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回 眸
炎黄古战场在哪里
黄帝和炎帝“阪泉之战”古战场究竟在何处?这个史学界长期悬而未决的课题,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专家和延庆县历史研究所工作者多方考证认定:炎黄“阪泉之战”古战场就在著名古迹八达岭下延庆县的张山营镇上阪泉村、下阪泉村一带。
炎黄二帝所处时代,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后期,他们开创了中华民族文化之源。炎黄是我们共同的祖先,中华民族称“炎黄子孙”盖源于此。
1992年6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魏开肇、尹钧科会同北京史学研究会会长曹子西组成专家小组,先后查阅了《左传》、《史记》等10种史籍文献,多方论证分析认定:当今延庆县上、下阪泉村一带就是炎黄“阪泉之战”古战场。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纪念炎黄二帝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所作的伟大贡献,北京延庆县有关部门已决定在上、下阪泉一带树碑、建炎黄纪念馆。届时,这里将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好去处。
你知道越王勾践的宝剑吗
1965年12月,我国考古学家在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发掘出两把宝剑,其中一把青铜宝剑上镌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全长55.6厘米,可见,宝剑埋在地底下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但至今仍光洁如新,寒气逼人,毫无锈蚀之迹,剑刃锋利无比,曾以纸试之,20余层纸一划而破。尤其令人惊奇的是,金黄色的剑身上布满漂亮的黑色菱形格子花纹,在剑身与剑把相连的剑格上,一边镶有绿松石,一边镶有蓝色玻璃,铸造得既精致又美观,堪称稀世珍宝。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能铸造出这样好的宝剑,怎能不叫人叹服。
据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专家进行科学测定,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纯铜和锡都是较软的金属,但把铜和锡以不同比例熔炼后,就能制得比铜和锡性能更优异的青铜合金。
当铜中掺入锡制成青铜后,熔点可降低到900℃左右,易于熔炼和铸造。所以用青铜铸造时,能渗透膨胀到模型的各个细微角落,使铸件的轮廓清楚,线条优美。更重要的是,硬度与强度大大提高,耐磨性能也更好。
越王勾践剑为什么能经历两千多年而毫不锈蚀呢?据测定,宝剑曾经经过硫化处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宝剑的防腐性能,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铸剑工匠的高超技艺,他们在两千多年以前对金属的防锈技术就有了一定的研究。
苏武手持的“节”是何物
西汉前期,朝廷一直采取和亲政策,对匈奴忍让,企图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可是匈奴却愈益骄横,连年入侵边郡,抢掠人口牲畜。汉武帝时,多次取得了抗击匈奴的胜利之后,便想通过互派使臣来修好结盟。公元前100年,派遣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出使匈奴。到匈奴后,该国变卦,将苏武囚禁并软硬兼施劝降,苏武不怕杀头威胁,不受高官厚禄的利诱,为了维护汉朝的尊严,死不叛汉,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和操守。苏武在被扣留的19年中,受尽了非人的磨难,在被遣送到北海旷无人烟的地方放牧的日子里,苏武忍饥挨饿,惟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
那么,苏武手中的“节”是何物呢?“节”,汉时用竹制成,柄长8尺,“节”上缀牦牛尾,故称“旌节”。当年苏武所持的“节”,是皇帝亲授,表示持有者是皇帝的正宗代表。对使臣来说,他所持的“节”,就是皇帝的国家的象征,人在“节”在,这是苏武在异国被扣19年,“汉节”不离手的精神支柱。由于苏武拄着旌节放牧羊群,无论睡眠或起身都拿着汉节,节上的穗子都脱落光了,当他19年后回到长安的时候,人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大丈夫。
正因为古时的使臣持“节”作为国家代表的信物,因此,近代持“国书”赴任的全权大使、公使,也被世人称为外交使节。
曹操献刀的目的何在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东汉末年,董卓任西凉刺史,统率20万大军,他专断朝政,利用朝中宦官争权夺利之机,率兵攻陷京城洛阳,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自封为相国。
