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紧急忙备战
中央红军取得了遵义战役的胜利,震动了整个中国。这就戳穿了蒋介石“消灭了”红军的谎言,使蒋介石在国内外大丢其脸。其实,蒋介石在毛泽东指挥下的红军面前,是经常吃败仗的常败将军。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一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犯了政治上、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排斥了毛泽东对中央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领导和其正确的马列主义路线;二是由于博古、李德和共产国际的瞎指挥。这才使蒋介石在第五次对中央苏区军事“围剿”中占了便宜。得到了部分的胜利。蒋介石才得意忘形,大吹大擂,自封为“常胜将军”,所以说,遵义战役失败是“奇耻大辱”。为要回面子,蒋介石就更为疯狂地向红军报复,组织所谓的“新围攻”。3月2日,蒋介石急急忙忙偕夫人宋美龄,从南京飞抵重庆,坐阵指挥,调兵遣将。正如3月8日党中央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赤化全贵州,《告全党同志书》中的判断:“正因为我们的伟大的胜利,震动了国民党整个统治,使敌人不得不更加拚命地来向我们进攻,国民党匪首蒋介石在‘追剿'失败之后,已经亲至重庆调兵遣将,组织向我们的新的围攻,川军的进驻桐梓,湘军在乌江东岸的布防,滇敌的东进,薛岳兵力、王家烈部队之集结与修筑工事,是敌人新的转攻的积极布置。蒋介石和川滇的军阀们企图在我们还没有把脚跟站稳的时候。迅速地进行新的‘围剿',来消灭我们于黔北地区。同志们!胜利不能使我们头昏,敌人新的转攻正摆在我们的面前。”
红军遵义战役的胜利,迫使蒋介石在战略战术上也发生了变化。他在组织这次“新围攻”时,吸取了遵义战役失败的教训,改变了在红军长征中对其进行的长驱直追进击的战略战术,又把在江西的堡垒主义持久战的战略战术搬来,故伎重演。3月3日蒋介石命令:“凡我驻川、黔各军概由本委员长统一指挥,如无本委员长命令,不得擅自进退,务期共同一致完成使命。”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军委分析了形势,科学地预见了蒋介石在战略战术上将起的变化。3月1日军委命令中就预示到,遵义战役的胜利,“开展了黔北新的局面,造成了创造云、贵、川新苏区的更有利的条件,使围攻我军之敌不敢轻进。”
蒋介石新的战略战术方针确定之后,立即调整部署:川军主力和中央军上官云相部南下桐梓地域,从北面向遵义包围进击;湘军主力由思南地域向余庆地域防堵;滇军主力开黔西地域阻击;吴奇伟残部在乌江南岸布防;周浑元和王家烈部在仁怀、长干山和金沙一线修筑工事布了包围。蒋介石3月3日命令中说:“国军以歼灭该匪于乌江以西,巴黔大道地区之目的,除以派队分途追剿,并于巴黔大道及其以西数线布防,堵其中窜外,拟于乌江沿岸严密守备,坚固防堵。”然后紧缩包围圈,妄图把红军“聚而歼之”。
党中央和军委根据形势的新变化,为粉碎敌人的新围攻,开创川、滇、黔边苏区的新局面,对红军指挥系统和部队作了新的调整,特设了前敌司令部,专司指挥红军作战,消灭敌军之任务。
3月4日,中革军委以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王稼祥的名义下达命令:“为加强和统一作战起见,兹于此次战役特设前敌司令部,委托朱德同志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同志为前敌政治委员,特令遵照。”3月5日,在毛泽东还未到职之前,朱德在向各兵团下达命令中指出:“各兵团即受前敌司令部指挥,但一、三军团后方部则受野战军司令部指挥,并临时指定其宿营地点。”
