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智慧——阴阳为道

阴阳学说是我国哲学范畴中的一门学问,它不仅适用于自然宇宙,也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古人认为“和为贵”,这是一项基本原则。人处于世间,若悟得阴阳之妙,处世之道尽矣。

古代懂得阴阳之道的人,堪称善于处世的智者。诸如战国时期的蔺相如,西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北宋文学家苏轼,被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曾国藩等,他们深受传统文化的儒养,把握阴阳之道,和谐人际关系,创造人生辉煌,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对如何构建完美人生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廉颇和蔺相如的相处故事

阴阳学说认为,天地间的阴阳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因此,事物内部的阴阳总是试图努力协调彼此之间协调统一性,最大限度地避免相互之间的不良斗争性的存在。

我国古人处理人际间矛盾的特点是:对立和斗争不以一方面消灭另一方面为结局,而是相辅相成,协调配合。廉和蔺相如的故事,就充分体现了“阴阳互根”的人生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意义。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优秀的将领。公元前283年,时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晋升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

蔺相如是赵国宦官令缪贤的门客,曾经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既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又“完璧归赵”,把和氏璧带回赵国,保护了赵国的利益。

后来,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这是一次暗藏杀机的会见,蔺相如义无反顾,随同赵王前去赴会,并在会见中对越礼的秦王大声呵斥,再一次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得到这个消息后,心中不平,他认为,自己作为赵国的将军,有旷野作战、攻占城池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地位却在自己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因此,廉颇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话后,就有意地躲着和廉颇碰面。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就立刻掉转车子回避。

蔺相如的门客一起来向蔺相如抗议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如今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胆小懦弱,害怕地躲避着他,这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您这个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感觉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

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

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渑池之会’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之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

蔺相如说的这些话传到廉颇耳朵里,他羞愧难当,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

廉颇来到蔺相如面前,跪在地上,真诚地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

廉颇赶忙双手扶起蔺相如,然后与他紧紧拥抱在一起。二人终于相互和好,并且从此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共同保家卫国。

这一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打败了齐国的一支军队。两年后,廉颇又攻打齐国的几邑,并占领了它。过了3年以后,廉颇去攻打魏国的防陵和安阳,都攻下来了。4年之后,蔺相如率师攻打齐国,一路打到平邑才罢手。廉颇、蔺相如二人为了保卫国家,合力出击,赵国声威大振。

廉颇、蔺相如二人和好,被称为“将相和”。这个故事说明,世间万物都有阴阳,而且互为根本,只有“和”才有生机和活力。这种对待矛盾的朴素的辨证思想,对于现在的人们实现和谐人生的理想也是大有裨益的。

【旁注】

门客:作为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那时的养客之风盛行。每一个诸侯国的公族子弟都有着大批的门客,如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等。门客具有鲜明的世俗性和依附性。

上卿:古代官名。春秋时期,周王室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3级,即上卿、中卿和下卿。战国时期,上卿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此时的上卿相当于丞相即宰相的位置,并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

渑池之会: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位于今河南渑池县。宴会上,蔺相如机智周旋,使秦王始终无法羞辱赵王。渑池之会后,蔺相如以功授官为上卿,廉颇不服气,以至于有后来的负荆请罪。

邑:甲骨文会意字形上为“囗”,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城市,都城,旧指民众聚居的县,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

【阅读链接】

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蔺相如已病危,赵孝成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后来,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后来,赵括果然惨败,赵国几乎灭亡,幸得五国出兵相救,方才暂时平安无事。一代政治家和外交家蔺相如就在这一个时期去世了。

韩信忍辱负重终成大器

阴阳学说认为,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这就是“阴阳转化”的规律。

世间的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不能轻举妄动,否则,不但不能成事,而且还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韩信就十分明白“阴阳转化”的规律,最终功成名就。

