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源流——阴阳之说

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其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体会到了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进行解释,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最终产生了阴阳学说。

伏羲画八卦展示阴阳规律

那是在我国神话时代,华夏大地的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12年后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伏羲。

据说伏羲相貌奇伟,他长着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宛丘,封禅泰山。

在当时,人对大自然一无所知。天气会变化,日月会运转,人会生老病死,所有这些现象,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人们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都到宛丘去问伏羲,伏羲解答不了时,感到很茫然,人们为此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如何了解大自然这些奇奇怪怪的现象,伏羲经常地环顾四方,举目六合,揣摩着日月经天,斗转星移,猜想着大地寒暑、花开花落的变化规律。他看到宛丘一带蓍草茂密,认定此草为通灵之物,惊喜万分,就开始用蓍草为人们卜筮。

有一天,伏羲在蔡河里捕鱼,捉到一只白龟,他感到很奇怪,赶快挖了一个大水池,把白龟养了起来。

有一次,伏羲正在往白龟池里放食物,有人跑来说蔡河里出了怪物。

伏羲来到蔡河边一看,只见那怪物说龙不像龙,说马不像马,在水面上走来走去,如履平地。伏羲走近水边,那怪物竟然来到伏羲面前,老老实实地站那儿一动不动。

伏羲仔细审视,见那怪物背上长有花纹: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薅一节蓍草梗,在地上上照着怪物背上的花纹画下来。他刚画完,怪物大叫一声腾空而起,转眼不见了。大家围住伏羲问这是个啥怪物,伏羲说:“它像龙又像马,就叫它‘龙马’吧。”

从此,伏羲整天拿着那片蓍草叶,琢磨龙马背上的花纹,怎么也解不开其中的奥妙。

这天,伏羲坐在白龟池边思考,忽听池水哗哗作响,定睛一看,白龟从水底游到他面前,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接着向他点了三下头,脑袋往肚里一缩,卧在水边不动了。

伏羲面对白龟聚精会神地观察起来。渐渐地,他发现白龟盖上的花纹中间5块,周围8块,外圈儿12块,最外圈儿24块,顿时心里亮堂了,悟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脱口说道:“一阴一阳而已!”

伏羲用通道儿“—”作阳,叫做阳爻,断道儿“--”作阴,叫做阴爻,8道儿为一组进行组合,最后组合出8种不同图案,这就是八卦图。

卦,是我国古人通过测量太阳位置,从而知季节、记录劳作规律的手段。“卦”字的右边“卜”是个象形字,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左边的“圭”字是一种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古人通过测量掌握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因此,八卦图是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物取象所做的记录。

伏羲画出了八卦图,人奉之为神,天帝得知后终日心神不安,便命天将下界察看人间出了什么怪事。

此时的伏羲早已用八卦算出了天帝的心机,为防止天将查出八卦图,伏羲就把八卦图埋在地下,并在上面栽一棵柏树。在封土的时候,他左一脚,右一脚,南一跺,北一跺,然后才走开。

那棵柏树被伏羲这样一弄,人不管站在哪个方向看,左看右倒,右看左倒,南看北歪,北看南歪。结果,天将来查看时,这棵变幻莫测的柏树把天将搞得迷了方向,到底没有查找到八卦图。

柏树护图有功,后来,伏羲就封这棵柏树为八卦柏。这棵柏树到现在还是哪看哪歪,很难分辨出它朝哪方向倾斜,人们都说这是伏羲布下的八卦阵在起作用。

伏羲“八卦”的产生,意味着物质世界已经成型。正如后来《易经·系辞上》给世人展现的一幅太极化生宇宙万物的生发模式: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意思是说,天地混沌未分之时,阴阳从中产生,阴阳二气造化生成万物,万物又衍生出来蕴含世间一切的8种表征。

伏羲一画开天,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飞跃。后人将伏羲用通道儿“—”和断道儿“--”画出的八卦称为“先天八卦”,并按一定顺序排列成卦序,用8个卦形命名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8个字分别对应“天、泽、火、雷、风、水、山、地”自然万物。

先天八卦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卦序,是因为它是按自然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匹配的,这是卦序及方位的理论依据。《易经·说卦传》说: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意思是说,天地确定上下位置,山泽气息相通,雷风相迫而动,水火不相厌恶,八卦相互错杂成六十四卦。以数推算过去顺,预知未来时逆,所以,《易经》的逆数可推算未来事。

先天八卦揭示了阴阳的奥秘。八卦每两爻相对,每爻都代表两个性质相反的东西,这就是阴阳相对。也就是说,先天八卦方位图反映了阴阳相对的相互关系。

“天地定位”,即指乾南坤北,天居上,地居下,南北对峙,上下相对。乾是3个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坤是3个阴爻组成,为纯阴之卦。两卦爻象两卦完全相反,可见阴阳相对。

“山泽通气”,即艮为山居西北,兑为泽居东南,泽气于山,为山为雨;山气通于泽,降雨为水为泉。艮是1个阳爻在上,2个阴爻在下;兑是1个阴爻在上,2个阳爻在下。两卦爻象成对待之体,也可见阴阳相对。

