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

为进入天国而奋斗固然是崇高的,但是活在这凡世也美妙无比。那就让我们做人吧!——莫扎特

荣获“骑士”封号

1769年,莫扎特13岁了,他已经从一个小神童成长成为一个天才少年了。

他童年时的圆脸逐渐拉长,变为成年人棱角分明的脸型;他的鼻子变高、变长,眼睛更加前突,而不那么明亮了。他那结实的下颚底下的陷窝已经变浅了,构成了他所特有的松弛小褶。

他一下子长高了许多,穿的一切都显太小。他的四肢长得更粗、更有力了。不过,他的嗓子唱歌根本不行,他既唱不了高音,也唱不出低音,连5个纯音都唱不到。这使他很烦恼。但他还能弹奏,于是,他就用琴声来代替想要唱歌的想法。

自从1767年莫扎特从维也纳回到萨尔茨堡之后,在利奥波德的推荐下,西吉斯蒙德大主教就给了莫扎特一个宫廷“乐队指挥”的职位。这是一个较低的乐师头衔,其实是徒有虚名。只不过,从那时起,他常常要应召谱写教会音乐。

在此后的近两年时间里,莫扎特写了很多宗教音乐,同时创作了几首大型器乐合奏曲:嬉戏曲、娱乐曲和小夜曲。

这些作品都是用民间曲调占优势的舞蹈曲或群众性的小曲自由结合而成。像这样的作品在维也纳和奥地利国家南部是非常流行的,它也是莫扎特父亲最喜欢的体裁。

莫扎特模仿了他们的范例,很快掌握了这种娱乐音乐的风格和特性,并且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和富于幻想的激情丰富了它。

这年年底,莫扎特父子俩收到了对他们很友好的维也纳宫廷作曲家加谢的来信后,他们决定前往意大利开始新的旅行。

美丽的意大利半岛,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造就伟大艺术家的摇篮。每当人们提起意大利来,就自然会想到画家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等文化巨人。这是一个令人无限神往的地方。

意大利的音乐,特别是意大利的歌剧举世闻名。各国不知有多少著名的音乐家都先后到过这里,受到这里音乐文化的熏陶而成就卓著。

当时,往往只有在意大利得到修炼,通晓意大利的风格和在意大利博得声誉的音乐家,才能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利奥波德计划这次意大利之行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好不容易得到主教大人的假期。不过,为了争取这次的假期,主教大人在利奥波德和儿子离开时起,就停发了他们的薪水。

此时,莫扎特已近14岁,他的姐姐也已经长成大姑娘了。成人的玛丽安妮已不方便抛头露面再进行演出。为了挣钱贴补家用,她留在家乡给别人上音乐课,顺便可以照顾母亲。因此,此次旅行仅有莫扎特父子,比起前几次少了一些家庭的温暖。

1769年12月的一天,父子俩出发了。他们的行动路线计划得非常周密,首先沿着萨尔茨堡去米兰的通常路线向南进发,然后直插意大利半岛。

作为一个音乐神童,莫扎特早已名扬四海。他和父亲一进入意大利境内,就立即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

每到一站,莫扎特都要举行一场音乐会,这些音乐会场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在一些天生就有音乐感的意大利人面前,莫扎特每一场演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意大利人为他而倾倒。在曼图亚地区的报纸上曾有人这样评价他,他们称“莫扎特是为了压倒所有被公认的音乐大师而降生到人间的”。这种赞誉表达了意大利人对莫扎特无比的厚爱。

在意大利各地的精彩演出,莫扎特产生了轰动效应。

一次,他们父子在演出之余到某个城市观光市容,走着走着,前面挤满了由四面八方拥来的人群,沸沸扬扬。父子俩怕是有人聚众闹事,望而却步,但是好奇心又驱使他们想走上前去看个究竟。

哪曾想到,人群里竟有人突然高喊着说:“看,就是那个年轻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莫扎特!”

这人的声音刚落,人群里的其他人也异口同声,大声地说着:“莫扎特,你好!莫扎特,我们向你致敬!”