董卓率兵攻陷洛阳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纵火焚烧洛阳城周围数百里,朝廷中不少官员见他残暴专横,一个个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想杀董卓,为民除害。
曹操为人刚毅、足智多谋,早就想除掉董卓这个祸患,然而,找不到下手的机会,曹操便假意投靠董卓,处处对他阿谀奉承,骗取了董卓的信任,常常在董卓身边进出自如,董卓对他未生疑窦。
一天,曹操将一把七星宝刀藏在身边,来到相国府准备行刺,他直奔后院,来到董卓的寝室,探头一望,只见董卓那肥胖的身体,面朝里,背朝外侧卧在床上,义子吕布站在床边侍候着他。曹操如同往常一样,大模大样地进了门,开口便说:“董相国早安。”
董卓见曹操来了,也没转身,问道:“孟德,今日为何姗姗来迟?”曹操答道:“相国大人,臣所骑之马不好,行走不快,故而来迟了。”董卓听了便命令吕布去选一匹好马送给曹操。
吕布走后,曹操走近董卓身边,一边假献殷勤,一边伺机行刺,几次想拔出刀来,又怕董卓力大,将手缩了回去,不敢轻易下手,只得在屋里转来转去。
曹操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他坐立不安,心想:此贼今日不除,更待何时呢?他鼓足勇气准备拔刀时,哪知,董卓从衣镜中看出曹操正在拔刀,急忙转过身来问道:“孟德,你想干什么?”曹操知道事情已败露,他假装镇静,跪在地上不慌不忙地说:“相国大人,臣有宝刀一把,想献给大人。”董卓见曹操献上宝刀,也未多加疑惑,接过宝刀一看,见宝刀一尺有余,珠宝镶嵌,锋利无比,连声说道:“好刀,好刀,果然是一把宝刀。”便收下了。
这时,吕布正牵着一匹好马来到相府,董卓连忙下床,领曹操出门看马。曹操看了马后给董卓一拜说道:“谢相国大人恩赐,让臣试骑一趟。”董卓让吕布扶曹操上了马,只见曹操扬鞭跃马走出相府,直奔东南而去。
曹操刚走不远,董卓想起宝刀的事顿时醒悟过来,立即命手下去捉拿曹操,可是,曹操骏马奔驰,早已逃得无踪无影了。
郑成功是怎样打败荷兰军的
1661年4月2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强兵数万,在金门料罗湾誓师祭江。然后率战船数百艘,浩浩荡荡,乘风破浪,去收复被荷兰殖民军侵占了38年的祖国宝岛台湾。
4月30日拂晓,庞大的船队到达赤嵌城(即今安平)北边的鹿耳门海面,然后绕过激流险滩,躲过暗礁沉船,出敌不意地在赤嵌城北5千米的禾寮港(在今台南境)登陆。
台湾人民看到郑成功的先头部队登陆后,立即端着吃的,提着喝的,赶来慰问,台湾青年自告奋勇协助士兵登陆。在人民的大力协助下,两小时内,郑成功的陆军顺利地占领了滩头阵地,舰队也完成了作战准备。
为了阻止郑成功部队继续扩大战果,挽回败局,荷兰驻台长官弗里第里克·揆一急忙组织力量,从海上、陆地上同时发起反击。
在海上,荷兰殖民军的4艘战舰与郑成功的60艘大型帆船,双方枪炮齐发,摇旗击鼓,互不示弱。开始时,有几条郑成功的船只被击穿,但英勇无畏、训练有素的水兵们毫不退缩,他们前仆后继,用大炮向敌舰猛轰,荷兰殖民军见势不妙,连忙调转船头,开足马力,夺路而逃。
在陆地上,战斗进行得更为激烈。敌军趾高气扬地摆好阵势,一边冲锋,一边连放火枪,他们满以为只要放一排枪,打中其中几个人,郑成功的部队便会吓得四散逃跑,全部瓦解。但是,郑成功的部队毫无惧色,他们有的拿着弓箭,有的双手握一把长柄大刀,低身弯腰,冒着密集的火力,奋不顾身地向敌人冲去,把刚才还是耀武扬威的荷兰殖民军直打得抱头鼠窜,落荒而逃,最后龟缩在堡垒里再也不敢露头。
接着,郑成功部队乘胜包围了赤嵌城,城防司令见救兵无望,于5月4日挂起白旗,宣告投降。随后,郑成功又下令水陆大军包围了热兰遮城(今台南市),并在海上连续击溃荷兰殖民军由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军。经过数日的围困,城内荷兰殖民军弹尽粮绝,军心涣散。郑成功认为夺城时机成熟,下令发起总攻。郑军一举攻克热兰遮城的外围据点乌特勒支堡,并直逼城下,揆一见大势已去,不得不于1662年1月27日宣布投降,并于2月1日带领残兵败卒,列队向郑成功献上投降书。从此,被荷兰殖民主义者占据了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又回到祖国的怀抱之中。
施琅是如何收复台湾的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一举驱逐了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台湾,被封为延平郡王。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继任。此时,清朝的统治日趋巩固,全国统一已是人心所向,同时,郑经集团日益腐化,并勾结荷兰殖民主义者,妄图脱离祖国。1681年,郑经病死,次子郑克爽继任延平郡王,台湾处于“人人思危”、“众皆离心”的局面。
鉴于这种形势,康熙皇帝启用爱国将领施琅再次担任福建水师提督,授予他收复台湾的全权,施琅抱定收复台湾的决心,制定了“先取澎湖,又扼其吭”的进军战略,于1683年6月14日,率领水师2万余人,大小战舰300余艘,直取澎湖。在激烈的海战中,施琅身先士卒,奋勇冲杀,在右眼被铳击伤后,“以帕浸血”,“督战益力”。在他的带动下,清军将士舍身忘死,一举攻克澎湖诸岛,首战告捷。
