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减轻徭役的措施
西汉初年,由于楚汉之际的战乱,致使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凋敝。面对这种残破局面,汉高祖刘邦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大力减轻人民的徭役负担。
汉代减轻徭役负担的措施,使汉代赢得了宝贵时间,增强了朝廷实力,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开国盛世,为汉武帝北驱匈奴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汉代的徭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徭役包括兵役在内,狭义的徭役则是指兵役之外的无偿劳役而言。因此,从广义的角度着眼,汉代的徭役是同兵役联系在一起的。
汉代实行征兵制,凡符合年龄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因而往往同徭役的征发混在一起。这是汉代徭役的重大特征所在。
西汉初年,汉武帝为减轻徭役负担,采取了很多政策和措施。在当时,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12年,回关东的免徭役6年。
军吏卒无爵或爵在大夫以下的晋爵为大夫,大夫以上的加爵一级,并一律免除本人及全家的徭赋。归农的军吏卒,按照爵级高低,也就是军功大小,给予田宅。
他们之中除少数高爵的上升为地主外,大部分还是一般农民。
汉武帝的“轻徭”措施,使这些人在和平安定环境中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是汉初稳定农村秩序、恢复农业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
汉惠帝后期,无为思想在政治上起着显著作用。丞相曹参沿袭萧何辅佐汉高祖的成规,无所变更。在这15年中,很少兴动大役。汉惠帝时修筑长安城,每次发民为期不过一月,而且都在冬闲的时候进行。
汉代徭役中主要有更役、正役与戍役三种类别。每年服徭役一月称为更役,亲自服役的称为践更,不愿服役的可纳钱300雇人代理叫做过更。
服兵役两年称为正役。正役一年在本郡为步兵、水军或骑士;另一年在京师屯戍,称为卫士。他们必须在边郡屯戍一年,称为戍役。此外,汉代还把以役抵罚款,抵赎金和抵债的劳役总称为“居役”。
更役服役的地区,一般多在本郡县。如汉惠帝之两次筑长城,所征发的服役者,都是长安300千米内的成年男女,而不及于其他地区的服役者,便是更役不出本郡县之证。
但是,也不排除有远离本土的更役,这便是“外徭”。外徭是应服更役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是远离本郡县的更役,而且是役期较长和劳动强度大的更役。“外徭”在当时的朝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当时,治河卒系征发更役之卒为之,更役本为一个月,而此因治河之紧急需要,延长至6个月;而且治河之役,不比一般徭役,格外艰辛。
因此,朝廷为了劳赐这些服役者,对他们中不是因为代人服役而没有获得平价每月2000雇更钱者,便允许他们以治河之役期抵消其应服的戍边之役6个月。除了治河以外,戍边也是外徭的任务之一,只是相对较少。
汉初的役龄和役期之制同秦制相同,但始役年龄的起点由15岁傅籍,至汉景帝时变成了20傅籍,至汉昭帝时变为23傅籍。从此遂成定制,至东汉而无变异。至于止役年龄,也在逐渐下降。
汉景帝、汉昭帝先后改变傅籍年龄,以及缩短服役时间,实为执行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措施,表明人民的徭役负担的减轻。
汉代服更役者,承担着郡县的各种杂役。汉惠帝两次修筑长安城,都是调发长安周围300千米内男女10多万人为之。
汉武帝时在全国各地兴建水利工程,也动辄发卒数万或数十万不等。汉代的治河之役也不少,最突出者为汉武帝时与汉成帝时的几次治河之役,每次超过役期。此外,还有煮盐、采矿、冶铁及制作器物之役。
汉代免除徭役的条件,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其表现形式也五花八门。但总的说来,不外“赐复”、“买赐”、“爵复”3种类型。
第一类型的免役特权,来源于朝廷的赏赐,简称为“赐复”。例如:勤于耕织而纳粟帛多者,年龄高者,援军、“从军”有功者,居于特殊地区的居民,有特殊身份者,还有就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和实行某种政策而实行的赐复。
“赐复”,都以朝廷对百姓施仁政、布恩德、行赈济和奖励等方式出现,主要实行扶植与优待措施。当然,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在获得免役权利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均等性与阶级性。
第二类型的免役特权,来源于服役者用钱财买得,简称为“买复”。入粟于朝廷者,入奴婢于朝廷者,入羊于朝廷,总之,为朝廷牺牲了个人利益的人,都可以获得免役特权。
第三类型的免役特权,来源于爵级,简称为“爵复”。这种因爵位而免役的情况,同上述因入粟于朝廷等而获得免役者不同,因为它不属于“买复”的范畴,而是通过爵位而自然享有的特权。
综而观之,汉代免役的“赐复”、“买复”与“爵复”3种方式,除第一种可能包括个别一般农户外,其余都是以官吏、将领、贵戚、地主、富商为对象的。
汉代还逐步形成了一种带有职役性质的特殊徭役制度,这就是“吏役”制。两汉时期的服役“吏”,或来源朝廷招募,或来源于朝廷征发,再以之配置于各级朝廷。他们既承担土木建筑,又被用于从事各种杂役,还有从事屯田劳役的,更不乏采矿、冶炼、制作器物和放牧国有牲畜者。
他们不同于更卒、戍卒的地方,在于其服役往往是通过其所任职务去实现的,故谓之职役。他们服役的年限,比一般更卒、戍卒要长,而且在军队里的服役“吏”,其俸禄也比戍卒要多,因而在身份方面,他们也略高于更卒、戍卒。
