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国现代名人的故事

鲁 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生于 1898 年,卒于 1936 年,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

鲁迅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为了读书,他揣上 8 元钱上路了。

就这 8 元钱,还是母亲多方设法为他张罗来的。在南京,他进了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免费的学校,然而,鲁迅很快发现这里校风不太好,他转入另一所陆师附设的矿路学堂。矿路学堂是新办的,不仅免费,学生津贴也多一些,这样鲁迅就可以多买一些书籍和文化用品了。

鲁迅酷爱读书,在当时,正是西方文化引入时期,几乎每一月都有优秀的西方著作出版,为了买到这些书籍,鲁迅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饿肚子现象时有发生,寒冷的冬季,他还穿着单薄的夹衣。

鲁迅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却是成绩最好的一个,他有着极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平时学习又刻苦,所以几乎回回得第一。矿路学堂有着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每次小考成绩优异的,都发给一个三等奖章;若干个三等奖章,可以兑换一个二等奖章;积够若干个二等奖章,就发给一个头等奖章。头等奖章是金质的,很值钱。鲁迅是班里唯一一个荣获过金质奖章的人,他把奖章变卖了,换回许多优秀的图书。有些同学觉得不可理解,金质奖章在同学中可是无限的荣耀呀。在鲁迅看来,图书比奖章更有用,他不需要任何满足虚荣的物品,鲁迅把这一谦逊的品格保持了一辈子。

鲁迅爱好非常广泛,诗词、杂文、史书、画谱、墓志、碑帖、尺牍等许多方面的图书他都阅读过。鲁迅之所以能够阅读如此广泛,得益于他的俭省时间。从“鲁迅”这个笔名,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时间的认识。在给许寿棠的一封信中,鲁迅谈到:用这个笔名,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他认为,自己比较笨拙,无论做学问还是做其它任何事,效率比不上那些天份好的人,只有抓紧时间,勤勤勉勉,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

鲁迅几十年如一日保持着良好的读书、写作习惯。长年以来,他把写文章,“用心地读书”作为“工作”,而翻看报纸、杂志则作为“休息”。就在这工作和休息的交替中,鲁迅过完了勤勉的一生。

鲁迅做事非常认真,他深恶痛绝那种夸夸其谈,一知半解的浮夸学风, 做事总爱搞得明明白白,清晰透彻,这是鲁迅幼年时就养成的习惯。那还是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听说汉朝的东方朔认识一种叫“怪哉’的虫, 此虫系冤气所化,用酒一浇,虫便消失了。鲁迅觉得很奇怪,怎么也琢磨不明白,有一次,听寿镜吾老先生讲完课,鲁迅赶紧向老师问这一问题。老先生脸上充满怒气地答道:“不知道”。鲁迅明白这是老先生不愿多讲自己课外的知识,他就去自己查询。他攒下钱来,购买了《毛诗品物图考》和《花镜》,并时时留心实物,将书籍上的记载与实物相比较。鲁迅把这一习惯保持了几十年。

为了写好《阿 Q 正传》中阿 Q 赌钱一段,鲁迅亲自找来了一个对平民生活熟悉的工人,请他作了介绍和表演。还有一次,为了查一点故事,他竟翻阅了三部蒙古史。在翻阅《死魂灵》时,鲁迅碰到了不少困难,为了个别词能翻译得准确、传神,他搞得头昏眼花,所以在他译书过程中总是“字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身”。

鲁迅一生写成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往往内容深刻,笔法冷峻、简练,深受老百姓喜爱,有人把这一成就说成来自鲁迅的天才,还有些当面盛赞鲁迅是天才的文学家,鲁迅却很有感慨地说:“哪里有夭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雷 锋

1996 年某校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在你最熟悉的人物一栏中,排在最前面的不是科学家,不是文学家,也不是政治家,他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物, 平凡中生,平凡中死,他一辈子仅仅走过了 22 年的岁月,也没有干过什么看似轰轰烈烈的大事,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人物,不仅为中国人熟知,而且在国外也被许多人了解,在美国,就曾掀起过轰轰烈烈的向他学习的活动。他就是雷锋。

雷锋为人民做了一辈子好事,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和尊敬,他的学习精神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迹之一。

雷锋小的时候没有上过学,也不识字,到了部队,他开始学文化,在他的刻苦努力之下,很快就能看书读报了。

一天晚上,一个小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电影开始以前,这个学生发现他前排有一个解放军叔叔,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厚厚的书。小学生把身子往前面探了探,他想看看是本什么书让这位叔叔如此着迷,这么一看,小学生不禁叫了起来,原来这位竟是雷锋叔叔。

雷锋转过头,冲小学生笑了笑。小学生赶紧问道:“雷锋叔叔,这么短的一点时间,你也看书呀?”

