列原著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马克思论 1857 年印度人民起义 周—良译 53.5.15

印度的起义 卡尔·马克思 58.1.16

卡尔·马克思《印度的起义》一文的读

后记 JI·C·加马犹洛夫 58.1.18

〔附〕

有关马克思的两篇文件 雷海宗译 53.5.17

东 著 作

最伟大的友谊

毛泽东

53.4.5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毛泽东

55.12.1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

毛泽东

56.2.2

纪念孙中山先生

毛泽东

56.12.2

毛泽东同志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

《人民日报》编辑部

58.12.2

纸老虎

词一首——《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

79.1.1

理论、政策学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苏〕E·φ·KoBa

53.10.6

πeB

11.7

学习《为人民服务》

65.8.54

忆张思德

古远兴

65.8.55

学习《纪念白求恩》

65.9.58

学习《愚公移山》

65.10

学习《反对本本主义》

上海交通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领导学生

65.11.28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认真地学习《整顿党的作风》

肖国风

65.10.33

自由和必然

鲁 德

65.3.10

“红旗跃过汀江”

郭沫若

65.3.11

“红军不怕远征难”郭沫若

65.10.14

在毛泽东伟大旗帜下前进

——廖初江、丰富生、黄祖示学习主

席著作展览介绍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著述

65.1.8

——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范若愚

83.5.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几个问题

彭 明

83.3.2

学习马克思的历史研究方法

——关于马克思论中国的两篇论文

易廷镇

83.3.8

马克思关于建立革命军队的思想初探

李定国

刘顺经

83.4.2

《哥达纲领批判》介绍

徐胜希

83.6.31

恩格斯怎样分析德国农民战争

赵俪生

54.1.3

学习马克思著《法兰西内战》

杨甫

58.7.10

教育部、高教部、政治部号召全国学校师

生员工以学王杰为榜样为革命教书为革命

学习(新华社 1965 年 11 月 16 日讯)

65.12.16

河北省举行农村教育会议

65.8.19

中共天津市委召开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

关于试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教育制

65.10.56

张际春

65.2.4

从天津市厂办学校看半工半读的优越性

胡昭衡

65.2.6

以革命精神办好耕读小学

河北省隆化县大庙

公社郑家沟大队杨

66.5.38

向历史教师致节日的祝贺

本刊编辑部

85.9.38

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吴玉章为

庆祝本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给全国教育

工作者的一封信

54.6.1

关于对中学历史教学程序意见的答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部

55.6.1

篇 名

年期页

为取得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

义革命彻底胜利而斗争(社论)

57.10.2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陆定一

58.10.2

批判的继承和新的探索

陈伯达

59.8.2

教学必须改革

陆定一

60.5.2

陆定一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全

国文教群英大会上的祝词

60.7.2

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

范文澜

58.6.2

一个呼吁,一个请求(在中国史学会首

次学术年会暨中国史学界第三次代表

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3 年 4 月 11

日)

认真学习总路线,提高历史教学工作水

邓力群

83.5.2

平(社论)

54.1.1

我在参加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中所

体会到的几个问题

邓初民

54.2.1

学习毛主席的教育思想,贯彻新的教育

方针

何启君

58.5.2

我对总路线的体会

尚钺

54.2.6

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

王金鼎

54.2.7

我国过渡时期的特点

滕维藻

54.2.8

论苏联历史学家的某些最重要任务

54.2.47

总路线对历史科学的伟大贡献

尚钺

54.3.4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

——一九六六年元旦社论(红旗杂志)

66.2.3

历史教学必须突出政治(社论)

66.3.3

学习长沙政治学校的革命学风(人民日报社论)

65.3.3

革命学风

——记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政治学校

周长宗

65.3.5

历史教学工作者要作好“三反”运动中

的宣传工作

薜绥

52.3.1

思想改造运动中不能有和平改造的幻想

洪程

52.4.1

要跟上形势的发展

薜绥之

52.6.1

篇 名

年期页

彻底清除胡适反动思想对历史学的影响

——天津市史学界批判胡适反动史学

观点与方法论座谈会记录摘要

55.3.1

批判胡适反动思想参考资料(摘要)

55.3.8

清除胡适反动思想在史学方面散布的毒

批判胡适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孙秉莹

55.5.6

前后的反动政治主张

许世华等

55.6.6

批判胡适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唯真

55.7.13

批判反动的胡适派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

的历史观点

万九河

55.7.19

揭露 1917 年至 1949 年胡适的反动面貌

顾林

55.7.23

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克服右倾麻痹思

想,为揭露和肃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

分子而斗争(社论)

55.8.1

对胡适实用主义“真理论”的批判

孙延龄

55.8.4

批判胡适的主观唯心主义历史方法论

郑天挺

55.9.8

批判胡适反动实验主义的历史考据学

李光璧

55.9.13

批判实用主义否认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反

动理论

——兼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规律问题的若干基本观点

君里

55.10.8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冒从虎

83.12.37

1984 年美国普尔曼大罢工

倪亭

83.8.29

列宁与《火星报》

李显荣

83.8.32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照耀下不断提高历史教学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四周年

林树宜

55.7.6

积极地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而斗争

(社论)——纪念十月革命三十八周年

55.11.1

纪念马克思逝世七十周年

《大公报》

53.4.16

马克思主义——战无不胜的旗帜

嵇文甫

53.5.9

伟大的关切,科学的预示

篇 名

——为纪念马克思诞生一百三十五周

作 者

年期页

年逝世七十周年而作

杨荣国

53.5.10

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

——纪念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七十周

列宁关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

郑天挺

〔苏〕M.E 日

53.5.13

的原则

丹诺夫

59.10.3

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

著作

潘梓年

60.2.2

在历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前进

潘强 王仁忱

60.4.6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是反帝斗争的

锐利武器

鲁义

60.6.6

高举莫斯科宣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

旗帜

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经验的基本总结

《人民日报》社论

60.8.2

——为《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出版

《红旗》杂志编

而作

辑部

60.10-12.2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红旗》社论

60.10-12.8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大革命胜利的旗帜——庆祝《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

《人民日报》社论

60.10-
12.12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介绍

六亿神州尽舜尧

学习毛主席《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

孙定国

58.11.2

都是纸老虎》文献的一些体会

黎干

58.12.12

反动派一定要倒台,革命一定要胜利

——天津历史工作者学习毛主席论纸

老虎的文献座谈会记录

59.1.2

伟大的战略决战

叶剑英

60.10-
12.28

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

陈伯钧

60.10-
12.36

科学的论断和预见

——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关于

国际问题的论点

闻师润

60.10-
12.44

篇名

作者

年期页

党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肖述 杨甫

60.10-
12.53

民主革命中的农民问题

林一舟

60.10-
12.62

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强党的建设

安子文

60.10-
12.70

中国革命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衔接

施东向

60.10-
12.76

必须把革命进行到底

——读《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体会

欧阳钦

60.10-
12.85

于中国革命的发生和胜利的原因

——读毛泽东同志关于美国白皮书和

艾奇逊给杜鲁门的信的评论

黎澍

60.10-

进一步学习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

12.93

——读《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笔记

艾思奇

60.10-
12.100

辩证法是革命的代数学

——读《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邓力群 吴江

60.10-
12.116

解放思想,勇于探索

——从自然科学史看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

汪子春 林文照

79.12.9

霸权主义主宰不了世界历史的命运

张象

79.11.28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

〔苏〕Γ.EφNMOB

53.11.1

庆祝《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一卷出版

顾林

53.12.1

学习斯大林同志伟大的革命精神

王祖陶

53.4.10

学习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

主义》

荣孟源

53.9.11

斯大林著作中的中国革命问题

〔苏〕E.φ.

53.4.12;

KOBaπeB

5.20;6.10

斯大林与历史科学

〔英〕C·喜尔

54.3.14

纪念斯大林逝世一周年

邓初民

54.3.1

斯大林对史学的新指导

——学习《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

的问题》札记

赵俪生

55.42;6.23

充实我们中国及世界近代史的知识 迎

接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

傅彬甫

51.7.1

细密地学习上层建筑和基础的关系问题

——读《斯大林对史学的新导导》后

赵宗复

51.8.18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再论建筑与基础并答赵宗复先生

赵俪生

51.8.21

《实践论》与历史教学

——学习《实践论》的札记

周乾溁

51.10.2

武训历史调查记与新史学

赵憩之

51.10.6

关于上层建筑变革规律的商讨

葛懋春

52.1.1

学习《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而斗争》札记

学习《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

何远

52.2.1

斗争》

来新夏

52.7.6

纪念《毛泽东选集》出版一周年

魏宏运

52.11.2

历史唯物论是历史科学的理论基础

王以铸译

53.1.4;2.3

国家过渡时期底历史意义

吴廷璆

54.4.1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巨大意义

季陶达

54.5.1

认真学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的文件(社论)

54.1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观的形成及其发展

〔苏〕JI·Π·

为什么宣传辩证唯物论和反对资产阶级

布希克

55.3.9;4.3

唯心论(社论)

55.4.1

作为历史学家的马克思

〔德〕H·海兹

55.5.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党史札记

陈冠华

55.6.11

列宁论中国和中国革命

〔苏〕尼吉霍罗夫

55.7.30

必须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社

论)

55.9.1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渭柳

55.9.18

必须认真地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社论)

55.12.13

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

梁寒冰

56.1.2;
3.10;
5.42;6.23

论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苏〕斯·姆·马伊奥罗夫

56.3.2;4.32

向历史科学进军(社论)

56.6.2

怎样研究历史

邓初民

57.5.2

近来历史唯物主义若干基本问题的讨论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情况简介

君里

57.5.51

在伟大的革命宣言鼓舞下胜利前进(社

论)

58.1.2

关于《共产党宣言》一书的介绍提要

范若愚

58.1.6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孙定国

58.2.2;
3.15;
4.13

在历史科学战线上乘风破浪

巩绍英

58.4.8

史学工作者的任务

杨荣国

54.2.4

史学工作者要展开一个立功运动

嵇文甫

52.11.1

庆祝祖国四年来的成就 加强历史科学

工作(社论)

53.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发展和新胜利的里程

碑(社 论)

——庆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一次会议开幕

54.10.1

坚决维护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遵

循十月革命所开辟的道路前进(社论)

57.11.2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

如潜

57.11.6

更高地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

傅容

57.11.14

人类历史的胜利

邓初民

57.11.22

为保卫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辉道路而

奋斗

嵇文甫

57.11.25

坚决地诚恳地向苏联历史科学学习

苏联是人类解放的灯塔,是世界和平的

郑天挺

57.11.27

柱石

——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十

四周年纪念

维真

51.11.1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告全体党员

苏联全体劳动人民的公告

53.14.1

毛泽东同志的唁电

53.4.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唁电

53.4.4

悼念劳动人民的领袖和导师 学习斯大

林关于历史科学的理论(社论)

53.4.7

篇 名

年期页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下继续胜利前进

——纪念列宁诞辰九十周年

在历史科学的研究中贯彻百家争鸣的方

60.4.2

针(社论)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五周年

56.7.2

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贡献

——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

本刊编辑部

82.9.2

学习党史,发扬高度民主精神,发扬爱

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胡华

82.9.4

史学工作在教育上的重大意义

——在北京史学会 1982 年年会上的讲话

白寿彝

82.8.2

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生机和活力

沈湘泉

82.8.7

十月革命前共产主义实践的历史回顾

云本 王奇

82.12.11

学习毛主席实事求是的作风

何长工

79.1.4

实事求是,搞好史学研究工作

侯外庐

79.1.8

历史学要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作出贡献

梁寒冰

79.1.10

学校应当重视历史的教学工作

黎澍

79.1.14

为《历史教学》复刊而作

尚钺

79.1.16

拨乱反正,搞好历史教学

石工

79.1.18

坚持用实践不断检验真理的一个范例

——马克思为什么要修改关于爱尔兰

问题的结论

吴豪德

79.3.5

巴黎公社革命经验不容篡改

陈启能 沈永兴

79.3.2

毛主席著作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黄瑞琴

65.1.4

毛主席著作教导我逐渐学会做工作

陈秀兰

65.2.11

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学历史

许传芳

66.3.12

毛主席著作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宋荐戈

65.11.3

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思想改造和业务实践

戚佑烈

66.2.16

把专业学习和改造思想方法结合起来

贾■春

65.9.10

必须懂得阶级斗争的历史

范振宪

66.3.18

学习党的历史,宣传党的历史

肖长林

66.3.18

革命干部要懂得革命斗争史

李兆升

66.3.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学习毛主席著作

在教学中和学生共同学习毛主席著作的

李娄辉

65.6.52

尝试

周文柟

65.8.24

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要突出讲毛主席著

胡晏

65.10.22

毛主席著作帮助我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门径

李怀四

65.11.10

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

谭玉苗

65.10.24

最根本的教学指导思想

侯诚海

65.10.23

打破“我”字当头

张志康

65.8.11

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李德琪

65.8.14

学劳动人民的历史,为劳动人民服务

唐晓云

65.9.36

学好劳动人民的历史,讲好劳动人民的

历史——老工人、老贫下中农谈历史

教学的作用

时传祥

李墨林

66.2.6

让毛泽东思想占领历史教学阵地

——天津市部分小学历史教师座谈

会纪要

孙占魁

罗淑珍

65.7.8

更充分地发挥历史教学的战斗作用

史言

66.1.3

学习焦裕禄,做焦裕禄式的教师(来稿

综述)

学王杰,找差距,促进思想和教学革命

伍鼎云

李更元

66.4.34

马绍纲

骆秀全

66.1.8

当王杰式的教师,培养王杰式的学生

龚奇柱

蔡淑瑜

胡晏 金普森

66.2.13

天津市南开区中小学历史教师座谈学习王杰同志

王永品

66.1.12

教育部、高教部、政治部号召全国师生

新华社 1965.11.

学习王杰

16 讯

65.12.16

中 国 历 史

通 论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为什么一定要学习历史

〔苏〕A·T· 琴库里钦

59.2.2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尚钺

53.5.1

干部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吕振羽

59.3.2

怎样学习历史

吕振羽

61.10.2

历史和历史科学

在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书面发

王仁忱

59.10.30

言(摘要)

白寿彝

81.11.2

为什么必须学习历史

上海教育学院

沈起炜

81.11.5

历史教学和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翦伯赞

79.8.2

学史漫谈

谢兴尧

83.6.9

关于中国历史研究的粗浅体会

朱杰勤

85.6.2

怎样学习历史

郑天挺

81.2.2

应该重视文化史的研究

李侃

84.6.2

漫谈学习中国上古史

王玉哲

84.7.2

“历史”、“史学”探源

刘隆有

85.9.18

懂得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大学生应有的精

清华大学校长

神文明

刘达

81.6.8

史料工作中的民主与科学

荣孟源

79.4.2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光辉篇章

——学习《贺新郎·读史》

田居俭

79.1.55

中国历代监察制度的变迁

赵希鼎

79.4.17;
5.16

对《中国历代监察制度的变迁》一文的

几点意见

对《中国历代监察制度的变迁》一文意

陈家麟

81.1.62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见的答复

赵希鼎

81.1.63

我们古代刑法的演变

陈光中

79.9.4

历代口粮、亩产量初探

韩铁铮

85.2.2

历代度量衡里亩制度的演变和数值换算

黄盛璋

83.1.11;
2.28;
3.25

中国科技史剖视

——我国自然科学由先进变落后原因

的探讨

邹身城

84.3.10

“忠”的观念在我国的历史演变

孟祥才 王瑞起

84.2.10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次数多、

规模大的原因

季维龙

79.5.35

试论统治阶级“让步”的方式与实质

王瑞明

79.5.40

梅林论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陆世澄

84.1.12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彭明

80.6.2

站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高峰

——略谈学术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批判“家训”“宗规”里反映的地主哲

巩绍英

63.10.2

学和宗法思想

邱汉生

64.4.2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形成问

金宝祥

62.2.2

中国史上农民起义口号的反封建实质 如何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剿抚兼施”

韩国磐

64.7.2

政策

宝志强

我国古代农田施肥简述

王春瑜 张占成

61.10.14

中国古代官府对史学的垄断

施锡才

65.12.53

中世纪中国历史之基本特征

JI.B.西蒙诺夫斯卡娅

53.3.4;

4.20;5.24

关于中国古代中世史封建社会部分的分

天津师大历史系

期分段问题

古代史组

58.11.9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

白寿彝

60.7.12

王朝体系必须打破

陈继珉 玉质瑛伍步良

58.10.19

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

翦伯赞

52.9.1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对于《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一些问题的复函

翦伯赞

53.7.19

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人物评价一些问题

紫翔

53.1.24

略论历史人物评价底几个问题

张研彬

54.8.15

论历史人物及其阶级

陈旭麓

54.10.12

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初步意见

吴晗

59.12.2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发展

史红

59.3.18

—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

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容侵犯的领土

钱君晔

杨思慎

54.11.19;

历史教育着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吴默健

55.2.1

解放台湾是中国人民的神圣历史任务

史群

58.10.13

国 古 代 史

【通论】

论黄河的名称、河源与变迁

关于《论黄河的名称、河源与变迁》一

陈可畏

82.10.7

文的来函

陈可畏

83.11.64

历代大运河的修治情形

黎国彬

53.2.23

历史教学上应怎样掌握黄河的材料

岑仲勉

52.4.11

中国历代起迄公元纪年表

64.7.56

廿五史简表

64.7.19

法西斯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历史联系

崔树菊

君里 8.10.2

原始社会

解放后中国原始社会史的研究

夏鼎

63.4.2

考古学能从哪一方面为历史服务

人类用火的历史和火在社会发展中的作

徐旭生

56.9.8

贾兰坡

王建 56.12.7

中国猿人及其文化

贾兰坡

51.1.12

河套人及其文化

贾兰坡

51.3.18

氏族公社在山顶洞人时期已经形成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

贾兰坡

59.8.34

—学习中国上古史新石器时代文化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札纪

豫西考古纪略

刘湘舲

61.1136

—对于仰韶文化的新认识

安志敏

52.1.13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安志敏

60.8.7

中国历史史前时期文化述要

李光壁

傅彬甫 52.9.22

关于甘肃远古文化的一些新论据

安志敏

58.1.20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

安志敏

52.4.5

陶器与文化

郭宝钧

56.7.41

古代中国的十进制氏族组织

张政烺

51.9.13;
10.14;
12.14

蛋尤考

陈家康

51.6.12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刘宝民

80.7.32

陕西蓝田人研究综述

香港中文大学

游学华

80.8.41

《关于蓝田人研究综述》一文中的两

个问题

李润权

81.7.51

关于人类形成的几个理论问题的商榷

徐喜辰 胡方恕

81.7.25

腊玛古猿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毛昭晰

81.5.16

《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课时计划)

—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一编第一章

时宗本

79.1.65

山顶洞人的年代问题

陈原

82.7.3

对“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提法的商榷

唐任伍 85.8.45

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群

齐吉祥

刘桂英

80.8.37

我国原始农业和原始制陶手工业

齐吉祥

刘桂英

80.9.45

有关“河姆渡氏族”的一些资料

陈玉昆 79.11.35

关于“曙石器”问题争鸣的现况

62.8.54

我国科学界举行蓝田猿人学术报告会

65.7.64

关于“仰韶文化”的讨论综述

李衍垣 64.4.50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工艺

王家树 62.12.2

我国奴隶制国家形成前的社会经济形

石兴邦 64.5.2

《北京人的群居生活》教材分析

陈玉昆 82.8.53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夏商周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

赵光贤

55.4.12

洪水问题真象的探索

刘蕙孙

83.2.2

简论夏代国家的形成

李民

79.11.2

略论夏文化

周永珍

80.9.14

商代的手工业

杨建芳

64.6.2

试述殷代的奴隶制度和国家的形成

王玉哲

58.9.18

商周历史文物概说

杜乃松

85.8.27

殷商名称的由来

郑慧生

81.7.24

商朝国号浅议

史苏苑

81.7.30

“国”考

陈金源

81.9.7

商代奴隶主贵族的残酷统治

齐吉祥

80.10.50

关于甲骨基础知识

李学勤

59.7.20

《甲骨文合集》的编辑和内容

胡厚宣

82.9.9

簠室殷契

王襄[遗稿]

82.9.13

《簠室殷契》跋

王翁如

82.9.15

甲骨名片选读(《菁》2 或《通》512)

仁言

79.9.36

甲骨名片选读之二—谈初中《中国历

史》第一册甲骨文插图之二:甲 2122

仁言

80.10.41

关于殷纣王的讨论

何夫

60.1.44

关于灭商以前周族社会的发展

孙作云

79.6.2

试说周族的兴起及其征服商朝

李光壁

52.12.17

两周社会形态的检讨

王玉哲

51.7.15

中国历史上的农村公社问题

邱汉生

58.7.22

西周金文中月相词语的解释

刘启益

79.6.21

论周公

邓廷爵

79.10.40

论《幽风》应为鲁诗—兼论《七月》

诗中所见的生产关系

徐中舒 常正光

80.4.14

释“国人”

崔大华

80.2.7

两西周和两东周

杜汉鼎

83.5.15

关于孔子的历史评价问题

嵇文甫

53.8.2

关于孔子历史评价问题的几点解答

嵇文甫

54.9.41

关于孔子生身问题辨析

孙开太

83.6.54

对几种有关孔子思想评价的看法

蔡尚思

79.2.2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研究历史应当实事求是

—驳孔子主张人殉说

王玉哲

79.2.5

“克已复礼”辨

郑昌淦

79.2.9

孔子的思想

孙开太

79.2.59

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

周乾溁

85.8.36

孔武和《孔子兵法》

杨伟立等

80.6.18

说“士”

韩铁铮

84.2.16

关于春秋鲁三桓分公室的几个问题

朱凤瀚

84.1.16

堕三都新证

祝马鑫

79.11.40

关于“曹刿论战”的两个问题

吴如嵩

1.8.53

略谈古代“人殉”问题

彭适凡

65.8.50

春秋时代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

步近智

63.9.2

历法的起源和先秦的历法

雷海宗

56.8.25

从苏联考古学的成果看中国铁器时代

束世澂

57.6.2

春秋战国间封建的军事组织和战争的变

杨宽

57.4.7

简述春秋至战国前期东方各国的变法

应永深

61.8—9.7

春秋未期吴、越争霸产生的原因

孙香兰

84.9.2

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处置屈原问题

孙作云

54.1.18

从上官士大夫的夺稿说到屈原因离骚而

得祸

孙作云

52.6.12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节教材

分析

黄常源

85.9.3

战国初期的政治军事改革家吴起

孙开太

85.9.39

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颜世安

85.7.32

先秦时期的社会与思想概述

孙开太

84.9.37

先秦道家思想的发展

孙开太

82.9.22

论孟轲的阶级属性

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发展及

周乾溁

79.7.45

其贡献

黄盛璋

84.10.7

论商鞅变化

杨宽

55.9.30

商鞅变法

胡柄权等

61.8—9、7

商鞅变法与西方秦国以及秦汉统一帝国封建制的成长

杨翼骧

54.5.140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为什么项羽是农民起义领袖?

杨翼骧 54.5.14

封建制的成长

叶玉华 57.2.2

战国时代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形成

杨宽 53.10.11

历史教学中有关处理战国年代的问题

杨宽 54.8.1;9.11

战国社会的探讨

—关于农业与奴隶劳动

叶玉华 52.5.7

《战国策》研究的历史评述

邓廷爵 85.10.53

今本《尉缭子》原为二十二篇

徐勇 84.11.21

长平之战时间考辨

张景贤 82.9.6

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

杨宽 82.3.57

长平之战时间再辨

张景贤 83.11.53

再谈长平之战的时间

杨宽 83.11.55

铜鼓铸造技术与中原青铜文化的关系

唐文元 83.1.41

隶书不始于秦代

孙建国、徐勇 84.12.47

秦统一前后的李斯

徐勇 85.2.28

说《七国混战和秦的统一》

楚白 54.10.29

万里长城修建的沿革

秦汉

朱偰 55.12.17

秦始皇六大统一政策的考古资料

二十等爵与封建制度

陈直

63.8.26

—战国秦汉社会阶级构成初探之一

漆侠

61.11-12.28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课堂评析

李路等

84.12.5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教学实录及评析

吕登来等

82.10.50

秦国官吏法律责任述评

略论秦汉以来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程维荣

84.10.12

(上)

巩绍英

65.1.33

略论秦汉以来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下)

巩绍英

65.2.16

秦汉时期三次农民战争的时代特点

韦唐

84.9.40

秦度量衡的标准及其它

齐吉祥

80.11.30

陈胜吴广起义与知识分子的作用

赵捷民

81.8.16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略论项羽

徐良骥

58.6.13

张耳陈余新论

臧嵘

1.9.2

关于张良的年龄及其它

李西勇

85.7.31

试说刘邦“白登之围”与汉匈“和亲”

的开始

刘光胜

刘邦之“所以有天下”在于能

82.9.27

“与天下同利”

窦连荣

83.10.60

试谈陆贾的《新语》

钱宗捷

冀宇 81.10.41

董仲舒及其政治思想

王明

58.3.24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

刘泽华

65.6.32

汉代军事家—霍去病

赖家度

54.10.16

关于汉代食封制度的性质问题

柳春藩

64.8.24

两汉时期西域与祖国的关系

刘慧琪

65.1.47

居延汉简考略

陈邦怀

64.2.36

居延汉简概述

陈直

62.4.2

《西汉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一节教材

分析

王有录

84.6.48

两汉时代的手工业

曾庸

57.7.19

汉代的铁官徒

张政烺

51.1.17

西汉黄金问题的探讨

龚鹏九

58.9.35

中国纸的发明

傅振伦

55.8.14

汉代的屯田

王剑英

56.9.33

关于汉代的践更、卒更和过更

谢宗陶

56.12.43

张骞通西域

姚鉴

54.10.34

中国最古的瓷器

傅振伦

51.6.14

《论汉朝与匈奴的和亲政策》

刘先照

韦世明 79.2.27

试谈两汉时期西域诸国的国家形态

何芳川

84.8.9

两汉“县官”释义

赵伯雄

80.10.43

关于汉代的“外臣”和“属国”问题

尹湘豪

84.2.18

汉代和亲政策的几个问题

任崇岳

80.5.14

汉代豪强产生的原因

汪润元等

84.11.2

有关西域都护建置的年代问题

哈建华

83.3.24

关于都督与都护

于联凯

84.11.4

王莽建立新朝应为公元 9 年

冯庆余

84.12.31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王莽的改制

金家瑞

53.11.19

谈西汉未赤眉和绿林的起义

李鼎芳

54.11.22

绿林起义时间质疑

祝马鑫

81.12.50

绿林军领袖张印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中的

地位

李书兰

85.8.14

“蔡伦造纸”争议刍议—科技史札记之一

彭曦

84.9.5

灞桥纸、中颜纸和汉代的造纸术

齐吉祥

82.7.41

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文学成就

刘先立

85.10.33

汉代的伟大科学家—张衡

黎武

54.5.19

张衡与浑天仪、地动仪

古岱

65.2.40

《东汉的政治和经济》一节教材分析

叶小兵

83.9.44

《东汉时期的边地各族》一节的教材分

黄有为

83.6.42

羌人反抗东汉封建统治的斗争

王剑英

56.11.7

略论羌族与东汉战争的性质

陈可畏

60.7.15

从《四民月令》看东汉大地主的田庄

邱汉生

59.11.11

汉代太平道与黄巾大起义

李光璧

51.6.18

从《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的教学谈改

进教学方法

龚奇柱

79.9.61

“太平道”与“五斗米道”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万绳楠

64.6.10

从曹操问题的讨论谈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对中学历史

教师的讲话

吴晗

59.7.2

我对历史教学中怎样评价曹操的看法

朱活

59.7.6

说蜀汉的兴起

赵俪生

51.1.23

三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王仲荦

56.10.4

《三国鼎立》一节教材中的诸葛亮

买群

83.8.42

《三国鼎立》一节中的曹操

买群

84.12.32

马钓改进翻车

封五昌

84.11.8

《三国鼎立》教材分析

陈梧桐

81.10.36

《洛阳伽蓝记》作者姓氏考

刘重来

84.12.48

曹操夜袭乌巢—官渡之战

张习孔

85.2.49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试谈三国时三大战役异同

李恩普

80.11.12

周郎赤壁何处寻

蒋永星

80.12.50

曹操征乌桓、开运渠事变迹考略

王文彬

82.12.15

略论均由制中奴婢受田及其变化的原因

武建国

82.11.2

论曹魏的屯田政策

蔡纯枝

54.12.23

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少数族的内徙

金宝祥

56.11.2

“宗人”与“賨人”

赵俪生

54.4.34

汉末魏晋流人考

刘汝霖

51.8.23

汉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与阶级斗争

的关系

陈振江

65.11.40

曹魏政治派别的分野及其升级

万绳楠

64.1.2

魏晋清谈的实质和影响

任继愈

56.10.9

魏晋南北朝时期唯物论思想的发展

周辅成

57.2.2

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教学

向红

58.12.28

魏晋南朝史上的三个问题

陈琳国

85.9.43

魏晋南北朝时期部曲的社会地位

罗宏曾

80.2.10

《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形

成》一节课的教材处理和课堂教学

李克毅

79.6.5

自西晋灭亡到隋统一的基本线索

荆璞

82.11.45

《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教材分析

臧嵘

81.11.51

关于东晋南朝门阀士族的衰亡问题

—与唐长孺、韩国馨二先生商榷

张祥光

64.11—
12.106

东晋南朝时代江南经济的发展

王仲荤

55.8.9

魏晋时期北方各族的迁徙与融合

罗宏曾

81.12.6

拓跋族的汉化过程

唐长孺

56.1.21

制图学家裴秀在我国地图学史上的地位

黎国彬

54.10.19

试论祖逖北伐

赖家度

59.11.16

东晋政权的衰亡与孙恩卢循的起义

关于第四、五世纪中国北方混战局面中

段昌同

54.12.26

的几个问题

庄方平

54.6.63

北朝的寺院地主

金家瑞

53.7.4

南朝的寺院和僧侣

金家瑞

53.1.11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南朝士族的衰落

唐长孺

57.2.4

从南朝士族制度看唐寓之所领导的农民

起义

赖家度

52.6.16

论户调与均田制的调之区别

罗元贞

51.7.19

苻坚和王猛

何兹全

63.2.2

两晋时代北方各族活动情况简述

天津市第一中学

62.11.14

韩时勉

两晋末年的流民起义

郑佩鑫

62.1.9

十六国时期统治者对儒学和学校事业的重视

罗宏曾

87.9.5

后赵兴亡的历史教训

田居俭

81.1.9

“定乱代兴”的宋武帝刘裕

杜汉鼎 徐勇

85.11.35

讲述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体会

张新武

80.6.59

东晋四府考略

读《关于孙恩卢循起兵的性质》—与

邓安生

82.4.11

杨伟立同志商榷

刘静夫

64.5.53

卢循领导的活动不是农民起义—与刘

静夫商榷

张中民

65.7.55

孙恩卢循起兵的性质

杨伟立

63.5.38

黄河流域各族人民的大融合

高诗敏

81.1.42

六朝时代江南的开发问题

万绳楠

63.3.2

六朝时代江南的田庄制度

万绳楠

65.11.42

南朝农民起义的地区问题

缪钺

63.5.2

拓跋族的兵制与土地关系的变化

刘精诚

64.11—

12.47

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原因初探

季维龙

63.10.10

略论士族门阀势力的没落

钱君晔

62.4.1

论均田制的实施及其相关问题

杨志玖

62.4.5

试论魏孝文帝的改革

隋唐五代

肖黎

80.4.19

从南北朝的户口形态看隋的统一

郭敦

55.1.21

论隋代经济高涨的原因

梁方仲

56.12.10

略论隋朝的法律

韩国磐

56.12.17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隋朝中央集权势力与地方世族势力的斗

韩国磐

55.2.20

略述科举制度

朝国磐

60.4.22

关于隋唐船舶的二三事

杨志玖

57.4.53

隋唐时期的国际贸易

乌廷玉

57.2.5

试谈本学期有关隋唐五代历史教学上的

几个问题

奚风

55.3.24

隋唐五代物质文化史参考资料

傅振伦

55.1.25;
2.24

一件最早的中国印刷品

傅乐焕

51.4.17

印刷术的发明和演进

张怀礼

55.7.43

评隋文帝之用人

王士立

84.3.15

瓦岗军的发展概况和大魏政权的特点

臧嵘

84.6.35

隋文帝开凿的两条运河

潘民中

84.8.33

关于通惠河的开凿问题

禹文

84.9.61

通惠河的开凿

谢照明

84.2.27

简论隋朝的统一

韩国磐

62.5.2

试论隋代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杨蒲林

65.12.39

略论隋末杨玄感的起兵

隋末杨玄感起兵的性质—与臧嵘同志

臧嵘

62.7.18

商榷

张志康

65.11.57

隋末首先发难的王薄农民起义军

陈光崇

61.11—12

《隋的统一和隋末农民战争》一课的教

材分析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置》教

纪实

81.1.42

材分析

纪程

81.2.53

《隋书》中的赤土应在何处?

周桓

83.7.60

隋代宰相制度

赵和平

85.3.5

唐代河西陇左的战略地位

钮海燕

85.1.9

唐代官吏的罚俸制度

马长林

84.6.6

论唐代租佃关系的积极意义

潘镛

84.3.20

《贞观之治和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一

节教材分析

郭英斌

83.2.48

《唐朝的对外关系》一节教材的有关史实

王森

83.1.50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唐朝的衰落》教材分析

韦唐

83.2.53

略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和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

杨国宜

61.10.20

节的教材分析

王宏志

81.3.42

封驳制度与唐初政治

吴枫 关大虹

82.11.6

论唐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问题

《唐朝的民族关系》一节教材的有关

钱君晔

79.6.31

刘占武

83.11.35

回纥的兴起及其和唐朝的关系

程溯洛

79.7.18

李世民与少数民族

陈金陵

79.8.48

试论唐初经济发展的原因

苏双碧

79.8.42

唐朝渤海黑水两都督述略

陈连开

80.3.20

试论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

杨志玖

80.6.24

论西突蹶部族与隋唐王朝的关系

陈国灿

81.7.44

《唐和亚洲各国的关系》一节采用直观

教具的体会

朱文理

80.11.61

论李密在历史上的作用

方若生

54.3.20

松赞干布—藏族的历史英雄

王忠

58.6.9

《论李密在历史上的作用》一文宣扬的

是什么思想观点?

楫谆

65.7.58

李密—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

郑英德

80.12.2

渤海国在中日友好关系中的作用

严圣钦

80.11.16

唐末五代皮日休、无能子、谭峭的进步

思想

步近智

80.12.7

对唐朝和亲的一些考察

崔明德

83.12.15

武则天评价问题答客难

略论均田令中的“桑田二十亩”与“课

熊德基

79.1.59

种桑五十根”

李伯重

84.22.2

关于均田令中农民受田标准的依据问

李伯重

82.2.21

唐代前期的阶级矛盾和各族人民的起

熊铁基

65.3.32

略论武周政权的建立

梁淼泰

63.12.2

鉴真的东渡—纪念鉴真逝世一千二百

周年

艾明

63.7.2

李愬雪夜取蔡州

吴雨

65.9.49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试论唐代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

付玫

65.2.20

《唐朝的衰落》课堂实录及讲评

陈毓秀执教

周发增 范瑞祥讲评

84.2.41

试谈唐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吴雁南

60.2.5

唐代的田庄

胡节

58.12.24

唐代两税基础及其牵连的问题

岑仲勉

51.11.9

唐代的商业与商品生产

李文海

56.4.2

唐代商业繁荣的基础是什么

—和李文海同志商榷

徐寿坤等

57.6.48

唐代封建经济的发展及其矛盾

金宝祥

54.5.9;6.9

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

的两上问题

邹逸麟

59.12.8

关于唐朝法律的几个问题

王永兴

57.4.7

敦煌石室文物对于学术上的贡献

罗福颐

51.10.18

南诏与唐朝的关系

王忠

60.3.15

关于渤海国三个问题

金毓黻

56.4.8

“不”与“培哥”是突蹶的官号

周止礼

55.12.57

唐代中国和亚洲各族的文化交流

方循

56.3.22

黄巢大起义

杨志玖

54.2.13

唐末沙洲(敦煌)张议潮的起义

金启⺺

54.2.31

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

朝国磐

58.8.34

唐宋时代的造船业

冯汉镛

57.10.10

宠勋领导起义的戍卒发遗年代略考

胡义雷

64.7.13

试论黄巢“禁剌史殖财产”

赖家度

64.9.33

唐律的阶级实质

刘海年

65.3.38

近年有关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的

古发现

徐苹芳

62.5.9

敦煌遗书概述

史树青

64.8.27

敦煌艺术简介

潘絜兹

63.2.47

范文澜:《(唐朝佛教)引言》(文

时予

65.1.61

摘)

《旧五代史》究竟始修和成书于何时?

宋辽夏金元

潘民中

84.2.5

试谈本学期有关宋辽金元历史教学上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几个问题

奚风

55.4.8

赵匡胤和赵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发展

季子涯

54.12.13

略论宋初统治者的休生养息政策

夏露

83.4.8

北宋的土地兼并问题

杨志玖

53.2.18

对北宋土地占有情况的初步探索

——兼对杨志玖先生《北宋的土地兼

并问题》的几点商榷

李景林

56.4.10

关于宋初王小波李顺的起义

丁则良

51.1.25

试谈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

王瑞明

60.3.19

包拯是怎样一个人物

添侠

52.10.15

宋代城市经济概况

程溯洛

56.5.12

宋代的生产技术

洪焕椿

60.5.8

宋代手工业简况

寇准与“澶渊之盟”

季子涯钱君晔

55.5.10

54.3.25

北宋中期的王则起义

吴天墀

57.5.10

宋代的明教与农民起义

星月

59.6.39

宋史简说

蔡美彪

82.3.2

辽金史简说

蔡美彪

82.4.19

金代文化概述

宋德金

82.2.8

北宋“三冗”弊政述评

王恩厚

82.1.13

《北宋的政治和经济》教材分析

金相成

朱志明

《金和北宋的关系》一节教材分析

83.3.41

北京市三十五中

陈隆涛

83.3.45

谈钟相、杨幺起义的特点

郑从周

79.4.22

《辽宋关系和澶渊之盟》教材分析

陈隆涛

84.1.51

宋代杰出的学生爱国运动领袖陈东

张荣铮

85.7.37

宋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各种形态与农

的负担

程溯洛

82.7.15

试论女真族民族英雄阿骨打

敬知本

82.7.21

关于契丹汗拉位的承袭制度

张传汉

64.8.31

论“澶渊之盟”后的宋辽关系

任崇岳

84.1.21

范仲淹对封建官僚制度改革的尝试

范兆琪

84.4.8

辽、金史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地位

王宏志

84.3.51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浅析宋元襄樊战役胜败的原因

匡裕彻

84.8.13

辽代经济状况及其赋税制度简述

罗继祖

62.10.2

北方忠义军和岳飞的北伐

赖家度

李光壁

54.3.30

北宋王伦起义

陈汝衡

63.3.34

张顺与张贵

舒焚

63.6.2

王安石新法的渊源

漆侠

51.4.18

有关王安石变法思想的几个问题

周良霄

64.3.2

王安石的新学和变法思想的原则

邱汉生

59.3.26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人民吗?

尚刚

65.4.60

宋代卓越的科学家——沈括

启循

54.6.20

华升与活字印刷术

钟古

65.1.47

宋江考

张政烺

53.1.14

岳飞冤狱及其平反昭雪前后的斗争

周宝珠

79.12.50

应该恢复岳飞的历史地位

79.5.42

岳飞到底算不算民族英雄

秦文兮

51.6.17

岳飞是不是一个爱国者?

艾思奇

51.6.30

岳飞是民族英雄

元贞

51.7.29

论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

邢汉三

51.7.29

岳飞的民族英雄本色

陈天启

51.9.20

从金人的记中看秦桧

贾敬颜

51.11.13

金代经济发展简况

王瑞明

63.6.43

耶律翰罕领导的抗金斗争

对《耶律翰罕领导的抗金斗争》一文

赖家度

62.9.6

意见

陈良

63.1.50

答阵良

赖家度

63.1.53

读赖家度答文后的意见

陈良

63.5.54

宋代田农所受地租剥削及其抗租斗争

朱瑞熙

65.10.44

南宋初年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孔繁

65.9.39

女真及其相关的民族

贾敬颜

85.10.14

也谈西夏文字

史金波

80.10.36

西夏文字的创制、失传及其发现

邢强

85.6.30

宋元明的泉州港

沈玉水

85.5.36

《南宋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一节

材分析

臧嵘

83.3.48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通志》的体例和断限

江生

84.8.18

朱熹“格物致知论”小议

邱汉生

79.9.8

南宋初年的宋金陕西之战

华山

55.6.19

南宋的官田和农民

程溯洛

53.8.27

南宋初的钟相、杨么起义

赵俪生

54.11.15

钓鱼城抗元事迹简述

张靖海

55.6.27

关于元代的马政

郭庆昌

60.5.34

关于元代社会经济的一些问题

雪沧

54.5.37

元代的河漕和海运

赖家度

58.5.23

试论刘福通所领导的反元大起义

赖家度

57.1.4

元史简说

蔡美彪

82.6.6

关于元杂剧繁荣原因的几个问题

任崇岳

薄音湖

82.1.5

关于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

杨志玖

62.12.6

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

杨志玖

54.10.24

试论忽必烈

苏忠

63.9.9

忽必烈统治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

力的发展

旋一揆

62.6.2

元代维吾尔人对于祖国文史的贡献

程溯洛

64.3.9

关于元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杨志玖

85.4.2

元代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陈高华

79.9.20

《元朝的统一》一节的教材分析

王宏志

82.5.54

《元朝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矛盾》一节

教材分析北京市第八中学

张显传

元朝澎湖巡检司录属考

吴幼雄

84.6.58

略论元代的海外贸易

李斡 周祉征

80.10.2

爱国诗人汪元量的抗元斗争事迹

史树青

63.6.6

元代江南地区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陈得芝

65.10.48

元代的水利建设

金日寿

62.10.8

元代的军屯制度

国庆昌

61.11—
12.39

对《元代的军屯制度》一文史料的订

与商榷

旋一揆

62.2.55

说元末红巾军的三路北伐

陈高华

81.5.21

明清

红巾军大起义和明太祖统一中国

傅杉

64.3.9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试谈唐赛儿起义

李济贤

宋荐戈

62.10.19

《明朝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封建专制主义的加强》教材分析

陈梧桐

82.7.52

谈谈王浩八起义

虎啸 陈文华

62.12.18

试论朱元璋经营根据地的方针

邱敏 管玉春

81.5.26

朱升事迹考

刘尚恒

81.5.29

明代城的起迄和长度

史途

83.3.33

试论明中叶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

——兼论明中叶赋役制度的变化和一

61.8-9.17

条鞭法的产生

李光壁

明政统年间的“三征麓川”之役

郑镇峰

63.8.31

明初行省制度考略

萧少秋

84.12.8

台湾建省概述

姚永森

84.1.34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

赖家度 李光壁

62.1.16

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

付衣凌

64.5.9

《明朝前期的经济和政治》一节的教

分析

刘真武

82.7.56

明代的官手工业及其演变

陈诗启

62.10.13

明代军屯制度的组织形式

李龙潜

62.1212

明代驿传的组织和管理

秦佩珩

63.11.38

时代的辽东和明末的辽事问题

孙文良

62.10.21

略论明万历、天启年间的党争对辽东战

局的影响

王天有

83.5.11

时代的里甲制度

余用心

63.4.40

奴尔平都司的设置

刘桂英

83.5.52

《郑和下西洋》一课的教学

历史教学中有关时代土地制度的一些

郭连芳

83.8.50

陈雪柯

53.11.26

略谈明初的屯田

郭厚安

58.4.35

明朝的军屯

方楫

56.6.5

时代农民的垦荒运动

赖家度

52.3.10

时代治河和通漕的关系

方楫

57.9.17

略述明代的火器和战车

重日

59.8.30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时代初期西北七卫的设置

赖家度

57.8.30

时代手工业的发展

李光壁

54.7.22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

亦明

59.5.23

时代瓷器的海外贸易

贾敬颜

54.8.28

时正统年间叶留邓茂七起义的经过及特点

李龙潜

57.3.11

时中叶刘六刘七的农民大起义

李光壁

51.4.21

试谈一条鞭法

张习孔

60.5.12

“壬辰倭乱”和中朝人民的抗战

柳树人

52.6.9;
7.10

时代御倭战争中的戚继光和戚家军

李光壁

55.10.14

时万历年间的市民运动

汪槐龄

59.6.23

晚明官僚一笔贪污账

李文治

52.7.17

早期天主教士底武力征服中国的阴谋

陈庆华

51.8.16

景德镇历史概述(唐——清前期)

梁淼

83.4.6

时中叶黄萧养起义的几个问题

傅同钦

80.2.15

略论时代中后朝的宦官擅权

陈清泉

金成基

80.3.25

论俺答求贡

宝音夫

洪俊

82.8.18

从永宁寺碑看明代东北各族的关系

蒋秀松

王兆兰

82.11.11

时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经济思想

唐宇元

82.7.26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许杏林

81.2.6

时清文学狱案例

钱昌时

81.6.47

时中期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矿工和

民起义

郑先进

81.7.32

试论郑芝龙开发台湾和抗荷斗争的作

蔡长溪

黄天柱

81.9.8

廖渊泉

时代的内阁内监与君主专制

李天佑

81.1.8

时末农民战争由防卫转入进攻的一次

要军事会议——永宁大会

李光壁[遗作]

81.6.12

试论闯王进京后形势逆转的原因

南炳文 李小林

81.5.32

《时朝的对外关系》一节教案

陈秋雨

84.4.48

西南地区土司制度略述

韦文宣

85.

