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增强领导本领 做最好干部

各级干部要做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最好干部,还必须掌握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的领导本领。十九大报告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忠诚干净担当,是各级干部政治过硬的充分体现,它为各级干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提供了必要条件,但要把党的根本宗旨践行好,还需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一、增强学习本领,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

学习是领导干部的本领,而且是真正的看家本领。因为其他所有的一切,如理论、智慧、经验、能力等,都是源于学习。作为干部,他喜欢不喜欢学习,能不能坚持学习,善于不善于学习,能反映出他的领导水平的高低,工作方法的优劣,能力素质的强弱。

(一)学习是做好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各级干部要做好领导工作,需要各种各样的条件,但“学习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条件,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1

1.陈云:《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九三九年十二月),《陈云文选》(1926—1949),人民出版社。

第一,学习可以拓宽视野,增强洞察力。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对提高上海干部队伍的本领寄予厚望,他希望上海干部“视野更开阔、知识更复合、作风更扎实”。1

1.本报评论员:《勇于争先敢于担当》,《解放日报》,2014年5月30日。

这不仅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干部的希望,也是对全国所有干部的殷切希望。作为党的干部,不能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希望,应该通过学习,来开阔自身的视野。

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庄子·秋水》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井里的蛤蟆你无法跟它谈海洋,因为它的眼界受到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天生死的虫子你无法跟它说冰雪是什么样子,因为它的眼界受到气候时令的限制;而孤陋寡闻的人,你无法跟他谈论大道理,因为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条件的束缚。

那什么时候可以跟他们谈论大道理呢?《庄子·秋水》给出了答案:“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这就是说,当你走出狭隘的河岸,向大海观看,知道你的浅薄无知的时候,就可以跟你谈论大道理了。庄子这里是借秋水来说明视野的重要。

人的认识是受客观环境限制的。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有一段名言:“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一个在县域工作的干部,如果他只有一个乡的眼光,他怎么能做好县域的工作。其他亦然。

如何开阔视野,增强洞察力?1939年2月28日毛泽东同志就给出了答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第十八集团军总兵站检查工作会议上说过:“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这段话说得非常明确。要视野开阔,增强洞察力,就得有学问。学问如何来?答案是两个字:学习。

第二,学习可以放大格局,增强预见力。格局,是一个人的眼界、胸襟、气度、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一个有格局的干部眼界开阔、气度博大、胆识超群,思考问题,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世界的宽度,更有未来的高度。

事实上有格局的干部,才是真正的领导人物。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会议上所言:“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心中没有格局或者格局太小,都难成大事。我们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需要党和国家的执政骨干—各级干部放大自己的格局。

俗话说:“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作为党和国家执政骨干的各级干部,心中如果没有大的格局,是盛不下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有大格局才有大抱负,有大抱负才有大目标,有大目标才有大作为。如果没有海的胸怀,怎么能有海的事业?

各级干部如何放大自己心中的格局?答案还是两个字:“学习”。

第三,学习可以提升本领,增强领导力。著名科学家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就是向巨人学习。

各级干部要做好领导工作,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本领。这些本领如何获得?答案亦然是两个字:“学习”。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使人善辩。”培根的话是经验的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3月1日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也说过:“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学习,对于担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命的各级干部来说尤为重要。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

总而言之,学习可以让各级干部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

(二)领导工作的复杂性要求干部博闻多知

关于各级干部学习的重要性,已经如上所述。现在需要回答的是学什么的问题。曾国藩说:“天下最难的是当官。”这话并非是曾国藩凭空而发的感慨,而是他多年官场生涯的真实感悟。可以说,领导工作的复杂性比任何教科书中写到的都要复杂。

领导活动涉及各个领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卫生。哪个领域的问题处理不当,都会给领导工作带来影响。

领导工作关涉到各个方面:上级、同僚、下属、群众、媒体。哪个方面的关系协调不好,都会给领导工作带来制约。

领导活动、领导工作不仅十分复杂,而且还非常深奥。有人说它“深不可测”;有人说它“深不见底”。总而言之,“领导是门大学问”。既然领导是门大学问,各级干部就要“博闻多知”。因为领导活动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以各级干部既要明政治,又要懂经济;既要知天文,又要懂地理。因此,各级干部需要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第一,学习政治理论。理论作为一种揭示、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科学体系,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起指导作用。科学的理论,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可以提高人们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总之,人们的行动,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必然陷入盲目。

作为党的干部,其行动,尤其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主义者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因此,各级干部增强学习本领,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当前,最重要的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专业业务知识。所谓专业业务知识,主要是指与各级干部工作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