“时间短吗?”雷锋继续笑着反问道:“我已经看了 3、4 页了。时间是短,可是看一页是一页呀,积少成多嘛。学习不抓紧时间哪里行?”

雷锋总是抓紧一滴一点的时间刻苦学习。他是一位司机,在紧张的运输之中,雷锋永远不忘的是随身带本书。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车子一停,又没有其它事,雷锋就拿出书读上几页。每天出车十来回,尽管很累,但雷锋一定要先学习一会儿再睡觉,他所谓的一会儿,其实最早到熄灯号吹响。有时号响了,雷锋还不舍得放下书,可是灯继续亮着,必然要影响到战友们的休息,他只好离开宿舍另找地方。因此,车场、工具棚、厨房甚至司务长宿舍都成了他夜间看书学习的地方。有时连队干部在工地值夜班,办公室灯亮一夜,雷锋就在那灯下读大半夜。

一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指导员从连部回来,见雷锋还在灯下看书, 他拍拍雷锋的肩膀说:“要学习好,可休息也少不了呀,快睡觉去吧。”

雷锋点点头说:“行,我把这篇文章看完就睡。”指导员一看表,已 11 点多钟了,就说:“今天晚了,还是先睡吧,明天有时间了咱俩一块学习。”

雷锋合上书,拎起背包走了。

连队办公室的里屋就是指导员办公室,指导员收拾好,很快就睡着了。一觉醒来,他发现外面还亮着灯,他拍拍自己的脑袋说:“怎么连灯也忘关了?”他走出门,想把灯关了。

一出门,他不禁愣了,原来雷锋正在灯下读着书。雷锋怕影响指导员休息,所以刚才先出去了,他在外面转了一圈,看指导员睡着了,又蹑手蹑脚地走回来,打亮灯仔细读起书来。

指导员不忍心打搅他,但又怕他熬坏了身体,自己回屋披了件衣服,轻

轻走到他身后。雷锋正在学习一本哲学著作,只见书边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在重要的词汇句子下还划着红道道。

雷锋总是这样,学习勤奋努力,在他的日记里,他这样写道:“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 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子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 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雷锋用这种“钉子”精神,孜孜不倦地读了许多书。

我们也应学习这种“钉子”精神,努力学习,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夏道行

夏道行生于 1930 年,江苏泰州人。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学教师,父亲很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尽管以其微薄的收入维持家人的生活都成问题,他还是早早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夏道行 5 岁就进了学校,因为个子长得小,妈妈给他缝的书包背到身上,一直垂到膝盖。在上学的第一天,父亲教给夏道行一首唐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夏道行很快就背下了这首诗,父亲又问夏道行是否明白书中讲的意思,小道行懂事地点了点头。从此,夏道行开始了读书生涯。小道行很知道学习,从小学到初中,他成绩一直排班里前几名,从没有让大人操过心。

到了初二,不知受什么影响,小道行突然迷恋起武侠小说,他把全部精力转移到看小说上,下课看,上课看,有时候为了看小说晚上不睡觉,白天就昏沉沉的,根本听不好课。他向武侠小说上写的人物学习,不是拿弹弓打坏了别人的东西,就是掏鸟蛋被摔得不能动弹。他的成绩直线下降,几乎接近了不及格的水平。父母都很忙,三言两语教育他又听不进去,父母都很着急。

有一天几何课上,不知为什么教几何的冯老师突然很激动,他举起自己残疾的右臂让同学们看。他嘴唇颤抖,一字一顿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我这手臂是怎么残废的吗?”同学们都坐直了身体,目光一块射向老师, 冯老师接下去说道:“这是被日本鬼子炸断的。”说着,两行热泪悄悄地从冯老师的眼中流下。“日本为什么要侵略我们?”冯老师顿了顿,“因为我们贫穷,因为我们落后,落后了就要挨打呀。同学们,你们一定要刻苦学习, 将来更好地建设我们祖国。国家的强大全靠你们啦⋯⋯”

