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 博 览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
关于“炎黄子孙”的说法很多。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黄帝姓姬,是黄帝族的首领。他们率领两支部落从西方游牧民族聚居的地带进入了中原。当时中原地区是由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统治着的。所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了争得地盘就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期的部落间冲突,炎帝族在作战中失利,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境内),后来得到了黄帝族援助,攻杀了蚩尤。
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今河北省境内)发生了3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黄帝族与炎帝族的子孙们,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
汉朝以后,他们又被称为汉族。
炎黄二帝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中华民族往往自称是“炎黄子孙”。
另一种说法是,炎帝和黄帝两个人是兄弟,这大概是因为这两个部落有通婚的关系。据说,炎帝姓姜,号烈山氏。该部落崇拜牛,生活在姜水流域(今陕西一带),以后向东发展至中原地区。黄帝姓姬,号轩辕氏。该部落崇拜熊,居住在北方,后来定居黄河流域。这两个部落联盟在汉民族发展史上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以后的尧、舜、夏、商、周、秦各代以及当时许多小诸侯都渊源于他们。因此,人们常把炎黄二帝当做汉民族的始祖。这样后来的汉民族便统称是“炎黄子孙”了。
“鼎”为什么会成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提起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政权和社稷,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
鼎原是一种古代的炊器,是用来煮鱼、肉等食物的。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方鼎和无足鼎。三足鼎和无足鼎与现在使用的双耳铁锅形状基本相似。在奴隶社会,鼎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炊具,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器。
到了后来,鼎又成为一种代表国家权力的重器。据《事物纪原》载,夏禹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成为传国的重器,所以,后世称取得政权叫“定鼎”。
鼎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青铜器中罕见的文物珍品。它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千克,外形雄伟,雕纹精致流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其腹内壁上有铭文“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祭祀其母(名戊)的纪念器物。
在奴隶制鼎盛时代,鼎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表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当时,按照祭祀和宴会礼制的规定组合成所谓的列鼎(许多鼎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文献上记载说:“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所以又有鼎食之说。如大夫的鼎食是五鼎,分别有牛、羊、豕、鱼、糜等。可见贵族的饮食是既享有特权又讲究排场的。到秦汉以后,鼎的功能逐渐减退,到了三国时,鼎作为炊具的性质就完全消失了。
但是,“鼎”作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却流传了下来,在现代的成语中就有“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的说法。
中国人为什么将孔子称为孔圣人
孔子生于前552或者前551年,于前479年逝世。他的名字叫丘,字仲尼。
通过向社会广泛求教,到30岁左右,孔子已成为当时鲁国知名的博学大师,并开始招收门徒,传授《诗》、《书》、《礼》、《乐》等古代文化典籍。
孔子为了推行其政治思想奔走各国,他每天总要积极参与当地的政治活动,希望能有赏识和信任自己的明君,干一番事业。可是他在周游卫、宋、陈、蔡等国的10多年中,却从未得到好的际遇,最好的君主也不过是以优厚的俸禄把他供养起来,装点门面,更多的时候他则备受冷落。
但是,无论生活安乐或困苦,都不能使孔子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前484年,在政治上不断碰壁的孔子已年近古稀,他知道理想已无法实现,决心返回鲁国,终老于教育。这时他的一些弟子已在鲁国的季氏手下任职,并取得了不少政绩。季康子便礼聘孔子返国,让他以政界元老、社会贤达的荣誉地位,从事讲学并整理文化典籍。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立于礼”,就是用仁这种伦理道德来充实作为社会准则的礼,使礼具有真情实感,而得到普遍的自觉遵守。他认为,仁是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原则。与人相处一要真诚,二要责己,还要克制私心,推己及人。
孔子在晚年还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春秋》是根据鲁国史料编成的一部历史书,它记载着从前722年到前481年的大事。
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后,他的弟子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儒家学派,孔子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及他提出的教育方法等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中都将儒家学说作为治国之本,所以他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
道教为何奉老子为始祖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他是春秋时代思想家、道教学派创始人,道教尊称他为“太上老君”。死后六七百年,又被道教尊奉为始祖。
老子与道教实际并无关系,后来道教奉他为始祖有三个原因。一是他的《道德经》正合道教宗旨。二是老子出生年代早,捧出他来可以摆摆老资格,与佛教、儒教比个高低。道教的产生比佛教、儒教晚得多,但老子却比释迦牟尼、孔子大十几岁或几十岁。三是老子有许多神奇的传说,与道教的神仙说正相吻合。据《史记》记载,老子因为能够“修道”和“养寿”,所以活了160岁,或者200多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神化,说老子生下来,有9条龙吐水为他洗涤身体,并且生下来就能行走,一步一朵莲花,共有9朵莲花。
公元纪年是如何来的
公元纪年是国际公用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的耶稣基督生年为公历元年。这是为什么呢?
