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什温

创造大师的机器钢琴

时间是20世纪初。

纽约东区第125大道,有个衣衫不整,看起来像小乞丐的男孩在街上游荡。

他经过一家自动钢琴店门口,看见一架机器钢琴,一时兴起,丢了个硬币进去,这机器竟自动奏出名音乐家安东·鲁宾斯坦(Anton Rubinstein)的曲子。这男孩目瞪口呆,随后聚精会神地听完了这首曲子,这个动作,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写了美国乐坛的历史。这男孩,就是美国音乐的先驱,也是现代乐派的大师——乔治·格什温。

美国音乐的历史不长,长久以来都被欧洲主流音乐影响着,而让美国音乐明确表现出国民性格的人,就是格什温。他将20世纪美国流行的爵士乐手法,用在演奏会的大型音乐中,并且结合了传统的欧洲音乐、爵士乐及黑人音乐等各种形式的音乐,来丰富美国音乐的内涵。

布鲁克林区的街头顽童

1898年,乔治·格什温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一栋小砖房中,他的父亲莫利斯与母亲萝丝,都是从俄国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而除了他之外,格什温家还有其他4个孩子,他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艾勒(Ira)。艾勒在格什温的音乐生涯中,给予了他莫大的协助。

格什温从小就是个顽皮的孩子,父亲因为忙于工作对他疏于管教,他课业方面表现不佳,整天在街上游荡。他自己后来回忆起还未接触到钢琴时的那段童年时光也说:“音乐从来没引起过我的兴趣,我每天就是和玩伴一起想办法把大人搞得紧张兮兮。”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们在他日后的作品中,嗅到浓浓的布鲁克林气息。

1910年,格什温家搬到了康尼岛(Coney Island),小格什温一如往常,不爱上课时就去看电影,在街头晃荡,而本文一开始所叙述的,让他如梦初醒的鲁宾斯坦乐曲事件,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中。

原本家中计划栽培大儿子艾勒往音乐方面发展,没想到因为在街上听了鲁宾斯坦的曲子,就对音乐产生了莫大兴趣的二儿子乔治也开始想往这条路走,于是他的父母便为他聘请了钢琴教师来上课,帮助他正式展开音乐生涯。

作品的产生

一般10多岁的青少年,应该都还在念书,但是乔治·格什温却已经开始用音乐谋生了。他在纽约的廷潘街(Tin Pan Allay,当时通俗音乐作曲家和出版社的集中地)找到一份工作后,就没有继续升学。他的工作主要是以弹奏钢琴来推销乐曲,那时他才16岁,却已经察觉音乐即将发生重大的变革。他厌倦当时大部分作曲家所采用的形式与风格,渴望自己能创作出与众不同,并且受到大众喜爱的歌曲。

不久后他开始尝试作曲,并利用工作之便偷偷测试自己的成果。当他为客人弹奏了无新意又比较少人知道的乐曲时,不时会巧妙地弹出自己创造的音符,只要客人有反应,他就会把这段旋律记下,作为日后创作的材料。这时他早已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未来投入音乐创作,没有任何事可以动摇他。

从美金10元开始

1916年,格什温将自己创作的歌曲《想要的得不到,得到了又不想要》(When you want them,you can’t get them;when you get them,you don’t want them)以美金10元的代价,卖给出版商出版。同年,经由知名词曲作家罗柏(Sigmund Romberg)的引荐,获得为“1916年年终晚会”作曲的机会,向成为百老汇作曲家迈进了一大步。

隔年,格什温担任选美活动晚会的歌唱钢琴伴奏,在晚会中,歌星薇薇恩·塞格(Vivienne Sega)演唱了他所作的两首歌曲,使格什温的名字首度出现在宣传海报上。

对格什温而言,1919年是令人惊奇的一年。这一年里,他的喜剧《拉拉露西尔》成为百老汇最受欢迎的乐曲,海报连续张贴了6个月。同年他又发表了代表作之一《斯旺尼》(Swanee),结果造成轰动,唱片和乐谱在全国畅销,使他终于步入专业作曲家的行列。然而直到1924年,一首独步乐坛的曲子发表后,格什温的作曲家地位才算是真正稳固。

