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古代名人的故事

王 冕

元朝的时候,我国出了一位以画荷而著称于世的画家,他就是王冕。

王冕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小时候,家里没有钱供他读书,刚刚 6 岁, 他就开始在田野里放牛了,可这扑灭不了王冕好学的天性。每天放牛回来, 他从不出去和小朋友玩耍,总是缠着妈妈给他讲古代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常常是很晚了,王冕还在油灯下眼睛一眨不眨地听妈妈讲故事。就这样,从妈妈的故事里,王冕认识了“凿壁借光”的匡衡,也知道了“囊萤夜读”的车胤。古人的事迹激励着王冕,他下定决心要向前人学习,成为一个世代受人尊敬的有学问的人。

在王冕 10 岁的时候,他的家乡发生了一起罕见的大瘟疫,许多乡亲家破人亡,王冕的父亲也在这场瘟疫中失去了生命。父亲死后,王冕的生活更苦了,为了生存,他和母亲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衣物。然而,破落的年景下, 这点钱换来的米连肚子都不足以填饱,更别说买书买灯油了。为了吃饱饭, 王冕走上了给富人家放牛的路。

王冕白天放牛,夜里就到村中的寺庙里的长明灯下读书。他常常是从夜里读到天明,有几次,因为太累了,他读着读着,趴在佛像脚上睡着了。就这样,一晃就是两年。两年中,王冕读了大量的书,明白了许多道理。

已是 12 岁的孩子了,王冕还在给有钱的人家放着牛。

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放了一天的牛,坐在湖边的草地上休息。忽然, 阴云密布,倾刻间下起了暴雨。夏天的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当王冕再次走出屋子的时候雨已经停了。雨后的天空湛蓝湛蓝的,一道夺目的彩虹挂在天边,湖里的荷花更加鲜艳,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映射下,小水珠闪着亮光。王冕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他想:如果能把这景色画下来该多好啊!他暗暗地下定决心,要学习画画。

王冕从他很少的生活费中取出一部分,买来纸笔等绘画用品,在艰苦的环境下开始学画了。

王冕从荷花开始画起。刚开始时,总是画不好,画出来的荷叶时而扁时而圆,画出的荷花更是似荷非荷,身边的牧童都讥笑他。王冕没有灰心,他明白任何事开头总会碰上一些困难的,只有坚定信心,勤奋努力,方可取得最后的胜利。王冕更加努力地练习,每天牛儿吃草的时候,他就呆在湖边仔细地观察着荷花的形态,他不停地看呀、画呀,手都累了,也不肯停下来歇一歇。

3 个月过去了,王冕的画技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已经有乡亲愿意出钱来买王冕的画了。王冕没有骄傲,他牢记着妈妈的教导: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他要向古人看齐,吸取众名家之长,形成自家的特色。他每天早早地把牛牵到草地上,牛儿吃草的时候,他自己便开始做画了。他仔细地观察着清晨的荷花,正午的荷花,细心地描绘着微风中的荷花,细雨中的荷花。荷花融入了他的生命,为了画荷他常常忘记吃饭。

花开花又落,又是一个夏天来到了。有一次,王冕正在画荷,忽然又下起了大雨。他没有躲开,就那么呆在雨中看啊,看啊。雨过天晴,彩虹当空, 王冕顾不上换下身上的湿衣服,坐在草地上忘情地画起来。转眼间,就画好了:那远处的山坡,青色一片,近处的湖塘,荷叶片片,婷婷的荷花轻轻摇

曳,颗颗水珠正欲滚动。这哪里是画呀,这分明是真实的风景。小伙伴们一拥而上,围住王冕,齐声夸奖他画技非同寻常。

就这么画啊,画啊,王冕越画越好,名声也越传越大,几百里外都有人专程赶来买王冕的画了。王冕不仅会画荷,各种花草树木、鱼鸟虫蛇他都能绘得惟妙惟肖。有人说王冕画的荷花图曾被误以为真的,被儿童一把撕破, 也有人说曾见人把鼻子凑到王冕画的梅花前闻其香气。