韩信是秦末的淮阴人,小时候父母早丧,家贫如洗。虽然有满腹的韬略,却因为时运不济,连个小官也当不上。可他既不会经商,又不会务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只好整天戴着把剑冒充高手闲游,靠讨饭过日子。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

韩信听有人这样说自己,并不放在心上,就准备离他远些,免得惹麻烦。

年轻屠户见韩信要跑,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是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一步步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虽然那时候周围大多的人都讨厌他,可终究有看好韩信的。当时有一位亭长,看韩信骨骼奇异,知道他将来会有大事业,就对他十分照顾。于是,韩信就经常在他家吃闲饭,没事聊天。

这时间一长,亭长的老婆不耐烦起来了,凭什么让这个游手好闲、不干正事的人在家里白吃东西啊?就想着怎么把韩信赶出去。

一天,亭长的老婆没等公鸡叫就起来烧火做饭,早早地就把早饭吃了。等到韩信像往常一样在外面散步后回来吃饭时,见什么吃的也没剩下了。这韩信讨了个没趣儿,心里便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只好无可奈何地离开亭长家,另谋生路去了。

韩信离开亭长家后,一路讨饭流浪到淮阴城下。看到河里鱼多,他就自己扎了根鱼竿钓起鱼来。钓着鱼了,就烤着大吃一顿;钓不着鱼,就只好挨饿。这样没过多久,韩信便变得面容憔悴了。

韩信在城下钓鱼时,有许多老妇在冲洗丝絮,其中一人见韩信饿得可怜,就给他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直到漂洗完毕。

韩信对这位老大娘表示:“我将来成就大业,一定要报答您老人家。”

老妇很生气,斥责韩信:“大丈夫不能自食,我只是可怜你才给你吃食,难道是希图报答吗!”

身处人生低谷的韩信听了这话,如醍醐灌顶,对世间事物的认识又深刻了一步。

秦末农民军首领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秦后,楚国贵族项梁也积极响应,渡过淮河北上。在轰轰烈烈的反秦浪潮中,韩信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但他默默无闻。

项梁战败后,韩信又归属项梁的侄子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入蜀,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

后来韩信犯法当斩,同案的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正在巡视法场的将领夏侯婴,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

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刘邦。

刘邦最初没有发现韩信与众不同的地方,只封他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后来,刘邦的重要谋臣萧何了解到韩信是个奇才,就再次向刘邦举荐。刘邦经过与韩信交谈几次后,果然如萧何所言,就任命他为大将军。

韩信拜将后,向刘邦献出定国安邦的良策,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方略。刘邦听后大喜,自以为得韩信太晚,对韩信言听计从。

后来,韩信统帅大军东进灭赵,妙计灭齐,平定四国,最后击败项羽,为刘邦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楚王,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韩信没有忘记那个当初给他饭吃的老妇,命人把她从淮阴请来,当面称她为“漂母”,并赠给她黄金一千两以答谢她。又召见曾经侮辱自己,让自己从胯裆下爬过去的年轻屠户,封他为中尉。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那么积极地促成阴阳转化,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韩信的故事恰恰说明了这样的道理,这对人们如何面对人生低谷很有启示意义。

【旁注】

淮阴:即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春秋战国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淮安人民蜂起响应。著名军事家韩信即于此时仗剑从戎,立下赫赫战功。

亭长:乡官名,战国时始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满期之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或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均置亭长,其职掌与乡间亭长同。东汉后渐废。汉高祖刘邦曾在秦时担任亭长。

大泽乡:历史地名,其位置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西寺坡镇的刘村。秦末年陈胜、吴广于此地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史称“揭竿而起”,又称“大泽乡起义”,也称“陈胜吴广起义”。《史记》之《陈涉世家》记载了这次起义的经过。

汉初三杰:是指西汉开国功臣张良、萧何和韩信这3个人。汉高祖刘邦曾说,他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3个人,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的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中尉:古代武官名。战国时为赵国初置,为中军副将。秦中央官制,将中尉提升为指挥禁卫军武装部队,负责京师保安的高级军官。掌兵器制造、贮存;有静室令,皇帝出巡时负责担任清道夫。秦京师驻禁军,至汉代为南、北二军。汉代,以卫尉统率南军守备宫城,中尉统率北军屯卫帝都。