在1世纪的巴勒斯坦,由于罗马帝国的强权统治,贫民和奴隶们渐渐产生了一种悲观消极的情绪,希望能有个“救世主”(古希腊语为“基督”),来拯救他们脱离苦难。传说这个救世主就是耶稣,他许诺穷人死后可升入天堂,而富人要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因为这种传说很能拨动精神苦闷的下层人民的心弦,于是基督教便逐渐从巴勒斯坦传播开来。这引起了罗马统治者的不安,传说他们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但第三天耶稣又从坟墓中复活并升上天堂……基督教徒把这些传说和耶稣的言行用文字记录下来,编成了《新约圣经》。由于这时的基督教预言罗马帝国的残酷统治即将崩溃,因而遭到当时统治者的多次镇压。但到了君士坦丁统治时期(公元306~337年),统治者看到了民心所向,为了更好地控制民众,一反过去的做法而采用怀柔政策,将基督教宣布为国教,从而使基督教变成了他们的政治工具。
在这之前,各国基督徒计算时间都保持着各自的地方特点,显然很不利于交往、传教。到了6世纪,建立一个统一的记录时间的体系就显得越来越必要了。基督徒们便开始尝试使用救世主耶稣纪年,当时有个罗马修道士乔尼西宣称,基督降生已有254年了——据一些史学家推测,乔尼西可能是根据《新约圣经》中的传说推算出来的。在书上记载,耶稣是在3月25日复活的,这是个星期日,于是乔尼西就在自己编的那本计算复活节日期的表格中向后搜寻3月25日是复活节的那一年,查得是在38年后,因为耶稣是500多年前的人,所以上推532年。当时所采用的纪年——戴克里先纪年为241年,那么耶稣纪年的纪元就应该是戴克里先纪元前253年3月25日。《新约圣经》上还说,耶稣复活时为30岁,所以再上推30年,耶稣降生就是在当时戴克里先纪年的纪元前283年。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公历纪元的元年。
过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春联,就是写有关春节的吉语。它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的一对句子或句子成分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这是中华民族艺苑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
春联的渊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符”。那时每逢过年,人们总是用两块桃木板刻上神荼、郁垒两位神将的像,挂在门旁,以驱鬼避邪。这是因为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避百鬼。从此,过春节贴联语便成了宋代的一种普遍习俗。王安石在《元日诗》中说:“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改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不仅自己酷爱对联,而且也要别人喜欢。在明朝初年的一个除夕,他传旨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每户都要张贴春联一副。圣旨传出后,他又在京都微服察访,发现有户人家未贴春联,进门一问,才知道姓苗的这户人家因无人会写字,又请不到别人代写,正在为这事发愁。朱元璋听了,便笑着说:“我给你们写一副吧!”于是他根据户主阉猪这一职业,在主人铺开的红纸上挥笔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副对联。此后,各朝仿效流传下来,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红纸春联。