坚定的信心,不懈的努力,终于使王冕成了一个世代受人尊敬的人。

司马迁与《史记》

公元前 110 年前的一天,在一个病榻前,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拉着儿子的手在交待着:“我家世代做朝廷的太史令,现在轮到你了。你一定要继承祖先的传统,完成我们的著作呀。”儿子含着热泪深深地点了点头,老人这才放心地闭上了眼睛。这位老人就是汉朝的史官司马谈,儿子则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他们谈到的著作正是流芳千古的名著《史记》。

2000 多年前,孔子完成了《春秋》,而后 400 多年过去了,中原大地上诸侯争霸,战火连天,直至秦汉一统,天下归一,这其间历史大事众多,仁人志士无数,却没有出现一部新的通史把它们记下来。作为史官,司马谈最大的心愿就是学习孔子的《春秋》,把近 500 年的历史记下来,以告后人。他不辞辛苦地收集整理了很多材料,不想未曾动笔却命在旦夕,他只好把这一宿愿交给了儿子。

司马迁出身在这么一个史官世家,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上他聪颖好学,20 几岁便做了皇上的郎中官,随皇帝巡游天下,阅历甚是丰富。父亲死后,他继任太史令,开始着手著《史记》。

此时的司马迁 30 出头,正是英姿勃发的时候。他踌躇满志,成绩显著, 深得皇帝赏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值司马迁青云直上之际,李陵案发生了,司马迁因为主持正义,激怒了皇帝,被投进了大牢,施以腐刑。

腐刑是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一种肉刑。施以腐刑,无论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对人的打击都是难以忍受的。司马迁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他整日间恍恍忽忽,想到了死。然而他又牵挂着他的《史记》,他想起了父亲的嘱托,想起了自己历年的志愿,是痛痛快快地一死以示清白,还是坚强地活下来完成人类几百年的记载,他徬徨着,茫然间他想起了困顿中写就《春秋》的孔子,想起了流放中完成《离骚》的屈原,他们都是司马迁的精神导师。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司马迁,为了《史记》,为了祖先的遗愿,司马迁选择了活。司马迁以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顽强地站了起来,把全部的心血投放在《史

记》的写作上。尽管皇帝后来赦免了他,且授予他比太史令更高的中书令, 然而这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世界上没有比《史记》更让他动心的东西了。

司马迁为完成《史记》呕心沥血,历尽艰难。当他研究到战国时代魏国的历史时,在有的书上看到秦国在灭掉魏国时,遭到了魏国的顽强反抗,秦国为灭掉魏国,就引用黄河水灌进了魏国的都城大梁,淹死了许多人。司马迁总有点不大相信,为了记述的真实可靠,他决定进行实地考察。他沿着城墙边走边看,想找到一些痕迹。果然,在墙角有一些似水淹过留下的印迹。

司马迁仍不肯轻易下笔,他又去访问了老年人,搜集关于当年水淹都城时魏国人民同洪水做斗争的传说。从城里到城外,司马迁走了一路,观察了一路, 访问了无数老人,收集到许多材料。回到家,他把这些材料仔细分析比较, 终于确定了秦国水淹大梁城的事实。然后,他才动笔记下了这件史实。

还有一次,司马迁学习《尚书》,发现有一件事,在《尚书》中记载的和其它书上都不一样,到底谁记得对呢?当时,石室、金匮是国家藏书最多的地方,司马迁就到那里查阅。他对古代各国的史记,逐字查阅,仔细研究。那时候,书都是用竹简、木板抄写的,每册书都是一大捆,份量非常重,司马迁搬来搬去,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为了弄清历史事实,司马迁不辞劳苦,夜以继日地翻阅材料,一连查对了上百册史书,最后确定还是《尚书》上记载得正确。

正是凭着这种刻苦钻研、注重实际、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精神,司马迁完成了《史记》。《史记》被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2300 多年的历史。

李时珍

在世界医药学历史上,中国药学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一席。在中国药学渊源流长的历史发展中,李时珍是做出贡献最大的一个。