各级干部要确保自己成为真正的内行领导,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专业业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本行业的特点,才能准确把握本行业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出正确的决策。否则,以其昏昏,是不能使人昭昭的。心理学家认为,使人信服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专业性上。

第三,领导专业知识。现实的社会,规模庞大,因素众多,结构复杂,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无疑对各级干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各级干部如果仅凭以往的领导经验来进行领导,不仅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不能实现有效领导的。

实践中,一些干部决策失误、用人失察,工作效率不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领导专业知识。因此,各级干部要想成为领导的内行,必须掌握娴熟的领导专业知识。

领导专业知识的核心是领导科学。领导科学是一门研究领导工作的特有矛盾和规律的一门学问。掌握领导科学知识,能使各级干部更好地把握领导规律和领导方法,提升领导工作能力和领导艺术水平。

第四,历史党史知识。毛泽东同志早就要求各级干部要好好学历史,他说,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1年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说过:“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他还在不同的场合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因此,他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他要求:“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历史是一面明镜,它可以透视、折射出前人的成功与失败,从而帮助我们认识现在,预测未来,少走弯路,免走岔路,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除此之外,各级干部还应该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领导活动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活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各级干部必须具有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才能有效地、成功地驾驭领导工作。正如列宁所说的,只有用全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三)善于运用学到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

各级干部虽然要“博闻多知”,但仅有“博闻多知”还当不了也当不好领导干部。如果“博闻多知”就能当领导干部,最有资格当领导干部的,应该是大学教授和博士。而事实上,许多大学教授和博士做不好领导工作。

因此,各级干部不仅要“博闻多知”,还要善于运用学到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他所提倡的“通儒之学”就是面向社会、实践和现实的:“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陶澍则将读书解决实际难题概括为“实学”:“有实学,斯有实行,斯有实用;非是,则五石之匏,非不枵然大也,其中乃一无所有。”陶澍的这段话意在强调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难题的重要性。

第一,善于用学到的理论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的确,如果各级干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却不去应用它,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用处的。

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理论与实际的简单对应。它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创造性的新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我们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新时代,有许多新情况需要我们去了解,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各级干部必须要用学到的理论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算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要善于脚踏实地地进行调查研究。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怎样联系?有两个环节是必须要保证的:一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是搞好调查研究。搞好调查研究是为了了解实际,使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有的放矢。

实际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正确地认识它。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才能达到正确认识它的目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毛泽东同志还强调:“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可见,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可或缺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重视调查研究。2004年4月9日他在浙江富阳市调研时的讲话中指出,调查研究是“一个了解情况的过程”,“一个推动工作的过程”,“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他鼓励各级干部“学会搞调查研究”。

2011年11月16日他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也强调:“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这本身就是领导干部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的重要反映,也是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反映。”

调查研究需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只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才能掌握真实的情况,从而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有价值的、真实的实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03年2月10日在浙江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中所言:“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

调查研究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像陈云同志所说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有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正确地用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增强科学发展本领,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九大报告所做出的这一科学判断,强调提出的这一明确要求,是对邓小平同志当年所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解读和继承弘扬,是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给出的路径要求。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谈话时提出来的。这句话既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命题,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真理。这一命题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我党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后,得出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结论。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新时代如何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深入的思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一言以蔽之:“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要求各级干部增强科学发展本领,来不断开创发展的新局面。增强科学发展本领,需要各级干部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各级干部要增强科学发展本领,首先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是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深刻理解这“五大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创新发展理念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居于首位。为什么要把“创新”放在首位?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讲话中的一个高频词。2014年11月9日,他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又进一步重申,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之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现在总量已达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快速推进。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要突破这质量和效益的瓶颈,必须创新,通过创新来引领突破,通过创新来破解发展难题,通过创新来实现质量和效益的飞跃。

第二,协调发展理念是理顺发展中各种重要关系的根本遵循。新时代的中国,经济社会关系非常复杂。我国经济社会要想行稳致远,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理顺各方面、各环节、各因素的关系,补齐短板、缩小差距。而协调就是理顺发展中各种重大关系的根本遵循。

协调,一般是指各主体之间行为的相互适应、避免相互掣肘。协调的反面是失衡。历史实践证明,失衡的发展必将使国家的发展落入“陷阱”、陷入灾难。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就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

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为什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没有理顺发展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不仅错失了发展模式转换时机,还没有高度重视发展的公平性,以致贫富悬殊,社会严重分化,引发了激烈的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行稳致远,我党深刻总结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正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发展规律提出了协调发展理念。