另外关于对联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头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后来终于被一个白发老人制服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法宝就是贴红对联和放鞭炮。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中国民间,端午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一说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规。
据说当初屈原投江之后,每到五月初五屈原的祭日,人们都把米饭扔到河里纪念屈原。一天晚上,有人梦见屈原面黄肌瘦,就连忙上前询问。原来,百姓投往河里的米饭,都被鱼鳖虾蟹吃掉了。屈原还告诉他,如果用箬竹叶包饭,做成尖角的角黍(即粽子),鱼鳖虾蟹见了,以为是菱角,它们就不敢再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梦中屈原说的方法去做。不久,屈原又托梦给那人,感谢人们送去的粽子。后来,人们都这样去做,渐渐形成了包粽子的习惯。
老百姓把源于田文的说法都称为“躲五”。传说古代的时候,人们把五月称为恶月,五月初五为恶日,此日生的孩子为“五日子”。“五日子”是父母的克星,谁也不敢抚养。齐国的田文就是“五日子”,父亲几次要害死他,多亏母亲保护,他才幸免于难。但父亲命令他每到五月初五这天,必须到外祖母亲去“躲五”。田文长大以后,做了宰相,便下令改“躲五”为“端午”,说五月初五是个端端正正的吉利日子,此日生的孩子一律不准加害,也无须到外祖母家去“躲五”。自此以后,便有了端午节。
伴随着生动有趣的传说,中国的端午习俗越发显得丰富多彩。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里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
有一些地方,人们还要在日出之前到井里、河中打水,用井水、河水洗脸煮饭。传说月宫嫦娥夜间将杵的药撒入井里和河中,用此水洗脸煮饭可治百病。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每年的腊月初八,人们都会用各种米、豆等谷物,加上红枣、栗子、桃仁、花生等干果煮成香甜、可口的粥,全家人每人都要盛一碗喝。这种好吃的粥就是腊八粥。说起吃腊八粥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呢!
朱元璋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帝。相传,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困。为了混口饭吃,朱元璋不得不给一个财主放牛。这财主心眼很坏,爱欺压穷苦人,所以朱元璋给他放牛可没少受他欺负。
有一天傍晚,放了一天牛的朱元璋见天色不早了,就赶着牛向财主家走。当走过一条小桥时,因为天黑桥窄,一头牛被挤到了桥下,将一条腿扭伤了。
“哎,要是财主发现牛的腿受伤了,我又该受惩罚了。”朱元璋懊恼地想。此刻,他只盼望天能再黑一点,好让财主看不清楚这只有点跛腿的牛。
可跛腿牛还是被财主发现了。于是,朱元璋挨打挨骂的结局就不可避免了。哪知财主骂够打累后,还是怒气不消,又把朱元璋关进了一间小屋。财主骂道:“坏小子,老爷我一定要饿你三天三夜,看你以后放牛时,还敢不敢粗心大意!”
被关在小屋里的朱元璋,很快就感觉饿得头晕眼花了。为了找吃的,朱元璋将小屋搜索了好些遍,可一点能吃的东西也没找到。正当朱元璋无计可施时,他的眼光被一只老鼠洞吸引住了。对,抓老鼠吃。
等挖开老鼠洞后,朱元璋不由得喜出望外,因为他挖出了老鼠藏在洞中的一大堆粮食。这些粮食里不仅有各种米、豆,还有枣、栗等干果呢!朱元璋把这些粮食和干果捡到一个大盆里,添些水,熬成一锅粥,美美地吃了三天。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整天吃山珍海味,都吃厌了。天底下还有什么好吃的呢?猛然,朱元璋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将杂粮和干果熬粥喝的事情。于是,朱元璋吩咐厨子:“赶紧给我熬这种粥喝!”粥熬好了,朱元璋一气喝了两碗。随后,他又把粥赏给大臣们尝。大臣们喝了,也连说:“好吃。真是天下无双的美味啊!”