小道行仔细地听着,每一个字都流进了他的心里,他悄悄地把小说塞进了书包,从此他再也不调皮捣蛋,上课开小差了。

每一节课,夏道行总是那么认真地跟着老师走,老师像一个个优秀的导游,把他带进了一座座科学的宫殿,在这里,他呼吸着知识的空气,一次次地心神荡漾。

小道行最喜欢的科目是数学,每天的数学作业他总是做得认认真真,一道不错。他喜欢数学难题,那一道道难题总是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一下做不出的题,他从不去麻烦别人,总是自己想了又想,再一次解决困难,他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他在数学海洋里畅游着,越游越远。这个曾经叫父母担心的顽童呀,现在让许多同学都比不上了。

历史走到了 1945 年,15 岁的夏道行高中毕业了,他到了选择自己专业

的时候。妈妈希望他学习法律,这是一个稳定而待遇优厚的专业。父亲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做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小道行有自己的主意,他热爱数学,他要把数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来做。

夏道行考上了江苏学院数学系。在江苏学院学习期间,他每天只休息 6、7 个小时,其它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学习上,他苦心钻研了几十本书, 做了几万道练习题。正是凭着这种努力精神,他在数学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最终成为我国数学界德高望重的教授。

陈景润

提起陈景润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或许有的同学就见过陈景润伯伯, 而有的同学或许会说,我就和陈伯伯住在一幢楼上,有人又或许会说我和陈伯伯的儿子是同学,我们常常一块游戏、学习。是的,陈景润伯伯就是我们一个时代的人,因为身体原因早逝,他离开我们也仅仅一两年的时间。

陈景润伯伯是福建省福州市人,小的时候,全家人仅仅依靠父亲一点菲薄的工资度日,生活非常艰苦,陈景润伯伯经常是一身粗布衣衫,穿着十分破旧,写字没有钢笔,他就用铅笔,铅笔头一定是用到很短很短。所有的艰苦条件都没有影响到陈景润伯伯的学习,陈伯伯总是班上成绩最优秀的一个人。1948 年,在解放的前夕,陈伯伯升入了福州英华中学(现福建师范大学附中)成为一名高中生。陈伯伯依旧一心扑在学习上,他是班上一个有名的“读书迷”。

陈伯伯学习专心,肯于钻研,尤其是在数理方面。数学是陈伯伯最感兴趣的专业,上数学课,他总是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在高中时,陈伯伯遇到一位姓何的老师,何老师是全校公认的“严师”,他每节课都要给学生留下大量作业,有时甚至留几十道习题让同学选择,陈伯伯向来是一道不留全部完成,在学习上,他不知什么叫投机取巧。

陈景润伯伯酷爱读书,在高中时,他阅读了大量图书,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在英华中学的图书馆里仍保存着许多有陈伯伯签名借阅过的书,如大学丛书《微积分学》、《达夫物理学》,哈佛大学讲义《高等代数引导》、《实用力学》以及《郝克士大代数学》等,这些书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努力学习。

陈伯伯爱读书却从不局限于读,读懂的东西他往往要再背下来,在他脑子里熟记着许多数理化的原理、公式和定理,用时随时可以背下来,有一次应老师的要求,陈景润伯伯竟然仅用几天的时间把一本化学书背了下来,同学们都很佩服他,老师也十分喜欢这个学生。

陈景润伯伯善于自学,也喜欢向老师问问题。他阅读了大量自学参考书, 不光向老师学习有关初等数学的问题,而且经常向老师请教有关高等数学的问题。他向老师借阅了许多书籍,如《微分学问题详解》、《集合论初论》等,在中学时期,陈景润伯伯的刻苦治学精神就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中学时,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数学故事:

1742 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反复的数学演算实践中,发现了一种具

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即任何一个大于 2 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素数又称质数,指大于 1,除了 1 和它本身之外,不能被其它任何整数所整除的整数。哥德巴赫总结出了这么一条规律,却怎么也找不出合适的方法来证明,他写信给著名的瑞士数学家欧拉,欧拉至死也没有证明出来。既然这

条规律无法用科学的方法来推理和证明,那么就只能成为一种猜想了,人们称之为“哥德巴赫猜想”。两百多年来,无数数学家投身入这一猜想的证明, 却都没有结果。

老师讲完以后笑着对大家说:“我希望在我们下面的同学中有人能证出这一猜想。”孙老师这一句话或许只是为了激励大家一下,他大概自己也没有想到,有人深深地把这一难题铭刻在脑子里,并且日后果真在这上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就是陈景润伯伯。