但是,所有这些,并不改变他们作为特殊的服役者的身份性质,只是其地位的卑下,服役的繁杂,以及另立吏籍、世代相袭、可供赏赐等特征尚未完备化和固定化而已。在整个吏役的发展过程中,两汉时期处于其初期阶段。
关税在汉代,包括内地关税和国境关税两种。内地关税是指对通过主要关卡的货物的征收;国境关税则是指同匈奴等民族通商贸易所征的税。
汉初,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沟通各地财货,活跃城乡经济,把“关”也撤掉了。
汉景帝时,因吴、楚、赵、胶西、济南、淄川等联合发动叛乱,又复置诸关,但没有说明收税之责。后来才有明文记载,在武关设官收税,不过税率不高,所收的钱,也不列入朝廷财政,仅供“关吏卒食”,所以财政意义不大。
汉代对酒实行专卖,始于公元前98年御史大夫桑弘羊建议“榷酒酤”。但只实行了17年,因在盐铁会上遭到部分官员的反对,不得不做出让步,改专卖为征税,每升税4钱。东汉时,因所属统治区缩小,又常遭水旱之灾,所以一再禁止私人卖酒,可见一般情况下实行的是私人经营朝廷征税制。
西汉的专卖政策,是同汉代的国策相适应的,特别是汉武帝时,为了满足其安边扩土的需要,广开财源,所以,对盐、铁、酒实行专卖,以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
汉代对车、船所有者征收的税,始于西汉武帝年间,征收的对象为商人和除官吏、三老、北边骑士以外的其他车、船所有者。凡商贾的轻便车每辆二算;其他人有轻便车者,每车一算;如属官吏、三老、北边骑士,其占有的车不征税。五丈以上的船征一算。
总之,汉代徭役理顺和加强了社会秩序,促进了朝廷基本建设的发展,有力地保卫了朝廷安全,成为朝廷大一统格局的重要措施之一。
[旁注]
关中 秦汉时期的关中就是现在的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地处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大散关,东至渭南潼关,南接秦岭,北至陕北黄土高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自西周起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如西周、秦、西汉、唐等,历时1100多年。
关东 秦汉时期的关东指的是函谷关以东。秦汉时普遍用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分别称关东、关西。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市,明以后俗称“关东”,清代后又称满洲或东三省。
曹参(?~公元前190年),泗水沛,即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为刘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
萧何(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今江苏省丰县人。是汉朝初年丞相、西汉初年政治家。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一。谥号“文终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制订汉律《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辅佐汉高祖死、汉惠帝两位皇帝。
汉昭帝(公元前94年~公元前74年),原名刘弗陵,汉武帝崩后继位。继位后减免田租、口赋等税收。汉宣帝刘询即位后更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措施,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昭宣中兴”或“西汉中兴”。
汉成帝(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即刘骜,西汉第十二位皇帝,谥号“孝成皇帝”。在位期间,生活荒淫,宠幸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怠于政事,将朝政全委托给外家诸位舅舅,大权逐渐为王氏外戚掌握。后因中风死于长安未央官。
职役 封建朝廷按照户等高下,轮流征调乡村主户担任州县公吏和乡村基层组织某些职务,称差役。这些职务如由封建朝廷出钱雇人担任,则称“雇役”。差役、雇役、保役及义役都是实行职役的方法。
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汉武帝时大臣。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朝廷财政近40年之久。终汉武帝一代,桑弘羊忠心耿耿,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为武帝屡败匈奴,多次出巡耀武扬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老 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并间置国三老。三老也通常作为一种职务的名称,即具备正直、刚克、柔克三种德行的长者。一般来说权利、任务类似族长之类,只是族长的对象是一个宗族。
[阅读链接]
公元前121年秋天,匈奴的浑邪王、休屠王决定投降汉朝。汉武帝担心他们诈降,命令霍去病率军迎击。
匈奴人见到汉军,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想投降,于是霍去病骑马闯入匈奴军营与浑邪王相见,迫使浑邪王所部渡河降汉。汉武帝大喜,赏赐了有功将士和匈奴降众数十亿钱,并封浑邪王为漯阴侯,食邑万户,封其部下等4人为列侯,加封霍去病食邑1700户。
由于这两部的投降,汉武帝同时减去陇西、北地、上郡一半的戍卒,以减轻天下的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