一个大臣问:“这粥叫什么名字呀?”朱元璋想了想,说:“今天是腊月初八,就管这粥叫腊八粥吧。”
后来,腊八粥传到了民间。逐渐地,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就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习俗。
元宵节在哪一天?有什么来历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
汉高祖刘邦死后,其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汉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母亲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他们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他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此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因为古时候的“夜”与“宵”几乎是同义词,正月又称元月,所以汉武帝就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从此,每逢这天晚上,老百姓张灯结彩,欢度佳节。
到了隋代,隋炀帝是个热衷于吃喝玩乐的皇帝,为了粉饰太平,他召集了被隋灭亡的周、齐、梁、陈等国的乐家子弟来京城演练百戏,并亲自检阅。正月十五这天,从晚上开始大张灯彩,整个戏场从黄昏到早晨,灯火辉煌,如同白昼。
唐朝元宵灯节已达到鼎盛时期。唐太宗时,宣布正月十五到十七日取消夜禁,皇帝亲自出游观灯。
从此,正月十五过元宵的习俗就沿袭下来。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个传说。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汝河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访遍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的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除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还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高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了汝河,谁知它刚扑到山上,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下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了下来。
在我国古代,九是最大的阳性数字,九月初九就被称为重阳了。从此,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七夕是什么节日
七夕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这一天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
由于节日的来源富有浪漫色彩,乞巧节已发展成为华人的“情人节”,从而这一天充满了爱情的温馨与甜美,也让人们尽情地向所爱的人表示赏识与关怀。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他娶织女做妻子。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来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惟独剩下了织女。
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肉与骨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廷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霎时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日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上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文字起源之谜是什么
文字已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但文字的起源,并不是一个能轻易下结论的问题。