“雷风相搏”,即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居西南,相搏者,其势相迫,雷迅风益烈,风激而雷益迅。震是2个阴爻在上,1个阳爻在下;巽是2个阳爻在上,1个阴爻在下。两卦爻象成反对之象,可见阴阳相对。

“水火不相射”,即离为日居东,坎为月居西,不相射者,离为火,坎为水,得火以济其寒,火昨得水以其热,不相熄灭。离的上下分别为2个阳爻,中间为1个阴爻;坎的上下分别为2个阴爻,中间为1个阳爻。两卦爻象也成对待之体。

按先天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两两对待之本,每一对中都含有顺逆、奇偶、阴阳,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阴阳错综交变,这就是先天八卦方位图中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是八卦本着阴阳消长,顺逆交错,相反相成的宇宙生成自然之理,来预测推断世间一切事物,数不离理,理不离数。

由此可见,先天八卦一阴一阳,一转一动,阴阳消长,变化万千,奥妙无穷。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即可据此推测出来。

总之,伏羲先天八卦是我国古代人特有的生命哲学。它通过天、地、人的阴阳二气,既将人融于天地万物之中,同时又将万物纳入人类自己的生命体验;它既将天地万物进行了人性化的理解,同时又将人道与天道融为一体。

【旁注】

宛丘:即今天的淮阳县,古时又称陈、陈州,位于河南东部周口市。历史源远流长,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65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在这里建都,他定姓氏、制嫁娶、结网罟、画八卦,肇始了华夏文明;他造干戈、饰武功,统一四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

蓍草:多年生草本。远古先民们求卦惯用蓍草,这与先民对蓍草的崇拜和神话有关。据说蓍草伏有灵龙神龟,故一百岁方生四十九茎,七百岁无枝叶,九百岁色紫如铁色,一千岁上有紫气。这些传说无疑给蓍草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于是历代相传此草非圣人之地而不生,故为历代钦差大臣前来祭祖复命之信物。

爻:本义是绳结。结绳记事时代,在一根绳索上分段打结,表示一定含义。以原始日冕观察日影变化时,用了八根绳索,每根分三段,段中打结。由于用了八根绳索,八卦曾经叫“八索”。八根绳索挂成一排,由“八挂”而有“八卦”,绳索的三段成了卦的三爻,代表一个观察记录的三个要素。

《易经》:亦称《周易》,简称《易》。我国儒家、道家共同经典,分《经》、《传》两部分。传说周文王被拘禁羑里城时所著,其背景是周文王与商纣王之间的斗争。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辩证: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

【阅读链接】

从淮阳老城通往北关中途路东环城湖里,有个方形土岗,是伏羲当初画八卦的地方,叫做八卦台。台中央有座八卦亭,亭顶天棚上画有伏羲先天八卦图。亭东有棵歪柏树,便是传说中那棵神奇的八卦柏。八卦台南边一片较深的城湖水域,便是伏羲养白龟的地方,叫白龟池。

画卦台上原有不少石碑,正对着画卦台大门,原有伏羲的“先天图”,俗称“石算盘”。画卦台正中,还有两块石碑,一块为“开物成务”,一块为“先天精蕴”,分别竖在石龟背上。这些都是伏羲画卦传说的生动写照。

姬昌著易经揭示阴阳奥秘

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商王朝的最后一位王位继承者纣王帝辛,他上台之后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

在当时,在商王朝很多诸侯中,西伯侯、鬼侯、鄂侯被纣王任命为“三公”。鬼侯和鄂侯对纣王强进忠言,结果被纣王杀害,管理西岐的西伯侯姬昌闻知此事后,仅仅是偷偷叹息了一声,就被后世称之为历史上第一个“告密者”的崇侯虎告知纣王,结果姬昌被关在了羑里这座监狱。

纣王将姬昌投进监狱的本意,是要惩罚他,可纣王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举动却催生了一部影响深远的伟大的经书《易经》。

姬昌被关进羑里监狱时,已经是82岁高龄的老人了,他因为叹息了一声就遭此磨难,其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他在入狱最初的那些天,因气愤难息,就在这所高出地面5米的台形监狱里不停地踱步。

姬昌强迫自己镇静下来后,他明白他必须接受眼下的现实,不管心中多么不满和气恨,他都暂时无法走出这座监狱。既然如此,那就找点事做吧,要不然,怎么度过漫长的白天和夜晚?在监狱里能做成什么事?有监规在限制着,有武士在监督着,那就思考吧!没有谁能剥夺得一个人独立思考的权利。

姬昌当时要思考的事情太多,可只有一个问题最紧迫,那就是自己的命运。他太想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了,太想预测自己还会碰到什么,预测等在自己前边的是什么事情。可怎样预测?用何种办法预测?就在这时,他想起了伏羲的八卦,想起了八卦中的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于是,他依此开始琢磨起来。

就这样,姬昌虽身陷囹圄,但胸怀宽宏,自强不息,总结夏商时人们认识自然万物的思想精华,继续演绎伏羲的八卦,最后演绎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有卦辞,爻有爻辞,遂成《易经》。用以探索人生、宇宙变化的原理,推演人生、宇宙和社会变化的规律。

