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著成

兵法是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各集团及军事家和军事论著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中国历史上相传最早的战争是神农伐斧燧之战,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间,没有哪一个朝代没有战争。国家由战争兴立,亦由战争败亡,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朝代也在战争中交替。

没有不用谋略的战争。自古以来,长于理性思维的中华民族对关系国之存亡大计的战争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讨、研究,以期求得正确对待战争的态度和方法。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随着社会动荡变革,战争频繁,诸侯兼并,军事实践与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智勇兼备的军事家。他们总结战争经验与教训,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著书立说,兵书、论著不断涌现。

在这个群雄竞争、人材辈出的光辉时代,产生了举世闻名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内容丰富,成就辉煌,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军事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吴国名将孙武所著。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人。生卒年月不详,约活动在公元前 6 世纪末至

公元前 5 世纪初。他是齐国陈氏的后裔,祖父陈书,字子占,是齐国的大夫, 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邑于乐安。

孙武所处的时代正是晋、楚两强百年争霸的晚期,军事战争延绵不断, 烽烟四起,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我国古代战略已经达到日趋成熟的阶段,战术运用也日益巧妙灵活。在这样复杂、纷繁而丰富多彩的战争历程中,造就了许多具有机巧权谋的卿相和英明果断的君主,军事思想蓬勃发展。他们所做的富国强兵的策略,料敌制胜的谋划,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孙武不断地对以往战争经验进行总结和积累,逐步编纂完成他不朽的著作。后来孙武因齐国内乱而出奔到吴国,经吴重臣伍子胥推荐,以兵法十三篇呈献给吴王阖闾。吴王读后大喜过望,而又对孙武为将之才将信将疑,遂命令孙武率宫女 180 人持戟操演,并以两位吴王宠姬分任队长。孙武三令五申军纪军法, 而美女们操演时却嘻嘻哈哈,置若罔闻。孙武遂斩杀两位违反军令的吴王宠姬,杀一儆百,严明了号令,将宫女操演齐整。吴王虽然痛失两位美女,龙颜不悦,但也明白孙武确实善能用兵,便用他为将。

孙武在吴国几十年戎马生涯中,为吴国的崛起和兼并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的形势是,晋、楚争霸战争延绵不断,双方都损失重大而又不能彻底打垮对方。晋的地理位置不好,北方有少数民族戎狄骚扰,西方有新崛起的秦虎视眈眈,东边有老牌强国齐与之抗衡,南面就是雄心勃勃的劲敌楚国。晋国总是陷于多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境地,感到力不从心,疲于应付。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楚国的近邻吴逐渐兴起于苏、皖,当时各强国均忙于争霸中原,对此无暇顾及。晋国审时度势,采取了联吴制楚的遏制战略, 在楚的后院腹地埋下钉子。孙武和伍子胥一起辅助吴王制定实施自强其力, 待机而动,分兵轮番侵扰楚后方的战略,使楚“一岁七奔命”,劳民伤财, 国力损耗。更使楚国以为吴只是进行小规模的系列搔扰,不会对楚的根本有所动摇,于是依赖有大别山之险峻,对吴不作积极戒备。公元前 506 年,吴王采纳孙武等的建议,率部实行深远的战略迂回,出其不意,秘密绕过大别

山,沿淮河西进,迅速通过楚国北部的大隧(力里关,在今河南武胜关东), 直辕(武胜关,今湖北、河南交界处的京广铁路上),冥陇(平清关,在武胜关西)三个要隘,直趋汉水。千里跃进,直插楚国腹地,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县北)以 3 万精锐之师击败楚 20 万大军,接着连续五战五捷,一举攻入楚国首都郢(今湖北江陵县东南之郢县故城)。楚这个长期雄踞江汉逐鹿中原的头等大国因此而失去了争霸力量。吴王阖闾以一个小小的吴国,西破强楚,北上中原,威震齐鲁,称霸一时。

孙武所著的兵法,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为《吴孙子兵法》,共八十二篇,图九卷。但《史记》中明确说共十三篇,而流传至今的也是十三篇。后人对此颇多考证。甚至有人对《孙子兵法》是否为孙武所著和兵法的真伪产生怀疑。1977 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使其真相大白。在竹简中除兵法十三篇以外,还有几篇保存下来,经研究考证,多系孙子后学所著。说明孙武见吴王时确实是献兵法十三篇,后历经增添补充、解释十三篇, 到东汉班固、班超等人修汉书时,已有八十二篇了,后又几经删削,仅有十三篇流传至今。