时末“三案”究竟

商鸿逵

85.6.2

郑和下西洋的性质及其历史功绩

范兆琪

85.4.2

关于李全的评价问题

李春圃 何林陶

55.6.23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祖国历史上的航海英雄——郑和

吕榖

51.6.22

时中叶卫国战争中的伟大爱国者于谦

赖家度 李光壁

53.10.18

天工开物的著者——宋应星

赖家度

51.9.23

关于李自成

谢国桢

51.5.19

农民起义与张献忠

谢国桢

52.2.10

史可法是民族英雄吗

丁正华

52.5.10

略论史可法

章冠英

52.8.13

民族英雄史可法

——“史可法的宁死不降,为了殉阶

级抑或殉民族”与丁正华同志的商榷

朱活

52.8.15

民族英雄——史可法

魏宏远

52.8.19

史可法是否民族英雄?

——课堂讨论的总结

罗元贞

52.9.18

关于史可法的评价问题

漆侠

52.12.10

李自成的家庭出身问题

柳义南

63.4.42

论时末农民起义军荥阳大会的卓越成

孙祚民

62.2.10

时末农民起义军荥阳大会考辨

孙祚民

63.2.30

有关李自成三次围攻开封的几个问题1641—1643 年李自成起义军进取中原

孙祚民

64.1.12

的胜利

李光壁

64.11—
12.51

李自成与袁时中的关系问题

王兴亚

62.8.10

民族英雄郑成功大事简表

王振仁

82.8.46

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斗

钱君晔

61.7.20

十七世纪中国人民驱逐荷兰殖民主义

的胜利斗争——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三百周年

丁名楠

62.3.2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陈国强

62.3.8

《时末清初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侵略

黑龙江流域的斗争》一课教材的分析

陈梧桐

81.6.41

“郑和下西洋”教材分析

孙恭恂

81.1.51

1662 年荷兰殖民主义者的投降书

62.3.14

时代长城修筑经过

于福顺

84.11.9

时末的抗租斗争和奴仆暴动

李恩普

85.12.11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宋和

65.3.57

试论时末东林党的形成

李洵

55.10.21

东林党的政治主张——十六世纪末到

七世纪初的政治斗争

李洵

57.1.8

明鑛徒与清会党——四川哥老会考证

黄芝罔

51.3.20

时末农民大起义

李光壁

54.1

有关时末农民起义军流动作战的一些

董玉瑛

55.11.29

时末农民军流动作战的探索

龚鹏九

59.3.23

谈谈李自成的均田

傅玉璋

57.1.32

李自成起义军在河南的胜利

孙逊

59.4.19

李自成农民军的抗清斗争

王剑英

60.0.27

关于李自成并杀袁时中事件的性质问题

——与王兴亚同志商榷

孙祚民

62.12.53

关于荥阳大会的一点材料

孙祚民

64.3.38

时末武冈人民的反藩役斗争

马少侨

52.4.8

记后时政府的抗清斗争

——纪念二百八十七年前民族英雄李

李光壁

51.9.2

来享等的自焚而作

关于《三国演义》底正统思想

家昌

54.12.60

我是怎样理解和讲述《明末农民战争》

一课时

傅洪

81.5.58

听《时末战争》一节课想到的

钰坤 吴淑文

81.5.60

时朝对云南的屯边政策

金石

83.9.9

时清之际我国的科技翻译

倪庆饩

83.8.2

时清两朝土地占有关系及其赋税制度

的 演变

赖家度

55.9.35

讲授《时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节的教材分析

安微歙县二中

唐立德

79.12.55

清朝前期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赵秉忠

81.6.57

关于王谨等对奴儿干地区的巡视

杨旸 傅朗云

81.5.49

“东南沿海军民驱逐倭寇的斗争”教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分析

吕世微

82.4.52

利玛窦在华事迹述略

丘进

83.6.32

努尔哈赤与女真各部的统一

萧振良

65.8.40

《1862—1873 年西北回民起义》的两个问题

马剑

65.6.44

萨尔浒之战

孙文良

64.8.2

坚持反清斗争的爱国学者顾突武

冉昭德

64.2.2

论康照平定三藩

商鸿逵

63.8.2

试论多尔衮在清朝统一中国过程中的历

史作用

郑克晟

80.6.29

十七世纪达斡尔族人民的抗饿斗争

傅朗云

敬知本

杨旸

80.2.19

满州的兴起

阎崇年

84.5.38

清初抗击沙俄侵略的若干问题介绍

步平

84.5.34

清朝统一台湾的历史概况

幸珍

83.4.28

《清朝前期的经济》一节的教材分析

陈导

83.4.48

1645 年江阴人民的抗清斗争

陆刚

53.12.23

1645 年嘉定人民的抗清斗争

李宽

51.8.26

清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军的联明抗清

史松

81.6.15

清代的八旗制度

秦国经

81.4.13

清初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

郭蕴静

81.6.1

清代的斡林院和斡林

吴仁安

81.2.8

略述 1795 年石柳邓、吴八月领导的苗族

人民大起

贺国鉴

81.2.10

关于康熙捉鳌拜

商鸿逵

79.4.6

《清朝前期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一

节的

教材分析

纪实

83.4.48

《沙俄侵略东北和日俄争夺东北的战

争》

一节教材分析

唐立德

83.5.49

雅克萨战役始末

课本插图介绍:清乾隆“宝腾”、“振

冯坚

80.7.8

远”腰刀

李前亭

85.9.51

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判乱

齐吉祥

82.1.33

老沙皇的侵华罪证与新沙皇的无耻谰

张本政

64.9.45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清政府对蒙古的民族政策

蔡志纯

81.10.5

论清代的闭关政策

谢俊美

79.10.16

略论《四库提要》与四库分纂稿的异同

和清代汉宋学之争

刘汉屏

79.7.40

清代乾隆年间的苏四十三起义和田五

林干

54.1.31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苗民大起义

马少侨

56.6.10

1795 年的苗民大起义

王竹楼

53.7.12

关于天理教起义林清贿通内监的问题

刘延勃

55.6.18

天地会

荣孟源

56.5.17

清代军机处的设立及其性质

——兼与钱实甫同志商榷

吕钊

63.3.9

清代内阁

季士家

63.4.7

清代军机处

钱宝甫

62.9.10

清代总督与巡抚 赵希鼎 63.10.15

石船山考 王剑英 80.5.62

王夫之晚年隐居在何处? 汤益民 80.5.62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魏源而不是林

则徐说的 熊月之 80.4.57

关于三河与庐州的实际距离 龚维英 80.3.55

略论李文成领导的京畿天理教起义 卢善焕 80.1.22

1821 年云南永北各族农民起义 王恒杰 80.6.35

林爽文起义 王良志 62.11.12

1801 年云南僳僳族人民反封建起义 王恒杰 63.11.2

读《1801—1803 年云南僳僳族反封建

起义》 赵学谦 64.8.51

天理教起义于河南滑县一带的原因 高敏 63.3.15

关于天理教起义二三事 张一纯 62.1.23

天理教领袖李文成和冯克善的关系

——与线一纯同志商榷 王天成

1836 年淇澳岛人民的反美斗争 黄延柱 65.1.51

关于“皮岛”罗充 55.1.45

试谈本学期有关清朝历史教学上的几个

重点问题 唐越 55.11.22

篇名

作者

年期页

满清建国及天崇时期的侵明战争

李光壁

赖家度

53.6.18

从聊斋志异看清初山东义军的反满斗

刘汝霖

51.4.26

——《聊斋志异》九山王盗户公孙

九娘诸篇考证

反清的秘密结社

来新夏

56.10.12

吕梁山区农民起义军的抗清斗争

赖家度

53.3.17

山东榆园起义军的抗清史迹初探

赖家度

李光壁

53.4.26

清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

郑天挺

55.1.28

清初土地分配不均的一个实例

孙毓棠

54.7.20

关于清朝田赋问题的一些参考资料

刘孟侃

53.936

清代前期各族人民经济联系加强的一

资料

欧川熙

59.9.36

略论清代的地丁制度

唐棣

55.1.30

赣西棚民的抗清斗争

段从光

55.1.33

历史教学中有关“清初对外关系”一

问题的简释

楚白

54.1.25

满清的海禁与“闭关”

王仁忱

54.12.29

从清初至鸦片战争中国资本主义因素

萎缩和成长

中 国 近

董一清

代 史

55.3.27

通论

列宁论中国近代革命运动

张磊

80.9.8

向工人进行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的初

国营北京有线电厂

体会

工会

63.7.46

近百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概述

荣孟源

52.11.31

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六十年

杨思慎

51.8.10

美帝对华投资的历史发展及其侵略性

(1784—1914)

孙毓棠

51.5.4

美帝侵华史资料纪要

朱智询等

51.3.34;
5.36;6.35

帝国主义操纵下的西藏政府

李有义

51.1.9

讲授中国近代史应阐明的几个问题

汪晋

56.1.13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我们对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理解

白进文等

55.1.14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怎样阻碍了中国

本主义的发展

陈诗启

55.5.15

谈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

荣孟源

84.7.8

略论中国近代社会自然经济的破环

夏东元

62.9.16

我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进行政治思想

育的一些做法

钱文汇

80.10.56

三十年来中国近代历史学发展的情况

陈振江

79.10.36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

徐建竹

80.9.16

黄爵滋与禁烟运动

陈政宽

80.9.18

定海抗英斗争中的葛云飞

张祖桐

80.9.22

怎样理解鸦片战争的性质问题

沈雨梧

80.8.38

乍浦战役史实补遗

邹身城

80.8.39

鸦片战争前夕虎门军民抗英斗争的胜

黄达诚

80.6.37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水师的装备

何锡蓉

84.7.24

“阿思本舰队”与英国的侵华政策

吴乾兑

84.8.12

1842 年鸦片战争时扬子江战役的几处

王少华

81.8.56

如何讲授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姜菲 何文

79.8.60

鸦片战争中的爱国将领关天培

邓亦兵

83.7.11

鸦片战争中泊东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郦仲瑜

83.8.8

鸦片战争时期天主教传教士的在华活

徐恭生

83.7.15

林则徐的选才用人思想

滕振才 赵庚奇

81.7.35

林则徐货币思想试析

程显煜

81.7.38

林则徐与澳门

于醒民

82.5.63

关于林则徐的评价

丁名楠

54.8.21

论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的经世思想

沈渭滨

85.9.2

道光年间群众反抗斗争概况及特点

鸦片战争初期英军对广州、厦门军事

世博、伯钧

85.8.21

动问题

茅海建

82.7.58

三元里抗英斗争组织者考

吴杰

83.9.58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实际赔款数

王庆民

82.9.57

近代殖民主义者掠卖残害华工罪行点

郑国珍

82.9.58

三元里抗英起义及其历史意义

赵矢元

62.6.8

鸦片战争中的浙江“黑水党”

陈家平

63.6.9

鸦片战争时期厦门军民的抗英斗争

蔡如金

64.2.10

试论林则徐

周朝栋

65.1.37

林则徐对西方殖民主义的认识及其斗

策略

徐克林

63.8.7

林则徐在广东后期的思想与活动

陈胜粦

62.3.15

林则徐在被遣戍期间和在此前后的思

与 活 动 “父子同捐八尺身”——简述朱贵父

陈胜粦

61.8-9.25

与大宝山战斗

世博 伯钧

84.1.27

魏源底思想

冯友兰

53.8.17

魏源《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一宁

59.11.22

“升平社学”之初步研究

陈佛松

57.1.14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广东人民反对英国

地的斗争

矢元

56.11.26

张维屏的三元里诗

陈毓罴

51.9.25

张杓的上祁宫保书

陈毓罴

52.1.35

孙鼎臣的官兵行

陈毓罴

52.1.36

鸦片战后山穷水尽的经学(文摘)

范文澜

51.1.34

鸦片战争前夜的中国社会

王仁忱

54.9.15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关系

周南

55.2.28

略谈英国商人为什么要把鸦片输入中

丁名楠

55.1.36

鸦片战争前后银贵钱贱的情况和影响

来新夏

56.9.34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年的战争经过)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来新夏

54.7.27

——中国近代史讲课记录

司绶延

51.8.29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反英

孙志芳

56.2.8

广东三元里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的斗

李龙潜等

55.8.18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向中国勒索的几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较大的赔款

靳代

65.2.63

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雅片战争

太平天国前夕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郭毅生

55.7.47

金田起义前广西的土地问题

梁任葆

56.7.46

太平天国革命前夕李沅发的起义

马少侨

53.2.12

金田起义前广西的农民起义

梁任葆

57.10.14

太平天国革命(1850-1864)

司缓延

51.9.29

太平天国的乡官

张振鹍

53.11.15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妇女

张一纯

55.4.16

太平天国和矿工

梁任葆

57.5.16

谈谈对“天朝田亩制度”中农业社会

义思想的理解

周南

55.9.39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中农业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问题

吴良祚

55.12.41

我对“天朝田亩制度”中农业社会主

思想的理解

东霁明

55.12.44

太平天国后期的商业政策

娜琳高娃

58.4.23

太平天国的茶丝输出贸易

〔英〕伶俐

56.5.18

太平天国“天海关”考

郭存孝

59.12.30

太平天国的禁烟政策及其实施情况

郭存孝

58.11.35

访问苏州的太平军

王崇武译

53.1.7;
2.10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遗留的石刻

方诗铭

.5.23

试谈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苑书义

57.2.9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外国资本主义的

装干涉

姚琮

57.8.29

美英资本家是太平天国起义的绞杀者

〔苏〕巴拉罗夫斯基

52.9.7;
10.9

英国侵略者破坏太平天国革命的一段

证明美英资本主义从开始就进行扼杀

王崇武译注

57.4.32

平天国革命的洋铁炮的发现

罗尔纲

53.3.22

论忠王写自传的动机

罗嗣蕃

52.12.14

答罗嗣蕃同志

罗尔纲

52.12.16

陈玉成、李秀成与太平天国后期的军

苑书义

58.10.26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从军日记》与洪大全

傅乐焕

51.7.22

捻军领袖张禹爵和张琢(张五孩)

朱偰

54.10.49

关于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浙江地区武装

涉者的几点问题

祁龙威

55.3.33

湘军—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反动地主武装

景珩

57.9.43

太平天国时代广西壮汉各族农民的反

削斗争

古芦

58.12.21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贵州的苗民起义

马少侨

55.4.19

上海小刀会起义始末

王天奖

53.11.30

太平天国和上海小刀会关系的商榷

梁任葆

57.2.52

太平天国与天地会关系的问题

罗尔纲

54.1.6;
2.10;3.11

关于“捻军”一名的简释

曹木青

56.10.43

1865 年—1866 年的捻军战争

江地

54.11.33

捻军与太平军余部合流后的抗清斗争

林树惠

54.1.35

云南回民起义史料

〔英〕T.L

布洛克斯

51.11.6;

清末云南回民起义中各兄弟民族参加

12.9

义的情况

马汝珩

59.2.35

试论阿古柏政权的建立及其反动的本

马汝珩

57.8.7

略论冯云山

韩荣宝

63.4.14

略论太平天国革命史上的永安时期

陶国铸

62.11.8

太平天国在天京实行的几种制度

62.4.19

太平天国的北征

王付孙

62.1.26

太平军在浙江的反侵略斗争

王兴福

64.5.14

太平军在陕西的抗清斗争

张生旺

63.1.14

太平天国余部的抗清斗争

韩学儒

65.5.32

谈一件太平天国史料

刘守诒

62.5.17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清廷财政的打击

—清内务府“奏销档”之反映

张德泽

64.5.32

帝国主义是上海小刀会起义的绞杀者

杨同余

63.11.10

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族农民起义 1855

—1872 年

陈元煦

65.2.24

略论杜文秀之死

剑鸣

64.11-
12.58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1862—1873 年的西北回民起义

吴万善

63.3.19

太平天国失败后的捻军抗清斗争

马汝珩

61.7.25

略论 1864—1868 年的捻军战争

祁龙威

62.12.24

曾国藩剿捻计划的破产

蔡锦松

63.10.23

英王陈玉成自传

罗尔纲

53.4.28

太平天国定都和北代的决策得失问题

其史料根据

张守常

80.5.23

关于太平天国辖区的土地关系问题

梁义群

80.2.44

太平军进军两湖

陶国铸

张英

80.2.49

太平天国的考试和招贤制度简介

庄福铭

80.2.52

洪仁玕的革命诗歌

余明侠

80.6.40

略论洪秀全

唐右铭

81.3.7

太平天国 京是一大战略错误

茅海建

81.3.13

福建义的小刀会领袖是谁?

罗尔纲

81.4.18

略论洪仁玕

沈渭滨

81.1.23

太平天国时期蒙古地区各族人民的反

清 起义

刘毅政

81.6.22

洪仁玕和他的《资政新篇》

林庆元

79.5.21

拜上帝会与儒家思想

闻性真

80.10.23

“天国”的理想和现世利益—太平天

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立强

80.10.27

试论太平天国后期进军陕西的战略方

邵宏谟

韩敏

80.10.31

太平天国大花钱考订

斯文 章士严

80.10.35

闽浙边区金钱会起义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业生产

卓亦溪

84.3.24

破坏问题

王天奖

84.1.30

咸同年间黔西南白旗军大起义

雷广正 李知仁

81.8.24

旧中国反动政府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条约

靳代

65.2.46

一宗不可忽视的史料

荣孟源

84.10.55

国内有关天地会起源与性质研究述评

沈谓滨

84.10.58

布兴有部和太平军

章士晋

84.9.55

太平天国禁酒诰谕与天酒

华强

84.9.57

张乐行氏族墓碑略论

尹正时 张汉三

84.11.58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遗址调查

朱洪斌

84.11.60

释“功勋等臣,世食天禄”

祁龙威

79.10.35

有关太平天国史中两个问题的讨论综

李宏生

79.10.56

太平天国文献题解三则

祁龙威

89.9.32

太平天国时期少数民族起义词汇选释

江地

89.9.33

如何评价李秀成

李庚

79.9.40

要实事求是评价张乐行

腾凰 佩霖

79.12.47

太平天国高桥战役遗址现场教学的体

上海市高桥中学历史组

80.12.44

太平军在贵州的战斗

杜文铎

82.5.30

太平天国的王分为几等?

史式

85.10.34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一课的教学

龚奇柱

83.7.49

灶捐不是田赋附加税

缪景湖

84.9.59

太平天国的灶课钱和灶捐

吴竞

84.9.59

太平军北征战役的几个问题

关于李秀成在苏州推行的租税政策的

舒翼

79.7.24

质问题

段本洛

79.7.50

捻军起义概述

江地

79.12.36

关于捻军起义的时间和西征问题

曾意丹 朱亮

79.12.42

《近代稗海》序

荣孟源

85.5.6

太平军在常昭实施的经济政策

刘庆荣

85.1.13

血渥中原—记太平天国时期的北战场

邹身城

85.2.6

太平军进军上海概述

余先鼎

83.1.18

1853 年太平军南京战役研究

沈渭滨

83.9.12

太平军北伐进军的几个问题

黎仁凯

83.9.19

重谈太平天国与丝茶出口贸易

韩明

83.10.10

关于华尔其人

项立岭

83.8.11

太平军转战漳州

蔡如金

83.8.15

天地会和两广天地会起义述略

江地 乔润零

83.10.14

太平天国天京水营示意图及说明

聂伯纯 韩品峥

82.12.54

太平军攻克苏州及失守原因初探

李恩普

82.12.20

《资政新篇》的进步改革思想

陈丽达

84.8.35

洪秀全与《资政新篇》

苑书义

81.9.13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始末

王贤知

81.8.18

关于湘军的产生与曾国藩办团练的关

严福庭

81.8.22

李秀成官爵考—兼辨新出“民不能忘” 碑文是假的

祁龙威

1.10.10

太平军北伐

张守常

83.8.34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中国近代史讲课记录

司绶延

51.10.29

谈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矛盾的特殊性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

郑昌淦

54.6.14

合的问题

来新夏

54.11.30

“天津条约”订立前后美国对中国的

略行动

丁则良

51.8.1

1861 年北京政变前后中英反革命勾结

严中平

52.4.15;
5.14

英国社会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 年英帝国主义在汉口、九江强设

H.JI 克里门科

62.12.40

“租界”及其他

高朗

65.12.43

1868 年的“蒲安臣使团”和《蒲安臣

约》

钱实甫

64.9.11

英德帝国主义向清睡府兜售船舰的野心

和竞争

李德征

64.7.9

清朝政权的半殖民地化与总理衙门

钱实甫

63.7.6

1862 年的“中英联合舰队”

余先鼎

81.4.21

慈禧是怎样发动“北京政变”的1870—1879 年四川东乡人民的抗粮斗

陈嘉炎

.81.1.13

刘德仁 张先坊

64.6.38

洋务运动

晚清江西纸厂工人反压迫的斗争

孙毓棠

51.10.25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清政府的

洋务运动

王仁忱

58.1.24

说满清同光时代的“洋务运动”

—课堂讲授内容纪要

司绶延

51.2.27

早期亲美的买办分子杨坊

余先鼎

66.4.59

《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教材

陈导

83.10.39

分析

洋务运动的中的北洋海军

郑云山

81.2.13

篇 名

简论“官督商办”对民族资本主义发

作 者

年 期 页

的阻滞作用

段本洛

81.10.14

试论早期买办势力的登上政治舞台

陈申如 朱正谊

80.1.26

我对洋务运动的一些看法

洋务派所办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及其

史澍

80.4.27

邓亦兵

81.11.56

租界

张光仪

83.8.35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梁义群

83.8.36

阿古柏

郭久琪

83.9.55

新军

王开玺

83.9.56

浅论左宗棠在反对阿古柏和沙饿入侵

的作用

左宗棠在收复新疆过程中的爱国主义

陈孝宁

82.2.17

精神

穆渊

84.9.7

左宗棠对新疆经济建设的贡献

洪涛

84.9.11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前法国企图从越南向中国进行

扩张的阴谋活动

胡益祥

58.3.29

中法战争(1884—1885)—中国

近代史讲课记录

司绶延

51.11.27

六十年前刘永福黑旗军在越南的反帝斗

刘汝霖

51.3.11

1884 年的马江战役

万次夏

64.10.25

记盛宣怀在中法战争期间的几件事

齐国华

83.11.60

欧阳利见与镇海口战斗

世博 伯钧

83.4.32

刘永福接受招抚和撤兵回国当官刍议

彭大雍 范宏贵

85.12.14

马礼逊父子

郑天挺

54.2.36

中日甲午战争

第一次中日战争(1894—1895)

司绶延

51.12.31

; 52.1.31

马关议和前李提摩太策动李鸿章卖国

谋的发现

丁则良

51.2.14

中日甲午战争赔款的借款

孙毓棠

51.3.23

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抗日始末

来新夏

53.12.32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日帝侵略台湾后的统治者—总督

来新夏

51.6.9

试谈甲午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完全形成

顾林

56.4.14

德国人在中国

朱士嘉译注

57.8.21

德帝国主义侵占胶州湾与山东人民的抗

德斗争

刘亦冰

60.9.15

美国迫害华工史辑(1850—1924) 1895—1900 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斗

丁则民

51.3.3

争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黄廷柱

57.6.7

“门户开放”政策在美帝侵华历史中的

作用

余绳武

51.5.8

从烟业看帝国主义对华的经济侵略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密电码是怎样被破

唐垂裕

57.12.9

译的

吕万和

79.6.68

李鸿章子李经方在甲午战争中的两桩罪

关捷 高美雁

.84.5.14

威海卫和威海之战

何力

83.6.47

关于甲午战争中日军在山东的登陆地点

宋文瑄 浦增繁

83.6.49

甲午黄海海战始末

戚其章

81.2.17

评丁汝昌

敬知本

82.10.15

甲午丰岛海战始末

孙克复

79.11.11

甲午成欢之战

孙克复

82.6.13

中俄谈判中的杨儒和李鸿章

崔树菊

82.8.26

沙俄侵占旅大及其与其他帝国主义的争

王敦书

79.7.34

甲午战后领导台湾人民抗日的爱国主义

者—徐骧、刘永福

维新思潮和戊戌变法

李光璧

51.3.14

冯桂芬的思想

周辅成

53.9.19

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

王炳义

57.10.18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的历史观初探

李祖龙

82.2.14

容閎和中国近代首批官费留学生

关威

83.3.13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家康有为

郭桂兰

84.11.38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一节教材分析

王明华

84.8.52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戊戌变法》一章的教学

王克骏

80.2.63

戊戌变法教学计划

蒋书文

81.11.58

处理“戊戌变法”一节教材的探索

王自成

81.9.61

戊戌维新派如何看待洋务运动

文海

83.10.18

张謇拥袁浅析

罗华庆

83.12.19

关于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吕万和

景琳

84.6.44

张之洞与反割台运动

戚其章

84.10.20

张元济与通艺学堂

贾平安

84.8.16

试析郑观应的兵战思想

张华腾

84.12.13

试谈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

青辉

83.3.35

戊戌政变后英日营救康、梁经过及原

张豫杰

85.7.10

维新运动时期的几种报刊

侯善才

84.4.45

鸦片战争后五十年间中国的维新思想

荣孟源

51.11.2

戊戌改良主义运动(1898)

—中国现代史讲课记录

司绶延

52.2.32

戊戌政变在近代革命史上的贡献

王其榘

53.2.19

戊戌变法与英帝国主义

王崇武

53.6.5

戊戌变法前后英帝在华人员的操纵干

林树惠

52.10.6

戊戌政变前后湖南维新运动的社会基

和思潮的演变

陈熊

59.7.16

清代常州经今文学派与戊戌变法

汤志钧

53.11.11

试论冯桂芬的思想

林敦奎

63.9.13

清末立宪派的阶级基础问题

苑书义

63.5.8

强学会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作用

汤志钧

64.9.16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民权”观

李文海

62.10.26

《天演论》在《国闻报》上发表过吗?

吴德铎

62.10.33

义和团运动

试论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

李俊虎

63.2.8

义和团首领张德成

林树惠

53.1.20

有关义和团在保定地区反帝斗争的一

情况

邸富生

64.11-

12.82

从“东南互保”看洋务派破坏人民反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斗争的罪行

祁龙威

63.12.9

李提摩太在山西的侵略活动

郭吾真

64.4.11

1870 年的天津教案

贾逸君

64.11-12.79

庚子赔款与清政府的捐税剥削

刘克祥

62.6.13

南昌教案

来新夏

62.1.16

关于满清政府处理天津教案的一个考证

贾逸君

54.6.27

1897-1899 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

赵永良 傅克顺

翁祖泽

60.9.7

义和团起义前夜清朝政府的对内和对外

〔苏〕T.B.叶菲

政策

莫夫

58.2.13

义和团运动

翦伯赞

58.5.7

义和团运动(1900-1901)

—中国近代史讲课记录

司绶延 金家瑞

52.3.29;
6.34

义和团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及其历史意义

丁名楠

56.11.13

义和团运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李侃

79.2.12

义和团源流试探

李世瑜

79.2.18

八十年代以来义和团研究情况简介

冯士钵等

84.12.59

义和团运动资料述略

义和团在天津的反帝斗争

庄建平

南开大学历史系

82.1.56

四年级历史专业班

60.6.20

华学澜的《庚子日记》

丁则良

52.12.20

天津都统衙门—帝国主义者侵略的机

林树惠

52.6.20

义和团在四川的活动

隗瀛涛

60.7.20

义和团在山西的斗争

谢玉章

59.12.31

帝国主义导演下的“东南互保”

金家瑞

51.10.22

义和团时期有关“东南互保”的英美方

面资料

林树惠译

51.9.10;

资产阶级各派系在义和团运动期间的态

10.12

度和活动

何若钧

57.9.25

义和团反帝运动失败后知识分子受国运

动的意义及作用

李时岳

55.5.21

关于景廷宾的“扫清灭洋”起义

贾逸君

60.6.37

义和团运动史研究管见

李侃

82.12.8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义和团的旗帜

宋洪伦

80.9.63

义和团在天津攻打过的紫竹林

张仲

79.6.63

八国联军设立的天津都统衙门

廖菲

84.6.9

略论聂士成

刘民山

83.11.13

梨园屯教案浅探

王守中

83.10.18

十九世纪后半期英国对云南的侵略和

南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余定邦

80.12.16

光绪与慈禧矛盾性质剖析

杨光楣

80.12.11

义和团反帝运动

轩源

80.11.2

从“扶清灭洋”口号看义和团对清王

的认识

程歗

80.7.12

义和拳·义和团·“扶清灭洋”

冯士钵

80.7.17

《团规》是清政府破坏义和团运动的

林克光

80.11.7

八国联军暴行简辑

世博

80.11.9

“东南互保”评述

廖一中

80.7.21

清末谴责小说

张克健

83.9.57

辛亥革命及北洋军阀统治

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

魏宏运

53.12.13

孙中山先生传略

56.12.3

辛亥革命中少数民族的斗争事迹

郑其栋

韦世明

83.5.18

辛亥革命时期的张作霖其人

敬知本

83.6.12

试论留日学生运动

丁焕章

82.9.30

辛亥革命前的袁世凯

李建武

82.8.30

清末莱阳抗捐抗税斗争首领曲诗文

马庚存

84.4.42

关于孙中山和铁路以及詹天佑的史

料照片

詹同济

84.1.58

1904 年革命党人的上海庆余里会议

苏仲湘

84.5.57

督办参战事务处和督办边防事务处

黄纪莲

84.5.58

《辛亥革命》一章教材的基本线索

白荣胜

84.10.39

辛亥革命前的女革命家—秋瑾

许铮

84.4.51

试论辛亥广州起义与武昌起义之关系

顾林

80.2.23

辛亥革命

段昌同

52.7.23

试论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党

夏良才

80.4.39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清末第一个以省区命名的留日学生

刊物—《湖北学生界》

黄国华

80.4.33

蔡元培和爱国学社

姚兴全

81.8.28

纪念辛亥革命—在天津市纪念辛

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吴廷璆

81.12.2

辛亥革命前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根

地思想

魏宏远

81.10.2

黄兴“登台拜将”与黎元洪的阻谋

石芳勤

81.10.16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美洲华侨

吴金枣

81.5.37

湖北新军广大士兵如何转向革命

石芳勤

81.2.23

简论盛宣怀对付武昌起义的策略

齐国华

81.5.42

略论共进会的怀质和作用

石芳勤

79.11.16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十二周年

邓初民

57.3.2

1905 年中国人民的抵制美货运动及资

阶级在运动中的表现

何玉畴

60.1.5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在同盟会成立前对

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的贡献

邓桦

59.10.43

同盟会及其政纲

来新夏

55.6.29

同盟会时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苑书义

55.8.21

试谈孙中山的土地纲领

尹广瑶

57.3.17

1906 年的萍浏醴大起义

涤尘

58.10.21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的政治经济概况

〔苏〕E.A.贝洛夫

60.1.11

币制实业借款—辛亥革命前夕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恶毒的阻谋

孙毓棠

53.8.11

辛亥革命

段昌同

52.7.32

辛亥革命运动中各个阶级的具体表现

张延举

53.9.6

1911—1913 年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对中

的侵略政策

〔苏〕E.A.别罗夫

58.9.11

1903 年的“苏报案”

余先鼎

63.9.21

清朝末年江浙人民收回苏杭甬铁路自

运动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群众的反帝反封建

何玉畴

63.4.21

乔志强

63.6.12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1906—1910 年安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

邹翔贯

62.7.23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不平等

约的认识和态度

徐绪典

64.9.2

秋瑾

陈铁健

63.1.21

邹容的革命民主思想

周增义

61.7.33

略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形成

王仁忱

61.11-

12.4

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派与立宪运动

刘桂五

62.8.19

广东地区的辛亥革命运动

李玉奇

张磊

62.5.21

辛亥四川保路运动

隗瀛涛

61.11-

12.21

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的干涉和破坏

吴乾兑

62.2.16

在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吴玉章

61.11-

12.2

试论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

苏寿桐

61.10.8

清末的“预备立宪”

张天保

65.2.40

帝国主义列强赞扬和支持清朝“立

张天保

65.7.37

宪”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帝国主义

四川的经济侵略

胡昭曦

61.11-

12.1

论建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思想准备

李国华

85.6.8

汪精卫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叛变活动

刘民山

85.4.16

试论清末官办工业的“招商”

蔡世华

85.11.27

黄左卿和公和永丝厂

徐振国

85.7.39

清末五大臣出洋

赵秉忠

83.6.50

略论收回利权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

展的推动作用

刘世龙

85.5.28

清末津镇路权的收回和自办运动 日本对中国铁路的强占和金融扩张

何玉畴

85.5.30

(1931.9-1945.8)

李安庆

85.5.8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京政权元首、国

总理更迭表

谢本书

62.6.51

对“护国战争”几个问题的认识

谢本书

65.3.44

张勋与“丁巳复辟”

刘望龄

64.6.18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服军事劳

的华工

蔡夏

63.8.35

北洋军阀的来历

56.4.22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中国近代历史讲课记录

荣孟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来新夏

52.8.34
;9.33
10.33

袁世凯与日俄战争

廖一中

83.2.8

从档案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陆军及其

军费

陈长河

83.3.39

从北洋政府关税档案史料看帝国主义

中国税收的控制与掠夺

从旧中国海关高级职员的属籍看帝国

钱建时

85.2.52

义对海关的控制

刘武坤

85.2.54

皖系军阀的兴衰和特点 单宝 84.4.17

关于《皇姑屯事件始末》一文的几个问

题 魏明 82.10.60

袁世凯统治时期农民群众的几次抗捐抗

税斗争 方庆秋等 65.11.52

《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一节教材分析 颜家珍 81.12.30

略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两国在华

之矛盾 王善中 84.3.27

梁启超与巴黎和会 刘福祥 实元 83.1.25

蔡元培在天津 高平叔 83.3.1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帝对中国侵略性

的借款(1913 年——1917) 贾维诚 51.10.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1914 年——1922) 鼎勋 59.8.2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民族工业的发

展 马洪林 80.5.28

中国第一个机器毛纺织厂的历史沿革 林隆 83.3.58

《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简介 何一民 83.1.61

旧中国资本家为什么大量使用童工 邱远猷 79.6.38

“五四”前夕封建军阀掠夺土地的状况

彭明 79.2.38

1917 年中国对德国断交的背景 〔美国〕保尔·芮恩施

游燮庭摘译 82.3.16

裕源纱厂是怎样创建的 陈梅龙 84.5.8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从荣家企业的发展看资本积累在民族

本企业中的作用 柏铮 盛文武 84.5.12

武训其人其事 谢兴尧 51.7.30

中 国 现 代 史

通论

关于讲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五四运

动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点问

题的一些体会 顾林 55.9.21

要重视用党的历史教育青年——纪念中

国共产党诞生六十周年 史言 81.7.2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情况 肖效钦 81.7.8

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

道路 肖正 81.8.2

关于人民军队名称的演变 高晓星 82.8.4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搞好党史课

解放军铁道兵学

教学

院党史教研室

80.5.53

论民主革命时期的民主党派

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副主席、

邱钱牧

84.2.20

统、副总统、五院院长更迭年表

陈瑞云

82.3.63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光荣道路

中央团校青运史研究

郑洸 罗成全

82.4.2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的民兵

刘永祯

62.8.28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运动历

简况

秦云

64.4.16

共青团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秦云

64.6.40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出版和传

张允候

63.7.31

1918——1936 年的大同煤矿

中共大同煤矿委员会

史编写组

62.2.28

五十年来中国人民是怎样为民主宪法

斗争的

魏甄

54.7.1

中国革命史讲授提纲

梁寒冰

54.9.4 ; 10.3;

11.4;12.1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分期分段问题

顾林

54.9.20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荣孟源

62.12.28

略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 开始

顾林

63.12.14

《每周评论》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赵福亭

63.8.12

批判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上

工人中的一些活动

李星

64.5.20

江西改造社

张允侯

64.8.33

袁玉冰是《新江西》杂志创始人

文耀奎等

81.1.45

如何讲授五四新文化运动

彭明

82.1.8

党成立以前的建团活动

肖甡

82.1.34

五四时期的全国各界联合会

李义彬

82.1.25

“五四”时期的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

叶梧西

80.11.19

新民学会组织湖南青年参加旅法勤工

学的情况

窦爱芝

80.11.22

略论“五四”时期的工读互助团

关于“五四”时期的“民主”和“科

刘健清

83.9.23

学”问题

魏宏运

79.5.2

五四时期对封建道德的批判

杨国宜

81.5.2

历史上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

阎伯纬

81.6.25

述 “五四”时期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陈文斌

81.8.7

“五四”时期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劳

与学习

张洪祥

81.10.18

中共旅法小组和旅欧支部

王永祥

81.10.21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概况

王永均

84.6.12

“五四”时期妇女运动的情况

黄晓瑜

84.5.2

北京大学马克斯学说研究会

胡柏立

79.10.28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

黄国华

79.9.38

鲁迅先生对历史文献的保护、整理与使

李希泌 刘明

80.5.46

“五四”与二十年代台湾文化启蒙运

陈碧笙

80.5.32

关于 1919 年苏维埃政府《致中国国民及

南北政府宣言》

杨一也

56.9.36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1918—1920 年中东铁路中俄两国工人反

对外国干涉者和白卫军的共同斗争

[苏]A.H.赫菲茨

59.6.13

十月革命对中国五四运动的鼓舞

刘弄潮

54.5.6

“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运动

刘经宇

59.8.14

关于“马克斯学说研究会”的几项史料

阴法鲁

51.3.30

——北京大学最早研究马克思学说的

组织

“五四”时期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

雪石

52.5.1

五四爱国运动史料

荣孟源

51.6.11

五四运动琐记

金毓黻

51.6.28

五四运动时期工人进行政治斗争的记

断片

阴法鲁

53.8.24

我们应该如何纪念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开辟了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

王可风

59.5.2

的广阔道路

洪焕椿

59.5.10

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宣

传 活动

高全朴 张岂之

59.5.5

“五四”时期天津爱国运动概述

南开大学历史系

中国近现代史教

研组

59.5.13

中苏关系史上的新文献

[苏]·A.H.

布洛依娜

57.12.35

从“五四”到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的

和革命主要报刊简介

文琪

58.5.39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

(1919

—1923)教学的文艺参考资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文艺参考资料之一

顾林 薛绥之

53.9.27

上海工人第一次纪念五一劳动节

子牛

59.5.40

陈独秀前期思想的解剖

孙思白

63.10.28

“五四”前后的研究系

彭明

64.1.25

“五四”前后的交通系

彭明

64.2.15

“五四”前后的安福系

彭明

64.3.13

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荣孟源

53.1.33;

1921—1927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军

2.32

斗争

来新夏

53.7.1

天津早期纪念列宁的活动

廖永武

84.4.46

试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

的合作

曾庆榴

62.7.2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洪湖地区渔民

痛苦生活

1921 年长辛店工人庆祝“五一”游行

唐侠鸣

60.8.22

的歌

65.5.61

纪念“二七”工人运动三十周年

来新夏

53.2.1

“二七”罢工斗争

阳光射

55.2.31

悲壮的二七流血斗争记

刘弄潮

54.2.38

从争自由、争人权看二七罢工的历史

地位

傅荷生

84.4.37

1924 年前后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

及直系军阀的反动统治局面

顾林

54.11.36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关税会

议”与“法权会议”

顾林

57.4.13

有关 1924—27 年帝国主义经济侵华

的 几 个问题

魏宏运

54.9.23

中国 1925—1927 年革命与英帝国主

[苏]P.维亚

53.8.5;

9.12

特金

瞿秋白主编的《热血日报》

黄志仁

81.9.16

1925 年的广东战争

顾林

58.1.32

1925—1926 年的省港大罢工

[苏]T.H.阿

56.8.28

卡托娃

“基沙惨案”始末

余炎光

58.2.21

“三一八”惨案始末

彭明 桑咸之

57.2.12

万县惨案

隗瀛涛

60.4.30

关于 1927 年武汉革命政府的几个问

魏宏运

58.5.17

国贼蒋介石做交易所经纪人的罪证

陆丹林

52.9.16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对中

国革命的干涉

林平野 陈扬灵

56.9.12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英日美等帝国主义在我国北伐战争中不

同的阴谋——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争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

一文的一些意见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 —

廖璋

57.6.51

1927)

教学的文艺参考资料——新民主主义

革命史文艺参考资料之二

薛绥之

顾林

53.10.27

沈雁冰同志谈关于中山舰事件——

1978

年 1 月 4 日访问记录

戴鹿鸣

刘炼

81.6.10

武汉政府时期反击夏斗寅叛变的斗争

张光宇

81.3.2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武汉国民政

的革命报刊和教育事业

袁继成毛磊

刘继增

81.2.5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

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张声卫

79.10.22

略论 1925 年广东革命政府的两次东征

刘寒

83.8.17

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

的探讨

傅尚文

83.12.22

1925 年 9 月安源惨案的历史教训

刘宗道

83.12.26

评武汉政府第二期北代的战略决策

郭绪印

83.7.19

冯玉祥与北京政变

金保华

83.12.29

孙中山平定商团叛乱的革命措施

方毓宁

84.4.20

试论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对北伐战争

的 领导

肖贵清

84.4.23

冯玉祥与南口大战

刘敬忠

84.3.32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形成的标志

冯毅

84.1.36

北伐临颖战役中捐躯的蒋先云

洛轩

81.10.24

戴季陶与戴季陶主义

高德福

80.5.36

北伐时期四川人民的革命斗争

马功成

80.2.27

我是怎样教《北伐战争和上海工人武

起义》一章的

湖南省沅江三中

黄有为

84.12.53

周恩来同志 1924 年—1926 年在广东的革命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活动纪实

周新月

83.10.25

美帝国主义在五州运动中的反革命两

郑云山

65.7.39

天津的五卅反帝运动

南史

65.5.37

略论廖仲恺

余炎光

64.1.19

北洋军阀政府破坏马克思列宁主义在

国传播的一些罪行

宋文章

62.10.45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国民会议

刘惠吾

64.9.21

国民会议运动

王水湘

82.2.26

牢记“四一二”大血债

傅彬甫

51.4.12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蒋介石的

革命两手

略读 1927 年革命的失败

罗夫 66.4.48

魏宏运

63.5.1

北京反帝大同盟及其主要活动

谢荫明

64.4.13

关于 1927 年武汉革命政府的几个问

魏宏运

58.5.17

上海日本纱厂工人在“五卅”反帝运动

中的英勇斗争

耿卫东

61.3.13

重评“五卅”运动中的陈独秀

郭绪印

81.6.26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湖北农民

运动

谢显清

64.9.28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反动组织

——孙文主义学会

郭绪印

64.7.15

北伐战争概况

程雨众

62.3.24

1927 年武汉革命政府的北伐

北伐时工农大军在解放两湖和江西战

魏宏运

64.3.22

中的作用

魏宏运

65.3.36

北伐时两湖人民夺取武装夺取政权的

斗争

魏宏运

65.8.52

汉浔英租界的收回与帝国主义的武装

为今

65.4.35

1927 年武汉革命政府反经济封锁的斗争

魏宏运

63.9.23

1927 年南昌武汉之争的实质

魏宏运

64.6.26

1927 年武汉革命政府是怎样走向反动

魏宏运

63.11.18

1927 年蒋介石匪帮对武汉革命政府的颠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复活动

魏宏运

64.4.2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纪念“八一”建军节二十六周年(社

53.8.1

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荣孟源

53.3.26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化战线上

的 “围剿”与反“围剿”

柳叔

54.3.35

有关 1927—1937 年我国苏维埃革命

的几

个问题

魏今

59.7.1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斗争路

线

谭双泉

57.7.2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

土地分配

为今

60.4.26

1933 年湘赣边区的查田查阶级运动

谭双泉

58.11.14

关于中国苏维埃经济建设工作的一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

谭双泉

59.9.13

报和进步报刊简介

文琪

57.12.24

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几个问题

64.6.52

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

罗荣恒(遗作)

65.3.26

毛委员在连队建党

赖毅

65.2.33

毛委员教我们用兵作战

韩伟

65.2.25

古田会议前后

赖传珠(遗作)65.3.30

闽浙赣省的红色省城——葛源

——老根据地访问记之一

王重民

51.12.12

记 1930 年 9 月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吉安城

江西吉安高中历史组

57.12.30

关于 1931 年中华工农兵第一次全国

代表

大会的召开

庆升

59.2.18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

〔日〕井上清

56.12.21

九一八事变以后胡适的一个卖国主张

何方

51.9.1

东北游击运动简史(1931—1945 年)

刘永安原著 李希泌编

55.10.25

“一二八”上海抗战简纪

傅彬甫

52.1.4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变

郭绪印

62.4.23

1931 年洪湖苏区人民战胜洪水的英勇

谭克绳

64.3.19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回顾长征

刘伯承

65.10.3

遵义会议的光芒

张南生

65.10.9

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杨盛清

65.1.43

“一二·九”时代革命学生的光辉道

何文

65.1.23

继承“一二·九”的革命传统

南开大学历史系学

生:

和兆之、王英、穆福田

河北大学历史系学

生:

赵国瑞、马葆达 孙英

65.1.29

纪念“一二·九”运动十六周年

高一宁

51.12.5

“一二·九”运动在天津

廖永武

65.12.5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左右江革命

据地的创立

刘晓

79.7.29

平江起义和湘鄂赣根据地的开辟

韦杰廷

79.8.24

关于“八七”会议的几个问题

杨西岩

85.12.28

红五军上井冈山

黄仲芳

85.12.32

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

黄少群

84.6.39

中央苏区的三次反“围剿”

