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母教子不随波逐流

欧阳修字永叔,四十岁时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宋朝江西庐陵(今江西吉水县)人。著名的学者,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四岁时就死了父亲,家境贫寒,全家生活清苦,由于母亲持家勤俭,总算能勉强度日。

欧阳修到了上学年龄,但由于家贫,买不起纸笔,母亲就用荻草枝儿在地上画字,亲自教儿子写字。母亲要求严格,儿子也练得认真,一笔一划,一丝不苟。

母亲不仅识字,还会背诵许多诗词,每天晚上在灯下,母亲一面为儿女缝衣服,一面教欧阳修诵读诗歌。欧阳修聪明颖悟,很快就把一些诗句背诵下来。

欧阳修的母亲见儿子成长很快,非常高兴,她决心要儿子继承丈夫的美德,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她向儿子讲述丈夫的为人。

她对欧阳修说:“你父亲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他常常用财物接济那些穷人,还喜欢结交宾客。他的俸禄本来就很微薄,因此常常所剩无几。他去世时,没留下一间房屋,一垅土地,以维持我们的生活。希望你成为他那样的人啊!”

父亲的优秀品质深深打动了欧阳修,母亲的谆谆教导和殷切希望激励着欧阳修,他决心继承父志,将来要有所作为。

欧阳修刻苦读书,很快把家中的藏书读完了,母亲见他这样爱学习,就又去邻居家和亲友家借书给他读,还要求他把精辟的句段抄录下来。

有一次,他在李家的藏书中,发现了六卷《韩昌黎先生全集》,便借回去阅读。他一口气读下去,忘记了吃饭。母亲早把饭菜做好,反复温热好几遍,见儿子那样专心,就不忍惊动他,直到深夜,母亲怕他累坏了,才叫他把书放下。以后,母亲常督促他学习韩愈的文章,因而韩愈的文风对欧阳修的文学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母亲的辛勤教诲,再加上自己勤奋好学,欧阳修十几岁时已能写出较好的诗赋。

欧阳修二十四岁时,开始了仕宦生活,他被授为推官。推官当时主要负责审讯罪犯一类事务。母亲觉得此职关系人的生死,多次提醒儿子,千万不可草率从事。

她用丈夫做刑官时谨慎处理案件的事例,教育儿子,说:“你父亲作官时,曾秉烛连夜翻阅有关案卷,几次停下来叹息。我问他什么原因,他说:‘这是一个判死刑的案子,我本想看看他还有没有活的可能,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希望了。’我说,‘你再仔细查查,哪怕有一线希望也好哇!’你父亲说:‘是啊,应该千方百计为判死刑的人寻找生的希望,直到最后确认他已无生的可能,才算尽了自己的职责。’”

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很受教育,他决心不辜负母亲的期望,要做一个卓然独立、坚强不屈的人。

在政治斗争中,欧阳修积极支持范仲淹的改革主张。当保守派攻击范仲淹,说他私树朋党,企图把范仲淹撵下台时,欧阳修就用谏官身分,据理争辩,写了一篇战斗性很强的政治论文——《朋党论》。不久,范仲淹在保守势力的攻击下,受到降职处分,被排挤出去当地方官,欧阳修也被降为夷陵县令。

当欧阳修面有愧色地对母亲说:“孩儿不孝,这次授人以柄,被赶出朝廷,连累母亲,一同受苦……”

欧阳母泰然一笑,说:“你这次仗义直言,虽然因此而遭贬谪,但我心中觉得很宽慰。你应该刚直不阿,对那些浊流污秽万万不可随波苟合。”

欧阳修听了,感慨万分。是啊,母亲这样理解他,他怎能不感动呢?

欧阳修一生敢说敢为,刚直不阿,虽屡遭小人诬陷而被贬斥,但不以个人进退为怀。堪称一位正直、廉洁、光明磊落的封建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