从沉闷中惊醒的《蓝色狂想曲》

1924年初的某天早上,格什温突然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新闻宣称他将在一个月后的“现代音乐实验”上发表新作。他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接到爵士乐大老、名指挥家,一向以开创美国现代音乐自诩的保罗·怀特曼(Paul Whiteman)的通知,要他“以爵士民族语言,谱写一段取材广泛的半交响曲”。格什温在接到讯息的18天内就已经完成草稿,而正式写完曲子的时间则只花费了一星期。作曲过程中,他并未订立任何作曲计划,或者套用某种既定的结构,只是带着打破人们对爵士乐刻板印象的决心,不论身处何地,总是不停歇地构思着音符。最后在从波士顿返回纽约的火车上,这首和美国这个民族大熔炉一样五光十色的曲子,已经结构鲜明,跃然脑中。

这首曲子最初的曲名只有简单的《狂想曲》3个字,在参加讨论“什么是美国音乐”的“现代音乐实验”时,格什温为了配合讨论的主题、突显地域性,便将之改名为《美国狂想曲》,后来哥哥艾勒发现他在这首曲子里使用的和弦,是黑人音乐中最常见的蓝调和弦,于是建议他取名为《蓝色狂想曲》。

“BLUE”这个词汇在英语中有几个含义:当成名词用时,是指一种颜色——蓝色;为形容词时则代表一种忧郁悲观的情绪;而复数“BLUES”又专指一种流行于美国中下阶层的黑人爵士音乐——蓝调。因此,格什温欣喜地采用了这个具多层意义的词汇来为新曲命名。

1924年2月13日,怀特曼如期举行了音乐会。由于事前宣称此次音乐会的目的是要探讨“什么是美国音乐”,而且有许多知名的重量级音乐家到场,因此来参加的听众都抱着很大的兴趣与很高的期望。然而一开始的几首乐曲平淡无奇,再加上场地闷热,许多观众竟因此离席。所幸后来及时出现一串由单簧管演奏,带有爵士风味的滑音,猛然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使得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紧接而来的清晰悦耳、充满活力的音符,更深深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那是格什温的钢琴独奏,曲目正是《蓝色狂想曲》。

此次演出佳评如潮,有乐评家赞誉格什温:“爵士乐被提升到一个更新、更高的水平上……自昨夜起,真正代表美国的成熟音乐起步了……”

其他的作品

有了《蓝色狂想曲》这个成功范例,格什温对钢琴与管弦乐合奏的乐曲充满信心,下一步就是向创作协奏曲这一类最高艺术乐曲挑战。他特别去充实理论知识,并潜心研究古典曲式。1925年12月,格什温在卡内基音乐厅发表了《F大调钢琴协奏曲》,一样获得听众的喜爱。借由这两首优异的乐曲,格什温跃为国际知名的大作曲家。

但是随之而来日渐繁重的工作量,也令他感到无法承受,因此在1928年,格什温停下手边所有的工作,与哥哥艾勒一同前往欧洲旅行。

在巴黎停留的日子,受到当地文化的触动,格什温创作了知名的《美国人在巴黎》,内容描述一位寂寞思乡的美国人在巴黎街头散步,经历了一个热闹拥挤、霓虹交错的孤寂夜晚。1928年底回到纽约之后,全曲宣告完成,同一年的12月在卡内基音乐厅首次公演。

与此同时,格什温从哥哥艾勒身上,发现了一个惊奇的现象:艾勒的文采丰富,文字新颖生动、不落俗套,和他所写的新音乐非常搭配。此后兄弟俩彼此倚重,合作无间,一个作词,一个谱曲,分别被美国人尊称为“文字先生”和“音乐先生”。他们掌握住了20世纪的时代脉动,一同孕育了成熟的美国流行乐曲。

