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事的人
只要我们努力,我相信我们会成功地重整旗鼓,振兴美国。——艾柯卡
主张使用安全带
艾柯卡作为一个国际型汽车企业的最高领导人,他意识到随着社会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安全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这就是他为什么总是利用一切可能的场合解释为什么安全带是在美国减少车祸死亡率的关键。
多年来,艾柯卡一直在提倡一种不受欢迎的提案,即强迫驾驶员使用安全带。
艾柯卡参与系安全带运动差不多已有30年的历史。早在1955年,当他还在福特公司经销部工作的时候,他们就决定在新推出的1956年型号的汽车里增加安全带装置。
用今天的眼光看,当时安装的安全设备是很简单,但已不失为革命性的创举。除了安全带以外,还包括安全门、挡阳板、深碟式方向盘以及仪表板防震处理。他们在1956年的新车广告里,一直强调福特车是安全车。
艾柯卡1956年一到底特律,依旧很关心安全问题。人们总是对他说“安全不能卖钱”,似乎他在为提供不安全的车找借口。不过,经验教训告诉他,强调安全从销售的角度来看,是个很弱的环节,这就是他为什么一定要争取政府支持的原因。
在当时看来,提倡汽车安全在汽车城底特律是件不同凡响的创举。正因为如此,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些高级官员打电话给亨利·福特,明确地要求他停止搞这些玩意儿。
在他们看来,福特公司鼓吹的安全运动对整个汽车业不利,那会使人想起一个脆弱的甚至死亡的形象来。这样,对汽车销售十分不利。当时任福特公司总经理的麦克纳马拉,与这些人持有不同的价值观,他决定开展使用安全带运动。为此,他付出了巨大代价,差点丢了官。
1956年福特公司首次在汽车配件中增加安全带一项时,只有2%的客户预订。98%客户的无动于衷使他们赔了不少钱。正当他们推行安全运动之际,福特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雪佛莱却推出了时髦的8缸高马力的车。那年福特公司被打得很惨。
反对强制使用安全带的理由各种各样,但这件事跟其他许多事一样,主要是思想观念上的不一致。有人就是反对这个主意,很多人以为这是政府干涉民权的另一实例。
里根执政期间,这种观念尤为强烈。不幸的是,他们那种对经济事务所采取的老式的、自由竞争的态度也可以延伸到交通安全方面。
每次艾柯卡发表支持强制使用安全带的观点时,总要收到大批来信,人们反对他,抱怨他干涉他们的权利。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愿意,有权开车出车祸而死去。
很多人认为,劝告别人注意安全不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他们宁肯让上千的人去死、上万的人受伤。在艾柯卡看来,这些人还生活在19世纪。
艾柯卡反问这些人,难道不是有了行车执照才能开车吗?遇到红灯难道可以不停车?在有些州,不是规定骑摩托车必须戴安全帽吗?难道这些都能说成是政府过分的干涉吗?在文明社会中要不要应有的制约?
北卡罗来纳大学曾经作过一项极有名的意外交通事故调查结果。那项调查表明,使用安全带可以减少重伤50%,减少致命伤75%。在1960年年末,瑞典一项研究报告中说,经调查29000起使用安全带并发生车祸的案例,竟发现没有一人死亡。
根据全国公路交通安全局估计,如果每个驾驶员都使用安全带的话,全国一天的车祸死亡率至少可降低50%。
人们总是对他说,强制使用安全带是个无法实现的梦想。但是他不认为大多数人真的反对使用安全带,其实他们只是懒得用它就是了。调查表明,消费者并不反对使用安全带的主张,只是大多数人觉得它不方便,太麻烦,挺讨厌。
有人抱怨安全带的颜色同车内装潢的色调不配。他永远忘不了有封信上居然这么说:“安全带很占地方,而且坐上去也很不舒服。”
还有一个反对使用安全带的理由是:一旦出事后车内起火,系安全带反而影响迅速逃出去。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实际上在致命性的交通事故中因起火逃不出去的事是极少遇到的。
另外一种反对安全带的理由是,撞车后你很可能被甩出车外,又不是困在车内。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但毕竟偶尔才发生这样的意外。事实上,如果你被抛出车外丧命的可能性大大超过留在车内。
当然还有一些人认为,系安全带只在高速公路上有必要。但是许多人不清楚,在所有事故中,80%发生在市区,时速都是在40千米以下。
当初,飞机上也不是要求所有乘客都必须系安全带的。大概是1930年前后,才通过一项法案,规定所有民航飞机上的乘客都得系安全带。
