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唐朝初年,由于多年战乱,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土地大量荒芜,各地灾害频繁,经济凋敝,人民生活极为困苦。再加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突厥等不断犯境,唐朝统治者尚无暇顾及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因此太宗继位时,战争创伤仍到处可见。当时全国人口不到 300 万户,仅相当隋朝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黄河两岸到处荒草茫茫,千里不闻鸡犬之声。因此,唐太宗即位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民心,医治战争创伤就成了当务之急。

唐太宗亲眼看到,强大富足的隋朝,仅在短短的几年就大厦倾倒了,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使唐朝基业牢靠久远, 成了唐太宗时经常思考的问题。为了找到一条实现“天下大治”的途径,公元 626 年 10 月,唐太宗亲自主持了关于“自古理政得失”的辩论。面对百废待兴、千乱待治的局面,大乱之后能否“大治”?群臣纷纷发表意见。许多人表示疑议,认为大乱之后,恐怕老百姓不易教化,太宗本人也没有信心。只有魏征对此充满信心,他说:“长期安定,百姓安逸骄奢,不易教化。如果经过多年战乱,老百姓生活困苦,反而容易教化。这就像饥不择食,渴不择水一样。”

大臣封德彝反驳说,上古人心淳朴,自夏商以来,世风日下,不可教化, 因此才有秦的严刑酷法,汉的重用霸道。他骂魏征是小小书生,不识时务, 空谈误国。

魏征据理力争说:“上古黄帝诛蚩尤、颛顼灭九黎、商汤放暴桀、武王伐酷纣,天下都曾大乱,但后来不都出现太平盛世了嘛!如果说古人品德高尚,后世逐渐堕落,那么今天的人们岂不都成了鬼魅,国君还如何治理呢?” 封德彝被说得哑口无言。

太宗觉得魏征说得有理,便决定教化治国。

唐太宗亲历隋亡的经过,经常以秦、隋速亡为鉴,讨论思考如何才能不重蹈亡隋的复辙。他曾对大臣说:“隋文帝时,一年天下大旱,收成很坏, 但文帝却吝惜钱财,不赈济百姓。到了隋末,仓库里积储的粮食足用 50 年。结果炀帝看到天下富足,便奢侈无度,结果导致了亡国。由此可见,积蓄太多岂不成了坏事?”因此,他总结说:“治理国家,重要的是积德重民心, 而不在于大力搜刮。粮食储备只要够预防天灾就可以了。如果子孙后代贤明, 自然可以保天下;如果子孙不肖,富足反而可以使他奢华,亡国灭家。”“当初平定长安时,宫中美女珍宝到处都是,但隋炀帝却仍不满足,依旧广造行宫,四处搜刮;依仗富强而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徭役无时,因此弄得民不聊生,结果激起百姓反抗,最终亡了国,自己也遭到杀身之祸。看来福善祸淫,皆由人定。‘国君如舟,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作为天子的,只要仁慈道义,能够约束自己,不扰乱百姓,就不会被百姓抛弃了。”

“治国好比栽树,只有不触伤根须,枝叶才能丰茂。为君之道,一定要让老百姓能够生存。如果为了自己而损害百姓,那就像割大腿上的肉去喂肚子,肚子饱了,人也死了。”

正因为唐太宗认识到了这些道理,所以他登基初期一直兢兢业业,小心治国,体察民情,严于律己。

贞观初年,关中、关东连续三年发生水旱灾害,百姓饥荒,卖儿卖女。唐太宗吸取隋亡之教训,唯恐由于灾害而激起民变,就下令开仓赈民。有些

州县把赈粮一户户送到灾民家中。饥荒过后,家家都有余粮。太宗还命令皇家府库开支金银,赎回灾民卖掉的儿女,送回家乡,与亲人团聚。而且他还命令朝廷紧缩开支,裁减冗员。

唐太宗非常注重农业生产,时时注意不违农时。他说:“凡事都须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而从事衣食生产则以不失时节为本,作为国君, 切不可贪婪而误了农时。”