继《美国人在巴黎》之后,格什温陆陆续续发表的作品有《蓝色星期一》、《夫人,请好自为之》(Lady,Be Good,1924)、《噢!凯伊》(Oh,Key,1925)、《女孩表演》、《疯狂女孩》(Girl Crazy,1930)、《我为你歌唱》(Of Thee I Sing,1931)等作品。此外,他还为许多电影制作歌曲,例如为《红苹果》配的管弦乐曲《第2狂想曲》,以及为克拉克·盖博与珍·哈尔萝所主演的电影所谱出的同名主题曲《我所爱的人》等。

史上最爱“拜师”的音乐家

以《蓝色狂想曲》成为乐坛宠儿的格什温,有个和他的音乐一样闻名的习惯——喜欢到处拜师求教。其实当时他已经是个受到肯定的专业作曲家,同时也已尝到名利双收的滋味,但从未受过正统学院派音乐训练的他,心里始终觉得自己的古典乐知识和作曲技巧有缺陷。这是一种难以化解的焦虑,即使他创作出的乐曲拥有一般古典乐家所没有的灵气、创意和想像力。为此他屡屡“寻师”,发生了不少传闻和趣谈。

一次是发生在大师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在巴黎的家中。格什温表示自己想向他学点东西,请求他收自己为徒。斯特拉文斯基闻言先沉吟了一下,随即笑着开口问道:“请问你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呢?”“大约是10万美元吧!”“那么,应该是我向你学习才对!”

还有一次是与莫里斯·拉威尔会面的时候,希望能精进作曲技巧的格什温又热烈地看着这位当时已相当知名的音乐家,提出想在他门下学习的要求。拉威尔却摇摇头告诉他:“你已经是绝佳的格什温了,为什么偏偏还要做第二个拉威尔呢?”

在有生之年,格什温都是一边放纵着自己奔放、不拘泥于传统结构的曲思,叼着烟写作到天明;一边又不断跟在其他音乐家的身后,希望他们能透露一些绝招,来弥补他不足的技巧。答应替他上课的音乐家亦不少,而且隶属各门各派,也难怪他的音乐如此难以归类。而如果要列一张格什温的拜师名单,长度一定令人惊异。

唯一的歌剧:《波基与贝丝》

格什温除了创作歌曲、音乐歌舞剧及带有爵士风味的管弦乐曲外,毕生最得意的,就是创作了歌剧《波基与贝丝》(或译《乞丐与荡妇》),这也是他唯一的一出歌剧。

这出歌剧的灵感来自于1925年艾德温·杜波斯·海沃德(Edwin Dubose Heyward)发表的小说《波基》。剧本由小说作者海沃德本人亲自编写,格什温的哥哥艾勒则与他一同合作歌词,剧的内容主要是描述一个跛脚乞丐波基与搬运女工贝丝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区的贫民窟。某日,以捕鱼为生的当地黑人们,正在唱歌跳舞以消磨夏夜时光,码头搬运工克朗带着情妇贝丝前来,在欢乐中,克朗因酒醉神志不清,与渔民们发生纠纷,失手杀死了一个居民之后逃走。贝丝唯恐受到牵连,躲到惟一肯收容她的波基家中。波基是个不良于行的乞丐,但是心地善良,还替她赶走纠缠不休的克朗。贝丝受他感动,决定以身相许。当克朗又来纠缠贝丝时,波基杀死了他,而被警方逮捕。毒品贩子乘虚而入,告诉贝丝说,波基此去必定难逃劫数。在绝望中,贝丝接受了诱惑,跟毒贩前往纽约。不料波基却安然归来,并且热切地盼望跟他所爱的贝丝重新建立新生活。当邻居们告诉他,贝丝已经把自己卖给魔鬼,同时远赴纽约时,波基决心不辞千里地去找寻他的挚爱,在冷静地问明纽约的距离和方向后,毅然离开了家乡,而邻居们则给予他由衷的祝福。