陈伯伯在解放前夕高中毕业,由于家庭贫困,他失学了。

新中国很快成立了,万物复苏,国家急需大批科技人才。陈景润伯伯以同等学历考入了厦门大学数学系。新的生活激励着他更发奋地学习,在校园里,经常看到他抱着饭盆边走边看书,他的作业簿,常常是满分。偶尔的做错了一道题,他会不吃饭,不睡觉,来个寻根问底,直到充分掌握了这道题的各种解答方案才肯放下笔。厦门离台湾很近,解放初期,国民党飞机常在福建沿海飞行骚扰人民生活。飞机来时,人民群众需要躲到防空洞里,陈景润十分可惜时间被浪费掉,他想出一个办法,把整本教科书一章章地拆开, 分成几个薄本,把需要学习的一章,藏在口袋里。一旦到了防空洞,他也能继续学习。正是凭着这种刻苦的精神,大二的时候陈景润伯伯与高年级的学生同修一门课,结果比别人学的还好。

1953 年,由于成绩特别优秀,陈景润伯伯提前毕业了,这时他刚刚 20 岁。他进入学校图书馆工作,工作之余,他从未放弃过他的数学。他潜心攻读了华罗庚等数学家的著作,有些看不懂的他就做下记号,反复琢磨,认真查书思考,直到全部弄懂为止。在研究的过程中,他被“哥德巴赫猜想”所迷住了,他把这选作自己的课题,下决心要攀上这一高峰。1957 年,由于工作需要,陈景润伯伯被调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了,到了数学的海洋,陈伯伯如鱼得水,他更加刻苦努力了。

1973 年,陈伯伯刚刚 40 岁,他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证明了(1+2),全世界数学界轰动了, 几百年来困扰人们的“哥德巴赫猜想”向前迈进了大大的一步。数学界把陈伯伯的这一研究成果称之为“陈氏定理”。

陈景润伯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得益于他中学时打下的良好基础,更离不开他一辈子的辛苦耕耘,陈伯伯的故事又一次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理: 天才来自勤奋。

朱 洗

在我国生物学家名册中,有一位 20 世纪的同龄人,他就是朱洗。朱洗原名朱玉文,1900 年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店前村。

朱洗从小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他热心参加公益劳动,却从没影响过学习,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后来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临海的省立第六中学。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学生,却被学校开除了,只因他参加了 1919 年的“五四”运动,并是学生带头人。

朱洗愤怒了,他感到自己的国家太黑暗太落后了,他发誓要努力奋斗, 以自己的力量寻求一条救国之路。1920 年,刚刚 20 岁的朱洗出发了,他要赴法国勤工俭学。

在外的生活是俭苦的,就是那时,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朱洗。他说:

“我身上既没有藏玉,也没有分文,真是一贫如洗!从今以后,我不叫玉文, 我叫朱洗。

由于没有钱,朱洗没有进成学校,为了不挨饿,他成了一位学徒工,繁重的劳动,朱洗累得腰酸腿疼,骨头都要散架了,每天回到宿舍,他多么需要多休息一会儿呀,可是他记得自己为何远涉重洋到这里来的,他坚持天天在油灯下看书到深夜。

辛苦了 5 年,经历了种种艰辛,朱洗终于凑够了上学的费用,1925 年, 朱洗成了法国蒙不利埃大学生物系的一名学生,他的导师,就是著名的生物学家巴德荣教授。朱洗学习依旧努力,成绩也非常出色,巴德荣教授十分喜欢这个学生。当朱洗由于用完积蓄,无法继续上学时,巴德荣便让他留在实验室做了自己的助手,这为朱洗以后的学习创下了良好的条件。

朱洗以其不懈的钻劲,兢兢业业地进行实验和研究,很快,从巴德荣的助手,变成了巴德荣不可缺少的合作者,在短短的几年中,朱洗和巴德荣联名发表了 14 篇论文,朱洗完成了 7 年的学业,获得了博士学位,朱洗在法国学术界也有了一些名气。

1931 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了,朱洗身在异国,心如火燎,他迫切盼望回国,他要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祖国。他购置了一批科研仪器和书籍,于 1932 年毅然回国。抓紧一切的时间教学,写作、研究、试验,他要把科学的种子播洒在祖国大地上。