自从姬昌被纣王投入监狱后,在他治理下的西岐的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营救的努力。为了争取姬昌的早日释放,西岐大臣闳夭等人,从有莘氏部落买美女,从骊戎部落、有熊氏部落买骏马,又弄了很多珍奇宝物,献给纣王。

纣王见到如此众多美女珍宝,高兴地说:“这些礼品中有一件就足以释放姬昌了,何况这么多!”于是从羑里监狱中放出了姬昌。

姬昌出狱后,仁慈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酷刑。纣王赐给他弓矢斧钺,命他专管征伐。

姬昌为后世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所称颂,成为人们崇敬的英雄,称他为周文王。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注《易经》后改名为《周易》。

《周易》的“易”字,上半部是个“日”字,下半部是个变形的“月”字,合在一起表示它是专门研究有关日和月,即阴和阳的问题。所谓《周易》,既是指周人祖先进一步研“易”的成果,也是指周人祖先用于指导后人怎样研“易”和用“易”的—部专著,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阳、阴在《易经》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范畴。宇宙的一切,都是由相互对立的阴、阳所组成。爻有阴阳、卦有阴阳,这些都是对客观世界中阴阳的描写和反映。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山为阳、水为阴。在动物中雄为阳、雌为阴。天道有阴阳,地道有刚柔,人道有仁义。在人类社会中,君为阳、臣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

由于阴阳的交感或相互作用,促进事物的变化。一般而言,各种事物具有一个共同规律,那就是同性相排、异性相吸,因为阴阳是作为两种性质的事物,具有相吸作用,阳长阴消,阴消阳长。当阴、阳的交感处于平衡时,事物处在“变”的阶段;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时,达到物极必反的时候,事物处以“化”的阶段,事物将发生质变。

易经的阴阳交感之说作为一种哲学的理念,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当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会产生整体的质变。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具有这学说的理念上充分体现出“平衡”、“和谐"的原理。“平衡”、“和谐”是要达到“和谐”,调整到“平衡”归结点还在于“人”。

《易经》强调天道、地道、人道的“和谐”。天道是阴阳对立体,地道是刚柔对立体,人道是仁道对立体。对立体之间可以互补,互补就是对立中的统一。人道“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易经》告诫人们要法天则进而实现人道的“和谐”。

《周易》使“阴阳”这一概念进一步纯化,阴阳思想也成为了《周易》的指导思想。后人从《周易》中总结出5个方面阴阳观,这就是:阴阳对立观;阴阳互根观;阴阳消长观;阴阳转化观;扶阳抑阴观。

“阴阳对立观”,这是说在一切事物的内部,都是由阴和阳对立的两个方面所组成,事物中如果没有了这种矛盾对立的运动,这个事物同时也就不存在了。

“阴阳互根观”,这是在说,阴阳两方面的对立,都是把对方当作自己存在的根源,也就是说,当作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了对方也就没了自己。

“阴阳消长观”,是讲阴阳在每一事物中所体现出的矛盾与斗争的力量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会相互处在长期势均力敌的地位上,而往往是以一方为主,—方为次。但在发展中,这主要的一方也会变成次要的一方,使自己在矛盾中所具有的支配地位得到消失;而次要的一方,又会成长为主要的一方,即在矛盾中成长为具有支配地位的—方,从而使矛盾斗争的主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阴阳转化观”,这又是讲,阴和阳本身不是属于同一性质的东西,互相转化就是指阴变阳,阳变阴,即指性质发生了变化。

“扶阳抑阴观”,在这个问题上,《周易》的作者是把阳当作是正义的象征,把阴当作是邪恶的象征。“扶阳抑阴”,就是教人们都要站在正义者的立场上,扶持正义战胜邪恶,让新生力量战胜腐朽力量。

周文王拘羑里而著的《周易》,其中的阴阳思想奠定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文化体系,以至于《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成为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旁注】

羑里:古地名,一作牖里,在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4.5千米的羑里城遗址。羑里城是我国遗存下来的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监狱遗址,是商末周族领袖姬昌推演八卦和著《易经》的地方。后人为纪念这位伟人,在城址上修建了文王庙,成为人们朝敬先贤周文王的圣地。羑里城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

有莘氏:上古氏族之一。约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第二任君主启封支子于莘,莘就是现在关中平原东北部的合阳,称“有莘国”,简称莘国,属雍州。商代因之。西周时,有莘国改属畿内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废有莘国,并入晋国,称“莘地”、“梁”或“羁马”。

有熊氏:上古氏族之一,有众多分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来自有熊氏一个分支。根据记载,他生于轩辕之丘,号有熊氏、姓公孙,有熊部落首领,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位列“五帝”第一。黄帝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矛盾:矛,古时长柄有刃的兵器,用以刺敌;盾,古代武器名,即藤牌或皮牌,用以抵挡敌人刀剑,防护身体。辩证法上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帝王之学:是集我国古代帝王的领导学、谋略学、管理学以及识人术、用人术、纵横术等为一体的特殊学科。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都能善用无为而治的法则,并在运用中使之体现为最高的和谐,天下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实惠。这就是“五帝”之仁德的具体表现。