1935年,当这出投注了格什温毕生心力的得意之作初次在百老汇推出时,观众的反应并不如预期那样,评论家亦没有给予公平的评价。可能由于剧中清一色是黑人角色,一般白人观众难以立即接受,所以演不了几场就被撤换了。这种现象其实和美国当时黑人遭受严重的种族歧视,有密切的关系。

即使引发的争议和批评不断,期望音乐能属于每一个人的格什温还是坚信,他谱出了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歌曲。1935年10月20日他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声明创作此剧的态度:“《波基与贝丝》是一个民间故事,剧中人物很自然地必须演唱通俗歌曲,但下笔时,为了展现幽默、迷信、宗教热情、舞蹈和种族精神,我决定不直接采用民俗素材,而以创作能融入每个人生活的音乐为出发点,因此谱出了这样的新式乐曲。正因为故事的题材涉及美国黑人生活,歌剧的形式也连带产生前所未有的突破。”

而真正平息所有反对意见的,除了这篇真挚的自我表露外,还是《波基与贝丝》中充满活力和创意的丰富旋律。当人们步入戏院,聆听这出结合戏剧和音乐力量的杰作时,心中对角色的抗拒渐渐在无形中随着动人的音乐,被怜悯和同情所取代。

此时真正属于美国的新歌剧已经悄悄诞生,格什温是第一位谱出美国民谣歌剧的作曲家;后来因为被改编为电影《乞丐与荡妇》而更加轰动的《波基与贝丝》,正是美式歌剧的先驱。

遗漏的节拍

1937年,在一次公开演奏《F大调钢琴协奏曲》的音乐会上,格什温毫无预兆地失去了知觉,并且漏掉了好几小节,虽然回复神智后,他若无其事地把剩下的部分弹完,但是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其实是一个不祥的预兆,厄运已经悄悄笼罩了格什温。

往后几个月中,格什温数度无来由地昏厥,头痛、手脚麻木等症状也接踵而至。1937年7月9日,他突然感到极度不适,紧急送医院检查之后发现,他的大脑里长着一个肿瘤,随即他陷入昏迷状态。家人聘请专家瓦特·丹迪(Wflter Dandy)为他动手术,但丹迪医生人在外地,无法及时赶回,不得已只好由其他医生操刀。

不幸为时已晚,格什温始终未能恢复知觉便与世长辞了,过世时还未满39岁,并且终其一生都未婚。

美国最珍贵的音乐遗产

格什温的生命虽然短促,留下的作品却不少。他音乐创作的最大价值,在于把美国的“通俗音乐”,与欧洲主流的“严肃音乐”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交响爵士乐”的新典范。

格什温具有将甜美的旋律与强烈的节奏、悲伤的蓝调与冷酷的气氛等两种极端合而为一的才能。他把欧洲传统的古典要素,与美国的大众爵士风格巧妙地结合起来,并通过电影彰显了独特的美国音乐,使他的作品成为20世纪美国最珍贵的音乐遗产,永远受到世人的欢迎。

在五线谱之外

格什温的生命最后停留在盛年,而他热衷的事物和生活方式,也充满着年轻人和大都会的活力。令他沉醉的除了音乐戏剧之外,还有不间断的热恋、球赛、绘画、名牌服饰和名贵跑车。

从他奔放热情的音乐中,我们很难想像他并不是一个放纵的人。他虚怀若谷(从他四处向人讨教就能得知)、做事深思熟虑;如果去掉熬夜和抽雪茄这两项,生活习惯堪称优良。他既讨厌赌博,也不酗酒、不暴饮暴食;待人则非常宽厚,虽然自己也有不少家累,却常常资助无名的新人作曲家。

天资敏锐加上专注、勤勉,让他在画布上也能一展所长,他常在午后走向画架,与颜料一起度过无数沉静的时光。他的画作被艺评家认定已具备专业水准。如果不是音乐太令他沉迷,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应该就不会是音乐家格什温,而是画家格什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