一年,河东万泉县喜降春雨,县狱中被关押的几十名犯人,也被临时放回家及时播种。

一次,太子要举行加冠礼,礼仪官说二月有黄道吉日,建议二月举行。太宗考虑到二月是农忙季节,便决定改到秋后农闲的十月举行。

经过隋末农民战争后,出现了大片无主荒地,人口流散严重,这不仅影响农业的复苏,而且直接影响朝廷的收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高祖曾颁布均田令。但由于皇室内争激烈,均田制未得到认真贯彻。贞观年间,太宗继续推行均田制,即按人分给一定数额的口分田和永业田。为了解决有些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太宗极力鼓励农民迁往空地荒地较多的地区,并规定在那些地区占田超过定额不作违反律令论处,移民垦荒者,还可减免租税,免除徭役。为了保障均田令的顺利执行,唐太宗严惩阻碍均田的官员。

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唐初实行新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租就是按人丁缴纳的田税。庸即徭役,不愿服徭役的,可交纳一定数量的布绢代替,叫做庸,也叫纳绢代役。调是户调,即按人丁缴纳一定数量织物和棉麻。这种新法,虽不能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但对农民的剥削大大减轻了,“纳绢代役”还可以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这样,农民得以生活下去,社会生产逐渐复苏了。

由于当时天灾不断,太宗一面奖励垦荒,一面安抚流亡,按灾情轻重来减免赋税徭役,防止滥用民力,劳役无时。

为了发展生产,太宗还采取赎回外流人口,奖励嫁婚生育、释放宫女、兴修水利等利农措施。

经过多年努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农业生产有很大恢复。国家安定,农民安康,粮价也由唐初的一斗米一匹绢,跌至斗米二三钱。

由于太宗体察民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误农时, 在他统治时期, “海内康宁”,“国泰民安”,再次出现太平盛世。

唐太宗曾问魏征:“君主如何才能‘明’,如何才是‘暗’?”魏征回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说,各方面的意见都能听,就不至于被蒙敝,那样就能做到贤明。如果只信某一方面的意见则糊涂昏庸。魏征还举了例子说,秦二世只听赵高,隋炀帝只听虞世基,结果天下大乱了,自己还不知道,最终导致了灭亡。他说:“国君能够听到下面的声音,接受各方面的意见,就不会被蒙蔽,下面的情况就会及时反映到上面来。”太宗听了非常赞同。

为了鼓励各级官吏大胆进谏,每当有人奏事时,太宗便放下架子,非常和蔼,诚恳听取意见。即使大臣们的意见不合他的胃口。他也让他们认真陈述,即使明显错误的,他也让其讲完。

他曾对大臣萧瑀说:“我小时候就喜欢弓箭,搜集了几十张好弓,以为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弓了。谁知拿给弓匠看,他们却说都不是好弓。尽管木质很硬,但纹理都不正,因此发箭都不直,我这才明白自己对弓的认识还

不够。我是用弓箭平定天下的,对它的认识还不透彻,何况天下事情繁多无比,我如何能样样明白呢?”

他对大臣说:“人要想知道自己的模样,要借助镜子,国君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依靠忠臣。我深居宫中,天下的事情不能样样看到,所以委任百官做我的耳目,如果君主以为自己什么都好,臣下也不规劝,怎能不出差错呢?君主丢了国,大臣也自身难保,隋炀帝就是教训,你们一定要尽职尽责,经常提醒我。如果我有什么不对之处,大家一定要直言不讳!”