肖甡

84.5.40

苏区的税收

宋维

84.2.26

关于国民党改组派

鲁振祥

81.5.47

商城起义的时间问题

耿卫东

83.8.37

商南起义的命名问题

李仁和

84.10.19

关于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

贾侃如

84.7.36

福州惨案及有关史实订正

黄国荡

84.7.62

“二五减租”口号的由来

梁尚贤

84.12.56

强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

宋豫君

朱树长

84.9.48

谭震林同志谈井冈山道路——访问记

胡晟盛

周锦尉

81.12.4

1932-1936 年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简况

李毓卿

85.4.51

浅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区

谢济堂

82.10.19

1930 年台湾高山族雾社起义

陈民

82.11.18

1927 年 11 月—1930 年 3 月鄂豫皖革

命根

据地的几次会议

谭克绳

83.7.24

红三军在黔江斗争的一段史实

黄健民

叶欣

83.11.22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红军的青年将领寻淮洲

朱永来

83.11.18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白区工

作 概况

李坤

82.5.36

中央革命根据地在 1929—1931 年间

土地

革命的情况

金德群

82.2.20

1930 年的“二七”会议

陈荣华

81.4.26

陈铭枢与“福建事变”

吕乃澄

81.3.25

何梅协定出笼前后

李文荣

邵云瑞

80.12.21

福建事变时间十九路军与红军的几次

王顺生

83.2.14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崛起和失败

郑全备

薛谋成

83.2.14

红色娘子军

罗修湖

马庆忠

83.3.22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左志远

83.6.20

华北防共协定考

常凯

85.11.58

我对长征历史意义的理解

肖天友

81.3.31

关于红军长征的战略方向问题

李安葆

81.4.24

三十年代冀东武器走私贸易浅析

熊达云

85.7.14

党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象

郑镇峰

84.11.48

阎锡山与晋系的形成

潘荣

84.11.4

党对杨虎城及其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工

米鹤都

83.11.27

略谈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陈荣华

79.12.12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间·地点及人数

黄少群

85.11.64

遵义会议——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

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胜利

李安葆

83.12.6

全陕第一次农代会简介

周文琪

83.5.30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前夕国际形势简述

顾林

54.5.30

抗日战争

荣孟源

53.5.29

二十年前的芦沟桥事变

何骞

57.7.30

抗日抗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民主选举

魏宏运

53.9.5

抗日战争中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魏宏运

54.12.33

1937 至

1941

年抗战期间美日如何合

侵华

杨生茂

51.4.3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报和主要进

步报刊简介

文琪

58.10.41

中国人民抗日抗争的伟大胜利

(新华社)

65.9.25

中国人民是怎样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

陈志远

65.8.3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两条

抗战路线的斗争

金春明

63.6.20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根据地工人运

的概况

韩刘文

64.7.20

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北抗日根据地

朱仲玉

62.7.28

前线平型关

李天佑

65.9.3

熔炉

牛克伦

65.11.32

工人武装自卫队

康永和

65.9.9

少奇同志在淮北敌后

张爱萍

65.9.14

神头之战

周希汉

65.9.19

三十个月的沁源围困斗争

肖玉杰

61.8.9.3
6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对海南岛经

掠夺的一些情况

许明光

62.11.26

上饶集中营里的斗争烈火

胡绳玉

65.2.51

剥去美军的画皮

仲曦东

66.4.36

大江重渡

黄火星

65.1.21

台湾人民“二·二八”武装起义 “九·一八”到“八·一三”蒋介石

史津

65.2.59

对日本

政策的变化

吕乃澄 梁旭毅

85.4.43

试析从“九·一八”到武汉沦陷前日

的对华政策

张历历

85.6.18

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65.1.4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

乃和

65.8.39

“七七”事变前的日本华北驻屯军

张洪祥

82.10.43

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的重要贡献

刘庭华

85.18.2

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

王秀鑫

85.12.2

抗战初期七七献金运动

毛磊

85.12.7

史迪威与中国抗战

傅尚文

85.10.2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东北抗日根据地述略

朱建华

85.10.9

《救国时报》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

胡正豪

85.8.9

1938 年武汉保卫战概况

张建祥

85.11.33

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合理负担政策

略论华北敌后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的建

立——兼述晋察冀边区军民代表大会

魏宏运 85.11.10

的召开

张洪祥 85.11.13

略论马列主义的战争观

顾德欣

刘颂经

85.11.2

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左权将军

罗宝轩 85.9.19

试述二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目

朱振明 85.10.27

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帝国主义对天津纺

工业的兼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

姚洪卓 82.6.17

线上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

潘国华

林代昭

82.3.10

泰戈尔对日本侵华政策的批判

林承节 82.3.21

抗日战争前夕天津人民的抗日救亡运

姚洪卓 85.4.26

南洋华侨与祖国的抗日战争

陈民

85.1.2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失败的原因

梁玉魁

85.1.15

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的粮食战

傅尚文

85.2.15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赵安博

85.3.13

独立自主原则指引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窦晖 朱鸿标

84.8.19

“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的八百壮士

谢晋元

罗义俊

84.9.19

关于百团大战的一些情况

傅式东

81.2.60

皖南事变中叶挺同志“被俘”的真实

黄开源 房刘曙

81.5.45

郭桂兰

项英、周子昆两烈士遇难真象

房刘曙 郭桂兰

81.5.45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组织简况

黄开源冯毅

80.12.41

东北抗日联军“八女投江”的英雄事

蒋颂贤

81.10.22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农业贷款

张水良

80.2.31

从“卢沟桥事变”看日本侵略者的本质

吕乃澄 梁旭毅

82.11.21

八路军一二○师在冀中

张宝贵

82.11.26

冀东抗日大起义和冀东军民的抗日斗

朱仲玉

60.5.16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抗日战争时期的平西抗日根据地

朱仲玉

59.6.6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业互助

我是怎样结合当前整风运动讲授

张水良

59.9.2

《1942

年的整风运动》这一课的

左建

58.9.6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生产救灾斗争

张水良

82.12.27

国民党中政会

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设置殖民统

李起民

83.8.40

伪政权机构简况

刘庭华

83.10.75

山东抗日根据地公营工业的改革

王礼琦

84.2.28

抗日时期的青年救国团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华北的经济侵略

徐永昭

陶茂盛

84.6.17

构——华北开发株式会社

徐行

84.6.22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李良志

83.3.37

有关夜袭阳明堡的具体问题

苏士甲

84.6.59

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赵恒烈

79.3.14

华南抗日根据地概况

梁山

85.1.25

抗日根据地史简述(一、二)

刘广韬

85.5.43、

6.36

“三山”起义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胡汶本

85.4.53

参观琼崖美合抗日根据地纪实

王礼琦

邢盖森

84.12.50

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

李正中

84.12.37

关于满铁调查部

王贵忠

84.7.30

帝国主义与宗社党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郭卫东

84.7.26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和准备自

战争的斗争》一章教材的分析

李隆庚

82.6.50

《四大家族的黑暗统治》教材分析

广东省海南中学

陈导

84.4.52

《人民解放军转入进攻》一节的计划

北京市六十五中赵素

84.5.52

略述四平战设

李英

9.30

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薛立

84.12.17

新保安战斗

马忠兴

84.9.24

解放战争初期的国共谈判和争取中间

刘炼

81.12.20

力在历史的转折时刻——记党中央和

主席在西柏坡

石皎

79.3.28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韩德勤全军覆灭原因浅析

姜志良

85.7.17

孟良崮战役

冯德文

85.8.13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

郭绪印

79.9.26

解放战争时期四川爱国民主运动的高

马功成

83.4.20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徐荠生 蔡云

84.6.57

1947 年北平地区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李坤 82.9.35

美国对华租借援助与美蒋矛盾

任东来

53.6.24

如何讲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简史

戴知贤

56.2.8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

的经济概况

崔宗复

55.12.23

1945—1949 年美国对蒋介石的“援助”

[苏].阿斯塔弗耶夫

58.7.27

外国资本家怎样在旧中国低价收购农

夷贞 56.9.3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

报和主要进行报刊简介

文琪 59.9.24

新中国成立以后

如何讲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

中国人民共和国史讲授提纲(初稿)

戴鹿鸣

科学院河北省分院

56.3.18

(一)(二)(三)

历史研究所 59.1.11;
2.6;3.11

关于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几

问题

我对党史和《国史》编写原则的一些

李建青 59.3.4

程毅 59.3.7

关于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分期问

——与李建青同志商榷

胡大泽

59.7.39

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分期的一些观

问题

李建青

59.10.58

——与胡大泽同志商榷

我国的土地改革与党的土地政策

宋祝勤

56.5.21

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的历史面貌—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三十一周年而作

魏宏运

52.7.3

遵循着毛泽东思想前进

——纪念中国史学会成立一周年

吴廷璆

52.8.1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中国革命武装的重要意义

——纪念八一建军节二十五周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笔

禹一宁

52.8.4

谈)

庆祝我所遇着这样的国庆节

叶恭绰

52.10.1

史学工作者的进步

杨荣国

52.10.1

为国庆三周年欢呼

邓初民

52.10.2

提高民族自信心

千家驹

52.10.5

纪念国庆笔谈

荣孟源

52.10.4

三年来我国考古学方面的成就

夏鼐

52.10.4

巩固并发扬“中苏友好月”向苏联学

52.12.1

的精神

岁首献辞

李光璧

53.1.1

光荣的三十年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

以学习改造、团结进步的行动来迎接

黄涛

57.8.2

何方

51.10.1

庆祝建国十周年,欢呼总路线的伟大

利(社论)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

刘少奇

61.7.2

的讲话(一九六一年六月三十日)

光荣伟大的四十年

人民日报社论

61.7.13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红旗》杂志社论

61.7.13

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经验

《人民日报》编辑部

65.6.6

伟大的“五反”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秦德芬

59.4.2

党的农业集体化政策的伟大胜利

——从天津地区农业集体化的过程看人民公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中共天津市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王常柏

59.11.2

天津新立村人民公社简史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

学生

调查小组

59.1.16

关于党的三次伟大历史性转变的问题

——学习中共十二大报告的体会

左志远 际志远

83.1.2

现代政治人物

李大钊与河南工农革命运动

聂元素 石小生

84.7.13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周恩来同志与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

袁伟

84.10.25

刘少奇同志领导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

重要贡献

刘庭华

84.7.19

李大钊同志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朱建华

79.3.33

革命先烈李大钊

罗宝轩 张莹

79.3.39

周恩来同志“五四”前的科学和民主

刘健清

79.1.49

李大钊与《北京周报》

韩一德

85.7.12

廖仲凯、何香凝事略

尚明轩

85.9.12

试论“五四”时期毛泽东同志思想的

张胜祖 宋斐夫

79.7.2

革命先驱李大钊的科学观

李大钊同志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

陈瑞平

79.10.12

的重大贡献

郭烙

79.10.9

学习彭湃同志的革命精神

吴家林 袁钟秀

79.9.2

烈忾难消志不磨——人民英雄杨靖宇同

志的革命事迹

蒋颂贤

79.12.2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的模范——评刘少

同志 1949 年春的天津之行

刘少奇同志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著

岩石

8.4.2

活动家

丁守和 方孔木

80.6.8

周恩来同志在抵制和纠正立三路线中

韦木

80.6.15

的重大作用

陈毅同志指挥的黄桥决战

何理

80.2.2

瞿秋白评述

刘炼

80.1.8

论蔡和森的革命实践及其光辉思想

丁守和

80.3.2

恽代英同志革命战斗的一生

冯拾

80.5.2

永不消逝的长虹——记郭宗鉴烈士英勇

斗争的事迹

廖永武 李嘉陵

80.5.8

贺龙领导创建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的

刘树发

85.4.19

长征开始后的徐海东

陈志凌

85.6.14

坚信马克思主义,永葆革命青春——

习董必武同志的革命精神

谭玉轩

85.5.3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试谈刘少奇同志怎样巩固和发展

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成果

郑洸

82.5.15

1930 年前后刘少奇在白区工运中反对

倾错误的斗争

云本 宋侠

82.5.20

罗学瓒同志在醴陵

褚良如 周文琪

82.1.15

张伯芩在南开的育才之道

郝庆元

10.23

五四运动前后的蔡元培

王淇 五家勋

79.6.10

张鼎丞同志的早期革命活动

曹敏华

9.26

少年有志、勤奋好学的陈毅同志

聂元素

83.1.7

建党时期的杨明斋

梅枫

83.6.17

彭湃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陈登贵

83.4.15

北伐战争中瞿秋白与陈独秀的思想斗

杨劲华

83.6.20

赵一曼在武汉军校

袁继成 刘继增

毛磊

83.3.20

毛泽东同志对中共正确解决无产阶级

导权问题的贡献

顾林

81.1.2

北伐战争时期的贺龙同志

刘继增、毛磊、袁继

84.4.2

红五军的一位优秀指挥员——贺国中

吴家丕

84.3.2

周逸群同志革命事迹述略

刘树发

84.3.6

略谈陈独秀

林茂生 王树棣

王洪模

79.5.7

邓中夏与我国工人运动

吴家林

82.10.2

瞿秋白被捕殉难事略

岑石之

82.7.8

彭德怀同志与井冈山的斗争

徐晓玉

82.8.13

中国早期职工运动的著名领袖——苏

禤倩红 卢权

80.9.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董必武同志

张永无 董良羽

马鸿儒 谭玉轩

80.7.2

壮族人民英雄韦拔群

赵履谦

80.10.14

直皖战争中的曲同丰

陈长河

84.11.42

认真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天津市南开中学白进文

81.9.27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为巩固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而

斗争的董必武同志

谭玉轩

81.7.12

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彭雪枫

张留学

81.7.18

喻培论

刘章霖

84.4.43

李之龙

高晓星

84.5.46

王若飞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

吴家林

81.4.7

为中国工人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赵

炎同志

褚良如

81.1.28

中国妇女的光荣——向警予烈士战斗

一生

北辰

81.6.2

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略记冯白驹

志战斗生涯

郑放

81.2.27

白求恩同志简历

65.9.59

白求恩的话

65.9.55

白求恩从逝世到安葬地点应为河北省

唐县黄

石村

李福录

83.8.37

现代史学家

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

戎笙

79.7.11

记郭老的一封信

朱星

79.7.17

要翻历史千年案——翦伯赞同志在史

战线上的战斗

邓广铭

张传玺

79.8.9

忆翦老对我们青年的关怀

徐光灿

79.8.15

回忆范老论学四则

蔡美彪

80.1.2

我所知道的顾颉刚先生

崔锅堂

84.7.44

陈寅恪和他的《文集》

蔡振翔

84.8.46

陈垣与历史教学

陈智超

80.10.19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向陈垣老师学

刘乃和

81.3.2

孙作云同志对于楚文化的研究

史树青

范毓周

81.5.8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 南开大学顾问

《历

史教学》编系 郑天挺教授逝世 本刊编辑部 82.1.2

回忆郑天挺师关于历史教学的一个意见

杨志玖 82.3.36

篇 名

尚钺同志的治学精神和主要学术观点

作 者

王思治

韩大成

年期页

82.5.5

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历史教学》月刊编委

朱星同志逝世

本刊编辑部

83.2.32

本刊编委嵇文甫同志逝世

同上

63.12.31

民 族 史

史学界的一个新任务——写少数民族

李有义

51.3.1

记达赖和班禅

李有义

51.7.4

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

蔡美彪

52.1.7

一千年伊斯兰教(回教)在新疆的发

苏北海

52.9.11

回教与回族的关系及回教对回族形成

作用

林干

53.7.17

彝族的祖先神话和历史记载

马学良

51.10.27

少数民族对于中国文化的伟大贡献

齐思和

53.7.9

对《中国民族萌芽于什么时候,形成

什么时候?》的意见

温健

52.11.27

历史教学中有关民族战争的一些问题

53.3.7

古代的百越及其演变

宋蜀华

80.12.37

鲜卑族与柔然族

林干

80.12.33

东汉以前的匈奴族

林干

80.9.53

魏晋时期的匈奴族和羯族

林干

80.10.46

关于西南“八番”

莫俊卿

80.10.41

三国孙吴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

张崇根

81.10.31

南诏——唐代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奴隶

制政权

金石

82.7.11

壮族历史简介

韦文宣

82.11.41

奚族及其历史发展

杨若薇

83.7.39

古代僚族略述

严英俊

82.1.23

两汉时代的西南夷

祁庆富

82.2.43

契丹族

张正明

82.4.44

藏族历史简介

世博

79.11.38

西藏原始文化同黄河流域的密切联系

成昌文

79.11.7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1904 年西藏人民的抗英斗争

索文清

1.12.12

回族

李松茂

81.9.29

突蹶族

林干

81.2.32

唐及五时期的回鹘族

林干

81.4.39

“九黎族”与黎民百姓

施连方

85.11.61

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新进展

陈克进

87.6.37

论述历史上民族关系不可忽视的一面

何兹全

83.6.2

试谈民族战争与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

洪俊、任崇岳

83.6.5

评价问题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

族国家

陈永龄

79.4.11

怎样阐明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

陈连开

79.2.37

新疆改省的年代问题

魏长洪

79.11.36

民族浅谈

王回栋

81.5.12

试论我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战争与

族英雄

杜荣坤

82.1.10

我国少数民族名称简表

范玉梅 董雅琴

85.7.29

8.32、

9.48、
10.30.
12.35、

中外关系史

上古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齐思和

64.4.31

中国和国历史上的友好关系

徐启恒

79.6.42

隋唐时期的中日友好往来

王金林

79.1.36

中世纪中国与阿拉伯的友好关系

纳忠

79.1.43

中美两国人民诚挚友谊的见证——记

位热情支持中国革命的美国友人

李元良 冯承柏

79.2.42

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欧文明的影响

沈定平

83.11.30

古代中国与非

李广一 许永璋

82.9.16

中国与拉丁美洲关系的历史演变

沙丁 杨典求

83.7.27

历史上的中法关系

张芝联

80.6.14

日内瓦会议与我国国际地位的巩固 彭克 54.7.3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从中长铁路、旅顺、大连的历史发展

看苏联的和平外交政策

魏宏运

52.12.4

中国和越南的历史关系

吕谷

51.2.1;

3.7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友好历史

吴世璜

57.12.19

中柬两国在古代的友好往来

闵尔

66.1.57

中国和非洲人民的历史友谊

广文

66.3.62

泰国当局——美帝的侵略走卒

美国策划的侵略性条约——“日韩条

晨光

65.12.57

约”

世兵

65.1.58

琉球与中国的历史关系

董蔡时

55.4.24

英帝侵略西藏的开始

关德栋

51.5.12

科技、文化史

我国对时辰钟的发明和制造

贾敬颜

57.8.29

中国古代关于鼓风炉的发明

程洛溯

53.10.25

中国水车历史底发展

程洛溯

52.7.13

略谈中国人民对煤炭的发现和使用

燕羽

55.1.18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上的成就参

56.1.60

资料

石窟艺术

张一纯

56.11.25

中国种植棉花小史

程溯洛

54.1.23

我国植棉历史概况

智天成

59.4.14

我国纺织家黄道婆对于植织业的伟大

秦家升

54.4.19

我国纺织业史上对于植物纤维的利用

智天成

58.6.5

努力学习外国先进科学的我国近代数

家李善兰

实元

79.8.22

我国近代的化学家——徐寿

洪昌文

79.11.32

近代数学家——华衡芳

孙捷

80.6.42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吕世微

84.1.34

界 历 史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人类起源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吴汝康 83.7.2

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盛仁学 82.3.59

源》札记

从历史上看产品交换与商品流通

季陶达 54.11.38

世界史上一些论断和概念的商榷

关于公元纪年各种西文名词的意义及

雷海宗 54.5.33

文译名

雷海宗 56.6.20

世界史分期与上古中古史的一些问

雷海宗

57.7.14

关于公元纪年问题的补充说明

雷海宗

56.7.58

基督教的起源及其早期历史的演变

刘家和

59.12.12

欧洲人的“教名”及一般取名的问题

雷海宗

54.9.30

基督教的宗派及其性质

雷海宗

57.1.20

关于世界上古史一些问题及名词的简释

雷海宗

53.10.32
11.34;
12.37

先封建主义国家

王毓铨

51.5.14

史学界的另一个新任务

季羡林

51.6.1

世界技术革命史简述

杨浦吾

84.7.58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趋

势》

一节教案

于重重

83.12.50

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黄若迟

85.9.28

—10.19

《外国历史小词典》选登(一)——

辞黄编译组

84.7—

(七)

85.1 期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世 界 古

代 史

原始社会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原始社会” 一

章参考资料

李雅书

80.9.41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

陈国强

58.6.33

古代东方

奴隶社会之两个阶段与六个时期

日知

53.3.13

谈谈古代东方专制国家

日知

57.9.30

古代东方奴隶制的发展和特点

黄松英

61.8—
9.43

古代东方史序论

〔苏〕阿夫基耶夫

54.8.6

埃及六千年史简述

〔埃及〕阿·费克里

56.8.6

《埃及六千年史简述》译文的商榷

夏鼐

57.4.52

古代埃及统一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周庆基

64.10.29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的古老文字

其发现

周仁灏

83.5.42

埃及和巴比伦古代文化的世界历史意

吴于廑

63.2.32

古代赫梯人国家

田农

55.2.36

苏联学者论古代印度

〔印度〕兰姆·比

拉斯·沙尔玛

56.9.38

古代印度的瓦尔那制度

周庆基

65.10.51

古代印度的文化

季羡林

62 10.34

圣雄甘地的历史作用

〔苏〕叶·茹科夫

56.10.14

《古代印度》一节的课堂教学

吕登来

81.7.59

谈种姓与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阿斯克文化的结晶——特诺奇蒂特兰

王士录

83.7.44

韩水军

83.7.47

印度教的兴起与发展

周庆基

84.9.26

古代大陆移民在日本

李卓

84.9.30

古代希腊

希腊城邦的形成和特点

吴于廑

57.6.15

雅典的民主政治及其阶级基础

胡钟达

57.6.21

早期及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

田农

55.5.25

篇 名

马其顿统治下的希腊

作 者

〔苏〕H.H 皮库

年期页

55.6.34

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吴于廑

58.2.24

群星灿烂的希腊文化

黄松英

84.8.39

格拉古改革

吴于廑

64.3.23

《古代希腊》一课的教学

王钟琦

79.8.57

雅黄民主政治

罗通秀

81.9.18

希波战争的三个主要战役及希腊胜利

原因

李秉新

83.12.33

怎样讲解隶农和农奴的区别

李德明等

83.12.33

荷马史诗若干问题

日知

62.9.23

彼库里奴隶、被释奴隶、隶农和农奴

的区

古代希腊城市国家奴隶制的类型及产

葛宝华

62.11.13

的由来

戴裔煊

63.9.27

略论亚历山大

吴于廑

56.10.16

古代罗马

关于古代罗马贵族阶级的起源及其成

问题

梁作干

56.9.17

塞维阿·塔力阿的改革

王侃

56.9.21

古罗马共和时代初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田农

54.6.30

罗马海外侵略胜利的原因和对罗马社

的影响

周庆基

85.11.32

公元前二至一世纪罗马的奴隶起义对罗

马社会的影响

刘文鹏

57.11.33

西罗马帝国的巴高达运动

蔡鸿生

63.8.20

古代罗马骑士阶层的演变

唐陶华

62.12.28

罗马起源传说的形成

顾思作

8.4.47

古代意大利的隶农

廖学盛

80.3.26

有关斯巴达克起义的几个问题

耿夫孟

83.5.21

古代非洲

《古代非洲》一课的教材分析

吴柔曼

80.10.15

《古代非洲》一课的教案

张之琹

80.11.40

古代非洲的著名国家——桑海

宁骚

81.10.44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东非的千年古国——阿克苏姆

彭非

81.12.35

西非古国——加纳王国

古代美洲

梅伟强

81.12.37

《古代美洲》一课的教案

汪仁泽

79.12.58

古代美洲的玛雅文化

韩水军

83.5.44
世 界 中

世 史

怎样认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黄健明

84.8.42

查理曼帝国和它的分裂——中世纪早

的西欧和法、德、意三国之由来

郭圣铭

79.5.25

在教学中如何阐明西欧封建制度的发

周庆基

58.5.33

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齐思和

57.7.33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课堂

录及讲评

杜平

85.8.47

蒙古西征用过火药吗

冯家升

52.3.7

拜占廷的生活与文化

〔苏〕A.Ⅱ·卡

日丹

56.10.26

萨珊朝波斯

周谷城

56.10.21

倭马亚王朝的统治与哈里发王朝的分

纳忠

58.4.29

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统一国家的

张伟达

82.12.32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马坚

56.1.29

伊斯兰哲学对于中世纪时期欧洲经院

学的影响

马坚

58.2.32

德意志封建国家的发展及其特点

程丁

55.10.32

笈多王朝时期的印度

朱杰勤

56.12.33

日帝御用史学家怎样伪造朝鲜史

李启烈

51.8.22

新罗末朝的农民大起义

王立达

54.12.35

《朝鲜》一节教材分析

管兴海

84.6.52

朝鲜史上抗拒契丹的伟大爱国者姜邯

丁则良译

53.8.22

关于高丽、高句丽及其他朝鲜史问题

王立达

57.2.17

商榷

镰仓、室町时代日本封建制度的发展

汪诒荪

57.2.17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扎克雷——法国农民起义

〔苏〕C·阿西

诺夫斯卡娅

M·札波罗夫

59.4.34

1381 年英国窝特台勒的起义

马毓良

54.2.42

拜占庭帝国是怎样灭亡的

尹曲

56.3.28

1453 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以及

〔苏〕M·B·列

一事件的历史后果

甫钦柯

56.11.18

十五世纪英法统一国家的形成

杨宗遂

59.12.17

英国圈地运动

耿淡如

56.12.38

文艺复兴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其历史作

吴于廑

56.4.24

历史教学中有关“意大利的文艺复

兴”

的几个问题

王兢

55.8.26

法国爱国女儿贞德

舒仁

56.12.44

瓦斯哥·达·伽马的航行

家昌

55.4.41

法国的胡格诺战争

杨宗遂

56.5.27

三十年的宗教战争

田农

53.1.29

三十年战争对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影

杨宗遂

58.8.42

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德国

原因

郑如霖

64.1.14

尼德兰革命

〔苏〕A·H·

55.4.29;

齐斯托兹伏诺夫

5.30

奥兰治·威廉和尼德兰革命

孔祥民

84.3.36

尼德兰革命——性质和历史意义

耿淡如

57.4.19

十六世纪李如松在朝鲜进行的抗日援朝斗争

方诗铭

51.12.21

世界中世纪史原始资料选辑(一——

耿淡如等译注

57.8—58.6

九)

七至九世纪拜占庭的保罗派运动

蔡鸿生

65.4.39

印度封建社会的特点

〔印度〕达莫达兰

61.8—

9.50

中世纪西欧的集市与庙会

齐思和

64.8.7

关于西欧封建制度形成问题

高亨庸

61.80—
9.59

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381 年英国农民起义的意义与失败的

孙成木

63.4.28

原因

耿夫孟

61.11—
12.61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哥伦布的生平及其远航

朱寰

58.3.34

新航路发现的背景及其后果

郑如霖

61.10.25

关于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先寻找新航路

郑如霖

80.4.45

《新航路的开辟》一课的电化教学

陈炎春

85.10.41

斯坎得培与十五世纪阿尔巴尼亚人民

土耳其的斗争

蔡鸿生

62.6.27

十六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条件

和概况

蒋孟引

63.6.28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徐则灏

62.3.37

十六世纪初至十九世纪初天主教会在

丁美洲的反动作用

吴鹏 钱铎 金怀茂

64.3.32

程栋 胡荫得

论英吉利民族的形成

〔苏〕柯斯明斯

57.7.7;8.

13

四至五世纪北非的阿哥尼斯特运动

蔡鸿生

63.1.27

关于西欧封建生产方式的几个问题

谢天冰

84.8.23

法兰克王国强盛的一些原因

张云鹏

82.4.25

浅述法国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及其

主要特征

《英法百年战争和农民起义》一节教

陆忻如

79.10.30

俞世平

84.7.53

托马斯·阿奎那斯的经济思想

知凡

82.11.31

从《萨利克法典》看法兰克王国初期

的社会制度

张希孔

82.8.32

基督新教与天主教的关系及其区别

于可

82.7.34

试谈德意志和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的

特点

尤天然

余志森

80.12.29

论高卢封建化过程中的土地关系

冯泉

81.10.32

中西方历史上的友好使者——马可· 波罗

余士雄

81.8.31

谈谈西欧中世纪中后斯王权与城市联

盟的进步作用

朱映钧

85.4.30

怎样讲授“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主义的兴起”一章

赵毅

81.3.48

基督教演变述略

乔明顺

85.11.22

意大利杰出的革命家加里波迪

余士雄

83.2.20

查士丁尼一世

朱锡强

84.7.41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节教材分析

张莹

83.10.46

中古中朝的英国议会

李景云

83.9.36

浅论大化改新

武安隆

83.10.27

试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形成

李纯武

83.1.28

英国王朝世系说明表

谢青

81.10.54

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

孙德常

苏彤

85.4.33

沙皇俄国的崛起

燕然

85.6.40

关于古代俄罗斯国家起源的“诺尔

曼”理论批判

张椿年等

62.6.2

世界近代史

有关讲授和研究世界近代史与现代史

几个问题

胡代聪

59.4.42

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王季敏等

55.4.48

《英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章的教

姚培炎

85.10.41

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苏〕A·H·克

拉辛

57.10.29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

(教

材分析)

杨子竞

79.3.5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走向抛开宗教外

的过渡

江宗植

84.10.29

讲授《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体会

夏云川

79.12.60

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

茅于美

84.3.40

十七世纪后半期三次英荷战争的背景

后果

陈文艺

84.1.38

三次英荷战争的经过

杨豫

84.1.40

李嘉图及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

孙德常

82.12.35

理》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社会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济、阶级与宗教

王荣堂

63.5.20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爱尔

的民族起义

林举岱

62.2.36

温斯腾里和掘地派运动

潘润涵

62.4.28

英国工人运动的新篇章——宪章运动

江宗植

81.1.32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英、法、美、

德经济发展的特点

王毅

82.1.31

近代英国工人贵族的形成及其危害

吴木生

82.4.3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土地问题

管佩韦

81.11.26

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

于奇 云白

80.9.26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阶级

系和斗争形势

向红

58.8.39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田农

54.1.37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其

意义

林举岱

56.8.35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民群

的作用

豁然

59.11.29

十七世纪下半期到十八世纪初法国农

反对剥削者的斗争

〔苏〕A·C·瓦

尔沙夫斯基

55.11.38

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刘祚昌

57.1.25

对于北美“独立宣言”与法国“人权

言”的理解与分析

王荣堂

59.7.35

美帝破坏条约的历史上的罪证

——美帝破坏 1778 年的美法同盟

陈体强

51.6.6

美帝破坏条约的历史上的罪证——美

陈体强

7.6

帝破坏 1778 年的美法同盟

评《美帝破坏条约的历史上的罪证》

黄绍湘

51.11.17

关于《美帝破坏条约的历史上的罪证》

一文答黄绍湘先生

陈体强

51.11.20

略谈英国工业革命

张弓长

59.9.31

从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工人运动看无

阶级早期斗争的发展

健平

59.11.24

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

孙炳辉

81.2.26

我是怎样教“英国工业革命”一课的

林理炯

80.1.61

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

林举贷

64.7.29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章教学难

甘肃永靖水电部

的处理

四局职工子弟中

学 杨胜清

83.9.47

罗伯斯比尔派的悲剧根源及其历史教

关勋夏

83.8.23

马克思的《1848 年至 1850 年的法兰

西阶

级斗争》

透彻的历史洞察力——《路易·波拿

韩承文

83.3.22

的雾月十八日》介绍

王伟光

83.1.22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

思想解放运动

胡益祥

79.12.22

英法早期资阶级革命的特点

林举岱

79.9.32

1848 年巴黎无产阶级六月起义

沈炼之 楼均信

79.8.32

雅各宾俱乐部在法国大革命中的演变

其作用

王荣堂

83.2.22

马克思的《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介

张之芮

84.9.39

爱德华·瓦扬

戴成均

戴成均 83.1.16

卡贝及其伊加利亚共产主义社会

访君

83.1.16

饶勒斯

王令愉

80.12.48

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

51.8.34;

——世界近代史讲授纪录

杨生茂

10.34

11.31

十八世纪法国的先进思想及其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作用

曹绍濂

57.5.23

关于 1789—94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江宗植辑

55.10.36

雅各宾派专政的资产阶级局限性问题

刘宗绪

59.7.30

关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

质问题

奚邦准等

55.8.53

十八世纪末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土地政策

魏越

57.9.34

1789 年法国革命时期的工人阶级

〔法〕埃·法戎

56.10.34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王荣堂

58.9.27

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

王荣堂

59.9.5

对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几个问题的初步分析

黄嘉吉

60.9.19

拿破伦和拿破伦战争

健平

54.10.36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洲反革命势

力的

武装干涉

郭华榕

64.2.28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

问题

赵瑞芳

65.8.45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土地问题

学习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

管佩韦

82.2.26

日》汤玉奇

80.4.2

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

曹特金

83.9.41

拿破伦第三与第二帝国

江宗植

54.8.35

略谈拉萨尔的历史功绩和错误

关勋夏

57.3.21

独立战争时期美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

杨东生

85.5.47

浅谈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

陈传金

85.3.27

我怎样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中讲

重点和难点

刘春昌 80.9.48

略论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教育

齐文颖 82.11.38

试论北美独立战争的必然性

张友伦 82.8.37

十九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资本主

工业强国的历史因素

王继祖 80.5.41

1898 年美西战争

林静芬

白凤兰

80.6.42

中美早期贸易初探

王继祖

李育良

84.12.22

试析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客观作

杨令侠 80.12.28

西方殖民者的黑人奴隶贸易

朱杰勤 79.2.41

美国奴隶制度述略

陈志发 85.10.23

1786 年谢斯起义的原因和影响

王荣堂 61.11—
12.46

门罗主义与美帝侵略政策

丁则民 51.6.2

美帝侵华政策的演变

杨生茂 51.1.5

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欧洲的革命

胡代聪 56.9.26

运动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的里昂工人起

肖瑞兰 58.10.38

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 卡尔·马克思

〔苏〕A·Ⅱ·阿维

56.8.40

和费利德里赫·恩格斯

里扬诺夫

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

姜德昌 张弓长

58.10.3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848—1849 年革

〔苏〕叶·亚·斯

命的

头数月中

捷潘诺娃

55.8.3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中的

1848

年德国革命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策略问题

关勋夏

55.9.44

学习“1848 年的欧洲革命”的一点体

李思温

60.9.21

普法战争中法德两国工人的反战斗争

江宗植

56.11.28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各阶级的分

陈承文 伊文成

58.11.26

蒙兀儿帝国

李朝栋

55.6.40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起义的经济前

〔苏〕O·H·卡

马洛夫

58.6.26

1857 年民族起义

〔印度〕阿区艾·高

57.8.13

十九世纪中叶印度民族革命

〔印度〕P·C·

乔希

59.7.23

1857 年印度民族起义初期起义军在德

所组织的军事委员会

丁则良

57.5.30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

彭树智 管敬绪

79.11.23

1857 年印度大起义时期英国人的态度

陈翰笙

57.12.14

印度 1857 年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印度〕P· C·乔

59.8.35

1905—08 年印度的独立运动

彭树智

63.2.15

铁拉克——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

周清澍 吴乾兑

驱者

彭树智

58.7.35

1908 年印度孟买大罢工概述

彭树智

82.1.19

近代印度大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

彭树智

赵克毅

63.11.23

1740 年印度尼西亚华侨反抗荷兰殖民

的斗争

朱杰勤

62.11.20

印度尼西亚联邦

黎国彬

52.11.12

1863 年波兰民族起义

张泽

83.6.28

1848—1849 年匈牙利革命失败的原因

韩承文

徐云霞

80.3.30

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的体会

山西省阳泉一中

王丽芳

83.8.47

凯末尔的改革

彭树智

83.5.24

谈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汪宏玉、徐正

85.8.39

孟尼利克

秦晓鹰

80.11.37

马赫迪

杨瑛

81.5.50

《埃塞俄比亚人民抗意战争的伟大胜利》一节教材的有关史实

孔庆榛

84.2.45

《拉丁美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一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教案

胡拙

84.2.49

圣马丁在拉美独立战争中的贡献

王春良

80.1.31

1879 年南美的“硝石战争”

孙国维

79.12.28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

1917)》教材分析

海地革命(1790—1804 年)——拉丁美

秦海波

80.5.53

洲第一个黑人国家的成立

李春辉

65.7.44

巴贝夫主义和平等派密谋

潘润涵

62.8.40

略论布朗基

韩焕然

65.2.54

加里波第的一生

王觉非

64.1.33

墨西哥的独立战争

王春良

65.3.41

谢西尔·约翰·罗得斯

梅伟强

80.11.38

明治维新的功过

〔日〕木村时夫

84.5.30

日本明治时代福泽瑜吉的启蒙思想

张广勇

84.5.23

明治时期日本官吏任选制度的改革

吕万和 张健

85.3.19

试论兰学对日本近代思想界的影响

周维宏

83.7.20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社会背景及其

思想渊源

沈才彬

83.5.21

第一次英日同盟与日俄战争

周启乾

83.4.24

日俄战争后两国间的四次协约

周启乾

85.12.42

日本在西伯利亚武装干涉的破产

张义德

83.7.36

“甘粕事件”及甘粕其人

曲长声 曲长音

83.10.32

日本对华提出《二十一条》的背景

米庆余

82.6.20

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无

府主义的斗争

管敬绪

63.3.33

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

吴机鹏

63.3.27

米勒兰的背叛

郭华榕

65.2.31

美国的内战——纪念内战爆发一百

〔美国〕H·阿布

周年

狄克

61.11—

12.50

1868—1878 年古巴人民争取独立的

“十年战争”

丁则民

64.7.33

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初美国对朝

的侵略

张兴伯

62.10.39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美国扩军备战政策和垄断资本

庄去炳

63.4.35

论巴黎公社的历史创举

张椿年陆国俊

朱忠武朱希淦

61.7.37

巴黎公社时期的第一国际

潘润涵

64.6.31

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家的问题上反

对机会主义的斗争——学习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史读书笔记

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赫希伯等人的斗

李思温

61.7.43

易廷镇

64.11—
12.71

德国革命党人在恩格斯的指导下围绕

船公司津贴法案事件和机会主义者的

斗争

易廷镇

65.5.42

威廉二世和德国社会民主党

王新

64.9.44

恩格斯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反对德国

会民主党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关勋夏

63.11.31

伯恩斯坦的的修正主义

刘宗绪

63.7.20

庞尼法秀与 1896 年菲律宾人民武装

何肇发

62.9.33

斗争

卢森堡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1898— 1904 年)

程人乾

63.10.40

美帝国主义侵略古巴的“普拉特修正

吴机鹏

64.4.37

俄国立宪民主党派的成立及其阶级实

孙成木

64.10.34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路易·勃朗

江宗植

63.7.15

美国侵略拉丁美洲的“门罗主义”

姜德昌

61.10.34

“合法革命”的道路行不通——英国

章运动失败的历史教训

潘润涵

66.4.54

十九世纪中期法国工人的三次起义

王荣堂

62.5.31

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王荣堂

64.5.26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真正的社会主

义”的斗争

邱成希

65.11.46

美国吞并得克萨斯和 1846—1848 年对

墨西哥的侵略战争

林祖徕

65.3.48

1848 年巴黎无产阶级的六月起义

刘宗绪

65.6.36

1848 年法国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

戈振钢

65.12.46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1848—1849 年的《新莱茵报》

关勋夏

64.11—
12.46

1848—1852 年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张友伦

64.9.38

马克思和第一国际的创立

王庆成

59.12.22

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亦平

58.10.31

关于普鲁东主义与巴枯宁主义

杨耀琳

55.7.52

巴黎公社

林寿晋

53.2.25

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巴黎

李纯武

56.11.22

公社

江宗植 辑

55.2.15

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的政权

叶丙炎

60.1.19

有关巴黎公社的一些问题

——社员数目、选举情形、组织党派及公社组织

辜燮高

53.10.36

《有关巴黎公社的一些问题》的补正

辜燮高

53.12.17

怎样在《1871 年巴黎公社》一课中阐

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苏〕A ·N ·莫洛

56.2.14

关于俄国的农村公社和革命前的土地

吴崇庾

55.11.33

问题

略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俄国

〔苏〕A·π·西多洛夫

56.2.19

日俄战争的发生、原因和性质

〔苏〕H·N·普罗

科宾科

58.1.37

1905 年俄国革命的性质、特点和意义

陈正容

60.2.18

第一次俄国革命和亚洲的觉醒

〔苏〕N·M·列伊斯涅

56.5.34

第一次俄国革命对欧洲工人运动的影

〔苏〕B·A·加尔

56.3.39

朝鲜李朝的农民起义首次举起烽火的“洪景来之乱”

柳树人

52.5.3

《朝鲜》一节教材分析

管兴海

84.6.52

东学党——朝鲜的反封建反帝斗争

周一良

51.1.1

东学党——朝鲜的反封建反帝斗争

周一良

2.8

1871 年的美国侵略战争美国初期侵略朝鲜简记

李鸿举

52.4.2

——“从组织‘远片朝鲜舰队’到韩

美条约”的订立

柳树人 编译

52.2.5

篇 名

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史上的重要一页

作 者

年 期 页

——

1882 年朝鲜美条约

李鸿举

53.6.1

朝鲜近代史上的义兵运动

吴廷璆

60.2.9

义和团运动对朝鲜的影响

〔朝鲜〕崔泰镇

59.2.32

朝鲜无产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

〔朝鲜〕李清源

55.11.9

越南反抗法帝八十年

吕榖

51.4.5

近代史上的梵蒂罔与世界罗马教

——今日梵蒂罔与世界罗马教简介

雷海宗

51.8.13

《共产党宣言》的产生共产国际四十周年

于奇

〔英〕哈里·波立

82.5.43

59.6.28

记一次幻灯教学课——关于《巴黎公

社》

一课使用幻灯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张宝琬

79.2.56

巴黎公社的委员人数和社会成分

胡豫生

81.6.39

巴黎公社的社会经济措施

管佩韦

79.4.32

关于巴黎公社改革教育的措施

谢建明

79.8.38

革命无产阶级的机关报——《新莱茵

张友伦

80.12.24

报》

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反对各种社会主

流派的斗争策略

林康裕

李冠乾

83.1.34

英国社会民主联盟在工会问题上的立

刘克华

83.2.23

叛徒巴枯宁的“忏悔书”

黄鸿钊

79.6.47

略论普列汉诺夫反对民粹主义的斗争

张兹署

80.10.8

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从产生到破产

高放

80.8.2

对第二国际破产的再探讨

戴力

85.7.26

近代历史上的罗马教

——近代史上的梵蒂冈与世界罗马教

雷海宗

51.9.3

之二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经济发展

特点与德国帝国主义的特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

关勋夏

57.8.15

平衡的加强和国际斗争的加剧

谷书堂

57.1.34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形成与发展

熊性美

谷书堂

55.5.33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形成与发展

熊性美

谷书堂

6.43

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条件

孙光

83.1.62

德国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及其特征

邸文

84.10.34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1978 年柏林会议

龚晓庄

82.4.28

1848 年德国革命前阶级关系的剖析

姜德昌

80.9.30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夏景才等

60.3.22

彼得一世改革及其实质

陶惠芬

82.7.31

《农奴制度的废除和沙皇俄国的侵略

云南锡业公司第

张》一章的教案

一中学 陈忠杰

82.3.52

《十七至十八世纪的俄国》一章教案

云南锡业公司一

中 陈忠杰

83.8.44

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严仲奎

81.3.34

八国联军侵华初期的俄国政策

李节传

85.6.44

克伦斯基

丁果

84.11.62

美帝国主义对古巴的第二次军占领

(1906—1909 年)

丁则民

63.5.27

1910—1917 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张友伦

63.12.2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帝国主义对古巴

的侵略

丁则民

63.1.3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大战投

许盛恒

84.1.4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赔款问题与帝

主义争霸

杨子竞

84.4.28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和第一

世界大战的爆发

许盛恒

79.5.30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尤金·德布斯

王锦瑭

82.11.3

讲“巴黎和会”一课的体会

徐红年

81.4.5

1881—1885 年苏丹马赫迪起义

淮清

66.1.55

阿散蒂人民的抗英斗争

非知

65.8.64
世 界 现

代 史

我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准备时期布尔

维克党的革命和平发展方针的理解

李荫农

55.12.27

采取武装起义方针的第六次党代表大

〔苏〕克里穆舍夫

57.11.37

十月革命对日本的影响

〔日〕山边健太郎

竹村英辅

58.5.27;
6.1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和条款

王绳祖

57.3.36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国际无产阶级在苏联内战期间给予苏

的援助

朱子善

56.11.30

远东共和国

辜燮高

53.11.36

苏联历史(苏维埃社会史)课本计划

序言

徐士珍节译

52.11.9

1918—1919 年的德国革命

〔苏〕B·A·柯久

琴科

58.11.19

1919 年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沙丁

59.4.3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远东太平洋形势

华盛顿会议(1921—1922 年)

道威斯计划及其在恢复德国军事经济

郑挺

58.7.30

力中的作用

杨田

60.1.24

1919—1929 年在美国的扶植下德国军

事工业潜力的恢复

曾醒时

57.2.31

榆关事件前夕欧洲战债问题

傅彬甫

51.12.7

两次大战之间英美对德国的扶植和纵

李纯武

57.3,26

资本主义暂时稳定时期亚非各国民族

放运动的特点

彭树智

59.10.51

越南的革命运动

〔越南〕明 铮

57.5.33

越南“八月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陈玉龙

56.8.48

越南人民反对法帝国主义者和美国干

者的解放战争(1945—1954)