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彰显了我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有了这一根本遵循,我们必将能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并把握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贯彻落实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做到协调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必定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实。

第三,绿色发展理念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关系的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过绿色发展理念,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绿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他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传统发展价值向现代发展价值的转换。

传统发展价值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使我国的能源、资源不堪其累,使我国的环境饱受摧残,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制约瓶颈。

现代发展价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以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落脚点,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第四,开放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全方位高层次对外开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这句话道破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开放带来共同进步,封闭导致彼此退步。这已经被世界历史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动顺应国内外的发展大势,提出了开放发展这一重要的发展理念,为推进我国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

开放发展理念会引领我国对外开放领域深刻变革。新时代,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新的重要的角色。而同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的新角色相比,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不够高的矛盾却很是突出。

要化解这种突出矛盾,更好地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局势,必须发展全方位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而开放发展理念就是引领这种开放型经济的行动指南。

有了这一行动指南,我们就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发展全方位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这种开放型经济是“既立足国内,充分发挥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成果。”

第五,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保证。共享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增速很快,“蛋糕”做得很大,人民群众整体收入水平都有了普遍的提高,生活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但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简言之,分配不公平问题比较突出,发展成果共享不够。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它必将成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保证。

(二)坚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考量标准。现在的关键,是要把这“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否则,“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水上的文字,镜中的花朵。因此,各级干部增强科学发展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个坚持: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创新发展要求各级干部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各级干部要把着力点放在创新体制的构建、创新动力的培育、创新平台的打造、创新人才的激励上,通过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领导工作目标的实现。

第二,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要求各级干部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各级干部要把着力点放在以协调发展理念来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难题上,放在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上,放在资源配置的均衡上。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各级干部要把着力点放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树立环境道德观念,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把握自己的行为,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社会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社会、对人类负责态度去开发自然资源,坚持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在发展经济时,要把经济发展与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努力防止和避免对自然只开发,不保护,激化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倾向。既要保持生态系统的供应能力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平衡,又要保证生物资源的不断恢复和繁殖,保持生物资源的一定数量和适宜的群体结构,保持生物间的相连关系。

有人说:“天堂和地狱的大门钥匙就捏在人类自己的手中。保护好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天堂花园;破坏了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地狱坟场。”这话绝不是夸大其词。

第四,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

各级干部必须增强战略思维,能以全局、长远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必须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第五,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各级干部要把着力点放在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上。通过制度安排,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生活目标。

(三)树立并强化正确的政绩观

在2011年第6期的《求是》杂志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发表过题为《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他在文章中要求各级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要求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功成不必在我任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调的是工作的连续性,强调的是谋划工作要注重长远,防止和克服急功近利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这也是各级干部增强科学发展本领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还具体阐明了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他指出,正确的政绩观,就是“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既符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树立全面的政绩观。政绩,应该是全面的政绩。这里的政绩,不仅包括经济的,还应该包括政治的、精神的、文化的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位一体”齐头并进。只有各个方面都发展了,才是全面的发展。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树立协调发展的政绩观。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既要有经济的效益和发展速度,又要有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健康发展;既要注重城市的发展,又要搞好乡村的发展;既要做好局部的发展,又要关注全局的发展。总之,要把各个方面都抓好,相互协调,共同促进。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发展中,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看到眼前利益,又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不得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谋求当代的发展。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树立人民满意的政绩观。政绩必须要得到人民的认可,使人民满意。领导干部做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人民群众是最终的受惠者和最好的监督者,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政绩的标准。要反对那些不切实际、劳民伤财、损害群众利益的假政绩。要把政绩做到实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习近平总书记说:“正确的政绩观,体现在政绩的内容上,应该是实实在在、有利于地方和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在创造政绩的目的上,应该是为党、为人民,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在创造政绩的途径上,应该是脚踏实地,而不是投机取巧,牺牲后代利益,以浪费资源为代价。”

各级干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增强科学发展的本领。

三、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主要是指尊重依靠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引导群众,帮助群众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参与到党所领导的各项工作中来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政治优势,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也正是因为如此,十九大报告要求各级干部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一)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党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下,夺取了政权,并巩固了执政地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改革进入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同时中国社会也进入到了矛盾凸显期,这就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一,群众工作的对象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管理体制、经济成分、经营方式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职业选择日趋自由,形成了多元化的新时代群众主体,群众的职业和身份由过去相对单一的农民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发展为农民、市民、公务员、企业员工以及众多的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和自由职业者,等等。

群众职业和身份的变化,彰显了群众工作的对象多元化的特点。这种新的特点,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

