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术 走 廊

“元曲四大家”是哪四家

“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今有记载的元杂剧作家在百余人左右,其中成就较高的四位作家被尊称为“元曲四大家”。

“四家”之说,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元音韵学家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周以存世剧本和已知作家为基础,主要从音韵学角度,提出了关、郑、白、马为元四家之说。关即关汉卿,郑即郑光祖,白即白朴,马即马致远。此说一直为后世曲论家如王国维等所推崇。

综观关、郑、白、马的创作实践可知,此四人确实都很优秀。关汉卿剧作六十余部,被誉为“捻杂剧班头”;郑光祖“锦锈文章满肺腑”,“声振闺阁”;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等,在今天看来,仍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到了明代,有位叫何良俊的人在其著作《曲论》中,从词章品评的角度立论又倡一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辅为四大家。”并进一步论证说:“马之词老健而令姿媚,关之词激厉而少蕴藉,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此说也有相当影响。

令人费解的是,“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贾仲明语)的王实甫却被排斥在“四大家”之外。有人说,这很可能与封建卫道者认为《西厢记》“晦淫”有关。直到明嘉靖之后,才开始有人为王实甫鸣不平。

当代的一般戏曲史论著,都是以关汉卿居元曲家之首,王实甫次之,然而最近又有人提出,建国以来的研究中有对王实甫估价不足的问题,故对“元曲四大家”有必要进一步弄清。

五声音阶何时确立

音阶,是以一定的调式为标准,按音高(声音的高低)次序向上或向下排列的一组音。按照调式所含的音的数量而称之为“五声音阶”、“七声音阶”等五声,也叫五音,是中国古乐五声音阶的五个阶名: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

五声音阶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至于它确立的时间,说法有多种。

传统说法是,五声音阶产生在管仲生活的时代之前,管仲是春秋初期人,生卒年约为公元前725~前645年。此说依据《管子·地员》篇的内容推论,此书作者管仲生活的时代,五声音阶已十分流行,五声音阶的形成应在此之前,因为篇中记载了以数求五音之法。

但是,近人经详细考证后多认为,《管子》一书是战国秦汉时人假托之作,不足为凭。许多学者根据对近年出土的乐器的测音结果,得出了一些新论。

有人根据对出土文物编钟、编磬、埙的测音结果推断说:在商代,原始音阶的体系已在初步形成,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差不多是同时发展的,七声音阶上限有可能在早商;五声音阶在公元前十五、六世纪的早商时代也已形成。

作曲家吕骥通过对西安半坡村、山西万荣县荆村以及河南等处出土的二音孔陶埙进行测音分析发现,把两种陶埙所发的音合在一起,正好构成了五声音阶,和我们今天应用的五声音阶完全相同。因此,他认为,在母系氏族后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有了某种形态的音阶……可推论,五声音阶在母系氏族后期已经形成。

上述诸说,孰是孰非,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歌唱始于何时

歌唱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享受。恐怕没有谁不喜欢它,不管他(她)会唱与否。

歌唱艺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这还要深入探索一番。

有一种说法较早,说歌唱在三皇之一葛天氏时期就开始了。

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所谓八阕,其民俗五谷、天常功德无所不有。不仅歌唱,而且载舞,足见其欢娱之情。

另一种说法,称歌唱始于帝舜。

据《史记·乐书》载,舜本是一个孝子,他为了表达思亲之情,做了一把五弦琴,以琴伴唱他的思亲曲——《南风》。

舜还下了一旨命令,任命夔为乐官,令其谱歌作曲,诱世人性情刚直而不盛气凌人,态度简约而不傲慢自恃。舜还谆谆教诲,赋诗是用此表达思想感情,歌唱是用旋律将感情释放出来。歌唱要符合音律,使之优美动听。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看到,是颛顼的重孙长琴,“是处瑶上,始作乐风”。原来,是长琴在为人们创作各种乐曲。

各个历史时期的记载,都对歌唱的产生下过结论。但究竟谁的看法更准确呢?

当我们今天手持麦克风,唱着卡拉OK,轻歌曼舞之时,是否会想到,这门男女共爱、老少皆宜的歌唱艺术,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呢?