〔越南〕武元甲

60.4.16

1946 的印度海军起义

彭树智

57.10.23

现阶段的国际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

〔苏〕Γ·Φ·隆

斯塔温科

朝鲜人民游击队在解放战争中的英勇

塔温科

58.12.15

马超群 吉文焘

51.7.2

人民民主保加利亚的历史问题

沃 罗 布 沃

日本人民阻止修改和争取废除日美

夫.51.7.33

“安

全条约”斗争

伊文成

59.9.11

美国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的侵略

南开大学历史系

世界史教研组

58.9.21

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苏路

59.1.29

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斗争

马彤

59.1.22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斗争

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组

60.8.14

摩洛哥的民族解放斗争

南开大学历史系

58.12.31

突尼斯的民族解放斗争

南开大学历史系

58.12.36

苏丹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南开大学历史系

利比亚的民族解放斗争

世界史教研组 南开大学历史系

59.2.23

世界史教研组

59.3.35

中东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南开大学历史系世

58.8.2

界史教研组

中东民族解放斗争大事简记(1917 年11

月—1958 年 7 月)

南开大学历史系

58.8.20

关于中近东阿拉伯国家的民族解放斗

司明

58.9.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革命运动

郑挺

61.11—

12.58

1918 年芬兰工人革命

潘润涵

62.1.32

1918 年德国十一月革命中社会民主党

派和“中”派的叛卖

1918—1919 波兰革命年代中的苏维埃

丁建弘

64.8.13

运动

程人乾

62.12.34

关于 1919 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

几个

问题

顾学顺

63.6.35

1923 年德国汉堡起义

夏丁

65.4.44

1926—1933 年尼加拉瓜人民抗击美帝

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王春良

64.8.39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民的反战斗

朱守仁

61.11—

12.62

论罗斯福的“睦邻”政策

陆国俊

63.9.34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和希特勒德国

关系

伍贻康

62.5.37

美国“中立”法的帝国主义本质

伍贻康

61.8—

9.59

美帝国主义与慕尼黑阴谋

伍贻康

63.2.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苏关系

伍贻康 吴复

64.10.46

论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阵线史

〔阿尔巴尼亚〕

英法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期的

查菲尔巴格玛雅

62.7.37

策剖析

王璋辉

84.11.50

篇 名

法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

作 者

年 期 页

领者的斗争

王贵正

62.1.37

古巴人民武装革命的胜利(1953

—1959)

李运华

64.11-
12.58

美帝国主义利用联合国进行侵略的罪

今日

65.2.38

在美帝扶植下的日本军国主义

晨光

65.10.59

多米尼加人民的反美斗争

风雷

65.7.60

克什米尔问题

世兵

65.10.57

第一次亚非会议

世辑

65.2.47

亚洲历史怎样评价

65.8.56

“高绵”和“寮国”—亚洲及太平洋

区域国家介绍

黎国彬

52.10.18

1926 年的英国总罢工

学顺

59.5.34

美国共产党和 1924 年的拉·福莱特

〔美〕福斯特

52.8.7

运动

罗斯福“新政”的反动实质

顾学顺

60.6.32

关于日本国家的法西斯化问题

美英法纵容日本侵华的政策及其反苏

程丁

57.6.28

王贵正 伊文成

60.5.24

抗日战争时间美帝如何武装日本

杨生茂

51.2.6

1936—1939 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民

族革命战争

丁则民

59.6.31

1936 年的法国人民阵线

晓深

59.4.24

美国是赞尼黑会议的组织者

张惕会

59.3.36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怎样为维护国际

和平而斗争

李纯武

56.6.15

苏联在伟大卫国战争前夕为巩固国防

全而斗争

杨田

59.10.46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黄成礼 李桂大

57.2.2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和性质

丁则民

57.4.25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

穆林

57.3.30

苏美英三国领袖的德黑兰、克里米亚

波茨坦会议

沙丁

60.2.2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失败的原因和

国人民反法西斯奴役的斗争

张继平

57.2.25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1944 年巴黎的解放和戴高乐第一次夺

政权

钱能欣

59.2.29

论德国军国主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失败

〔苏〕格·阿·捷波林

的原因

古·费·查斯塔温

科波

·谢·帖尔普霍夫

59.9.17

德国共产党反对法西斯专政的斗争

斯基

(1933—1945)

A.C. 勃兰克

60.7.26

1931—1945 年朝鲜的民族解放斗争

张兴伯

60.3.27

1935—1941 年的菲律宾农民运动

〔苏〕Γ·Й·列

59.5.28

美国原子化诈政策的由来

文森

〔苏〕马鲁希金

60.5.29

日本战败后初期的劳工运动史(自

1945

年至 46 年)

〔日〕渡部彻

52.1.10;

乔巴山传

2.7

—乔巴山同志的事业与生活

佑·策登巴拉

51.2.18

反法西斯的战士—季米特洛夫

—纪念季米特洛夫浙世三周年

杨子竞

52.7.22

津巴布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18—1923 年德国工人、士兵的

彭东

66.1.56

重要罢工和起义(年表)

夏丁

65.4.48

美国黑人的血泪史

江晓

65.11.61

五十年来黑人抗暴斗争大事纪要

南史世

65.11.61

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

李显荣

79.11.42

远东共和的创立及其历史地位

徐景学

83.7.32

在缔结布列斯特和约期间的列宁反对

“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的斗争

陆世澄

80.6.51

从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的谈判看帝国主

的矛盾与妥协

于忠

80.2.35

华盛顿会议

俞辛焞

80.2.35

苏联早期实行租让制的情况

符大榜

81.8.35

罗斯福“新政”对延长垄断资本主义

生命的作用

刘绪贻

81.9.22

日本人民解放联盟

梅枫

81.10.27

苏德拉巴洛条约简介

孙祥秀

82.8.44

1919 年的匈牙利革命

汪宏玉

79.12.30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1919 年朝鲜的“三一运动”

曹中屏

79.3.29

三洋海军的由来

陈步钦

82.7.42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绥靖政策及其破

杨相海

84.4.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的双重外交政

于振起

84.6.2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缅甸的民族解放

陈显泗

84.6.30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帝国主义裁军骗

林和坤

84.2.31

第二次慕尼黑问题初探

王大刚

84.3.43

东条英机与太平洋战争

金桂昌

84.2.34

洛迦诺会议和洛迦诺公约

于忠

84.6.41

《五月花号公约》的由来及期影响

江泓

84.5.16

慕尼黑之后苏联外交政策调整初探

于振起

82.10.22

1838—1842 年阿富汗人民的反英起义

颜吉鹤

82.7.37

简论杜鲁门及其对外扩张

毕中杰

82.3.30

太平洋战争的发生

严钟奎

82.10.27

试论有关甘地主义的两个问题

王春良

82.9.41

漫谈美国外交史学

杨生茂

82.12.38

1941—1945 年南斯拉夫民族解放战争

张椿年

79.4.36

关于《1942—1943 年欧洲和北洲战

场》

图例说明的来函

严志梁

83.11.64

关于《访英、希散记录—历史编》的

夏鼎 杨生茂

83.9.59

两封信

1879 年尤·格兰特的华

杨令侠

83.9.35

《美国现代史丛书》序

华夫脱和埃及民族独立运动(1918

刘绪贻

83.12.4

—1922 年)

王少奎

81.1.35

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农业政策

段炳麟

81.4.30

一九四四年罗马尼亚人民八·二三反

西斯起义

詹方瑶

84.11.12

谈谈布拉文之死

吴泽义

84.11.14

1935—1939 年共产国际反对法西斯

战争的斗争

李中杰

84.12.39

德国人民反战、反希特勒政权的英勇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斗争

肖汉森

83.11.32

设在波兰的希特勒集中营

刘邦义

82.6.44

东京审判述评

周维宏

85.11.18

简析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暴动失败的原

吴友法

85.9.24

约翰·古登堡

张箭

83.11.62

甘地

贺璋瑢

82.11.51

民族斗争—欧洲近代历史的主要潮流之一

郭华榕

85.5.34

《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一节教案

张之琹

83.12.44

美国学者丰纳谈美国民主制

黄柯可整理

83.7.56

列宁与美国实业家哈博默博士

徐胜希

85.8.56

访英、希散记—历史篇

杨生茂

83.3.53

学 问 题

教 育 思 想 与 教 学 改 革

郭沫若院长题词

58.4.2

叶圣陶副部长题词

58.4.3

林砺儒副部长题词

58.4.4

要作一个又红又专的史学工作者

陈垣

58.4.4

兴无灭资,发展历史科学

翦伯赞

58.4.5

必须有一个史学战线上的大跃进

吕振羽

58.4.6

我们的倡议—北京天津部分中学历史

教师的跃进倡议书

58.4.7

兰州市部分中学历史教师的跃进决心

58.5.46

响应京津历史教师的倡议

长春市部分中学

历史教师

58.5.47

我们在全面发展教学方针的指导下对

天津市第一中学历

历史课的一些改进

史组

56.3.49

论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际

王德培

51.1.29

我对于历史教学的意见

谢国桢

51.2.31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历史教学中的立场问题

—谈历史教学之一

张守常

51.2.33

人民历史教师对教育的基本认识—试

何远

52.1.23

谈中小学历史教学法之一

论历史学的“求真”与“求用”

—敬献给正在学习的老师们

张守常

52.6.3

天津大中学历史教师座谈会记要

本刊编辑部

52.9.5

学习苏联高等学校的历史教学

郑天挺

52.12.3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启

下学校历史教学底当前历史

祝璜译

52.12.7

论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弄清史实

从约·维·斯大林所著《马克思主义

齐扬

53.12.24

语言学问题》的观点来看历史教学上

〔苏〕柏·弗·

的若干问题

盖拉

54.2.25

必须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改进

历史教学

刘辉

55.6.2

彻底清除历史教学中的唯心主义影响

鲁森

55.8.44

我们怎样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指导

广东广雅中学历

56.1。37

进行历史课的教学工作

史组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64.5.38

发扬求实学风 清除精神污染—学习

吴廷璆

83.12.2

《邓小平文选》的体会

学习历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繁荣祖国的历史科学而努力

吴廷璆

81.4.2

教好学好历史知识,创造无愧于前

人、

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历史

李侃

81.4.3

重视历史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推动中学历史教学,逐步扭转“重

刘冀农

81.4.4

理轻文”现象—天津市举行中学历

天津市教育局教

史竞赛收效良好

学研究室

81.4.5

要充分认识中学历史课的重要性—学

乌鲁木齐市教育

习教育部 1983 年 8 月 1 日通知的体会

局教研室 钱放

84.11.22

我们学习“厚今薄古”方针的一些体

北京一○一中历

史组

58.7.40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根据“厚今薄古”的精神,检查我们

北京二十八历

教学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厚古薄

史组

北京第四中学历

58.7.42

今”

问题

史组

58.7.44

我们对“厚古薄今”思想的初步检查

天津第一中学历

史组

58.7.45

在历史课中贯彻新教育方针的体会

李荫农

58.8.50

从学习陆定一同志的文章谈到历史教

石工

问题

58.10.11

“厚今薄古”对历史教学的指导意义

徐柏林

58.11.43

清除历史教学中的资产阶级趣咏主义

袁臻

59.8.49

我所了解的山东省十年来的中学历史

王玉光

59.10.11

思想不断地改造

教学不断地改进

天津第一中

学历

史组

59.10.15

巩固已有成绩,继续胜利前进

吉林师大附中历

我们在思想上和教学上的一些收获

史组

湖南第一师范历

59.10.13

史组

59.10.22

历史课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回顾

北京第二女中历

史组

59.10.26

党的历史方针的伟大胜利—就我校一年来的成就驳“教育质量降低”论

天津市第一中学校长 韦力

59.11.6

以毛主席的思想和著作指导我们的教

天津十六中学历

实践

史组

60.3.2

把毛泽东思想传给学生—学习毛主席著作指导教学的一些体会

河南省淮阳四中高书智

65.7.17

用毛主席的思想教育学生

苏州市第四中学

傅泽瑛

65.8.17

用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现代史教学的

昆明师范史地教

些体会

研组

65.4.18

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革命观

河南省安阳师范

的一些体会

侯明儒

64.5.47

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加强政治思想

郑州市十四中学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教育的体会

冷华民

65.12.28

加强历史教学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吉林师大附中史华德

65.8.20

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各地的

四川重庆市三中

反清斗争》一课的教学改革尝试

龚奇柱

65.7.23

通过历史教学进行阶级教育的几点体

四川省泸州二中

童默庵

63.10.53

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阶级

上海市风城中学

李克毅

65.7.26

奴隶的血泪仇

西藏民族学院师范科学生 格桑

曲珍 65.11.36

牢记阶级仇,坚决做革命接班人

西南民族学院彝

族学生 达吉

66.1.26

历史课中联系“四史”的初步体会

湖南省永顺民族师范童政德

65.8.23

请贫下中农向学生进行阶级教育

安徽省休宁县溪

口小学 程素芬

65.10.26

讲述地方史向学生进行阶级教育

安徽省安庆一中

通过街史调查向学生进行阶级教育

韩子佩

湖北省宜昌市大

65.11.23

公桥小学

65.8.21

运用校史向学生进行阶级教育

皖南大学附中历

史组

65.2.52

天津实验小学通过社会考察向学生进行

阶级教育

天津市实验小学

65.2.54

我校以阶级教育为纲进行校外教育的

些做法

张玉珍

65.3.47

以阶级教育为中心的课外活动

南昌二中史地组

65.9.43

云南开远一中举办阶级教育展览

周传敏

65.4.55

厦门市中学历史教师的讨论加强阶级

厦门市中学历史

教育

问题

65.1.61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的几种作

四川重庆三中

65.11.47

向学生进行热爱农业生产的教育

龚奇柱

浙江省温州六中

冯坚

65.3.24

关于中国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团结教育

彭大雍

64.11.—

12.39

向学生进行援越抗美的宣传教育

65.9.48

略谈中学历史课的教学目的问题

奚介凡

63.12.41

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浙江师院附中

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而学习

梁赞英、林子秋黑龙江省牡丹江

65.7.19

三中刘风林

65.7.21

教育学生重视历史学习

辽宁北镇一中龙济

65.8.26

学习毛主席著作改进历史教学的一些

北京回民学院历

识和体会

史组

60.3.5

江报学习毛主席著作指导教学的心得

天津第一女中历

史组

60.3.7

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增强历史教学

天津第六女中

思想性和战斗性

殷新安

60.3.9

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指导讲授抗日战争

北京第八女中

段历史的体会

朱仲玉

60.3.12

以毛泽东思想指导教学的点滴体会

北京十三中学冯远程

60.3.13

学习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

石工

60.4.11

学习主席著作,以毛泽东思想指导历史

哈尔滨十二中历

教学工作的初步体会

史组

60.5.36

我对世界古代史教学怎样为无产阶级

治服务的理解

学习毛泽东思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

唐陶华

武汉第一师范历

60.7.43

的体会

史组

60.8.2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阶段

戈华

60.9.2

为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而努力

李自强 童默庵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赵镗 高自谦

黎汀 任凌霄

64.11—
12.3

为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而努力

马绍纲 武守志

65.1.12

为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而努力

李乃欣 涂淳儒

65.3.19

终生为农业战线培养红色接班人

晋桂香

65.3.14

为革命而主动地学习

鲁兰析

66.3.10

为革命学历史

张燕来 刘意■ 吴若兰

66.3.14

为现实斗争的需要学历史

高国胜

66.3.15

中学生谈学习历史—天津市部分

高中学生谈会纪要

65.4.54

北京市部分历史教师座谈培养坚强的革

命后代问题

66.11-
12.11

学习贫农下中农的阶级感情和革命

倪风翰

65.7.33

思想

言教和身教的相结合

叶随之

65.7.32

对照贫农、下中农的要求找差距

蔡多瑞

65.7.34

学习贫农、下中农强烈的革命责任

宋志城

65.7.35

我是怎样在贫农、下中农中扎下了根的

赵耘

65.5.16

把根子扎在贫农、下中农当中

吉林省农安县黄全

全公社和平大队裴

家屯下乡知识青年

66.5.17

南京市第一女中组织学生向下中农学

杨耀琳

65.5.21

历史教学工作者必须个革命者—

河北大学历史系师生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感受

65.9.29

历史教学工作者必须在实际斗争中

王国标

锻炼

我又得到了一次改造和锻炼

钱君晔

中国现代史教学应当更好地担负起宣传

毛泽东思想、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

斗任务—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

三十九周年

史群

60.7.5

当教师要有一颗红心

张富荣

65.7.13

努力做一名副其实的红色人民教师

卫子光

65.4.15

篇 名

从自我革命入手

作 者

哈尔滨六十二中

年期页

历史教研组

66.3.6

从革命的全局观点出发

彭航西

66.3.8

突出政治、做个革命的教

王崇信

66.3.9

我与革命挂上了钩

戴成钧

65.8.3

教书先教人

戴成钧

66.3.31

必须重视自己的工作

孙栋康

66.4.32

历史教学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光荣

郭树蔚、文宏启

66.4.28

岗位

田泽滨、朱寰

要把历史课教好

在学

66.1.13

历史教学要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

石工

64.10.2

班人做出贡献——对改进历史教学

的几点认识

老工人、农村民兵谈培养革命接班

老工人:王树芝

65.6.13

李学政

何秀华

张冬然

林联和

周训清

林书生

贫下中农、农村知识青年谈培养革命接

农村民兵: 蔡青山 赵波尤臣 李跃东董存梅

杜玉成宋俊英

贫下中农:

班人 耿长锁 王国藩

王玉坤 戎冠秀宋欣如 郁洛善梁永才

农村知识青年:

彭欣 刑燕子

王培珍

刘书珍

候隽

管春华

当王杰式的教师,培养王杰式的学

史联珍

龚奇柱、蔡淑瑜

65.5.3

胡晏、金普森

66.2.13

篇 名

天津市南开区中小学历史教师座谈

作 者

年期页

学习王杰同志

王永品

66.1.12

毛主席著作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黄瑞琴

65.1.4

毛主席著作教导我逐渐学会做工作

陈秀兰

65.2.11

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学历史

许传芳

66.3.12

毛主席著作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宋荐戈

65.11.3

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思想改造和业务

戚估烈

66.2.16

实践

把专业学习和改造思想方法结合起

贾■春

65.9.10

抓住阶级斗争这条纲

王文智

66.3.13

必须懂得阶级斗争的历史

范振宪

66.3.18

学习党的历史、宣传党的历史

肖长林

66.3.18

革命干部要懂得革命斗争史

李兆升

66.3.17

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学习毛主席著作在教学中和学生共同学习毛主席著

李娄辉

65.6.52

作的

尝试

周文柟

65.8.24

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要突出讲毛主

席著作

胡晏

65.10.22

毛主席著作帮助我找到了提高教学

质量

的门径——学习《重要的问题在善

学习》的心得

李怀四

65.11.10

端正教学态度——学习《改造我们

学习》

谭玉苗

65.10.24

最根本的教学指导思想

侯诚海

65.10.23

打破“我”字当头

张志康

65.8.11

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李德琪

65.8.14

学劳动人民的历史、为劳动人民服

唐晓云

65.9.36

学好劳动人发的历史,讲好劳动人民

的历史——老工人、老贫下中农谈

历史教学的作用

时传祥 李墨林 孙占

66.2.6

魁 罗淑珍

让毛泽东思想占领历史教学陈地牢记阶级苦,永做革命人

南开大学历史系

65.8.26

五年级学生郭信

“台山韩”地主家族的罪恶

南开大学历史系

65.1.50

车台山村史编写组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对吃人制度的血泪控诉三篇:

——浙江平湖县曾受莫姓地主血腥

削的两户贫农的家史三次逼租,三次卖女

——佃户沈阿九的家史

交租二十年,苦水吐不完

浙江省平湖县地

——金阿根的回忆

主庄园陈列馆

65.10.38

奇营村的今昔 “一二九”运动的烈火燃烧到王兰

谢毅

66.2.39

——天津王兰庄村史片断

石史

66.1.36

照了镜子,找到了差距

李海镜

65.9.29

下乡九个月,胜读十年书

胡绳武:《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张志新

65.9.29

与提

高历史科学水平》

楫文

65.1.6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一面镜子

楼均信

65.8.4

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鲍文希

65.8.12

联系实际,古为今用

耿法禹

65.12.17

了解实际,突出重点

南京第九中学历史组

65.10.21

注重社会调查,克服“本本”学风

马洪林

65.11.6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高俊龙

65.12.20

加强责任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倪连德

65.8.18

对教学质量要有正确的认识

姚愔

65.8.150

向实际求教

陈治赵

65.8.1

政治方向明了,思想路子清子

金普森

65.8.6

正确认识资产阶级两面性

王家骅

65.9.37

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如何突出政治用毛主席的思想指导讲述中国古代

武守志

66.3.5

文化

史的一点体会

李希彦

65.2.19

突出政治讲授《唐朝前期经济的发

北京五十一中历

展》

史教研组

66.3.2

掌握历史科学知识,提高历史教学

质量

(社论)

57.1.2

笔谈“改进中学历史教学”

57.7.2;

8.33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我对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和教科书和

江苏盐城中学

看 法 和意见

戴企平

57.9.48

改进历史教学的初步体会

江苏杨州中学

钮均义

57.9.49

对“改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意见

东北师大附中

于继续学习贯彻历史教学大纲

张文生

湖北省教育厅教

57.9.51

改进教学的几点意见

研室

57.12.43

河北省中等学校历史教学情况及河

北省教育厅教

今后改进意见57.12.43

研室

对修改初中中国现代史教材的一

武汉三十二中历

点体会

史组

58.8.54

编写初中中国古代史课本的几点

北京教师进修学

体会

院历史教研室

58.9.41

天津一中等学校历史教学改革动态

本刊编辑部

58.11.37

关于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

跃进

问题

58.11.39

打破常规专题讲授台湾史

广东新会一中历

史组

58.12.27

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刘辉

58.12.44

通过一次备课过程看历史教学中两

天津一中高一备

条道

路的斗争

课小组

58.12.47

打破王朝体系讲述劳动人民的历史

北京五十六中历史

——改编高中中国历史课本的几点

58.12.49

体会

关于历史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

北京三十七中杨群荣

58.12.54

谈谈我们的中国古代史教材编写工

北京东城区历史

我校初一年级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方案

教师 刘宗华等

上海新沪中学历

59.1.38

史组

59.1.46

西安市第十中学配合全民炼钢运动

讲授

我国炼钢史

在炼钢高产卫星周中的我校历史教

刘海滨

湖北实验师范历

59.1.51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谈谈中学历史教学运用“辩论课”

史组

59.1.52

的问

石工

59.2.33

我们对世界史教材的改革

刘宗绪

59.2.44

结合劳动访问进行历史教学的尝试

天津第十中学任葆勤

59.2.50

我对历史教学方法的几点改革

太原第一中学

黄培炎

59.2.51

在党史课教学中贯彻群众路线的一

些收获

李中实

59.3.43

《秦末农民战争》一课的课堂讨论

北京二十八中

金林

59.3.47

我校结合时事教育的补充教材

湖北蒲圻一中历

史组

59.3.50

历史教学改革中几个认识问题的商

巩绍英

59.6.2

对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编《世

界近代

史教学大纲》的几点意见

检查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的一

姜德昌

河南许昌高中历

59.8.40

些收

史组

60.1.32

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精神,积级

河南漯河师范历

提高

历史教学质量

史组

60.1043

对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一些改进意

内蒙古自治区教

育厅教研室

60.2.29

改进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体会

福建诏安一中历

史组

60.4.33

怎样认识教学改革

刘辉 石工

60.6.2

历史教学战线上的标兵——简介出

全国文教群英大会的先进历史教学

本刊编辑部综合

作者

整理

60.7.32

我们对历史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学习陆定一同志《教学必须改革》发言的体会

卢士林 吴雁南

60.7.37

我们是怎样革新历史教学的

武汉第几中学历

史组

60.7.41

篇 名

在历史教学中也能大搞技术革命

作 者

哈尔滨十九中历

年期页

史组

60.7.46

紧密结合技术革命进行史地教学的

浙江温州四中史

新尝

以毛泽东思想指导世界现代史教材

地组

60.7.53

编写

工作的点滴体会

梁卓生

60.8.24

略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精讲多练”

赵恒烈

60.8.33

改革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

做法

黑龙江双城师范

历史组

60.8.3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章的教学改

贵州黔西中学

我对历史教学改革的一点认识和试

廖理

湖北武汉四中

60.9.27

周建晔

60.9.35

我校的教具改革

山东招远一中史

地组

60.9.38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改革我们的

敢峰

65.4.3

教学

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改革我

们的

教学

对教学改革几个问题的一些认识

刘辉

天津市第一中学

65.7.3

校长 韦力

65.6.48

谈谈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

史群

61.89.2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改进教学的

几点

福建省龙岩二中

作法

陈怀信

65.11.8

学习毛主席著作,改革教学工作

华中师院历史系

中国古代史教研

65.7.30

教改先要改思想

戴维基

66.4.33

教学改革必须和教师的思想改造结

南京市第一女中

合进

杨耀琳

65.8.13

要教好历史必须加强思想改造

无锡第九中学

李德琪

65.11.5

教古代史的同志也必须参加现实的

阶级

斗争

孙如琦

65.8.8

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看教学必须改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徐敏

65.8.7

“历史学科如何贯彻‘三个面向’

加速教

改步伐”座谈发言摘要

天津市李光霁等

84.8.2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加速历史

教学

改革笔谈(九篇)

以“三个面向”精神进行历史教学

北京市赵恒烈等

84.10.44

三段

式整体规划

陆铮 陈润生

85.7.48

贯彻“三个面向”改革历史教学

辽宁省教育学院

——论历史教学能力培养问题

崔灿

辽宁省抚顺市教

育学院 张韵昌

85.11.47

略谈历史教学与“三个面向”苏双

85.10.26

对改革大学历史课教学的意见

上海师院历史系叶书宗

80.12.46

中学历史教学需要进一步改进

河北省教育科学

研究所 段富生

81.8.46

中学历史教学怎样发展学生智力

广西师院历史系

历史教学必须重视能力培养和智力

曹佐治

上海市第六师范

81.9.58

发展

曹水锜

81.7.53

历史教学与发展学生智力初探

湖南省郴州师范

谈课堂教学中的启发性问题

李清波

长春市第二实验

81.12.53

中学 关昭容

81.12.54

教学随笔两则

赵恒烈

81.8.44

关于改革中学历史教学的建议:

从 1980 年上海高考试卷谈如何加强中

上海教育学院

学历史教学

林丙义

81.1.58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重视历史课

河南洛阳地区师范

魏诚

81.1.60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北京铁路六中钱幼觉

81.1.61

青年必须具备历史知识

河北山海关一中

刘字

81.2.61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回顾和几点改进

卢士林

81.2.36

意见

给中学历史课以应有地位

广州市教育局教

研室 杨杏春

广州市广雅中学李可琛

81.2.42

培养学生智力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

南充师范学院历

史系 吴景贤

81.3.56

要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丁西玲

81.3.57

中学历史课课时要适当增加

北京市二十八中

陈毓秀

81.3.54

认真总结经验,繁荣我国中学历史

辽宁省教育学院

教学

崔灿 金振屏

丛广玉

辽宁省中学历史

教研会 张运昌

曹相国 81.11.14

历史学科在我国古代教育中的地位 北京教育学院

赵恒烈 81.11.8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庆市三中

龚奇柱 81.11.18

对研究课进行改革的尝试 侯志杨 85.12.38

谈谈历史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问题 周发增 81.4.49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广阔途

上海市敬业中学

包启昌 81.4.50

重庆市第三中学

径 龚奇柱 81.4.51

精研教材教法,独具匿心育人 周发增 82.12.44

关于历史教教培养智能问题的计论评述

黄慕洁 白月桥 82.12.51

思 想 教 育

我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 黑龙江双城兆麟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中学 刘兴华 55.6.51

八年级和九年级近代史课程对宗教

唯物主义解释 [苏]H·(·戴里 55.7.38

在历史课中联系现实的做法和体会 广东广雅中学历

史组 57.1.43

我对广雅中学《在历史课中联系现实的

北京师范学院

做法和体会》一文的意见 谢承仁 57.1.47

对广雅中学历史组《在历史课中联系现

上海第一女中历

实的做法和体会》一文的意见 史组 57.1.50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联系现实——对广雅

中学历史教研组《在历史课中联系现

东北师大附中历

实的做法和体会》一文的意见 史组 57.2.39

关于在历史教学中联系现实的问题

——

对广雅中学《在历史课中联系现实的

做法和体会》一文的意见 北京师大附中历史

57.2.42

我对《在历史课中联系现实的做法和体

天津第一中学

会》一文的意见 韩时勉 57.2.44

谈谈历史课联系现实的目的和原则 天津第一学政

会》一文的意见 史组 57.3.45

对于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联系现实的 天津师范学院

意见

对历史课联系现实的讨论文章一

黄光硕

57.3.47

组:

联系现实要依据的原则:目的性、

贵阳师范学院

科学

性、系统性和量力性

联系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历史,

周春元

东北师范大学

57.4.43

也为

了更好地认识现实

薛虹

57.4.46

联系现实必须从形成历史概念和进

湖南第一师范历史

行思

想教育两方面来考虑

57.4.47

联系现实的目的:进行政治思想教

育,

帮助领会历史知识,补充教材中的

些不足

北京第八女中

朱仲玉

北京二十八中

赵恒烈

57.4.48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思想教育是联系现实的目的之一

辽宁阜新二中

靖堃

57.4.50

关于历史课联系现实的讨论

本刊编辑部综合

关于历史课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几

整理

湖北省教育厅教

57.5.46

个问

研室历史组

58.1.45

苏联历史教育法

——思想路线的战斗领域

余元盦译

51.1.32

2.29

历史教学应该联系实际

张静芬

51.2.26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教

司缓芬

51.429

推进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几个具体问题

周一良

51.5.1

彻底改造思想加强爱国主义的历史

何远

51.12.1

教学

通过历史教学贯彻爱国主义思想教

王顺德

52.2.26

中学本国历史隋唐宋元部分有关爱

国主

义教育问题举要

王树民

52.4.25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几个具体问

石维奎

52.9.20

迎接新学年的开始,加强历史教学

工作

谈谈结合高中《苏联现代史》某些

内容

直接进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

问题

李纯武

54.5.26

近代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

[苏]A·B·叶菲莫

55.11.1

谈谈在讲授古代世界史时对劳动的作用的

评价问题

[苏]Г·E 杜宾科

55.5.52

在历史课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几

湖南长沙四中历

点体

史组

58.1.50

加强历史教学的思想性与战斗性

刘辉

58.2.40

在历史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山东鄄城一中

的初

步体会

冯伯端

58.2.44

世界古代史课程中进行无神论教育的经

[苏]X·M·沙比

58.2.50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工人阶级立场教

育、

阶级斗争教育和劳动教育

石工

58.3345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在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中进行社会

黑龙江绥化一中

主义

政治方向教育的体会

李恩锡

58.4.51

我对改革历史教学加强思想政治教

育的

一些体会

杨愚

59.2.41

我们怎样在历史课中进行四个基本观点

北京第七中学历

的教育

史组

59.3.39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进行阶级观点

华东师大附中

教育的

几点体会

对历史教学中贯彻四个基本观点教

蔡多瑞

59.9.44

育的

几点认识

赵恒烈 张习孔

59.9.47

我对中国古代史教学进行四个基本

江苏苏州高中

观点

教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陶念慈

59.11.42

讲授优秀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思想

哈林师大附中

教育

的体会

王鳌

59.12.35

加强历史课的政治性思想性战斗性,进

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史群

60.1.2

我在初中世界史使学生认识

哈尔滨二十二中

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些做法

汪安民

60.3.34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

江西九江师范

些体会

裘先钧

60.3.39

利用革命文物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

北京第八女中

教育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体现知识教育

范永禄

天津第一中学

60.3.43

和思

想教育统一的体会

王庆源

60.4.38

讲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

进行

毛泽东思想教育的体会

河南商丘一高

杨力行

60.8.30

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作用

——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

石工

79.10.2

历史与爱国主义教育

在历史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成

万九河

天津市一中校长

82.1.4

果和

方向——对学生学习历史情况的调

韦力

82.6.2

加强中国史的教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

要课题

潘强

82.5.8

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

陈毓秀

82.5.10

之中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

常州市一中历史

国主

义教育

教研组

82.10.57

采用党史录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南开大学马列主义研究室 冯毅

82.9.54

用圆明园遗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颜家珍

82.11.13

学习“三个面向”,改进历史教学

苏寿桐

84.6.16

历史科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

郭圣铭

84.1.7

——在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

第二届年会上的讲话

谈谈中国现代史教学中如何贯彻爱

白寿彝

84.2.2

国主

义教育的问题

彭明

84.2.6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吁请各方面

关心

中学历史教学

84.7.2

略论爱国主义与实行改革

苏双碧

84.7.3

谈谈科技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问

北京六十八中

林理炯

85.7.51

中国古代史与爱国主义教育

郑昌淦

85.12.12

对中学历史教学贯彻爱国主义的几

福建省福鼎一中

点看法

陈杏德

84.3.46

世界近代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陈利今

85.11.40

用革命前辈青年时期的光辉榜样教学

生——对讲述党的创立时期的一些

窦爱芝

83.1.47

结合历史教学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作法

河南新乡一中

和体会

黄文雅

81.10.59
教 材 及

课 堂 教 学

对叶著初中历史课本几点意见的商

李昇抚

51.11.25

评叶著初中本国历史课本

陈廷赞

52.2.29

叶著中国历史课第三编教材商榷

中学本国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和书

王树民

52.3.24

简介

贾逸君

52.3.34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中学本国近代史教学参考书目补充

陆丹林

52.5.35

对于高中《中国历史》上册的一些

刘宝民

52.6.23

意见

对沈著初中《外国历史》的一些补

陈湛若

52.7.20

充意见

对初中课中国历史第一册一些问题

杜金铭

52.12.33

商榷

关于高中世界近代史第一册一些问

胡如雷等

53.4.19

题的

商榷

对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二

册一

些问题的商榷

鲁渔

53.9.22

对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

册一

些问题的商榷

陈云崧

53.9.33

对于《高级小学历史课本教学参考

资料》

(五年级第二学期用)一些问题的

商榷

周乾溁

54.7.40

关于高中世界附代史第一册 1954 年

3 月

修订本

王芝九

54.9.26

初中《世界古代史》第二册几个问

题的

商榷

任炳湘

54.9.51

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一些

问题

的商兑

赵冈

54.11.48

对初中课本《世界古代史》第一册

景致等

55.2.50

读后

1954—55 学年苏联中等学校古代世

界及

中世纪史教学大纲说明

姚涌彬译

55.3.36

改编本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二

王树民

55.3.50

册读后

中小学历史课本歧误处

周止礼

55.4.50

对高中课本《世界近代史》第一册

1955

年修订本的一些意见

关勋夏等

55.12.46

1955—1956 学年度中等学校新的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史教

科书编写经与试教情况

编好中学历史课本

历史编辑室

北京市二中尹世霖 二十二中

56.6.32

赵贵玉

81.3.54

世界现代史(1917—1945

年)教学

南开大学历史系

大纲

(讨论稿)

张象等

80.7.52

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一册正式

本的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答问(一)

陈光中

臧嵘

81.6.46

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四册更正

82.4.51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学科教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

学内

容要点

编辑室

80.8.8

中学历史教材三十年

初级中学《中国历史》课本第一、

苏寿桐

81.1.2

三册

正式本的修订说明

苏寿桐

82.4.11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修改说明

李纯武

82.4.15

锲而不舍,继续攀登

打开思路,继续探索—谈高中课本

苏寿桐

82.12.2

《世界历史》下册的修改

李纯武

82.12.5

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一册的答

(二)

读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修订本

陈光中 臧嵘

北京市二十八中

82.9.47

体会

陈毓秀

82.8.5

读高中《世界历史》上册修订本的

北京师大附属实验

几点体会

中 学 张静芬

82.9.51

介绍新编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苏寿桐

79.1.23

关于新编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

一、

二册的几个基本观点问题

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试谈高中《世

陈梧桐

79.1.27

历史》编写中的几个问题

李纯武

79.1.32

新编中学《中国历史》课本对农民

战 争 的论述

邱汉生

79.2.24

略谈在新编中学《中国历史》课本

中写

历史人物的几个问题

王宏志

79.2.28

谈谈中学《中国历史》第二册古代部分

的几个问题

陈光中 臧嵘

79.3.9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材教法

的处

理意见(一)

北京十二中学朱家滨 刘凤娟

北京一○一中学

邓珂

79.3.50

篇 名

同上(二、三)

作 者

北京四十六中

年 期 页

阎崇年

79.4.42;
5.55

对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有关契

文字插图说明的一点意见

刘凤翥 许晓秋

796.57

关于修改初中《中国历史》课本情

陈光中 臧嵘

况的

介绍和说明

李隆庚

80.8.26

编绘中学《中国历史》课历史地图

一些说明:

《中国历史》课本历史地图《秦的

一》的编绘说明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二、三、

王剑英

上海教育学院程栋

80.8.34

章部分教材分析

上海复兴中学宗震

79.10.48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五章教材

上海七一中学

于伯铭

79.11.5

关于新编中学《中国历史》教材现

代史

部分的几点说明

对新编高中课本《世界历史》下册

赵恒烈

80.3.44

现代

部分几个问题的认识

严志良

80.2.55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修订本答

(隋唐部分)

王宏志

83.2.39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修订本答

问(宋元部分)

王宏志

83.3.49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修订本答

(明清部分)

王剑英

83.4.39

《中国历史》第四册修改中的几个

李隆庚

83.1.46

问题

高中《世界历史》下册修订本答问

严志梁

83.2.43

历史暗射地图的运用

福建龙岩三中

陈怀信

79.11.49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插图使用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

说明

究所

段富生

79.7.56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部分插图的

说明

广西师范学院

杨达安

79.11.54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近代部分第

上海市敬业中学

三、

四章教材分析

包启昌

80.1.59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近代部分第

六章

教材教法处理意见

上海闸北中学

任霆

80.3.56

略谈新编中学《中国历史》课本近

代部

分的几个问题

颜文

79.9.52

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搜集和运用乡土教材

北京市大兴县教师

的体会

进修学校马执斌

83.2.57

初中补充教材《河北乡土历史》编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

写介

究所

对高中《世界历史》下册教材法的

段富生

82.2.54

处理

意见(一)

马绍纲等

79.1.68

同上(二)

天津市十一中

孔庆榛 马慧珍天津十九中

陈兆贵

79.2.53

同上(三)

天津二十中学

刘健中

79.3.57

同上(四)天津河北区教育局

教研室王者兴

天津四十八中

段恤工

79.4.46

对历史教科书的几点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

中学历史课勘误表

实验中学张静芬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

81.3.55

史编辑室

83.8.62

1984 年秋季使用的中学历史课本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

84.7.50

订情

要充分使用历史教科书

史编辑室

北京教育学院

赵恒烈

79.9.56

初级中学课本历史第一册试教工作

里的

一些经验

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王永兴

56.6.33

册)

试教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健平

56.6.36

上海市第一女中、师大附中、敬业、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兴、徐汇、新沪、致远等七校试教

上海市教育局试教

史新课本期中小结

新课本教研组

56.6.39

初中《中国历史》新教材试教总结

兰州一中缪文远等

56.6.43

师院历史系和师专历史科暂行教学

56.6.52

计划

介绍中学历史新教科书特辑

新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

陈垣

56.7.6

介绍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侯外庐

56.7.8

介绍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

邓广铭

56.7.10

使初中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知识的

好课

本—介绍初中课《中国历史》

第三册

张守常

56.7.13

读介绍初级中学课《世界历史》上

齐思和

56.7.17

读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

雷海宗

56.7.19

上册

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工作中的几个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

原则

问题

辑部

56.7.21

跟教师同志谈谈高级中学课本中国

历 史 第一册

邱汉生

56.7.26

介绍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

王永兴

56.7.29

对于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

内容

的说明

苏寿桐

56.7.32

关于初级中学课本《世界历史》上

李赓序

56.7.35

关于高中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

几点说明

我们对新编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

李纯武

56.7.38

一册的体会和认识

杜洽 朱仲玉等

56.8.2

对高中课本中国历史教材内容的一

些体会

东北师大附中历史

56.8.5

试教初中中国历史新课本的几点体

程富淇等

56.8.9

略谈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的一些优点

沈起炜

56.8.12

关于讲授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几

问题

李家骥

56.8.14

对初中课本世界历史上册优点的一些体

张方悦

56.8.16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是怎样体

现人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徐健竹

56.8.18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教学的目的

和重

关于《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一章

林幹

51.12.27

的教

天津十六中学历史

59.7.43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教学的目的和重

林幹

51.5.29

世界古代中世史教材教法上的一些

问题

试拟初中《世界古代史》第一册课

王芝九

谢理穆林

55.9.26

时教学计划

54.3.41;

4.43;5.37;

6.33

试拟初中《世界古代史》第二册课

谢理穆林

时教学计划

54.9.33;

10.43;

11.41;

12.40;

55.1.40

试作初中《世界古代史》第三册教材分析

谢理穆林

55.2.41;

3.39.4.34;

5.37

初三外国史下册教学计划

上海中等学校历史

教学研究会初三组

52.5.28;

6.31;7.28;

8.31;

10.26;

11.29;

12.25;

53.2.30;

3.28

对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统一国家形

成一节教材的处理意见

白丁

56.3.33

关于世界近代史教学的几个问题

〔苏〕( · M·加坡

58.6.49

诺夫

对于高中世界近代史《十七世纪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章教材的体会

和处理教学的意见

对《英国对印度的奴役,英国工业

牧亮

54.7.39

革命

的开始》一章的研究—苏联中学八

〔苏〕H · M·戈列

别尔格

年级世界近代史的一章

我对《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B·A·奥尔洛夫

56.7.50

章教材中阶级关系的理解

李光霁

54.10.40

怎样在《十八世界末法国资产阶级

命》的一节课中说明人民群众的作

〔苏〕A·И·舍依

56.10.38

库斯

关于世界近代史第一册第七章《维

也纳

会议和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革命运动》

的教材处理

白进文

54.12.37

八年级《共产党宣言》本文的教学

〔苏〕维·维·鲍

56.11.32

依柯夫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我是怎样讲述《巴黎公社》一课的

辽宁安东五中

伍守里

58.11.45

依据教材中心思想确定和贯彻教学

目的

—讲授《第二国际》一章的做法

和体会

湖南常德一中历史

60.6.39

《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年的

河北邢台一中

国》的课堂教学

彭仲英

59.8.47

第一次俄国革命的课堂教学

〔苏〕E·普拉霍娃

56.11.44

编写《俄罗斯二月资产阶级民主主

革命》讲授纲的经验〔苏〕C·Л·苏卡契

55.11.42

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特点、教学任务

学习方法

鞠秀熙

55.1.37

我对《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课的教学准备

长春第八中学关昭容

57.11.42

我怎样讲授苏联现代史第二章第一

《德国强盗对苏维埃俄罗斯的进

攻》

在十年级中学习《苏联为社会主义

李大方

55.8.47

业化而斗争》

〔苏〕阿·亚·柯

54.4.13

斯琴科

对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的政

治思想教育的体会

金启⺺

56.8.22

略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古代史分期

试教高中《世界近代史》过程中改

巩绍英

56.9.52

进教

学的一些体会

张绍祖

56.9.52

迎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的

(社论)

56.10.2

颁行

京、津中学历史教师学习中学历史

教学

大纲(草案)

卢士林

56.10.54

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的基

本线

索和重点

王永兴

57.3.7

对初中课本世界史上册的一些意见

杨连山等

57.3.53

关于初中课本世界历史下册的一些

王芝九

57.4.2

说明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关于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四册

