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筑长城

我国的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它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据说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从月球上注视人类的摇篮——地球这颗星球时,所看到的只有蓝色的海洋和中国的逶迤曲折的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长城建筑于何时呢?

长城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筑,一直到明朝灭亡才停止。

长城的修筑,始于公元前 7 世纪前后,各诸侯国连年征战,烽火不绝, 为了互相防御,便在自己的领土上修起一道或数道高大的城墙。因为它们是条状而不是周圈封闭的,所以称之为长城。

长城,起初先建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连绵不断的防御城堡,然后用城墙把它们联系起来,便成了长城。烽火台起初是用来传递军情的。周幽王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曾以烽火戏诸侯,正反映了用烽火来传递军情的情况。

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用以防御诸侯。随后,齐、燕、赵、秦、魏、韩、中山等国都修筑了互防长城。公元前 4 世纪前后,一些地处我国北部地区的诸侯,如燕、赵、秦等国,因和我国境内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匈奴毗邻。那时匈奴正处于奴隶制阶段,奴隶主贵族经常掠扰燕、赵、秦三国的领土,抢夺牲畜和人口,严重妨碍了那里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因此这三国都在北方修筑了防止东

胡、匈奴南掠的长城。这三国长城就是后来秦始皇万里长城的基础。这些长城统称为先秦长城。

秦长城是秦昭王时修筑的,史称秦昭王长城。当时秦国国势日隆,厉兵秣马,力图东进,一统天。可是强大的匈奴在西北虎视眈眈,匈奴贵族不时南下骚扰,对秦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严重影响了秦国掠夺中原、一统天下的计划。于是秦昭王决定打击匈奴,在甘泉地方击杀匈奴义渠戎王,然后乘胜追击义渠残部,占领了陇西、北地、上郡,开始修筑长城。秦长城起于今日岷县,经临洮,北达今兰州,再东行,到今宁夏的固原县,折而东北行,到甘肃的环县、庆阳,再到陕西的鄜县、延安、绥德, 止于黄河岸边。这一段长城即是后来秦始皇万里长城西部的一部分。

燕国也修筑了一条防御胡人的长城,这也是战国时出现的最后一条长城。关于这条长城的修筑,曾上演过一段著名的“苦肉计”。燕国受到的主要威胁是北面相邻的东胡山戎,燕国将军秦开擅长作战,无奈燕国弱小,只得答应东胡的要求,把名将秦开作为人质送给东胡,以求暂时的安宁。秦开到东胡后,很快获得了胡人的信任,并让他率军作战。秦开逐步摸清了东胡的情况,便寻机回到燕国,率军大举进攻东胡,大破之,逐东胡于 1000 里地之外。为防备东胡再度骚扰,燕国不仅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而且修筑了一条从张家口到辽阳的长城,长达 2400 余里。

赵武灵王是一个敢于革新和极力推进民族文化的君主。面对胡人侵扰, 他冷静思考,不顾贵族官僚的反对,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引进了有利于生活和武备的胡人方式。经过整军经武,赵国开始反击,于武灵王二十年突出奇兵,打败了林胡、楼烦,二十六年又开发了燕、代、云中、九原等地,并修筑一条东起河北宣化,西至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缺口的长城,全长 1300 里,有效地阻遏了胡人的骚扰。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也曾利用赵长城的一部分作为基础。

秦、赵、燕三国长城的修筑,打下了秦始皇万里长城的基础,形成了防御匈奴、东胡骑兵骚扰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力, 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人们通常认为我国的长城只有一万多公里,其实远远不止于此。根据历史记载,曾有 2O 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长城的遗迹遍及中华大地、大江南北。今天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 16

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古代长城、烽火台的遗迹。以内蒙古为多,境内长城竟达三万里,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的长度加起来,大约有 10 万里以上。

人们通常所称的万里长城是指明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 全长达 1.27 万多里,其中从山海关到鸭绿江这一段长城,由于工程比较简单,毁坏较为严重。而从山海关到嘉峪关这一段工程较为坚固,保存较为完整,有两个关城,东西对峙。所以长期以来就被一般人误称之为东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了。

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万里长城,它是秦始皇时修建的。

秦始皇,姓嬴,名政,是我国历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帝王之一。公元前221 年,他凭借强大的武力,以席卷千里之势,用短短的 10 年时间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就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 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全国统一了,那么该怎样来治理这样大的国家呢?