或许你对此并不感兴趣。

古筝是蒙恬发明的吗

筝是弦拨乐器,音箱为木制长方形,音箱上有弦,每根弦用一个可左右移动的小柱支撑。弦数历经演变,有12、13、16、18、21、25等多种。古筝这朵中华民族乐坛的奇葩,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极富表现力,早已穿越国界,不仅在日本、朝鲜、越南、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落地生根,近年又飘洋过海,传到了美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诸国。关于古筝的来历,历代众说不一,语多异同。

东汉人应劭在《风俗通》中说:战国时代秦国名将蒙恬发明了古筝。

有人查阅史书后发现,《史记·蒙恬列传》中,没有蒙恬造筝的记载,进而对应劭的说法提出异议:治学严谨的司马迁生年距蒙恬卒年仅六七十年,如果蒙恬造筝是史实,太史公不太可能忽略不记。《旧唐书·音乐志》更是对蒙恬造筝说坚决予以否定:筝,本来是秦国的乐器,相传是蒙恬所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古筝究竟为谁所造,作者却未作交代。

有人认为,筝源于瑟,筝与瑟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筝的弦数少于瑟。唐人赵璘在《因话录》中说:秦国有个人弹奏瑟,弟兄俩互相争抢,于是将瑟一劈两半,因此取名叫“筝”,含争斗的“争”之意。此说一出,便被许多人接受。宋、明、清及近代的不少书籍均沿袭此说,连日本的筝史著作都受其影响。《筝史知识》中说:秦始皇有两位爱姬,为一只25弦的瑟争得不可开交,始皇命人将瑟一分为二,劈做两只筝。后来,13弦的筝传入日本,12弦的筝流入朝鲜。

另外,郭沫若和一些日本学者则提出,筝很可能是在秦朝由西方传入的,但此说无确据。

古筝来源之谜还有待于科研的深入和考古的新发现。

人们为什么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著名的华尔兹(圆舞曲)的故乡,同时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诞生地,一直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18世纪这里是欧洲古典音乐即“维也纳乐派”的活动中心,19世纪又成为舞蹈音乐的主要发祥地。世界各国许多著名音乐家都曾在维也纳居住过,并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

在维也纳街头、公园漫步,几乎到处可以看到一座座造型逼真的音乐家的雕像,并可听到古典音乐和优雅轻快的三拍节华尔兹。城市主要街道、公园、剧院、会议厅等都是用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

内环城路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像最集中的一条街:施特劳斯正在聚精会神地演奏着小提琴;创作了《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后宫的诱逃》的莫扎特的雕像正凝视远方,仿佛在构思一组新的动人乐章;而贝多芬的雕像则矗立在内环城路一个广场的中央。

作为音乐名城,维也纳现拥有28家歌剧院。其中有5座第一流的国家剧院。1869年修建的国家歌剧院是全市主演歌剧和古典音乐的剧院之一,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每年除夕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歌舞晚会,届时国家总统和外宾都要出席。

维也纳的人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公共集会、庆祝大典、甚至政府会议的会前会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维也纳的许多家庭,也具有室内演奏的传统,优美的曲调传遍左邻右舍,街头巷尾乐声悠扬。每年旅游盛季,全城就会举行丰富多彩的音乐节。成千上万的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还有更多的音乐家、画家带着乐器和画笔,来这里摄取滋养他们心灵和创作才能的丰富材料。

维也纳无愧于“音乐之都”的美名!

贝多芬是“交响乐之王”吗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从4岁起,贝多芬就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弹起了钢琴。他还曾跟莫扎特上过一段时间的音乐课。

关于他学习的故事,有许多传说。有一次,他与几个朋友到郊外散步,看到美丽的田野、翠绿的青山、蜿蜒曲折的河流,他禁不住又想该用什么样的旋律来表现了。散步中,朋友们说说笑笑,惟有他一言不发。很长时间之后,他突然大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我找到了!”

说完,狂奔着跑回家去了。惊得朋友们不知说什么才好。回到家里,他就把刚才所见的美丽景色用乐曲的形式在钢琴上弹奏了出来。这首曲子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洋溢着大自然气息的《第四交响乐》。

27岁时,他患了耳聋症。这对于酷爱音乐、视音乐如生命的贝多芬来说,无异于夺去了他的生命。

1824年5月7日,他创作出了一生中的最后一支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在开演奏会时,他为乐队打拍子。可是,演奏结束了,他仍然在打拍子。当他扭转身时,才看到观众在发疯似的鼓掌。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如果能够正确地对待失败和挫折,那么,贝多芬给人的将是更加顽强的意志和更加坚韧不拔的精神!正因为如此,贝多芬在这段时间里表现出了旺盛的创作劲头,在1801到1812年这十余年间,他创作了许多成功的作品,有《第二交响乐》、《克莱策奏鸣曲》、《第三交响乐》(又叫《英雄交响乐》)、《曙光奏鸣曲》、《热情奏鸣曲》以及后来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交响乐。其中,《第五交响乐》被认为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交响乐,也是他的作品中最完美的典范作品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告诉人们不要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要积极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