姚涌彬

57.5.6

关于精简 1957 年秋季初三、高一和

高二

历史教材的几点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

57.9.46

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

三第二学期部分初稿

历史教材跃进的道路

巩绍英 邱汉生

58.3.2

陈乐素

58.7.2

〔乡土教材〕

在历史课上利用本地材料的经验

〔苏〕季米特黑也

52.11.10

我们搜集和运用乡土历史材料的点滴

收获

浙江黄岩中学历史

58.1.52

我们以虚带实突击编写乡土教材和

学参考资料的做法和体会

辽宁省教师进修学

院史地教研室

58.9.38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教材的

点滴

经验

我们在编写乡土教材时注意的几个

河北涿县一中史地组广东师范学院

58.10.49

问题

李荫农

59.1.43

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利用乡土教材

的体会

哈尔滨八中历史组

59.2.46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运用乡土教材

改进

教学方法尝试

安微师范附中历

我们是怎样编写长春简史乡土教材

史组

吉林师大附中历

59.5.50

史组

59.6.48

我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乡土教材

安徽燕湖三中

《中国红色政权的建立》一章的教

张竞仲

60.2.36

—结合乡土教材的课内外教学活动

福建龙碉师范

全面地掌握历史教科书

卢衍海

60.8.37

使用历史教科书的几个问题

吴军

63.6.49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哈尔滨第二中学赫

63.8.50

崇旺

指导阅读历史教科书的体会

福建省漳平一中沈真辉

63.8.52

教师的讲述跟教科书的关系问题

杨志栋

63.1.39

从教材和实际出发

河南省阳一中

韩忠厚

65.7.28

对教材的多余的补充和必要的解说对讲授有关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几个

荆璞

65.3.56

问题

的探讨

赵恒烈

66.2.22

我对教学中讲述农民战争和评价历

上海市浦江中学

史人

物的认识

张志康

65.6.54

讲授中国古代史中有关经济方面教

材的

几个问题

赵恒烈

64.3.39

关于井田制概念的几个问题

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

赵恒烈

64.9.51

几个

问题—我对《初中中国历史》第一

册第三、四章教材的理解

尹弘毅 刘宗元

61.11.121

我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基础

知识和基本训练的看法

杭州市十二中学

62.10.50

对《西汉前期的经济发展》一章教

黑龙江省绥化一

材的

理解

《绿林赤眉起义》的课堂教学

中李恩锡

北京市一○一中

62.9.49

历史组

62.5.52

我对北魏均田制的一些理解

陈玉昆

62.2.56

对《吐蕃、回纥、南诏》一章教材

的理

解和补充

天津市十二中学

历史组

63.2.49

对《五代时期的南北局势》一章教

材的

理解

上海青浦中学徐煜绪

64.5.40

对北宋历史教村中几个问题的理解

北京市女十二中

刘占文

62.3.47

《辽宁夏金的关系》的观摩教育

福建省福州十中

62.7.51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陈淞

我对元朝经济和政治的一些理解

武汉市豸院中

学立德萱

62.7.46

《明初的经济和政治》一章教材的体会

四川省重庆三中

陈亨荣

64.3.43

我对《资主义的萌芽》一章教学的

浙江省嘉兴三中

对《明末农民战争》一章教材中几

李惠陆

北京二十八中

6.212.44

个问

题的体会

陈毓秀

62.6.43

《明末农民战争》讲课纪录

北京市二十八中

听了《明末农民战争》一课以后的

陈毓秀

64.1.43

一些

体会

周发增

64.1.49

《各地的反清斗争》一节的教学

上海市格致中学

我怎样讲《云南回民和西北回民的

夏云川

云南省大理二中

64.2.4

反清

斗争》

雷先冀

63.2.53

关于明清的科学技术一课的教学

天津市第四女中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鸦片战争的

尹弘毅

63.3.47

响》一课的教学

安徽省休宁县石

《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和外交政策》的

观摩教学

田中学唐立德

广东省饶平县石

65.1.55

林中学史地组

62.7.55

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教材的

天津市第一中

理解

王庆源

61.10.42

关于洋务运动一节教材的几个问题

白进文

63.10.4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章

上海市风城中学

的教

学体会

《中法战争》一课的教学

李克毅

福建省同安第六

61.11-12.76

中学叶振川

65.2.27

《戊戌变法》一章教学的准备工作

河北省正定一中

杨风鸣

62.11.46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义和团运动》一章教学的若干问

北京市二十八中

金家瑞

62.1.53

《辛亥革命》一章教学的改进

黑龙江省齐齐哈

尔市实验中学历史组

61.7.54

准备《武装起义》一课的几点体会

福州市第十中学陈

63.3.46

《北洋军阀统治下革命斗争》一章

浙江省文成一中

教材线索的体会

我对《“五四”运动》一章教材

郝兆矩

62.6.46

的理解

侯明■

64.2.48

我讲授《北伐战争》一章的尝试

史学徒

62.2.46

关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

文的教学

关于《毛泽东同志奠定中国新民主

王业献

安徽省当凃钟山

64.8.47

主义革命的根本思想》一节教材的

初中唐成业

学问题

65.1.115

《国民党反动集团判变革命》一课的教

济南十八中历史组

65.12.31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一节的课

长春市实验中学

堂教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课堂

王希恩

上海市市西中学

64.11-12.99

教学

吕登来

63.4.41

《土地革命和三次反围攻的胜利》

四川省泸州二中

一节

的课堂教学

童默庵

64.5.43

讲授《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

河北省正定一中

体会

杨凤鸣

63.4.49

结合村史家史讲授“抗日战争”一编

浙江义鸟赤岸

初中许刚毅

65.11.26

《保卫解放区的武装斗争》一课的

龚奇柱

63.11.46

教学

我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一节

北京市五十一中

的理解与讲授

罗瑞华

64.11-
12.102

对《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北京市第四中学

一章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教材的体会

徐建竹

61.11-12.80

对“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

天津市第六女中

本好转

而斗争”一段教材的理解

殷新安 刘佩文

6.24.52

对初中世界《原始社会》一编教材

的几

点体会

司马英

63.9.49

在初中世界史课中讲述“国家”概念的点

浙江省温州六中

滴体会

包树荣

63.12.48

关于《希腊奴隶制城市国家的形成》

一节

教材的分析

我对《古代罗马》一章教材的理解

天津师院 高仲君北京市四十四中

63.8.51

金德华

61.11.86

对《阿拉伯国家》一章教材中几个

北京市四十四中

题的体会

对《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确立》

金德华

北京市昌平师范

62.11.50

一章

教材的理解

许家英

63.12.43

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开端》一

北京市五十一中

章中

一些问题的理解

罗瑞华

63.11.50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的教材

北京市五十一中

分析

罗瑞华

62.1.56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节课的教学体会

河南新乡县一中

黄文雅

64.10.54

我对高中世界现代史《共产国际》

一章

教材的理解

福建省漳平一中沈贞辉

64.4.43

我们对中学历史课的基础知识和基

天津市一中历史

本训

练的认识

62.1.2

试谈中学历史课的基础知识问题

哈尔滨师范学院奚介凡

62.1.5

什么是中学历史基础知识

天津师院附中余和

62.2.40

篇 名

试谈加强中学历史课基础知识教学

作 者

天津第一女中金

年 期 页

问题

记剑

62.2.44

关于中学历史基础知识问题的两点

北京师范大学

62.2.44

意见

孙恭恂

也谈中学历史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

吉林师大附中历

训练

问题

史组

62.3.40

关于中学历史基础知识问题讨论点滴意

北京市女十二中

历史组

62.3.43

试谈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涵义

河北省唐山师范

赵竞存 刘秉中

62.3.44

点滴意见

北京市女十二中历史组

62.3.43

我们对中学历史基础知识问题的理

河南省许昌一高

历史组

62.4.39

关于中学历史基础知识问题的商榷

天津市第四女中尹弘毅

62.4.41

两点体会

西安市第十中学

历史组

62.4.43

对中学历史课的基础知识的一些看

广东师范学院李

法 荫农

62.4.44

两点看法

浙江省嘉兴三中

李惠陆

62.4.96

再谈中学历史课基础知识问题

哈尔滨师范学院

关于中学历史基础知识讨论意见摘

奚介凡

62.5.49

要十

五篇

本刊

62.5.46-50

加强中学历史课基础知识教学的关

键是

史论统一

吉林师大杨志栋

62.639

加强中学历史课基础知识教学的几

个问

石工

63.12.32

历史知识与语文教学

天津市二十一中

傅玉昌

66.1.17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运用历史知识教好政治课

天津第六女中

66.1.15

〔附〕教材插图和文物介绍

殷新安

编钟

齐吉祥

83.6.44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十十七

安徽马鞍山五中

帖》

徐来军

83.5.59

北京故宫太和门

汪莱茵

83.4.53

赤嵌楼

杨云

83.4.54

关于初中历史课本插图介绍中的“布

币”

82.2.16

和“蚁鼻钱”

骈宇骞

秦统一货币 秦统一文字 万里长城

刘宝民

80.11.31

牛耕画象 豪强地主田庄的粮仓

王至本

80.11.34

竹木简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部分插图的说明

徐元邦 曹延尊

北京九中丁培炎

80.11.35

一五九中陈寿仁

80.1.52

私有财产和贫富化的出现

齐吉祥

82.10.56

顾恺之《洛神赋图》——初中《中

国历史》

第一册彩色插图介绍

李之檩

82.12.50

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彩色插图:

1.青白玉蟠龙瓶

汪莱茵

82.10.54

2.湖北军政府所在地

武树帜

82.10.59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五幅彩图的

寿纪瑜

82.8.55

说明

高中《世界历史》下册四幅彩图的说明

严志梁

82.12.48

唐代花鸟蚊锦

陈娟娟

84.2.53

崇圣寺三塔

杨云

84.2.54

宋孩儿瓷枕

刘桂英

84.3.55

成吉思汗陵

杨云

84.3.57

明朝的北京城

汪莱茵

84.4.58

明五彩龙纹六棱罐和景德镇瓷器制

工场

刘吉祥

84.3.56

顺治会见五世达赖

关于高中《世界历史》(下册)一

群工

84.5.56

幅插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图的一点说明

贺楚森

84.4.7

宋代瓷器

齐吉祥

81.2.40

元代的大都

刘桂英

81.3.41

唐代手工业——丝织和唐三彩

刘桂英

81.3.43

课本插图介绍:突蹶文和汉文阙特

王至本

81.4.44

勤碑

《授时通考》里的织图

王至本

81.5.53

奴儿干都司的设置

刘桂英

81.5.52

西夏人

王至本

81.6.45

北京故宫太和门

汪莱茵

81.4.53

越王勾践剑

陈玉昆 刘桂英

84.40.41

金缕玉衣

齐吉祥

84.9.48

武官村大墓

陈玉昆

84.7.42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刘宝民

84.9.49

金版(钣)和泥金版

唐石父

84.9.63

天津城埋伏地雷董军门大胜西兵图

廖一中

83.6.46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武树帜

84.4.55

敦煌千佛洞石窟寺发现的一片丝绸

复原

沈从文

54.10.2

唐代“越州窑”青瓷的酒壶

沈从文

54.12.18

唐代镜子的卷枝花图案

沈从文

55.1.24

唐代三彩釉陶瓶

沈从文

55.2.49

唐代锦缎纹花的复原图案

沈从文

55.4.55

一件最早的中国印刷品

傅乐焕

51.4.17

1951 年在河南白沙水库建设工程中

所发

现的一座北宋时代坟墓壁画的一部

沈从文

55.5.44

刘福通坟墓调查小记

阜阳二中阎瀚生

55.8.8

伟大的祖国建筑展览介绍

李静昭

51.12.35

太平天国常熟守将钱桂仁发田凭并跋

周穗成

52.1.19

太平天国潘叙奎荡凭并跋

周穗成

52.2.13

太平天国过毅记吴凝林吴公祠司钱

粮执

照并跋

安徽省新发现的太平天国的几件文

周穗成

52.3.13

物的考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葛召棠

57.8.52

南京的太平天国壁画

郭存孝

58.7.52

南京博物院发现掘明黔宁王沐英墓

及牛首

山古墓

傅振伦

51.1.24

吉林西团山之古墓发掘

傅振伦

51.1.35

察哈尔山阴县古城发见古物

傅振伦

51.1.36

长沙楚墓出土的彩绘凤漆“羽觞”

沈从文

54.11.55

图样

最近北京近郊汉墓出土汉明器陶楼图片

李静昭

51.11.34

汉代青铜戈戟附件展开的游猎图

沈从文

54.9.58

西汉时代碧玉的马头

沈从文

55.6.11

略谈汉代画角石及其史料价值

孙宗文

57.12.37

魏晋之际一面青铜镜子上的部分浮雕图

沈从文

55.3.49

冈京石子冈渤浮泥国王墓

沈厥成

65.10.62

反映明代北京社会生活的《皇都积

王宏钧

62.7.43

胜图》

明末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

齐吉祥

81.7.50

介绍太平天国征收灶捐的新文物

吴亮

83.8.60

关于“战斗中的斯巴达克”一图的

巴松

说明

对《高中〈世界历史〉上册部分插图说

明》一文的几点意见

杨淑琴

原作者的答复

丁丙炎 陈寿仁

指南车

王冠倬

62.10.54

汉代收获渔猎画象砖——课本插图简介

居方

62.10.53

关于《唐代国内外的主要交通路线》

天津市第一中学

韩时勉

62.2.51

《郭煌壁画里的西域各国人》插图简介

陈端德

62.2.54

唐刻《金刚经》插图简介

白三

65.10.31

谈《清明上河图》

——课本插图简介 孙崧年 62.3.51

《活字盘》

——课本插图简介 孙崧年 63.3.50

《水闸》 太原市铁路一中 63.1.42

——课本插图简介 李忠民 63.3.50

《授时图》——课本插图简介 王冠倬 63.6.52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明朝北京的皇宫 太原市铁路一中

——课本插图简介 李忠民 62.7.49

初中《世界历史》下册封面图简介 荆璞 65.4.5.7

初中《世界历史》上册封面图简介 思恩 65.1.61

建筑金字塔插图简介 济南十五中史地

组 65.10.32

中国历史参考图片(秦朝部分)说明

陈鹏程 64.2.56

中国历史参考图片《耕织组》说明 陈鹏程 64.6.54

文物、博物工作为现实服务

——江苏省文管会、南京博物院改进文博工作

梁白泉 65.10.61

教 学 方 法

关于教学方法问题 聂仲元 51.3.17

谈怎样进行初中历史教学 童维生 51.7.25

历史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试谈小学历史教学法之二 何远 52.3.3

参观旅大市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后的几点

收获 李光璧 52.8.24

改进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卢士林 54.9.48

改进历史教学的一点体会 石工 55.3.46

谈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中的几个问题

我们所看到的苏联学校中的历史教学

宋国柱 56.2.29

中小学教师坊苏

代表团 56.5.2

我在改进历史教学中的初步体会 山西范亭中学

张林青 56.11.41

苏联学校改革中关于历史教学法的一些

〔苏联〕A· N·斯特

问题 拉热夫 59.9.39

怎样教导学生记忆历史年代 辽宁锦州师范

王中元 54.11.50

有关讲述历史现象、人物和年代月日的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一些问题 鲁扬 54.2.17

如何通过人物的描写加强历史教学的形

北京二十八中

象性 赵恒烈 57.1.53

关于加强历史教学形象性的几点体会体会

天津三十五中历

史组 59.8.43

怎样给学生以系统的历史知识

我们怎样在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的基础

刘淮生

武汉二十六中历

58.5.48

上突出重点

史组

58.9.44

对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的体

赵一匡

58.36.42

历史教学的了解教学对象问题

张守常

51.5.32

——试谈历史教学之二

历史课怎样适应学生年龄特征进行

北京第八女中

教学

我怎样使用“学生学习情况卡片”

朱仲玉

东北人民大学

57.10.43

来改

进教学工作

附设工农速中萧月

58.3.53

我怎样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同学的学习积

极性

李大方

55.9.48

在历史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性培养

北京师范学校

学生

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我对改进历史教学方法的一些认识

赵虔

甘肃省泾川一中

55.12.34

吴万善

64.10.48

对改进历史课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

上海市孝和中学

戴方万

64.7.48

改进历史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河南省许昌一高谢建明

64.10.51

改进教学的几点做法

辽宁省实验中学

张绍庭

64.8.43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初步尝试

广东省梅县畲江

历史课教学工作的初步改进

中学古耀华

浙江省温州一中

65.3.52

王兆庸

65.3.50

对改进历史教学的一些认识

上海市大同中学

篇 名

作 者

历史教研组

年 期 页65.1.59

从实际出发,改进课堂教学的初步

济南十五中学历

尝试

史教研组

64.6.46

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些尝试

上海市光明中学陈宗保

64.8.46

讲授《中国现代史》的一堂试验课

天津市第六女中

——解放区的艰苦斗争和国民党地

的黑暗统治

介绍一节历史观摩课

殷新安

呼和浩特教师进

65.4.49

修学校杨诗康

64.7.44

对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四川大学历史系

世界近代史教学

运用图表进行教学的几个实例

小组

武汉市二十九中

65.12.23

黄振玉

61.10.47

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填充图表的一

河北省保定师范

些体会

徐殿文

6.10.46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板书的点滴体会

周发增 赵素珍

63.3.55

在我小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江苏省江都县郭建

65.5.6

我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辩证法的几点

河北省正定一中

尝试

克服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公式化缺点

杨风鸣

河北省保定师范

65.11.20

的一

些做法

徐殿文

62.1.61

生动的讲述,多样化的课堂练习

江苏昆山第四初

中金诚

61.8-9.76

对历史课课堂提问的几点体会

王椿梧

62.9.53

上好一节历史课的点滴体会

北京二十八中

陈毓秀

62.4.48

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两点做法

安徽省寿县中学

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开始我的调查研

施玉仁

广东省普二中

61.7.60

究工

庄礼广

65.11.13

略谈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的几点

赵恒烈

62.10.47

问题

如何纠正学生掌握的历史概念中的

北京教师进修学

常见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错误

帮助学生记忆年代的一些方法

院赵恒烈

广州市广雅中学

63.5.51

李可琛

62.8.47

讲授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教材的几

河北省保定师范

点做

徐殿文

64.6.49

讲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几点做法

孙恭恂

63.4.52

教学中引用诗歌、民谣及其他文艺

作品

的体会

元江

61.8-9.80

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运用诗词歌谣的体

上海市市西中学

吕登来

62.8.51

在高中教学中适当联系学术争鸣的

上海市新力中学

尝试

要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

陆文哉

武汉教师进修学

65.10.30

院 蒋志杰

79.11.45

介绍“历史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

上海师范学院附

中 傅克勤

83.1.56

在历史课基础知识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

武汉市第四中学

的思维能力

周建晔

82.3.55

改进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

湖南湘潭江南机

器厂子弟中学。刘竹清

82.5.59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尝

刘德义

82.2.56

增强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吉林省东丰三中

怎样辅导学生回答历史问答题

张世伟

湖南省沅江二中

82.2.59

黄有为

82.1.52

以教材为依据,备好历史课

北京市二十八中

陈毓秀

81.11.23

历史教师应该广泛地积累知识

北京市一六五中时宗本

81.11.28

遵循规律,细致入微——学习时宗

本老

师讲授历史知识的教学艺术

潘缉熙 周发增

81.11.31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力途径的探

上海市敬业中学

包启昌

81.11.34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对学智能的培养

浙江教育学院黄宗法

81.11.40

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

华中师范学院

周孝梅

81.11.44

历史课的“双基”教学问题——上海市历

史教学专题讨论会侧记

宗震益 谢西陆

80.4.63

怎样帮助学生记忆历史年代(来稿

述)

谈谈历史教学中的时间概念和空间

四川大学历史系

80.6.60

概念

王廷科

80.6.60

怎样辅导学生解释历史名词

北京 68 中历史组

84.10.60

怎样使历史课教得活泼,学得主动

上海市奉贤县光明中学 王兆金

80.1.57

讲解精炼,当堂巩固

河北省秦皇岛三中

刘德义

80.2.58

课堂教学要“活”

林岷

80.12.42

历史教学中的板书问题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 罗超

80.8.45

创作和使用历史教学幻灯片的体会

上海市黄浦区张

杨中学 李育康

80.8.4

历史教学观摩课的准备和评议

北京教育学院

制做和使用黑板暗射图讲授中国历

孟广恒

山西大同矿务局

80.8.49

一中刘宝民

80.9.46

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一节好课

——

介绍时宗本老师的录相课《资产阶

刘宗华 孙恭恂

文化的兴起》的特点

周发增

84.10.49

谈谈历史教学突出重点的问题

陆满堂

84.10.51

文物和历史教学

赵恒烈

84.7.46

《世界历史》中的经典著作数学问

谢青

84.8.49

怎样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半殖民

天津市第一中学

封建社会的概念启发式教学一例

王庆源

浙江东阳湖溪二

84.11.25

中楼烈英

83.8.53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因势利导,狠抓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

立学习能力——历史专业大一基础

天津师大历史系

教学实验报告

李光霁

83.11.42

怎样讲清楚历史事件的具体过程

湖南省临湘一中吴康泰

83.12.48

我县是怎样加强历史课教学的

黄有为

83.10.39

略谈历史教学中的文史联系

上海金山县教师进

学校严林

83.10.43

学习和使用新教材插图的一些体会

浙江省塘栖中学

83.10.46

马新声

做好课前调查 教学有的放矢

——谈上初一历史课的点滴体会

成都青白江区太

比较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平中学黄常源 江西省南城一中

83.9.51

宁裕先

三中程寿明

83.9.49

历史教学中运用成语典故的点滴体

江苏海安立发中

学陈家颐

83.9.54

我怎样使用和绘制历史地图

浙江省杭州三中

黄炳麟

82.8.56

在历史教学中怎样使用地图和插图

辽宁锦州三中

王毅、甘肃平凉三中杨汉斌

上海闸北十七中

陈盛茂

79.10.53

关于编绘历史教学地图的几个问题

山东师范学院地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效组织学

理系张林泉

华中师范学院历

79.10.45

史系

周孝梅

84.5.48

谈中学世界古代史教学中历史地图

湖南省益阳师范

的运用

罗庆康

81.8.37

历史幻灯课的制片和教学

上海红旗中学

谢介民

79.9.59

开设“历史之窗”,丰富学生知识

上海市五十九中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曹杨四中历史教

研组

79.11.56

自制历史教学幻灯片的做法和体会

马卫东

81.3.51

谈谈历史录相课的组织和推广

北京教育学院李叔敏

84.4.55

使用 135 左幻灯片的一些体会

北京市五中

刘健

85.9.55

抽插式活动地图的制作及其作用

上海华东师大

浅谈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使用

附中蒋伟

河北省宣化钢铁

85.9.51

公司教育处

白鹤鸣

85.11.52

初中一年级历史教学如何讲古代历

广州市三十六中

史 人物

张念群

85.11.55

第二课堂:我怎样用当地文物古迹

山东历城县一中

对学

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林言顺

85.11.56

有趣的参观教学活动

上海师范大学附中傅克勤

85.7.57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懂得历史发

北京二十八中

展的

基本线索

陈毓第

79.4.51

怎样指导学生回答问题和解释名词

北京一二三中高凤

79.4.54

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中的时间、空间

广州广雅中学

观念

李可琛

79.7.60

一堂历史课的质量评定标准及评定方法

张云鹏

84.9.50

试谈乡土史教学的几个问题

温州市藤桥中学

周梦江

63.3.52

运用乡土教材加强历史课基础知识

江苏昆山陈墓中

教学

的一些做法

学金诚

63.1.44

在历史教学中结合讲一些地方史的

昆明市师范学校

尝试

陈少和

81.6.45

社会科学能力与探讨

历史教学培养创造能力初探

二谷贞夫

上海市莘庄中学

85.12.48

李云高

85.10.47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谈谈小学和初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

湖南省汀潭市十

一中李荃初

85.9.52

谈裙初中一年级的历史教学问题

江苏无锡市二十

七中吴克成

85.7.54

谈谈中学历史课的精讲和新知识的巩固

湖南省津市一中

李季益

80.7.40

试谈历史教学的生动性

四川省成都二中

冯一下

80.7.38

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的一点体会高师、中学历史课教法异同初探

韩忠厚

广西师大历史系

81.4.7

曹佐治

84.11.27

为外国留学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课

的一

些情况和体会

许光

84.11.32

谈诗歌民谣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鲍鹤年

51.6.33

利用诗歌辅助历史教学的作用

六十三军速中

光翔

52.8.28

略谈文艺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天津市师范学校历史谭是怎样进行

李平安

58.9.47

“计划教学”的

刘锡璋

52.2.24

在部队速成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两点

华北军区速中

体会

长征

52.8.30

在工农速成中学进行中国近代史教

学的几点体会

中国实验工农速中章仁楷 彭励

52.11.25

有关中等师范学校历史科教育实习

的理

论与实际

司绶延

54.4.23

试拟高级小学历史课本第三册课时教学

计划

董潜 冯昌

54.5.43;
6.39.7;
62.8.33

生动活泼 引人入胜——时宗本老师的

教学特点

刘宗华

83.9.2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月

介绍一节历史观察课

北京东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刘宗华

79.6.51

认真设计精益求精——听北京东直

中学宋毓贞老师课后记

刘宗华等

80.7.34

扣紧教材,讲练结合

南京第十中学朱昌颐

81.10.62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研活动(两

4.16

则)

我校的历史课外研究小组

北京师范大学

我校的课外考古小组

实验中学张静芬四川省乐山一中

84.12.46

张维清

82.12.51

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对初中一

无锡市二十七中

年级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初探讨

试谈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问

吴克成

82.5.61

刘方义

57.12.48

在历史教学备课中的几点体会

吴雁南

55.1.49

中学历史教师的学期准备工作

薛虹

55.10.40

教师要创造性地准备历史课程

苏联《历史教学》杂志 1955 年第 4 期

社论

55.11.47

在备课中的几点体会

西安第十中学

刘海滨

56.11.38

中等学校历史教学中有关处理课本的一

司绶延

些问题

53.12.18

怎样掌握历史教材

陈善洪

54.8.24

谈谈钻研教材改进历史教学问题

鲁森

55.2.47

关于分析和组织教材的几点体会

东北师大附中王鳌

57.3.50

我对钻研教材的中心内容和中心思

辽宁实验中学

想的

体会

我们如何根据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来组

篇 名

张绍庭

河北保定师范历史

作 者

57.10.41

年 期 页

织和讲授教材

60.2.32

我是怎样进行讲课的

莫任南

51.3.36

加强历史的课堂教学

林毅

54.9.44

怎样掌握历史课堂教学目的

四川开县中学李

高如

54.12.47

我对一堂历史课的分析和意见

北京中央教育行政

关于中学八年级至十年级历史课的

学院陈学驹

57.2.45

类型

问题

[苏]刘宾格鲁布

55.5.45

关于中学高年级历史课的类型问题

[苏]A·M·米

作为七年制学校历史教学法的谈话

他耳诺夫斯基 [苏]A·■·柯

55.12.36

科维

55.10.44

——沙兰斯克市学校历史教师工作

经验

在八——十年级实行概述讲演

[苏]B·A·鲁萨阔夫

56.4.44

杂谈历史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

林斡

55.1.46

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科书

重庆第二中学

蒋年新

56.12.51

我是怎样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的

黄冈师范学校张祖芹

56.12.54

关于高初中本国史古代部分教材教

法的

一些问题

李光璧

52.2.18

我对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几个问题的体会

福建莆田一中

宋庆嵩

59.6.44

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有关贯彻苏联教

材精

神和实质的一些问题

试拟初中课本中国史第一册第二章

楚白

53.3.1

课时

教学计划

丁寒

54.9.31

我怎样依据教学大纲讲授战国时期

哈尔滨第一中学

各 国 的变法

刘瑜

57.12.52

《商鞅变法,秦统一中国》一课的

四川江津师范

教学

周上能

60.2.38

“中国农民战争”教学

[苏]F·M·林可等

53.8.33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9.31

初中中国历史第九章《西汉前期的社会》

课时计划(附:上海市中学历史教

组初一小组对计划的意见)

关于高初中本国史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

上海第一女中汪太仪

李光璧 孔玉芳

56.12.46

教材教法的一些问题

52.4.19

高一本国史下册教学计划

上海中等学校历史

52.4.34

教学研究会筹备会

52.18;6.

我讲授《隋的统一》一节课的一些体会

兰州第二中学

李镇武

52;7.25

我们是怎样讲授《南宋军民的抗金

湖南长沙一中史地

斗争》

一课的

56.11.47

《明朝的腐朽统治 市民反矿监锐监

60.4.41

斗争》一课的讲课记录(附《葛贤

苏州第一中学

墓碑记》)

关于《藏人、蒙古人、维吾尔人》

刘恩同

58.5.52

一节

课的教学(附教案)

上海五十三中

蔡汝杰 谢介民

57.6.45

关于高初中本国近代现代史教材教法的

本刊资料室

2.3.19;一

些问题——附教学参考提纲

4.29;
5.22

有关中国近代史教学方法的一些体

方晖

53.4.34

我在准备和讲授《鸦片战争》一课

山西洪洞中学

的一些做法

罗慎炯

60.1.29

我是怎样教《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

张克宽

度》

这一课的

56.10.50

我讲《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一节

湖南岳阳一中

59.4.47

课的

一些做法

张忠

讲授中国近代史中有关革命领导权问题

东北师大附中

58.3.49

的体会

王鳌

我怎样讲《戊戌变法经过和失败》

天津六十中学

这节

余和骥

58.6.46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辛亥革命》一章的教法建议和教

北京女十二中

材分

刘占文

59.11.34

《十年土地革命》教学的目的和重

林斡

51.4.33

我在《中国红色政权的建立》一章

教学

中的一些做法

教学工作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张东浩

59.7.46

迎接

一九六五年新学年

《人民日报》社论

65.10.19

我在历史课中贯彻“少而精”原则

的理

河北省正定一中

杨风鸣

64.11—
12.96

我对“少而精”“启发式”的看法

江西吉安市第一中

与做

在教学中贯彻“少而精”“启发式”

学王孟达

北京市第二女中

65.12.16

初步体会

李青萍

64.11—
12.93

对历史教学采取“启发式”和贯彻“少

甘肃省临夏回族

而精”的认识

自治州康乐中学

彭航西

65.4.52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点滴体会

广州市广雅中学

我对启发式教法的运用

李可琛

河北省安次县廊

64.7.47

坊小学李德元

65.1.19

运用“启发式”改进历史教学的初

浙江温州六中

步尝

在历史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

冯坚

65.10.28

一些

方法

羽白

63.11.52

对“讨论式”教法的几次尝试

天津市第三中学

常俊秀、郑永应

65.8.27

历史教学中怎样贯彻直观的原则问

翁大草

52.11.21

《历史知识挂图——世界历史组》

杨辉

53.12.27

我对历史教学中运用直观原则的一

点体会

杜荫萱

54.10.50

历史教学中应用地图的问题

江苏松江一中

吴仲炳

54.12.50

如何使用地图

张守常

55.7.55

如何编绘历史教学图表

吉林第二高中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罗节文

55.11.52

我绘制历史挂图的一点体会

长春工农干部

我们对历史课运用直观教具的一些

文化学校王陆畴 天津十五中学历史

55.12.39

体会

56.1.42

介绍几种绘制历史挂图的方法

吕以春

56.2.37

如何在黑板上画历史地图

加强直观性改进历史教学的体会

吕以春

西安第十中学刘

56.6.50

海滨

57.11.55

涿县一中对历史实物教具的搜集、

整理

和运用

河北涿县一中史地组

59.6.52

怎样绘制教学用的历史挂图

钮仲勋

60.1.41

复习·作业·成绩考查

介绍《1954 年暑期高等学校招生考

试大

纲》历史考试大纲部分

洪程

54.6.46

巩固课堂学习

孙好文译

54.9.45

中学生的历史练习簿

[苏]II·E·谢尔

就科夫

54.12.50

学校考试的总结

[苏]II·B·果拉

55.4.44

谈谈组织学生复习课业的问题

刘辉 鲁森

56.1.48

关于历史课课堂教学中巩固新知识

的问

薛虹

56.4.46

历史课的书面作业五年级的历史笔记

胡止犀

[苏]M·A·希道

56.9.48

罗娃

56.9.50

略讨中学历史教学的阶段复习课

薛虹

56.10.46

在历史教学中考查与评定成绩的一

北京师范学校

些体会

石维奎

57.4.40

我怎样给高中毕业班学生进行历史

陕西韩城中学

课总

复习

李录勋

57.5.42

高中中国历史第二册明清(鸦片战争以

前)复习课

王剑英等

57.5.44

我们对期末总复习的几点体会

韩克让 白进文

篇 名

作 者高仲君

年 期 页57.6.39

怎样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

兰州第二中学历

史组

57.10.37

漫谈历史知识的巩固问题

健平

57.11.48

我怎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谈话法和

重庆四十一中

进行复习提问

饶裕德

57.11.50

初中古代罗马史的课堂复习

越南河内中华

中学戴日新

58.2.55

我在历史教学中巩固学生知识的几点做

江赣师

58.10.51

关于历史课的图表作业

上海凤城中学

周宏溟

59.4.49

关于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的几点

江苏苏州高中

体会

胡喜麟

59.5.44

进行展览复习教学的尝试

福建龙岩二中

陈怀信

59.7.49

《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的

复习图表

畅如

59.10.55

《1794——1815 的法国》复习图表

畅如

59.12.38

使学生深入掌握历史概念的一些做

黑龙江绥化一中

李恩锡

59.12.40

我们组织中国历史课期未复习的做

山东冠县师范历

我怎样在历史课中进行期末复习

史组

北京密云师范

60.1.35

杜荫萱

60.1.38

我校高中毕业班的历史总复习工作

福建诏安一中历

史组

60.5.41

谈谈我在历史教学中联系旧课的体

浙江舟山四中

何梅生

60.6.42

我校高中毕业班历史科总复习的做

福建厦门一中历

史组

60.6.47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分析能力的几点

江苏苏州高中史地

做法

60.9.30

力求当堂掌握历史知识的尝试

上海凤城中学历

篇 名

作 者史组

年 期 页60.9.32

从实际出发,提高复习课的质量

天津市第十六中

学史地组

61.8—9.73

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复习

山西省太原市铁

关于历史总复习课的一些体会

路一中王荣久 福建省龙岩二中

61.7.58

陈怀信

64.4.47

帮助高三学生克服历史总复习中的

北京市四十一中

几种

困难

高中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的几个问题

王佩青

北京市回民学院

63.5.44

曹尔驹

63.5.47

我对指导高中毕业班复习中国古代

福建省莆田一中

史的

一些意见

指导学生复习中国近代史的几点体

宋庆富

福建省泉州一中

63.6.45

张克奏

63.11.42

指导中学历史总复习的几点体会

谢绍美

82.3.57

试谈历史教学的单元复习问题

沈阳三十一中历史教研组

64.7.50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单

河北省保定师范

元复

习的一些做法

徐殿文

63.9.42

谈世界近代史的复习方法

天津市南开中学李春田

62.12.48

高考综合运用题与培养能力

吴春年

85.6.53

培养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的一节单

上海市光明中学

元复

习课

陈宗保

64.11—

12.90

配合单元复习的历史墙报

河南省新乡一中

黄文雅张国柱

64.5.50

从今年高考谈历史教学的改进

新疆乌鲁木

齐铁路三中

79.11.48

运用年表复习历史知识的一个实例

武汉市第四中学周

62.8.49

建华

关于指导练习历史问答题的点滴体

张中平

82.4.57

高中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的几点做法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

学校历史中心教研

81.11.48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学习 1979 年高考历史复习大纲的一

点体

(一)

武汉二七中学丘德萱

79.4.55

(二)

福建泉州东海中学

何蓦

79.4.58

钻研考试大纲,勤练基本功

厦门中学历史校际

高考复习要从实际出发

教研组连鸿仁 四川沪州市二中

79.4.60

童默庵

79.4.61

中学历史复习表解

北京四中史地组

实验中学历史组

79.5.58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

广东连平忠信中学张建超

80.3.52

分阶段进行总复习

沈阳市二十六中

李升抚

80.3.53

联系性复习的几种方式

四川省内江一中

关于中国农民战争史的复习

刘国梁

福州市第十五中

80.3.54

杨鸿端

80.5.58

从高考复习答卷的情况谈提高中学

上海师院历史系

历史课堂教学质量问题

叶书宗

80.3.49

1979 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历史试题及其答案

79.8.53

1980 年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历史试题

及答案

80.9.59

1981 年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中历

武昌水果湖中学

史试

题的特点

吴春年

81.4.5

1981 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历史

试题

及答案

81.8.49

1984 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

试题及答案

84.8.28

1985 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历史

试题及答案

85.8.71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今年试题中的几个特点和问题

湖北武昌水果湖

中学吴春年

80.11.43

对今年试题的几点看法

江苏清江市淮阴师专常才林

80.11.45

重视中小学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

四川省成都二中

冯一下

82.6.48

课 外 活 动

唐山八中的‘史地窗’

河北省唐山八

中史地组

65.2.59

我校历史板报简介

安徽省桐城中学

我校配合历史教学的剪贴展览

何开宗

上海市大同中学

65.9.46

王槐昌

63.8.54

怎样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北京市女十二中

历史教研组

63.7.51

革命故事会

济南市十一中学

史地组

66.2.30

我们的课外历史活动小组

济南十四中史地教

研组

65.9.41

一次配合教学的课外活动

王仁经

66.2.31

围绕教学开展课外辅导活动

河南省许昌第一高

中张时轮

66.2.29

我校积累历史教学参考资料的情况

天津市三十五中历

史组

62.5.54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中国通史教学小

组工

作总结

51.3.33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教学研

——常州专区中等学校历史观摩教

秦和鸣等

的意见之一

52.1.26

我们是怎样进行“社会科学观摩教

崇明宏达初级中学

学”

的?

社会科学研究会

53.2.16

试谈本学年历史课教学工作的总结问题

梁进

54.6.25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我们教研组是怎样进行工作的

北京师大附中历史组

56.2.32

我们怎样组织历史晚会

北京师大附中历史组

56.6.47

如何指导学生看电影

张守常

56.9.45

一种有益的课外活动

——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乡土实情的

查访问

我校开展“乡土研究小组”活动的

江西都昌中学汤滔

苏州第九初中

56.11.48

情况

和辅导体会

陶俊升

58.4.54

介绍我校举办的十月革命节历史晚

广西桂林二中历史组

58.9.50

我校历史数学中的文物展览与参观

山东莱阳一中历史组

58.11.49

教学

我校配合台湾海峡地区斗争形势的

宣传

活动

山东郯城一中史地组

58.12.56

寒假期间我校的参观访问活动

哈尔滨十六中历史组

59.7.50

上海市培光初级中学建立“五卅纪

上海培光初中历史组

59.8.52

念室”

建立校史馆结合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浙江温州一中历史组

59.9.50

国庆节晚会上的一个历史节目

辽宁辽阳二高历史组

59.12.43

我们是怎样培养新教师的

福建龙岩二中历史组

60.1.39

在初中讲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章

的参观课

长沙第八中学历史组

60.5.44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教研活动历史教学的课外辅导活动

重庆第三中学历史组辽宁海城牛庄镇中

60.5.46

傅长吉

60.6.44
教 师

进 修

关于历史教学和研究的“三个基本”

问题

翦伯赞

79.8.2

历史教师进修提高的几点意见

岑家梧

79.8.19

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

北京东直门中学历

史教研组

84.6.45

中学历史研究课的定人、选课和评

范瑞祥

84.1.47

我是怎样备课的

宋毓贞

81.1.54

谈谈如何编写课时计划

丁西玲 孙恭恂

79.5.50

谈谈历史教员的备课

荣孟源

81.8.13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如何提高中学历史教师水平

上海育才中学

刘一鸥

57.10.45

结合教学进行自修的体会

浙江瑞安中学马允伦

57.10.47

我是这样进修的

湖南益阳一中

周雨初

57.10.48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师进修和教

北京教育学院历史

研活动

教研室

79.3.63

我市历史组是怎样开展教研工作

江苏无锡市教育局

的?

教研室历史教研中

心组

79.3.64
外 国 历 史

教 学 介

当代世界历史与历史教育

李纯武

85.7.2

美国大学历史系的课程设置和研究格局

王毅捷

82.8.58

介绍法国中小学的历史教学

范玉清

80.3.58

西德高等院校的历史教学——联邦

德国

访问散记

王玉哲

83.1.37

日本的学制与中小学历史教育

[日本]平田嘉三

83.3.37

日本中小学历史教学的内容与教科

杨栋梁

85.12.42

日本历史教学简介

王振锁

81.9.63

中国和苏联历史教学比较

日本文部省要改弦易辙以中日友好

白月桥

85.12.55

为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董纯才

81.8.12

访英希散记——历史篇

关于《访英希散记——历史篇》的两封

杨生茂

83.3.4

夏鼐 杨生茂

83.9.59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问 题 解 答中国历史解答

关于人类起源在体质形态发展上究

竟分

几个阶段?

周庆基

79.1.48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距

今各

多少年?

安志敏

57.3.56

新石器和旧石器怎样区别?

安志敏

56.2.54

什么叫父系家长制家族、农村公社、

长的奴隶制?

昭平

54.6.48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讲原始社

会情

况时,为什么用“氏族”和“文

化”两个不同的词?

张锡瑞

84.6.60

河南陕县庙底沟和三里桥遗址的发

掘对

于讲述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提供

什么线索和材料?

秋农

61.7.61

什么是“青莲岗文化”?

冰铁

61.7.61

传说中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的时

代,为什么正好表明了人类社会进

的程序?

昭平

53.11.39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对蚩尢的战争;

如何

解释?

53.10.38

夏禹治水的传说,应当如何解释?

李光壁

52.10.24

什么叫做青铜器时代?为什么青铜

的发

现和应用能够较铁为早?

夏鼐

55.11.56

殷商为什么屡次迁都?

芳明

56.6.55

商自汤至盘庚五迁,都在什么地方?

庚迁殷原因为何?

53.10.38

殷商是怎样复灭的?原因为何?

李昭平

53.12.40

商代奴隶的反抗斗争情况如何?

马子庄

65.9.60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商周之际的“牧野大战”的“牧野”

哪里?

孙作云

61.8-9.87

什么是金文?过去研究情况怎样?

初学

金文应看当什么书籍?

商朝前期迁过几次都?据史书说盘

剑云

61.11-12.91

庚迁

殷后“更不迁徙”,为什么商灭于

歌而不灭于殷?

王有录

83.4.56

殷都是何时变成殷墟的?

李衎

80.10.62

商代何以称商?

疏影

79.9.63

为什么说西周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

有确

切纪年的开始?

杜汉鼎

79.1.80

周代是否有“井田制”?

54.11.56

洪范九畴讲的是什么?

家昌

54.8.45

土圭的构造如何?

54.7.47

西周“彘之乱”的经过和性质如何?

楚白

53.11.40

西周时代的五等爵位制如何解释? 周代的宗法制度,有“百世不迁”,

53.10.39

“五世则迁”,是什么意思?

53.8.38

西周农村公社中的“彻法”和“助

法”

怎样解释?

西周灭亡的原因为何?平王东迁的

秋农

59.10.62

真实

情况如何?

楚白

54.2.46

什么是“碑”、“石头书”、“墓

志 ” 、 “墓志铭”?

疏影

84.7.57

战国时期除“七雄”外,是否还存

在其

他诸侯国?

汉鼎

84.6.38

为什么《中国历史》课本第一册上讲

“公元前 256 年秦灭了东周”,而

的书上又讲“公元前 249 年秦灭了

周”?

杨云

84.8.60

春秋和战国的起迄年代究竟应为何

昭平

54.3.48

时?

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春秋、

战国

的起迄年代是怎样确实的?

邱汉生

57.1.55

何谓五霸?

54.9.55

篇 名

年 期 页

牛耕始于春秋还是战国?

战国时水战用的“钩拒”是怎样的

4.9.55

器?是哪一国发明的?

4.10.54

黄河改道的情况怎样?春秋时的济

水是

否即现代黄河的入海河道? 赖家度 56.1.55

黄河河道七次变动,各在何时?各从何

处入海?

春秋战国时期,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是

黎国彬

52.1.22

怎样逐渐瓦解的?

秋农

60.1.47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

意义

和作用如何?

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制度是怎样

54.9.55

的?

秦汉度量衡制度单位标准合现在市

多少?

54.11.56

屈原的故乡是哪里?

孙作云

56.5.55

诸子百家指的是些什么人?

任继愈

54.10.54

韩非子的学说是唯心的还是唯物

任继愈

56.10.55

的?

古长城和今长城有何不同?

现在长城是何时建造?古长城的遗

琰生

55.10.56

迹在

今何处?

黎国彬

52.1.22

关于阿房宫有哪些记载?

53.9.40

秦末农民起义时,“伐无道,诛暴秦”

是谁讲的话?为什么说这是起义的

祝马鑫

65.4.62

口号?

在楚汉战争中,项羽为什么最后失

孙生玮

65.4.63

败 ? “皇帝”一词是秦始皇创造的吗?

傅永聚

82.10.64

汉初陆贾其人、其事若何?

尹湘豪

79.11.61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年代为什么说

法不

一?

曹聪孙、张怡宝

79.7.62

古代之匈奴是否即为哈萨克族之祖

贺鲁

54.7.47

先?

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究竟有多少

杨翼骧

54.7.50

年?

什么是算缗?什么是告缗?汉朝为何要

设立这些制度?

苏从武

56.9.59

西汉施行盐铁专卖的经过、目的和

作用

如何?

宝志强

58.9.53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汉武帝所修“郑国渠”、“六辅渠”、

“白公渠”、“运渠”、“都江堰”

等水渠各引何水?有多长?各在何地?

黎国彬

53.4.32

汉武帝分全国哪十三州?现在归哪

地方?

黎国彬

53.4.31

苏武、郑和、班超等人我们应该怎样来

评价?

家昌

54.10.54

汉武帝末年的山东人民暴动、成帝

时郑

躬为首的四川暴动、樊并为首的河南

尉暴动、哀帝时长安的不断骚动等

况怎样?

杨翼骧

54.9.56

西汉时的耧车是谁发明的?汉时一顷等

于现在多少亩?

王玉哲

53.5.28

高丽与高句丽二者有无区别?

家昌

55.2.57

汉代的“分田劫假”是怎么回事?

58.7.54

赤眉、铜马、新市、平林四支农民起义

军的领导人物各是谁?其活动地区

何处?

王玉哲

53.2.29

蔡伦是改进了造纸的方法还是发明了造

纸的方法?

54.4.50

苏武持“节”出使匈奴,“节”是

么?它与“符”有何区别?

李正中

82.9.12

历史记载上昭君出塞是怎么回事?

张焕宗

79.6.15

东汉窦宪打北匈奴是什么性质的战

万绳楠

79.5.48

争?

《杨家将》的故事是否符合历史真

刘光胜

79.4.63

实?

东汉末年民谣“发如韭,剪复生;

头如

鸡,割复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

来不可轻”如何解释?

孙纯阳

李寿山

84.9.53

汉张道陵得道的鹤鸣山在四川哪

马襄

54.11.57

里?

印度文字的拼音方法传入我国,对

于我

国研究反切和四声的影响如何?

牛生

55.9.54

三国时吴的建国究竟应该从何时算

家昌

54.11.57

起?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官渡之战曹胜衰败的原因如何?

西晋户调制的由来如何?其剥削程

鄂世镛

64.3.52

度是

否较前代重?

冰季

61.10.54

敦煌、云岗两石窟的壁画内容包括

哪几

方面?现在两地保存的雕像有多

54.7.47

少?

魏晋南北朝时的科学家刘徽、祖冲

之,

他们是什么人物?

54.11.57

西晋裴秀制图的方法如何?

黎国彬

53.1.22

西晋的户调制和占田制及北魏均田

制关

于“户”和“口”的说法各如何解

释?

西晋占田制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曾宪楷

54.12.55

其作

用如何?

唐长孺

57.1.55

大秦景教的创立及其影响如何?

岑仲勉

56.4.52

《齐民要术》是怎样的一部书?