第二,群众反映的问题多元化。以往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展开,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新时代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则是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生活等各种问题相互交织,而且更为突出的是经济利益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补偿等利益冲突日趋明显和加剧。

这些经济利益问题跟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如果处置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群体性事件,从而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群众利益的需求多元化。国际社会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的旺盛时期。

这其实印证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利益需求往往是单一的,必须以温饱为主。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和社会财富的丰富,人们的需求则变得越来越复杂,综合性越来越强,解决的难度也越来越高。

当前,我国已经告别了全面短缺的时代,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正在向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群众物质需求的高级化和多元化的其他方面的需求,给我党和党的各级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民生领域的短板,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较大差距,解决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的难题,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一环。

第四,信息传播的渠道多元化。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时代。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些电子和平面媒体之外,互联网等新媒体也是异军突起。

2018年7月12日,在2018中国互联网大会闭幕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为55.8%。人均周上网时长27个小时。而到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截止到2017年9月,微信日均登陆数量达到9.09亿人。

新媒体的崛起,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达,使信息的自由流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这种种挑战,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这是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要把握的主要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深刻地阐明了各级干部增强群众工作本领的重要性。各级干部增强群众工作本领需要把握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总结讲话》(2011年2月23日),新华网,2011年2月24日。

第一,既要反对命令主义,又要反对尾巴主义。命令主义是超越群众觉悟程度的表现;尾巴主义是落后于群众觉悟程度的表现。

反对命令主义,就是要从群众觉悟的实际状况出发,讲究政策和策略,让群众理解和接受党和政府的要求和工作任务,而不能搞强制或者压服的命令主义。

反对尾巴主义,就是党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目标不能落后于群众的觉悟,跟不上群众的认识,满足不了群众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附和、助长部分群众中存在的某些落后、错误的认识与行为。

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都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我们的同志不要以为自己了解了的东西,广大群众也和自己一样都了解了。群众是否已经了解并且是否愿意行动起来,要到群众中去考察才会知道。如果我们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命令主义。在一切工作中,尾巴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

第二,既要当好群众的“导师”,又要当好群众的“学生”。干部,是指率领并引导众人朝着一定方向前进并用自身行为影响他人的人。很显然,这是导师的作用。但是,各级干部一定要认识到,干部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当好群众的“导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2 年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领导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由此而言,各级干部要增强群众工作的本领,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首先要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当好群众的学生。

第三,既要思想教育引导,又要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群众工作的本领,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但在加强对人民群众思想教育的同时,各级干部必须关心群众生活,高度重视解决群众中存在的各种实际困难,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把思想教育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统一。

要知道,“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1

(三)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做好群众工作

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也强调:“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这就叫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2

  1.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2012 年11月15 日),《求是》,2013 年第1 期。
  1.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 年3 月1 日。

各级干部怎样增强群众工作本领,破解在群众工作中存在的“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难题呢?

第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章》明确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段话是对党的群众路线这一概念的最权威的阐释。这一最权威的阐释规范了党的干部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一是在价值观上,要执政为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价值观,规定了党同群众的关系。它要求共产党人,不是在某些事情上“为了群众”,而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不是在某些事情上“依靠群众”,而是“一切依靠群众”。

二是在方法论上,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科学的领导意见。也就是通过调查研究,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摸清群众的愿望和需要,有事同群众商量,以形成切合实际的正确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从群众中来的过程,不是把群众的诸多认识简单地堆积和相加的过程,而是要经过领导者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使之上升为比较系统的理性认识。到群众中去,就是把集中起来的领导意见化为群众自觉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把吸取群众意见而形成的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拿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思想和自觉行动,并在群众的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到群众中去,既是实行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的过程,又是检验和进一步完善、发展、修正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的过程。

第二,遵守党的群众纪律。党的群众纪律是党组织和党的干部在群众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重要保证。党的群众纪律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侵占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党历来重视加强群众纪律,严格执行群众纪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为军队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等,讲的都是群众纪律。

1961 年1 月27 日中共中央在党内予以公布的“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草案第二次修正稿)”,其中“同劳动同食堂”“待人和气”“办事公道”“买卖公平”“工作要同群众商量”,也都是党的群众纪律的具体要求。

在新时代,党的群众纪律要求党的组织和党的干部在群众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准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加重群众负担;二是不准违反有关规定扣留、收缴群众款物或者处罚群众;三是不准克扣群众财物,或者违反有关规定拖欠群众钱款;四是不准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取费用;五是不准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刁难群众、吃拿卡要;不准有其他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第三,转变群众工作作风。群众工作作风,是各级干部在群众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是贯穿于群众工作过程中的一贯风格。各级干部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必须转变群众工作作风。