【阅读链接】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我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

苏轼学以致用的独特修养

《周易》是商周之际的一部卜筮书,书中记载了64卦的卦象、64条卦辞和384条爻辞。它认为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均是由阴阳所主宰,并用64卦占卜祭祀、战争、商旅、婚姻、生产等的吉凶祸福。

《周易》在我国历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阴阳观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以《周易》阴阳观反照自身时,便找到了导致自己屡遭祸患的内在原因并作出调整,成为了一个善于学以致用的智者。

苏轼天性刚愎傲逸、是非分明,这种性格给他招来了无尽的祸患。他与“洛党”结怨便导源于此;与洛党人士结怨并非为了什么重大事情,也仅仅是由于他刚直偏激的性格所致。

苏轼晚年被贬海南遇赦北归时对自己进行总结,他说自己“刚愎自用,可谓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难。皆臣自取,不敢怨尤。”在遭受了7年濒临死地的贬谪之后,苏轼没有一句怨天尤人之言,而把这一切归咎于自己“刚愎自用”、“猖狂妄行”的性格之失。可以想见,这种刚愎之性给他的身心带来了多么沉痛的伤害。

正因有这种痛楚的体验,所以苏轼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理深蕴就体悟得更加透彻。如他在解《周易·贲卦》彖辞时,就体现了遭受打击之后的深刻感悟。

《周易·贲卦》彖辞说: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以“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意思是说,《彖辞》说:贲,通达。此卦下卦为离,义为阴柔,上卦为艮,义为阳刚,所以说阴柔文饰阳刚,因此“通达”。柔、刚分布,刚为主而柔为衬,所以说“有所往则有小利”。刚柔交错成文,这是天象。社会制度、风俗教化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是社会人文现象。观察天象,就可以察觉到时序的变化;观察社会人文现象,就可以用教化改造成就天下的人。

苏轼解析此卦时说:“刚若没有柔的相济,就不能亨通;柔若不附着于刚,则不能有所前往。只有刚柔相济,刚才能得以亨通,柔才能有所前往。同理,只有遵奉阴阳刚柔相济相成之道,天下之人才能成为有用之材,天下之道才能成为可行之道。”

苏轼结合自己的经历,获得了一种新的观念,他认为:不管是人还是道术,都必须经过“一阴一阳”之易道的陶冶、整合,才可成为有用之材、可行之道。阴阳刚柔相济,是成就人才、推行道术的必备前提。

在这种认识启示下,苏轼认识到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从古至今,凡是和顺平易者都能够与众人同心而获得安定,凡是刚愎自用者都会与众人异心遭遇人生困厄。

在这个铁的历史事实的观照下,在对自己屡遭祸患根由的反省中,苏轼终于醒悟到,必须对自己的刚愎性格加以修正。

苏轼的这种此种悔改意识曾经在《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与章子厚参政书二首》之一及《与叶进叔书》等诗文中透露过,都是他的肺腑之言。

经过近半年牢狱生活的摧折、磨炼,苏轼不仅认识到灾祸的起因是自己那骄狂浮躁、冥顽偏执的个性,因此决心要把平时那种种骄狂刚愎之性消磨掉;同时,他也谆谆告诫晚辈们,性格一定要修炼得宽和平易些。如《龙尾石砚寄犹子远》:

伟节何须怒,宽饶要少和。

吾衰此无用,寄与小东坡。

此诗是1095年苏轼60岁时写的。“伟节”指东汉末年的贾彪兄弟三人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宽饶”指西汉的盖宽饶,他自持有益于国,行为清高,后竟被害。与其说苏轼在劝诫为人类己的侄子“小东坡”性格要和顺些,毋宁说是在警戒自己。由此可见苏轼对宽容通达、冲和恬淡性格的追慕之情。