朱洗最大的成果是培养出了新一代的青蛙,这些青蛙,只有母亲,没有父亲。接着,他又用世界上第一只无父雌蟾蜍产卵传种,产出了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这是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奋力研究却没有成功的一个创造。

为了让科研直接服务于人民的生产及生活,朱洗致力于把印度的蓖麻蚕引到中国来。这种蚕不必吃桑叶,只吃野生树叶即可,这种蚕繁殖力强,成活率高。只是这种蚕冬天不冬眠,这就需要比一般蚕更多的“口粮”,而问题就在于我国冬天没有蓖麻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朱洗绞尽脑子寻找办法,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忘记吃饭,朱洗终于用印度蚕和野生樗蚕培养出了既有冬眠习惯,又吃野生树叶的新蓖麻蚕。这种蚕不与粮棉争地,不与主要劳力争人,投入少,而产出多,受到了蚕农的深深喜爱。大家都敬重他且爱戴他,然而就在人们与朱洗教授分享成功的喜悦时,朱教授却累倒了,1962 年 7 月 24 日,朱教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人们纪念他,永远不忘他给大家做的贡献。

齐白石

齐白石是我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最善长画小虾小虫等小动物,另外, 在篆刻方面他也颇有建树。

年轻的时候,他就很喜欢篆刻。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别的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那老家伙,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

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齐白石永远都是那么的勤奋、认真,在齐白石的案头摆着一个大海碗, 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这样他就可以随时观察虾的生态特征了。有一次,里面的几只小虾发生了一起搏斗。开始时,小虾两军对峙,双方缓缓挪动,仿佛都在寻找对方的薄弱环节作为突破口;他们举起双钳,猛然间扑上去勇猛格斗,厮杀得难解难分。齐白石被这奇趣的“虾战”深深吸引住了, 他趴在碗旁仔细地看呀,看呀,真是越看越有味。正是凭着这种认真的态度, 齐白石老人作画时对虾的造型特点掌握的非常准确。早年的时候,老人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是很大,长须总是平摆的六条长线。经过长期的仔细观察,老人画的虾神态多变,生动传神,看那虾双钳闭合,躯干伸展,长须急甩于后,似虾在破水冲跃,看这虾,双臂弯曲,长须缓缓摆动,一付休闲的模样,分明在轻浮慢游。

齐白石老人的勤奋是出了名的。既便 90 岁高龄时他也坚持每天作画,且一画就是五幅。他有句名言叫:“不叫一日闲过。”他把这句话写出来,挂在墙上借以自勉。

有一次,他过生日。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 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 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 以补昨天的‘闲过’”。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李 珩

1905 年的一个晴朗的夏日,在成都的一户大院里母亲和孩子在进行着有趣的对话。7 岁的孩子靠在母亲怀中,一双小手指着繁星满天的夜空在问着: “妈妈,妈妈,那是什么星。”“那叫牛郎星和织女星。”妈妈说着想继续讲下去,“从前呀,天上的七仙女⋯⋯”“妈妈,妈妈,我不是说牛郎星和织女星,那我已经认识了,我是说这几颗。”小男孩打断了妈妈的话,急得直摇妈妈的手,做母亲的顺着儿子的手看去,终于看明白了,“噢,那是北斗星。夜晚,如果你迷了路,辨不清方向,只要看到它,你就能分清东南西北了。北斗星在天空北面,由七颗星星组成,所以人们平常称它为北斗七星。” 母亲耐心的讲着,儿子眨着大眼睛听着,边用手指向天空数着:“一、二、三、四⋯⋯”“整天数什么?星星,能当饭吃?还不去念书去。”循着声音, 从屋里走出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就是孩子的父亲。母子俩吓得都进屋了, 父亲也跟着进了屋。这位父亲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爱数星星的孩子,后来竟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在星星上做了大学问。他就是李珩。

李珩出身于商人世家,家里条件还算殷实,按照父亲的设想,李珩 5 岁就进了私塾,父亲希望李珩长大后能继续父业,继续经商,就是实在不喜欢经商,能考个一官半职父亲也是满意的。进了私塾,整天的生活就是捧着四