康熙得知喜讯后,当即颁布谕旨,只要郑克爽集团回归,朝廷既往不咎,并从优叙录,加恩进爵,施琅坚决贯彻康熙旨意,表示只要郑克爽等回归,一定“当即赦之”。郑克爽和汤锡范等台湾决策人考虑再三,认为施琅确有诚意,并感于康熙皇帝“谕旨之恳切”,终于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请求纳附”。
1683年8月13日,施琅赴台湾进行接管工作。他首先到郑成功庙中致祭,接着又发布了《谕台湾以安民生示》和《严禁犒师示》,制定了一系列安民措施,受到台湾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戴。尔后,施琅不食前言,妥善安置了郑氏政权的全部人员,让他们各得其所,心悦诚服,至此,宝岛台湾在一度分离之后,再一次回到祖国怀抱。
你知道清宫四大奇案吗
清宫四大奇案,首推顺治出家。顺治皇帝名福临,他生前好僧,曾以“佛门弟子”自称。顺治十八年正月,朝廷突然以大丧告天下,说是年仅廿四岁的顺治死了。然而另有一传说,说顺治没死,而是因为皇贵妃董鄂氏死了,他过于伤感,离开皇宫到五台山出家去了。
另外两件皆和雍正有关,即他的继位谜和生死谜。雍正名胤,为康熙皇帝的第四子。康熙皇帝生前并无意传位于他,倒是对十四子颇为倚重。后来雍正爬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了众说纷纭的谜。历来传说是雍正与尚书隆科多合谋将遗诏“传位十四子”,篡改为“传位于四子”使雍正名正言顺地成了继位人。不过对这一传说也有人提出异议,主要是“于”和“於”,在当时绝不通用,这一看法也有一定道理。
雍正上台后,大肆杀戮,大搞文字狱,害死了不少人。当时浙江学者吕留良,评选时文犯了忌,死后被人告发,吕留良被戮尸,家族中,除孙女吕四娘逃出外,其余全被杀死。后来吕四娘学得拳勇绝技,终于割去了雍正的脑袋。据说,雍正暴死后,是用黄金刻了个脑袋入殓的。
第四奇案是光绪之死。光绪名载湉,本是慈禧太后妹夫醇亲王的儿子。慈禧亲生儿子同治19岁死后,慈禧便选中了这个只有4岁的姨侄儿做了皇帝。不过,光绪名为皇帝,实为傀儡,处处受制于慈禧,双方矛盾愈演愈烈,直到戊戌变法失败,慈禧便干脆把光绪囚禁于瀛台。由于光绪死于慈禧之前,因此,过去有慈禧毒死光绪一说,近来从故宫档案中查到有关资料,认为光绪确系病死。
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状元是谁
太平天国七年,洪宣娇建议其兄洪秀全开科取士,求取武功文治人才,并设立女子科举制。天王十分赞赏她的独特见地,“令女官举女子应试”,委命洪宣娇为女科主事。
洪宣娇为了抨击男尊女卑,以经义题《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考才女的胆识和学识。应试300多名女子中,惟金陵妙龄才女傅善祥才思敏捷,引古论今,列举历代巾帼英雄的丰功伟绩,有力地批驳了“女子难养”的谬论。
这份卓有见识的试卷,博得洪氏兄妹的称赞。经评议,傅善祥成为太平天国,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
《金陵纪事杂咏》一书记载:女状元傅善祥天王赐以花冠锦被,骑高头骏马,跨街游行,鼓乐喧天,何等荣耀,天京官民争相观看。
傅善祥博古通今,受召入府。先后在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府里掌管内外政事文书,出谋献策,运筹帷幄,成为天王、东王得力的女谋士。
你知道“中华第一金碑”吗
地处雪山草地边缘地带的四川省松潘县元宝山上,高高耸立着一座红军长征纪念碑——“团结胜利纪念碑”,其气势恢宏,堪称中华第一金碑。
红军长征纪念碑由主碑和大型群雕等组成。整个碑园占地面积200多亩,碑总高41.3米,碑顶立一身高14.8米、重6吨的红军战士铜像,双手高举成“V”字形,一手持步枪,一手持花束,象征红军长征的胜利;三角立柱体碑身高26.5米,每面镶嵌一颗红星,象征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坚不可摧,故名为“团结胜利碑”。碑座用洁白晶莹的汉白玉环绕贴面,碑基铺垫绿色地坪,寓意“雪山草地树金碑”。碑体采用亚金铜贴面,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下,碑身金光闪烁,婉如擎天火柱,背衬满天红霞,景象蔚为壮观。
碑园中心台地是一组巍峨磅礴的《艰苦历程》大型群雕,高12.5米,长72米,宽8米,用1160立方米,1440块红花岗石精雕细刻组合而成,是当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现代群雕。远看像迎风招展的红旗,如拔地而起的群峰,有千军呐喊之威,呈万马奔腾之势;近看,红军风采、英姿犹在,重现了红军长征的悲壮史诗。着意刻画的九组雕塑——“开路先锋”、“勇往直前”、“团结北上”、“山间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礼”、“前仆后继”、“回顾思考”、“英灵会聚”,充分展现了三大主力红军历尽万水千山团结北上抗日的悲壮历程。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红军长征纪念碑这部生动形象的革命传统教材,将永远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一座丰碑,鼓舞着我们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化而奋勇前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谁设计的