晚年的苏轼对天下文人寒士都很欣赏,无论贤与不贤,都与之愉快地交往。有一次他和弟弟苏辙说:“在我看来,天下都是好人,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的乞丐。”

苏轼在有生之年的确修炼到了至高境界,其感情维度跨度如此之大,只因其人格修炼的张力如此之大。他的这些话,正可作为他宽和通达性情的最佳注脚。

苏轼历经沧桑后对《周易》阴阳观的深切感悟,认为阴阳之道对人具有陶冶、整合作用,指出了阴阳对于万物的支配作用,堪称一位洞悉世间万象的哲学家。充分地体现了苏轼学以致用的人格修养。由此可见,苏轼不仅是一个文学家,而且是一个思想家。

【旁注】

卜筮: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古人认为,经过神圣的求卜过程,那些自然物也就获得了神圣的象征意义,它们呈现出来的形状不是人为的结果,而是神灵和上苍的赋予,是神灵的启示或告诫。不同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

洛党:宋哲宗元祐年间,反对王安石新法的朝臣三党之一,以程颐为首,主要成员有朱光庭、贾易等。因程颐是洛阳人,故称。当时王安石本锐行变法,但因性格、运气、旧党及富豪反对和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所促成的党争更加速了北宋亡国。

离: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三十卦。离的意思是“罹”,即遭遇灾祸。“离”作为本卦的标题,与内容有关。全卦内容主要描述的是一场自卫反击战,从保持警惕,敌人突然袭击,到国王率众反击,大获全胜。这场战争看似简单,实是上天意向的体现。

艮: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五十二卦。艮为山,艮卦为两山重叠之象,艮卦卦辞以最常见的物象山作为比方,来说明卦象的含义,即看问题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词语平淡质朴,思想却很深刻。君子观此卦象,以此为戒,谋不逾位,明哲保身。

哲学家:从科学学与科学史的意义上,哲学家是指拥有自己的哲学范式、有原创的哲学基础理论与哲学体系的哲学学人,他们以哲学为研究对象、对哲学有很高的造诣。有没有自己的哲学范式和原创的哲学基础理论,是哲学家与一般的哲学学者的根本区别。

【阅读链接】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

到了发榜的时候,欧阳修在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后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

曾国藩的一阴一阳之道

《周易》集中了我国古代最高的智慧,用阴和阳来代表宇宙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对立而相关的现象。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被誉为“完人”的曾国藩从中悟出什么东西呢?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偏僻的农民家庭,家里五百年来没有一个人有过科名,父亲考了17次,才在43岁那年中了一个秀才的头衔。

曾国藩5岁发蒙,2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然后通过3次考试才在28岁那年中进士入翰林。30岁时,由北京城里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起步,只用7年,就官至二品,这在湖南是空前绝后的,堪称祖宗三代的大福了。

曾国藩在30岁的时候,就将《周易》读通了,他多次在家书中说到自己在《周易》里读通了一个道理“削息赢满”,也就是《周易》说的“一阴一阳为之道”。曾国藩遵守阴阳之道,他把名利、荣耀看作阳,坎坷、失败看作阴,自我进行阴阳调和。

《周易》中说:“阴阳互动,顺厄可变。”年有四季,岁有轮回。人生在世,有顺境,也有逆境,有飞黄腾达日,也有潦倒落魄时。这就要求一个人能够宁静、平和,淡然处之,所谓“居上位而不骄,居下位而不忧”。

曾国藩懂得《周易》中阴阳消长的道理,知道笃行可以带来理想的结果,也就是阴阳学说中的“阴阳转化”。曾国藩日修身,夜慎独,学不止,死不畏,这就是他的笃行。

曾国藩的笃行体现了他注重意志的力量,他说过,“有志就断然不肯甘居下流”,“有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对于意志力量的重视,可以说达到了极点。