据今人考证《孙子兵法》,约成书于公元前 496~公元前 453 年之间, 是我国和世界军事史上现存最早的、最有价值、最有影响的军事理论专著。孙武用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总结了殷、周,特别是春秋时期几百次战争经验,反映了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军事规律;总结阐述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提出了深刻的谋略制胜思想,贯穿了对军事哲理的探索; 言简意深,凝炼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使《孙子兵法》成为举世公认的“兵学经典”。

《孙子兵法》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占有显赫的重要地位,被中外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据说,拿破仑在滑铁卢大战后,第二次被流放时, 曾有人送给他一部《孙子兵法》。他一口气读完之后,掩卷长叹,说如果他在滑铁卢大战之前看到这部书,就不会有滑铁卢之败了。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各篇各有它的主题思想,自成一体,又相互连贯,全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各篇内容简介如下:

  1. 《计篇》:这是全书的总纲,概述了孙武的军事思想。主要论述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探讨战争中决策的重要条件。在《计篇》中,首先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它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认真研究的。孙武概括了五个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即“道、天、地、将、法”(指政治、天候、地理、将帅和军内的各种法规制度)。指出必须根据交战双方的这五个条件进行对比研究(五事七计),占据有利条件多的一方就能取得胜利,从而可预知战争的胜负。孙武的战争观中已经把民众放到战争因素的首位,强调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此外,他又指出“兵者,诡道也”。主张用各种假象欺骗敌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进行突然袭击。选将、造势、运用诡道是实现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孙武认为,挑选出能执行“庙算”(君臣在宗庙里共同讨论作战计划、用兵方略) 大计的将帅,造成战场上的有利态势,运用诡诈多变的用兵原则,就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目的,争取战争胜利。而多算(周密计算比较取胜的各项条件对己有利者)胜,少算不胜。

  2. 《作战篇》:该篇首先指出战争的物质基础是经济,从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关系出发,论述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带甲十万”,“日

费千金”,孙武认为,战争中物质资源消耗极大,特别是在当时经济条件下, 没有任何国家经得起长期战争的消耗。因此,他提出“兵贵胜,不贵久”的原则。孙武从军事、经济、政治上分析了战争久拖的危害,指出久则“钝兵挫锐(军队疲困,锐气挫伤),屈力殚贷(兵力耗尽,经济枯竭),则诸侯乘其弊而乱,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张预在注解这几句话时说:“若吴伐楚,入郢、久而不归:越兵遂入吴。当是时,虽有伍员、孙武之徒,何尝能为善谋于后乎?”可见“兵贵胜,不贵久”这条原则,的确是孙武通过总结历次战争的得失而得出的重要结论。孙武继之提出了“善战者,役不再籍(兵员不作第二次的征集),粮不三载(指出征时,第一次随军运粮至敌境,以后就因粮于敌,等到军队凯旋回国时,再运第二次粮食至国境迎接, 不作第三次的运粮)”,作为速战速决的标准和要求。孙武力主“取用于国, 因粮于敌”,在敌国就地解决粮食的原则,以及利用战利品和俘虏来补充壮大自己军队的思想。“取敌之利”,用缴获来补充自己,厚卒善俘,“是谓胜敌而益张”。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国家在战争中的经济负担,减少民穷财尽“中原内虚于家”的危险。

