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是东汉南阳郡(现河南南阳市)人。他年轻时就钦佩扁鹊的医术, 愿当一名郎中为人民解除病痛。他在师傅的指导下潜心研究《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书籍,广泛收集民间治病的验方。
建安初年,张仲景当了长沙太守。看到许多百姓被疾病夺去生命,他毅然辞去太守的职务,把全部精力放在医学上,千方百计为老百姓解除病痛。民间流传着张仲景冬至吃饺子的故事。在一个寒冬腊月,仲景回乡,看到沿路许多百姓为着活命在路上奔波,耳朵都冻烂了。他便冒着严寒在外面支起了一个大棚,熬了一大锅祛寒娇耳汤,熬好以后把羊肉和药捞出来,用面皮把它们包成饺子,再下到汤锅里煮,煮熟以后给忍饥受冻的百姓喝汤吃饺。从冬至一直到三十,仲景天天给老百姓熬汤,不仅使老乡们能抵御寒冬,慢慢地也治好当时老百姓的烂耳朵病。后来,冬至吃饺子竟成了中国民间的一种风情流传下来。
当时社会上的巫术、迷信很猖獗。染上了疾病的人,盲目相信巫术,都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医治。张仲景为此万分感慨,便着手撰述医书《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的诞生,在中医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在
《伤寒杂病论》中确立了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辨证论治。
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很多,有《疗妇人方》、《五脏论》、《口齿论》等。记载的 370 多个方子,其疗效都可以由现代医学的理论实践加以确证。他被后人尊为医圣。他创立的伤寒学派在中医史上占有很光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