在一次朝会上,丞相王绾等对秦始皇说:“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秦始皇要大臣议论一下,许多大臣都赞成王绾的意见,只有李斯反对。他说:“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没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李斯的意见正合秦始皇的心意。于是他决定废除分封的办法,改用郡县

制,把全国分为 36 个郡,郡下面再分县。郡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120 斤竹简(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不看完不休息,可见他的权力是多么集中了。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 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而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从那时候起,采用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从此,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叫做“书同文”。

各地交通便利,商业也发达起来,但是原来列国的尺寸、升斗、斤两的标准全不一样。从那时候起,又规定了全国用统一的度量衡制。这样,各地的买卖交换也没有困难了。

秦始皇正在从事国内的改革,没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匈奴本来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到了战国后期,匈奴贵族趁北方的燕国、赵国衰落,一步步向南侵犯,把黄河河套一带大片土地夺了过去。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就派大将蒙恬带领 30 万大军去抵抗,把河套一带地区都收了回

来,设置了 44 个县。

匈奴是夏后氏的后裔,称之为淳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游牧为生。他们逐水草四处迁徙,没有常年居住的城郭,也不从事农业生产。匈奴当时尚没有文字,少儿即能骑羊,引弓射鸟鼠,稍年长就能射杀狐兔。“士力能弯弓,尽力甲骑。”在草丰畜肥的时候,匈奴人猎取动物生活,穷迫了就向外攻伐,大肆侵掠。有利则进,无则退,并不以逃跑为耻。遇败四遁, 忽而又啸聚一团。匈奴的首领号称单于。单于经常带着匈奴骑兵向南骚扰, 抢劫粮食和其他财物。他们在战国时代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他们过着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畜养着马、牛、羊、骆驼、驴、骡等牲畜。他们吃牛羊肉,喝牛羊马奶,穿羊皮衣,住毡制的帐篷;善于骑马射箭,性格强悍。大约在周朝末期,他们从氏族社会过渡到了奴隶制社会。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并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然而北方匈奴骑兵的骚扰严重威胁着秦王朝的安全,为了保卫中原地区比较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防止匈奴骑兵的袭扰,秦始皇意欲进攻匈奴。这时有一个燕地的方士, 史称卢生,刚从海上求仙回来,揣摩到秦始皇的意图,“以鬼神事”,进奏图书说:“亡秦者,胡也。”秦始皇遂假方士之口,立即派大将军蒙恬并以太子扶苏为监军,率领 30 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地,设置了 44 个县。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便是《史记》对此事的记载。其时秦军力正盛, 又派蒙恬率领精锐之旅,北渡黄河,追击匈奴军,势如破竹,连克高阙、陶山、北假中。蒙恬“暴师于外十余年”,在此时期,匈奴单于无力打败秦军, 于是北迁。十余年不敢南下而牧马,然而仍然威胁着秦朝北方各地边郡。

为了有效地阻遏匈奴骑兵的南袭,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征发囚徒,开始修筑万里长城。长城延袤万余里,东起辽东,西至临洮,因而工程量十分惊人。长城经行的地理情况千变万化,高山峻岭、大河深谷、沙漠草原、戈壁滩石等等都有长城穿越,这又增加了长城的建造难度和建造量,因此秦始皇调来大量劳力修筑长城。

修筑长城的人力来源,大约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是戍防的军队,这是修筑长城的主要力量。大将军蒙恬在打退匈奴之后,以 30 万大军防匈奴,同时加紧修筑长城,直到秦二世赐蒙恬、扶苏死,花了九年时间才筑成。不过《淮南子·人间训》中记叙:“秦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虽则人数与《史记》记载有所不同,可是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军队是修长城的重要劳动力来源。第二是强迫征调的民夫,这是修筑长城的重要力量。秦始皇时除所派蒙恬率领的几十万军队之外,还强征了大量的民夫,约有 50 万左右。秦朝当时全国人口约 2000 万左右,男劳力仅 500