1949年7月,上海解放不久,一天,时年32岁的曾联松看到新政协筹备会在报上刊登的一则征求国旗方案的启事,欣喜不已,便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构思,设计了五星红旗的方案。
一个月之内,全国应征的国旗图案多达3012幅,最后选定38幅,曾联松的五星红旗方案编号为32。
当时多数人都比较倾向于另一方案。在那个方案中,红色旗面的1/3处,加黄色长条,象征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而五角星位于黄色长条的上方。五星红旗的方案已被否定。最后,田汉等人力主32号方案,认为还是五星方案好。而黄条方案有把中国分成南北之嫌,如果这个方案确定,以后肯定还要修改的。
在民主的气氛中,毛泽东从善如流。交全体政协委员审定时,他拿出五星红旗图案说:“这个图案表现我国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最后,经过投票,才选定了五星红旗的方案。
在设计中,曾联松首先考虑到以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以四颗小星象征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每颗小星的角尖对准大星的中心点,以表示围绕中心而团结。在原来的方案中,大星中还有镰刀斧头,后作了修改。其实,曾联松并不是一位专业设计工作者。长期以来,他兢兢业业地在合作社企业界工作,早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曾就读于中央大学经济系。
我军最早获得军衔的是哪些人
我军公开实行军衔制是在1955年10月。然而,早此10年,毛泽东主席就曾分别授予6位同志以将、校军衔。
1945年,苏联红军挥师进入我国东北,对日作战。这年9月,驻东北苏军派人去延安,要求我党中央迅速派人去沈阳,协调苏军与我军的行动。9月16日,党中央决定派彭真、陈云、叶季壮、伍修权、段子俊、莫春和6位同志担此重任。考虑到苏方有军衔,为便于开展工作,我方也应有相应的军衔。于是,我党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名义,授予彭真、陈云、叶季壮3人中将军衔,伍修权少将军衔,段子俊和莫春和上校军衔,并用中俄两种文字写了任命书。这样,彭真、陈云等6位同志成为最早获得我军军衔的人。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是谁题写的
坐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而建立的,毛泽东和全体政协委员于当天下午参加了奠基典礼,1952年8月正式动工修建,1958年4月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碑通高37.94米,碑座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米,整个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雄伟壮观,庄严肃穆。
碑心正面(北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鎏金大字;背面是周恩来题写的如下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你知道台湾名称的演变吗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早在秦汉时期,祖国大陆人民已开始和台湾接触,但那时台湾还无确切的名称。现根据有关资料把台湾名称的演变辑录如下:
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权于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1万人的大船队到达台湾,台湾当时叫夷洲,自此,台湾开始有名称。
隋唐时,将夷洲改为流求,一直沿用到南宋时期。
元朝时,又将流求改为琉球。元政府曾在澎湖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明朝中期将琉球改称东番,意思是东方番族聚居的地方(参见陈第著《东番记》)。明朝末年改称台湾,一直沿用到现在。
台湾除了有以上称法外,在明朝中后期以后称法还稍有变化,不过这些称法不是指整个台湾岛。如明末把台湾又称为大员,但只是指今台南市西安平镇一带。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在台湾一鲲身岛上建筑热兰遮城堡,明朝将此城称为台湾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台湾城改称王城(故址在今台南市平安镇)。