李时珍本是医生,他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常碰见药铺抓错药的事件发生,他知道这是旧的药书在作怪。旧的“本草”(药书)中错记、漏记了许多药草,所以常常误导药铺抓错药,以至耽误了病人的时间,重则造成死亡。李时珍觉得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维持下去了,他向皇帝上书建议组织力量修改“本草”,皇上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群臣也讥讽他放着太医不好好做,瞎想主意窜改祖先的医法。李时珍看到依靠朝廷的力量是不可能了,他决定以自己的力量来修改“本草”。他辞去了朝中的官职,回到家乡,着手新药书的写作。

李时珍家几代为医,受环境熏陶,他很小就阅读了很多医书,积累了大量资料。后来在宫中做太医,更有机会饱览古代医学典籍、秘方以及众多见所未见的珍药名品,阅历甚是丰富。然而,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为了吸收众家之长,弥补自己的不足,他在大街上贴出告示,说明自己要修改“本草”,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告示一贴出,马上得到了众人的呼应,许多人给李时珍送来了药书、药谱,还有人送来了偏方。

有了资料,下一步就是整理这些资料。可是几天过去了,李时珍却没有理出一点头绪,因为这些资料有的自相矛盾,有的难辨真伪,问题实在太多了。比如,虎掌和漏篮子本是两种药,有医书上却称虎掌又名“漏篮子”; 南星、虎掌属同物异名,书上又偏偏列为两种;狼毒和勾吻都是剧毒药,书上把他们和补药混为一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为了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 辨明真伪,李时珍决定到大自然中去亲身实践。他背起行囊,出发了。

李时珍生活在明朝,当时不像现在这样交通方便,出门全靠自己一双脚, 是件很受苦的事,李时珍要采的药草又多在艰险的地方,受苦就更大了。为了采得深山老林中的药草,李时珍攀悬崖,登峭壁,身上被枯枝挂得伤痕累累;为了采得溪涧中的药草,李时珍涉深水,渡险滩,常年露宿在外,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准确记录药物的功能,他亲自品尝了许多药草,几次中毒险些丧命。他听人说华佗的“麻沸散”中有一味主药是洋金花,就千方百计采

来,亲自煎服了一碗,果然一会儿便失去知觉,晕倒在地。最后他终于寻找到了祖先失传已久的药物。

李时珍不仅勤于实践,还积极向他人学习,药农、民间医生是他的老师, 老农、猎人、渔夫也是他学习的对象。

有一次,他路过一个地方,发现许多车夫把一种南方常见的名叫“鼓子” 的花草煮了喝。他好生奇怪,就上前询问原因。原来车夫长年奔波在外,经常会扭伤筋骨,“鼓子”煮汤喝能够治疗筋骨伤痛。就这样,李时珍总是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李时珍时而奔波在外,时而在家苦心编书,总共花费了 27 年的时间,足

迹遍步河南、河北、江西、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终于在 1578 年,他 61 岁的时候完成了《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洋洋洒洒 190 多万字,52 卷,分 16 部,16 类,记载了 1892

种药物,附药方 101096 则,图 1160 幅,是自古以来内容最为丰富的中医药巨典,至今仍为医药界所看重。几百年来,《本草纲目》先后被译为拉丁、英、日、德、法、俄和朝鲜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成为国际间研究医药科学的重要参考文献,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以其伟大的成就获得全世界人民的承认与尊重。

贾思勰

贾思勰生活在距今 1400 多年的晋朝,他写就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有关农业科学的著作——《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而且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它使我国的农业科学第一次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对我国及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贾思勰一直很重视农业,他以为人以食为天,农业为万事之本,一个国