被古文字学家确认为最古老的图画文字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在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一块几英寸见方的大理石碑上,两面12个左右的图画清晰地表明这里记载着一个重大事件。在图画文字之后,出现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画谜文字”,绝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这种文字形式出现在公元前1800年的两河流域地区。音节文字很可能是字母文字最终形成前的一个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文字有:公元前3100年的苏美尔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文字、公元前2200年的原始印度文字、公元前2000年的克里特线形文字、公元前1500年的赫梯文字、公元前1300年前后的甲骨文字。字母文字是文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标志着文字规范化的到来。有些学者认为,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使用闪米特语的人,采用了埃及的词汇符号并且使用了词汇的第一个发音而发展了包括某些确定的元音在内的字母文字。但美国学者格尔帕却认为,第一个能被公正地称之为字母文字的是希腊语,希腊语充分地接受了闪米特语的音阶表,发展了元音制度,首创元音与辅音的结合,第一次创造了完备的字母文字体制,是公元前9世纪。而另一些研究者却认为早在公元前1800年,这一伟大创造就已完成了。
关于文字的起源时间、地区、形式等总有许多难于确定的争论,很难理出一个整齐划一的发展阶段。
诺亚方舟在何处
据《圣经》记载,远古时期上帝为了惩罚人类的罪恶,发动了一场大洪水,要灭绝世界,只有诺亚因纯朴善良,事先得到了上帝的通知,告诉他用“歌斐木”打造一艘大方舟,载着他们一家,还有各种动物。诺亚按照上帝的旨意,打造了一条巨大的方舟,长125米,宽22米,高16米,上、中、下三层。在洪水来临之前,诺亚一家和一些动物上了船。大雨和洪水在地球上肆虐了40天,一切生灵都被灭绝,只有诺亚方舟上的人和动物在一片汪洋大海里生存下来。当滔天的洪水消退后,诺亚方舟恰好漂到位于现在土耳其、伊朗之间海拔近5200米的死火山阿拉拉斯特山顶,沉没于山顶的冰湖中。诺亚方舟的故事几千年来一直作为神话流传。据说诺亚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方舟停留的阿拉拉斯特山视为仙山,亚美尼亚人明令禁止任何人登临此山,认为登山者必遭天谴。直到1829年,才有人第一次登上此山。可进入20世纪后,居然有人声称,在阿拉拉斯特山上发现了传说中的诺亚方舟。
事情是这样的:1955年7月,一位名叫约翰佛尔兰的法国探险家历经千辛万苦,在阿拉拉斯特山顶的冰湖中,发现了一块木块,形状很像船的残骸。他把这块木块带下山,先后送到法国、西班牙、埃及的一些科研机构鉴定。结果证明,这块木料距今至少有5000多年,是一个大建造物的一部分。人们因此猜想,这块木头是否就是诺亚方舟的残骸呢?事实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上古大洪水的神话传说,而考古科学也证实,人类远古确实遇到过世界范围的大洪水,至于人类是如何从这场灾难中度过来的,目前尚未发现可靠的资料。如果这位法国探险家找到的真是诺亚方舟的残骸,那么《圣经·创世纪》中所记载的就决不是神话传说,世界文化的历史将因此受到重大挑战。但直到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证据,来解开诺亚方舟是否存在之谜。阿拉拉斯特山位于土耳其、伊朗和前苏联交界处,科学家们认为,6千年前,这一地区确被洪水漫淹过。
示巴古国之谜是什么
在《圣经·旧约全书》中,记载过一个颇为富有的古国——示巴国,说在公元前10世纪的时候,一个示巴国的女王带着大量香料、宝石和黄金等珍贵的礼物,去拜见以色列王。一直以来,人们都十分感兴趣,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这样一个神秘的国度?经过学者们长期的研究和新的考古发现,已经初步认定,示巴古国并非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是确实存在过。专家们认为,《圣经》中所说的示巴国,位于濒临红海的阿拉伯半岛西面,是公元前10世纪兴盛一时的文明古国,在古代东方的发展史上起到过积极的影响。示巴古国由于紧靠当时的通商要道红海,与红海附近的以色列、埃及、埃塞俄比亚、苏丹等结成了密切的贸易关系,商业一度十分发达。示巴古国盛产香料、宝石、黄金,在商业贸易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据说,示巴商人会利用红海的季风之变,在每年的2~8月,当海风吹向印度洋和远东的时候,加大对这一地区的贸易运输,8月以后的海风回吹时,再随风而上,与以色列和埃及交往。这种利用季风贸易的本领,比希腊人早了近10个世纪。示巴古国的陆路贸易也很发达,骆驼商队活跃在阿拉伯半岛和西亚的广阔地带上。
示巴国的首都被认为是原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东部城市马里卜。传说马里卜曾建有一个巨大的蓄水坝,大坝用石块铺砌得天衣无缝,显示了高超的建筑水平。这座水坝维持供水达12个世纪,到公元543年才因年久失修而塌陷。古希腊人曾把马里卜形容为一个用宝石、黄金和象牙装点起来的城市,其繁荣可见一斑。