万,可秦始皇却征发近百万人修筑长城,全国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全国各地怨声载道。第三是发配充军的犯人。在秦朝,专门有一种刑罚叫城旦,就是罚去修长城的人。据《史记》记载:公元前 213 年,

秦始皇下“焚书令”,令下 30 日后,凡抗拒不烧书者,一律在脸部刺字,剃了头,颈上加上铁圈,送去修长城,为期四年。白天轮流看守巡逻,夜间则修筑长城,许多人不堪劳累而死。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巧立名目,强迫老百姓去修筑长城。

长城上的一砖一瓦一土一石都浸透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工匠们劳动十分艰苦,所以在修筑的过程中,死了不少人。被征集来的成千上万的民工, 风里来,雨里去,肩膀压肿了,腿脚摔坏了,在监工的鞭打下,没日没夜, 流血流汗地干活,许多人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滴汗,惨死在长城脚下。

一千多年来,不少诗人用诗词歌谣等形式,揭示了劳动人民对奴役筑城的愤怨。汉朝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诗中写道:“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不独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历史上不少人以此来斥责秦始皇无道, 并借一个早于秦始皇多年的“杞梁妻”的史实,编造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故事梗概是:陕西同官有女名孟姜女,丈夫范杞良(或叫万喜良)因拒不焚书,定了“城旦”之罪,在新婚之夜被抓去修长城。万喜良一去几年, 孟姜女在家里眼巴巴地盼望着丈夫回来,可总是毫无音信。后来她等急了, 怕丈夫受不了北方的寒冷,就做了棉衣,打成一个包袱,背着它,离开家乡, 路远迢迢地到长城工地上去给丈夫送棉衣,孟姜女一路上鸡鸣赶路,日落投宿,跋山涉水,含辛茹苦地赶到了长城脚下。可是她只看到了望不到头、高不可攀的长城,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丈夫。向别人一打听,才知道丈夫已经死去,和其他为修长城而累死的人一起埋在长城底下了。孟姜女十分悲哀, 在长城脚下痛哭了起来,直哭得天愁地惨,狂风怒号,黑云压顶,积雪变色。忽然间,只听得豁啦啦一声巨响,像天崩地裂,孟姜女把长城哭倒了 800 里。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劳役太重,死人太多,所以就有孟姜女寻夫哭长城的民间故事流传下来。

在山海关建有孟姜女庙,其实秦始皇长城距山海关尚有数百里之遥,而且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是春秋时候的事,远在秦始皇之前。但是将这个故事加在秦始皇头上,多少反映了他在使用民力上过多而造成的恶劣影响及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长城,横亘在我国的北方大地上,它气势雄伟,历史上一直是中原王朝阻挡北方蒙古草原上勇猛强悍的游牧民族进攻的一道天然屏障。今天,它又以世界奇迹的姿态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当我们登上长城,看到它宛如长龙奔驰在丛山峻岭之间的时候,一种惊叹赞赏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秦时的长城沿线,不是高山深谷,就是沙漠草原,又没有先进的施工机具和运输工具, 施工之难可想而知,然而,我国劳动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完成了这艰巨的工程。

“因地形,以险制塞”,是劳动人民从实践中创造的一条宝贵经验,在秦始皇时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并成为以后历朝修筑长城时遵循的一项原则。试想,假如不利用高山险阻修筑城墙,那将花费出许多倍的人力与材料。如果不利用大河深谷作为屏障,而是平地筑墙,所费人力物力更无法计算。万里长城凡是修筑关隘的地方,不是两山之间的峡口就是河谷会合转折之处, 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道。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与材料。至于修

筑峰火台、堡子等则是更需仔细选择地形,因地制宜而建。烽火台一般建在高山之上,或孤旷的地方。四面都便于看的到,至于修筑城墙利用地形,则比比皆是。许多地方的城墙都是沿着山脊的脊背修筑,因为山脊本身就好似一道大墙,再在山脊上修筑城墙就更加险峻了。而且在修筑时更注意到利用山脊的崖壁来修筑城墙。有的地段从外侧看去非常陡险,但里侧却较平缓, 因外侧是御敌而内侧则是防守士卒上下的。有的山脊外侧巨石悬崖,本身即可防御,长城修到这种地方即利用原来的悬崖巨石或陡坎险坡稍加修筑平整即成险阻。在十分高峰的悬崖的地方,长城到此也就中断了,因为像这样的悬崖是不可能上人的,用不着修城墙了。总之,使它能够达到防御的目的就可以了。