【阅读链接】

相传在上古时,伏羲创造了先天八卦,神农创造成了连山八卦,轩辕创造了归藏八卦。从伏羲到神农到轩辕是一种文化的承传,他们的八卦成为散存人间的神奇秘传,没有专门的人去搜集整理,只有商周之际的周文王推演的八卦,著成《易经》,后来经过周公和孔子两个伟大人物的学习,推论解读,才留传了下来。孔子注《易经》后改名为《周易》。

经过历代文人学者与执政阶层的传承,《周易》已经成了我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六十四卦中的阴阳寓意

六十四卦是在八卦的基础上衍生、发展起来的。北宋哲学家邵雍认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而成。即由8个卦倍生16个卦,再倍生32个卦,最后倍生64个卦。

这个推演过程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这就是阴阳。《易经·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即天地混沌未分之时,阴阳从中产生。阴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天地人物瞬息万变,《易经》中六十四卦的每一步生化都是太极生两仪的进一步表现。周文王就是以六十四卦寓意阴阳,显示一切吉凶,并令人知所趋避。

在六十四卦中,周文王通过阴阳变化,教导周武王姬发在执政时要遵循阴阳之道,让百姓安定,江山稳固;告诫天下人遵循阴阳之道,获得安康幸福的生活。从六十四卦的卦象中,可以看到世间万物阴阳变化之数。

六十四卦中将阴阳交感视为天底下最普通、最根本的事情。万物产生的条件乃是阴阳交感。六十四卦中的“咸卦”可谓是对这一思想的鲜明体现。

“咸卦”经文说:“咸:亨利贞,娶女吉。”“咸”即“感”,意思为相互交感。“咸卦”讲述了一对少男少女浪漫的爱情故事,反映了阴阳交感,万物从生的思想。

周文王在“咸卦”中讲述的故事说:在一个盛夏的日子里,有一美丽苗条情窦初开的女子,来到鲜花开满边野旁的小山谷边。而附近恰好有个清澈的小山泉,那里的青山与绿水相互映照,远处的短笛悠扬的袭来,还有好多鸟儿在蓝天上歌唱,于是漫步来到好多蝴蝶翩翩飞舞而寂静的小山泉边。她环顾四周,见没有人影,就慢慢地脱去她美丽的衣裙,来沐浴和玩耍一番。

说来话巧,此时,正好有位年轻健美的小伙子,就在附近的山石后面。此时的他,忍不住窥视那沐浴的美丽女子,不由自主地生出爱慕之情。于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发生了。

“咸卦”生动地阐释了万物相感应的道理,也道出了精深的“求偶之道”。人与人交往首先是感应,动机纯正,坦诚相待,才能正确感应对方的心思,与对方达成默契。心灵相感是信息传递的一种高级手段,也是人类所具有的本能。人与人之间做到心心相印,心灵相通,爱情、家庭,事业就会更加和谐而圆满。

周文王用“咸卦”教导周武王的是天地、男女心灵相互感应之道:君王与天下人心灵相互感应则万民感化,就能贤者云集,天下归心。君王能够像对待恋人那样细腻的感应百姓的需求和内心的喜怒哀乐,百姓的疾苦还没等说出来,君王就已感知,并及时救民于水火,解百姓之愁苦,如此体恤民众的君王,能不受到民众的爱戴和追随吗?

六十四卦中的“渐卦”主旨是遵循阴阳规律,循序渐进。在此卦中,周文王为周武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子为使天下重归正道,依依不舍地送年轻的丈夫去参军。丈夫走后,女子每日在门前守候恋人回来,有时爬上房屋眺望,有时登上高山远望,最后终于等到了丈夫征战归来,夫妻团聚。

这个故事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女子对征战沙场的丈夫的担忧和度日如年的期盼,展现的是人间真情,奏出的是千古绝唱。

周文王“渐卦”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告诉人们:阴阳之事、男女之情和子孙繁衍都是天下大事,欲安天下者,必晓男女之情,顺天道,成人伦。做事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新王朝的建立,必然改天换地,移风易俗,更需要循序渐进,稳步进行,决不可急促冒进,否则就会导致改革失败。

六十四卦中的“归妹卦”的主旨在于,要想谋求发展,就要为对方的利益着想,满足对方的需要,以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就如同以自己亲爱的妹妹嫁给对方,如卦名“归妹”所表达的意思。

周文王为周武王讲述说,天下初定,执政者应该遵循阴阳和合的人伦之道,让士兵解甲归田,促成男婚女嫁、天下大喜。天地交合则万物群生,男女交合则子孙繁衍,国家兴旺。

同时,周文王也告诫天下人:男女关系一旦确定,便要相伴一生,始终如一,不可轻易解除,否则就是违背天道。婚姻是少男少女生活的终结,也是夫妻生活的开始,这是人生天经地义的大事,必须慎重,不可违背礼仪。女子高贵的品格要胜过外表的虚荣,如果女人缺乏妇德,对丈夫吹毛求疵、满腹幽怨,婚姻就不会幸福。夫妻之间要恪守忠诚,才能使家庭长久而稳定,要防止婚外性行为,否则就会因违背人伦而受到上天的惩罚,使子孙不能延续。