他刚作皇帝不久,下令要杀一个人,司法官孙伏伽进谏说:“依据大唐法律,不应处此人死罪,既然定下律令,陛下就该带头执行,怎能滥用酷刑呢?”太宗接受了这个意见,而且重赏了孙伏伽。有人不满,认为孙作的事非常平常,不该重赏。太宗说:“我即位以来,还没人规劝过我,孙伏伽是第一个,理应重赏。”

公元 630 年,太宗下令修复洛阳宫殿,准备自己到洛阳游玩时使用。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反对。说:“修复洛阳宫殿并不是最紧要的事情,当年隋炀帝修建洛阳,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如今战争刚结束,元气还没有恢复,财力还不如隋朝,却要先修洛阳宫殿,岂不是比隋炀帝还残暴吗?”太宗听了很生气,说:“你认为我还不如隋炀帝,那么我比夏桀、商纣如何?”张玄素说:“陛下如果不停止这项工程,一定会落得与隋炀帝、夏桀、商纣一样。”尽管这话听起来十分刺耳,但太宗经过认真考虑后,还是采纳了张玄素的意见,立即下令停工,并重赏张玄素。

有几次原来秦王府的老部下犯了罪,太宗想照顾他们,魏征知道后,坚决反对。他对太宗说:“过去秦王府的人,现在官在要职的很多,如果人人都仗着老关系为非作歹,那么把法律放在什么位置,以后的事情还怎么办?” 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对求情的人说:“我过去只是秦王府的主人,现在是天下君主,不能偏袒老朋友。”

根据唐朝的法律,18 岁以上的人才服兵役。但太宗登位不久,有人建议不满 18 岁的男子,个大身壮的也可以服兵役。但魏征坚决反对,扣下诏书不发。太宗多次促,魏征只是不理。太宗十分生气,把魏征叫来训斥道:“个大身壮的男子(不满 18 岁的),其实可能是奸民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兵役, 叫他们当兵有什么不好,你为何扣住诏书不发?”

魏征说:“用兵在精而不在多。陛下常说要以诚信待天下,使臣民都没有欺诈的。陛下岂不闻‘不能涸泽而渔,不能毁林而猎’?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 18 岁的男子都抓来当兵,以后从哪里征兵呢?陛下明明规定年满

18 岁的成年男子才能当兵,现在不满 18 岁的男子也要应征,岂不是言而无信吗?”太宗大惊,问“我何时失信了?”魏征说:“陛下刚即位时曾下诏说:拖欠官府东西的,一律免除,但官吏们还在催收,这是不是言而无信? 关中免除两年租调,关外免除劳役一年。如今已服了劳役或交了租赋的还要应征,这是不是言而无信?陛下一向说以诚信待人,为什么征兵时会怀疑百姓作假?这是以诚信待天下吗?”太宗被问得哑口无言,半晌才转怒为喜说: “过去我总以为你太固执,不通达政理,现在听你议论国家大事,讲得如此符合情理,我才明白自己的过错有多大!号令失信,百姓无所是从,如何能治好天下呢?”

从此,唐太宗更加信任魏征,提升他为太子太师,并奖励一个金瓮。 一次,太宗到洛阳,中途休息昭仁宫,因饭食不好,大发脾气。魏征当

面批评道:“炀帝就常困责怪百姓不献美食,结果大事铺张,以至亡国。陛下应吸取教训,克勤节俭才是。”太宗大惊,说:“若不是你,我如何能听到如此中肯的话!”

贞观中期后,唐朝经济更加繁荣,政治也很安定,朝廷大臣都尽力歌舞升平。只有魏征不忘过去的艰苦,给唐太宗上奏章,指出太宗十个方面的缺点,希望他警惕,保持贞观初年的作风。唐太宗把这奏章写在屏风上,早晚阅读,引以为戒。他对魏征说:“我如今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如果不改正, 如何有脸再见你!”

由于魏征处处为国家着想,对太宗敢直言出谏,因此太宗也怕他几分。一次太宗正在玩鸟,见魏征进来,赶紧把它藏在怀里。魏征假装没看见,向太宗奏事时,故意拖延时间,等他离开时,鸟已经被活活闷死了。

公元 634 年魏征病死。太宗十分悲痛,亲自为他写了碑文。他伤心地说: “用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正因为唐太宗能虚怀纳谏,大臣们都敢于直言进谏,所以他在位期间政治比较开明,经济繁荣。

唐太宗不但善于纳谏,而且善于用人。他当国君后,广延人才,贞观朝臣中,有隋炀帝的重臣,也有起义军的领袖,有王世充的将领,也有太子建成的谋臣。太宗用人不计前嫌,只要有贤德才能,都予以重用。