万国鼎

56.11.54

淝水之战中的晋军都是北府兵吗?

许福谦

84.4.60

西魏实行的府兵制是怎样的制度?

杨志玖

54.11.57

隋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得到发展?

李上迎

81.7.52

隋文帝凭些什么条件统一中国?

杨志玖

54.6.49

通济渠、永济渠、邗沟都是怎样的? 什么是会要;我们有哪些会要;其

黎国彬

55.1.57

价值

如何?

马襄

57.7.55

唐代租庸调中所证之绢,在当时有

什 么 用处?

杨志玖

57.1.55

唐代租庸调制度中男子服役的期限

是怎

样的?

赵树经

57.4.54

唐朝是否征服过叶蕃?

杨志玖

55.12.56

藏历用铁兔纪元,有什么根据?

蔡美彪

53.4.32

唐朝的节度使是怎样产生的?

胡节

57.4.54

唐玄宗究竟施行了哪些改良政策?

李赓序

56.4.52

邸店是什么?其性质如何?为什么

唐朝

的大城市里会有邸店?

胡宗浚

57.6.54

唐代的客户是些什么人?

胡如雷

56.8.55

唐朝的府兵是怎样变成彍骑和禁军

的?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改变?

胡如雷

57.2.55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唐代安禄山叛乱时,人民起兵杀贼

情况

怎样?

唐代两税法的内容和产生的背景是

陆刚

53.10.39

怎样

的?

岑仲勉

56.3.54

历史文献上关于唐代安西四镇的称

是怎样记载的?

伟川

64.11-
12.109

请对两税法作些说明。

志玖

53.12.41

什么是驿站?

胡如雷

57.3.56

裘甫在浙江象山领导的农民起义是860

年还是 859 年?

沙莎

55.2.57

关于王仙芝起义的时间、地点,他

的家

乡和战死地点究竟怎样?

杨志玖

55.2.57

唐朝僧一行是怎样测出子午线长度

徐锡祺

85.12.61

的?

在我国古代政治史上,“大学士”

这种

官职创始于何时?

潘民中

85.4.37

我国古代的州是怎样演变的?

黄钢

85.3.62

晃衡在中日文化交流上的事迹怎

80.8.50

样?

《唐律》所载“同居有罪相为隐”

一语

如何理解?

王永兴

62.3.53

苏轼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是

怎么

回事?

佩之

79.2.40

义净前往南海诸国和印度的事迹及贡献

如何?

建平

62.3.54

什么是《金刚经》?

时予

65.10.63

周世宗改革的具体情况如何?

张焕宗

83.11.59

何谓圩田?其分布地区与生产情况怎

样?

吉敦瑜

64.8.54

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

卢苇

63.12.53

面?

郑樵的年卒究竟为哪一年?

金代奴隶解放的年代及奴隶的生产

仓修良

62.10.53

和社

会地位怎样?

张情泉

64.2.53

宋高宗诏今岳飞班师所用的“金牌”

什么?

王恩厚

80.8.51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西夏是不是羌族?

杨志玖

56.4.53

宋朝的“差遣”和“通判”的职责和性

质怎样区别?

漆侠

54.10.55

北宋初期两次出兵收复长城一带的

经过

怎样?其失败对后来有何影响?

火药发明在什么时代?郑思远的著

启循

60.3.46

作叫

什么名字?中国最早发明火药的记

是否即郑的著作?郑的生卒年月在何

时?

杨志玖

53.5.29

南宋的车船和海船桅杆的装置及使

用如

何?

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中所说的“手

程溯洛

56.5.55

摇纺车”

和“脚踏纺车”是怎样的?

程溯洛

55.5.57

为什么南宋比金国户数多而人口

杨志玖

56.2.54

少?

中国的小说何时发生?小说、传奇

是否

一回事?宋元平话小说与明清的小

传奇有无关系?

宋“杂剧”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起

朱一玄

56.6.55

的?

牛生

56.3.54

蒙古族建立的四个汗国是否归元朝

家昌

55.4.56

统治?

文天祥所写《过零丁洋》、《指南

录》

两文内容如何?

家昌

54.11.58

阿里海牙破湖南没收降民为奴,其

数应

为三千八百户还是三千八百万户?

53.9.41

云南自元代起还是自明代起始成为

中国

的一省?

贺鲁

54.5.48

西藏的政教合一政体如何?今天的政权

是否仍具有原来的特点?

奂文

55.7.48

耶律楚材对元朝的政治、经济、文

化等

方面起了哪些作用?

在抗元斗争中文天祥表现了怎样的

赵若麟

82.1.54

爱国

精神和民族气节?

贾肇曾

65.11.64

篇 名

请提供一些有关元曲、关汉卿及其

作 者

年 期 页

《窦

娥冤》的参考资料

官桂铨

79.6.65

明成祖永乐时期改修北京的史实如

侯堮

56.4.53

何?

朱元璋在全国各地设置“申明亭”

是怎

么回事?

李正中

83.4.35

郑和远航最远到了什么地方?

朱偰

55.10.56

中国历史第三册二十页,代表两个封建

主的两个日本贡使先后到达宁波,

两个贡使及两个封建主的具体名字

什么?

家昌

54.6.50

明朝是否控制着很多的手工业如

盐、茶、

矿等?

敬宽

54.5.48

明代一条鞭法实行的时代、背景、特点

及其意义如何?

石园

53.6.15

锦衣卫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

史途

83.6.23

构?

明代疆域图所标示的边墙,是否是长城

的延长?

朱偰

56.8.55

建州女真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

陆刚

53.12.41

努尔哈赤进攻明朝“七大恨”内容

何?

昭平

54.9.56

西班牙殖民者在 1603—1762 年在菲

律宾

历次屠杀华侨的经过如何?

彬甫

53.1.23

明末苛重的“三饷”加派是哪三饷? 是

怎样加派的?

王瑞明

59.11.47

李自成的幼年生活和家庭出身怎

李文治

54.11.58

样?

李自成是怎样死的?

《李自成起义》一书中说“当时以

李文治

54.12.55

大汉

奸吴三桂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勾引

族(指清兵)”这样提法是否恰当?

敬宽

54.4.50

张献忠攻克武昌的真实情况怎样?

江流

62.6.53

张献忠在四川是否乱杀人,这一段

农民

起义的历史应该怎样讲授?

敬宽

54.4.50

清统治者入关后“圈地”是怎么回事

李正中

81.5.31

清代理藩院是个什么机构?

赵云田

81.3.59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嘉定三屠的经过怎样?

多尔衮致史可法书及史可法复多尔

来新夏

53.4.32

衮书

两信的内容如何?

家昌

54.8.45

清朝统治者实行海禁,命令沿海人

民迁

居离海究竟有多远?

李维玉

56.11.54

《尼布楚条约》中的格尔必齐河的

位置

在哪里?

张冠英

80.11.52

清朝山西票号商是怎么一回事情?

《防范外夷规条》的内容及清政府

昭平

55.11.56

批准

施行的经过如何?当时两广总督是

谁?

本刊资料室

52.3.17

领导苗族铜仁起义的“石柳邓”究竟是

一个人的名字,还是三个人的姓氏?

或另有解释?

王竹楼

54.12.56

林则徐究竟焚了多少箱鸦片,怎样

焚毁的?

丁名楠

55.1.57

鸦片战争期间的关天培和陈化成有

些什

么事迹?

一宁

52.12.22

鸦片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

何?

54.9.57

鸦片战争对满清政府有什么影响?

来新夏

54.10.55

虎门条约黄埔条约内容是怎样的?

这些

条约是怎样订立的?

54.10.56

平英团为什么用三星旗作指挥?

广东文馆三

元里史料组

64.3.53

虎门条约及中英天津条约中关于领

事裁

判权的规定有什么不同?后来曾在

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还有哪些国

家?

都是在什么条约上规定的?中俄尼布

楚条约是否也有享受领事裁判权意

味?

穆杉

53.1.32

琦善和义律订立屈辱的《穿鼻草约》

竟在什么时候?是不是琦善亲自去

的?这外草约产生什么后果和影

响?

伍宗之

81.7.49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琦善是否在天津会风过懿律?

王庆民

81.7.48

南澳镇属闽还是属粤?

陆建志

81.9.21

太平天国的馆、衙、营、军有区别?

史式

84.9.53

何谓太平天国的六爵?

史式

85.8.59

太平天国的“圣库”与“国库”是不是

一回事?

欧阳跃峰

82.10.63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加开牛庄等十处

为通

商口岸,其中南京、镇江、九江、汉

口四处当时在谁手中?为何开这些

方作商埠?

来新夏

54.3.49

“治外法权”与“领事裁判权”有

什 么 区别?

景才瑞

54.8.49

中国的买办阶级产生于什么时候?

钱宏

53.11.40

太平天国在金国起义是 1850 年,还

1851 年?

太平天国创立各种制度及建国计划

罗尔纲

53.2.28

和分

诸王究竟是在永安城内还是长沙

城外?

罗尔纲

53.11.40

太平天国攻克永安州的时间是 1851

年 9

月还是 10 月?

罗尔纲

54.3.49

太平天国的敌人有哪几方面?哪一

方面

最主要?

罗尔纲

53.11.41

太平天国革命中有无钱江这个人?

罗尔纲

53.2.29

太平军为什么蓄发?

史式

85.6.57

石达开在大渡河失败的经过情况是

怎样

的?

中法战争期间,香港同胞进行抗法

隗瀛涛

64.4.54

斗争

的情况如何?

陈胜粦

62.6.54

清末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

史文建

52.12.22

响?

捻军领袖之一幼沃王张禹爵是怎样

一个

人?史迹如何?

林树惠

54.6.50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天津教案”的经过?

史文建

52.11.30

殷墟文物被帝国主义盗掘或盗买的

情况

如何?

昭平

52.12.23

甲午战争前以曾、左、李为首的洋务派

思想和初期以冯桂芬、郑观应等为

代表

的改良主义思想在本质上是否有区

一宁

55.3.57

别?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样?

54.8.46

中日战争后“列强”在中国进行划

分 “势力范围”的竞争如何?

来新夏

55.2.58

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几次窜扰

我国

西部领土?其中几次到西藏境内?

成昌文

81.6.59

大沽口炮台建于何时?沿革如何? 清政府在建立第一支新式舰队中糜

孟庄华

82.10.62

费了

多少钱?

史伟

81.4.22

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的近代企业是

哪一家?

朱英

81.5.62

1901—1905 年清政府的“新政”是

么回事?

于伯铭

81.3.60

清末的“海防筹议”是怎么回事? 经过

怎样?

陈理

82.7.46

旧中国税史上的值百抽五税则是何

确定的?后来有过怎样的修改变更?

禾元

82.9.45

旧中国长期存在的巨额贸易入超,

是依

靠什么方式抵补的?

禾元

82.9.45

康有为等的变法运动的本质是进步还是

反动的?

王其榘

54.2.47

康有为写《孔子改制考》目的及此

书的

主要内容是什么?

义和团的“反清复明”和“扶清灭

马林

64.3.54

洋”

的口号是谁提出来的?清政府用什

办法利用义和团?

52.5.17

义和团首领文霸之是怎样一个人?

贾逸君

53.12.41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义和团运动是什么性质?这运动是

怎样

发生的?

周南

54.11.58

义和团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金家瑞

53.8.38

东南互保条约是什么时候哪些军阀

与哪

些国家订的?它的内容怎样?

请将有关辛丑条约内容中赔款的一

金家瑞

52.10.25

些问

题加以简介

金家瑞

54.3.50

辛丑条约是怎样签订的?

周仁灏

85.5.59

同盟会是怎样宣传革命的?这个革命运

动和康有为的政治活动有什么关

系?

来新夏

53.3.27

1905 年中国人民抵制美货的爱国运

动,

其主要情形如何?

一宁

53.8.39

戊戌政变以后的改良运动应指哪些

次?

其失败原因如何?

55.5.27

在历史上,伊犁一直在中国的领土范围

内,为什么有的地图却将伊犁标在

苏联境内?

王剑英

82.3.56

1911 年 12 月我国外蒙古“独立”有

什么

政治背景?经过怎样?

田志和

82.4.62

1912 年至 1915 年间,内蒙一些爱国

王公

是如何与民族分裂势力斗争的?

田志和

82.3.64

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中国为什么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

义革命?

维真

54.1.43

孙中山在广东当了几次大总统和元

帅,

每次怎样去的?又为什么没有成

宏运

55.3.57

功?

武昌起义是谁领导的?文学社与共

进会

和同盟会有些什么联系?为什么要黎

元洪为军政府的负责人?

周南

55.8.56

袁世凯时期的“国务卿”,其职权

和设

置目的是什么?

日本帝国主义者经袁世凯手中取得

一宁

53.8.39

东北

五条铁路的承筑权的经过如何?

一宁

53.2.29

篇 名

袁世凯所承认的廿一条是否就算是

作 者

年 期 页

中国

承认了呢?后来怎样废除的?五四

动中要求废除廿一条结果怎样?

从辛亥革命后到 1928 年国民党新军

吕朝欣

53.4.33

阀到

北京止,在北京执政的人物及其年

如何?

来新夏

54.5.49

段祺瑞凭什么把持“北京政府”?

禹一宁

53.2.30

苏联十月革命后,怎样对中国宣布

取消

帝俄时代所订的不平等条约?

司绶廷

52.2.17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方军阀政权的历史

沿革情况如何?南方政权的历史沿

情况又如何?

刘真武

85.10.62

袁世凯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是如何算得

的?

姚宏卓

85.7.9

我国第一个奖励科学发明的条例是

何时

制订的?其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潘君祥

武克全

81.12.11

国民党的“五五宪草”、“国大选

举”、

“制宪国大”、“行宪国大”都是

么回事?

常丕军

81.8.55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何时成立?

杨洪范

83.4.37

红军是怎样渡过大渡河的?

杨绍雄

83.5.60

中共“一大”都有哪些人参加了?

为什

么“一大”代表人数有十三人和十

人两说?

80.3.62

五四运动中是谁先点火焚烧曹汝霖

住宅

的?其人的情况如何?

现史组

83.1.54

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西一带红军游

击队

保卫土地革命成果的斗争情况是怎

样 的?

金德群

81.4.64

“二五减租”是按什么标准计算的?

顾林

84.2.58

1933 年在中央苏区的反“邓毛谢古”

篇 名

作 者

年期页

怎么回事?

黄少群

82.6.54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军曾

对长

沙进行过几次攻打?情况分别如何?

左志远

82.6.53

遵义会议后张闻天同志任何职务?

吕韩

82.2.64

蒋介石在南京三次“下野”情况是

校的?

高晓星

83.9.60

蔡和森同志是否担任过北方局书

黄少群

80.10.63

记?

蔡元培究竟在哪一年任北大校长?

王淇 王家勋

80.12.2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

二、

四方面军是怎样建立的?为什么第

方面军缺编?

单继友

80.9.6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什么有

几个

红四军?

向红

80.9.63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通道转

兵”

是怎么一回事?

匡华安

80.11.53

司徒美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请介绍一

下他的主要经历

东人

80.12.5

国民党政会是怎样的组织,共开过

几届

几次会议,其历史作用是什么?

李起民

80.12.51

台儿庄战役是怎样进行的?

伯贤

85.6.57

抗战时期美国军事观察组是怎样派

到延

安的?其工作情况如何?

谷林

85.12.60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强占“租界”和“租

借地”的概况如何?

络宝善

65.11.55

帝国主义勒索的庚赔款,历代反动

府是怎样偿付的?共偿付了多少钱?

禾元

65.2.63

广州黄花冈起义发生于阴历辛亥年

三月

二十九日,对照阳历,对应为公元

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何以现在

广

州举行黄花冈纪念在阳历三月二十

日?

一九○三年发生的“抗法”、“拒

王季子

65.8.63

俄”

运动的经过情况是怎样的?

余先鼎

64.4.55

篇 名

一九二六年的河南战争是怎么回

事?其

作 者

年 期 页

经过情况是怎样的?

张洪祥

62.9.55

秋收起义后毛主席为什么选择井冈

山作

为革命根据地?

献力

65.2.64

宁都起义的经过情况是怎样的?

田庸

62.5.55

东北南满抗日游击队建立的发展的

大致

情况如何?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召

罗仑

63.4.55

开的

情况怎样?

62.4.55

抗日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是怎样

帮助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

项立岭

65.1.64

1919 年 2 月南北政府派出代表在上

海开

和平会议,这是谁派的代表?名字

什么?讨论什么问题

家昌

54.10.57

1920 年长沙出现纪念十月革命的群

众游

行,是谁领导的?是怎么一回事?

魏宏

54.9.57

北伐军共出动几个军,分几路进军

的,

各路谁负责指挥?进军的路线是怎

的?

魏宏

54.8.46

1926 年北伐时汀泗桥、贺胜桥两次

战役

的简单经过是怎样的?

59.11.48

十年土地革命指什么时间?

魏宏运

54.5.50

李大钊同志被捕的日期、地点和同

被捕

的妻女及另外十九位同志的确情如

何?

金毓绂

53.8.4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国

民党

新军阀的混战如何反映了帝国主义

间的矛盾与斗争?

顾林

52.12.56

"塘沽协定”和“何梅协定”是怎么

事?协定的内容和性质如何?

黎虎

60.4.46

何谓广田三原则?

54.8.47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世 界 历

史 解 答

由猿进化到人中间有“森林古猿” 和

“南方古猿”,主要情况如何?

社会发展史上所说的“蓝骨”“白

53.9.40

血”

是什么?

黎国彬

54.5.48

欧洲的克鲁马努人化石,发现在哪

个国

家中?他们的生活习惯如何?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为什么都在河流

楚白

53.1.22

旁边

土地肥沃的地方?

华明

56.5.55

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为什么都

发生

在大河流域?

崔连仲

62.1.64

地理环境论是属于唯心论还是唯物

论?

为什么?

魏宏运

54.1.42

古代东方和古曲的希腊、罗马社会制度

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53.9.39

奴隶社会时的“奴隶们”是否有“家

室”?其生活情况怎样?

田农

55.3.58

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对农民的剥削是

什么性质的剥削?

日知

57.7.55

请根据具体史实说明古代东方各国

“土地国有制”。

为什么古代东方国家一开始总是实

耿夫孟

55.8.56

行君

主专制,而西方的国家实行奴隶主

民主政治?

古埃及自公元前 3200 年统一后,奴

华明

56.4.53

隶制

为什么没有高度发展?境内氏族制

的农村公社仍旧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日知

57.9.54

埃及古王国是怎样瓦解的?中王国

又是

怎样建立起来的?

56.8.56

古代埃及金字塔和古代美洲印第安人金

字塔有何区别?

陈志强

83.2.22

“木乃伊”是怎样进行医学处理的?

陈其

83.9.61

篇 名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与埃及相距不

作 者

年 期 页

远,为

什么埃及尼罗河的泛滥期同美索不

米亚平原南部的泛滥期不一样?

苏末人的由来及其在文化上的贡献

黎国彬

55.2.58

何?

李雅书

58.9.54

汉末拉比王在位的年代

犹太教是怎样产生的?它与基督教的关

田农

54.9.58

系如何?

田农

55.2.59

亚述、巴比伦、希腊、马其顿、孔

雀王

朝(印度),这些在各种人语言中的

原义是什么?

田农

55.1.58

汉尼拨远征罗马失败的原因是什

钟嵩

85.1.54

么?

佛教教主释牟尼出身贵族阶级,怎么

会同情穷人(奴隶)而创佛教?他

动机如何?

耿夫孟

55.3.58

佛教、耶稣教等的产生是否有阶级性?

华明

56.4.54

乔达摩·悉达多究竟有些什么称谓?

意义如何?

邓托夫

82.11.15

婆罗门教、佛教、印弃教的区别与关系

是什么?

郭令吾

82.6.56

什么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与希腊

文明

有什么关系?

仅有十个部落的波斯人是怎样迅速

范瑞祥

83.6.91

形成

为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帝国的?

郭令吾

83.3.62

古代希腊数学家毕达格拉斯在数学

上有

哪些成就?

于贵信

79.6.66

请简介雅典卫城的情况

王洪慈

83.10.62

什么是部民?它的地位怎样?

孙义学

83.12.54

希腊人从何时并怎样移入古代希腊

地区

的?最早的城市国家斯巴达和雅典

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华明

56.5.56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名字是什

么意

思?是地名还是人名?

田农

55.1.58

斯巴达的亚基斯和克利昂米尼改革

的背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丁名

57.11.58

雅典自梭伦改革政治以来,直至贝

理克

里斯,每届选举的执政官是多少?

执政官的位置和权力是否一样?

田农

55.4.56

公元前 494 年亚各斯的奴隶起义和

公元

前 464 年的奴隶起义经过情形各如

何?

亚历山大的远征结果怎样?对亚洲

西部

佟年

55.4.56

的历史有什么关系?

何耕

55.4.56

“希腊化”时期的起迄年代究竟是

何 时?

梁仲

55.4.57

塞维阿改革后罗马的兵役制度如

华明

56.1.55

何?

高卢人内侵的结果么样?

袁家诒

55.6.58

西西里岛第一次奴隶起义中奴隶们进攻

了恩那城后所推国王叫什么名字?

何耕

55.5.58

安息、波斯和罗马的斗争具体情况

何?

屋大维做罗马第一任皇帝,他的政

陈楠

56.11.55

权为

什么会得到巩固?

陈楠

56.6.56

何谓罗马的“八月时代”?

王兢

54.7.48

耶稣究竟诞生在哪一年?公元是根据什

么计算的?

杨辉

54.9.58

什么叫做“中世纪”?

53.8.37

西欧封建社会内“王国”“公国”

的区

别如何?“基辅俄罗斯”为何称为

“基辅国”

耿淡如

57.7.56

世界史上的“帝国”与“王国”有

何区

别?

公元 88 年窦宪逐匈奴,匈奴西遁欧

57.6.54

洲与

中古法、意、德、英、各国建国有

关系?

法兰克宫相查理·马泰尔改革的主

杨辉

54.10.57

要内

容如何?

程丁

57.12.54

什么叫玛雅文化?它对人类文化的

发展

作出了哪些贡献?

冯承柏

79.3.27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马丁·路德究竟出身于什么家庭?

张世满

85.8.59

《密苏里妥协案》是怎样产生的, 它与

“梅松—狄克逊线”有何关系?

王旭

85.7.59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是什

陈志强

84.5.61

么?

法国 1815 年的“百日政变”是怎么回

事?

冯泉

84.3.58

什么叫巴布教?1848-1852 年伊朗

巴布

教起义的经过怎样?

奕星

84.3.58

什么是傅立叶的法郎吉和斯伦泰

辜夒高

80.3.62

尔?

1848 年罗马尼亚革命是怎样被沙皇

俄国

镇压了的?

丁西玲

80.5.69

马达加格与马尔加什有何区别?

韦强

80.3.63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第 169 页插

图内

容究竟是童工劳动还是女工劳动?

李纯武

80.4.38

第一国际究竟是什么时候解散的?

宣守有

80.2.64

开普勒、伽利略在科学上有哪些成

孙义学

83.1.55

就?

拜占庭帝国自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

交替

中,经济结构的变化怎样?

伊斯兰教(回教)是怎样产生的?

白丁

55.11.59

对阿

剌伯社会有何影响?后来变化情况

何?

越南在一世纪发生的二征起义是怎

林斡

53.12.42

么回

事?

卢苇

60.5.48

请说明英格兰自亚勒弗烈王朝诺曼

底侵

略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耿夫孟

55.7.58

塞尔柱突蹶族的兴起对亚洲西部的

历史

有何影响?

刘启戈

58.7.55

十一世纪塞尔柱土耳其人建国的经过和

塞尔柱土耳其人的起源。

杨辉

55.8.57

十字军东征是七次?抑八次?各次

起迄

年代如何?杨辉

欧洲中世纪行会组织及其作用如

54.1.44

曙明

56.2.55

何?

元代叶尼塞河上游的吉尔吉斯族因

何移

往中亚?

贺鲁

54.7.50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十四世纪时欧洲黑死病大疫疠的情

形如

何?

汉萨同盟是怎样成立的?其组织和

杨辉

55.1.58

活动

情况如何?

孙培良

57.2.55

十五世纪葡萄牙商队发现经过地中

海入

红海至亚丁到达印度的航路,这条

路是否对?

55.6.58

胡斯战争的详细情形怎样?

辜夒高

54.1.45

哥伦布发现新航路的过程如何? 1581 年西班牙葡萄牙合并的事实过

孙培良

56.12.56

程是

怎样的?

辜夒高

53.11.41

葡萄牙人从哪一年开始到我国?通

商情

形怎样?

54.12.55

耶稣会是天主教的一派系还是耶稣

杨辉

55.3.5

教?

何谓两田制、三田制?哪一种比较

步?它们的发展情形怎样?

辜夒高

51.12.25

证明宇宙规律的意大利人白鲁诺小

如何?宇宙规律怎样解释?

马毓良

53.4.33

世界史有 xx(路易或查理等)第几的

名字,是怎样确定的?

56.1.56

乌鲁卡基那改革的具体经过如何?

陈隆波

65.3.61

公元前一七五○年埃及农民和奴隶

起义

的情况是怎样的?

任玉

65.9.61

唉赫那吞宗教改革的具体经过如

陈隆波

65.4.64

何?

古希腊的奴隶状况如何?

黄淮

65.9.62

十四世纪佛罗伦萨梳毛工起义的背景和

具体情况如何?

丁民

61.11-12.91

捷克胡司战争为什么能胜利地坚持

很长

时间?后来又为什么失败了?

一五四九年英国凯特起义的背景与

慕林

64.9.56

具体

情况如何?

王荣堂

62.3.55

玻利维亚的蒂瓦纳科和太阳门是怎

样 建 造的?

徐英

83.12.55

什么叫采邑制?

孙义学

83.8.57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玻利瓦尔、圣马丁在瓜亚基尔会晤后的

去向如何?

冯文秀

83.11.34

俄国历史上的叶卡特林娜二世是怎

样一

个人?

朱余庆

83.10.36

什么是威斯敏斯特法?

张琦

84.8.60

什么是日本浪人?

张颖

84.8.22

美国“购买”路易斯安那的代价究

竟是

多少?

俄国波洛特尼科夫起义是在什么样

王春良

84.11.57

历史

条件下爆发的?

慕林

64.2.54

一六三九年苏格兰人民起义的背景

及具

体情况如何?

王荣堂

61.10.

“福隆德”运动的经过情形如何?

郭华榕

64.7.52

一八七六年朝日江华条约的主要内

容及

其对朝鲜的影响如何?

才晓

65.10.54

请说明布朗热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实

王荣堂

64.8.56

德菜福斯案件发生的原因和实质是

么?

王荣堂

64.11-
12.110

一九二六年朝鲜的“六·十万岁”

运动

是怎么回事?

张兴伯

64.3.55

请说明英国星宝法庭的作用。

日本在中国唐朝时期共派过几次“遣

齐文颖

65.1.62

使”?

张玉祥

83.3.60

马可波罗离开中国在 1291 年的根据

是什么?

杨志玖

83.2.6

1848 年巴勒摩人民起义的具体原因

是什

么?

韩承文

83.4.12

《世界历史》试用本下册提到的“小农”、“最小农”,其社会经济地

怎样?

曹修文

82.10.34

日文“片假姓”、“平假名”是怎

样 创 造的?

曹修文

82.10.39

古代的津巴布韦是不是个国家的名

称?

它和今天正在进行武装斗争的津巴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韦有什么关系?

彭非

79.11.62

什么叫阿斯特克文化?它有哪些特

冯承柏

79.10.63

点?

请介绍一下高中《世界历史》上册

第 74

页《日本遣唐使渡海》图的来源

李纯武

80.6.61

十六世纪尼德兰革命为什么不能说

是近

代史的开始?

畅如

60.2.47

十六世纪末金时敏领导朝鲜军民抵

抗日

本的斗争事迹如何?

王立达

55.7.58

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

会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世界历史

最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哪一

耿夫孟

54.10.58

次?

近代史第一时期是从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

开始呢?还是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始?

英国苏格兰暴动是在 1637 年还是

杨辉

54.1.46

1639

年?详细情况如何?

田农

54.7.4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掘土派”

是怎

样出现的?主张与活动如何?

林良

58.7.54

英国航海条例的内容如何?英国颁

布航

海条例的目的何在?它对英国历史

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乔明顺

57.10.50

欧洲产业革命的经过情形怎样?

辜夒高

53.6.17

1779 年克伦普吞发明一种什么机

杨辉

54.4.52

器?

克仑普吞发明纺缧与瓦特改造的蒸气机

的年代问题?

53.6.16

请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情形以及

不能

联系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予以解释

说明。

耿夫孟

54.10.58

拿破仑帝国崩溃的原因究竟外部主

要还

是内部主要?

刘纵一

55.9.54

英国工业革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李节传

79.8.30

的?

英国工业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耿夫孟

79.7.62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何时?

赵伟

82.8.63

马克思《资本论》写了四十年还是二十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年?

于仙海

80.10.62

“大西洋宪章”、莫斯科会议和雅尔塔

会议的确切时间

邓托夫

80.8.51

巴高达运动的简况如何?

曙明

81.9.12

恩格斯说,德意志统一有三条道路;

宁说,德意志统一有两条道路,应

如何理解?

韩承文

81.7.63

俄国蒲加乔夫领导的起义爆发的原

因及

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穆林

59.10.63

为什么说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

第一

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江宗植

60.4.47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土耳其的“少年

土耳

其”运动从本质上讲是怎样一种性

的运动?

刘纵一

55.10.59

农业资本主义的所谓普鲁土道路与

美国

道路如何具体简要的区别?

刘君煌

54.12.56

德国有“容克地主”之词,“容克” 两

字的含义如何?

雷海宗

54.4.51

空想社会主义是怎样发展到科学社

会主

义的?

1848 年德国的柏林革命是在 3 月 14

魏宏运

53.9.39

日爆

发的,还是 18 日?

53.6.17

初三外国史上册有“德意志的资产

阶级

又在美国法兰克福开会”。美国是

有这地方?在哪里?

53.5.27

普鲁士在德帝国中的领导地位表现

在哪

些方面?

58.1.53

普鲁士三级选举制的内容及其实质

何?

关勋夏

56.9.56

北德意志联邦成立在 1866 年还是

1867

年?

58.1.53

十九世纪德意志统一的两条道路

中,为

什么未能“自下而止”而是“自上而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下”地由贵族地主来完成?

刘宗绪

60.7.48

普法战争的性质是怎样转化的?是否是

因为普军攻放法国本土才发生了性

上的变化?

穆克

59.12.48

美国南部奴隶制度的性质如何?

为什么说法帝国主义是高利贷帝国

邓拓夫

56.10.55

义?德帝国主义的特征是什么?各

怎样形成起来的?

日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的形成

耿夫孟

56.3.66

及特

征如何?

朱明

56.2.55

美国南北战争是如何为资本主义的

发展

开辟道路的?

王玮

79.5.64

法国“劳动总同盟”是怎样成立的?

政府工团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它们

间关系怎样?

上官杰

55.1.56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中,各国社会

党都

差不多变了质而俄国却没有,这是

么原因?

上官杰

54.12.5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战败的

因是什么?

王绳祖

56.10.56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共有多少国家?

哪些国家参加了巴黎和会

杜昆

79.9.63

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究竟有多少

国家

和地区?

邓托夫

81.2.51

纳粹反对犹太人的原因是什么?

徐参

82.1.55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目的是什

曹振良

81.6.60

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词的由来

及主

要内容是什么?

万松玉

83.4.57

《波茨坦公布》是怎样产生的?主

要内

容是什么?

严志梁

82.3.31

约翰·布朗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 他起

义时究竟带着几个儿子

吴瑞

83.9.63

日本”二·二六事件“经过是怎样

纪律

83.7.62

的?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性质如何?

那雅静

83.11.58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康

边停

战协定的内容如何?

1919 年法国凡尔赛分赃会议中的“阜

刘心显

58.4.56

问题”是指什么问题?

53.7.31

何谓《蓝辛—石井协定》?

纪律

82.4.63

列宁创立共产国际的经过怎样?

布尔什维克—俄共(布) 放弃社会

辜夑高

53.5.28

主党的名称,改称共产党的时间在

时?

外国武装干涉苏俄时,哪十四个国

杨辉

54.8.49

家向

她进攻?每个国家进攻的情形怎

魏宏运

53.10.39

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革命曾建成

威玛共和国,通过威玛宪法,剽窃

“新民主主义的旗帜”,详细经过

何?

1918-1919 年匈牙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王兢

54.8.48

体情况如何?

上官杰

54.12.57

1918 年日本发生“米骚动”是怎样

杨辉

54.10.59

的?

1919 年朝鲜的“三一运动”具体经

过如

何?

王立达

55.9.5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

战前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数

字如何?

季陶达

55.6.58

苏联加入国联是应哪些国家的邀

杨辉

54.7.49

请?

课本中提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

国共

产党领导的人民阵线曾取到过政

权,

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德国垄断资本家在 1933 年建

杨辉

54.11.59

立了

法西斯专政?法西斯分子所以能够

得政权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芬战争结

慕克

60.3.47

束后

苏联以哪一部分土地让给芬兰易得

兰湾海军根据地?

为什么对二次大战这一时期称人民

辜夑高

52.8.36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特征有什么不同?对社会起了

怎样

的影响

53.8.37

苏联实行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改革币

制的情况如何?

刘芝城

55.12.57

生产力的提高能决定社会的发展,

是否

也能决定社会的发展规律?

教初中历史,叙述法、讲读法哪种

魏宏运

55.5.26

适?

林翰

55.5.58

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

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姜书元 84.4.16

名词解释和人物简介

腊玛古猿、南方古猿、1470 人、能

关于东亚各国华桥所用的地名的一些问

何里

79.1.74

张礼千

51.7.10

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改良主义;

修正

主义

季陶达

56.2.45

奴隶;隶农与隶农制;农奴;农民

季陶达译

56.4.50

氏族;部落;部族;民族;自然经

冯继钦译

56.6.54

太学;皇家图书馆

王剑英

56.8.52

原始公社制度

[苏]3.A.尼科尔斯

卡娅等

56.11.49

张衡;候风地动仪

开史

59.1.21

李冰;代田法;斡脱钱

开史

59.2.28;

49;52

门阀制度

开史

59.5.52

吕梁山区农民起义

开史

59.8.33

赤壁之战

玄禄

66.1.54

有备无患

或堃

66.1.14

司马昭之心

谢常青

66.4.47

“牛录”—“八旗”

边继皋

65.8.53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1.三公 2.布币 3.刀币 4.郢爱金饼5.

夏历

华东师大历史系简

6.颛顼历

明历史辞典编委会

61.7.63

1.子口税 2.厘金制度 3.良民牌

同上

61.8-9.88

1.九品中正 2.流内官,流外官 3.榷

同上

61.10.56

1.厂卫 2.都察院 3.军机处

同上

61.11-12.94

西厦文字

李范文

80.1.48

契丹、女真文字简介

刘凤翥

80.5.49

阶级关系 历史地理 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大辞

80.7.42

辽朝的“银牌天使”

典》选刊

赵永春

82.1.58

典章制度 科学技术

同上

80.8.52

史学史

同上

80.9.50

明末农民起义 清季新疆各族人民起

清代秘密结社 明清典制

同上

80.11.56

民族史

同上

80.12.54

捻军起义名词解释

江地

82.4.48

清代内阁

王湘云

83.4.50

京师大学堂

张焕宗

83.4.50

浙路风潮

沈雨梧

85.3.30

万木草堂

蒋世第

85.6.44

轮船招商局

郑云山

81.10.53

英商怡和纱厂

秦维宪

85.2.51

吐鲁番文书

吴震

80.5.18

京师同文馆

邱雁

81.2.53

娘子关与娘子军

杨志玖

83.3.12

章京·章京上行走

王湘云

84.11.10

《中俄密约》和《日俄协约》

崔树菊

84.12.35

同文书局

于伯铭

82.8.47

奠边府战设

世知

65.6.62

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

大金

65.11.63

第五纵队

66.4.64

美洲国家组织

今辑

65.7.61

不干涉政策、绥靖政策

学焦

66.4.64

爱尔兰的芬尼运动

齐文颖

65.11.55

美国的法西斯组织—三 K 党

66.3.51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印度的“贱民”

贲仓

65.8.62

自由民、平民、城市平民和城市贫

李景云

65.10.60

萨马尼王朝

任玉

81.12.6

索马里

方晓

65.9.63

英联邦

江宇

65.8.64

巴拿马

世知

65.5.62

阿尔及利亚

楚燕

65.4.61

马来西亚

今集

65.3.64

印度尼西亚

众成

65.3.62

马里

南大史

65.2.62

刚果(布)和刚果(利)

士介

65.1.48

帝国和王国

黄瑞章

80.1.63

释行国

贾敬颜

80.1.17

欧洲封建社会的领主和附庸

黄瑞章

79.10.55

法国共和历

汪尧生

79.11.36

孙膑

孙香兰

80.9.36

鸟羽伏见之战

王家骅

82.3.7

屈原

余明善、严宏钧

80.9.37

韩非

陈生玺

80.9.8

扁鹊

刘洪涛

82.11.50

陈胜、吴广

镇贵

80.10.49

卫青

张黎辉

80.10.50

霍去病

张黎辉

80.10.51

张角

曾夫

80.9.39

华佗

孙香兰

80.9.40

蔡伦

祝马鑫

83.4.36

曹操、诸葛亮

王文彬

80.12.45.41

祖冲之

刘洪涛

80.12.43

贾思勰

杜江生等

80.12.43

李世民

张国刚

82.7.49

僧一行

倪玺荣

82.7.50

杜甫

于明善等

82.1.27

黄巢

曾夫

82.1.28

沈括

王恩厚

82.2.47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毕升

刘洪涛

82.2.49

喻浩

开史

59.9.10

赵元昊

吴光耀

83.4.36

成吉斯汗

匡裕彻

83.2.33

李来亨

谢源运

80.8.42

李时珍

王恩厚

82.2.48

李贽

傅同钦

82.5.50

黄宗羲

陈生玺

82.2.51

顾炎武

顾道馨

82.3.45

林则徐

张守常

80.9.43

邓廷桢

陈永康

80.9.41

玄炫

顾道馨

82.1.41

邱逢甲

陈品珍等

82.10.35

王韬

汪林茂

80.10.51

翁同和

郑云山

80.10.58

徐邦道

蒲国树

80.12.45

冯如

梁家林

80.12.46

许继慎

江抗美

83.5.47

琦善

庄建平

85.40.38

张之洞

黎仁凯

85.3.32

奕◻

于伯铭

85.3.33

陈宝箴

朱洪斌

85.1.30

杨度

罗宝轩

85.3.35

任化邦

江地

85.1.22

甲午战争人物一组

戈杨

80.11.61

徐锡麟、陶成章

沈雨梧

79.9.48

林祥谦

王大同

83.6.40

李之龙

高晓星

84.5.46

埃米利亚诺·查巴塔

陆国俊

83.1.44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

王士录

82.6.26

阿维森纳

世文

65.8.62

阿维森纳

李怡心

82.3.46

饶勒斯

王令愉

80.12.49

孟尼利克

秦晓鹰

80.11.3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谢·约·罗德斯

梅书强

80.11.38

萨摩里杜尔

表非

65.5.64

华盛顿

艾芹

82.1.29

西蒙·波利瓦尔

洪甫

82.1.30

罗莎·卢森堡

严志梁

82.4.42

卢梭

帆夫

82.12.41

布朗基

马英昌

85.1.32

克拉西莱·巴伊

施一飞

82.10.36

弗朗西斯哥·微拉

李祥

82.10.37

约瑟夫·W·史迪威

赵国章

82.10.38

拉萨罗·卡德纳斯

郝名玮

82.8.41

加拉罕—外国派驻中国的第一位大

黄纪莲

82.8.43

使

保尔·拉法格

楼均信

80.12.49

弗阿·左尔格

奚广庆

80.12.47

金琫准

陈显泗

80.7.51

路易丝·米歇尔

[苏]叶弗列莫娃

83.2.34

读史参考

读史与古汉语知识 姜亮夫 57.7.48

略论实物史料与历史教学

韩寿萱

57.5.38

花纹与实物史料

从读史的方面谈谈《诗经》的时代

韩寿萱

58.4.43

和地

域性

孙作云

57.3.38

先秦史籍记述形式的发展

高振铎

83.5.32

中国古代史籍的分类

郑天挺

61.7.5

《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

徐中舒

62.11.2

《左传》解题

王玉哲

57.1.38

班固与《汉书》

冉昭德

62.4.33

怎样认识班固的历史观

65.4.58

正史简介

范晔与《后汉书》

林 岷 束世澂

84.11.19

61.11—

12.67

两《汉纪》及其史学地位和影响

刘隆有

84.5.26

篇 名

陈寿与《三国志》

作 者缪钺

年 期 页62.1.48

裴松之与《三国志注》

杨翼骧

63.2.35

唐玄奘和他的《大唐西域记》

方循

57.4.37

刘知几与《史通》(上)(下)

杨翼骧

63.7.37;
63.8.39

欧阳修史学初探

赵吕甫

63.1.12

《资治通鉴》和通鉴学

王仲荦

63.5.39

论司马光的历史编纂学

陈光崇

83.6.35

《通鉴纪事末》简介

张振■

57.4.35

学习宋代历史的一个读书报告

漆侠

57.2.34

《明史》评介

南史明

65.7.49

谈清实录和清史稿

陈象恭

57.1.41

关于《经世文编》

钱实甫

62.8.13

中国近代史资料的整理和出版

林言椒

63.7.28

介绍中国近代史的几种基本史料

陈恭禄

57.6.36

笔记中的史料

徐汉华

82.2.38

地理方志学概述

谢国桢

82.6.27

方志的文献价值及其著录

李正中

85.11.39

校勘与校勘学

来新夏

81.9.46

古代史籍中容易误读的多音多义字举例

曹聪孙

张贻宝

80.1.45

古籍中容易误读的多音多义字续释

曹聪孙

81.9.50

刍议《山东义和团案件》史料价值

周庄

81.12.58

目录和目录学

来新夏

81.1.40

元史史料要籍概述

白钢

81.2.43

蒋良骐和他的《东华录》

傅贵九

81.4.46

乾嘉学派治学方法简论

朱端强

81.6.49

明清时代的目录学

谢国桢

80.3.36

古典文献的源流与分类

吴枫

80.1.42

四部书的构成及其流变

吴枫

80.3.44

类书从书与辑佚书

吴枫

80.4.53

研究太平天国史著述综目序

谢兴尧

82.5.41

太平天国资料概述

庄建平

82.1.37

《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简介

陈宝辉

83.4.60

我国近代研究日本的奠基者及其著作

吕万和

83.1.21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修昔底德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李长林

84.1.44

塔西陀的《日尔曼尼亚纪》

林加坤

84.5.31

戚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

宋钟璜

84.4.39

古罗马百科全书式的作家—普林尼

李雅书

84.7.34

李维和他的《罗马史》

王乃新

83.10.33

波里比阿及其《通史》

郭圣铭

82.10.40

古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

郭圣铭

83.1.42

希罗多德与《历史》

晋劼

82.2.41

伊本·卡尔敦及其《通史》

张广智

82.6.43

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

宋钟璜

81.3.58

大仲马与《加里波迪回忆录》

黄鸿钊

83.8.27

中国历史研究法讲话:

第一讲 历史研究的准备工作

赵光贤

82.2.31

第二讲 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研究

历史

82.3.37

第三讲 论史料

82.4.35

第三讲 (续)

82.5.47

第四讲 论考证

82.6.32

第五讲 论写文章

82.7.47

关于编写村史的几个问题 邵循正等 65.5.54

史学综述

关于李岩评价问题的讨论

鲁夫

65.12.59

关于洋务运动若干问题的讨论综述

史冀

64.3.50

关于五四运动几个问题的讨论

宝轩

63.12.51

当前世界史讨论的几个问题的情况

杨辉

61.8—9.82

简介

北京、天津史学界最近活动情况

61.11—
12.73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问题

的讨

论情况简介

61.10.50

对地主阶级道德和农民阶级道德“互

包含论”的批判

鲁夫

65.8.57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关于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问题的讨

论情

况简介

李金狮

63.7.53

天津市史学界举起孔子学术讨论会

62.12.55

关于《兰亭序》真伪问题的讨论

今是

65.11.60

马、恩经黄著作出版新闻报导

吴琼译

53.5.19

苏联东方学者论东方人民民主国家

的性

质与特点

—苏联科学院一次学术讨论

会的介绍

丁则良译述

54.1.12

“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

会”简介

傅振伦

54.7.42

关于洋务运动若干问题讨论综述

梁义群

83.6.57

关于光绪的评价问题

张林娜

83.4.6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史学讨论

肖效钦 胡晟盛

83.1.63

综述

中日关系史第二次学术讨论会综述

靳 实 守 义

83.5.62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问题学术讨论

会”

简介

刘光胜

81.4.60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一届年会纪要辽宁省第六次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辽宁省教育学院教