清朝于1683年攻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治所在台湾县(今台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全省。光绪元年(1895)以后逐渐缩小,光绪十年改台湾府为台湾行省。光绪十三年又改为台南府。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台南府亦被废弃。此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50年里,台湾各族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要求返回祖国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省”是怎么来的
海南建省以后,全国已有23个省。“省”是怎么来的呢?
“省”最初是指宫禁之地,魏晋时成为中央政府机关的名称。金代开始设行省,是中央尚书省的临时派出机关。但作为地方一级的行政区的省始于元代,为元世祖忽必烈首创。忽必烈统一中国以后,因为辖境辽阔,为便于管理,整顿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创立了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相当于今日的国务院,它不仅统管全国行政,还直辖京城大都周围的河北、山东、山西三地。在地方分设11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为“省”。因为中央一级不再留用“省”的名称,所以“省”成为地方行政区域的俗称。清时沿袭明代制度,分全国为18省,一直沿袭到现在。尽管省的数量有所增加,但它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没有改变。
为什么说“北上”和“南下”
读历史书时,常见到“北上抗日”、“大军南下”的词。有人提出了疑问,“北上”和“南下”是不是因为北高、南低的地形差异的缘故?
所谓“北上”、“南下”,并不是因为我国地形北高、南低的缘故。大家都知道,看地图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从地图上看,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抗日,由江西长征去北方,是从南到北,因此叫“北上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为了彻底消灭蒋介石反动派,从北方打到南方,因此称“大军南下”。现在,铁路上把从北京开往广州的车次叫“下行”,从广州开往北京的车次叫“上行”,也是把这种专用术语引用到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表现。
天安门前的华表是干什么用的
北京天安门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十几米高的大石柱上,从下到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龙流云纹饰,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柱的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形长石片,一头大,一头小,远远望去,似柱身直插云间,显示着我国古代雕刻艺术领域中技艺精良巧夺天工的本领。
“华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说起来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远在中国文字还没有健全的时候,华表的前身就已出现了。相传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有了类似的标志。尧王曾把刮去皮的大木立在自己住处的外面,让人们在木柱上刻写意见,指责他的过失,引以为戒,因此又叫“诽谤木”,其作用类似今天的“意见箱”。后来在大路口上也设了诽谤木,并在木柱上端加一横木,作为指明路站、识别道路的标志,因此又叫“华表木”或“桓表”。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奴隶制、封建制度的确立,广大人民群众议论政治是非的权利被剥夺了,“诽谤木”上不能再刻写“意见”了,而被刻上云龙纹,既当做宫殿前面的装饰物,更作为皇权的象征。
天安门前一对华表的柱顶上,都有一个石头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面还有一对华表,上面的蹲兽是头朝宫内。据说这种石兽,性好望。头向内的,名叫“望君出”,是希望皇帝不要深居宫廷,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经常出来看看你的臣民吧。头向外的名叫“望帝归”,是希望皇帝外出巡视完毕就马上回宫,不要贪恋山水,快些回来治理朝政吧。当然,这只是古人对君王的一种虚幻的期望,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统治者欺骗、收买人心的伎俩。
总之,华表是我国特有的古代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产物,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产生,也是随着朝代的更替,逐渐改变着它的历史作用,今天,它已经成为中华的标志,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