  1. 《谋攻篇》:谋攻,就是运用谋略战胜敌人。本篇主要论述了谋划进攻,以谋制胜的问题。孙武提出作战的目的在于“自保而全胜”,就是尽可能少地损耗自己,尽可能多地歼灭敌人,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经过战斗而迫使敌人降服),善之善者也”。作战的最高要求是既能完全保存自己,又能完全歼灭敌人。孙武分析了以谋取巧和以力强攻两种取胜方式,“全”(使敌国完整地屈服)为上,“破”(击破敌国) 次之,即全胜为上,战胜为次。提出以智谋取胜的手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就是说用兵的上策,是运用谋略取胜,其次是运用外交取胜,再次是歼灭敌人军队,下策才是强攻城池。而在“伐”兵时, 主张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兵力的多少,采取不同的用兵策略。“十则围之, 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它,五倍于敌人就进攻它,二倍于敌人就设法分散敌人, 然后各个击破它,与敌人兵力相等就要能抗击它,兵力比敌人少就要能摆脱它,条件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交战)。要在优势的情况下与敌作战,反对在劣势下与敌硬拼。《谋攻篇》中还指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必须“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能打不能打);“知众寡之用”(根据兵力多少,采取不同战法):“上下同欲”(全军上下团结一致);“以虞待不虞”(以有准备对敌之无准备);“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予牵制)。总之,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这是孙武提出的指导战争的至理名言,指明了战争指导者了解敌我双方情况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2. 《形篇》:形,形式、对比、显示的意思:一是形式,即作战形式, 二是比较,即兵力对比。本篇主要讲作战形式的问题。战前要善于积蓄作战力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尔后积极创造条件,寻求战机,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所以“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打胜仗的军队都是先具备了胜利的条件再去交战)。“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先造成本方不可被战胜的条件,以等待能够战胜敌人的机会)。积蓄作战力量,创造有利条件, 有了胜敌的客观基础,然后寻机歼敌,可稳操胜券。而要战胜敌人,又应灵活巧妙地运用攻守两种作战形式。兵力不足,应采取防御以求保存自己,兵

力优势时就应采取进攻,以求歼灭敌人,即使采取防御,也必须既“藏于九地之下”(比喻深不可知),而“动于九天之上”(比喻高不可测)。就是要采取积极防御、攻势防御,才能达到保存自己、歼灭敌人的目的。篇末, 在详细论述力量对比问题后指出“故胜兵若以镒(一镒为二十四两)称铢(一两为二十四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要先造成力量上的绝对优势,然后寻求战机,说明力量对比是胜负的物质基础。总之,针对各种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就能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

  1. 《势篇》:势,一种突发的冲击力量。本篇主要讲作战布署(兵力部署)问题。作战必须善于造成和利用有利态势,最有效地发挥军队的作战力量,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必须掌握好“分数”(指军队组织编制)、“形名”(指通信联络)、“奇正”(古代军事术语中的一对范畴,其含义一般包含两个方面。在兵力部署上,担任正面作战的为正,担任突击的部队为奇; 列阵对敌的为正,集中机动的为奇。在战法上,明攻为正,偷袭为奇;采用通常作战方法为正,灵活用兵采取机变的作战方法为奇。)、“虚实”(指避实就虚,以实击虚。)四个环节。要统率众多的军队,靠的是正确的部署

(作战布势或战斗队形);要使军队在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奇正的运用。作战是以正面军队与敌交战,以侧击、迂回、包围等取胜的。军队部署(作战布势)就是一个奇正运用的问题。“战势不过奇正”,而“奇” 与“正”的关系,则是相变相生的。奇正的变化,无穷无尽,因而军队部署

(作战布势、战斗队形)也是千变万化的,根据情况的变化,或奇或正,不拘泥于格,才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1. 《虚实篇》:虚实,是我国古代军事术语中的又一对范畴。它的含义广泛,不仅指兵力的多少,装备的强弱,还包括士气的高低,主动与被动, 有备与无备,勇敢与怯弱,整治与混乱,逸与劳,饥与饱等各种对比条件, 总而言之,条件有利就是实,条件不利就是虚。本篇主要论述在作战指导上须“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主动灵活地争取战争的胜利。“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武认为,“兵形如水,水形避高而走下,兵胜, 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只有根据敌情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获得胜利。“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像流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虚实也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要善于明察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全力争取主动,能“致人而不致于人”(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形人而我无形”(查明敌情并隐秘我之行动)。做到了“致人而不致于人”,就可做到“敌供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敌人闲逸,能使它疲劳;敌人粮足,能使它挨饿;敌人安稳,能使它移动);“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攻其所不守”,“守其所必攻”,从而掌握作战的主动权。做到了“形人而我无形”,就可使“我专而敌分”(集中我军兵力,分散敌之兵力),“我专为十,敌分为一,是以十击一也”。明察属实;乘敌之虚;变敌实为虚;以众击寡。避实击虚,“胜可为也”。