81.2.63

纪要

研部、

学历史教学研究会

81.6.61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全国毛泽东思想讨论会综述

肖效欣 胡晟盛

84.3.60

“中国地主阶级研究”学术讨论会

夏至

84.2.60

综述

中国农民战争史第三次学术讨论会综述

饶任坤

84.2.62

全国清史学术讨论会侧记

魏鉴勋 刘光胜

84.1.61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第二

届年

会讨论情况综述

陈玉昆

84.3.62

辽宁省开展评选优秀历史课活动

周发增

84.3.63

天津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

周年

学术讨论会

邵云瑞

84.3.23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史学概论》教材

讨论会综述

止舟

84.1.62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成都年会讨

论综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吉敦谕

80.8.62

近年我国考古发掘情况简介

徐元邦

85.1.50

中日甲午战争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吴士英

85.1.57

综述

近代中国会党问题学术讨论会综述

周育民

85.1.60

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略述

聂玉海

85.2.60

宋史研究会 1984 年年会简述

崇岳世博

85.2.60

关于李大钊对袁世凯认识过程的几

种看法

柴樱

85.6.61

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 1984 年学术讨

论综

周发增 陆满堂

85.5.63

三十五年来中国史学的简单回顾和展望

李侃

84.10.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获重要发

建国以来关于中国农民战争问题讨

论概述

纪程

83.6.53

建国前义和团研究史的考察

魏晓明

81.7.40

建国以来太平天国革命史讨论中几

个问

题的综述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

张焕宗

81.8.58

讨论

会简况

胡晟盛

81.10.58

中国史学会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胡乔

木同志就发展我国历史科学问题作

了重要讲话

林永匡

80.6.62

关于中国史学会学术年会讨论主题

的一

些参考意见

北京市历史学会召开关于加强中国

中国史学会

82.4.61

历史

教学的座谈会

常润华

82.5.35

历史竞赛起了积极作用

江衍芬

82.4.29

王德培对于“匹马束丝换取五个奴隶

说”提出质疑

余直、建业

85.5.22

关于建国以来中法战争的讨论综述

朱志敏、梁义群

85.10.57

中华孔子研究所成立大会暨第一届

孔子

思想学术讨论会综述

张慕岭

85.10.60

1985 年元史研究会年会综述

李治安

85.8.62

关于近年来韦昌辉评价综述

王纪河

85.12.9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当前几个历史问题讨论综述

苏双碧

82.7.62

1981 年我国考古发掘简介

徐元邦

82.10.61

中华民国史研究工作简介

李新

79.2.62

建国以来有关巴黎公社著作编译出

版的情况

陈叔平

81.4.35

关于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的讨

论综

启循

79.6.32

铜鼓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蒋廷瑜

83.12.42

六十年来我国发现竹木简概述

陈直

62.9.6

史学动态

全国历史学规划座谈会在天津举行

79.1.78

中国历史学规划会议在成都举行

79.4.41

全国世界史学规划工作会议在北京

79.6.41

举行

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在南京举行

79.6.56

中共党史学习研究会天津分会成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会举办

本会秘书组

79.3.38

陈独

秀等历史人物评价讨论会

高军 姜华宣

79.5.62

河北大学历史系举办史学讨论会

79.1.15

福建师大历史系讨论杨秀清评价的

问题

必鸣

79.3.19

日本神户市学术友好访华团在天津

作学

术报告

79.1.64

东南亚问题科学讨论会在厦门召开

79.1.55

法国史研究会筹备会在上海举行

79.1.48

英国史研究会筹备座谈会在南京举

79.6.9

美国史研究会筹备座谈会在武汉召

79.6.9

河北省教研所召开中学历史教学研

冀研史

80.2.61

究会

辽宁省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开展活

辽教育学院史地教研室

80 9.60

北京史学界举办巴黎公社专题讨论

常润华

81.7.62

中国现代史学会学术与教学讨论会

在大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连召开

刘凤煜

81.9.31

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举行第二届学术

讨论会

振彤

81.9.44

美国海曼·伯曼教授在南开大学讲

王心扬

81.9.15

桂林行署教育局召开史地教学座谈

秦家贤

80.2.54

上海举行“中学历史教学专题讨论

上海教育学院历史

80.2.14

会”

世界现代史学术讨论会在兰州举行

张培德

79.10.64

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京

81.9.44

召开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

大会

简况

常炎

81.11.64

四川省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

张圣知

85.10.35

福建省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

陈润生

85.10.35

新疆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

刘尔文

85.11.26

甘肃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

姬秉新

85.4.37

记北京历史博物馆秦汉陈列

王家琦

54.11.52

北京市教育局组织教师编写中学历

史教

学参考资料

卢士林

54.11.60

广州市文化局征集革命文物

54.12.32

郑州发现商代文化遗址

55.1.53

安徽、浙江省相继发现太平天国革

命 文 物史迹

55.2.52

河南汤阴县发现宋金元时代的大规

模瓷

窑厂遗址

55.6.5

北京历史博物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

陈列简介

王黎晖

56.1.50

天津市举办延安革命文物展览

58.7.50

朝鲜史学消息

59.6.43

《中国历史小丛书》开始出版

59.7.52

越南史学简讯

59.9.16

南开大学举行科学讨论会

张义德

59.11.48

记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预展

王庄

59.12.44

《中小学历史教学经验选集》征稿

59.3.52

启事

《中学历史教学经验选集第一集》

即将

篇 名

年 期 页

出版

《中小学历史教学经验选集第二

59.12.47

集》征

稿启事

60.2.48

《北国春秋》创刊、征稿启事

59.9.38

华北区各省市自治区在天津召开编写教

材协作会议

60.6.48

给本刊的读者(编辑委员会)

54.9.1

历史教学月刊社声明

52.7.1

史学周刊发刊

51.2.36

文史哲双月刊发刊

51.6.32

北京开办“历史教师之家”

郁文

61.11—
12.93

福建省历史学会筹委会成立

陈国新

63.2.7

中国史学会天津分会成立

51.11.34

南京建立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

52.3.2

山东即墨县发现黑色陶器

苏福玉

52.8.23

南京市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史料

编纂

委员会编纂《太平天国》资料续编重修民族英雄郑成功陵墓碑记

53.3.35

—南安县人民委员会立

62.3.13

印度人民重视玄奘法师的遗迹和著

54.10.15

关于《印度人民重视玄奘法师的遗迹和

著作》的一点更正

55.6.59

北京近郊发现汉墓

李静昭

51.11.34

《历史研究》发表文章论述编写和

研 究 “四史”的重大意义

郝文章

65.5.58

天津市历史学会座谈编写“五史”

余联

64.6.17

解放前江南造船厂工人的痛苦生活

经江

65.12.34

新旧社会两重天

—汕头塑料一厂工人姚秋弟家史

姚秋弟

66.4.42

不能忘记过去

李可集

66.3.16

解放前天津三条石徒工的血泪

王锡荣、李家璐

原作田史资改写

65.2.42

关于资本家如何发家等问题的讨论

俞文

65.8.59

天津历史博物馆重新调整陈列内容

本刊

61.7.62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天津建立建党纪念馆

61.7.6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农民

运动

文物史料剪辑

周文琪

64.7.38

我国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综述

杨建芳

65.5.48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猿人化石

新华社发

65.7.64

陕西蓝田发现一个猿人头盖骨

65.1.17

陕西蓝田县发现我国目前最完好的猿人

下颌骨化石

新华社讯

63.11.37

我国发现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新华社讯

65.7.63

云南发现古代铜棺墓

新华社

64.8.53

全国抗日根据地学术讨论会在镇江召开

卫凌燕

85.5.50

广东省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

吴群忠

85.5.50

江西省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

宁裕先

85.5.12

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在金华举行

沈雨梧 章士晋

85.2.61

李大钊学术讨论会在乐亭举行

罗钦

85.2.63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在郑州

郑永福

85.1.53

举行

中南高师历史教学法会议在衡阳召

思恩

85.1.47

日本史人物评价问题学术讨论会在渝举

张健

85.1.43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历史第二次学术

讨论

会在兰州举行

党阳俊

85.1.18

历史教学幻灯片制作发行

沈文

84.1.49

纪念徐寿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

在无

锡举行

朱洪斌

84.8.8

开创中华民国史学术研究的新局面

——

首届民国史学术讨论会在南京举行

范崇山、蒋顺兴

84.9.62

中国抗日根据地历史国际学术讨论

会在

天津举行

世界近代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

岳林

84.11.31

讨论

会在沈阳举行

吴悠

84.8.59

中日关系研究会在大连举行第四次

学 术 讨论会

中日关系史研究会

学术组

84.12.27

全国历史教学杂志编辑工作讨论会

在上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海召开

历教

84.10.64

陕西省中小学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

薄济源

84.7.25

湖北省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

河源

84.7.61

吉林市史学会举办东北三省历史教学法

讲习班

荆璞 树田

84.10.6

辽宁举办暑期历史教师讲习班

周陈

84.12.16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讨

论会

在京召开

罗钦

85.12.8

福建省晋江地区中学历史学科第二

课堂

教学现场会在泉州六中召开

蔡长溪

85.10.22

著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家陈翰笙同志

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庆祝会在京

俞源

85.12.34

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在成都举行

刘海岩

85.8.20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

在芜

湖举行

吴悠

85.7.25

孔子研究所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

开太

85.7.28

在北

京举行

吴悠

85.10.43

历史教学情况交流会及《历史学习》

二届编委会在苏州举行

本刊报导组

85.10.46

纪念镇南关大捷一百周年学术讨论

会在

广西举行

傅克勤

85.10.52

山东省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扩大会在

临沂召开

大可

85.11.54

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陈列开放

章士严

80.4.26

“孙中山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在

广州举行

段云章

80.3.60

中共党史学会筹备会在武汉举行会

80.3.64

鄂豫皖苏区历史研究会成立大会及

学术

讨论会在湖北省红安召开

江抗美

80.2.34

世界历史学术讨论会在武汉举行

武大历史系世界史

教研室

80.3.64

非洲史研究会将于年底召开成立大

79.7.63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成立会和首届学

术讨

论会在湘潭举行

美国历史学家富兰克林教授学术讲

李广一

80.6.55

座在

京举行

程西筠

80.1.21

日本井上清教授来南开大学讲学

管宁 光胜

80.5.55

天津市教育局教研室举办历史教学法讲

79.11.63

重庆市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

79.12.14

举办专题讲座,普及历史知识

江苏无锡二十七中

《中学历史教学法讲义》讨论会在

吴克成

79.10.60

北京

召开

恂昆

79.7.39

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

佩之

79.10.34

旅大市史学学会如开首届会员大会

79.7.55

南开大学历史系举行校庆学术报告

薜凡安

79.12.27

郑州大学历史系新开《中国生产工

具发

展史》课程

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筹备会

79.8.64

在旅

顺召开

靳实

79.11.64

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在长春成立

79.11.58

《世界中世纪史》教材审稿会在重庆召

79.7.63

辽宁、上海、浙江中学历史教学研

究会

开展活动

83.6.31

日本藤枝晃教授来天津南开大学讲

月生

81.3.48

天津市举办中学生历史竞赛

81.1.61

天津市中学生历史竞赛已于 2 月举

81.3.53

全国唐史研究会在西安成立

党阳俊

81.1.61

义和团运动史学术讨论会讨论综述

冯士钵

81.3.62

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成立

孙捷

81.1.64

天津十一中举办历史晚会

天津十一中历史组

81.1.17

北京市史学会、教育学院联合召开有关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的座谈会

培文

81.3.57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华北地区世界现代史学术讨论会在北京

举行

董宝才

82.8.54

广西、山西、河南历史教学研究会

82.8.36、

成立

42、48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在苏州召

徐以骅 倪亭

82.9.63

全国中学历史教学法讨论会纪要

常炎

82.12.34

全国清史学术讨论会在北戴河举行

李景屏 刘光胜

82.12.56

义和团运动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世博

82.12.57

世界近代史首次学术讨论会在沈阳

刘书林

82.12.4

举行

中国日本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

在沈

阳举行

何成

82.12.59

坦率和友好的交流

何成

82.12.60

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举行第二届学术

讨论

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

孔令平

82.12.43

会在济南召开

彭莘

82.12.37

中国现代史学会第三次学术与教学

讨论

会在厦门举行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召开第二届学术

傅振刚

83.2.38

讨论

谦让 忠人

83.2.37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中南地区首

届学

术讨论会在长沙举行

湘史

83.2.61

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在昆明举

行学

术讨论会

朱映钧 陈其埙

83.3.64

河北省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保定

召开

富惠汾

83.2.61

天津市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

陈玉昆

83.6.19

山东省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

泰安召开

杨奇

83.1.40

浙江省历史学会 1982 年年会在金华

沈雨梧

83.1.33

召开

广东举办中学生爱国主义历史故事

竞赛会

李可琛

83.4.27

元史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学术

讨论

会简讯

崇岳 世博

83.8.16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纪念太平军北伐 130 周年学术讨论

会在

石家庄举行

蔡世华

83.12.59

日本关于“辛亥革命与日本”的研究

动态(摘译)

(日)山根幸夫

83.12.56

纪念中共“三大”六十周年学术讨

论会

简讯

河南省历史教学研究会首届年会在

83.11.64

洛阳

召开

洛仁

83.8.41

世界古代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郑州

田德全

83.8.61

举行

历史教学的电化教具——投影幻灯

齐吉祥

83.7.63

安徽省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

学史

83.9.29

上海举行中小学生“学习历史,热

爱祖

国”竞赛活动

家和

84.6.61

中共党史人物学术讨论会在长沙召

罗钦

84.3.19

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第二次会议暨

学术

讨论会在昆明举行

李先登

84.6.61

先秦史学术讨论会在开封举行

80.8.40

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召开

谭会

80.11.54

中共党史研究会成立大会及学术讨

论会

在京举行

80.9.7

江西现代史研究会及江西中共党史

研究

会召开扩大会议

洛樟

80.12.6

历史教学法科学讨论会在开封举行

80.7.41

世界史研究动态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闻一

80.7.64

北京史研究会在京成立

阎崇年

80.11.39

书评·书讯

1927 年后的国民党军阀大混战

——对胡华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第五章的意见

徐海

51.1.26

两本历史教学参考文选的读后感

巨耒

51.2.34

评 B.H.阿夫基耶夫《古代东方史》

〔苏〕H.H.彼库斯

55.1.54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评狄雅科夫 尼科尔斯基合编的《古

〔苏〕H.H.彼库斯

世界史》

谢苗诺夫著《世界中世纪史》史实

55.10.50

上的

一些问题

辜燮高

57.2.48

对《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一书的几

点意

张一纯

57.2.50

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研究》

荣孟源

51.3.31

《朝鲜民族解放斗争史》《越南人

民反

帝斗争史》简介

《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

51.4.25

菌武

器被控案审判材料》

杨畅如

51.4.35

《五四运动史》简介

司绶延

51.5.34

对于《成吉思汗传》中译本的几点

意见

蔡美彪

51.6.31

评《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

刘瑛之

51.7.43

评吴泽著《古代史》

赵耒

52.10.21

论新历史教学参考书(《新历史》

第一

卷,1640—1789)

〔苏〕噶尔金

52.11.4

关于胡华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的几

点意见

白进文

52.11.17

答白进文同志

胡华

52.11.19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

禹一宁

53.1.36

斯大林著作中文译本简目(转载自

《史

学周刊》第 109 期)

53.4.15

错误百出的《中国近百年革命史》评阿·恩·柏恩施坦著的《匈奴史

陆丹林

〔苏〕阿·赫·拉

53.4.18

概要》

菲可

53.7.27

《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

53.10.41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53.10.41

《戊戌变法》

53.10.41

对胡华同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初稿)》一书一些问题的商榷

徐规

54.4.27

答徐规同志

胡华

54.4.32

评贾氏三书——《中国猿人》《河

套人》

《山顶洞人》

张了

54.7.13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答张了先生

贾兰坡

54.7.17

介绍《中国石器时代的文化》

唐棣

54.8.39

介绍陈伯达《送于十年内战》

〔苏〕库库舍金

54.8.41

评介《世界史参考图片(近代史部分)》

54.10.28

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

军》及《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概况》

两书

鸣沙石室史料的新整理

顾林

54.12.53

——《敦煌资料》第一辑读后

李鼎芳

62.6.35

一本形象化的原始社会史

陈三生

79.10.61

第一国际与民族解放运动——评《国

共产主义运动史》第三章的有关论

程人乾

79.11.59

评《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

〔美〕戴维·恩·

凯特利

81.11.62

清史研究的可喜收获——评《清史简编》

和《简明清史》

豫宛

82.8.60

一本繁简适中的中国历史读物

——评介天津师院历史系编写的

《中国简史》

沈起炜

82.9.61

介绍《日本史论文集》

张郁兰

83.5.61

一本指引读史门经的专著——评柴

德赓

《史籍举要》

金家瑞

83.4.58

读《历史学理论辑要》札记

通俗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评白寿

郭正忠

83.1.58

彝主

编《中国通史纲要》

瞿林东 朱尔澄

83.2.62

我国手工业史的典型考察——段本

洛著

《苏州手工业史》简介

宋和生

85.12.34

我国学者研究日本古代史的第一部

专著

王金林著《简明日本古代史》评介

习谷

85.12.47

一部简明而有见解的新著——吕著

《日

本简明近代史》评介

尚淘金

85.12.46

评吴雁南等编《中国近代史纲》

李嘉林

85.8.61

古代政治人物的肖像画——评《读

史集》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瞿林东

85.9.57

介绍张绍良等著《中国农民革命斗

争 史》

韩旭畅

85.9.61

简介《中外历史名人传略》

赵恒烈

85.7.36

对《中国近代史词典》“商会”条

释文

的修改意见

评《李大钊生平史料编年》——兼

晏英

85.7.60

谈深

入研究李大钊问题

姚维斗

85.7.61

一部新的古史分期问题的专著

——读赵光贤:《周代社会辩析》

王玉哲

82.4.59

《尚书与古史研究》评介

昭平连

82.3.61

介绍何干之同志遗著——《中国民

主革

命时期的资产阶级》

车禾文

82.1.62

G.S.古里著《印度的种姓和阶级》一

书的介绍

黄靖

82.6.60

巴黎公社目击记稿本的发现

——介绍张德彝《随使法国记(三

述奇)》

钟叔河

82.6.57

全国历史教学期刊一览

普文 宇之

85.2.59

关于多卷本《中国通史》的编撰工

瞿林东

85.5.2

《蔡锷传》一书出版

贺弘景

85.6.31

中国历史上的启蒙读物简介

余明善

85.6.26

简评《杨度传》

姜华宣

85.3.58

《五四运动史》是一部材料翔实、

叙述

生动的专著

乐菁摘

85.3.6

评高等学校教材《中国近代史》第三次

修订本

王也扬

84.4.62

《中国史稿·十六国兴亡表》订误

刘建丽

84.4.63

有益的知识,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简

介《外国历史小丛书》

张振宝

84.2.57

《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介绍

陈德弟

84.2.59

对奴隶制国家的精细探究——评介

《世

界上古史纲》的一个基本观点

学到源穷疑可释——读刘节先生的

安长春

81.5.54

《中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国史学史稿》

林道南

83.8.58

评介《义和团运动史》

邓卫中

83.12.60

评介霍华德·津恩的《美国人民史》

黄绍湘

83.10.48

西捻军最后一战与戊戌维新的伏笔

——

读《翁同和日记》

党史教学的一部重要参考书——《中

祁龙威

84.2.55

党史人物传》读后

黄建中

张守宪

84.8.57

《对古代百越及其演变》一文的几

点意见

辛士成

84.5.62

《无向辽东浪死歌》考异——兼谈

《河

洛记·知世郎》条的史料价值

黄惠贤

84.5.59

《简明日本近代史》一书若干勘误

吕万和

85.12.47

《中国历史教学挂图》将陆续出版

李淑敏

79.11.57

《中国历史学年鉴》1981 年版、《史

学情

报》1982 年第一册即将出版

82.1.18

《钱伯斯世界历史地图》中文版出版

慧玫

82.5.19

《简明世界通史》上册即将出版

82.5.58

《捻军史丛论》出版

82.5.62

《中国简史》即将出版

79.10.44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即将出版

史辛

79.11.50

一部珍贵的自传——《彭德怀自述》

魏文

81.12.57

《文史知识》明年即将改为月刊

81.11.22

中华书局出版有关辛亥革命的著作

与 资料

苏信

81.9.57

《中国现代史稿》上册出版

81.9.31

《林则徐年谱》出版

小生

81.11.8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文版

将由

三联书店翻译出版

81.8.17

《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一书即将

80.12.28

出版

吕振羽史学著作重版发行

史文博

80.7.51

《中国近代史知识手册》即将出版

李遵义

80.11.6

三种新编义和团史料介绍

庄建平

80.11.8

《新华月报》文摘版改刊为《新华

80.10.64

文摘》

《教学通讯》改为文科、理科出版

80.10.64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世界历史大系表》将陆续发行

80.10.64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出版

辛公

80.12.45

《民国档案》创刊

晚晴

85.7.5

《李大钊文集》已全部出齐

《第二次世界大战珍贵图片资料

85.7.63

集》教

学纪灯片编制发行

群言

85.10.8

师范专科学校教材《世界通史纲要》

曲梅华

85.11.9

出版

《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资料》出

81.4.29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三期即

将出

智力

81.6.40

《外国历史小丛书》恢复出版

刘正培

81.1.22

《外国史知识》——世界史学科知

识性科

普性刊物出版

侃迅

81.6.28

《历史知识小丛书》恢复出版

79.1.22

《近代史资料》期刊和专刊陆续出

79.2.4

《历史学理论辑要》即将出版

威林

82.7.40

《中国历史教学法概要》即将出版

82.7.20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四期出版

智力

82.8.64

《中学历史教案选》即将出版

荆璞

82.8.25

《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一书出版

肇宗

82.10.62

本刊将刊登《中国历史大辞典》部

分 辞 条释文

80.5.64

郑天挺教授主编的《明清史资料》

即将

出版

刘光胜

80.6.52

近代史资料专刊《杨儒庚辛来存稿》即

将出版

荆之

80.5.63

台湾出版《年羹尧奏折》

作哲

80.4.64

《地名知识》公开发行

80.5.35

《外国教育动态》复刊

丘学

80.3.35

《历史学习》创刊号即将出版

景和

85.2.62

《中共党史辅导》等书已出版

华东师大出版社

85.2.21

《历史教学》合订本征订启事

《历史教学》发行

85.3.36

书讯二则

鲁·豫

85.3.18.54

出版消息三则

景和

85.1.62

篇 名

年 期 页

《世界历史》在北京创刊

74.1.7

历史教学挂图陆续编制出版

79.5.6

辽宁讨论《清史简编》

陈生玺

79.4.62

《蔡锷传》出版

贺弘

85.6.31

《中国历史教案选》(修订本)出

85.6.39

中国近代史大系表出版

景和

83.6.52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出版

小生

83.4.5

《南开史学 1984 年第 2 期已出版》

84.11.57

《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出

陶燕

84.7.12

《南开史学》公开发行

东工

84.2.30

《简明世界通史》下册出版

84.2.58

《义和团史料》出版

景和

84.4.63

《中学历史综合表解》一书出版

李寿山

陈玉昆

84.8.38

《世界中世纪史》增订再版

《中国古籍中的柬埔寨史料》一书即将

盛志光

84.12.55

出版

郑容

84.11.63

《世界近代史诸问题(修订本》出

谢照明

赵有华

83.9.48

《历史教材教法举要》一书出版

陈玉昆

83.10.47

《近代史研究》将改为双月刊

康良

83.10.56

参 考 地 图

中国古代史参考地图

史前文化遗址图

贾敬颜

54.8 封底

夏商周三王朝的兴起图

贾敬颜

54.9 封底

春秋时代图

贾敬颜

54.10 封底

先秦铜器铁器文化遗址分布图

关于《先秦铜器铁器文化遗址分布

王玉哲

56.8.53

图和

说明》的意见

贺学恒

56.11.51

答贺学恒先生对《先秦铜器铁器文

化遗

址分布图》的意见

王玉哲

56.11.52

原始社会遗址图

贾敬颜

程德祺

81.7 封底

图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夏商时期黄河下游形势图

贾敬颜

程德祺

81.7 封二

西周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贾敬颜

程德祺

81.8 封二

春秋列国形势图

贾敬颜

程德祺

81.8 封三

战国形势图

贾敬颜

程德祺

81.9 封二

春秋战国时水利工程分布图

王玉哲

56.9.43

战国时代图

秦灭六国示意图

贾敬颜

李清和

王伟政

54.11.53

81.9 封三

秦四十郡图(说明见 53 页)

李清和

王伟政

81.10 封二

秦末农民起义图(说明见 15 页)

李清和

王伟政

81.10 封三

陈涉、吴广起义图

贾敬颜

55.8.51

汉帝国及其中西交通图

贾敬颜 54.12

汉代物产工商业分布图

贾敬敬

55.9.51

两汉屯田地区分布图

王玉哲

56.10.53

三国鼎立图

贾敬颜

55.10.57

两晋南北朝图

贾敬颜

55.1 封底

两晋南北朝物产工商业分布图

西晋二十一州示意图 西晋末年流民

贾敬颜

55.11.57

迁徙图

贾敬颜

邱文荣

81.12 封二

十六国示意图

贾敬颜

邱文荣

81.12 封三

隋代形势图(说明见 43 页)

贾敬颜 邱文荣

81.11 封三

隋统一形势图

中国历史博物馆地

81.12

图组

封二

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中国历史博物馆地

81.12

隋末农民起义图

图组

贾敬颜

55.2 封二

唐代国内外交通图

贾敬颜

55.2.54

唐代工商业分布图

贾敬颜

55.3.53

唐帝国疆域图

唐藩镇割据图

贾敬颜

55.12

81.2 封三

黄巢起义图

贾敬颜

55.3.54

《唐代中外交通图》说明

中国历史博物馆地

81.3.33

图组

《宋代主要农民起义图》说明

中国历史博物馆地

81.3.32

唐玄奘出国往返路线图

图组

中国历史博物图组

81.1 封三

五代十国图

贾敬颜

55.4.53

宋辽夏分立图

贾敬颜

55.4.54

宋金夏分立图

贾敬颜

55.5.55

图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宋代工商业分布图

贾敬颜

55.5.16

南宋海外贸易交通示意图(说明见

朱永昌等

81.4.封三

62 页)

元代中外交通路线示意图(说明见63 页)

中国历史博物馆地图组

81.4.封底

蒙古帝国疆域图

贾敬颜

55.6.55

宋元时海上交通图

贾敬颜

55.6.55

元末割据图

贾敬颜

54.8.44

明代疆域图

贾敬颜

54.9

郑和七次下西洋航路图

中国历史博物馆

地图组

51.5.封二

郑和航海图

贾敬颜

54.10.52

明正统——天启间主要农民起义图

陈济时等

81.5.封三

明末农民起义图

贾敬颜

54.11.54

满洲的兴起图

贾敬颜

54.12

明万历时期各地人民反抗税监斗

争图

中国历史博物馆地图

81.6.封里

清代中期各族人民起义图

中国历史博物馆地图

81.6.封底里

清代前期疆域图

贾敬颜

55.1

中国近代史参考地图

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略图

杨文山

55.2.55

太平天国革命形势略图

杨文山

55.2.56

太平天国后期形势图

中国历史博物馆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地图组供稿

中国历史博物馆

82.7.封二

地图组供稿

82.9.封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杨文山

53.3.55

“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工业分布图

杨文山

55.3.56

中法战争形势图

杨文山

55.4.51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杨文山

55.4.52

戊戌变法时期成立的学会、学堂、

中国历史博物馆

报馆

分布图

地图组供稿

82.9.封三

图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山东义和团斗争示意图

中国历史博物馆

地图组供稿

82.10.封二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形

势图

杨文山

55.5.54

辛亥革命形势图

杨文山

55.5.54

中国同盟会支部分布图

中国历史博物馆

地图组供稿

82.11.封二

辛亥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武装斗

中国历史博物馆

示意图

地图组

82.12.封二

中国现代史参考地图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图组

五四爱国运动形势图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82.1.封二

图组

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82.1.封三

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路线示意图

图组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图组

(1926 年—1927 年)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82.2.封二

图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图组

示意图(1928 年—1934 年)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82.2.封三

图组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82.3.封二

示意图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四渡赤水

图组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82.3.封三

河示意图

图组

抗日战争爆发前国内形势略图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82.4.封二

图组

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示意图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图组

82.4.封三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41—1942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82.5.封二

年)

图组

美蒋勾结抢占抗战胜利果实示意图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1945 年 9 月—1946 年 6 月)

图组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82.5.封三

图组

战略决战示意图(1948 年 9 月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图组

—1949 年 1 月)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图组

82.6.封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示意图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图组

(1949 年 4 月—1951 年)

中国革命博物馆地

82.6.封三

关于《南线我军突进中原示意图》

图组

李隆庾

一点说明

83.5.57

图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世界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

图名

人类化石重要遗址图古代印度图

基督教分布图(一)

作者

纪茗纪茗

纪茗

年 期 页

  1. 封二

  2. 封二

  3. 封二

基督教分布图(二)

纪茗

83.10.封二

公元前六世纪前后的西亚诸国和埃

纪茗

84.7.封二

及图

古代美洲图

纪茗

84.9.封二

世界中世史地图

图名

481—614 年的法兰克王国图

作者

年 期 页

55.10.58

四至七世纪初和六至十二世纪印度

及其

周围图

55.12.54

第一次十字军东侵

56.2.50

第二、三次十字军东侵

56.2.51

第四次及以后诸次十字军东侵

56.2.52

欧洲中古城市与贸易路线

56.3.47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

56.5.51

新航路开辟前东西方交通路线图

纪茗

84.8.封二

世界近代史参考地图

图名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作者

年 期 页

55.8.52

1789—1794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I

55.9.25

1789—1794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II

55.9.533

美国内战图

邓利群

83.1.封二

德意志的统一

85.11.58

西、中欧工业革命形势图

第一国际(1864—1876 年)

健平

83.12.封二

56.1.5

普法战争(1870—1971 年)

57.1.54

巴黎公社时期的法国革命活动

55.1.54

图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非洲探险和瓜分

邓利群

83.3.封二

大西洋三角洲奴隶贸易示意图

邓利群

84.10.封二

拿破仑战争形势图

健平

84.11.封二

拉美革命战争形势图

邓利群

84.12.封二

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

健平

84.1.封二

巴尔干半岛形势(1978—1913)

邓利群

84.2.封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南线中近

东和

非洲战场

邓利群

84.3.封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和西亚

(1923)

严志梁

83.4.封二

第一次俄国革命与西方和东方的革

56.4.55

命运动

国际工人运动、布尔什维克为建立

新型

政党的斗争

56.4.56

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

56.5.53

石油工业

56.5.54

世界现代史参考地图

1918—20 年国内外反动势力对苏俄

进攻和失败

严志梁

84.4.封二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和国内战争

王汝学

52.11.36

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

的欧

洲革命运动

56.6.53

第一次大战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及

民族

解放运动图

王汝学

52.12.40

二次大战序幕—法西法强盗到处放

王汝学

53.2.36

德苏战争前苏联对西部国土恢复图

王汝学

53.5.36

评《德苏战争前苏联对西部国土恢

代直夫

53.7.20

复图》

答代直夫同志

王汝学

53.7.21

二次大战中希特勒德国闪击下的欧

洲图

王汝学

53.6.36

苏联对德寇的十次打击图

王汝学

53.9.42

关于《苏军对德寇的十次打击图》

的批

评与答复

53.11.42

解放德国图

王汝学

53.10.42

篇 名

作 者

年 期 页

苏军解放东北图

王汝学

53.12.46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图

王汝学

54.2.50

中东近东现势图

58.8.19

法西斯德国的备战和侵略扩张

严志梁

84.5.封二

1942—1945 年盟国在欧洲和非洲战

的进攻

严志梁

84.6.封二

二战后期的欧洲和北非战场(二幅)

严志梁

83.6.封二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严志梁

83.5.封二

参 考

图 片

图名 年 期

图名

年 期

中国古代史参考图片

马坝人头骨化石

63.1

63.1

阳人头骨化石

伏羲女娲神像图

57.7

柳江人的头骨

60.7

旧石器时代的遗物

〔(1)

丁村人的牙齿和石

57.7

(甲)中国猿人的

中国中石器、细石

头骨;(乙)

器、新石

苏联艺术家格拉西

器时代(1)顾乡屯;

莫夫复原的

中国猿人胸像;(2)

(2)

昂昂溪;(3)仰韶

54.8

周口

村石器

店猿人产地 C 区发

西安半坡村新石器

现的各种

时代遗

石器;(3)周口店山顶洞

址中的长方形大房子

56.7

人的文化〕

54.7

新石器时代的生产

60.7

工具

中国猿人女性头像

60.7

龙山氏族的农业生

60.5

中国猿人复原像

63.1

鱼纹彩陶盆

63.2

中国猿人遗址中被

船形双系采陶壶

63.2

火烧过的

石块

63.1

花瓣纹采陶盆

63.2

中国猿人遗址中被火烧过的

彩陶钵

63.2

兽骨

63.1

陶釜和陶灶

63.2

蓝田人头骨化石和

划符号陶片

63.2

复原像

79.7.封三

陶斝

63.2

北京人遗址 刘桂英

83.7.53

镂空高足黑陶杯

63.2

半坡人面网纹盆

黑陶豆

63.3

冀连芝

83.7.54

黑陶豆

63.3

图名

图名

年 期

瓜形陶杯

63.3

白陶豆(商)

63.5

红陶鬶

63.3

虎纹石磬(商)

63.5

三角纹三系彩陶壶

63.3

大玉戈(商)

63.5

舞蹈纹陶盆

骨■(商)

63.5

吕树芝79.7.封三

动物形雕玉石器

(商)

63.5

河姆渡遗址稻谷

殷代殉葬坑

79.7 封底

吕树芝

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

79.7 封底

79.7.封三

新石器时代猪形陶壶

殷墟龟甲刻辞

商朝鸟纹铜卣(说

79.7 封底

吕树芝

明见 64 页)

吕树芝 83.7

83.12 封底

封底

裴李岗双耳陶壶

战国彩绘龙凤纹漆盾

吕树芝

(说

明见 64 页)

吕树芝 83.8

85.9.封底

封底

仰韶文化时期彩

商朝大且日已、且日

乙、

陶缸

大兄日乙三戈图(说明

吕树芝

见 64 页)

吕树芝 83.9

82.3.封底

封底

夏禹领导人民征服

60.3

利簋

吕树芝

了洪水夏石磬

82.10 封底

“司辛”石牛

80.8.61

吕树芝

80.9.40

商代奴隶铸大鼎示

60.6

兽面纹铜鼓

吕树芝

意图

80.10.59

殷墟的青铜文化

(1)陶土

铜爵

吕树芝80.11.42

作的炼锅和熔范;

玉凤

吕树芝

(2)青

80.12.62

铜作的武器和工具

54.9 原始青瓷 商代

郑州发现的商代文化遗存

大口尊

吕树芝81.9.45

(1)城墙(2)铜

商象尊

吕树芝 81.3

封面

(3)带釉硬陶尊

57.8

虎耳兽面纹扁足鼎

81.2 封面

商代农耕工具(钱或鏄)

60.7

牧野之战

60.7

商代铜觥

60.7

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

殷周间的青铜器

56.7

隶主的统治

60.2

龙虎尊(商)

63.4

周代青铜器的铭文

(1)散

双耳饕餮纹铜鬲

63.4

氏盘(2)毛公鼎

57.9

(商)

饕餮蕉页纹双环釜

63.4

周代釉陶尊

60.7

(商)

象纹大镜(商)

63.4

天亡簋(大丰簋)(西

63.6

周)

象牙简形器(商)

63.4

宜侯矢簋(西周)

63.6

涂朱牛胛骨卜辞

63.4

大盂鼎(西周)

63.6

(商)

饕餮纹陶垒(商)

63.5

召卣(西周)

63.6

图名

年 期

图名

年 期

■鼎(西周)

63.6

工具六种(2)安徽

长甶盉(西周)

63.6

寿县朱家集楚墓出土

盠方彝(西周)

63.7

青铜制工具六种

54.9

驹尊(西周)

63.7

铜鼓面部花纹拓片

51.2

虢季子白盘(西周)

63.7

长沙楚墓出土的彩

郾侯盂(西周)

63.7

绘纹添“羽觞”图样

54.11

鸭形尊(西周)

63.7

战国和秦的货币

54.10

夔凤纹提梁铅卣(西

63.7

双虎纹铜镜(春秋)

63.9

周)

兕觥(西周)

63.7

王制鸡血石串(春秋)

63.9

西周多友鼎 吕树芝

85.10 封底

牺尊(春秋)

63.9

孔子杏坛讲学

60.8

铜剑及象牙剑鞘(春

63.9

秋)

秦公簋(春秋)

63.8

蟠螭纹车毂(春秋)

63.9

吴王光鉴(附匜)

63.8

商鞅镦(战国)

63.10

(春秋)

吴王夫差剑(春秋)

63.8

“四十年上郡试

守”戈

洹子孟姜壶(春秋)

63.8

(战国)

63.10

瓦纹■(春秋)

63.8

带木臂错银弩机(战

63.10

国)

大孟姬盥缶

63.9

“太■之器”错银

  • (附匕)(春秋) 蔡侯缚方壶(春秋)

63.9

(战国)

嵌金镶玉蟠螭纹铁

63.10

秦以前几种主要的

带钩(战国)

63.10

字体(1)

甲骨文(2)钟鼎文

郢爱金钣(战国)

63.10
  1. 籀文

  2. 古文

54.10

双兽首三轮铜盘(战

63.11

国)

铁制生产工具

54.11

商鞅量

60.8

木俑

57.10

犀牛形铜带钩(战

63.11

曲阜孔庙大成殷 吕

83.8.55

国)

虎头形陶水道管(战

63.11

瑞珍

国)

宴乐铜壶

57.10

鎏金镶玉嵌琉璃银

带钩

春秋奴隶受刖刑骨架

79.7 封底

(战国)

63.11

鄂君启金节(1)鄂

错金银马首车◻ 饰

63.11

(战国)

君启金节拼合图

四虎足铜器(战国)

63.11

(2)

鄂君启金节(3)鄂

子禾子釜(量器)

63.12

(战国)

君启金节铭文摹本

60.8

竹席(细部) (战

63.12

国)

战国末年的青铜制工具

木漆几(战国)

63.12

(1)河南汲县山

木漆床(战国)

63.12

彪镇魏墓出土青铜

铜火盆(战国)

63.12

图名

年 期

图名

年 期

绢(战国)

63.12

兽纹铜镜

吕树芝 84.5
封底

战国三犀足蟠螭纹

西汉四灵

投壶

85.11 封底

瓦当

吕树芝

85.12 封底

战国图腾柱

西域人骑驼

铜房屋

吕树芝

吕树芝 82.6
84.12 封底 封底

秦国杜县虎符

吕树芝 81.6

西汉鎏金银镶嵌琉璃铜壶

吕树芝
封底 82.11 封底

嵌廿六年铜诏大铁

64.2

西汉错金银

权(秦)

始皇廿六年二世元年双诏版

博山炉

吕树芝

82.12 封底

(秦)

64.2

西汉铜漏壶

琅琊刻石(秦)

64.2

铭文

吕树芝 81.5
封底

始皇陵大瓦当(秦)

64.2

司马迁大梁采访史迹

60.9

项梁半两钱(秦)

64.2

湘漓运河

56.8

秦代的阳陵虎符和

54.10

孝文庙铜钟

51.9

大■难于

“海内皆臣”砖

(秦)

64.1

汉画像砖

56.8

阴文半两石范(秦)

64.1

汉刑徒砖拓片

51.1

阴文半两泥范(秦)

64.1

“济铁官丞”泥封

64.3

(西汉)

镇库大半两(秦)

64.1

山阳铁器范(西汉)

64.3

廿六年诏铜量(秦)

64.1

五铢铜范(西汉)

64.3

廿六年诏陶量(秦)

64.1

镂空双牛铜饰件(西

64.3

汉)

陈胜吴广起义

60.1

祭祀贮贝器(西汉)

64.3

秦始皇陵武士甬

武树帜83.8.54

青石日晷(西汉)

64.3

秦骑兵陶俑和

始建国元年铜方斗

64.4

(新)

鞍马

吕树芝 82.6

始建国元年铜矩尺

64.4

秦彩绘铜车马

封底吕树芝

( 新 ) “国宝金匮” “直

64.4
84.11 封底

万”

西汉白玉天马

81.10

(新)

64.4

汉初帛画

79.9 封三

“大布黄千”铜范

64.4

西汉陶风车

79.9 封三

( 新 ) “契刀五百”铜范

64.4

(新)

汉归义羌长铜印

79.9 封三

牛耕画象石(东汉)

64.4

长沙马王堆一号

纺织画象石(东汉)

64.5

汉墓帛画

吕瑞珍85.11.49

盐场画象砖

(东汉)

64.5

西汉彩绘

“延年宜寿大宜子

孙”锦袜

乐俑

吕树芝 84.1

封底

(东汉)

64.5

西汉大鎏金神

蓝琉璃碗(东汉)

64.5

图名

年 期

图名

年 期

陶坞壁(东汉)

64.5

赤眉起义画

61.7

绿釉陶楼阁(东汉)

64.5

黄巾起义画

61.8.9

司南铜地盘(东汉)

64.6

连云港孔望山东汉

81.7

石象

“单于和亲”砖(东

64.6

“元兴元年”铜镜

64.7

汉)

人字齿铜齿轮(东

64.6

(三国)

熊座青瓷灯(三国)

64.7

汉)

授经画象砖(东汉)

64.6

青瓷骑士俑(西晋)

64.7

熹乎石经残石(东

64.6

青瓷罐(西晋)

64.7

汉)

说唱座(东汉)

64.6

魏晋之际一面青铜

镜上的部分

“■氏蒿聚成奴

浮雕图案

55.3

作”

石辟邪(东汉)

东汉“戒火、东井”

64.6

晋青瓷熏炉

北魏云岗石窟第六

54.12

陶井栏

84.2 封底

南壁东部

54.12

沂南东汉画像石上

晋王羲之丧乱帖

54.12

盘古舞

84.4 封底

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54.12

东汉击鼓说书俑

81.4.62

斵琴图

56.10

东汉彩绘石雕骑马

83.1 封底

北齐校书图

56.11

汉王得元墓画像石

56.9

南北朝的雕塑艺术

(1)南

汉画像■

56.9

朝女俑(2)北魏塑

58.1

佛像

所谓“乐浪瓦当”

51.8

高勾丽古坟壁画—

56.11

的图片

西汉的交通工具

—舞蹈

淝水之战画

61.10

(1)

轺车模型(2)木船

青瓷虎子

60.9

型的部分复原

57.11

铝带饰

60.9

汉画像石纺织图

57.12

嵩岳寺塔

60.9

信阳出土的汉青瓷

51.6

义慈惠石柱

60.9

四耳壶

汉代的锦、漆器、

河北省赵县安济桥

55.1

绿釉陶制楼阁(明器)

54.11

敦煌莫高窟壁画之

51.1

一角

最近北京近郊汉墓

敦煌壁画

56.12

出土汉明器

陶楼图片

51.11

敦煌千佛洞石窟寺发现的一

西汉的纸

60.8

片丝绸复原图

54.10

汉代青铜戈戟附件

河内太守虎符(北

64.7

展开的

魏)

游猎图

54.9

贵妇出行画像砖(南北朝)

64.8

西汉时代碧玉的马

55.6

鼓吹画像砖(南北

64.8

朝)

唯物论者王充

57.12

青瓷莲花尊(南齐)

64.8

冶铁图(东汉画像石)

60.8

青瓷仰复莲花尊(北朝)

64.8

图名

年 期

图名

年 期

网纹玻璃杯(北朝)

64.8

唐代三彩釉陶瓶

55.2

长簷陶牛车(北齐)

64.8

唐代锦缎纹花的复原图案

55.4

北齐娄睿墓壁画“出

战骑图

56.1

猎图”

吕树芝 84.3

石窟佛像

56.1
封底

北魏曹天度造

玄奘三藏像

56.1

千佛石塔

吕树芝 82.1

布达拉宫之一角

51.7
封底

波斯鎏金狩猎

唐三彩胡服托鹰俑

56.1

纹银盘

吕树芝 84.8

封底

山西省五台县南禅寺大殿

56.2

北魏封魔奴

华夷图

56.2

墓志

吕树芝 84.7

捣练图

56.12
封底

北齐黄褐釉

“兰陵王”的舞装

57.1

乐舞瓷壶

吕树芝 83.5

景教壁画

57.1
封底

隋李静训

唐阎立本

石棺

吕树芝 85.1

《步辇图》

吕树芝

窦建德起义军

封底

敦煌唐代

79.12 封三

河间大捷画

61.11.12

牛耕图

吕树芝
79.12 封三

嵌玛瑙水晶珠项练

64.9

唐大明宫含元

(隋)

双系螭把鸡首白瓷

64.9

殿复原图

吕树芝

壶(隋)

79.12 封三

安济桥雕龙石栏板

64.9

蒲类州之印及

(隋)

绿色玻璃瓶(隋)

64.9

印文

吕树芝

79.12 封三

高足金杯(隋)

64.9

鉴真像

吕树芝
79.12 封底

镶金口白玉杯(隋)

64.9

僧一行像

吕树芝

社仓纳粟砖(隋)

64.9

维吾尔诗人坎曼尔

79.12 封底

摩尼教壁画

57.1

汉字诗签

吕树芝
79.12 封底

白居易像

57.2

唐三彩骆驼

吕树芝

唐明皇打球图

58.2

武则天金简

79.12 封底吕树芝 83.3

封底

修造图

58.2

《鉴真和尚东征

王维辋川图

60.9

绘传》选

吕树芝

一件最早的印刷品

51.4

唐含嘉仓

80.7.33

唐代“越州窑”青

54.12

铭砖

吕树芝 83.2

瓷酒壶

封底

唐咸通九年刻本金

55.1

唐初禽兽纹

刚经

唐吴道子画孔子像

55.1

铜镜

吕树芝 82.2

石刻本

封底

唐代的乐器

55.1

唐三彩釉呜驼

唐代镜子的卷枝花

55.1

乐舞俑

吕树芝 81.8

图案

封底

图名

年 期

图名

年 期

唐西亚舞狮人物

水运仪象台

57.3

石雕象 吕树芝

81.10 封底

岳飞像

57.3

唐论语玉烛

龙眠山庄图(部分)