今天,商业性飞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先进、更安全了,但法律仍然强制地规定,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每个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可见,安全带在地面上比在空中更有用。如果你坐飞机违反规定,不肯系安全带,那么机组人员有权把你轰出去,不让你坐飞机。
汽车里装安全带,起初只是为了赛车用。当1956年福特和克莱斯勒公司同时在新型号汽车里增加这项设备时,很少有人问津。短短的8年后,也就是到1964年,虽然强制使用安全带仍未提上日程,但安全带已成为所有汽车的标准设备之一。
艾柯卡说:“尽管当年的安全运动失败了,但我仍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我是提倡安全运动的先驱之一,我要为此继续奋斗下去。”
1972年,身为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柯卡亲自给50个州的州长写信,告诉他们福特公司拥护强制使用安全带的政策,并且呼吁州长们支持这一救命措施。
但直至12年后,当他着手那后来连续两年成为畅销书的回忆录时,美国还没有一个州通过这项法案。他继续在各种场合积极呼吁此事,他相信最终人们会觉醒的,只是所需时间会长一点而已。
不出艾柯卡所料,在20多年后的美国,各个州均为使用安全带而立法。各州都要求驾驶人和副驾驶座上的乘客系安全带,其中很多州更为严格,要求普通轿车的所有乘客都要系安全带,否则被发现就要受处罚。
关心国家的发展
几年前克莱斯勒公司差一点关闭,使艾柯卡比别人早几年就开始担忧财政赤字问题。那时克莱斯勒几乎被高利率害死。
因此早在1982年夏天,艾柯卡就在《新闻周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建议国家财政赤字减少一半。那时候,国家财政赤字只有1200亿美元。艾柯卡建议减少300亿美元的政府支出,增加300亿美元的税收。
在挽救克莱斯勒公司的亲身体验中,艾柯卡深深懂得那次的成功完全靠管理阶层、工人、银行界、供应商和政府间的共同合作。因此他心里想:为什么克莱斯勒公司“有难同当、机会均等”的原则不能用到解决国家财政赤字问题上来呢?
艾柯卡的计划很简单。首先,每年削减5%的国防预算。那样就可以节省150亿美元,而且不会影响到任何军火项目。
然后,他召集民主党人士宣布:“诸位先生们,我们已经削减了150亿美元国防开支,有难同当,请你们也从实行了40年的社会福利计划里减去150亿美元吧!”
艾柯卡认为,一旦削减30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那么在税收方面也得跟上。首先,应该增加150亿美元的进口石油附加税,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把油价稳定在每桶34美元左右。然后再征收15%的汽油使用税,这样又可以弄到150亿美元。
他说,即使加上这些新税,除了阿拉伯产油国以外,美国的油价在世界上还是最便宜的。这样做的结果,除了增加政府收益外,还可以形成美国的能源政策,今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再出现什么危机,美国就能够应付了。
“加起来,”艾柯卡说,“这4个150亿美元一年就将使国家财政赤字减少600亿。这个方案的好处在于,不管你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不管你是劳方还是资方,大家共同分摊。”
当艾柯卡草拟这个计划时,曾征求过所有他认识的华尔街大老板的意见:“要是总统在电视上宣布,政府将削减一半财政赤字,下面会有什么反响?”
他们一致认为,这个宣布将会带来全国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风潮。它将重新树立一个国家的信誉。它将证明我们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
不用说,美国政府并没有这样做,但并不是没有人响应。成千上万的《新闻周刊》读者给艾柯卡写信,拥护他的建议。艾柯卡甚至接到白宫一个电话,约他进白宫见总统。
艾柯卡走进白宫时,里根总统手里拿着那一期的《新闻周刊》接待了他。总统说:“李,我很欣赏你在上面写的,我也担心赤字太庞大。但是我的民意测验专家理查德·沃黑林告诉我,征收石油税的做法是最不得人心的,我不能这样做。”
“嗯,请等一下。”艾柯卡当时心里想,“难道治理一个国家就靠民意测验?更何况你们那种范围的民意测验能反映出主要的趋势吗?”
总统后来又谈到国防预算问题。他对艾柯卡说:“我们在卡特执政时期国防预算太少了。为了国家安全,我们不得不增加开支。你不了解全局情况。”
“那倒是真的,”艾柯卡回答,“我一点也不了解。但是,现在的国防开支已超过3000亿美元。我是个商人,信不信由你,我可以在任何一笔生意中变动5%而别人根本觉察不出来,而且我一直是这么做的!”