由于贝多芬这些经典性作品的问世,他成了交响乐之王。

为什么说莫扎特是音乐天才

莫扎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虽然只活了短暂的36年,但却创作了大量杰出的曲目。他的曲目不仅一直在各种大大小小的音乐会上演奏着,而且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由衷喜爱。莫扎特对音乐的贡献如此突出,以至于有人认为:莫扎特是神童,是音乐天才,乐坛没有他将失色不少。

莫扎特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奥地利,他的父亲是一位乐师。在家庭的熏陶下,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就喜爱上了音乐。

莫扎特4岁时,他的父亲开始正式教他学弹钢琴。在教授音乐的过程中,父亲觉得儿子挺聪明,因为无论教授什么曲子,他总能很快学会。不过,这时父亲还没有发现儿子独特的音乐天赋。

父亲认识到莫扎特的音乐天才,完全是出于偶然。莫扎特5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带着两个朋友回到家里,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小提琴家,一个是吹小号的。

“咱们得赶紧排练,要不就赶不上演出了。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排练开始!”莫扎特的父亲对他的朋友们说。

“我也要参加排练!”突然一个幼稚的童音响起来,原来是小莫扎特说话了。

“小孩子尽会捣乱。”父亲很生气地斥责儿子道,“你这么小,再说你又没学过小提琴,怎么能排练呢!”父亲严厉的态度和语言,一下让小莫扎特委屈地哭了起来。

一位朋友过意不去,就劝道:“就让他跟着咱们随便练练吧。他人小,我估计他的琴音一定很小,不会扰乱咱们排练的!”

就这样,小莫扎特加入到大人的行列,演练起曲目来。可不久,所有的大人都停了下来,因为小莫扎特的提琴拉得如此之好,以至于他们竟听得入了迷,忘记了演奏。

从此,莫扎特就以他独有的音乐天才,开始了他辉煌的音乐生涯。

为什么称王羲之为“书圣”

王羲之,生于321年,死于379年,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从小就聪明过人,在念书、背诗文的同时,他也开始潜心练习书法。13岁时,王羲之已经在当时的文人中很出名了。有一次,有个高官请客,特意请王羲之入席就坐。在众宾客未动筷子前,高官特意割了一块好肉,送到王羲之面前。由此可见这位高官对王羲之的敬重,也可见王羲之当时才华、名气之高。

长大后,王羲之的字越来越被世人所珍视。有一次,王羲之出去游玩,见一个卖扇子的老妇人正因扇子卖不出去而发愁。王羲之就拿出笔墨,在每把扇子上写了五个字,并叫老妇人说这字是王羲之写的。果然,顷刻间,老妇人的扇子就被人们抢购一空。

353年的春天,王羲之与一群志气相投的朋友,聚集在浙江绍兴的兰亭。兰亭的风景很优美:它坐落在名山之中,周围长满了茂盛的树木,修长的竹子;同时,还有一条清澈的溪水环绕亭子两侧。

面对良辰美景,王羲之等文人雅兴大发,于是大家就绕溪水而坐,将盛满酒的酒杯放入溪中,任其漂流。酒杯漂在谁面前,谁就喝美酒一杯,作诗一首。

大家诗兴勃勃,在这次欢聚中写出了不少优美的诗歌。随后,王羲之将这些诗歌汇集成一本书,并亲自为书写了一个前言——《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内容写得好,而书法更佳,因为王羲之将全篇的每一个字,都写得出神入化。《兰亭集序》成了千古墨宝,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后来,几乎每个学习书法的人,都临摹过《兰亭集序》。王羲之也因为在书法上的成就突出,而被后人尊为“书圣”。

画坛“元四家”应是哪四人

在我国绘画史上,有个“元四家”的称谓。“元四家”在艺术上师承董源、巨然的笔墨技巧,作品多通过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士大夫的隐逸思想。他们的作品熔诗、书、画、印于一炉,对明清及后世的中国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先提出“元四家”这个称谓的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他在《艺苑纪言》中,将赵孟、吴镇、黄公望、王蒙称为“元四家”。后来,屠隆、张丑都遵从此说。

比王世贞晚生29年的明末书画家董其昌在《画者》一书里提出的“元四家”是: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由于董其昌在当时画坛居领袖地位,其书画风格和理论观点影响深远,故后世多沿袭董论。