不少示巴问题的研究者认为,这个古王国的居民来自幼发拉底河一带的闪米特人部落,他们崇拜太阳、月亮和星星,所用文字与古代腓尼基人相近,与古埃及手抄本的文字也有共同之处。
目前,对示巴古国的研究和发掘还只是初步的,对于它的文明失落的原因和演化还有许多尚待解开的谜。
日本人为何爱喝清酒
清酒在日本俗称日本酒,它与我国黄酒为同一类型的低度米酒。
清酒是以精白米为主要原料,以久负盛名的滩之宫水为水源,并采用优质微生物和现代科学方法酿成。在日本享有国酒之誉,并以英文Sake闻名世界。清酒中质量最优秀的是月桂冠、樱正宗、大关、白鹰、松竹梅及秀兰。
清酒色泽呈淡黄色,清亮透明,具有独特的清酒香,酸度小,微苦,呈琥珀酸味,绵柔爽口,其酸、甜、苦、辣、涩味协调,酒度在16%左右,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是营养丰富的饮料酒。
清酒的酿造工艺要经过洗米、浸米、蒸饭、米曲、发酵、压滤、灭菌、贮存等手续。可以分为纯米酿造酒、普通酿造酒、增酿酒、本酿造酒、甜口酒、辣口酒、浓醇酒、淡丽酒、高酸味清酒等种类。
清酒之于日本,犹如威士忌之于苏格兰、餐酒之于法国、四酒之于牙买加。吃生鱼,不佐以清酒,像是少了点文化修养似的,吃起来味道也打了折扣,清酒就是如此地紧扣着日本的食文化。
上等的日本清酒是用特高淀粉质的大米,经过发酵而酿成,因此酒精成分不太高,多在16%~18%之间。因为清酒不含防腐剂,其保存时间不太长,多在1年之内,亦有些只可存放3个月,便不得饮用,与年份越远越醇的法国餐酒,截然不同。
一般人都以为日本清酒必暖饮,其实并不一定。好的清酒,暖冷皆宜,但品质较差的清酒则最好暖饮,温度在30℃左右,暖了的清酒通常较易入口。
这点与我们边吃大闸蟹时边喝的绍兴酒近似,暖过的绍兴酒,也是入口甘香。不过,日本人喝清酒,酒瓶酒杯则较我国讲究,盛酒的陶制小瓶叫做torruri,小酒杯叫做sakazuki,有的也用木制方盒子来作杯子用,喝起来挺豪气的。
印加人有文字吗
公元1200年左右,自诩为太阳子孙的印加部落,在高原上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印加帝国,到15世纪,印加帝国已包括今天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全部,智利的大部分及哥伦比亚南部和阿根廷北部,人口达600万,全国有统一的语言——克丘亚语。印加人在美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但令人疑惑的是,印加人是否拥有自己的文字?
有些专家坚持认为,印加人有自己的文字,而印加文字是什么样的,就说法不一了。有人说,印加人画在布板或其他织物上的一幅图画就是他们的秘密文字。据最早侵入印加王国的西班牙人讲,在库斯科太阳神庙附近有一座房屋,专门珍藏着不少画在粗布上的画,都装在金框中,除印加王和专门的保管人员外,其他人不得靠近这些画。后来西班牙殖民者抢走了金框,焚毁了全部图画,这些秘密文字也就消失了。还有专家认为,印加陶器上那些类似豆子的符号是他们的文字,只是尚未被破译而已。
大多数人的观点,还是倾向于印加人没有自己的文字,而且至今为止,也确实没有找到印加人有过文字的信证。那么,印加人靠什么来记事呢?印加人当时是靠十进位的结绳记事法来记事的。通过考古,人们已获得不少印加人用于记事的绳,其中最长的一条达250米。印加人借助于绳的颜色、打结的形状与位置大小来记载当时所发生的各种重要事件和自然现象,在印加王国为贵族弟子设立的学校里,教师还专门传授结绳记事的知识和方法。
当我们仰望连现代建筑师都叹为观止的雄伟印加古建筑时,我们能够相信印加人会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创造这一切的吗?
古地图是如何制成的
18世纪初,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普托卡比宫,发现了几张古代地图,它们原属于16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海军舰队司令比瑞·琼斯,这位司令曾说过,在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时代(前336年~前323年)就已经有了“标明人类居住的整个世界”的地图。
最近几十年,美国的一些地图专家通过对这些古地图的反复测量研究发现,这些古地图不仅异常准确,甚至还标出了我们今天很少考察过或根本没有发现过的一些地方。比如,1947~1949年间才被法国北极探险队在厚厚的冰层下发现的一些岛屿,在这些古地图上早已明确标出了。
不仅如此,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洲,由于长年冰天雪地,气候恶劣,自古以来,并不为人所知,直到19世纪20年代,才第一次发现了南极大陆,而这些古地图却准确地勾画了南极洲的轮廓。
更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南极冰层厚度平均为1880米,最厚处为4500米,但古地图上已准确地画出了南极洲的山脉,并标出了高度,而现代人类发现南极山脉却是1952年用地震波探测冰层才测出来的,古人是如何观察到厚厚冰层下的山脉的呢?