六十四卦中的“涣卦”主旨是畅行天下。周文王为周武王讲述民心处于涣散之时,如何凝聚人心。并讲述了洪水的凶猛,让周武王带领臣民祭享天地,建立宗庙,祈福上苍保佑黎民百姓。天灾来临,官员要迅速的调派最强健的人马对百姓实施救援,灾难使人们放弃了彼此的恩怨,而变得空前团结,相互协助,共度难关。共患难能最有效地凝聚人心,君王在天灾降临之后要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发动民众,众志成城,共度危机。

周文王通过“涣卦”展现了大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并用血的教训提醒人们,平时要祭享天帝,尊天孝祖,行善积德,才能得到上天的保佑,从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本卦还暗示君王在打击邪恶反叛势力时,就像洪水般凶猛,将小人的党群冲散,让百姓安定,江山稳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聚与散,萃与涣,是事物相对立的不同状态,“涣卦”也充分体现了周文王对于阴阳聚散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的认知与合理应用。

六十四卦中的“未济卦”主旨是各安其位、天下太平。周文王警告周武王以及未来的继位者:应当明辨是非,遵循阴阳之道,遵循太极相生相克、周而复始之理,这样才能使王朝走得更远,使万民在明君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安居乐业,使国家得以长久治安。

人们常用“时运不济”来形容运气不佳,其实这不济就是六十四卦的“未济”,事物发展到“未济”,就意味着事物就要从新开始进入新的循环、新的轮回。充分反映了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除了上述这几个卦象外,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蕴含了阴阳之理,天人之道,同样具有研究价值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周文王在3000多年前,总结前人和自身的经验教训,倾尽毕生所学,为后人留下《易经》的六十四卦,其阴阳寓意体现了我国古人对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规律的认知和对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无疑是文明历史的智慧结晶。

【旁注】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邵雍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重新排列《周易》中的六十四卦。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梅花诗》等。

卦象:即万物之象,它对物对事不只是含有重复或两种意义,而且包含多种意义和多种事物。八卦的卦象,它不仅代表的物象之多,而且还有“八卦之象”,“六画之象”,“象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真可称为象之“群”象。

感应:因受外界影响而引起感受和应变。感应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万物都有感应,严格来讲,生物的一切活动都是感应的结果。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联系的方式就是感应。感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指天人合一、人神合一。物理学上指某些物体或电磁装置受到电场或磁场的作用而发生电磁状态的变化。

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我国的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自然规律:也叫自然法则,存在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即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不能被人改变、创造或消灭,但能利用。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古代对这种认识带有直观性,在近代具有机械论的特征。

【阅读链接】

据传说,羲和是太阳之神,望舒是月亮之神。有一次,羲和傲慢地对望舒说:“是我让太阳赋予你光明。”望舒不平地说:“如果没有我,人间的夜晚会是什么样子?”后来,羲和怂恿“天狗”吃掉了月亮,人间的夜晚漆黑一片。望舒认为日神应受到惩罚,就让“天狗”将他“全食”,羲和只好驾着太阳沉入旸谷,不再日出扶桑,刹那间天昏地暗。这时,嫦娥对望舒说:“阴阳应该互补相需,你去请羲和驾车吧。”望舒飞奔到了扶桑,祈求羲和快快驾御日轮,将太阳送上天穹。

从此,阴阳相需相感,再无高下之分,日月同辉,万物化生。

老子哲学范畴中的阴阳

老子生活于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他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喜欢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

老子的母亲望子成龙,就请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子一家敬重。

商容教授老子3年后,推荐老子入周都求深造。当时周都洛邑贤士如云,是天下圣地,尤其是王室守藏室典籍如海,商容认为这里是想成大器者学习的最好场所。

老子来到洛邑后,先生进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等无所不学,《诗》、《书》、《易》、《礼》、《乐》等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3年而大有长进。后来被太学老师举荐入守藏室为吏。

西周守藏室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子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3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就在老子功成名就的时候,他的恩师商容突患重病,卧床不起,老子赶紧扔下手头的工作,赶往前去探看。

老子走近病床前,发现恩师眼无光彩,面色灰暗,神气衰微,知道恩师将不久于人世,感同身受的悲悯之情陡然升起,甚为伤感,就问恩师对自己还有什么嘱托。

商容提起精神问道:“经过故乡要下车,你知道吗?”

老子点点头回答:“过故乡而下车,您不就是要我不能忘记故旧吗?”

商容露出笑容说:“对啊。那么,经过高大的乔木要小步而行,你知道吗?”

老子回答:“知道了。您要我过乔木小步而行,不就是要敬老尊贤吗?”

商容又微笑着点点头,说道:“对呀。山川万物,故旧先辈,是为尊大,而吾为小。”

过了一会儿,商容张开嘴问老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老子看了看:“恩师的舌头还在。”

商容又问道:“我的牙齿还在不?”

老子仔细看了看:“恩师,您的牙齿一颗也没有了!”

商容接着问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子想了想,回答说:“知道了。舌头之所以还能存在,不就是因为它软弱吗?牙齿之所以全掉了,不就是因为它太刚强了吗?”