一是从“命令”向“沟通”转变。“命令型”的干部,在群众工作中,强调的是立即服从。习惯于对群众发号施令,认为只有有效地支配、控制群众,才能做好群众工作。“沟通型”的干部强调的是“认同”,是平等地沟通。注重与群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认为融洽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做好群众工作,实现领导目标。

二是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人治型”的干部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是:权大于法、高度集权专制、过度依赖个人的权威。“法治型”的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严格执行法律、制度的规定。

第四,完善群众工作机制。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要讲话:“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

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不仅要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动力机制问题。这是一个源头性、基础性的工作。有动力,才有积极性、主动性。

完善增强群众工作本领的动力机制,关键是要增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谁授权对谁负责,这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如果我们选拔任用干部能重视群众意见,在一线工作中选拔,在一线工作中考核,就会促使干部眼睛向下看,自觉主动地去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做好群众工作。

四、增强狠抓落实本领,踏石留印抓好落实

2011 年3 月1 日,中共中央党校举行春季开学典礼,时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关键在于落实”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深刻地阐明了各级干部抓落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抓落实是各级干部基本而重要的职责

职责,是职务上应尽的责任。虽然干部有各种各样的职责,但从领导活动的一般过程上讲,干部的基本职责主要有两项:一是做出正确决策;二是抓好决策的落实。正如国务院参事、曾担任过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的刘彭芝所言:“校长抓工作,着眼点和着力点均应放在两头。一头是事前出思路、做计划、定目标,另一头就是事后检查抓落实。”

既然职责是干部职务上应尽的责任,那么,干部如果不狠抓落实,或者抓不好落实,就是没有履行好职责,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干部,更谈不上最好的干部。

第一,抓落实,是履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各级干部是党执政的骨干力量,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高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多元化要求,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而这些目标的实现是离不开狠抓落实的。

这能力那能力,不落实就等于没能力;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就是做无用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抓落实”,“实干”才能“兴邦”、“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

所以古人说:“天下大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虑,就是决策;行,就是落实。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尤为关键。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说:“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对于各级干部来说,抓落实的过程和目的其实就是把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落实到实践中去,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第二,抓落实,是密切联系群众、赢得群众支持的有效路径。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各级干部赢得群众拥护支持做好领导工作的必由之路。《党章》在总纲中明确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干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具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力量和智慧。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则将一事无成。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狠抓落实,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路径。

狠抓落实,人民群众的难事、愁事,实事,才能得到解决;狠抓落实,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一个弄虚作假、光说不练的干部是不可能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的。

第三,抓落实,是对担当精神的一种践行。“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的新要求。担当,是承担并负起责任。

各级干部狠抓落实,就是要承担并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责任,就是要承担并负起“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系”的责任,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而这正是对担当精神的践行。

(二)狠抓落实的主要路径与要求

干部狠抓落实,既要有“想抓”的激情,“狠抓”的决心,还要有“善抓”的本领。否则,热情再高,决心再大,也会因为“本领恐慌”、方法不当,而将落实抓空。

第一,把握根本,紧盯落实着力点。抓落实的根本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2011 年3 月1 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说得非常清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各级干部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穿到抓落实之中,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抓落实的根本。”

各级干部抓落实,必须把握这一根本,紧盯这一着力点。把握住了这一根本,盯住了这一着力点,就会把党和人民的托付看得比泰山还重;就会盯着排头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就会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抓好党和政府各项工作任务目标的落实。

第二,马上就办,令行禁止不拖沓。马上就办,是抓落实的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也是一种高效的抓落实方法。

1991年2月20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向全市干部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讲求工作时效,提高办事效率,使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规矩。”

抓落实,不能坐而论道,要行动,而且是立即行动,马上就办。

周恩来写过“坐着谈,何如起来行。”因此,当决策做出,任务确定,工作做出部署,各级干部就要立即去狠抓落实,立即去落实。

有人曾经向一位企业老总请教“成功的秘诀”。这位老总告诉他:“现在就做。”

栽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10年前,第二个最好的时间是现在。我们错过了10年前,但绝不能错过现在。

经常听到有的人悔恨当初的理想、目标如何如何没有实现。每当听到这种悔恨,我都会告诉他,过去的已经是过去时,不能因为你的悔恨而改变,要想改变,你必须立即行动去改变,只有行动才能去实现你的理想,去达成你的目标。

