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针任务

《历史教学》的办刊方针曾经有过几次变化。1951 年创刊时所定的方针是:“研究如何讲授历史课程”,“讨论如何研习历史科学”,“是所有历史教师和一般学习历史的人们共同的刊物”。1952 年第 7 期起由天津史学分会主办后,办刊方针改为“帮助中小学历史教师和一般学习历史的同志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好历史”。1954 年社务由政府管理后,确定了“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 的方针,这个办刊方会,一直贯彻到“文革”之前。1979 年复刊时,办刊方针一度改为“为大中学历史教学、主要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1982 年,中共天津市委文教部在关于《历史教学》月刊几个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办刊方针问题, 应以中学历史课教师为主要对象,兼顾小学历史课教师。《历史教学》应主要搞普及,为提高教学和中小学历史教师的水平服务,以区别于《历史研究》等刊物。

《历史教学》的办刊方针虽然有过几次变化,但基本上以中学历史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1954 年以前发表的有关教材教法的文章,主要是探讨当时使用的中学历史教材中问题。1954 年以后,特别是 1956 年得到中央教育部在业务上的指导之后,《历史教学》就更为明确地主要依据中学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上的需要,组织和发表文章。1956—58 年,在新编中学历史课本出版和教学大纲颁布时,《历史教学》即陆续发表了介绍文间,史学家陈垣、侯外庐、邓广铭、齐思和、雷海宗等也为本刊写了对有关课本的评介文章。1979 年以后,本刊对“文革”后新编的中学历史课本以及此后对课本的修订情况, 均及时发表文章做了介绍。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师资水平,因此,《历史教学》在贯彻主要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的方针时,把辅助教学和帮助教师提高水平两方面作为自己的任务。

在辅助教学方面,主要是结合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发表供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参考的专题文章和资料,有关教材教法的文章,名词解释,问题解答, 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地图、图片等。这方面的文章,尽可能配合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时度发表,以便于教师考。

关于帮助教师提高水平,主要是:(一)扩大知识视野。适当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评介图书,报导学术动态等;(二)学习历史理论。发表过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评价历史人物以及其他史论文章;(三)学习历史专业知识。发表读史参考以及介绍中外史籍、史学名著、重要史料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文章;(四)探讨教育、教学思想。根据教育方针和教育理论,研讨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贯彻,例如有关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加强基础知识教育、智能教育、在历史课教学中引导贯彻“三个面向”的根本方针;还组织过一些讨论, 例如 1957 年开展的历史课如何联系现实的讨论,1962—63 年开展的历史课基础知识讨论等。此外,发表过一些对历史课教学指导思想和历史教学法的研究文章,对教材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批评建议,以及对外国的历史课设置情况和可供借鉴的教法经验介绍等。

三十五年来,特别是 1954 年以来,《历史教学》在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的和央教育部的业务指导下,坚持了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的方针,为历史学科的发展和教学做了一定工作。1950 年筹办时,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黄松龄(后担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对它即甚关心、支持,帮助贷款给月刊社作筹办资金,并指示知识书店(天津人民出版社前身)协助《历史教学》的出版、发行。1954 年后,在有关本刊的方针、任务及其他重大问题上,均及时得到中共天津市委文教部的指示和帮,先后担任过文教部长的梁寒冰、王金鼎、经常出席编委会议,传达一定时期党的任务和政策方针精神,审阅重要稿件,并为本刊撰稿。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及时了解中央教育部门关于教育教学的决策和教材编纂方针。这些保证了《历史教学》在政治和业务上基本没有偏离办刊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