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热液矿床
海底热液矿订是指同海底热泉有关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海底热泉自海底喷口喷出。发生于海洋脊轴附近。1965年在红海首次发现。1977年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R.巴拉德等乘阿尔文号潜水器在加拉帕戈斯裂谷发现的热泉及1977年在北纬21°的东太平洋海隆观察到温度最高达380±30℃的热泉,其热液刚喷出时清澈透明,与海水相混时遇冷便激起混浊的碱性水柱,并析出很细小的铁、铜、锌等的硫化物颗粒,它们堆积在热泉口旁,成为海底热液矿床。矿床类型已发现的超过11处,依产出位置可分为:大洋中脊型、岛弧—边缘海型、热点型和活动断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