你错过了昨天,但不能错过明天,不错过明天的最好方式,就是今天开始行动,现在就做。

请看《秘书工作》采访组所撰写的《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倡导践行“马上就办”纪实》一文谈到的一件事情。

1990年5月17日,原先驻扎连江县的南京军区某师师部奉命迁入福州市郊五凤山脚下的军营。当天晚上,刚刚上任九天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连夜冒雨走进了部队临时搭建的野战帐篷。

“你们刚搬到这里,困难肯定不少。有多少难处,竹筒倒豆子,全都倒出来。然后我们再逐个帮你们捡起来,一粒不会少。”习近平微笑着说。

初到此地,部队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部队领导连提了三个请求:能不能修一条战备路,能不能解决三百多名随军家属落户和一百多名随军子女入学的问题?

面对这三个在当时并不那么容易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态“要特事特办,马上就办”。那份担当和气魄给部队的指战员们吃下了定心丸。

不久以后,一条2.5公里的战备公路通车,从规划到竣工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全师符合条件的随军家属,全部落户福州;跟随父母辗转多地的孩子们进入了福州的小学、中学读书。在此之前,这支入闽15年的部队,子弟里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而此后25年,不少孩子如愿以偿考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1

1.《秘书工作》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倡导践行“马上就办”纪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3月11日。

习近平总书记的做法为我们各级干部抓落实提供了学习的样板。抓落实,就是要雷厉风行,就是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第三,求真务实,踏石有印出成效。“求真”,就是了解真实情况,探寻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务实”,就是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各级干部抓落实必须求真务实,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精神去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坚决防止出现轰轰烈烈走过场,一丝不苟搞形式,标语贴得满墙是,实际问题没解决的问题。

抓落实,不是为抓而抓,而是要为了结果而抓。要知道,人民需要的是成效,而不是空头支票。

第四,知人善任,打造落实的团队。“一个组织有没有落实能力,关键看有没有选对人。一个再完美的战略决策,也会毁在缺乏落实能力的人的手中。”这是有识之士的论断。各级干部狠抓落实,必须打造一支高效落实的团队。

打造落实的团队,必须树立崇尚实干的正确用人导向。导向就是方向标。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习近平总书记讲:“用好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就会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之所以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往往同用人导向有关。”

打造落实的团队,必须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

第五,正向激励,调动团队的潜能。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7月初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建立“正向激励体系”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五个体系之一。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秋瑾当年有言:“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而所谓正向激励,就是对团队成员符合社会需要或组织目标的行为予以奖励,以使其保持这种行为。换言之,就是肯定团队成员的行为价值,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潜力和正确动机,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团队成员迸发出工作热情、创造优异的工作业绩。

各级干部抓落实,必须善于运用“正向激励”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正途。干部抓落实的路径与方法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个重要的路径与方法不容忽视。这就是干部要率先垂范。富兰克林说:“一个良好的示范,才是最佳的训词。”

以身作则,是我党开展各项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狠抓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方法。

有人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将领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共产党的领导常说“跟我来”,而国民党的官员则常说“给我冲!”这也正是国民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共产党人能够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而国民党人则是让士兵在前,自己明哲保身,岂有不败之理?

历史的经验值得记忆。各级干部狠抓落实,一定要牢记“以身作则”这条基本经验。

想要群众理解的,干部首先要理解。落实,离不开对上级方针、路线和政策的理解,离不开对上级战略决策和战略目标的把握。只有理解了上级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握了上级的战略决策和战略目标,才能使落实不偏离航向,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因此,各级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上级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了解上级的战略决策,正确把握上级的战略目标。

想让群众做到的,干部首先要做到。领导心理学研究证明,群众接受领导者的示范或暗示。领导干部如果要想使本组织的工作和任务落实到位,就必须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作则,能使团队成员的行为方式朝着领导目标的方向转变并发展,能增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从而激发出他们落实的力量。

第六,建章立制,科学制度不可缺。制度,是一个组织或团体中,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狠抓落实,落实主体具有强烈的落实意识是首要的。但只有强烈的落实意识还不够,团队内部还必须具有有效的落实保障制度。

1.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

抓落实,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现象,与目标责任不明确、工作任务没细化有很大关系。要科学进行责任分解,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通过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使每一项工作都有着落,使每一件任务都能责任到人,使每一项工作都有完成时限和基本要求。

抓落实,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督查督办制度。工作有布置,没有督办检查,就容易走过场。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抓落实的督查督办机制。

督查督办,顾名思义就是监督检查、催促办事。也就是说,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没有落实的问题,然后用监督、催促的手段,来推动落实,确保政令畅通。