商容听后,心中甚悦,再次强打精神,进一步教诲说:“要记住,水虽是至柔之物,但滴水却能穿石;舌头虽然没有牙齿的坚硬,但舌头却能以柔克刚。这就是说,最柔软的东西里,蕴藏着人们不容易看见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甚至能够穿透世上最坚硬的东西。”

老子说:“先生说得太好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确实是万世不易的定理。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软脆弱,去世后尸体就变得僵硬坚挺;草木活着的时候又柔又软,枯萎后就变得坚硬。所以刚强的东西是走向死亡的东西,柔软的东西是生机勃勃的东西。树木太坚硬,容易被吹折;皮革太坚固,容易破裂;军队太强大,容易被消灭;牙齿比舌头硬,所以先消亡。所以强大的东西属于劣势。”

老子接着说:“由此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坚强的东西不能克制柔弱的东西。柔弱的东西,积弱则强,积柔则刚。欲强必以弱保之,欲刚必以柔崇之。”

商容摸着老子的手背,感慨地说:“天下的事情,处世待人的道理都在里面了,我再也没有什么可告诉你的了。”说完,闭上了眼睛,安详地与世长辞。

老子攥住恩师温软的大手,跪在床前,向恩师的遗体告别。他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后来,老子铭记恩师的教导,一生摸索阴柔至理,讲求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水滴石穿之道,感悟良多。

老子为自己立有“十守”的信条,即守虚、守无、守平、守易、守清、守真、守静、守法、守弱、守朴。这些信条,是老子一贯提倡的阴柔的主张,反映出老子深得阴柔奥义。

老子在实践中谨遵“十守”信条。他在西周守藏室做官时,有学问却从不张扬,实而不华;在对待世事方面,强调不与世人所争。老子坚守“无为”,如此一来,反倒使他的名气更大了。

当时的鲁国有个著名的年轻学者,名叫孔丘,因他很有学问,人称孔子。孔子很佩服老子的学问,就前往周都洛邑,向老子请教学问。这次求教,孔子眼界大开,彻悟老子“弱柔生存”、“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后来,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把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从不同角度和一定意义上反映了阴柔之理。孔子也成为了影响全世界的“圣人”。

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景王姬贵之子姬朝率兵攻打诸侯的城邑,后来又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子受失职之责,因此辞职。随后,他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

经过大半生的不懈探索,这时的老子,已经是满腹经纶的超凡的智者,参透世间万物的阴阳之道。在函谷关,老子将自己多年研究所得著成《德道经》一书,其中的阴阳理论,成为了我国阴阳概念产生、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高峰。

在《德道经》中,老子将“阴阳”概念上升为哲学范畴,以此来反映世界万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已有高度的概括和体现。

《道德经》中的“道”,在老子哲学中作为最高范畴,主要是指形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或构成世界万物的本体,以及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这已经成为后世学者注释、研究和争论《道德经》的人们的共识。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指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一”的意思是说:“道”既是规律、法则、秩序,“一”就是生生不息的变化,“道生一”的意思是由“规律”而产生有方向性的变化。

“一生二”的意思是说:有了方向性的变化,就产生了对立,诸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阳与阴、善与恶、天堂和地狱、支持和反对等等。

“二生三”的意思是说:对立的两面都是极端的趋向,无法相互依存,二生三就产生了调和两者的中轴。比如,天地的中轴是人,五行的中轴是中土,天堂与地狱的中轴是人间,等等。

“三生万物”的意思是说:由“道”这种规则产生的方向、对立和中道,可以映射到万事万物上。诸如宇宙的产生、国家的政治,以至于人的身体的健康运行等各个方面。

“万物负阴而抱阳”,说的不仅仅是万物生长靠太阳的道理,而是负阴而抱阳,负阳而抱阴的意义。也就是说,阴阳是统一于事物内的两个方面,因其无休止变化的缘故,它们之间的和谐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但是不和谐的程度,可以表明事物恶化的程度。

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指的是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面,其实是他对周文王所著《易经》诸卦之卦画中都包含着的阴阳对立情形的概括总结。后世学者由此公认:老子是在我国思想史上首次将“阴阳”概念提升为哲学范畴来表达世界万物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第一人。

“冲气”,就是对万物重要的调控作用。“和”,是阴阳消长平衡的结果。“冲气以为和”,就是客观规律作用于事物内部矛盾的两方面,通过其变化使之在新的层次上达到新的和谐。所以,无论是整个自然界或是细微的具体事物,都是运用着这条自然规律在这种动荡的调节中维系着自身的平衡。

老子对我国古代早期阴阳思想给予比较全面的总结,通过对大量对立性概念的表述,揭示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同时,看到了任何矛盾的双方无不向相反方向转化,正如他所说的“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老子认为,只有回归“道”,在大自然的法则下不断和谐阴阳,才可以做到把握阴阳,实现精神、物质同步发展。

【旁注】

商容:是商朝纣王时代的乐官。因为忠直被纣王贬黜。商周“牧野之战”后,他和殷人一起看周军入殷。周武王命人表彰他的忠贤。《史记》殷本纪,商容作为贤者。《史记》乐书、《礼记》乐记、《史记索隐》引《韩诗外传》、《史记索隐》都有提及。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夏商周时期,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到了汉代,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儒家学派: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儒”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的一家,是一个学术派别。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尤其重视“刑德之治”。重视伦理关系。