对照王、董两家的提名,所不同的就是赵孟换了倪瓒。

倪瓒的画在技法上,初师董源、巨然,后参荆浩、关仝,创用“折带皴”写山石,树木则兼师李成。他的简中寓繁,似嫩实苍的风格,给文人水墨山水画以新的发展。当时的士大夫们十分钦慕他,称其为“高士”。

赵孟诗书画印皆精。其诗文风格和婉;书法圆转遒丽,人称“赵体”,在我国书法史上是与宋代的苏、黄、米、蔡齐名的大家;绘画以墨笔浅峰为主,略施青绿,造型与用笔古拙,有创新之意,并用书法技巧写古木竹石,是苏轼、文同以来文人画家题材技巧的直接继承和发扬。至于篆刻(印),是“圆朱文”的鼻祖,后世金石家凡学“圆朱文”皆以赵为正宗。

比较一下倪、赵二人的艺术成就不难发现,论全才,元代任何画家也比不上赵孟,董其昌将其排除在“元四家”之外难以服人;论绘画艺术,倪赞被后人普遍推崇,王世贞不给其列入“元四家”之中有失公允。

中国画起源于何时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何时由何人首创,古籍中说法不一,且多具神话色彩。今人又有新论,主要观点如下:

一、起源于人类的始祖伏羲氏。伏羲和女娲通婚产生了人类。伏羲氏创造了“八卦”。有人认为“八卦”是中国绘画的雏形。

二、始自黄帝时代。持此观点的人在绘画产生的年代上意见趋同,但在谁是绘画的始祖问题上却存在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黄帝是绘画的始祖。传说黄帝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他曾将善于惩治恶鬼的神荼、郁垒二人的肖像画于桃木板上,挂在门外,以防鬼怪(见《风俗通义·祀典》)。后世一些文人据此认为,这种类似“门神”的肖像画就是我国最早的绘画。

另一种意见认为,史皇是绘画的首创者。《云笈七签》中说:“黄帝有臣史皇,始作画。”

也有人认为,仓颉是绘画的始祖。旧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我国学者大多信奉“书画同源”。如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出过“书画异名而同体”、“同源而异流”之说。

还有人说,仓颉、史皇共同创造了文字和绘画。相传黄帝曾在洛水得到神龟献的带有红色纹理的图,黄帝就命令史皇和仓颉把图描摹下来,这就是最早的文字和绘画(见《历代名画记》等书)。

三、产生在舜统治时期。传说舜是父系氏族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舜有个妹妹叫嫘。嫘是绘画的始祖,故又称“画嫘”(见《画史会要》)。

四、肇始于仰韶文化时期。现代一些学者认为,根据现有实物资料,中国绘画的发展应起源于仰韶出土的彩陶。

上述诸种观点人言各殊。可见绘画的起源至今仍是个谜。

墨竹画的创始者是谁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个独立的艺术科目——画竹。在画竹专科内,又有色竹、朱竹、墨竹之分,其中尤以墨竹的影响最大。墨竹的首创者是谁?历来说法不一。

一说是唐代的吴道子。王概在《芥子园画传》中说:“山谷云,吴道子画竹,不加丹青,已极形似,意墨竹即始于道子。”“山谷”是北宋黄庭坚的号,黄庭坚的话直译过来就是:吴道子画竹,不加丹青二色,就极其相像,料想墨竹画就创始于吴道子。遗憾的是,在吴道子所留墨迹中,未见墨竹,有人据此怀疑此说。

一说是唐代的王维。清朝人诸升在《青石堂竹谱》中提出:“传墨竹始于摩诘。”意即:“相传墨竹始于王维(字摩诘)。”此说证据亦不足。仅西安碑林中存有一块后人摹刻的王维所画双钩竹碑石,但因碑石已风化,原作系双钩还是墨写已无法辨认。

另一种说法是唐明皇李隆基。元代画竹名家张退公在《墨竹记》中说:“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肖悦。”唐明皇是否始创墨竹还有待考证,肖悦则确有其人,他在唐代以画竹闻名于世。

还有一种说法是,始于五代郭崇韬妻李氏。元代夏文彦在《绘图宝鉴》中有记载。大意是说:李氏曾于傍晚独坐南窗前,见纸窗上竹影婆娑,则顿起雅兴,研墨提笔,在窗纸上摹写竹影。白天一看,别有神韵。这个画法逐渐传开,于是有了墨竹。在历史上确有李氏其人,但却未见其墨竹作品传世。

