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勤奋是什么
前面说过:勤奋在一个人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成才离不开勤奋。那么到底什么是勤奋,怎样才能算作勤奋呢?
勤奋,字典上的解释是不懈的努力。它至少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努力,二是不懈的努力。这就是说不刻苦钻研、不顽强拼搏不行,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一曝十寒也不行。勤奋需要的是勤勤恳恳,坚持不懈。
勤奋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属于非智力因素。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又称非认知因素,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着推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也就是除了智能以外的心理因素。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勤奋的结果与一个人聪明的程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上获得成就的名人中,有天生聪明者,也有被人称为“低能儿”的人。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 5 岁时便写出了钢琴协奏曲,被称为音乐奇才,他从没有骄傲过,一辈子勤勤恳恳,在实践中千锤百炼,终于成为世人尊敬的音乐家。而俄国著名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刚进学校学习拉丁文时,同班同学指手划脚地议论说:“看啊,一个 20 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了。”老师的冷淡,同学的讥笑,没有让他气馁,他更加用心地听讲,刻苦地努力,最终成长为一名具有广泛才学的著名科学家,被誉为“俄国科学的始祖”。还有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刚上学的时候成绩特别差,几门都不及格,学校让他退学,他几经求情才留了下来。从此后,他下定决心刻苦努力,往往在路灯下或厕所的灯光下看书看到夜里 1、2 点钟。一个学期后,他的成绩便跃居年级第一位。这些人,智力或超群,或平庸,他们取得的成绩,都来自勤奋。
勤奋作为一种学习精神,现代和古代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在我国古代, 提起勤奋,大家想到的是“头悬梁、锥刺骨”,想到的是匡衡“凿壁借光”, 车胤“囊萤夜读”,郑虔的勤奋包含着以柿叶作纸,范仲淹的勤奋意味着每天在僧舍中苦读,吃冻成冰的稀粥,配盐水浸过的野菜茎。现代社会,依然需要一种勤奋的学习精神,然而和古人比起来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小的时候,我看到二则故事,一个小学生放学回家不写家庭作业,而是一次次地跑出屋门抬头望天空的变化。他妈妈很奇怪,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他等着下雪, 要到雪地里苦读书。还有一个孩子放学了不回家,害得家长四处寻找,最后在一个大操场的墙边发现了他,他手里拿着一个瓶子正在捉萤火虫,他要像车胤一样借着萤光学习。看了这两个故事,不知你是否笑了,这两个小学生在学校听老师讲了古人苦读的故事,下决心向他们学习,精神是可佳的,而他们的行动就显得没有必要了。古人生活的年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往往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学习几乎可以算作奢侈,要学习往往先要忍受物质上的贫瘠,所以当我们看到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时,首先看到的往往是艰苦的条件。历史走到了 20 世纪的今天,人类生活已发生了质的改变,基本的生活对人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在大多数地区,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条件。这和古人比起来,需要吃的苦已经很小。然而这并不是说就不需要吃苦,不需要持之以恒,刻苦努力。现代社会依然需要一种勤奋精神,这种勤奋是以现代发达的物质条件为基础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天才来自勤奋,这是一句古语,也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管眼前还是将来,要想成才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这没有任何
选择。向古人学习,向名人学习,首先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他们的勤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