秦代修筑长城的时候,还没有大量用砖,主要建筑材料是土石和木料、瓦件等。因为工程浩繁,需用土、石量很大,一般都就地取材。在高山峻岭的地方,就在山上开取石料,用石块砌筑,在平原黄土地带便就地取土,夯筑成城。

运输也是修筑长城中的一个难题,把大量的土方、石灰、大条石、大城砖运上山去,不仅在秦代,即使在现代也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为此,秦代能工巧匠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根据记载和传说,搬运建筑材料上山的方法大约有如下几种:

(一)人力搬运。这种方法是最原始的方法,用人背、肩扛、筐挑、杠子抬等方法把大量的城砖、石灰、石块搬运到山岭上去。当时,人们还采用了传递的方法,把人排成长队,从山脚下或已修好的部分城墙排到山脊上, 依次把城砖和小石块一块块传递上去。这样运输的优点是减少来回跑路。特别是山路狭窄,可以减少来回的人互相碰撞,提高运输的效率。

(二)简单的机具运输。除了人力的运送之处,当时就已经利用了简单的机具,如像手推小车,这是在比较平缓的山坡之上使用的。修筑关城和堡子等平地建筑时就更多地利用推车。在运送上千斤的大石上山时还采用了滚木和撬棍,并且在山上安装绞盘把巨大石块绞上山脊去。在跨过深沟狭谷运送砖瓦和石灰时,还采用了“飞筐走索”的办法。即把砖瓦石灰装在筐内从两岸拉固的绳索上滑溜过去,大大地节约了劳力。

(三)利用动物运输。传说在八达岭高山之上修筑长城的时候,曾经利用过善于爬山的动物山羊和毛驴。把筐内盛满石灰,然后将筐跨在毛驴背上, 把毛驴赶上山去;在山羊角上系上城砖,然后把山羊哄上山去,以此代替人力运输。总之想尽了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条件来修筑长城。

秦长城西达临洮,现在临洮还保存着一段秦代长城的遗迹。从秦代临洮长城的遗迹看,我们可以了解秦代长城的规模和特征。

临洮位于甘肃省的南部的洮河岸边。沿着洮河是一片肥田沃土,宜于农牧业的发展,所以,很久以来这里就成了人民居住生活的地方。驰名中外的原始社会的遗址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址即分布在洮河的沿岸。史书上说: 临洮在春秋战国时属雍州,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这里属陇西郡,汉朝又设置狄道县,并且成为陇西郡治的所在地,晋惠帝时改为狄道郡,唐朝初年属兰州,唐肃宗乾元初年改为临洮州郡治,清初称为临洮府治。

临洮地区虽然古迹遍地,颇具浓郁的塞外风情,然而,目前来这里观光的游客还不多。不过这就更使那些有幸前来的旅行者带有先睹为快的兴奋之

情和探险家的自豪感。然而,来此地进行考察的中外历史学家和调查古典建筑遗址的建筑家,以及专以走前人未开之路的探险家,倒是接踵而至。

专家们打开古书告诉我们,历代以来临洮都是封建王朝的地方政治军事据点之一。司马迁的《史记》上就说:公元前 221 年,始皇统一天下后,到

公元前 214 年,派名将蒙恬领兵 30 万击败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建立了

44 个县,还增筑长城,从临洮修起,延袤万里,远达辽东。

专家们考证,秦代的长城,就是经现在临洮的东面山下,沿着洮河而西达于岷县的。今日的游客还可以在长城坡长城遗址处看到这座实物例证。

长城坡秦长城在今临洮县城的东面。对古代建筑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在此仔细研究我国两千年前祖先所建造的建筑奇观。出县城西门有一条小河名叫东峪沟,《水经注》上说,这条小河就是古时的滥水,即陇水。沿东峪沟溯流而上,行 50 里即可到达窑店驿。但见此地地形险隘,两旁高山夹峙,东南是通渭南的大道,东北可通陇西各地,正是古代军事驿传的重要地点。长城即跨于沟的两面高山之上,好不雄伟庄严。然而在两千年前在这缺砖少石的荒地之中怎样修起的这惊世的建筑呢?我们聪明的祖先巧妙地采用了夯筑的方法,建造了这一奇迹。在窑店驿东北有一个 400 多米高的山坡,被称为