  2. 《军争篇》:军争,“两军相对而争利”的意思。军队机动的目的, 在于形成有利的态势,创造胜利的条件,包括军队数量、士气、体力、地形等各种有利的条件。《军争篇》主要论述这个问题。阐明两军作战如何趋利避害和争取先机之利的原则和方法,力争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凡用兵⋯⋯ 莫难于军争”。两军相争中最重要、最困难的,是如何先占领战场要地和掌握有利战机。对此,他指出“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原则。要达到军队机

动的目的,关键是要懂得,为了走近路而走弯路(以迂为直),变不利为有利(以患为利)的道理。要“迂其途,而诱之以利”,正确处理“迂”和“直”, “患”和“利”的辩证关系,才能达到“后人发,先人至”(后于敌人出发, 而先于敌人到达战场)的目的,争取主动。孙武认为,“军争为利,军争也危”,军争利与危并存。军队机动,不能只靠拼体力、争速度,而要靠对敌情的充分了解(知诸侯之谋),对地形的巧妙利用(知山林、险阻、湖沼之形)。要遵循“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以诡诈方法取得成功,为造成有利的形势而行动,以分散和集中作为变化的手段)的原则;“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旅行动时要如疾风迅速而无迹;行动舒缓时肃穆严整如森林;攻击时似燎原烈火;驻扎防守时,稳如泰山,不可动摇;隐蔽时,像阴云蔽空,不见日月,匿形敛迹,使敌人无从知晓;快速行动时,像雷霆大作,迅雷不及掩耳,使敌人无从退避)的行动要求。特别提出要“避其锐气,击其惰归”。(避开敌人的锐气,而在敌人懈怠疲惫了想要退却时去进攻它)。军争要统一号令,统一行动;要善于治气、治心、治力、治变;要掌握“高陵勿向”(对占领高处之敌不要去仰攻)等“用兵八戒”的法则。

  1. 《九变篇》:九变,就是多变的意思。此篇主要论述根据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用兵之道的原则,并提出了有备无患的备战思想。孙武首先论述“九变”的意义,指出用兵作战切忌死用原则。要“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有的道路不一定要走, 有的敌人不一定要打,有的城邑不一定要攻,有的地方不一定要争,不合“九变”的,即使是国君的命令也可以不执行),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置。将帅应“通九变之利,知九变之术”,才能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继而,他又指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聪明的将帅考虑问题,必须兼顾利害两个方面)。灵活性的基础,在于对情况的全面衡量。孙武要求将帅必须做到全面的看问题,“杂于利害”,权衡轻重,趋利避害,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对敌人要设法使之受挫折,设法使之疲惫,设法用利来诱惑;对自己要常备不懈,有备无患。孙武认为,拘泥于任何一种一成不变的观念,对将帅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将帅有“五危”(五种性格上危害很大的弱点)必须克服。“必死”(有勇无谋,一味死拼)、“必生”(贪生怕死)、“急速”(急躁易怒)、“廉洁”(过于自尊,廉洁好名)、“爱民”(慈众爱民),凡此都是不懂得变通,如果“不察”将招致“覆军杀将”之灾。

  2. 《行军篇》:行,运用、使用。行军,是指用兵作战。本篇主要论述军队行动在各种地形上的处置和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涉及处军(配置军队),相敌(判断敌情),附众(团结整顿内部)等三个问题。孙武认为“处军”必须善于利用地形,使自己的军队经常占据有利之处。要求对敌情必须进行周密细致的观察而且要善于对各类征候做出正确判断,并总结了观察判断敌情的 32 条经验。孙武指出用兵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判明敌情,集中使用兵力。将帅必须深谋远虑、绝不可轻敌冒进。文武治军,孙武主张“令之以文, 齐之以武”(体贴、爱护士卒,使士卒心悦诚服;严格纪律要求士卒,使他们行动整齐),文武并用,恩威并用,严格贯彻执行军纪来管束教育军队。总之,孙武认为,配置军队主要是善于利用地形;判断敌情在于从现象看到本质;团结士众,在于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3. 《地形篇》、《九地篇》:孙武很重视利用地形,这两篇都是阐论