众人簇拥着,几个年轻人竟把莫扎特抱起来,举到半空。人们欢呼着,跳跃着。莫扎特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音乐是最能沟通人类情感的艺术,它能使你在异国他乡找到朋友和知音。他感到无限幸福。

莫扎特父子又来到意大利的另一城市米兰,在那里,他们和菲尔米安伯爵结成了好朋友。

菲尔米安伯爵是个颇有地位的米兰贵族,他很喜欢莫扎特。他聘请莫扎特为米兰剧院下次的圣诞节庆典写一部歌剧,莫扎特欣然同意,并决定漫游意大利以后完成这件事。

而后,他们又前往巴马。莫扎特在巴马臭名昭著的“巴斯塔德拉”家里聆听了驰名世界的意大利式歌唱,演唱者就是声名显赫的露克莱齐姬·阿吉亚利。她能用纯净的嗓音极其轻松地唱出高得难以置信的音符。要不是莫扎特亲耳听见,他真不相信谁能唱到小字三组上的C音。

莫扎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信讲述给妈妈和姐姐,在介绍演唱者阿吉亚利时,他还附上了巴斯塔德拉实际唱过的音调和乐段。

1770年3月,莫扎特父子俩来到了世界大都市罗马。这里是莫扎特父亲利奥波德最向往的地方,在他们到达后的一个星期三的下午,父子俩去瞻仰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是罗马16世纪20年代时期的最杰出的瑰宝,人们除了赞赏它的建筑之外,更惊叹于它的壁画。

西斯廷教堂中的礼拜堂是人们最常去的地方,它的天顶总共有1000多平方米,天顶上面的画以旧约《圣经·创世纪》为题材排列而成。组画共分三组,即叙述世界的创造、人的堕落和挪亚的故事。组画两侧各有6个高28米的先知和巫女。

这些画是著名画家米开朗基罗花了四年又三个月,每天爬在18米高的脚手架上,仰着脖子完成的。

当杰作完成之后,米开朗基罗的颈椎已经向后变形,看书时只能把书放在身体的正上方才能阅读,而他只有37岁的人却已形如老翁。他那宏伟壮丽的组画让整个罗马为之轰动。人们感谢上帝让米开朗基罗与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莫扎特欣赏着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画面,赞叹着罗马艺术的伟大。突然,教堂里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莫扎特仔细一听,发现是歌手正在演唱一首著名的多声部赞美诗《愉快的圣咏》,和谐、庄严、优美的歌声飘进了莫扎特的耳朵。

这首曲目正是莫扎特奉若神明、梦寐以求的乐曲,他多么想把曲谱借来一睹为快。

莫扎特决定试一试。当时他和父亲都穿着漂亮的衣服,说着德语,父亲利奥波德直截了当地让仆人请瑞士卫兵闪开。士兵们看着他们亮丽的服饰,把莫扎特父子当成是一个德国贵族,而有些人则以为莫扎特是个王子。

就这样,他们顺利地进入教堂,来到了红衣主教们的桌前。莫扎特站在了两位红衣主教的椅子中间,其中一位是红衣主教帕拉维希尼,他向莫扎特点了点头,说道:“请您悄悄告诉我,您究竟是谁?”

莫扎特微微一笑,小声地说:“我是奥地利萨尔茨堡的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红衣主教大吃一惊,说道:“什么,您就是那个传闻甚多的有名的小男孩?”

莫扎特听后问道:“您不就是红衣主教帕拉维希尼先生吗?”

大主教说:“是啊,你问这干什么?”

这时,莫扎特说:“我们有几封带给主教阁下的信,并请求晋见他。”

听完这句话,红衣主教高兴极了,他夸奖了莫扎特的意大利语,又说:“我也能说几句德语。”

莫扎特告诉这位红衣主教自己想要借《愉快的圣咏》的想法,遭到了主教的拒绝。此后,他们才知道,原来,《愉快的圣咏》是西斯廷教堂最珍视的曲目,教堂里的任何音乐家都不准擅自取走其中的任何一部分,也不准自己、或通过别人抄录,违者必将开除教籍。

莫扎特为自己的鲁莽感到很遗憾。在告辞时,他礼貌地亲吻了红衣主教的手,主教大人从头上摘下帽子,非常恭敬地施了一个礼。

尽管莫扎特没有得到想要的曲目,但他还是有办法将它得到。

离开教堂,莫扎特再次回到礼拜堂假装欣赏起壁画来,但此时的他已经无心观赏米开朗基罗在拱顶上所作的画,而是紧张地、全神贯注地倾听从教堂传出的音乐,好让每个音符都镌刻在他的记忆里。