长城坡,登上坡顶,可看到一段 400 多米的保存比较完好的长城。看着它的雄姿有的游客会问,这真是两千年前的人所修建吗?秦朝的建筑居然还能保存至今?对于这个问题,专家们为我们作出了科学的论证。

第一、城墙的夯筑方法与以后明代长城不同,从建筑技术历史分析,属于秦汉时期的夯筑方法。

第二、在长城口所发现的板瓦、陶管等都是秦代或战国的风格,而这些遗物绝非是此地居民所留下的。因为在这高山之上过去很难有居民居住,即便有人居住过也不会有这样大的板瓦、陶管等建筑构件。

第三、从建筑施工方法上看,属于秦汉一类,但汉长城远在临洮之北, 因此不是汉代所修筑。

第四、汉代以后所有王朝都是把政治军事据点的郡、州、府、县的治所设在今临洮的位置,而长城是决不会在其内修筑的。因此,也不会是汉以后所修筑的长城。

据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这里完全是秦代的长城遗址。

秦始皇大修长城,激起民愤,成为秦朝灭亡的主因之一。但到了汉代, 不仅修缮了秦长城,而且修筑了外长城,它们的长度达到了两万里,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

汉朝修筑长城实际是秦始皇万里长城的继续,主要目的仍然是为了防御匈奴。西汉初年,匈奴单于冒顿侵霸了友邻部落,并趁秦陷于内战,重占了河南地,势力渐大,冒顿多次南侵。面对这种威胁,汉统治者在抗击的同时, 着手修缮秦长城。到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兵,开始新筑长城。汉武帝在河西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修筑了两千多里长的河西长城。为了抗击匈奴的掠扰,发展西域诸属国的生产,保护通往西方的交通干道,汉武帝又在敦煌、楼兰修筑了列城、烽燧。

从此以后,汉统治者也修筑了一些长城,但远不及汉武帝时规模大。 在汉以后的历朝历代中,除唐、宋、辽之外,几乎都修过长城,但规模

都不大,唯有到了明朝,才又一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在明朝二百多年中,差

不多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和巩固长城的防务。明朝长城工程之 大,自秦皇、汉武之后,没有一个朝代能够与之相比,工程技术也有了

很大的改进。结构更加坚固,防御的作用更大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万里长城这个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筑,经秦始皇连成一气的伟大工程,到明朝才完成的。

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明朝将长城沿线划分成为九个防守区——镇,形成了一道保卫中原地区的非常有力的屏障。但是由于明朝末年吴三桂“引狼入室”,长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被攻破。到了清康熙的时候,随着清王朝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统治策略的改变, 才决定不再修长城,明朝成了最后一个修筑长城的朝代。长城除个别地点之外,从此再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

万里长城的修筑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两千多年来,众说纷坛,有褒有贬,各抒己见。汉朝的贤良唐生、贾谊、司马迁,唐朝的贯休,宋朝的郑震等人都对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加以贬斥。他们斥责秦始皇为政暴虐,滥用民力,修筑长城,劳民伤财,贻害百姓。唐朝的贯休还作了一首《杞梁妻》诗斥责秦始皇,诗中写道:“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扭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鸣。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清朝的康熙皇帝玄烨到东海巡视时也写了一首诗,批评秦始皇修长城,虽然工程浩大,费尽了民力,可是仍然没有保住天下。诗中写道:

万里经营到海涯, 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 天下何曾属尔家。

确实,秦始皇暴虐无道,滥用民力,结果导致了农民起义,秦王朝也因此宣告覆灭。秦始皇修万里长城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决不能因此而否定秦始皇修长城的积极意义,否则就无法解释这样一个事实:自战国以后,长城的修筑一直持续了一千多年。

