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葛洪之死

葛洪到罗浮山炼丹以后,邓岳又向晋成帝上表,补葛洪为东官太守,葛洪又推辞不去做官。邓岳只好让葛洪的侄子葛望为记室参军。

葛洪于公元 343 年去世,享年 61 岁。

据说,葛洪死的时候,给邓岳写了张条子,说自己要远行寻师,克期出发。邓岳得到了条子,狼狈往别。葛洪坐到日中,好像睡着了一样故去,邓岳来了以后,没有来得及见面。邓岳看葛洪的颜色,像活着时候一样,身体也很柔软,抬尸入棺时,尸体也很轻,像只有一身衣服一样,所以世上人都认为他“尸解得仙”了。

葛洪去世以后,因为历史记载上有葛洪要到勾漏去做县令的事,道书就进行附会,说葛洪在勾漏山曾经进行修炼,是道家所传的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在广西北流县城东北 5 公里,勾漏山脉的主峰下有勾漏洞。勾漏洞是因为洞内有勾、曲、穿、漏的特点而得名,包括了宝圭、玉阙、白沙、桃源四个洞,全长 1 公里。魏晋时的勾漏县治就在洞前。洞口建了葛仙祠,

洞内雕有葛洪像。洞前有唐宋以来 100 余则摩崖碑碣。洞内清邃深幽,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绮丽幻奇,非常迷人。洞中有宏伟的大厅,也有仅能过人的长廊,还有水清可涉的地下暗河。郭沫若曾经为风光秀丽的勾漏洞题诗说:

魏晋以来负盛名,洞天勾漏自天成, 电光射透蛟龙窟,风景争衡临桂城。不为丹砂思作令,期满纸虎愿从征; 苕华闻道敷红紫,绿满群山乐耦耕。

在福建霞浦县城南 10 公里,还有一座葛洪山。相传葛洪曾经于此炼丹, 所以称为葛洪山。山上有个石洞,洞中有石屏、石几、棋局,上面还有六个篆文,人们都认不出来。山岩上有“百姓”二字,洞口有石窍、石罩、石泓、泉眼通海,深不可测。山下有公元 282 年所置的温麻县址,已经成为废墟。

后来所建的城堡称为古县,旧址仍然保存着。山前有 10 座奇峰,清幽明削, 名叫展旗峰、旃檀林、文笔峰、石鉴轩、寿山星、翠罗屏、湛思池、偃杉塔、涅槃石、仙人冢。

葛洪是我国古代在炼丹术和医学上都有重要成就的科学家,他在总结秦汉魏晋以来炼丹术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些重要的化学原理,在我国以至世界的自然科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葛洪在政治思想方面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一边的,他在《抱朴子外篇》中对农民起义持否定态度。他提出了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政治主张,宣扬人能成仙的道教思想,使道教成为维持封建统治的工具。他本人也参加过镇压农民起义。他的著作中还有许多唯心主义的思想内容。

对葛洪在我国古代化学、医学方面的发展所作出的一定的贡献,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肯定。

在世界历史上,有很多政治上维护正统而在科学上有一定贡献的科学家,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他们的功过是非,既不能因为他们的科学贡献而隐讳他们的思想局限,更不能因为他们在政治上的守旧而把他们在科学的成就也一笔抹煞,这就是我们对待葛洪这样的科学家的正确态度。

葛洪用毕生的力量研究长生之术,但是它只活了 61 岁,说明所谓“神丹” 对人的身体并没有什么益处。但是,很多古人不这样看,例如陶弘景,他在实践中也无法达到长生不死的目标,于是他在晚年接受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认为修炼的效果主要不取决于炼养功夫,而是取决于前生修功积德的“缘业”。他认为自己长期修身炼丹,其不能成仙之故,就在于“缘业不及”。这种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虽炼丹不成,但没有对仙丹失去信心,只是相信“长生须有籍”,自己与仙道无缘。

养生成仙虽然是虚妄的,但是,陶弘景和葛洪一样,注重外丹,即“以药石炼其形”,炼出金丹来服食,这属于外丹,除此之外,他还发展了葛洪的学说,要炼养“精气”和“和气”,这属于内丹,包括存思、行气、导引等术,对我国的医药和化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在炼丹术方面,陶弘景著有《合丹药诸法式节度》一卷、《集金丹黄白方》一卷、《太清诸丹集要》四卷、《炼化杂术》一卷、《服云母诸石消化三十六水法》一卷等。他从公元 505 年到公元 525 年,进行了长达 20 年的炼

丹活动,经历过 7 次以上大规模的炼丹实验。他多次开丹鼎“皆获霜华”(反应器上部的升华结晶物),他的门人都认为丹成,但他总是以各种丹成的标准(包括服食成仙)加以检验,认为未成。当然要想炼成一种服食成仙的“仙

丹”,这本来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从化学的角度来看,他每次开鼎“皆获霜华”的炼丹实验却是成功的。所以,陶弘景是葛洪以后最有成就的炼丹术士。但是由于陶弘景的炼丹著述都已亡佚,也就无法对他炼丹的结果进行化学分析。

陶弘景虽然没有给我们保存下来他的炼丹著作,但他的医药学著作却保存下一些,他撰有《本草经集注》七卷、《名医别录》三卷、整理葛洪的《补阙肘后百一方》三卷、《药总诀》二卷,《陶氏方》三卷、《效验方》五卷早以散失,但《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书保存了《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的主要内容。他的成果应认为是葛洪炼丹术和医学方面成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