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渡赤水回黔北
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后,进入了四川南部,并随即分成左右两路,进抵川南古蔺县境。左路为军委纵队、红三、五、九军团,渡过赤水河后,即沿赤水河而上,渡过古蔺河,进入叙永县境。右路为红一军团,渡过赤水河后,经古蔺境内,向叙永县三岔河挺进。
2月1日,红一军团二师在围攻叙永县城时受阻。同一天,红一师在抵达三岔河时,与川军刘兆藜旅遭遇,并进受阻。随即被迫撤出战斗,改道前进。到2月3日,红二师仍未攻下叙永县城,而敌军增援部队则陆续开到,城内城外敌军对红二师形成夹击之势,激战数小时之久。这时,左路主力也抵到叙永县境内,军委纵队进驻叙永县石厢子。
鉴于敌情急剧变化,中央红军先后在三岔河、叙永遭敌人截击,敌人援军不断增加,情况十分危急,毛泽东和军委其他领导认为,如果继续北上硬攻,正合乎蒋介石的“川江南岸围剿计划”,钻入敌人布下的口袋。于是,当即决定改变进军方向,向敌人设防薄弱的云南省扎西挺进。
2月7日,中央军委电告各军团:根据目前情况,原定的渡河计划已不可能实现,现党中央及军委决定应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急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这表明中央红军已明确决定转变战略方针,暂时放弃了北渡长江,在成都的西南或西北建立根据地的打算,而改在取得川滇黔边境发展后,由黔西向东发展的方针。
2月8日,中央红军各部主力先后到达滇东北扎西地区集结。2月9日,中央军委进驻扎西县城。在扎西,中央军委召开了扩大会议,讨论战略方针等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他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并深刻指出要用敌变我变的原则来指导红军的行动。他明确指出,我军作战路线是服从于红军的作战方向的,这个方向受了限制,就应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上去。现在要转移到黔北去。这是由于我军的北上,使敌人的主力和注意力都调到川南一线来了,黔北比较空虚。我们应该利用敌人的过失,寻找有利的战机,集中优势兵力,发挥我军运动战的特长,去主动消灭敌人。毛泽东的这些观点和主张,使与会者茅塞顿开,被深深地折服了。毛泽东又接着提出了“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的战略方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另外,会议还决定整编机构,精简机关,干部层层下放,充实基层,并精简掉笨重物资,以便轻装前进,提高部队的机动性、灵活性,增强战斗力。
当中央红军突然改变进军方向,西进扎西后,蒋介石和川军曾一时不知红军去向。蒋介石得到中央红军主力已进驻扎西的消息,急急忙忙调整战略部署。为了加紧对中央红军的追堵,蒋介石以其嫡系吴奇伟部为第一纵队,周浑元部为第二纵队,滇军孙渡部为第三纵队,黔军王家烈部为第四纵队,湘军李云杰部为第五纵队,川军郭勋祺部为第六纵队,湘军李韫珩部为第七纵队。目的是想利用这几十万大军,合围中央红军于长江以南、横江以东、乌江以北和以西地区,“聚而歼之”。为了将中央红军消灭于扎西地区,蒋介石作了如下部署:以中央军第一、二纵队从扎西东北和东南方向向中央红军攻击;以滇军孙渡部从扎西西南方向的镇雄向红军攻击;以川军各旅从扎西的东北和西北方向向红军袭击。
面对从各个方向扑来的敌人,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在敌人还没有完成合围部署的时候,出敌不意,避强击弱,挥戈东进,重返贵州,打乱蒋介石的部署,把敌人纠集起来的重兵,甩在川南和滇东北扎西一带,从而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当时黔北地区,只有黔军一军,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远在乌江南岸。黔军是敌人营垒最薄弱的部分,红军重返黔北,就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由劣势转为相对优势,并能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因此,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再次改变进军方向,重返黔北,是出奇制胜的英明决策。
2月10日,敌情又有了新的变化:“目前川敌以其主力由长宁、珙县向西南攻击并固守金沙江两岸,另以其三个旅在大坝至两河口之线向滇边布防并以一部入滇追击,滇敌三个旅将集中在大湾子至镇雄之线向红军进逼,薛岳兵团主力及黔军仍在赤水河东地域。”因此,“军委认为,我野战军目前在扎西地域伏击安旅一部是不可能亦不适宜,而应迅速脱离川敌与滇敌之侧击,决定于明11日起转移到雪山关及其以西地域,争取渡河先机,并准备与薛岳兵团及黔敌为主要作战目标,在转移中应力求避免川、滇敌之侧击,但在逼紧与阻我前进的条件下应击之。”军委根据此次行动目标,又把红军分为左、中、右三路纵队,挥戈东指,二渡赤水河。
