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学的童年

1895 年 9 月 4 日在湖南省淑浦县城的一个商人的家里,有一个女孩呱呱落地了,她就是向警予。

淑浦地处湘西群山环抱之中。县城依庐峰山,傍溆水。庐峰山又名庐山, 是绵延起伏的雪峰山余脉;溆水又称双龙江,是汇入洞庭湖的沅江支流。

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被放逐曾经过此地,留下了《涉江》这篇诗作,叙述了诗人到溆浦后独处深山的孤寂心情,描绘了湘西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

向警予的家,是一栋老式的四合院,坐落在背街临水的溆水河畔。向警予的父亲叫向瑞龄,小时家境贫寒,曾以打豆腐、贩陶器为生。后来他勤俭持家,不辞劳苦,慢慢发家。晚年他担任过商会会长,成为地方上有影响的人物。向警予的母亲叫邓玉贵,也是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她生活俭朴,待人忠诚,为邻居们称道。她在向警予年轻时就病逝了。向警予兄弟姊妹共 10 人,她排行第九,所以她的乳名叫“九九”。

向警予 5 岁开始学习认字,认起字来,非常认真。1903 年,向警予上了小学。当时,社会上重男轻女,很多家长根本不愿女儿读书,更不愿送女儿上学,社会上很多人都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向警予在家人的支持下,是第一个上小学的女孩,在县城内开创了女子入学读书的先例。向警予童年时代爱好学习,喜欢读书,读过《三字经》、《孝经》、《幼

学》、《增广贤文》等。她更爱读屈原的《离骚》,对《木兰辞》则爱不释手。在平静的溆水边,每当清晨薄暮,向警予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岸边崖畔, 或邀几个同伴聚在屋角灯下,朗读着《木兰辞》。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感人事迹,激荡着向警予的情怀。花木兰成了她心目中的英雄,她要向花木兰学习,也要成为一个英姿飒爽的女英雄。

1907 年,12 岁的向警予跟着母亲,第一次离开了家乡,到常德的大哥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从此开始接触了民主主义思想。

她大哥是常德西路师范的教师,思想进步,称赞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后来到日本留学,还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为湘西同盟会的负责人。平日,他在家里议论时局,忧国忧民,给向警予幼小的心灵灌输了进步思想, 成了她成长道路的启蒙老师。

在大哥和他的同事们的指导下,她经常阅读当时的一些进步书刊,如《新民丛报》及《民报》等刊物。这些进步刊物,激起了善于思索、勤于钻研的向警予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在家里,向警予的兄弟姊妹十分友爱团结。大家常在一起谈论历史人物, 评断功过是非。她总是积极地发表意见。大哥常给大家讲中外历史故事,每讲到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和法国大革命的著名人物,她总是屏气凝息,百听不厌。

在学校,向警予是一名最勤奋的学生。她孜孜不倦,好学深思,刻苦钻研。学习中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她喜欢寻根问底,直到把问题搞明白为止, 成绩总是班里最优秀的。她爱劳动,经常挑水、扫地,平时读书、写字、和人谈话,都挺胸直腰,很有朝气。她还注意锻炼身体,爱好体育运动,特别长于体操,曾代表学校参加县运动会的体操表演,并得到大家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