《愉快的圣咏》一结束,父子俩就急急地赶回旅馆,莫扎特一把抓起纸和笔,爬上一张椅子,把整个《愉快的圣咏》乐谱全默写出来了。但他还不太有把握的几处是:一段二部合唱的谱子、古典教堂音乐风格的几种传统形式,和《愉快的圣咏》整个缺乏明显的节奏这一特点。

隔了一天,正好是星期五耶稣受难日,莫扎特又来到西斯廷教堂,把写好的总谱夹在帽子里,再仔细地聆听了一遍《愉快的圣咏》,他发觉有两个地方的音符错了,而其余则完全准确。

从此之后,这个“绝密的”从不外传的秘曲就再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不久,莫扎特搞到秘不示人的《愉快的圣咏》乐谱的奇迹以及帕拉维希尼主教与莫扎特的对话自然地流传了出去,但莫扎特不仅没有被开除教籍,还应邀带着这份总谱到一次聚会上去。

会上,西斯廷教堂的演唱者之一克里斯托弗利证实了这份总谱的准确性。于是,这神奇的事件成了当时人们的美谈,莫扎特也为此事得意了很久。

1770年7月的一天,在莫扎特父子即将离开罗马的时候,突然接到教会的通知,罗马教皇要在7月8日那天接见莫扎特。

这可是个可以让利奥波德一直挂在嘴上值得炫耀骄傲的事。但他也为此担心起来,因为毕竟是莫扎特泄露了西斯廷教堂的秘不示人的乐谱,他有些害怕儿子会因为此事而受到牵连。

不过,担心归担心,他们依然打扮如新,前往教皇住所。

这天,莫扎特穿上了刚买不久的苹果绿的外衣,那衣服四周是带有玫瑰色的饰边和银色纽扣的。他戴上了一个白辫假发套,两鬓的头发则微微有些卷曲,再配上漂亮的白色丝袜、缎子内衣和别致的网式前褶。

然后,这个笑容可掬的美少年出现在罗马教皇的会客大厅里,人们的直觉就是“气度不凡”。而在这个气度不凡的美少年的身后,却是一个身穿崭新栗色波纹绸外衣,外衣四周饰有天蓝色镶边的男子,他就是利奥波德。

这一老一少站在一起,加上那精心考虑过的衣着和色彩,构成了一幅十分迷人的画面。

当教堂音乐响起的时候,教皇在一群人的簇拥下缓缓地走进大厅。接着,教皇殿下向莫扎特颁发了金制骑士敕令,同时赐给莫扎特以金质勋章和“贵族骑士”的封号,然后又是一段长长的乐曲。

按照常理,这样的封号会使很多获得者终生炫耀的。德国歌剧作曲家格鲁克就接受过这样的荣誉,此人曾对歌剧改革有过重大贡献,当他获得此封号后便终生以此为荣。

但莫扎特也许是从小就受到很多国王的赞许和赏赐,对这样的封号却并不以为然,回到住处以后,他拿起教皇的恩赐笑着对父亲说:

“让这份金制骑士敕令和‘贵族骑士’的封号放在旅行箱里和我一起去旅行吧!”

虽然莫扎特已经是一个小小的男子汉了,但他孩子般纯洁的心灵在此时却依然不变。

被授研究院院士

1770年8月,莫扎特父子从罗马出发,来到了那不勒斯。

此时,正是这个城市的演出旺季,莫扎特的演出自然成为旺季中的热门。人们甚至为这个美少年的演出才能产生了争论。

在一次演奏会上,莫扎特弹起了他喜爱的乐曲,但奇怪的是,当他弹奏完毕后,剧场里却一直不见有人鼓掌。人们只是在下面窃窃私语,一时间,喧嚣声、嘈杂声此起彼伏。

莫扎特正有些奇怪,这时,台下有个好心人从前面乐团的方阵中走上台来,附着莫扎特的耳朵轻轻说道:

“台下人们都在说,你手上的那枚戒指是有魔法的,所以你每次奏出最动听的乐曲时那戒指都在闪光。如果你能取下戒指,让人们听听你的琴声,我们将感到不胜荣幸。”

哦,原来是这样,莫扎特恍然大悟,他想:我的戒指又不会弹琴的,那不勒斯难道会被这种妖言所迷惑吗?