家要想强盛首先需要农业兴旺,国家也只有兵精粮足了,才不怕外域的侵扰。贾思勰曾作过太守,做太守的日子里他更加重视农业,他常常亲自下地耕种, 也常向技术高明的农民请教,同时把好的种田方法传授给农民。有一年,贾思勰养了好几百只羊,冬天到了,由于没有储存好足够的粮食,羊都饿死了, 贾思勰非常伤心。第二年他又养了大批羊,同时种了许多大豆,秋天,大豆丰收了,贾思勰早早地把大豆收割起来,把羊圈堆得满满的,可是这一年羊又死了很多,而且还是饿死的。贾思勰到羊圈里仔细查看,发现羊根本不爱吃堆在羊圈里的饲料。这是为什么呢?长在田地里的大豆和青草,羊儿都很爱吃,怎么堆到羊圈里的饲料羊儿宁愿饿死也不肯吃了呢?贾思勰百思不得其解。听说当地有一个养羊能手,贾思勰就亲自去拜访了他。原来羊儿爱吃新鲜干净的饲料,把大批饲料堆在羊圈里,羊踩来踩去,在上面又拉屎又撒尿,饲料很快就变脏变烂了,羊儿就再也不愿吃了。了解了这些,贾思勰就想了个办法,把青草大豆堆在羊圈中间,用栅栏圈起来,这样既不会弄脏饲料,羊儿又可以随时吃。果然,第三年贾思勰养的羊长得又肥又壮。贾思勰掌握了养羊的方法,又传授给了其他人,后来为了让更多人掌握养羊的方法, 他把这些经验都写进了《齐民要术》里。

贾思勰总是这么勤于实践,不耻下问,乐于传授。他为了写好《齐民要术》常常亲自到农田里观察,夏天田里虫子多,高大的庄稼叶子也剐得身上满是一道一道的血痕。有时候别人劝他别下地了,找几个农民问问或者看古书上介绍的就是了。贾思勰生气地说:搞农业,不下地,怎么算是搞农业呢?

贾思勰在观察农田时,发现瓜苗出土率极低,他仔细分析,得出因为瓜苗幼苗很脆弱,顶土力弱,所以出苗很困难。他自己开了一片试验田,在里边同时撒上豆种和瓜种,大豆苗壮,顶土力强,而瓜苗有豆苗起土,出土自然也容易了。贾思勰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农民的问题。

贾思勰不仅勤于动手,同时他还积极向古人学习。他读过很多书,对古书中的有关农业的名词术语、生产经验理解得很透,每一条他都要做检验, 尤其是对某些有疑问的问题更是从不放过。书上说播种糯米时应比一般的谷子撒稀些,贾思勰总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就开了两块试验田,一块田里糯米比一般谷子播撒得稀,另一块田里糯米和一般的谷子播撒得一样密。从春天到夏天,长得稀的糯米一直比长的密的谷子长得好,但是,秋天来到了, 收获时,密植糯米的收成却明显高于稀植的。贾思勰把这一结论写进了《齐民要术》,从此人们种糯米再也不比一般的谷播撒得稀了。

贾思勰特别重视技术的改进及优良品种的开发。他认为庄稼收成的好坏与农业技术的先进与否,品种的好坏有着直接的联系。他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了当时品种培育的经验,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农作物品种分类标准,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选种、育种的制度与方法。仅水稻一项,他就培育出 80 多个品种,他推出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某些由于过于超前,长期不被有关专家接受,例如他指出矮杆与多产的关系,直到本世纪 50 年代,一批矮杆高产品种育成后,才被证明。由此可见,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堪称世界农业科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它为中国及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提起这首诗,

同学们都不陌生。这首诗简单明了,琅琅上口,却有着很深的寓意,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之手。唐朝是我国诗歌艺术最为繁荣的时期,白居易、李白、杜甫并称唐朝最伟大的三大诗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郑(今属陕西省渭南县),白居易出生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生于公元 772 年,死于

公元 846 年,享年 74 岁。白居易属于丰产诗人,他给我们留下古诗 2800 多首,仅次于陆游,在我国文学史上,位居第二。

白居易在少年时已写得一手好诗。16 岁那年,他到京城长安参加考试。考试之前,他拿自己的诗给一位名叫顾况的前辈诗人看,顾况是一位很幽默风趣的诗人,当他得知眼前这位年轻人叫白居易时,笑道:“长安居,大不易。”他边说着边打开白居易递上的诗卷。诗卷的开头一首,便是我们上面读到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当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时, 顾况不禁惊呼道:“以君之才,长安居自易。”顾况四处替白居易宣传,没过多久,白居易的名声就传开了。