此外,在两幅古地图的残片上,看不到经纬线,陆地形状和海岸线都是歪斜的。专家们认为,这种地图与人造卫星照片和美国登月飞船上所拍的地球照片,具有着相似的一致,而制作出这样的地图,必须要掌握空中飞行和空中摄影技术,以现代人对古代文明的了解看,这又是绝不可能的。因此,这些古代地图就成了人类古文化的又一个不解之谜。
玛雅人为什么建造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是举世闻名的,而且人们也都知道,这些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但是同样享有盛名的美洲金字塔,究竟是为什么而建就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了。在危地马拉的热带丛林中,有一座被遗弃的古城蒂卡尔,古代的玛雅人在这里用石头和石灰做建筑材料,建成了许多壮观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一般为斜截锥形,由高大的台基及顶端的神殿构成,外观十分匀称。其中有的金字塔高达40米,斜面筑有石阶。按照玛雅人的宗教观念,金字塔是天和地的连接点,祭司通过石阶接近众神,而众神沿着石阶而下来探望人类。因此,在盛大的节日里,人们都聚集在金字塔前来敬奉众神。据此有人推测,玛雅金字塔可能是为众人聚会、宗教崇拜及奉献祭品的需要而建;但也有学者认为,玛雅金字塔具有天文观测台的功能,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可以穿透热带雨林,使祭司得以登高远望,掌握丰富的天体运行规律,制定出精确的历法;在今天的考古发掘中,人们又发现,玛雅人在金字塔的底下埋了许多祭品,有黑曜石制品、燧石、贝壳、玉石、珠子等,这些祭品是供奉祖先的,还是献给众神的呢?由此又带出这样的疑问:这些金字塔是陵墓还是祭坛呢?
在玛雅文化的另一处著名遗迹——尤卡坦半岛上,著名的库库尔坎金字塔,又使人领略了另一番意境,这座金字塔高30米,平面为正方形,底大上小,塔身呈阶梯状,共分9层,顶上建有高达6米的神庙。塔的四面有宽阔的石阶,石阶两旁有1.35米高的扶墙,在朝北的两堵墙下,各雕刻一个巨大的长羽毛蛇头,每年秋分时节和春分时节,玛雅人都要在此载歌载舞,欢庆蛇神的降临和离去。而在这两个日子里,阳光照在金字塔上,都要出现一番光影奇景。如此奥秘神奇的金字塔又意味着什么呢?所有这些,都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江永女书之谜是什么
在湖南省江永地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种特殊文字,因其只在妇女中流传使用,故被称作女书。关于女书的来历,当地人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江永的一位美女被选进皇宫做妃子,在宫中孤独寂寞,想给家乡亲人写封信诉说心中的痛苦,但怕被别人发现,就自创了一种文字,需斜着识读,用家乡的土话写成。
江永女书到底是什么样呢?80年代初,几位语言工作者到江永地区实地考察搜集,使女书的面目呈现于世人。江永女书确是一种只在当地妇女中流传使用的文字,其文字结构有的近似甲骨文和篆文,有的则与现代楷书相同。书写方式是用毛笔蘸墨将字写在纸上、布上或扇面上,自上而下,从右向左,字形倾斜,呈菱形,记录的是江永方言,属一种单音节文字,每个音节表示一组同音不同意的词语,以记录妇女苦难经历为主,由于当地妇女相信有阴间,因此许多妇女死时都以自己的女书作品焚化殉葬,以便在阴间续写续读,这就使女书不断亡佚,濒于失传。
江永女书到底属于哪一个民族的文字,是人们争议的核心。
有人认为,女书是与汉字一样古老的原始文字,是长江流域以南的民族中早就存在的,江永地区历史上是“南蛮”、“英瑶”、“民瑶”活跃的地区,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但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字却可能保留了下来,后来又不断吸收发展,形成了江永女书这类文字。
另有人认为,江永女书不是少数民族文字,而是一种汉文,但它与通用的汉文又有区别,它不是通用汉字的变体,更不是单由妇女创造专用的,而是直接从汉语文字发展演变而成,是具有独立体系的一种汉字支系的遗留。
还有意见认为,女书是借用和参照汉字形体建立起来的一种独立方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