如何利用地形,他论述了地形的重要性,以及地形对军队作战行动的影响, 在不同作战地区的用兵原则。强调将帅要重视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地形者,兵之助也”,“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孙武研究地形,不是以地形的自然特点(如山地、平原、江河等)分类,而是从战术运用出发,根据地形的不同组合及其所处的位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从而把地形分为“通”(我可以去,彼可以来)、“挂”(易于进,难于退)、“支”(敌我出击均不便)、“隘”(两侧险要,中间有狭窄通道)、“险”

(险要)、“远”(敌我相距甚远)。又按用兵之法,把军队作战经由的地域分为“散地”(各国在自己国境内作战的地区)、“轻地”(入敌国境不深的地区)、“争地”(敌我占之均有利的必争之地)、“交地”(敌我均可往来地区)、“衢地”(多国交界地区,先到之可结交各国之地)、“重地”(深入敌境,背后有众多敌人城邑之地)、“圮地”(山岳、湖川、沼泽、森林、险要等难于通行地区),“围地”(进路狭隘、退路曲折,敌人可以寡击我之众的地方)、“死地”(拼死迅速决战才能生存,否则有败亡可能的地区)。并就此提出了在这些地形上,军队应如何行动的具体方法。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抢占有利地形,而迫使敌人处于不利的地形,“先夺其所爱”。然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即顺着敌人的企图,集中我的力量,乘敌之隙,攻其一点,就可长驱直入,斩将杀敌。

  1. 《火攻篇》:火攻,在古代战争中是一种特殊而有效的进攻手段。本篇着重论述了火攻的目标、种类、发火的时机以及内外策应的方法等,除此之外,又提出了“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的慎战思想。这一至理名言,似乎是全书的总结(根据银雀山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篇题木犊,《火攻》列在《用间》之后,为第十三篇)。

  2. 《用间篇》:本篇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种类及其方法。强调了侦察了解敌情并给敌造成错觉对作战胜败的重要性。并提出先知敌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类比推断),不可验于度(看天象星辰)。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孙武强调要使用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等五种间谍,使敌人“莫知其道”,摸不到我军的规律,无从应付,而我军则可广泛搜集情报,全面掌握敌情。强调在使用间谍时,必须机智、果敢和精心筹划,严明纪律,以防被敌人欺骗、利用。

总之,《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思想,可以概括为:在敌我力量对比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作战形式,出奇制胜,避实就虚,机动灵活的歼灭敌人, 保全自己。为此,必须对敌情、地形和我军情况作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做到“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孙子兵法》成书后,对我国以后的战争实践和军事思想,都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在孙武谋略制胜的兵学思想熏陶下,历代名帅良将皆循着他所揭示的战争原理原则,统军作战,克敌制胜。

在孙武后世的战国时代,诸侯逐鹿,群雄争霸,是我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时代。各强国变法图强,富国强兵,采取“礼贤下士”,重用知识分子的政策,使战国成为“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光辉时代。丰富的战争实践, 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家,他们总结战争的经验与教训,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著成了许多兵书。这一时代主要军事著作,流传至今的,已为数不多,如《司马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都显示了当时军事思想的特征,在我国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除兵家外,

诸子百家也都谈兵,各个学派各从其基本观点出发,从一个侧面观察研究军事,彼此切磋,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军事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战国时代也是我国军事思想蓬勃发展的时代。这时代的军事著作,对于后人的军事研究和指导战争实践,都起了重要作用。

而自从战国时代起,《孙子兵法》即广为流传。韩非子《五蠹》篇中说; “今境内之民皆言兵,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史记》中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孙子兵法》对兵家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西汉时,汉武帝看大将军霍去病不好古籍,于是“尝欲教之吴孙兵法”。三国时著名军事家曹操最赞赏《孙子兵法》,说:“吾观兵书决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并对此书作了注释,他是第一位为《孙子兵法》做注释的人。曹操之后,历代都有人研究《孙子兵法》,有的从文学意境注解,有的就语句内容发挥,有的用以往战争印证,计有 200 多位注释家撰文著书、注解、赞赏推崇《孙子兵法》。宋代将《孙子兵法》列为《武经七书》之首,成为习武言兵之人必读必修的“教科书”。明朝著《武备志》的茅元仪高度赞扬说:“前孙子者,孙子不能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道出了这部划时代著作承前启后的辉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