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交响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人类交响乐的出现和发展,演奏交响乐的交响乐队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着,就整个交响乐队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大致可划分为形成与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高峰阶段、现阶段等四个阶段。

1、形成与发展阶段

18 世纪,维也纳乐派的三位伟大音乐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写了大量的交响乐作品,为交响乐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海顿一生中写了 104 部交响乐,他的第一部交响乐写于 1759 年,也正式宣布了人类交响乐的诞生,紧接着海顿又在交响曲中废除了通奏低音,确定了短小动机和加入动力性展开的奏鸣性的发展原则,因此伟大的作曲家海顿可称为交响乐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莫扎特一生写了 49 部交响乐,他的交响乐结构清晰严谨,思想感情深广,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他为交响乐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贡献。贝多芬一生写出 9 部交响曲,他第一个把短笛应用于交响乐队,并在作品中第一个完成交响乐队的双管编制配备, 促进了交响乐和交响乐队的发展。然而这些出现并非是偶然的,在交响乐还未产生之前,就已经有好多音乐家写出并演奏了近似交响乐的作品,为交响乐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斯卡拉蒂发明奏鸣曲式, 大量的弦乐四重奏的出现,为交响乐的结构创造了条件;意大利作曲家萨马尔蒂尼把意大利歌剧快—慢—快三部结构的序曲从歌剧里分离出来;法国作曲家吕利把法国歌剧慢—快—慢三部结构的序曲从歌剧里分离出来搬上舞台演出,为交响乐的慢板引子和第一乐章快板乐章做了准备,尤其是德国曼海姆乐派宫廷乐队的音乐家们,写出并演奏了将近 100首的近似交响乐的三乐章的管弦乐曲,为交响乐的产生起到了重大作用,并给予维也纳乐派很大的启示和影响,所以也可以这样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先驱者正是那些风格新颖的曼海姆乐派的音乐家们。然而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来看,无论格调、主题、旋律

进行还是音型方面,都表现了弦乐四重奏的特征,尽管贝多芬在他的第五、第九交响乐中使用了更多的管乐,将钢琴的气势注入交响音乐,但在这位大师的交响音乐作品中,依然还有室内乐的格调。

2、交响乐与交响乐队的发展阶段

浪漫派作曲家们如韦伯、柏辽兹、瓦格纳等人,把交响乐队从贝多芬的双管编制扩大到了三管编制、四管编制。对交响乐和交响乐队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韦伯在他的作品中突破了四重奏的格调,增强了乐队的色彩和戏剧性。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为追求交响乐的戏剧性,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从乐器的灵魂出发,来构思他的作品,可称得上是一个将戏剧性的乐队效果用于交响乐曲的作曲家,同时他第一个把英国管和小单簧管引入交响乐队,美中不足的是,他对音乐技术最灿烂的花朵,可称之为作品中交响性的技法——复调,所用无几,然而只有真正应用意义深长的复调技术,才能使一首作品达到乐队音响效果的顶峰。瓦格纳天才地将交响乐中的戏剧性与交响性统一起来,从瓦格纳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极丰富的复调手法,以及将协奏曲中独奏乐器的高难度技术,用于乐队所有乐器之中,然而他的作品也有美中不足,例如过于追求乐队的华丽技巧,主导动机过多难于记忆等,正如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对他的评论:“作为一位作曲家,他无疑是 19 世纪后期出色人物之一,他富有巨大的音乐想象力,对整个音乐艺术也有着极大影响,他发现并创造了艺术的新形式,可以说他是一位天才,他可以同德国音乐历史中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相提并论,但我也深信他是一个选择错了艺术道路的天

才,瓦格纳本应是一位伟大的交响音乐作曲家,而不应该是一位歌剧作家,假如他不把一生献给描写日耳曼神话的歌剧事业,而是从事于交响音乐的写作,那我们今天就很可能得到可以与贝多芬交响乐相比的不朽杰作了”。

3、交响乐队的发展高峰阶段

在瓦格纳之后,有些作曲家强调乐队的音响、色彩要从属于作品本身音乐语言的深刻性,力求以较简洁的乐队形式来表达自己丰富的音乐思想,倾向应用扩充了的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比如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格里格等人。也有些作曲家倾向于对旧乐队配置形式进行革新,力图最大限度发挥交响乐队的音响与色彩表现力,深入探索各乐器间的多功能结合,并把乐队的音响视为音乐形象的直接工具,把大编制的乐队发展到了高峰阶段,代表作曲家有马勒,理查·施特劳斯, 勋伯格等人。马勒写于 1906—1907 年的降 E 大调第八交响曲——《千人交响乐》,于 1910 年由 1000 名乐师演出,作品的编制为扩充的五管乐队,并增加了 8 个声部的独唱,2 个童声合唱队,4 支小号和 3 支长号, 使交响乐队从规模上达到了顶峰。然而在当今世界交响音乐创作中,最普遍使用的是三管编制的乐队,因为乐队编制小了,相对有管弦乐手法保守、音响色彩稍欠丰富的不足;乐队太大了,有臃肿、手法过于繁琐的弊病,倾向于三管编制的作曲家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拉威尔,奥涅格,李斯特,欣德米特等人。

4、现阶段的交响乐队

现阶段由于标新创奇的新派作曲家们发展了多元性、多中心的五花八门的作曲技法,从而产生了犹如万花筒般的光怪陆离的作品,所以再谈几管编制的交响乐队,已经失去了意义,但从规模来讲,所用乐队要比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的乐队小得多了,同时也无规律可寻,这个时代的作曲家有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贝尔格,奥涅格,欣德米特,梅西昂,格什温,布里顿等人,他们代表了各种音乐流派,如新古典主义, 新印象主义,序列主义,结构主义,12 音音乐,无调性音乐,多调性音乐,先锋派音乐等,他们不但反对传统的调性控制,旋律与节奏的进行, 而且就平常所用记谱法和乐音音高都有所改变,如微分音的应用等。就拿先锋派作曲家,波兰的潘德雷茨基的作品《献给广岛死难者的哀歌》来看,这是写给 52 件乐器的乐队作品,内容是反对原子战争,向无辜遭难的广岛受害者致哀,向屠杀人民的罪魁祸首抗议,但乐曲所用的表现手段,全是最新发明,从记谱法,演奏法,一直到乐队发出的实际音响, 都极为抽象、奇异和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