与总统的谈话当然是作用不大,也许里根只是应付一下舆论而已。在1982年夏天并未减少赤字。两年后,赤字已超过2000亿美元,而且对这庞大的赤字依然束手无策。
不幸的是,赤字只不过是当时美国经济衰退的冰山一角而已。艾柯卡对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减弱忧心忡忡,但那不是他一个企业家能解决的,哪怕是这样一个被看作美国英雄的人物。
艾柯卡还对美国弥漫着严重的投机气息和不合理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了抨击。他说:“美国完全忽略了强大经济实力的真正来源,现在已经从原来一个重视生产投资和消费投资的国家,蜕变成一个迷恋票据投资的国家。”
他说:“于是一些最大的公司花大量钞票去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这些资本都到哪里去了?造新工厂了?买新的生产设备了?搞技术革新了?有一些,但不很多。大部分钱都到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然后转借给外国了。”
他说:“而今,美国最大的工业是汽车、钢铁、电子、飞机和纺织。如果我们想维持千百万个职业,我们就必须保住这些工业。这些工业是服务行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市场,它们对我国的国家利益是至关重要的。倘若没有强大的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和汽车工业,何以维持国防系统的脊梁?没有一个强大的工业基础,那么我们就得吻别国防安全了。”
艾柯卡与某些谈论产业政策的人不同,他不主张政府来决定胜负,决定哪些该办、哪些该停。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政府来决定这些并不明智。
对于政府投资,艾柯卡指出,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保罗·沃尔克又给墨西哥10亿美元以帮助过去借款给墨西哥的那些美国大银行。这位银行行长一夜之间就把钱贷出去了,没有经过国会听证会。但是一个真正的美国公司克莱斯勒想要借12亿美元以便挽救行将破产的局面,却在国会里被困几个星期。
对于产业计划,艾柯卡说,既然我们的军事和农业都能有各自的产业计划,为什么工业就没有一套产业计划呢?
艾柯卡还提出了6点建议,作为制订新产业计划的基础。
“我们会成功吗?”在艾柯卡提出这些建议后有人问他。他说:“为伟大的目标而奋斗,即使失败也是光荣的,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只要我们努力,我相信我们会成功地重整旗鼓,振兴美国。”
艾柯卡说:“美国是个拥有富饶国土和人才济济的国家。只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坚定的领导和全体美国人民的支持,我深信,我们这个国家将再次成为希望和自由的象征!”
当了四年志愿者
当1982年上半年里根总统请艾柯卡出任埃利斯岛自由女神像百年纪念委员会主席时,他正在为克莱斯勒公司的生产和债务忙得四脚朝天。虽然这个主席职位只是个主要负责筹款的志愿者身份,但他还是欣然地接受了。艾柯卡没想到这一干就是4年。
许多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干这个差事?你的工作还少吗?”
艾柯卡说,当这个纪念委员会主席完全是出于对他父母的爱。因为在很小时,他的父母就常常对他谈起埃利斯岛,还领他来过几次。
他们当时移民到美国时,就是从那里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的。那时他们很穷,既不懂英语,也不知道该找点什么工作,而现在他的全家都生活得很幸福,并完全融入到这个国度里。埃利斯岛对艾柯卡和他的父母来说,已经成为他们人生经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艾柯卡参加了当年他父母多次提到的那尊雕像的修复,也参加了纪念活动,他能体验到作为移民所体验到的那种感受。事实上,在他参与了与此有关的一些活动后,发觉差不多每一个移民到美国的人都有同样的心情和感受。