书五经哼哼呀呀地背,李珩实在对这些不感兴趣,他喜欢的是窗外的星空, 那一颗颗星星总能让他产生一串串美好的幻想。

渐渐地大了,私塾里的李珩就像是笼中的小鸟,他不喜欢单调枯燥的八股文,他向父亲请求到城里上新校,因为在那里不仅有语文、数学,还有李珩非常感兴趣的自然,父亲自然不同意,这和他的设想差的太远了,无论如何他也不会让儿子去上那些“无用”的洋学堂。就这样,李珩又在私塾里整整读了 10 年书。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了,科举制度被推翻。李珩一阵欣喜,他又向父亲提出到城里读书的要求,大势所趋,父亲即使无奈还是同意了。

进入了中学,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千方百计地寻找有关介绍天文知识的书籍看。在书中,妈妈曾给她讲过的有关星星的故事都找到了科学的解释,他知道,在古代社会人们就是用星星计量时间、确定方向,还可以根据星星测得灌溉农田的最好时机,航海最适合的时令。令李珩非常高兴的是,天文并非如父亲说的一样——无用,这门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很重要。他还知道,天文是一门很深奥、很有趣的综合科学,它必须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同时和力学、物理学有着牢不可分的关系。

中学毕业了,选择大学时,李珩的希望是天文学,可是他翻遍了所有大学的招生简章都没有发现天文学这一专业,李珩决定退一步先学数学,为以后学习天文打下基础。

经过不懈的努力,李珩终于考上了华西大学数学系,在华西大学学习期间,他努力学好专业课,同时,从没有忘记过他的天文学,4 年的苦心钻研, 李珩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他继续努力,在法国攻读了他心爱的天文学专业。

李珩在天文学领域辛苦耕耘了 50 年,他实现了旧时的梦,也为祖国的天文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远哲

1986 年 10 月 15 日,美籍华人李远哲教授,因其在化学上的巨大贡献, 荣获了诺贝尔奖,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之后第四位获得此项殊荣的美籍华人。他再一次向世界证明:华人是不可小看的。

李远哲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严格的家教,更离不开他的勤奋努力。李远哲 3 岁开始识字,每学一个字,他就从报纸,图书上把这个字给妈

妈指出来,日积月累,小小年纪,他已认识很多字,能读书看报了。李远哲从小酷爱读书,父母给的零花钱他都买了书籍。

李远哲在新竹读的小学,那时他的成绩就非常优异,后来上了中学,他最感兴趣的是化学,无论是钻研化学原理还是做化学实验,往往一坐下就忘了时间。

因为成绩优异,中学毕业,李远哲被保送上台湾大学医学院,家人、朋友都替他高兴,因为医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且收入稳定、丰厚。李远哲谢绝了这一保送,因为他的理想是在化学研究上有所建树。朋友都劝他:“你难道真的不管饭碗?不怕养不起家人,过清苦生活?”李远哲坚定地说:“出路是靠自己打开的。”

1955 年,李远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台湾大学化学工程系,次年又转入化学系学习。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李远哲学习更加的刻苦和投入。因为化学离不开物理,他就在物理系选修了电子学、电磁学等课程,学习任务大了,李

远哲的生活就更累了。那时生活条件也相当艰苦,10 几个人挤在一间卧室中休息,满屋只有一张桌子,为了学习,他们只好读书时把桌上的东西全放在床上,晚上睡觉时,把东西再放过来。学校的伙食也非常不好,早餐是稀饭一碗,花生米 15 粒;午饭则是快要发臭的烂鱼以及海菜、冬瓜汤等。鸡蛋, 一周也就加菜时可以吃到一个。条件是艰苦的,热情却是无限的,李远哲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有同学晚上去找他,被宿舍人告知早上来堵他, 可第二天早上同学早早地来到宿舍,他还是走了。即使星期天李远哲也没有睡过懒觉,图书馆 8 点开门,为了占到一个位子,李远哲 6、7 点钟就起床了, 带上一点干粮,他一坐就是 16 个小时,夜里 12 点,图书馆要关门了,李远哲才依依不舍地走出来。走出图书馆的大门,外面漆黑一片,只有头顶星光灿烂,李远哲抬头望望天,他心中兴奋不已,他为自己有如此好的学习机会而满足。凭着这种不懈的刻苦学习,李远哲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雄厚而又扎实的基础。

1957 年,李远哲大学毕业进入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深造,在这里他获得硕士学位,他继续到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进修,获得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李远哲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和柏克莱加州大学化学系任教授。此时的李远哲刚刚 30 出头,是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而他的成绩又是突出的,他在美国化学界颇有影响。李远哲教授以治学严谨而著称于世。作为一个科学家,他从不允许自己做事有半点马虎,对于任何问题,他必须搞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他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6 个小时以上。做起实验来,更是通宵达旦,饭凑和着吃点,觉,只有太累了,才在实验室趴会儿,以至于有次回家了,竟让小女儿天真地问:“叔叔, 你找谁?”