为了使这里的人们相信自己是有真实才能的,莫扎特让剧场人员拿走了他的戒指。然后,他像变魔术似的把双手正正反反地在观众的面前亮相,接着又捋起袖子,以表示无法私藏魔法。

莫扎特再次走到琴凳前慢慢地坐下了。琴声再次响起,莫扎特从低音弹到高音,一声比一声激烈,似乎给观众以一种清醒,乐曲随之倾泻而出,很多观众在一阵响亮的掌声之后才清醒过来。

他们终于知道,这不是魔法在起作用,于是热烈的掌声更加激烈,人们纷纷称赞这是真正艺术家的演奏。由于莫扎特在意大利的大小城市的轰动的演出,一个更实在的荣誉又在等待着莫扎特的到来。

9月,莫扎特父子来到了意大利音乐文化中心波伦亚。在这里,莫扎特有幸遇到波伦亚音乐学院的院士帕德尔·马尔蒂尼神父。他是欧洲著名的教会音乐和器乐的作曲家。他对莫扎特的才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马尔蒂尼对莫扎特进行了全面考问,对莫扎特在他给的那些主题上写的赋格曲大为赞扬。他给莫扎特讲了几堂课,并非常诚挚地关怀着他。在与马尔蒂尼亲密来往的两个月中,大大地发展了莫扎特作曲最难的部分,即对位技巧的自由运用。

意大利之行对少年莫扎特产生的影响中要数他的教诲最为宝贵。莫扎特一生中一直非常尊敬这位前辈。

在马尔蒂尼的推荐下,莫扎特还破例获得了波伦亚音乐研究院院士的殊荣。按照波伦亚音乐研究院的规定,年满20岁才有申请成为院士的资格,但是由于马尔蒂尼神父的坚持,使得14岁的莫扎特有了这个机会。

当然,院士的头衔并不是随意送给莫扎特的,而是经过了相当严格的考试取得的。这天下午,该研究院的院长和两个主考官例行接纳会员的考试程序,当着全体院士交给莫扎特一部应答轮唱的赞美诗,让他到一旁去把赞美诗谱上四个声部的曲调。

有的参试者需用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品,莫扎特只用去半个小时的工夫就交卷了。传看他的作品,使主考官们惊诧万分。作品完美、精致,天衣无缝,即使再苛刻的主考官也觉得无可挑剔。结果他得了满票,被授予波伦亚音乐研究院院士的荣誉称号。

莫扎特又一次成为人们瞩目的对象。当天晚上,父亲利奥波德迫不及待地给妻子和女儿写信告诉家里这一喜讯,他在信中说:

10月9日16时他必须到达研究院的大厅。研究院院长和两名主考官当着全体院士交给他一部应答轮唱的赞美诗,让他到隔壁房间去把赞美诗谱上四个声部的曲调。

监考员把他领进那个房间并锁上了门。他写完以后,主考官、所有在场的乐队指挥和作曲家们都检查了卷子,然后用黑、白二色圆球投票。得票全是白球,接着就招呼他进来。

他一进门,大家纷纷鼓掌、欢呼,并表示祝贺。研究院院长事先已经代表研究院通知他已被接纳为院士。他一一致谢,全部过程到此结束。

这时普林赛先生和我还被关在大厅另一边院图书馆的一间屋子里呢。大家都对他这么快就答完了卷子感到不胜惊异,因为以前许多人谱一首三行的应答赞美诗都得花上长达3小时的时间呢。

不过,你应该明白,通过考试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事先就告诫他,在这样的考试中有八项严格的规定。他只用了半个小时多一点儿就做完了。

其实,莫扎特成为音乐研究院的院士,是因为人们知道他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每次他听完音乐,都能作出些独到的评论和分析,有时甚至是毫无顾忌、直言不讳的。也就是从那时起,莫扎特形成了一个终身的癖好:喜欢对一首乐曲或作者作出入木三分的优劣评价。

比如,他常常对别人说:“这出歌剧还不错,不过太墨守成规。风格过时了,不适合再上演。他们的舞蹈夸张得太厉害,简直可怕。剧院倒很漂亮。”