尉迟敬德是太宗最得力的干将。他先是隋朝大夫,后做刘武周的偏将。后来,刘武周被李世民打败后,他和寻相一起投降唐朝。不久寻相等叛唐。一些唐将怕敬德也叛变,主张把他杀了,以绝后患。太宗不同意,亲自释放了他,并把他请到家中安慰他说:“大丈夫意气相投,竭尽忠心,不必计较这些小事,我不会听信谗言冤枉好人的。”并送给他很多金银,敬德十分感动。

太宗登基前,李建成想拉拢敬德暗杀世民,遭到断然拒绝。无论建成威胁利诱,敬德始终没有屈服。后来,在玄武门事变中,敬德立了大功,被封为吴国公。

李靖,隋末在马邑作副长官,他发现李渊有谋反迹象,亲自到江都向炀帝告密。此人能文能武,很有军事天才,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他,而且让他做了宰相。在平定突厥与群雄的战争中,李靖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太宗时期最有才能的军事统帅。

屈突通,先后在河东和潼关等地坚决抗击李渊。李渊占领长安后,他仍忠于隋朝。后来他成了唐太宗的重要将领,是二十四功臣之一。

马周,本来是“山东布衣”,出身低微,很不被人瞧起,因为替何常写了二十条建议,被太宗发现,交谈之后,发现他很有治国才能,非常高兴, 就任命他做了监察御史,后官至中书令,主持朝廷大政。

魏征,原是太子建成部属,曾力劝太子早除秦王。李世民恨透了他。玄武门事变后,太宗把他召来,沉着脸问他:“你为什么挑拔我们兄弟关系?” 左右大臣都替魏征捏把汗,但魏征从容答道:“当时我在太子手下做事,自然忠于太子。先太子如果早听我的话,便不会有今日之祸。”大臣们都为魏征担心,没想到太宗重他的人品和才能,不但没杀他,反而委以重任。日后, 魏征成了不可多得的重臣。

唐太宗反对靠亲戚关系、靠资格用人。他常对大臣们说:“君主一定要

大公无私,才能使天下人心服。官员不论职务大小,都应选用贤才。不应该按关系的远近,资格的深浅,来决定官职的大小。”公元 627 年,唐太宗论功行赏,把他的叔叔淮安王李神通排的不很靠前,李神通很不服气,对唐太宗说:“太原起兵时,我第一个响应,赴汤蹈火,不辞劳苦,房玄龄、杜如晦无非舞文弄墨,从未冲锋陷阵,功劳却比我大,官职却比我高,这很不公平。”唐太宗认真分析了李神通的才能、功过,并且与其他功臣作了比较之后说:“叔父是国家的至亲,我怎能不信任您呢?但治理国家不能以私废公!”一席话说得李神通满脸通红。

唐太宗当了皇帝后,早年的一些部下因为没有得到提升,很不满意,常发牢骚说:“我们多年来鞍前马后,出生入死,反倒不如太子、齐王的属下!”唐太宗对他们说:“选拔人才,不能分新旧、先后。如果新人贤明,旧人愚笨,难道能舍弃新人去用旧人吗?你们发牢骚,是因为没有为国家着想。”唐太宗还知人善任,注意舍短取长。大臣房玄龄不善于处理事情,但善

于出谋划策,杜如晦短于处理琐事,却善于“剖断如流”。唐太宗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分别委任他们合适的官职,使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长处,互相弥补,人称“房谋杜断”。

唐太宗对于少数民族的首领也十分尊重。打败突厥后,少数民族首领归服的,他都封给适当的官职,一视同仁。唐太宗死后,在长安的各少数民族首领和官员,无不痛哭流涕。很多人按照自己民族的习俗,剪掉头发,割去耳朵,刺伤面孔,表示对唐太宗的哀悼和忠心。由此可见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和民族政策的正确。