58.3

酒筹银筒

吕树芝

地理图

58.3
84.9 封底

唐人物、花卉

宋代的绘画(1)村

童闹学

铜镜 吕树芝

83.2 封底

图(2)灸艾图

58.4

唐舞马衔杯

金兴定宝泉贰贯铜版

55.3

纹银壶 吕树芝

83.4 封底

金代“平阳姬家雕

印”

五代两宋监本尔雅

56.3

美女图

55.3

吴越刻本佛经

57.2

金朝北曲三色釉瓷枕

(说明

钝镠金字铁卷

79.1 封三

见 63 页)

吕树芝
83.11 封底

辽绘神农采药图

81.10

长琦译司发给南京船

独乐寺观音阁(辽)

61.7

杨敦厚的通商信牌

(说明

西夏文铜敕牌

79.2 封底

见 64 页)

吕树芝
83.10 封底

西夏璧画(打铁、酿酒)

宋绘“大驾卤簿图卷”

61.8.9

(部分)

吕树芝 84.5
封底

上华严寺大雄宝殿

61.8.9

宋真珠舍利

(金)

契丹文铜镜

55.3

宝幢

吕树芝 85.4
封底

辽庆陵壁画

55.3

宋足球纹

开元寺料敌塔

51.12

铜镜

吕树芝

买女执照

79.2 封底

宋陈桥兵变

81.12 封底

赵匡胤、方腊像

79.1 封三

瓷枕

史树青
79.1.75

1951 年在河南白沙

元代的文物(1)浑

水库

发现的一座北宋时

(2)简仪(3)屈原

代坟

墓壁画的一部分

55.5

(4)饮膳正要

55.4

宋淳化阁帖“古苍

55.2

元陈椿熬波图(1)

颉书”

宋磁州窯白地飞龙

铸造铁拌(2)上卤

黑搔

落文瓶

55.2

煎盐

56.5

宋刻本《五曹算经》

55.2

建安虞氏刊本《全相

南宋石刻本天文图

55.2

王伐纣平话》

57.4

敦煌壁画农业生产

56.3

王桢《农书》

57.4

宣和博古图录

56.4

元代杂剧壁画

58.5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部分)

56.4

兵船

58.5

李白行吟图

57.2

大钟

58.5

图名

年 期

图名

年 期

耕织图(元重摹宋刻)

61.7

铜镀金珐琅

告成镇观星台(元)

64.8-9

水法钟

吕树芝 85.7
封底

元统军之帅府印

61.10

明绘“南都繁会图

忽必烈像

79.2 封三

卷”

(部分)

85.8 封底

黄道婆像

79.2 封三

郑和铜钟 吕树芝

85.6 封底

郭守敬像

79.2 封三

明北京宫城图

八思巴朝见忽必烈

79.2 封三

吕树芝

82.9

元管军万户府印

79.2 封三

邓子龙、李舜廷并肩作战图

62.7

元绘“熬波图·上

张献忠除暴安民图

62.8

煎盐”

元张文进、张文身舍

85.5 封底

李自成起义军进军

北京图

明政府屯田清吏司

62.9

青花云龙纹瓶

82.7 封底

(明末)

61.10

元代二斤铜秤锤 刘

79.6.62

明太祖朱元璋像

61.10

东瑞

朱元璋像

79.3 封三

(明)

明孝陵前的石人一

61.10

武将(明)

明瓷罐

79.3 封三

《对相四言》课本

61.10

(明)

明休宁鱼鳞图册

79.3 封三

《三国演义》插图

(明)

61.10

《天工开物·

《三宝太监下西洋

记》

锤锚图》

79.3 封底

(明)

61.11-12

芦沟桥

79.2 封底

誖泥国王墓(明)

61.11-12

明成化雪舟胜景图

79.3 封底

机房殿(明)

61.11-12

永乐大典(明抄本)

55.5

五人之墓(明)

61.11-12

西厢记(明抄本)

《皇都积胜图》

62.7-12

(明)

大正觉寺、大正觉塔

满文老挡(清入关前)

61.11-12

明代的瓷器

55.5

满文老挡(同上)

61.1-12

天工开物(1)挖煤

东陵(清)

61.11-12

(2)

升炼水银

56.6

《鸿雪因缘图记》中的

北关夜市

57.5

《临清社火》(清)

61.11-12

元宵

57.5

瓷罐和瓷壶(清)

61.111-2

北京天文台古图

55.6

蒲松龄《聊斋志异》

棉花图

55.6

原稿

61.11-12

陶成图

57.6

郑成功墨迹

62.3

利马窦题宝象图

57.6

郑成功画像(两幅)

62.3、82.4

永禁机匠叫歇碑

57.6

荷兰殖民者的投降

62.3

耕织图

58.8

康熙像

79.4 封三

图 名

年 期

图 名

年 期

康熙北征督运图

79.4 封三

宣传品

81.7

乾隆朝兄弟民族生

洪秀全像

62.2

活 图卷

79.4 封三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四库全书(文溯阁

安民布告

62.2

本)

55.6

洪秀全减税诏旨

62.2

咸丰四年“户部官票”

55.6

洪秀全玉玺

79.5 封二

清台湾高山族风俗

84.9 封底

商凭

62.2

李秀成进军上海的

中国近代史参考图片

通告

英商运清兵的合同

62.2

62.2

英国东印度公司鸦

太平天国田凭

55.9

工厂仓库

55.8

太平天国荡凭

52.2

1815 年广州的商馆

55.8

合挥

55.9

1835 年广东的黄浦

太平天国福字碑

51.5

附近

55.8

太平天国军事会议

55.9

三元里人民反英旗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和武器

55.8

大洁炮台

80.7 封三

1842 年五口通商以

洪秀全创拜上帝会

的上海港

55.9

天条书

80.8 封二

林则徐像

79.5 封二

鸦片战争后农民卖地

林则徐焚烟奏折

62.1

契约

80.8 封二

虎门清远炮台图

62.1

刘丽川起义时的名

80.8 封三

三元里古庙

62.1

华尔洋枪队

80.8 封三

鸦片走私船

62.1

残迹 颜家珍

83.7.14

虎门炮台火药缸、

江南制造局制造大

铁炮弹

79.5 封二

炮弹图

55.10

圆明园盛时鸟瞰圆明园

79.5 封二

58.6

江南制造局炼钢图沙俄在旅大发的侵

55.10

外国鸦片走私船

81.7 封二

告示

80.10 封二

三元里人民剿获的

中法战争图片

80.9 封二

英国

军刀、军装

81.7 封二

刘永福黑旗军旗帜

广东人民的反英

照片

55.10

图 名

年 期

图 名

年 期

黑旗军在北宁作战

62.3

内客会议

62.5

冯子材写给张之洞

黄兴致袁世凯的信

62.6

军情汇报

62.3

李大钊同志警告全

“致远”号官兵

62.3

父老书

62.6

台湾军民抗击日本

抵制日货传单

62.6

侵略军

62.3

孙中山先生手稿

62.6

立虎旗台湾自主图

55.10

护国军誓师文稿

62.6

甲午黄海海战图

80.9 封二

孙中山就任护法军

邓世昌像

80.9 封二

府海陆军大元帅

62.6

戊戌变法时期的

反帝斗争的武装

55.11

宣传品

55.11

拦江锁

55.11

“变法”思想的

黄岗起义图

55.12

传播者

55.11

武昌起义图

55.12

《公车上书》

62.4

军政府告示

55.12

康有为奏折印本

80.9 封三

民众参军图

55.12

《天演论》译稿

62.4

同盟会成立合影

80.10 封二

《国同报》报导

秋瑾像

80.10 封二

七君子被杀义和团战士

80.7 封底

62.4

秋瑾墨迹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

80.10 封二

义和团团旗

80.10 封三

统写的誓词

80.10 封三

义和团武器

62.4

武昌起义的指挥机

80.10 封三

京师大学堂校牌 80.9 封底

辛亥女子北伐军

80.10 封三

廊坊大捷 62.4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83.4.55

讽清《时局图》 80.10 封二

袁世凯称帝前到天

孙中山指示与改良派

祈祷

80.11 封底

作斗争的亲笔信 62.5

帝国主义在中国设

孙中山指示武装起

银行

80.12 封三

的亲笔信 62.5

帝国主义在租界设

四川人民批驳赵尔

监狱

80.12 封二

的布告 62.5

帝国主义在上海公园

武昌起义革命军占

门口立的“中国人、

楚望台 62.5

狗、自行车不准入

云南讲武堂同学录 62.5

南京临时政府第一

内”的牌子

中国童工、女工的

80.12 封二

图 名 年 期

图 名

年 期

生活 80.12 封底

中共中央第四次对于

反映人民负担的漫 80.12 封底

时局的主张

58.9

人民英雄纪念碑其

农民进城保卫广州

58.9

浮雕 58.7

上海五州总示威口

58.9

省港大罢工时广州

中国现代史参考图片

界示威游行队伍、农民协会的花名

58.9

册、

五四运动时北京

会员证及胸章

58.9

游行示威队伍 58.8

汀泗桥战役缴获

“六三”后上海各界

的武器和兵车

58.9

召开的群众大会 58.8

革命军接收汉口

五四运动散发的传 58.8

英租界

58.9

“五四”、“六三”

上海总工会庆祝第三

图片一组 79.5

次武装起义胜利大

天津觉悟社成员 58.8

58.9

中共第一次代表大

中共“八七”会议

会址 58.8

全党党员书

58.10

中华海员罢工委员

南昌起义军到达广

在广州开会

庆祝香港海员罢工

58.8

的布告

中共第六次大会决议

58.10

胜利

58.8

案的目次

58.10

中共第二次代表大

红军第四军司令部

宣言

58.8

布告

58.10

中共第三次代表大

井冈山的同志们

58.10

宣言

58.8

井冈山工农民主政

中共为吴佩孚惨杀京

所在地——茨萍

58.10

汉路工告工人阶级

革命根据地的币

制、

与国民书

58.8

印钞票的石版及手

有关京汉路工人大罢工

抄课本

58.10

与惨案消息的剪报

58.8

全国革命根据地第

彭湃同志遗像

58.9

次党代表大会会场

58.10

恽代英同志遗像

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

及遗墨

58.9

周恩来写的信

80.2 封三

叶挺同志遗像

58.9

彭湃宣传农民的地

80.2 封三

图 名

年 期

图 名

年 期

郭沫若发表《请看

指挥所

66.4

日之蒋介石》

80.2 封三

1927 年湖南秋收起

南昌、秋收起义的

前宁乡县第十五区

部分同志

80.3 封三

仙石第四乡农民协

广州成立苏维埃政

会自制梭标

64.11-12

的消息

80.3 封二

湘、鄂、粤、赣四省

京汉铁路总工会

农民秋收暴动计划

66.3

会员证

83.2.48

湖南秋收起义向井

五四运动后出版的马

山进军要图

66.4

克思列宁主义部分

1927 年湖南醴陵人

著作

65.7

印制的标语

66.4

李大钊同志《庶民的

广州起义当天《红

胜利》

65.5

旗》报印发的号外

66.4

北京马克思主义研

红四军在井冈山用

会部分会员合影

65.5

的油灯和灯蕊标本

66.2

长沙文化书社社址

65.5

周总理 1919 年组织

《劳动者》发表俄

觉悟社时合影

80.1 封二

斯研究会成立消息

65.5

李大钊组织马克思

《新青年》发表的

义研究会合影

80.1 封二

迅的《狂人日记》

65.5

恽代英组织利群

新民学会会员通讯

64.10

读书社

80.1 封二

新民学会部分会员

毛泽东组织新民学

80.1 封二

在上海合影

65.7

《新青年》《劳动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界》《劳动音》

校学友会《夜学日

《劳动者》封面

80.1 封三

志》

64.10

李大钊在日本组织

《湘江评论》创刊

65.7

“神州学会”

80.11 封底

湖南省各地农民协会

五卅期间的上海职

的印章

64.10

工、工人

80.2 封二

一九二五年上海“五

苏兆征香港海员职

卅”反帝运动

毛泽东同志用过的

65.5

会合影

长征到达陕北后领

80.2 封二

公文箱

64.10

人合影

80.3 封三

1927 年南昌起义

韦拔群等同志在广

西

图 名

图 名

年 期

左右江根据地坚持

书》

65.12

斗争时期用过的鼎

“一二九”运动期

66.2

北京广大学生的游

毛主席手书三八作

行队伍沿途宣传抗

墨迹

66.3

65.12

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

“一二九”游行学生

大会决议案

66.3

从反动军警手中夺

红军第四军军旗

66.3

过水龙进行反击

65.12

红军第四军司令部

杭州学生游行示威

65.12

1929 年发布的布告

66.3

宋庆龄在上海支持

红军第一方面军总

反帝大同盟

80.4 封三

治部颁布的《红军

七君子在救国会成

士兵会章程》

66.3

会上合影

80.4 封三

红军在战斗间隙帮

党对西安事变表态

人民收割庄稼

66.3

消息

80.4 封三

《红色中华》关于第

八路军挺进敌后

80.4 封二

四次反围攻胜利的

七大照片

80.5 封二

消息报导

65.7

抗日图片选

80.5 封底

林伯渠同志长征时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过的毛毯

66.2

留影

80.6 封二

刘志丹同志用过的

朱德在延安

80.6 封二

茶缸

66.2

西柏坡召开土地会

80.6 封二

长征途中红军吃过的

“一二九”南下扩大

野菜和用过的刀、

宣传途中

65.2

66.2

爱国学生在奔赴延

红军过草地时自制的

途中

65.2

棕背心

66.2

1935 年 3 月中央军

毛主席在 1935 年为

部署还击敌人的作

《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经验》

战电令

红军十八英雄在大

65.1

一文写的按语

65.6

河渡河之处

65.1

中国共产党 1935 年

红军翻越过的大雪

8

月发表的《为抗日

之一——夹金山

65.1

救国告全体同胞

天险大渡河之泸定

65.1

图 名

红军走过的荒草茫

年 期

图 名

斗时用过的松树炮

年 期65.3

的水草地

65.10

农民梭标

65.3

毛儿盖全景

65.10

农民协会特别法庭

历尽艰险胜利到达陕

成立的通造

65.3

北革命根据地的部

劳动童子团佩带的

分红军

65.10

红领带

65.3

七星刀

65.10

1927.4.20 中共中央

遵义会议会址

65.1

发表的宣言

65.3

遵义会议会议室

65.1

1930 年“湘鄂赣边

毛主席在遵义住过

工农兵暴动委员

房子

红军在遵义印宣传

65.1

会”出版的《红孩儿读本》

65.4

的石印机

65.1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

遵义会议总结粉碎五

时期根据地儿童在

次“围剿”经验的

读书

65.4

决议大纲

65.7

1931 年粤东妇女

长征时期的毛泽东

赤卫队

65.6

同志

毛主席 1930 年写的

65.10

贵州北部要隘—— 娄山关

65.10

《反对本本主义》

65.2

江西永新县三湾全

64.11-12

古城全景

湖南第一次全省农民

65.2

山东海阳县小青岛

村民宣誓坚决保卫

代表大会

65.2

解放区的血书

64.11-12

刘少奇同志编写的

各地农民欢迎《中

于工会工作读物

65.2

土地法大纲》

64.11-12

“二七”惨案时的

中国工农红军抗日

口江岸东站

65.2

先遣队布告

65.7

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

《解放日报》有关抗

领导人

80.6 封三

日根据地贯彻教育

广西农民苏门陈氏

方针的报导

54.4

卖儿契约

65.2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

毛泽东同志在农民

据地我军官兵利用

习所的办公室

65.3

战争空隙整理土地

湖南农民配合北伐战

准备播种

65.4

图 名

年 期

图 名

年 期

群众一起动手拆铁

祝抗战胜利

65.9

打击敌人补给线

65.4

侵华美军在天津的

毛泽东同志《改造

暴行

66.2

们的学习》手稿

64.10

天津战役中我步兵

抗日战争时期豫皖

兵在坦克掩护下冲

边区自卫队

65.6

人市区

64.11.12

抗日战争时期民兵

中央工农民主政府

造的武器——二虎

执委会一

届一次会议会场

58.10

65.6

九一八事变后京沪

学生在南

民兵用以击毙敌人

京国民党政府门前

58.10

木榔头

65.6

示威

东北抗日游击队部

58.10

分队员

民兵杀敌后转入地

65.6

朱总司令在长征中

写的行军

游击队使用的竹杯抗日战争时期的

64.11-12

纪要手稿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

58.11

治部长征

毛泽东同志

65.8

中的布告

58.11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58.11

校门

向五台山进军的八

65.8

红军十大纲领

贺龙同志给夏拿古

58.11

瓦的

军一一五师骑兵部

委任令

58.11

65.8

红军长征时吃过的

58.11

毛主席检阅从延安

野菜

中共发表的“八一”

58.12

宣言

发南下的三五九旅

65.8、59.3

毛泽东同志在苏区

党代表

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商

大会上关于政治问题的

讨对日作战方针

65.9

结论的手稿

58.12

平型关大捷剿获的

中共为日军进攻芦

58.12

沟桥通电

战利品

65.9

毛泽东、朱德和林彪在

我军在华北敌后组

抗大

58.12

群众

65.9

《中国共产党为公

新四军挺进南京、

布 国 共 合作宣言

58.12

阳、芜湖等地区

65.9

毛泽东同志关于对

日作战

冀中我军收复河间城

方针的题字

59.1

后群众帮助我军运

八路军开赴前线留

别西北

送战利品

65.9

同胞书

59.1

延安各界人民热烈

八路军誓师大会

59.1

图 名

图 名

年 期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

1945 年 9 月 2 日在

线时在黄河

渡船上的朱德同

“米苏里”

号战舰上举行日寇

志、任弼时

投降的

同志、左权同志

59.1

签字仪式

59.3

八路军总司令部布

59.1

毛主席参加国共和

平型关大战我军的

59.1

谈在重庆

机场受到各界人士

59.4

战地指挥所

欢迎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

59.1

毛主席发布的关于

路军的布告

停止国内

抗日战争图片连载

85.1

—8 期

军事冲突的通告

政协五项决议之一

59.4

——关于

新四军第二支队抗

59.1

政府组织的协议

59.4

日誓师大会

白求恩同志为伤员动手术

59.2

国民党反动派蓄意发动反革命

彭德怀副总司令在

内战的罪证——蒋

晋西北

介石致阎

火线上指挥战斗

59.2

锡山密函及“剿匪

59.4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

59.2

手本”

陈毅、粟裕两同志

地道口

在前线

陕甘宁边区召开的

视察

59.4

第二届参

议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59.2

林彪等在布署三下江南战役

59.4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

彭德怀、习仲勋两

所作的

同志在

《整顿党的作风》

59.2

前线视察

59.4

的报告

大生产运动中边区

59.2

刘伯承同志总结南

59.4

部队纺纱

征经验

晋察冀边区龙华县

北平学生抗议美军

葛存村干

暴行的

部开会讨论生产计划

59.2

示威游行

59.4

中共第七次代表大

59.3

“二·二八”起义

会会场

台北人民

中共七大主席团

59.3

焚烧国民党政府的

59.4

中共七大全体代表

59.3

专卖局

北平学生反饥饿、

反内战的

延安解放军总部限

游行队伍

59.4

令敌仿缴

械投降的命令

59.3

上海工人要求解冻生活指数

我军解放张家口

59.3

的示威游行

59.4

我军解放山海关

59.3

我军向石家庄敌军

司令部

哈尔滨人民热烈欢迎苏联

发动冲锋

59.5

红军

59.3

东北野战军攻克四

59.5

平街

苏联海军解放旅顺

59.3

庆祝延安光复的群

59.5

苏联红军炮兵在山

众大会

我军进入开封

59.5

海关与

我八路军某部会师

59.3

我军攻上襄阳城头

59.5

图 名

年 期

图 名

年 期

华东野战军某部的

59.5

会议上致开幕词

59.7

授旗典礼

刘少奇同志在全国

全体会议通过各项

59.7

土地会议上

决议

作报告

59.5

毛泽东同志当选为中央人民政

中共中央关于土改

府主席时,全场起

59.7

与整党工作

立致敬

的指示

59.5

毛泽东同志在人民

河北省涞县赵各庄

英雄纪念碑

奠基时执锨铲土

59.7

农民庆祝

翻身大会

59.5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

楼宣告中华

晋绥边区土地证

中共中央发布的纪

59.5

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主席在开国

79.10 封二

念“五一”

大典上宣读

口号

5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

北平学生抗议惨杀于子三的

政府公告

59.7

示威游行队伍

59.5

朱德总司令在开国

大典上向

上海伪地方法院审

人民解放军全体指

讯被捕学生

时各校学生在伪法

战员发布命令

59.7

院门口举

行示威

59.5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

门前亲手

北平学生示威游行反对美国扶

升起了第一面国旗

59.7

植日本侵略势力

59.5

参加开国大典的国

59.7

际友人

林彪、罗荣桓等同

在天安门广场上参

志在锦州

前线指挥作战

59.6

加开国大典的各界人民

59.7

淮海战役胜利后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军将俘虏带

央人民政府

出战场

59.6

公告

59.7

我军解放天津冲入天津市区

59.6

中苏两国政府缔结友好同盟互

北平和平解放后我

59.6

助条约的公告和条

59.8

军接防

约全文

我军强渡长江

59.6

《人民日报》所载

我军入城部队占领

毛主席在中

共中央七届三中全

南京

会上报告

伪总统府

59.6

的全文和有关会议

59.8

的消息

我军解放上海

59.6

毛主席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

我军解放广州占领

59.6

致开幕词

59.8

伪行政院

我军进入兰州城

59.6

刘少奇副主席报告

乌鲁木齐各族人民

土地改革问题

59.8

欢迎

解放军

59.6

全体委员起立通过

土地改革法

我军进入昆明

59.6

时主席台上的委员

59.8

人民解放军占领睦

59.6

毛主席在主席台上

南关

手持国徽

毛泽东同志在政协

图案

59.8

第一届全体

图 名

年 期

图 名

年 期

周恩来总理报告政

59.8

抢夺渡口

59.10

治工作

有毛主席和刘少奇

我军在修筑坑道

59.10

同志签名的

保卫世界和平宣言

59.8

上甘岭阵地上的志

签名单

愿军战士,

农民在读土地改革

59.9

为胜利的停战而欢

59.10

划阶级大会

59.9

东北某厂工人热烈

展开增产

北京郊区农民斗争

59.9

捐献运动

59.10

恶霸地主

农民庆祝翻身

59.9

上海军医大学手术

烧掉旧契约,解除

59.9

队 志 愿 赴朝服务

59.10

封建枷锁

丈量地主土地,准

59.9

金日成首相接见第

备分配

三届赴朝

北京举行镇反大会

59.9

慰问团总团长贺龙将军

59.10

毛、周、朱、邓在

薄一波在北京公审

一届人大

大领污犯

及教育、科技工作

大会上作报告

59.11

者会上

79.10 封二

上海市店员举行的

五反运动

周总理 1975 年在人

代表会议

59.11

大四届一

次会上讲话

79.10 封三

鞍山八号高炉外景

59.11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59.11

一角

华国锋、叶剑英、

经纬纺织机械厂工

邓小平在

人在装配

五届人大二次会上

79.10

新式纺织机

59.11

华国锋在十一大上

79.10

一座庞大的水电站

59.11

讲话

外景

三十年建设成就图

成渝铁路通车

59.11

片选

79.10 封底

康藏公路自康定通车到昌都

59.11

上海纶昌纱厂工人

康藏公路上的汽车

举行镇反

通过

控诉大会

59.9

雀儿山

59.11

一位老大娘控诉特务罪行

59.9

陈永康互助组组员正在做

北京军管会军法处

“合式秧田”

59.11

判处一批

反革命死刑

59.9

辽宁省彰武县的农

59.11

《人民日报》所载

田防护林

治淮工地一角

59.11

有关反对美

国侵朝战争的毛主

北京市郊区选民在

59.12

席讲话、

看选民榜

周恩来外长的声明、我外交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一

部发言人发表的声

届一次人代会议会

59.12

明和各民

主党派联合宣言

59.10

宪法草案的汉文、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

蒙文、藏

文、维吾尔文、哈

赴朝鲜

萨克

前线

59.10

文、朝鲜文等文本

59.12

中朝军队在解放平

玉门油矿职工在听

壤战役中

宪法草案

图 名

年 期

图 名

年 期

广播

59.12

河北安平县南王庄

支部书记

沈阳机械厂职工表示拥护

号召社员办好高级社

60.2

宪法草案

59.12

新疆乌鲁木齐市和

平乡八

甘肃天祝的藏民在

户梁村各族农民报

牧地上

讨论宪法草案

59.12

名入

社后欢呼

60.2

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59.12

天津市准私营工业

通过宪法

公私合

毛泽东同志在写选

59.12

营大会会场

60.2

毛泽东同志当选为

广州市手工业者参

中华人民

加合作社

共和国主席时,全

后,到市人民委员

60.2

体代表

会报喜

起立热烈鼓掌

59.12

北京市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

中央民族学院全体

造胜利大会上,农

学员欢呼

民代表

毛泽东同志当选为

向毛主席献报喜信

60.2

中华人

民共和国主席

59.12

联欢大会上向毛主

席献报喜

哈尔滨大型电机厂

60.1

信的报喜队代表

60.2

部分厂房

武钢热电站

60.1

参加大会的群众欢呼社会主

鞍钢炼铁厂外景

60.1

义改造的胜利

60.2

我国第一台电孤炼

60.1

我军进攻一江山岛

60.3

钢炉在试车

佳木斯铜网厂的工人在调整

我炮兵猛轰金门蒋军阵地

60.3

双辊压延机

60.1

贺龙同志在广西僮

族自治区

国营郑州第三棉纺

一届一次人代会上

60.3

织厂的细纱车间

60.1

讲话

林伯渠同志在银川

市庆祝

西北第四纺织厂的

60.1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

整经车间

立大

佳木斯造纸厂的双网抄纸机

60.1

会上讲话

60.3

荆江分洪工程中工

西藏叛乱平定后,

人们正在

农奴们愉

闭闸

60.1

快地谈论民主改革

60.3

解放闸全景

60.1

中苏两国政府代表在交换新增

正在修建中的兰新

60.1

的五十五项建设工

60.3

铁路

程协定

包兰铁路黄河大桥

工地

60.1

中苏签订科学技术

研究的

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60.1

议定书

60.3

实验室

北京工人疗养院

60.1

玉门中罗友谊热电

60.3

站的外景

中国海员工会杭州疗养院

60.1

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八次全

四川江津县文化馆

国代表大会上致开

60.4

用黑板报

幕词

宣传毛主席《关于

毛泽东民志在招待

农业合

作化问题》的报告

60.2

参加大会

的各国共产党和工

人党代

图 名

年 期

图 名

年 期

表宴会上致词

60.4

开滦煤矿老工人教参加劳

毛主席在最高国务

动锻炼的学生掌握

会议上作

风钻

《关于正确处理人

打眼技术

60.6

民内部

矛盾的问题》的讲

60.4

太原五中物理教师

利用车床

郭沫若院长在科学

实物给学生讲物理

60.6

家座谈如

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毛主席在河南襄城县视察时

问题的会上讲话

60.4

参观农业社的谷子

60.6

丰产田

一个工厂的整风大

60.4

河南襄城县双庙公

字报

中国人民大学反击

社社员们平整土地

60.6

右派分子

的一个辩论大会

60.4

河南西平县老王坡

公社用联

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八届全国代

合收割机进行夏收

60.6

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60.5

不能忘记这笔血泪

66.4.25

上讲话

刘少奇同志在会上

如此慈善事业

66.3.36

作中央委

员会的工作报告

60.5

王杰同志像

66.1

北京市演员们在宣

60.5

王杰同志手迹

66.1

传总路线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

王杰同志剪贴的英

66.1

工人们集

体学习总路线

60.5

雄图片

王杰同志生前所在

班的新任

北京市郊区黎明农

班长接过王杰的枪

66.1

业社社员们

学习总路线

60.5

王杰生前所在班战士学毛著

66.1

毛主席在中国共产

满载物资的汽车队

主义青年

在雀儿山

团第九次代表大会

主席台

上奔驶

65.11

64.10

西藏翻身农奴参加

65.11

基层选举

毛主席手书 《七

65.10

拉萨中学藏族学生

65.11

律·长征》

上实验课

毛主席手书《清平乐·蒋桂

西藏翻身农奴抬着毛主席像

战争》

65.3

在丰收的田野上行

65.11

天津市中学生历史

拉萨市各族人民热

竞赛报导图片四幅

81.4 封里

烈欢迎

陈毅副总理

65.11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

拉萨汽车修配厂的

教学研究

汉族老技

会成立大会

81.11 封二

工和藏族工人

65.11

北京保育界向北京市各界妇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仇

女举行的宣传、贯

(画页)

65.6.11

彻总路

线誓师大会报喜

60.5

侵华美军在天津的

鞍钢十号自动化高

60.6

血腥

暴行(画页)

66.2.44

大冶铁山的一角

60.6

图 名

图 名

印度寺院;印度秦

年 期

姬陵。

世界古代史参考图片 80.2 封底

[古代印度]

[原始社会]

商质地方的大萃堵波的东门

57.10

尼安德塔人复原图

57.7

卡里地方的石窟佛

57.10

旧石器时期穆斯忒

57.7

释迦说教石像

57.10

文化的石器

新石器时期湖上居

57.7

耆那教庙堂大理石

民的工具

屋顶

原始人的洞壁画:

57.7

的内部

57.10

野牛

原始人的洞壁画: 犀牛

57.7

瓦里那卡地方印度教的石门

57.10

[古代埃及]

[古代希腊]

尼罗河泛滥时期景

57.8

克里特岛诺萨斯王

56.8

宫中的陶器

古埃及的农业生产

56.7

克里特岛诺萨斯王宫的壁画

57.11

皇后海特歇布苏特

57.8

诺萨斯王宫

57.11

的纪念石碑

卡纳克神庙前大道

57.8

太林斯的壁画:两

57.11

两旁的石狮

第二十王朝著名法

轮战车

克里特陶器

57.11

老拉美西斯

二世

57.8

古代希腊的耕犁

56.8

上、下埃及统一于

古代希腊的浮雕

56.8

一王之下图;

埃及新王国时期的

古代希腊雕刻:少

57.12

壁画;

埃及卢克苏尔地方

希腊古陶图案

57.12

的神庙

遗迹;苏美尔人的竖琴;巴

伯罗奔尼撕战争中的海战;

比伦的城墙及城墙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上的浮雕;

的雅典;

汉谟拉比法典

80.1 封底

亚历山大里亚的图

[两河流域的古代国

书馆;

柏拉图;索福克里

家]

斯,阿里

两河流域史前时期

57.9

斯多芬

80.3 封底

的彩陶

苏末人的浮雕

56.7

古希腊石棺上的浮雕:亚历

赫梯古碑

57.9

山大战胜波斯图

57.12

乌尔王国的祭塔

57.9

古希腊铜马

57.12

波斯浮雕

56.7

雅典西修斯庙遗迹

56.8

亚述人的浮雕

56.7

[古代罗马]

亚述王拿西拔二世

57.9

伊特鲁里亚的农民

58.1

石像

被征服民族向波斯

古代罗马的木犁与

56.9

纳贡;大流

耕牛

士宫殿墙壁上的浮雕;波斯

罗马古庙

58.1

玻利斯王宫的废

古代罗马的学塾

56.9

墟;印度著

名珂旃石窟的入口

罗马共和国初期的

58.1

处;北部

战士

图 名

年 期

图 名

年 期

古罗马的凯旋门

58.1

阿拉伯的工艺品

58.3

古代罗马帝国时期

大马士革城哈里发

的大圆

剧场的遗址

56.9

的宫廷内部

58.3

罗马帝国晚期的隶

56.9

麦加的大清真寺

56.11

凯撒率军渡过卢比

耶路撒冷的奥玛尔

孔河;庞培

废墟上的阿波罗神

大清真寺

56.11

庙;老师

和学生;罗马城的

开罗的哈萨大清真

58.3

复原图;

古罗马的铁匠、浮雕镶嵌画

80.4

法国塔拉斯孔地方的中世纪

堡垒(十四——十

五世纪)

***

56.3

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城市

56.3

东部日耳曼人跨过

1525 年的法国卢昂

56.3

来因河向西

城市

迁移;萨利克法典

书影;约

圣·索非亚大礼拜

翰·胡司(捷克)

的内部

58.2

在宣讲他

的主张;法国爱国

基辅的圣·索非亚

56.11

女英雄贞

教堂

德;著名诗人但丁

(意大利);

十一世纪基辅的圣·索非

著名文学家莎士比

80.6 封底

亚教堂的内部

56.4

古日尔曼人的村落

56.10

苏斯达尔教堂大门

法兰克的策封典礼

56.10

上的装饰

56.11

欧洲中世纪的主教

58.4

十二世纪法国沙特

尔市的

十三世纪时法国香

教堂

56.4

滨地区的庙会

58.4

圣母的头部,七世

纪的

欧洲中世纪的戏剧

58.4

镶嵌美术

56.4

中世纪的农具

58.4

耶稣的头部

58.2

农民在监工人的鞭下

象牙雕刻

58.3

进行劳动

56.10

欧洲文艺复兴艺术

图片一组

农民在交纳十一税

56.10 齐文颖

劳动人民修建宫殿

58.2

彼得拉克

82.11 封三

58.5

欧洲中世纪的农民

波伽丘

58.5

生活;(1)

一月中农民耕地播

摩西雕像

58.5

种;(2)

七月中农民收割饲

中世纪晚期的尸体

58.5

草;(3)

解剖

七月中贵族狩猎,

马丁·路德画像

56.5

农民在庄

园上收割饲草

56.2

英国女王伊利沙白画像

56.5

穆哈默德指挥围攻

58.3

著名人文主义者伊

一个城堡

拉斯玛

图 名画像

年 期56.5

图 名

德意志宗教改革与

年 期

歌童

56.5

农民战争图

82.10·封三

世界历史参考图片

十七世纪欧洲的科

学和技术;

欧洲市民们在动手兴建城

采矿图

56.12

市;欧洲中世纪的

航海科学家的研究

56.12

酿酒作

坊。

齐文颖

冶金图

56.12

新兴的商业中心—

80.7 封底纺织图

56.12

—威尼

斯;汉萨同盟的船

亚非拉:

只。

百年战争时期使用的攻城

古代努比亚(说明见 6 页)

炮和箭弩;1588 年

张象

英(国)

84.1·封三

西(班牙)海战场

古代的马格里布(说

面。80.8 封底

地理大发现图一

见 52 页)

张象

组:

84.2·封三

十五世纪未和十六

探索东印度的航路

世纪初

(说

的地球仪 56.6

明见 31

页)

张象 84.3·封三

十六世纪欧洲航海

对非洲地理的考察

家用的

(说

罗盘

56.6

明见 12 页)

张象

哥伦布第一次远航

早期的殖民侵略与

84.4·封三

的旗

反侵略

舰“圣玛利亚号”

56.6

(说明见 19 页)

张象
84.5·封三

十六——十七世纪欧洲著

万恶的奴隶贸易(说明

名文化人物

见 44 页)

张象
84.6·封三

齐文颖

古代美洲玛雅文化

空想社会主义者

83.5 封三

(说

明见 43 页)

韩水军
84.7·封三

齐文颖

古代美洲阿格克文

83.4 封三

化(说

新航路的开辟

明见 51 页)

韩水军84.8·封三

齐文颖

古代美洲印加文化

82.7·封三

(说

利玛窦《坤舆万国

明见 45 页)

韩水军

全图》

(说明见 64 页)

拉丁美洲的独立革

84.9·封三

命(说

吕树芝

明见 40 页)

韩水军

82.8·封

84.10·封三

欧洲中世纪科学技

二、三、四

南美南部和加勒比

术的

地区的

发展

齐文颖

独立战争(说明见 61

83.1 封三

欧洲中世纪的社会

82.12·封

页)韩水军 84.11·封

图 名

图 名

年 期

墨西哥独立战争和

十八世纪的法国(人

83.2

1910 年—

1917 年革命(说明

物象)

欧洲的旧式纺车

57.2

见 43 页)

韩水军

84.12·封

阿尔克莱特发明的

自动

南非史剪辑 张 象 83.6·封三

纺纱机

57.2

非洲古老文明的见

纽康门的蒸气抽水

57.2

证(说明

见 63 页)张 象 83.7·封三

瓦特的蒸气抽水机

57.2

西非古国掠影(说

卡尔特来特的自动

57.2

明见 63 页)

张 象 83.8·封三

织机

北美独立战争代表

人物

中国南非古国掠影

83.8 封三

(说明见 63 页)

张 象 83.9·封三

三级会议代表的服装

57.3

第三等级代表在网

球场

古代中非关系(说

宣誓

57.3

明见 51 页)

张 象 83.10·封

巴黎妇女向凡尔赛

埃塞俄比亚史剪辑

出发,向法王请愿

57.3

(说明见

50 页)张 象 83.11·封三

雅各宾俱乐部

57.3

南非史剪辑(说明

一八四八年欧洲革

79.1

见 47 页)

张 象 83.12·封

法国二月革命街垒

79.1

三 非洲的探险和瓜分 83.3·封二

二月革命的人民冲

会议厅

79.1

世界近代史参考图片

维也纳三月起义

79.1

十七世纪初年英国

柏林三月革命

特兰西瓦尼亚人民

79.1

国会

集会要

下院开会的情形 57.1

求独立

79.1

迫害人民自由的星

革命俱乐部开会的

79.1

宫法庭

举行最后一次会议 57.1

情况。

美国内战图:

英王查理一世被处 57.1

黑人奴隶在运送棉

死刑

花;

英国革命战争中的 57.1

北方工人在工厂劳

炮军

十七世纪英国的农 58.6

动;

奴隶主拍卖黑人奴

业生产

隶;

剪羊毛 58.6

黑人奴隶化装逃

亡;

十七世纪英国的纺 58.6

织业

北方工、农向南方徒匪射

十七世纪英国的兵

击;

工厂

工人铸炮 58.6

萨姆特炮台被轰

十七——十八世纪 83.2

炸;

战火中里士满;

的英国

图 名

年 期

图 名

年 期

李将军向格兰特签降。

武装起义

57.5
79.2 封里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

义革命

1871 年 3 月 18 日

的胜利

57.5

凡尔赛人

民把大炮运往蒙玛

57.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57.5

特尔

的坦克

巴黎公社在巴黎万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57.5

神庙升

的飞机

起红旗

57.4

第一次世界大战: 弗朗茨·腓迪南

巴黎公社的第一幅

57.4

夫妇遇刺报导;玛

宣传画

恩河大会战;

贝尔拉雪兹墓地战

57.4

福克兰群岛大海

巴黎公社:蒙马特

战;大战中的飞

机;大战中的坦克;

尔高地上的大炮

俄国士兵向

陈容;“三月十八

德国士兵进行革命

日那一天”招

宣传;巴黎和

贴画;庆祝巴黎公社诞生;巴黎

会。(说明见 64 页)

79.8 封里

人民群众根据“ 当

非洲人民反殖民侵

铺的法令”无

略的斗争;奴隶

偿地赎取典当物

贸易的贩奴船;阿

品;巴黎人民建

筑街垒;贝尔——

拉比[埃及];

马赫迪[ 苏丹] ;苏

拉雪兹墓地的

丹人民同英

战斗。

79.3 封里

国侵略军搏斗;阿

卜杜拉在指挥

第一国际:马克思制定的《成立宣

战斗;孟尼利克[埃塞俄比亚];

言》和《临时章程》

南非祖鲁人的抗英

的封面;国

斗争。(说明

国际工人协会会员

见 25 页)。

79.11 封里

证;日内瓦代

表大会全体代表合

影;马克思在

伦敦的寓所。

79.4 封里

近代拉丁美洲人民

革命运动:

第二国际:第二国际的著名活动家

在洗矿场劳动的黑人奴隶;杜桑

倍倍尔、威廉·李

·卢维杜尔[海地];

卜克内西、蔡

西蒙·

特金、卢森堡;发

玻 利 瓦 尔 ; 何

表《哥达纳领

批判》和序言的《新

塞·德·圣马丁在智利视察;马克西

时代》杂志

米连被枪决;

书影;布鲁塞尔代

沙帕塔和他领导的

表大会时情

墨西哥农民起

景;恩格斯和伊利诺·马克思参

义军。(说明见 58 页)

加的海德公园集

79.11.封里

会;苏黎世大会

期间恩格斯同倍倍

日本明治维新:“王

尔夫妇、蔡特

金等在一起;阿姆

政复古”时在

天皇御所开会;来

斯特丹代表大

往于东京横

会会场。

79.6 封里、

滨的火车;八幡制

封底

铁所;富冈丝

列宁主义的诞生

79.9

厂;三菱长崎造船所;1802 年东

俄国社会民主党第

京银座的电灯;东

二次代

京理工科大

表大会

57.5

学。

79.12 封里

1905 年 12 月莫斯科的

图 名

年 期

图 名

年 期

整个苏联成为一个

战斗的

堡垒

57.6

世界现代史参考图片 全体苏联人民支援前线

1944 年——苏联取得决定

57.6

列宁在群众中 60.4. 性胜利的一年 57.6

伟大的卫国战争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图片

57.6 莫斯科庆祝胜利 57.6

83.6

历史纪年及其他

谈谈公历纪年与干支纪年的对应规

求干支纪年的简便公式

杜汉鼎

张志毅

80.11.7

80.11.51

介绍两种历法换算尺

虞志球

历国青

85.7.43

“星期”的由来是怎样的?

鲁小兵

83.9.62

代日韵目简介

高晓星

83.3.40

伊斯兰教历的计算方法

俞观涛

81.10.50

中国历代起迄公元纪年表

江 生

64.7.56

论国号

史苏苑

82.5.24

“天子”考

郭慧文

82.11.60

《秦妇吟》出自何书?

江 生

81.11.60

陨铁制器和人工炼铁

黄展岳

79.12.15

我国古代的机器人

傅玉璋

79.11.33

论宰相器度

孟昭庆

85.9.8

北京古名简释

金毓黻

56.10.40

易读错的史地名词辑录(一——十

李世瑜辑

62.6—10 月

五)

63.1 — 4

月.10 月

64.1、4、8、

9、11 月

“偏师”说的由来

江抗美

65.2 月

84.6.56

民国时期历届政府的名称

地 质 年 代 简 表本表按时间顺序排

沈家五

65.2.56

纪 (世)

距今年龄

隐生宙

太古代

地球的天文时期

60 亿年

45 亿年

31 亿年

10 亿年

6 亿年

5 亿年

4.4 亿年4 亿年

3.5 亿年

2.7 亿年

2.25 亿年

1.8 亿年

1.35 亿年7 千万年6 千万年4 千万年

2.5 千万年

1.2 千万年3 百万年

1 万年

元古代

低级原始生物出现

显生宙

第一纪

海洋无脊椎动物出现

古生代

鱼类出现

两栖动物出现

爬行动物出现

恐龙爬行动物繁盛

鸟类出现

第二

中生代

第三纪

早期

古新世

哺乳动物时代

始新世

渐新纪

中新世

猿类出现

新生代

上新世

第四纪

早中期

更新世

人类时代

原始社会主要文化遗存简表

石器时代阶段

原始社会阶段

原始人和文化

距今年代

首次发现地点及分布地区

旧石器石代

早期

原始群

猿人

元谋人文化

约一百七十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蓝田人文化

约七、八十万年

陕西省蓝田县

北京人文化

约六十九万年

北京市房山周口店

金牛山人文化

约三十万年

辽宁营口金牛山

和县人文化

同上

安徽和县

中期

古人

马坝人文化

约二十万年

广东韶关马坝

丁村人文化

约十万年

山西省河套汾丁村

氏族公社

新人

·母系氏族公社

河套人文化

约四万年

内蒙河套地区

山顶洞人文化

约一万八千年

北京市房山周口店

新石器时代

早期

细石器文化

约一万年至四、五千年

北方草原,分布极广

中期

仰韶文化

约八至五千年

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黄河中、下游口

西安半坡最为典型

马家窑文化

约五千年

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黄河上游

青莲岗文化

约五、六千年

江苏省淮安县青莲岗;长江下游

屈家岭文化

约五、六千年

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长江中游

晚期

父系氏族公

龙山文化

公元前 2700 —

1800 年

山东省章丘县龙山

镇;黄河中、下游

良渚文化

公元前 3000 —

2299 年

浙江省杭州市郊良

渚;长江下游

齐家文化

约与夏同时

甘肃省宁定县齐家坪;黄河上游

世界主要纪年法换算公式公历、干支纪年换算公式

干支及序号(见 236 页地支序号)=公历纪年÷60 之余数(除尽者余数视作 0,除不尽者取其余数查本书 236 页《干支纪年互检表·地支序号》即得)。

公历、回历纪年换算公式

回历纪年=(公历年-622.54)÷0.970224+2 公历纪年=(回历年×0.970224)+622.54-1

公历、佛历纪年换算公式

佛历纪年=公历年+543 公历纪年=佛历年-543

公历、塞历纪年换算公式

塞历纪年=公历纪年+78 公历纪年=塞历纪年-78

[注:印度于 1957 年 3 月 22 日采塞历(太阳历)统一全国历法]

公历、日本开国纪年换算公式

日本开国纪年=公历年+660

公历纪年=日本开国纪年-660 (年号换算见 251 页)

公历、犹太纪年换算公式

犹太纪年=公历年+3761 公历纪年=犹太纪年-3761

[注:犹太历元旦一般在公历 9 月 5 日—10 月 5 日之间]

公历、民国纪年换算公式

民国纪年=公历年-1991 公历纪年=民国纪年+1991

[注:民国纪月、日与公历同,不必换算]

公历、黄帝纪年换算公式

黄帝纪年=公历年+2698 公历纪年=黄帝纪年-2698

[注:同盟会采用的黄帝纪年]

公历、孔子纪年换算公式

孔子纪年=公历年+577 公历纪年=孔子纪年-577

[注:清末康有为派采用的孔子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