实际上长城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它的首要作用是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者的入侵,随着工程的修筑和设防的需要,长城对于我国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保障中西交通等方面,都起过重大的历史作用。在历史上褒扬秦始皇的也不乏其人,如汉文帝、桑弘羊、唐太宗、杜甫等,他们认为要保卫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定,必须备战设防,修筑万里长城是非常必要的。桑弘羊说:“自古明王,不能无征伐而服不义,不能无城堡而御强暴也⋯⋯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故蒙公筑长城之固,所以备冠难而折冲万里之外也。”道理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根据巩固

中央集权封建制统一国家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种政治军事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秦始皇的确滥用民力,全国劳力不到 1000 万,丁男劳力仅 500 万左右,

而他一年就役使了 300 万人,故而激起了民变。但修筑万里长城并不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因素,也不能因此而抹煞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功绩。在古代凡

是用刀枪、剑戟、弓弩等兵器作战的时候,高大的城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障碍,对于骑兵部队则更是麻烦,到此不得不驻马不前。再加上军队的把守, 那就更难逾越了。纵有兵力实施强攻,也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和较长的时间。这时,防守的一方就可以在敌人进攻的时候,争取时间,调集兵力,予以抗御。总之,长城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

当时的长江、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处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阶段,农业生产需要安定经营,长期培植,才能获得好收成。而当时的匈奴、东胡还处于奴隶制的早期阶段,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对于这些飘忽无定的游骑,如果派许多大部队追击,他们就远走。一旦大军后撤以后,他们又聚成一团,返回来搔扰北方边郡,从而对当地的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假如没有城墙的阻挡,匈奴铁骑就可以任意出入,因此必须修筑长城,方能有效地遏止胡骑的袭扰,保护农牧业生产。即使秦始皇不修筑万里长城,他以后的统治者也不得不修筑。汉朝的晁错对此说的很清楚。他说;“胡人⋯⋯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 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在胡骑乘虚而入之时,如果朝廷不发兵救援, 那么边地老百姓就会对朝廷产生绝望之情,而生归附胡狄之心。如果派兵去救援,军队少了就显得不够用,如果多了,好不容易赶到,胡骑却已撤走。大军驻扎在边境,费用十分大,如果撤回内地,那么胡骑又重新进行骚扰。“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因而他提出最好的办法还是高城深堑, 发卒以治塞,修长城,立关险,设城邑,才能解决胡人的袭扰。

以后历朝历代,除唐之外,遇北方游牧民族袭扰时,都采用了修长城的办法。直至明朝仍有人提议修筑长城,理由是:“胡人以游牧为生,骑射为业,侵暴边境,出没无常,大举深入,动至数万,历代以来,屯兵成守,寡则艰于应敌,多则因于运输。是故虏众易合,而势常强,我兵难聚,而势常弱。”

由此可见,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是形势所迫,不能以此作为攻击秦始皇的理由。秦始皇固然暴虐,可是在当时情况下,没有严刑酷法是无法在九年之内完成这么宏大的工程的。在汉武帝时,修长城耗尽了数十年积累的财富, 但没有人指责汉武帝修长城,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秦始皇给他打下基础的缘故。我们不能认为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是错误决策,就像隋炀帝挖大运河一样。

秦朝的灭亡,主要是由于当时秦朝社会矛盾的激化引起的,特别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在秦始皇统治的晚期已经变得相当尖锐。

农民阶级是秦朝担负社会生产的主要阶级,秦朝的大地主基本上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贵族地主、国君和皇室,他们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享有特权。此外,有些大官僚、大将军因战功或其他功劳,按军功爵授予土地,也成为大地主,他们共同操纵着秦朝的政治大权。秦王朝的统治,就是建立在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和压榨基础之上的。农民阶级的地位和生活状况稳定与否,是秦朝统治能否巩固的关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由于大量而频繁的劳役与兵役,大量劳力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农民大批破产, 最后走投无路的农民被迫走上了反抗之路。因此虽然修建长城并不是秦灭亡的主要的直接的原因,但是它对农民的正常生活与生产确实也起着消极的影响。所以,秦始皇为巩固统一,修筑长城势所必然,但其选择的时机与修筑的规模却是不太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