莫扎特的这些评论使他在音乐界里除了妒忌他才能的人之外,又树起了一些敌人。直言不讳,使他的树敌大于他的音乐才能,而善良的莫扎特却并不知道这些敌人将对自己以后的发展造成怎样的危害。

创作歌剧轰动米兰

1770年10月18日,莫扎特父子返回到米兰。

米兰歌剧院正在排练莫扎特的大型三幕正歌剧《海洋之王,莱·第·邦托》。剧院邀请他亲自指挥,准备在圣诞节期间上演。

米兰歌剧院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剧院,早在他第一次来这里时,他就答应了菲尔米安伯爵为剧院写歌剧的事。

为了顺利地将此事完成,莫扎特带着歌剧的脚本一边构思,一边在意大利各地演出。这期间,他不失时机地在罗马和那不勒斯等地观看歌剧,熟悉各种类型的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熟悉意大利歌剧的特性。这对他的歌剧创作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条件。

从这年夏末秋初起,莫扎特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谱写宣叙调,并将它们寄给了米兰的导演。导演对莫扎特的乐谱非常满意,他立即邀请莫扎特父子尽快返回。

莫扎特在写《海洋之王,莱·第·邦托》之前,曾试着写过一部歌剧,那就是他两年前所作的维也纳歌剧《装痴卖傻》。

由于他当时还缺乏创作大型歌剧的知识,再加上剧院的意大利经理阿弗利乔对它的上演进行了拖延和推宕,各种各样的明争暗斗充斥其间,他的第一部歌剧最后夭折。

不过此时的莫扎特已受到了意大利歌剧的熏陶和名师的指点,再加上他已有过创作小歌剧的经验,所以他的《海洋之王,莱·第·邦托》写作进行得很顺利。

但由于这个歌剧反映的是古代的一个悲剧,所以谱写乐谱必须进入感情,这甚至影响了他的情绪。莫扎特在创作中有时沉入了深深的思考,这时,他就又会写些家信以调节自己的情绪。他在给母亲的一封信中说:

亲爱的妈妈,我实在写不了很多,因为写了那么多宣叙调,我的手指疼极了。求妈妈为我的歌剧一切顺利而祈祷,也为大功告成后我们能愉快地重逢而祈祷。

莫扎特的烦恼和祈祷是有道理的,因为他既要用音乐的音符达到叙述故事情节的目的,还要用音符表现出人们的对话,有时甚至要和剧中人说话吟诗的韵律相一致,这是一件非常严峻的工作。

然而,谁又曾想到,还有比这更严峻的事情威胁着莫扎特呢?

莫扎特为米兰剧院写新剧目的事很快被当地的音乐界知道了,人们不相信一个小孩子居然能写出能够在舞台上正式上演的歌剧。

意大利人认为,即使莫扎特写出来了,也是给德国人看的歌剧。然而当莫扎特创作完成之后,音乐界中的一些忌妒者又反对歌剧上演,后来又反对让莫扎特当乐队指挥。最后这一切都没能成功,他们就串通一气,向担任主角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巴纳斯可尼发出警告:不准演唱莫扎特的作品,否则将会得到报复。

为了达到挖走主角的目的,他们甚至把巴纳斯可尼调去别的剧组演出。但这些都没能阻止巴纳斯可尼参加莫扎特剧组的演出,因为她也喜欢莫扎特的这部歌剧。

莫扎特和父亲都被搞得忧心忡忡,处境十分可怜。然而,带有60人管弦乐队的彩排一开始,搞阴谋破坏的人和大肆诋毁的家伙们就瞠目结舌了,他们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这在意大利是一个好兆头,负责记录乐谱的抄写员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一旦莫扎特的剧目获得成功,来自各方的人士就会索要歌剧的乐谱,那么抄写员就得拼命地抄写乐谱,然后是出卖、分送给各方人士,而他们所得的钱常常比乐队指挥都要多。

不仅如此,看完彩排的菲尔米安伯爵也大胆地预言:“这部戏将轰动米兰!”