勤勉是德行的根本,成功的前驱。曾国藩在攻读学业方面无论是精神还是方法都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地方。如他的“四多”,多读,多看,多写,多作;他的“三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他的“三法”,约、专、耐。同时做到“看、温、习、思”。

这种笃行,使曾国藩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不支持或是讥讽、嘲笑甚至是侮辱,他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咬牙立志,徐图自强。

曾国藩的笃行在“洋务运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坚持“中国的事情由中国自己解决”,“关键时还要自己立得住”,尤其是他倡导向西方学习以及大兴洋务之事,使他无愧于“洋务领袖的实力派”这一头衔。

几经周折,几番苦乐,而洋务救国的初衷未改,足见曾国藩的笃行之坚实。虽然未能圆其救国之梦,倒也赢得了“中国近代化之父”的美誉。

古话说:“有事者,事竟成”。晚年的曾国藩干出了很大的事业,已经“阳”得不得了,但他时时刻刻有一种恐惧之感,生怕因为阳刚太盛使自己陨灭。所以,他韬光养晦、不盛气凌人。

曾国藩认为一切好的东西可以把他比之为放在阳的范畴。他认为,在大胜、大利、大吉之时,应该想到人生处处有惩处。因为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长寿的少,所以他求阴来补,所以退让、宽容别人、压抑自己,力求用“阴”来抵清“阳”的旺盛,保持阴阳平衡,以求得全家的安宁。

曾国藩曾写有一副对联: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他称之为“悔字诀”与“硬字诀”。

他还写过一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也是一悔一硬,阴中显阳,可进可退,亦行亦藏。正是这种阴阳平衡思想使其自由地游刃于天地之间。

谈及成功,曾国藩自己认为是拙诚,是经历多次大难之后取得的。他晚年总结的治心经,讲究身、心并治,口、体兼防,并坚决守之而不改。其中“诚”为立身之本,治心之本。

把诚实与胸襟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曾国藩的“发明”。诚则内心明,内心明则诚。他认为诚实不但是美德,而且可以宜身:不说假话的人,是没有私心杂念。没有私心杂念的人,就是胸怀宽广的人。

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阴阳平衡,曾国藩对兄弟说:我居高位,又获得了极高的虚名,时时刻刻都有颠覆的危险。通观古今人物,像我这样名大权重的人,能够保全善终的人极为少见,因此我深深担忧在我全盛之时,不能庇护你们,到了我颠覆之时,或许还会连累你们。所以我只有在我没事的时候,时常用危词苦语来劝诫你们,这样或许能够避免大灾大难啊!

怀着这种深沉的认识和忧惧,曾国藩把这一感触不时传送到兄弟们身上,他鼓励、劝勉他们为百姓多干实事,勿为“名望”二字所累。可见他得意之时,强调“势不使尽,弓不拉满”,深得阴阳进退之道。

由于曾国藩深谙阴阳之道,所以,他在封侯加爵的辉煌之时,没有忘乎所以,没有居功自傲,而是以阴冲阳,削减湘军,兴办学堂,逐渐淡化自己头上的光环,最后才得安享晚年,无疾而终。

【旁注】

进士: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隋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端。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是近代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当时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从而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

湘军:是清代晚期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是曾国藩组建的一种新的军队,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同时又借助了安徽本土力量,发展了淮军,并培养了淮军首领李鸿章。除了曾国藩创建的湘军,还包括该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南军队。

【阅读链接】

曾国藩小时读书十分辛苦,为了把文章背下来他常常熬夜。一天夜里,一位盗贼到曾家行窃,等了好久曾国藩还在反反复复地背同一篇文章。他不入睡盗贼就无法行窃。盗贼等不及了就隔窗破口大骂,说:你还有完没完?就这么一篇短文章还背不下来!我听你背书耳朵都磨出硬茧子了!你小子听着,看大字不识的盗贼我给你背一遍!说罢便一口气把那篇文章背完,然后扬长而去。

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王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