此外,唐朝还采取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大批出身低下的读书人也都有机会进入政府机构,更巩固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国家统一。贞观初年,一次科举发榜,太宗看到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队走来,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由于唐太宗“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各个阶层中各种各样的人才都聚集到他的周围。在这些有才能有卓识的文臣武将的辅佐下,唐太宗不但平定了中原,降服了夷狄,而且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这些人物各显其能,为唐朝的强大、繁荣作出了贡献。

唐太宗即位不久,一次在与大臣们讨论周朝为什么长达八百年,而秦朝只有短短的三十年时,他说:“周朝注意行仁义,秦朝总是靠强力,所以长短不同。一般而言,打天下也许可以靠强力,守天下靠强力是不行的。”因此他主张把政治搞得稳定一些。

他强调官吏必须廉洁、清明。不仅注意中央各部门的官员,同时注意地方官员。他把官吏的名字都写在屏风上,谁做了好事、坏事,都注在下面, 作为升降的依据。

唐太宗治国,非常注意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让他们各负其责。他曾说, “隋文帝因为不信任大臣,结果什么事都由他一个人裁决,尽管十分辛苦, 但事情却未必能办好。四海之内,人多事繁,千头万绪,如果什么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那怎么行呢?怎能不出差错呢?日积月累,错误越积越多,能不亡国吗?信任有才能的人,把事情交给他们办,自己站得高高的,严格监督,岂不更好?”

设置不同机构,本来就是为了防止差错。人的意见自然会有所不同,只要是为了公事,都应该提出来。但有的人护短,别人一提意见就怀恨在心。

有的人顾惜面子,怕得罪人,明知事情不能那样办,但却不提出来。不愿得罪一个人,结果却害了百姓。这实在是亡国的大毛病,各位大臣一定要谨慎! 一定要一心为公,知无不言,切不可众口一词,不负责任!”

唐太宗对大臣严格要求,同时也非常关心和尊重他们。君臣关系相对要融洽得多。一次李世■暴病,据说用皇帝的胡子灰可以治好,唐太宗就割下胡须,烧成灰给他作药。古时候,人们把头发和胡须看得像生命一般,十分贵重,至高无上的皇帝肯这样做,那是对臣下的无尚关怀。李世■感动得头都磕出了血。

魏征病重时,唐太宗多次派人到他家探问,送医送药,还派人住在他家, 随时向他报告病情。并同太子一道去看望魏征,当面答应把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征出殡那天,他望柩痛哭,还亲自给魏征写了碑文,大臣竭尽心力为他效力,与他关心、体贴臣下是有很大关系的。

唐朝刚建立的时候,社会秩序很乱,各地盗贼众多,严重威胁了唐政权。他心里清楚,出现盗贼,是由于赋役繁重,官吏贪污勒索,百姓饥寒交迫所致。因此,他听从魏征的建议“对百姓要讲仁义”,因为严酷的刑罚只会激起民变,隋炀帝就是前车之鉴!于是他下令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与法官一起修订法律。

对于刑法,唐太宗主张不要过严,但必须公正。他说:“人死不能复生, 因此刑法要宽一些。凡是死刑,一定要经过三次复核才能执行。”并让长孙无忌把这一条写进法律。

对于法令条文,唐太宗认为条文太多,太复杂,容易被钻空子。他说: “国家的法令,必须简明准确,不能一种罪有多种处理办法。条文多了,主管的人不能全部记熟,这样就会出漏洞,想判的轻些,就引用较轻的条款, 想判的重些,就引用较重的条款,这样岂不就坏事了吗?”