青牛:传说是千年木精所变之牛。是远古神兽之一。三煞神之一。神仙道士之坐骑。相传老子八九岁时,太清宫南面的一座大山上,突然出现一群怪物,人称神牛,见物咬物,见人吃人,连狮子老虎都没地方藏,老子降伏了怪物,从此他就在那里专门驯养那群牛,并把驯养好的牛都送给乡亲们使用。

对立统一: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辩证法规律只有三个,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阅读链接】

相传老子西游,过函谷关前,函谷关守将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而老子果然乘青牛而来。尹喜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尹喜迎接老子到关中小住,请求老子指点修行之道。

老子在函谷关住下后,见尹喜心慈人善,气质纯清,于是为尹喜著书,名为《道德经》。《道德经》写成后,老子对尹喜道:“我授你《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言宇宙根本;下篇为《德经》,言处世之方。只要你研习不止,苦修不懈,终有所成!”言罢,老子飘然而去。

阴阳学说的产生与发展

在我国思想史上,自从老子的《道德经》将“阴阳”概念上升到哲学范畴进行系统论述之后,阴阳理论就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及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其实在老子之前,阴阳的观念就与观察天象有直接的关系。在古代农业社会,通过观测天象来确定历法,预测天象而指导农业劳作,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先民们于长期的劳作生活中,对阴阳已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阴阳最初的意义是指阳光的向背,对着太阳光的一面为阳,背着太阳光的一面为阴。据《诗经·大雅·公刘》记载,周代先祖不窋的孙子、周部族的杰出首领姬刘,曾经率其部族在山冈上观测日影,以确定向阳和背阴的方位,又观测水流的走向。

另据永盂铭文中记载,公元前930年前后,西周第六位君主周共王姬繄扈把“阴阳洛疆”的土地分给一个名叫永的人。当时也把阴阳作为南北方位概念来使用。

由此可见,先民对月份、昼夜、四季、闰年规律的观测,对一年四季,寒暑往来的规律的认识,自然会产生“阴阳”的概念。这就是后来阴阳学说的渊源。

阴阳的观念也与制订历法有直接的关系。夏商之际,夏王朝使用的夏历,也叫农历或阴历,就是一种阴阳合历。商王朝第十八位国王子和以阳甲命名,进一步反映了崇阳的倾向。

随着人们对自然万物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到了商代后期,周文王以阴阳相配,推演出六十四卦,不仅进一步揭示了阴阳的奥秘,而且使阴阳有了新的含义。

至老子时期,“阴阳”被老子《道德经》引申为贯穿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从而有了“刚柔”的哲学意义。

老子的《道德经》问世后,周幽王的近臣及诸权贵,都耳闻目睹了老子的《道德经》,且议论纷纷,相互告知。老子在哲学范畴对阴阳所作的阐释,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实践具有了指导意义。

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公元前780年,西周泾河、渭河、洛河三河流域发生地震,太史伯阳父分析其原因,说了下面这一段话:

周将要灭亡了!那天地的气,有自身的规律;若是违背它的规律,民众就乱了。阳气埋伏于地下不能出,阴气受压迫而不能上蒸,于是就有地震发生。现在三川实际发生地震,是阳气失去它所能而镇住阴气的能力。阳气消失而阴气过盛,河流的源头必然堵塞;源头堵塞,国家必然灭亡。水与土演化从而使民众能利用,如果水与土不能演化,民众就会缺乏财用,不灭亡还等待什么?

这段很有意义话,是以阴阳说来解释地震产生的原因,这是有哲学的实用价值的。

至春秋时期,阴阳说中的阴阳转化观点也有具体实例。据《国语·越语下》记载,春秋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实业家范蠡曾经对越王勾践说过下面这段话:

国境之内,百姓的事,其治理不违背民众的劳作,不逆天时行事,粮食作物都能丰收,民众丁兴旺,君臣上下相交各得其志,这方面我不如文种。四境之外,与敌国交往,能当机立断,能顺阴阳的变化和懂得天地的常规。柔顺而不屈服,强大但又不过分刚烈,德刑能掌握分寸,找出有规律性常法以便执行;死与生能顺天地的德与刑,天依乎人,圣人依乎天,如此人就会自然生育发展,天地使其成形,圣人因势利导而成全它。往往战胜而不报喜,攻取城池而不再丢失,用兵能取胜于国外,国家的福气生于国内,所用的力气甚少而收获的名声非常显明,这方面文种亦比不上我。

越王勾践听了范蠡的论述,深以为然。由此可见,范蠡是很懂得阴阳变化规律的人,并且用它来治理国家。

春秋战国之际成书的《管子·乘马》中说:春夏秋冬四季是阴阳之推移变化而形成的;四季的长短是利用阴阳变化而来的;日夜的转化是阴阳的变化造成的。

这段话用“阴阳”来解释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和节气的更迭以及日夜的往复,可见在当时的齐国,阴阳说已经十分流行。

战国时期,“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出现了阴阳家,并形成阴阳学派,这一学派的观念就是阴阳学说。后来汉代总结先秦学术的源流时,由于这阴阳家思想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汉书·艺文志》将阴阳学派列为“九流”之一。

阴阳学派是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之一,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为宗旨。主要代表人物有战国末齐国的邹衍。