埃利斯岛,这个纽约市曼哈顿区西南上纽约湾中的小岛,作为1892年至1943年间美国的主要移民检查站,曾经从这里踏上美国国土的人有1700万之多,他们繁衍生息,至今已经有了上亿人,这差不多是美国人口的一半,他们的根都在埃利斯岛。
辛勤工作,获得幸福的生活,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这些都是自由女神和埃利斯岛所象征的意义。
艾柯卡有了一个成功的生涯,是美国这个国家给了他成功的机会。而正是靠所有人的勤奋有效的工作,也才使这个国家变得强大。艾柯卡紧紧抓住了机会,不是靠侥幸取胜,而是整整奋斗了40个寒暑。
正如艾柯卡所说:“自由只是一张入场券,如果你想生存下去并获得成功,你必须还要付出代价。”
刚开始筹款时,艾柯卡只有一张捐赠的桌子和一把椅子。然而,他很快发现,一切都是那么顺利。
一天上午,一位先生走进艾柯卡的办公室,对他说:“艾柯卡先生,我到这儿来,是为了给你一张支票。”
艾柯卡接过来,发现支票上竟然是100万美元。
“我可以把这张支票给你,但有个条件,你不能把我的名字透露出去。”
这个人的经历与艾柯卡差不多,他小时候跟母亲一同来到美国,后来发了财,他想报答一下这个国家,也以此来纪念他的母亲。
新泽西州一位老太太,寄来了1000美元。
艾柯卡亲自给她写了一封感谢信,并很快寄给了她。
不久,这位老人又寄来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艾柯卡给她打了电话,对她表示感谢。老人很高兴:“你真好,艾柯卡先生,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后来她又分别寄来了3张支票,一张是25000美元,一张是50000美元,另一张是75000美元。
艾柯卡还收到一位80多岁老人寄来的10000美元的支票,在信中,这位老人说,他没有别的要求,就想免费得到一本艾柯卡先生的自传,因为在图书馆要两个月才能拿到。
还有学校里的孩子们,他们把零用钱都寄了来。有一个孩子寄来一块钱,他在信里写道:
亲爱的艾柯卡先生:
这是我这星期的零用钱,请把钱用到正地方。
在艾柯卡当了4年志愿者的时间里,一共筹集到了3.05亿美元,比预定的多出了7500万美元。
1986年7月3日,自由女神像修复庆典终于召开了。那天,主持庆祝会的艾柯卡把话筒交给里根总统时,心潮澎湃。里根总统简单地讲了几句话后,转过身,凝视着纽约港口,按下了发射激光的按钮,光束一下子照亮了自由女神像,欢呼声骤起……
里根总统按下另一个按钮,自由女神的火炬重新燃烧起来,同时,在一个100人组成的交响乐队演奏的音乐声中,500人组成的合唱团唱起了《美丽的亚美利加》。
瞬间,无数的焰火腾空而起,在港口上空爆出美丽的花朵。艾柯卡又一次想到了爸爸尼古拉。爸爸走过自由女神像时,他刚12岁,现在自己已经60岁了。大女儿过几天就要结婚了,美国的另外一代人,即将诞生。
艾柯卡是带着母亲来参加庆祝活动的。她的身体还很硬朗,在游艇上,跑来跑去。她太高兴了,如果艾柯卡的父亲还活着,也会和她一样。
艾柯卡跟在母亲身后,陪着她东看看西转转,累得气喘吁吁。但他不在乎,他希望看到她总是这么高兴。
“那是什么?”
“噢,妈妈,那是……”
“那么这个呢?”
母亲就像个孩子,问来问去。艾柯卡不厌其烦地向她解说。还有什么比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更重要呢?在他的父亲尼古拉在世时,艾柯卡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或者共度节日,有时还会和他们一起去旅行。
父亲去世后,艾柯卡更加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虽然母亲的身体很健康,但艾柯卡觉得和母亲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珍贵。艾柯卡感到,爸爸和玛丽都已经去世了,对其他人的爱更要及时。
经常会有人问艾柯卡:“你这辉煌的成就是怎么获得的?”
艾柯卡这时总是想起父母的教诲,那就是靠自己奋斗,尽量争取受教育的机会,然后去干一番事业。不要只是站在那里不动,要干出点事来。虽然不是轻而易举,但只要你锲而不舍,努力奋斗,便会惊异地发现,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只要你想得到,就一定能办得到。
当生活无着时,艾柯卡的母亲曾经到丝厂做临时工,很辛苦,也经常受到欺辱,但她认为那样做很值得,因为可以为艾柯卡赚点钱供他上学吃午饭用。当艾柯卡遇到困难时也和他母亲一样,从来都是勇敢面对,因为他认为那样做很值得!