抓落实,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奖惩追究制度。严格的奖惩追究制度,是抓好落实的有效手段。因为一个团队奖励什么行为就是鼓励团队成员多发生类似的行为;同样,一个团队惩罚什么行为,就是希望在团队成员中抑制甚至杜绝类似行为的发生。

(三)提升狠抓落实本领的路径探索

狠抓落实的本领,不是单一的技巧,它是干部智慧、知识、经验、作风的综合反映。因此,各级干部要增强狠抓落实的本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强化狠抓落实的思想意识。各级干部要增强狠抓落实的本领,首先要强化狠抓落实的思想意识,把这种思想意识根植于内心,并形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强化狠抓落实的思想意识,就要对抓落实的重要性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如何实现这一重要的战略目标?抓落实,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如果没有落实,这一战略目标再正确、再宏伟,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强化狠抓落实的思想意识,就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第二,坚持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2014 年2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强化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各级干部抓落实,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狠抓落实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第三,掌握狠抓落实的方式方法。各级干部要狠抓落实,既要有敢抓的胆量和气魄,还要有“善抓”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

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39页。

方法之于“抓落实”,就好像过河的船和桥一样的重要。因为“任何出色的战争,都是讲求方法的战争”。拿破仑的话道出的是真谛。事实上,“任何高效、出色的抓落实,也都是讲求方法的抓落实”。

这就要求各级干部像十九大报告所要求的,“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五、增强驾驭风险本领,防范化解各种风险

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党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各级干部要“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必须“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1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发,2017年10月27日。

(一)深刻认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的极端重要性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是十九大报告所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报告把“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三大攻坚战”之首,足见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党的各级干部必须绷紧风险意识这根弦,深刻认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风险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拦路虎。我们正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伟大事业”的实现,“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这“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就包含有应对风险的艰苦努力。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发,2017年10月27日。

风险,通俗点说,就是难以逆料的不平常的危险。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前景光辉灿烂,但前进途中风险无时无刻不在。

国际形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些对我们的信仰、价值和道路选择抱有疑义或敌义的外部势力会通过布置各种各样的陷阱,来给我们制造麻烦,从而对我们伟大事业的实现形成威胁。

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化。有些老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新问题又纷至沓来。这些问题如果不能防范和化解,其积累到临界点或过量,随时也都可能给伟大事业的实现带来潜在或直接的威胁。

第二,风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绊脚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防范和化解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都进入了世界的前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哪一项都可能成为潜在或直接的风险,党的各级干部绝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风险是考验各级干部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是各级干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重要内容。一个干部执政本领的强弱,有多种衡量的要素,但驾驭风险本领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尺。

有驾驭风险本领的干部能预知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甚至能变“危机”为“契机”。但如果一个干部驾驭风险本领不强,或者缺乏驾驭风险本领,就可能风险来临前麻痹大意,风险来临时手足无措,风险处置中麻木不仁。

(二)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措施与方法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就郑重告诫世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事实也的确如此。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日益增多。就我国而言,正处在高速发展、急剧变迁的新时代,新情况不断涌现,新矛盾不断产生。稍不留意,潜在的风险就会变成现实威胁。因此,需要掌握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的措施与方法。否则,风险就会转变为危机或突发性事件。

第一,树立并强化风险意识。风险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尽管具有不确定性,但各级干部如果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风险未发生之前,就将产生风险危机的土壤及时铲除,便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风险危机的出现。正如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所说:“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

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能树立并强化风险危机意识。树立并强化危机意识,是预防危机的逻辑起点。伊索在他的寓言里,曾经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头野猪正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

一只狐狸来到它的身边,问它:“你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呢?现在又没有猎人和猎狗。”

野猪回答说:“如果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时,我再来磨牙,就来不及啦!”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备不懈的忧患意识是使组织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各级干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风险,风险对于组织的命运生死攸关,必须警钟长鸣。

风险危机意识的树立和强化,能有效地提高组织抵御抗击风险危机的能力,还有可能化解潜在的风险危机,或者及早发现风险危机,延缓风险危机的蔓延,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第二,建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风险管理预警系统,是防范风险的保证。

建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首先要做好动态预测。各级干部应该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可能会对组织的活动、生存造成潜在威胁的内外部风险分析出来,并根据发生的可能性评估它们的等级,依序排列。

风险按其产生的来源看,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来自组织内部生发的风险,由管理、治理不当而导致。