李远哲永远都是这么地倾心于工作,而忘记了生活,然而又有谁能不说, 李远哲教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果,正得益于这种忘我精神呢?

张静琪

在我国第一代女气象员中,有一位纳西族姑娘,她就是张静琪。张静琪出生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那时的丽江是不准女孩子读书的,那么我们的张静琪怎么会成为气象员的呢?话还得从头说起。

张静琪家共有 5 个女孩,她排名第三,因为祖母一直盼望有个孙子,眼看静琪又是个女孩,就把她当男孩子养着了。静琪从小是穿男孩的衣服长大的,在她的性格中,也有像男孩的一部分。静琪 6 岁的时候,看到许多同龄的男孩子都背起了书包上学校,她非常羡慕,也吵着要上学校。父母都不同意,母亲对她说:“女孩读什么书,你看学堂里哪有女孩子呀?”但是,祖母喜欢静琪,也就满足了静琪的愿望,让她上学了。

静琪总算坐在了教室里,成为学堂唯一的一位女娃。她学习非常用功, 所以成绩总是远远排在那些男孩子的前面。男孩子不服气,调皮捣蛋,常常欺负静琪。这时是祖母站了出来,尽管老人年迈体弱,可为了孙女能读好书, 老人坚持天天接送孙女,以至后来坐在教室外面看着孙女读书。

老人的心愿,孙女没有辜负,静琪学习更加努力,长期以来高居第一。她爱看书,懂得也越来越多。

有一天,静琪突然想起了一件往事:家乡丽江地处玉龙山下,金沙江畔, 由于气候湿润,夏季雨水特别多,山区天气变化无常,人们总是防不胜防,

每年夏季都有被雷电和山洪夺去生命的。有一年夏天,妈妈带着她去看外婆, 因为顺路,正好与乡亲结伴。半路上,静琪想起了爱她的祖母,她不愿离开祖母那么多天,就哭着闹着要回家,母亲没法,只好和她返回了家。谁知那天正好山洪爆发,同去的乡亲都被洪水夺去了性命。人们都说静琪“命大”, 算命先生也说静琪是“星宿”下凡,福大命大,连雷公和电母也不敢碰她。⋯⋯

静琪读了书,再也不相信算命先生的鬼话,可是在她幼小的心灵上就产生了许多疑问:雨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有时候晴天,有时候却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呢?她多么希望人们能管住风雨,让那么多乡亲不必受雷雨之苦呀!幼年的静琪并不知道气象学是一门专门的科学,可是在她心里已充满了对气象科学的向往。

1948 年,张静琪已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由于学习刻苦,她的成绩一直十分优异。就在这年,她怀着求知的愿望,随着马队出发了。她要进城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了做一个有用的人。静琪进入了昆明建民中学,继而, 又考进昆明女子中学读高中。进了女中,不必受男孩子欺负了,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静琪是纳西族姑娘,当时的纳西属于贫困落后的民族,汉族人很看不起纳西族人。尽管长时间以来静琪不穿纳西族服装,不讲纳西族语,然而她是纳西族的事实还是被同学发现了。同学们歧视她,称呼她为“山里来的蛮子”。没有了奶奶的保护,静琪却没有屈服,在她内心深处只有一个想法:她要好好念书,增长才干,增加知识。她要对得起爱她的奶奶,也要为纳西族人民争光。勤奋的努力,静琪很快脱颖而出,同学们不再嘲笑她,她入了团,并在 50 年底没等高中毕业就考进了民航局航空学校。

从遥远的云南来到天津,静琪似乎到了书的海洋,她每天不停地读啊、看啊,舍不得浪费一点时间。由于成绩优秀,53 年,静琪被调到南京军区气象干部学校学习,静琪幼年的愿望实现了。她毕业后分在上海民航局任气象观测员,终于能够预知天气的变化,成了纳西族的第一个“千里眼”和“顺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