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池训子

宋朝,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光,小时候非常聪明。在他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和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放着一口存满水的大缸。有一个孩子攀上缸沿,不小心掉进水缸里,大家一看不好,都给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跑,他见此情景,当机立断,搬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砸去,缸破了,水流出来,掉进水缸里的孩子得救了。这件事传播开来,有人把它画成《小儿击瓮图》,一直流传至今。

宋朝诗人陆游在《放翁家训》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聪明绝顶的孩子,最容易养成恶行。

司马光六七岁才华显露,受到周围人们的赞扬,他有点沾沾自喜,自命不凡……

这一年的秋天,院里的核桃熟了,司马光和姐姐捡了一些核桃,在父亲书房的外屋“乒乒乓乓”地砸开了。司马光把剥出来的核桃仁放到嘴里一嚼,马上吐了出来,一边吐一边喊:“真涩,真涩!”

姐姐看到他那龇牙咧嘴的滑稽样,禁不住笑了起来:“这回你可犯傻了。吃这种核桃,要把桃核仁外面的那层嫩皮剥掉,才好吃。”

司马光按姐姐说的那样去剥,可那层皮薄得很,很难剥。他就用手一点儿一点儿地生抠,累得他手都疼了,也剥不干净。不知什么时候,姐姐有事走了。司马光一心想尝尝没皮的核桃仁是什么滋味,就一直在用手剥着……

这时候,正好一位使女进屋送开水,她看见司马光那费劲的样儿,就笑着把核桃仁放在一个茶杯里,然后浇上开水,盖上盖泡了一会儿,再把核桃仁捞出来,稍微用手一搓,皮就掉了。使女把剥好的核桃仁递给司马光,他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核桃仁,一边说:“真好吃呀!”

这时,姐姐回到了屋里,看到弟弟吃的核桃仁一点儿皮也没有了,就问他:“你是怎么剥掉皮的呀?”司马光头一扬,神气地说:“我的办法最妙了,用开水这么一泡……”姐姐很好奇,问他是谁教给这个好法子的。“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姐姐很佩服,连忙说:“还是弟弟聪明!”

外屋的说话声,早已传进了父亲司马池的耳朵里。司马光家族世代家风严谨,父亲司马池很关心司马光的成长。他早就感到司马光近来有点骄傲,自命不凡,而现在竟然学会了说谎,看来不能不管了。

就在这时,父亲出现在司马光面前,问司马光:“我问你,这种剥核桃皮的法子,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核桃仁是你自己剥的吗?”在父亲的严厉目光下,司马光说:“不是……”

父亲对他意味深长地说:“一个人聪明,这很好;但要把聪明用在正处。做人要做老实人,说话要说老实话,做事要做老实事,不能撒谎。撒谎的人是最傻的,既害别人又害自己。我不喜欢不诚实的人,希望你做个老实人。”司马光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深感内疚,连连说:“父亲,我错了,我一定改。”父亲看儿子知错改错,态度诚恳,欣慰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司马光时时铭记父亲的教诲,再也没有说过谎。司马光长大成人以后,一次叫家人去卖一匹病马,他告诉家人说:“这匹马一到夏天就干不了活儿,你得如实告诉买马的人。”司马光在皇宫做谏官的时候,担负揭露官场腐败现象,向皇帝提批评建议的责任,尽管屡遭诬陷,但他总是刚直不阿、坚持直言相谏,成为被人尊敬的著名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