公演在12月26日举行。这天,舞台上的大追光灯亮起来了,首先照在饰有花纹的绛红色幕布上;帷幕渐渐拉开,追光灯又慢慢地照向舞台的一侧,一个矮小的身影向舞台中央走来,追光灯尾随着追向舞台中央。当那个身影刚刚站定,舞台上万盏灯火齐放光明。

14岁的莫扎特身穿一件苹果绿的外衣,镶着玫瑰色的饰边和银纽扣,缎子内衣领口上打着考究的网式前褶,头上戴着银辫假发套,英姿焕发地站立在那里,指挥鼎鼎有名的意大利乐队演奏自己的歌剧。

演出开始了,人们被剧情和音乐所陶醉,当演员每唱完一段时,台下就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狂喊着:“万岁,大师!万岁,大师!”

整个剧场沸腾了。

莫扎特的这部歌剧在米兰连续上演了20多场,每次大厅里都座无虚席这种盛况对整个意大利来说都是少有的。

莫扎特的处女作歌剧在意大利一炮打响,给了莫扎特父子极大的兴奋。利奥波德想要把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家乡的亲友们,同时,他这个萨尔茨堡宫廷乐队的副指挥,也不能太久地待在外面。

所以,当米兰的歌剧顺利地落下帷幕后,父子俩就急急地回到了家乡萨尔茨堡。

完成戏剧小夜曲

家乡是美丽的、宁静的,然而对于长期在外演出的莫扎特来说,回家让他最高兴的事仍然是见到他的宠物们。

这次,当莫扎特踏进家门时,金丝雀首先在笼子里鸣叫着欢跳起来,然后小猫也“喵喵”地向莫扎特打招呼。

可是,家里的那只小哈巴狗却已经被另外的一只小狗所代替了。这只小狗名叫宾派尔,它比所有的“前任”都更加认真地看门,认真地讨取家人的欢心,所以它比任何“前任”都更得到大家的宠爱。

宾派尔是一只世界著名的小型玩赏型博美犬,喜欢与人亲近。莫扎特轻轻的抚摸,立刻“博得”了宾派尔的信任,不久,他们已经形影不离了。

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停地把最好的食物往儿子的盘子里放。

莫扎特没吃几口就想要离开饭桌,母亲安娜立即将儿子拉过来坐好,并严厉地要求:“沃尔夫冈,在你没有吃到松开裤带之前,绝不准离开餐桌。”

面对母亲的特别要求,莫扎特无可奈何地耸耸肩,只好照办了。要知道,他在外边漂泊了这么久,父亲从来不会使劲逼他吃很多东西的,而关心他身体健康的母亲则总是巴不得他多吃点。

莫扎特虽然在外面有了很大的名气,也得到了很多赏赐,但在萨尔茨堡,他们一家还是属于社会地位低下的典型的中下层阶级。尽管他们在外边挣了些钱,但他们仍然成天为了普通的衣食住行而操心。

因为,萨尔茨堡的社会地位区分是十分严格的。

不管生活多么严酷、多么悲哀,莫扎特总能保持畅怀大笑的性格,这种天赋为日后的莫扎特生活解脱了不少苦恼。

回到家乡不久,莫扎特和父亲又很快返回了米兰,原因是菲尔米安伯爵已经从奥地利皇后玛丽娅·特蕾莎那里得到了口谕,要莫扎特创作一部抒情夜曲式的歌剧,准备在一次即将举行的婚礼庆典上演出。

原来,这位拥有16个孩子的皇后那难计其数的子孙中又有一位要结婚了,这一次是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费尔丁南德公爵。

莫扎特在米兰的一家旅馆为公爵婚礼创作了戏剧小夜曲《阿尔巴的阿斯卡尼奥》。

这家旅馆住满了音乐家,在他的楼上、楼下都有小提琴家,隔壁是一位歌唱家,另一边则是双簧管演奏者。莫扎特觉得在这个地方作曲真是美妙极了,它给他带来新的灵感。这就是莫扎特对嘈杂混乱的环境所抱的平静态度。

在创作中,那位歌剧剧本的创作者拖了几天才完成剧目,害得莫扎特必须在12天内写完全部总谱。莫扎特终于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了这部作品。这是用当时寓言体裁的牧歌伴随着芭蕾舞场面写成的,曲调新颖、优美。意大利人又一次被征服了。

莫扎特的歌剧《海洋之王,莱·第·邦托》和戏剧小夜曲《阿尔巴的阿斯卡尼奥》虽然和他以后的作品比较还不成熟,但是与当时许多优秀作曲家的作品相比,却毫不逊色,其中有不少精彩之处,令人折服。