上述说法,孰真孰伪,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非洲原始岩画是出自本土吗

从1721年起,人们在非洲大陆这块亘古荒原上,陆续发现了大批的原始岩画。这要比欧洲发现原始岩画的时间还要早150余年。

尽管这些非洲原始岩画,已是斑驳陆离倍显粗糙,但从那一个个形象逼真的人物形象,和自然和谐的景致风光,依然可以领略远古非洲的盎然生机与世间百态。

科学家经过对这些原始岩画研究、考证,发现撒哈拉大沙漠在远古时期曾经是一片湿地,曾是人们耕耘、放牧、繁衍生息的宝地。

非洲原始岩画的发现,对非洲大陆的人类学研究是极其珍贵的。

那么,这些非洲原始岩画,是谁创造出来的呢?

相当一部分科学家认定,这些非洲原始岩画出自当地土著部族人之手。仅从岩画中表现出的人物形体那高耸的臀部、那宽宽的颌骨,正是非洲土著部族的人种特征。这同欧洲的史前岩画有着天壤之别。遍布非洲大陆的原始岩画已不计其数,而这些来自民间的作品,则出自那些世代安居的本土居民。

而另一些来自欧洲的学者看法不同。这些人认为,非洲原始岩画是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也可以说是一种“舶来品”。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是从非洲岩画与欧洲岩画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认为,在非洲大陆开发之初,是欧洲的大批移民带来了技术、文化。这些欧洲移民被曾经是美丽富饶的绿色撒哈拉所吸引,在这里开发非洲大陆,用岩画装点非洲的山川。

有人说,简单地断定非洲原始岩画,或出于本土,或来自于异邦都是不科学的。因为艺术本身具有广泛的国际性。

“沙漠壁画”是哪些人创造的

如今的撒哈拉大沙漠是名副其实的荒漠世界。它不仅以面积之广而闻名,同时又以环境之恶劣而著称。

1933年,法国的一支骆驼骑兵队来到了这不毛之地。当骑兵们深入到沙漠中部高原地带时,眼前竟奇迹般地出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

20年后,法国人亨利率考察队再次踏上这片荒漠。他们将上万幅沙漠壁画拍成照片带回巴黎。

从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探险家,被这片神秘的沙漠所吸引,人们蜂拥而至,一睹沙漠壁画的绚丽风采。

考古专家们从壁画中发现,在距今三、四千年前,撒哈拉沙漠本是水草肥沃的草原,这里不仅人畜兴旺,文化也较为发达。许多壁画不仅形象生动,其造诣精深技法娴熟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学家从沙漠壁画的不断演变中,窥探出撒哈拉大沙漠的历史变迁。

在早期的沙漠壁画中,大多以马、水牛等图像居多。由此可见,那时这里是一片绿洲,是水牛耕作、马匹牧养的栖息之地。

而到了公元前三、四百年间,所有的壁画均不见了骡马牛羊,而是清一色的沙漠之舟——骆驼。这就说明,大草原已不复存在,只有荒沙与骆驼为伴。

人们从壁画的演变过程,推算出了它产生的大致年代和撒哈拉大沙漠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但是,这些惊人的杰作,究竟是哪些人创造的却无法确定。至于创作这沙漠壁画的目的,就更是不得而知了。

《出师表》刻石由谁手书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墓前有一块镌刻着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的刻石。其书法字体遒劲,气韵生动,是碑刻艺术的珍品。河南南阳、汤阴、项城、浙江杭州、江苏徐州、山东济南、四川成都、陕西岐山、湖北黄冈等地均有摹刻。关于书法的作者,多数人认为是岳飞,但也有持否定论者。

认为是岳飞所书者,其依据是,南阳武侯祠、汤阴岳飞庙摹刻上的跋语。跋中说:“绍兴戊午(1138年)秋八月,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落款是:“岳飞并识”。

“识”同“志”,意为用文字、符号标记。

持否定意见的人,古有裴景福、欧阳辅等人,今有杨震方、庞怀清、徐森玉等人。

裴景福在《壮阁书画录》卷五,著录《宋岳忠武手书七绝诗轴》中说:“世传出师二表,余见三卷皆同,其伪自知。”意思是:相传诸葛亮所作《出师表》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之分,我所看到的传为岳飞所书的三个卷轴内容相同,并无“前后”之分,它的真伪不辨自明。

欧阳辅在《集古求真》中则考订为明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年)的白麟所伪托。

持否定论的现代学者分两派,一派认同欧阳辅的观点,一派的意见是存疑待考。

那么,《出师表》这件传世著名文物的书法作者究竟是谁呢?这也许是一个永难解开的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