退而不休的老人
1992年,艾柯卡从克莱斯勒退休,但却始终闲不下來,他做过电动自行车,也和通用汽车合伙开发过社区电动车,甚至投资过一家加州炸鸡连锁店。“有事就做,我从不规划如何退休。”他说。
他还投入大量资金与心血,成立艾柯卡基金会,赞助糖尿病新药的研究开发。20年前,他的结发爱妻玛丽因糖尿病去世,“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我一定要找出治好糖尿病的药。”
他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专心致志干他想干的事,并享受天伦之乐。但在退休15年后,那个直率敢说的艾柯卡又回来了。
2007年5月14日,戴姆勒与克莱斯勒9年的联姻,在投资银行家们喧嚣的报价声中走到了尽头。
全球汽车业最受瞩目的超级联姻,最后还是被拆散,克莱斯勒落到卖给私募基金的下场,大家都想听听这个曾经让克莱斯勒起死回生的艾柯卡怎么说。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分手的消息公布当天,艾柯卡洛杉矶家里的电话铃声就响个不停。
“是戴姆勒搞砸了克莱斯勒!”对克莱斯勒,艾柯卡大炮一开口,果然直奔靶心。
他应邀为《商业周刊》写稿,毫不客气地猛批这种他从一开始就不看好的跨国合并。他说,1998年两公司合并时,克莱斯勒是全世界最赚钱、生产成本最低的汽车公司之一,状况非常好。结果,“不到10年,戴姆勒就把克莱斯勒推下了悬崖。”
艾柯卡再度成为媒体极度关注的人物。朋友都劝他,讲话、下笔不要太冲动,他大声说:“我都82岁了,怕什么?!”
一直笔耕不辍的艾柯卡在6月27日出版了他的第三本新书《领导人都到哪里去了》。书中火力全开,猛批美国的领导危机。
“我不是故意贬低谁,而是想要放一把火;我直言不讳,是因为我还抱有希望。”艾柯卡痛恨袖手旁观,他号召读者“把领导人找回来”。
这本书的出版刚好让艾柯卡赶上评论戴姆勒与克莱斯勒的分手热潮,也让他除了痛批布什,还能逐一评论那些总统大选候选人。
艾柯卡强调,这是个迫切需要领导的时代。美国人必须清楚地认识他们的候选人,踊跃投票,选出具有素质的未来领导人,即他们要具备好奇心、创新、沟通力、品格、勇气、使命和信念、魅力、能力及常识等素质。
他还指出参加2008年大选的领导人最重要的4种素质,将是好奇心、沟通力、品格与能力。
“难道只有我受够了吗?我们的愤怒到哪里去了?我们早该发出怒吼了。”《领导人都到哪里去了》开篇,艾柯卡就直入主题,不吐不快。
“一群无能的笨蛋正带领这个国家走向危崖险峰,一堆企业黑帮正在把我们洗劫一空;我们无法在飓风肆虐之后重建家园,就连油电混合车也做不出来。然而,我们不但不生气,竟然还跟着政客一起点头说:‘坚持到底!’坚持到底?开什么玩笑!这里是美国,不是‘泰坦尼克号’!”艾柯卡在书中写道。
从布什政府、国会效率、学校教育、肥胖症到医疗保险,对时局深深不满的艾柯卡,在书中警告美国正在变成一个“人民普遍吃太多、太爱吞药、太爱看电视、太爱听iPod、抢购成瘾,得了注意力缺乏症的国家”。
艾柯卡还提到了能源政策。他坦白认错,他这辈子都在替一个污染环境的产业工作,对于环保问题,确实了解得太晚。
2000年总统大选,他支持布什而不是戈尔,因为他当时认为戈尔大谈全球变暖,有点儿神经过敏。后来,艾柯卡看了戈尔的纪录片《不愿面对的真相》,他半开玩笑地对朋友说:“从来没想过我会花8美元,去看戈尔主演一场电影,但它让我开了眼界。全球变暖的确很严重,以前我一直不相信,直至我离开汽车业多年后才认清真相,变成了相信者。”
艾柯卡认为,面对危机,要靠伟大的领导人。遗憾的是,布什与国会恐怕都不是好榜样。艾柯卡引用了民意调查结果来说明这个问题:75%的美国人认为布什领导方向错误;高达80%的人更认为整个政府,包括国会,都已经完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政客们眼里只有政治利益,谁也不愿意面对真正的难题。
能够号召我们采取行动、问心无愧的领导者在哪里?他问道,真正的领导者总能带领我们向上,激发我们做得更好。如今,伟大的领导人都到哪里去了?
“艾柯卡要美国醒过来吧!”新书的封底写着几个大字。
全书像是一场激昂的咆哮,艾柯卡骂得淋漓尽致,可也让人替老先生的血压捏把汗。不过,毕竟是享誉全球的传奇领袖,他没有忘记告诉读者如何挑选领导人。
领导是什么?“找对人才,组成一个好的团队,订出各种目标的优先顺序。”他说。而领导人也必须经常自问:“谁在追随我?我要带领这些人走向哪里?”
艾柯卡以他80多岁的高龄,仍然在考虑着汽车业乃至国家的前途,这让他的朋友们敬佩不已。他的一位朋友说:“他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奋斗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开拓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