公元 637 年,新的法律修订完成了。这就是有名的《唐律》,它共分十二篇五百条,内容周详、简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法学遗产。

新法制定后,唐太宗要求官员们都要依法办事。他说:“法律不是为我一个人的,是天下人的法。不论什么人,都要守法,没有任何例外。”

高甑生是唐太宗的老部下,资格很老。一次李靖率军讨伐吐谷浑,高甑生误了行期,他不但不服罪,而且还诬告李靖谋反。太宗经过调查后,根据

《唐律》,判高甑生流刑。有人为高甑生求情,说他是秦王府老臣,即使犯再大的罪也应宽恕,何况是小过呢!唐太宗说:“他有罪依法理应处罚,如果赦免了他,那国家的法律还如何执行?自太原起兵以来,功臣多了,如果宽大了高甑生,那么别人犯法我如何处置,要法律还有何用?我并没有忘记故人和功臣,但不能因此赦免他。”

唐太宗的姐姐长广公主的儿子赵节,犯了大罪,长广公主亲自向太宗磕头求情,恳求太宗宽大赵节。太宗边还礼边说:“仇人有功也要赏,亲戚有罪也须罚,这是天下的至公,我不敢违抗,不能宽大外甥,实在对不起姐姐。” 结果太宗还是依法处置了赵节。

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这是与唐太宗为政有道、赏罚分明分不开的。

唐太宗即位时,民族矛盾已十分尖锐,各族之间兵戎相见,战争时有发生。其中对唐朝政权威胁最大的就是突厥。

隋初,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他们趁隋末战乱之际,大肆扩张,成为雄

踞漠北、力控西域、势倾中原的强大军事力量。李渊太原起兵时,为了消除后顾之忧,曾向东突厥称臣纳贡。

唐朝初年,突厥不断犯境,使唐朝统治者极为忧虑。因此,迅速解除突厥威胁,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唐政权的存亡和国家的统一, 而且也成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

唐太宗决心消除这块心腹之患。他即位不久,即加紧练兵,为反攻突厥创造条件。唐太宗亲自在显德殿指挥操练。有人向太宗进言:“法律规定, 严禁带兵器出入皇宫,你这样做,万一出点差错,是非常危险的。”太宗说: “帝王视四海为一家,我与他们推心置腹,开诚相见,如何能无故猜忌身边的将士呢?”将士们听后都非常感动。在太宗的督导下,人人奋发,刻苦训练,数年之后,就训练出一支精锐部队。

这时,突厥内部发生内讧,加上天灾不断,实力大大削弱。唐太宗见时机成熟,于公元 629 年 11 月,派李靖为大将,率十几万大军,兵分四路, 讨伐东突厥。次年春天,大破突厥军,俘虏了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从此, 北部边境得到安宁,西北边境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日益密切,为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 635 年,唐太宗派李靖率军大破吐谷浑。公元 639 年,唐太宗派侯君集又打败了高昌,并把高昌划归唐朝版土。从此,完全打通了“丝绸之路”, 加强了西方各国同唐朝的往来,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中西人民间的友谊。

正当唐朝繁荣发展的时候,西部边境的吐蕃日益壮大起来。赞普(意思是雄壮强悍的男子)松赞干布非常羡慕唐朝的文化,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公元 634 年,他第一次派使者到长安访问。唐太宗很快派使节回访。从此,

汉藏关系日益密切。公元 640 年,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太宗把文成公主送到西藏与松赞干布成婚。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许多先进技术,对西藏地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为汉藏两族人民所称颂。

唐太宗由于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因此在中国各民族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周边民族纷纷臣服,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由于四境平安,民族关系融洽,因此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的不断交流和发展,对祖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盛唐文化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盛唐文化也对亚洲各国乃至世界的前进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中国的丝绸、茶叶等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中国的造纸术对世界文化事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汉唐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更甚。强盛的大唐帝国在当时的世界上获得了极高的威望。这一切都与唐太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皇帝,杰出的封建政治家,他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尽管他统治后期,不如早年那样谦虚谨慎, 虚怀纳谏,而且也不太注意节俭和关心百姓疾苦。他晚年日益喜爱颂德之声, 夸饰之誉,逐渐骄傲起来,甚至一意孤行,发兵辽东,对社会经济、人力物力造成极大损失。但纵观他一生而论,功著而过微。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治国措施。在他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人民安居乐业,阶级矛盾比较缓和,各民族团结和睦,中外交流较为频繁。国内一派

繁荣景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中国已经发展成当时世界上最富强最昌盛的封建国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太平盛世。因为,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所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