向他订购小夜曲的皇后除去付给报酬以外,还送给他了很多的珠宝,这在当时是最宠爱的表示。

小夜曲的成功,使莫扎特更加相信自己的力量,他开始了对一种新的、更加宏伟的音乐体裁的探索,这为他后来在歌剧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铺下了一条坚实而又宽广的路。

小夜曲完成后,父子俩又回到了家乡萨尔茨堡,但利奥波德先生不想让儿子只在家乡做个职位低微的宫廷乐队指挥,他还希望儿子可以通过自己的本事干一番事业。

父亲明白为了拯救儿子就必须尽一切力量在萨尔茨堡以外为他找职位。为此,他们虽然回到了萨尔茨堡,但每当国外有贵族要莫扎特写作或是有了值得一写的题材时,莫扎特父子总是不愿放弃机会,欣然应命。

1771年,米兰的菲尔米安伯爵又邀请莫扎特创作歌剧《路齐奥·西拉》,父子俩再次离开家乡。莫扎特非常用心地写这部歌剧。这出歌剧细节安排巧妙,乐曲配器丰富饱满,成为莫扎特歌剧创作中的一个里程碑。

父亲看见了儿子的才气以怎样的力量施展开来。以前一直是模仿使他迷恋的意大利典范的少年,在这部歌剧里已经显示出鲜明的创作个性。

然而,《路齐奥·西拉》的演出虽有很大成就,莫扎特举行的音乐会也获得成功,但父亲想保证儿子在意大利一个宫廷里经常工作的企图终于失败了。他每次遇到那些慷慨赞扬莫扎特的意大利音乐保护者们那种小心翼翼和支吾搪塞的态度就感到非常的愤慨。

尽管如此,利奥波德先生还是不愿意轻易就放弃了这次的求职旅程,这年8月,他们又一次地来到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利奥波德清楚地记得,儿子6岁时去维也纳,皇后曾亲吻过他的额头,还送给他和姐姐每人一套礼服,并把一只镶有自己肖像的金表赠给了他,这是皇后赠给她最爱的人的礼品啊!

不久前,儿子在意大利获得成功的时候,皇后还向他订购婚礼小夜曲,赠给了他丰厚的礼品。这个时期,他们先前见到的维也纳皇帝弗兰西斯一世已经去世,皇后玛丽娅·特蕾莎的儿子约瑟夫继承了皇位。利奥波德带着儿子直接面见了这位年轻的新皇帝约瑟夫。

“哦,欢迎,当年的神童。”约瑟夫对过去的事情仿佛记忆犹新,他接着又问利奥波德,“怎么,你们又有什么大作来这里演出吗?”

利奥波德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意思:“当然,国王殿下,如果您或者皇后需要的话,我们可以随时效劳。”

约瑟夫殿下沉默了一会儿,拍拍莫扎特的肩膀说:“好吧,先在我这里住下。我这儿正好有个交响乐的谱子,请你帮助改一改。”

几天后,约瑟夫殿下命人为莫扎特举办私人音乐会,王公贵族、亲朋好友的掌声、赞叹声充满了莫扎特的耳鼓。但音乐会结束后,对于要莫扎特父子留下的事,约瑟夫陛下却只字未提。

终于有一天,利奥波德在一个房间的抽屉里,无意中瞥见了这样的几行字:

难道你竟让像乞丐似的在世界到处游荡的人败坏宫廷的风气吗?做母亲的为你感到羞耻。

利奥波德顿时觉得脑袋像要炸裂一样的剧痛。

原来,约瑟夫殿下本来是很想聘请莫扎特为宫廷作曲家的,为此,他写信请教在异地的母后。但玛丽娅·特蕾莎皇后却很耿直,她对四处宣传小神童的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先生的做法非常反感,她痛恨那种四处攀结贵族的商贾作风和那种把儿子当作商品推销给各王侯的做法,因此她坚决不同意这一提议,便为儿子书写了这样一封信。

特蕾莎王后给儿子的信使莫扎特错过了一次直接为宫廷服务的好机会。不过,此事对年轻的莫扎特来说并不在意,因为,在这个阶段,他唯一追求的还是创作,他还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的人生该怎样走。

当他再次回到故乡的时候,他已经16岁了,他在意大利的辉煌,是他早期荣耀的最后闪光。紧接着,迎接他的又将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