这两个命令说明:(1)中央和军委把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统一指挥,使之成为能打运动战,具有高度机动性、灵活性的作战部队,以粉碎敌军四面包围分进合击的新“围剿”计划,其时,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设想:“只要寻机再消灭蒋军三、四个师,我们就可以站住脚。”(2)中央和军委又委任在中央苏区粉碎蒋介石多次“围剿”的红军英明指挥员毛泽东、朱德统帅三军,来执行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全党全军上下已认识到了毛泽东的领导和统帅能力。因此,红军前敌司令部建立的意义不可低估。
党中央早已决定了以遵义为中心创建川滇黔边新苏区的战略方针。但是,对实现中国这一战略方针威胁最大的,首先是蒋介石嫡系薛岳兵团的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和黔军;其次,则是川、滇、湘三省的军阀部队。中央军中吴奇伟纵队在遵义战役中新败,元气大伤,现又尚未恢复,驻防于乌江南岸地域;黔军本来战斗力就弱,在遵义战役中几乎被打垮,刚集中起来,元气丧尽;只有驻防仁怀、长干山地域的周浑元纵队实力还在。中央和军委当时认为,趁吴奇伟、王家烈尚在恢复元气之机转向西北长干山地域,诱出周敌在运动中消灭掉,以奠定在黔北创建根据地的基础。因为周浑元部还没有吃到红军铁掌头的苦头,可能傲进而被红军在运动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消灭之。为此,中央和军委决定,在遵义至仁怀间寻求战机,消灭周敌各部。
为实现这一作战目标,朱德司令员和毛泽东政委3月5日赶赴鸭溪就职,并在当日研究部署了作战计划。他们11时30分,向在野战军总部的周恩来报告了前敌司令部这一军事作战部署:“周:(甲)明6日以遭遇敌于白腊坎以西之目的,一军团及朱团由北向南打并抄至敌后,三军团由南向北打,五军团位于白腊坎为预备队。(乙)松林方向发现散兵骚扰,你们及各后方部以进至鸭溪、花苗田至八流水之间为宜。(丙)九军团6号应撤至八流水附近以便警戒大渡口。(丁)敌如不进,明晚须决定行动方针,你们宜接近前线,我们6日在白腊坎。”当时,朱德和毛泽东判断敌军的兵力部署是:周纵队肖致平、谢溥福两个师共7个团6日由长干山向枫香坝、白腊坎前进之趋,万耀煌师6个团则有向长干山前进模样;黔敌何知重3个团将由石坑坳口向大黑水前进。为此,红军有首先消灭肖谢两师之任务。6日红军行动是:一军团及干部团为右纵队,于6日拂晓取道花苗田向长干山、枫香坝之间攻击,其第一师应绕至倒流水、李村地域突击敌后尾,以第二师向青坑地域之敌侧击,干部团随第二师前进,受林、聂指挥;三军团为左纵队,以主力3人团经温水沟绕过温水大山西端向侧流水、青坑、养马水,由南向北攻击,以一个团扼守九龙山、白腊坎,正面吸引敌人东进。该军团应派出小部至太平场以南迷惑并牵制何敌,五军团为总预备队,进至白腊坎附近待命。6日,各军团须以猛烈动作解决肖谢两师,以便7日继续对万师作战。
从朱德、毛泽东3月5日这份电报中记载的内容分析,他们是在遵义会议确立的马列主义的决战防御路线指导下,集中红军主力在该地区的全部的优势兵力,利用敌军在运动中傲进的弱点,有把握地消灭周浑元纵队肖、谢两个师7个团的兵力,然后连续作战,再继续消灭周敌万师,不给敌从任何喘息机会,以各个击破敌人。
可是,蒋介石这时总结了遵义战役惨败的经验教训,醒悟过来了,他认识到了中央红军又恢复了过去反一、二、三、四次“围剿”时的战略战术,判断毛泽东又开始指挥红军作战,感到大为不安,看到了红一方面军不是过估计的“逃窜”之众,而是还有相当强的作战能力,认识到了他的军队这次惨败是红军又运用了运动战而造成的。因此,他决定还是运用他过去取胜的堡垒主义战术,打持久战术的方针,于是,严令部队不经他的允许不准许擅自逃退,而是要逐步用堡垒缩小包围圈,让红军来攻堡垒,进行决战。正是由于敌军这一战略战术的新变化,敌军“小心防范”,使红军前敌司令部成立后的几次诱敌,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战中歼敌的作战计划未以实现。因此,红军前敌司令部成立后,毛泽东和军委使红军“寻求新的机动”消灭周敌的作战目标未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