2月11日,敌情又有了新变化。川敌追击部队大部集中高、珙、长宁之线及其以南地域,又向红军进逼一步;滇敌安旅11日仍在大湾子修筑工事,鲁道源旅主力到达大湾子,龚顺璧旅10日到毕节,有向大湾子前进的模样;黔敌何知重、柏辉章、侯之担3个师仍在赤水河东岸未动;薛岳兵力“追剿”队约两个团由二者向叙永前进,周浑元两个师12日集中黔西、有经毕节向叙永前进模样,吴奇伟两个师仍在黔西、大定。根据敌军兵力动态和布局,中央和军委判断:“四川追敌几乎全部西向,滇敌则堵我入滇,黔敌尚未参加‘追剿',而薛敌追我行动亦不迅速。”由此,军委决定:“我野战军为准备与黔敌王家烈及周浑元部队作战,并争取向赤水河东发展,决定改向古蔺及其以南地域前进,并争取渡河先机,在前进中应准备与薛敌“追剿”支队遭遇,并相机占领古蔺城。”
根据近3天来敌情变化及红军的相应部署,可以看出,第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和军委领导人,在创建川滇黔边根据地战略方针指导下,对敌的作战目标是逐步明确的。9日前是准备消灭滇军一部,显然是想在川滇边创建苏区,把滇敌作为主要作战目标,10日拟以2个兵团和黔敌作为主要作战目标,而力求避免同川、滇敌军作战,11日又拟以黔敌和周浑元为主要作战目标,其他川、滇敌不阻我前进应避免作战。显然,毛泽东等考虑初战必胜,因而先打弱敌黔军,再进而乘胜在运动战中消灭中央军主力一部,来打开战争局面,扭转战局。这样的作战部署,中央红军就能在敌军540万大军包围中,避免了四面出击,消耗红军有生力量,而是抓住作战不太积极的弱敌和主要敌人一部为突破口,打一个或几个大胜仗,消灭敌军几个师,振我军威,灭敌傲气,争得战略主动权,为创建新根据地创造条件。这是毛泽东从当时敌我客观实际出发,运用决战防御战略路线,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战中各个击破敌人的战略战术在战争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第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和军委领导人,在新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对红军的行动方向和作战地区,也是逐步明确的。2月7日,中央决定战略转移,以川滇边境为发展地区,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在这里中央只提出了一个大的战略方向。2月8日,由中央书记处公布的经修改“与7日中央战略转移精神相一致的《决议大纲》中,较明确地提出在云贵川三省边区创建根据地。2月9日,中央拟首先在滇边扎西消灭滇敌,先打开创建滇边苏区的局面。10日,中央提出在川滇边的雪山关及以西地区,争取渡河先机,即把打开创造新苏区扩大到川滇黔边的赤水河上、中游地区。11日,中央明确地提出了向赤水河发展,并决定红军主力行动“改向古蔺及其以南地域前进,争取渡河先机”,相机占领古蔺县城。这就明确了红一方面军要从赤水河中游渡河,向黔北发展的行动方针。
右路纵队的红三军团,2月11日开始由扎西向双河场、分水岭回师;左路纵队的红一军团,12日由扎西出发到达双河场大坪上;中央纵队中的五、九军团则先由扎西向大河滩、石坎子挺进,并由石坎子折向镇雄大湾子老场坳口与刚到大湾子的滇军鲁道源旅接火,激战数小时后敌退回大湾子街上,部队退返回石坎子后向东挺进。中央红军三路纵队向古蔺及其以南地域开进,军委纵队在五、九军团之间前进。军委纵队12日离开扎西,经大河滩,13日到大河口、河坝,14日经陈家寨沟进入叙永底塔。在中央红军总部和各军团回师东进时,都开了动员会,并派出干部全面检查部队执行纪律的情况。除三军团在扎西完成缩编任务外,其他各军团及总部在行军途中进行了部分的整编。
中央红军出敌不意,迂回穿插于敌人林立的碉堡之间,向东挺进,于2月15日抵达古蔺以南地域。根据敌情的变化,中央和军委又进一步明确了先打弱敌黔军的作战目标。15日20时军委电令指出,我野战军以东渡赤水河消灭黔敌王家烈部为主要作战目标,决定先由林滩经太平渡至顺江场地段渡过赤水河,然后分向桐梓地域前进,准备消灭由桐梓来土城的黔敌,或直达桐梓进攻黔敌而消灭之。