外部风险是来自组织外部的风险。这种风险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社会的原因主要是来自组织外部势力的各种构陷、攻击;自然的原因,主要是因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等遭受威胁的风险。如地震、风灾、火灾以及各种瘟疫等自然现象。

建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还要针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制约,构建风险应对机制。风险应对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成立风险处理小组。明确其职责、权利,确定其联系、沟通与合作的方式,以及不同局势下的调整与变通方案等。

配置处理风险时所需的资源。这些资源主要是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明确其指挥者、管理人,以便在急需时能有效、及时地指挥、调配和管理;要明确其获取方式、存放地点、维护制度和使用说明,以便招之即来,来之能用,用之有效。

明确信息沟通的方式途径。这里所说的信息沟通,既包括信息的收集与转换,又包括信息的传递与发布。构建风险应对机制时,应明确信息收集的途径与转化方式,确定不同对象的沟通原则与方法,确认信息的发布与传递渠道,以便及时收集到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在第一时间传递出真实可靠的声音。

第三,理智冷静果断处理风险危机事件。风险是潜在的、不确定的,它需要经过灾害危机的爆发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确定的。当它转化为现实的、确定的风险危机事件的时候,各级干部要敢于担当,理智冷静果断地处理风险危机事件。

突出三个“快”字。快反应,就是迅即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摸清情况。快到位,各级干部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第一现场,靠前指挥,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稳定群众情绪。快处置。在事实基本清楚、趋势较为明显的情况下,各级干部要抓住要害的人物和问题的关键,迅速采取措施,坚决控制事态,避免矛盾激化。

牢记一个“法”字。化解风险的方法很多。但千法万法,不能忘一“法”。这一“法”,就是宪法、法律和法规。如果涉及国外的一些风险危机,也别忘了国际法。

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人们的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的今天,“法”最有说服力、震慑力。

处理风险危机事件,一定要熟悉并善于运用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确保依法依规来防范与化解风险。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决不能因为不合法而引发新的事端。

(三)全面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水平

古人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正负两个方面的因素。风险,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各级干部能正视风险,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风险的挑战,有效地妥善处理风险事件,就不仅会有效地避免风险所造成的损害,还能推进组织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各级干部需要着眼于当前的风险治理实践,全面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水平。

第一,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是讲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各级干部全面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水平的首要环节。

所谓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就是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分析问题,敏锐洞察和鉴别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各种复杂现象,及时察觉那些起于青萍之末的社会风向,不被假象所迷惑;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洞察其可能带来的社会政治后果,并据以正确地确定政治态度和行动方针。

各级干部有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明察秋毫地洞察组织内外部存在的潜在和现实的风险。

各级干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必须认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总体安全观,总体安全观是新时代全方位防风险、保安全的指导方针。总体安全观,就是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1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发,2017年10月27日。

第二,增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本领。防范和化解风险,不可避免地要处理各种复杂矛盾。这就需要各级干部提高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本领。

所谓复杂问题,就是头绪繁多而杂乱的问题。提高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本领,首先要正确认识复杂问题。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的路径来解决复杂问题。

有的人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将它想得很难解决。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复杂问题都难以解决。

将问题想得难以解决,会给自身增加心理暗示,从而影响我们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无疑会使问题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解决。因此,遇到复杂问题,不要一开始就把它想得难以解决。

复杂问题虽然头绪繁多而杂乱,但在它复杂性的表层下,其实也有简单性的本质。因此,各级干部遇到复杂问题,不仅要看到它的复杂性,看到它的难度,更要看到在它那复杂性的表层下所具有的简单性本质,以及解决的易度。

任何复杂问题都有其本质特征,有其内在规律,抓住了复杂问题的本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复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就像汉朝人桓谭在《新论》中所说的:“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振裘持领,万毛自整。”打鱼时,抓住网上的大绳,网眼就张开了;整理皮袄时,抓住领口一抖,毛就理顺了。

处理复杂问题,抓住了复杂问题的本质,就等于抓住了复杂问题的关键。也就像打鱼时抓住了网上的大绳,整理皮袄时抓住了领口。

第三,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有备无患、遇事不慌。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告诫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挑战”。1

1.《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4月25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02页。

树立底线思维,就是要坚持“两点论”。遇到风险,既看到不利一面,又看到有利一面;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分析世情、国情,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及时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坚定信心,迎接挑战,争取有更大作为。

底线思维的实质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就能做到认真评估决策处事的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从而处变不惊、守住最后防线。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我们,但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清醒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大家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1

这是新时代总书记对全党和党的各级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各级干部要认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充分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信心,敢于担当,负起责任,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各项工作。

1.《习近平: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新华社发,2019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