小小年纪,白居易已名声在外,但是他从来没有骄傲过,相反,他倒是越来越努力了。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谈到:我从 5、6 岁时开始读书、学习写诗,9 岁时我学会了运用声韵。15、16 岁的时候,我来到长安,见的多了,知道的也多了,我更加刻苦努力。到了 20,我白天钻研诗词,晚上读书写诗,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如今,由于劳累过度,我嘴上生了口疮, 手上和肘上都磨起厚厚的一层老茧。

白居易对自己要求一向很严格,他写完一首诗,就拿出来读给人们听,

只要有人说有听不懂的地方,他就改,一直修改到连小孩子、老太太都能听懂的地步,他才罢休。正因为他的诗通俗易懂,又读着上口,所以流传甚广。据传当时的学校里、寺庙里、客船上、旅店里以及街头上、驿站里到处传颂着他的诗,不管老人、孩子、妇女、青年,还是官兵、农夫、文人、商贩, 甚至和尚、尼姑和老道,都喜欢朗读他的诗歌。白居易的诗歌传到了海外, 在日本,人人以会背诵白居易的诗歌为骄傲。在唐朝,白居易的诗歌就成为中日友好的桥梁。

白居易写得一手好诗词,如上所述,不是凭空得来的,是用自己的辛苦劳动换来的。同学们都希望自己写得一手好文章,白居易的故事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呀?

王羲之

在我国古代,有一对父子书法家,他们同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丰碑。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

王羲之出生于一个书法世家,他的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在当时非常有名望。受家庭影响,羲之 5 岁就开始练字了。他每天日出而写,日落而息。7 岁时,已经是擅长书法了。有一天,他发现父亲枕边有一本《笔说》,就偷偷地拿出来学习,他边看书,边写字对照仔细琢磨,连父亲进屋也没有发现。父亲似乎非常生气,责问他为何私自偷看秘藏?羲之笑而不答,旁边的母亲赶忙解围道:“他是想学习写字用笔的方法。”父亲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不是不让你看,只是你年龄太小,我害怕你学不了。”羲之听了, 双膝跪倒,忙说:父亲不必嫌孩儿年龄小,孩儿只要用心,定能学成。父亲听了非常高兴,原来他是害怕羲之不用心才故意编的理由。从此,父亲开始教授羲之书法。

羲之练习书法非常用心,常常忘了吃饭,忘了睡觉。有一次,家人端来一盘饺子和一小碗蒜泥让他蘸着吃。他边吃边想某字该如何下笔,如何运笔, 当家人再次进来时,禁不住捧腹大笑,把羲之搞得摸不着头脑。原来他把墨汁当作蒜泥蘸着吃了,吃得满嘴乌黑,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由于经常练字,羲之对笔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他能很快识出笔的优劣。并熟知各种笔的性能,如刚性的笔写出字来刚劲有力,中性的宜于写小楷, 柔性的则难以使用等。

羲之对自己的工具很是爱惜,每次写完字,他总要到池塘边把笔冲洗干净,再套上笔套。尽管如此,为了练字,王羲之不知用坏了多少支笔。传说他洗笔的池塘天长日久,水都染成了黑色,被称为“墨池”。

羲之一边跟着父亲勤学苦练,一边仔细钻研前辈书法家的作品,兼收各家之长,天长日久,形成自己特色,写出一手笔画清圆、结构端正的楷字体, 并独创一种清新自然,笔势流畅,善于变化的行书。

王羲之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书法手稿,还留下了许多关于书法的精辟理论。他从自己日常的学习实践中,总结出四条成功的经验:一是要有计划,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是要反复临摹,按图索骥, 不要嫌烦;三是要专心致志,意在笔前,不能笔在走,而心不在;四是手、指、身、眼要密切配合,否则字也难成一体。由于长期接触汉字,又善于思考,王羲之对浩繁如海的汉字总结出“八法”,即点法、挑法、横法、竖法、撇法、捺法、厥法和钩法。这八法总结了汉字所有的共同特点,至今仍为我

们所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