邹衍,又作驺衍,齐国人。他在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有丰富的知识,时人称之为:“谈天衍”。《史记》载他曾作《主运》、《始终》、《大圣》等篇十余万言。

阴阳学派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其中的“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意思是说,所谓五行,第一叫水,第二叫火,第三叫木,第四叫金,第五叫土。水向下面润湿,火向上面燃烧,木可以弯曲、伸直,金属可以加工成不同形状,土可以种植庄稼。向下湿润的水产生咸味,向上燃烧的火产生苦味,可曲可直的木产生酸味,可改变形状的金属产生辣味,种植的五谷产生甜味。

《洪范》是《尚书》的篇名,是商周政权交替之际的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洪范》中的这段话提出了为人们所用的以水为首的5种自然物质排列次序,以及这5种物质的性质和作用。但箕子当时还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战国时期,五行说颇为流行,基本观点有相生相胜之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和“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邹衍把以前的阴阳、五行学说进一步地系统化,把阴阳五行说运用于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五德终始”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朝代的嬗变都是遵守五行相生相克之道的结果。

邹衍的“五行”意味着物质运动,也意味着万物之宗。这种思想,成为了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的重要思想来源。

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用邹衍的“五德终始”之说来具体解释历史朝代的更替,如夏、商、周三代之变,就是金之商克木之夏、火之周克金之商。司马迁为“五德终始”之说注入的新思想,不仅使汉代执政者找到了皇权合理性的根据,也对后世封建社会有很大影响。

阴阳学派的重要发展时期是在先秦和两汉初年,到了武帝罢黜百家之后,阴阳学派的部分思想内容融入了儒家思想体系,还有一部分思想内容为东汉时期道士张道陵所创的“五斗米道”早期道教所吸取。至此,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学派就不存在了,魏晋以后,此学派中的阴阳家也多衍变为方士。

阴阳学说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阴阳转化。

“对立制约”,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由于阴阳双方时刻都在相互对立的状态中相互制约着,其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平衡。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或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阴阳双方这种互根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消长平衡”,是指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始终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这种消长变化的运动中,维持着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所以说,阴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始终贯穿着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是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称为消长平衡,也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

“阴阳转化”,即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从而使事物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阴阳消长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质变阶段。

阴阳学说对中医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中医领域,它既是其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思想。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从而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旁注】

天象:是指古代对天空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泛称。《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指天空的景象,如日月星辰的运行等。古人常用以占吉凶。现代通常指发生在地球大气层外的现象,如太阳出没、行星运动、日月变化、彗星、流星、流星雨、陨星、日食、月食、激光、新星、超新星、月掩星、太阳黑子等。

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铜器研究中的术语。本指古人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铸造该器的原由、所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后来就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等的文字。青铜器铭文在商周时期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书法艺术,为历代研究书法的人们所重视。

洛河:古称雒水,是上古时期河洛地区的洛水,也是黄河右岸重要支流。因河南境内的伊河为重要支流,亦称伊洛河。洛河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黄河交汇为中心的地区被称为“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发祥地,河洛文化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太史:官职名,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沿设,其职权和称谓有所不同。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至于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越国著名谋臣,中国儒商之鼻祖。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九流: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最初为阴阳、儒、墨、名、法、道6家,后来增纵横、杂、农、小说为10家,再后去小说家,将剩下的9家称为“九流”。此外,九流也是我国古时社会人群划分方法,有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却有不一的说法。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儒家经典,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尚书》原有100篇,后来存在的仅为29篇。用现代的标准来看,尚书中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它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洪范》:是《尚书》的篇名。“洪”的意思是“大”,“范”的意思是“法”。“洪范”即统治大法。《洪范》是商代贵族政权总结出来的统治经验。相传为周灭商后二年,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的记录,提出了帝王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九种根本大法,即“洪范九畴”。

五德终始: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后来,皇朝的最高执政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五德终始说的“德”运。

方士:方术之士、有方之士、术士,后来则叫道士。方士出现不晚于周,至秦汉大盛,并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方士集团,即所谓方仙道或神仙家。又以所主方术不同而有行气吐纳、服食仙药、祠灶炼金、召神劾鬼等不同派别。神仙思想及其方术,成为后世道教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支柱。

绝对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具守恒性,即运动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其具体形式则是多样的并且互相转化,在转化中运动总量不变。运动相对于静止而言,绝对运动意思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运动的。

相对静止: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指两个物体同向同速运动,两者相对以对方为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静止只是一个物体对于它周围的另一个参照物保持位置不变,所以也只能是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证实一个物体是在绝对静止之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阅读链接】

邹衍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因其学问高深而宏辩,人称为“谈天衍”,又称“邹子”。邹衍曾游学齐国的稷下学宫,也曾到魏国,受到魏惠王郊迎;到赵国,平原君待之以宾主之礼;到燕国,燕昭王亲自为他在前面扫尘,听他讲学,为他筑碣石宫,执弟子礼。

邹衍的著作《邹子》和《邹子终始》,据说有十余万言,但早已失传,现只有吕不韦等人的《吕氏春秋》、司马迁的《史记》的一些段落可见其思想。《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论六家要旨”把阴阳家列为六家之首,可见阴阳家的重要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