其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和军委,决心要打好回师前第一个有取胜把握的仗。这时选择的作战地区和对象是布防于桐梓、遵义一线的弱军王家烈部。这一仗打好了,就可初步打开创建川滇黔边苏区的新局面,争得长征以来的战略主动权。毛泽东的灵活机动战略战术,指挥红军直奔扎西这一军事行动,在客观上调动了敌军主力于川南及滇东北扎西地域,使敌人指挥上发生错误,暴露出遵义、桐梓地区布兵的弱点,终于出现了红军打胜仗的良机。军委和毛泽东立即捕捉住这个战机,组织遵义战役。这时,军委把中央红军分为左、中、右三路纵队,向桐梓、遵义急进。这是毛泽东从红军的兵力、武器、装备、后方供给等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调动敌军,先打弱敌,在运动战中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战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和军委,决定打遵义、桐梓这一有把握取胜的仗,有三个有利条件:(1)中央红军突然回师黔北的行动,打乱了蒋介石的部署,把其调集的几十万大军主力甩在长江两岸、川南、滇东北和赤水河中游一线,而敌营垒中最弱的一部黔军,却暴露在红军面前,中央军吴奇伟纵队远在贵阳。其时,黔军又分散在赤水、仁怀、桐梓、遵义及乌江沿岸一些踞点上,就黔北这个局部看,红军的兵力处于优势,特别是黔军是出了名的“双枪兵”,红军的优势就更加明显。(2)黔北的桐样、遵义地域、在红军一占遵义期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宣传、组织和武装群众的工作,并建立了大小十几个县、区和乡级红色政权,各族广大人民觉悟有很大提高,红军又给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地区作战,比其他地区作战的群众基础好。(3)在这个地区作战,会大出敌人所料。敌人当时认为红军东去,是渡长江受阻后被迫而为之,有“东出湖南模样”而举棋不定,难下决心。这样就能打敌人个措手不及。但是,这个良好战机是“稍纵即逝”、失不再来的。因为战机也是瞬息万变的。毛泽东高瞻远瞩,在此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下了这一决心——“消灭黔敌王家烈军为主要作战目标”。
为了打好这一战役,军委又给四方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及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发出命令,要求他们在各自的战区,尽量去迷惑敌人,调动敌人,掩护和配合中央红军取得这一仗的胜利。2月16日,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王稼祥给四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和中央苏区的电令指出,军委计划决定我野战军改在川滇黔边区广大地区活动,争取在这一广大地区创造新的苏区根据地以与二、六军团及四方面军呼应作战,现已折向赤水河东乌江以北活动,并以黔北敌人为主要作战目标。你们按此行动,配合作战。
为了东渡赤水,打好黔北这一仗,中央和军委又决定中央红军2月16日在川南古蔺地域的白沙休整一天。部队进行了政治动员,认真学习遵义会议精神,提高了士气,树立了打大仗、胜仗的信心和决心,还提高了部队的灵活机动能力。毛泽东、陈云先后在部队中传达宣讲了遵义会议精神。党中央为配合部队学习《遵义会议决议》,又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名义,发出了《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说明了中央战略转变的原因和意义,号召全体红军指战员树立“打大仗消灭敌人,缴他们的枪与子弹武装我们自己,并武装云贵川千万工农劳苦群众,是我们目前最中心的任务”的思想,“党中央与中央军委号召全体同志鼓起百倍的勇气,提高作战信心,为消灭万恶的敌人,创造新的云贵川新苏区而斗争”。党中央和军委的政治动员,为遵义战役夺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红一方面军依照2月15日军委命令,分三路纵队向桐梓、遵义地域挺进。2月18日,左、中、右三路纵队先后进抵赤水河西岸。20日从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二渡赤水河。
2月18日,右路纵队傍晚到达二郎滩地域。此时,黔军侯之担派两个副师长各带一个团抢先占领二郎滩东岸的麻坪一带,控制了制高点,企图阻击红军东渡,为把握时机,担任先锋的红三军团十二、十三两个团,一面架桥一面乘船渡河,但红军仅有3只木船,每只一次仅能载30人。英勇的红军指战员急速地渡过一个营后,立即同对岸的敌人展开了背水激战,迅速地占领了阵地。19日拂晓,红军分四路向敌进攻,其中三路仰攻,一路绕道登上对面的制高点包谷顶,集中火力向敌人射击,白军突遭红军袭击,乱成一团。这时担任正面攻击的红军,乘敌混乱之机猛打猛攻,红军的军号声、喊杀声响彻山谷河川,震撼大地。在红军冲击部队还隔几个山头之时,被吓破胆的敌军就仓惶逃窜,黔军在逃亡中,有的人从悬崖跳下跌死或跌伤,有个山窝跌进了三四十人,没有逃掉的当了俘虏。在几个小时内,红军就彻底打垮了“双枪兵”,大部队从浮桥上于20日安全地第二次渡过赤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