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个人化,虚拟现实⋯⋯

现在想讨论一些比较遥远的事,有很多说到的事,还都在人们的脑子里。但是,也许有一天它们就成为了现实,而且来得比大家想象的还要快。

我们都知道,电影这件事永远和科学技术分不开。有了光学、化学、机械、电学、无线电、计算机等一系列的科技进步,才有了我们今天电影这个样子。那么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会使电影将来变成什么样?

现在已经有许多人在讨论电影走上信息高速公路的问题。将电脑网络与自己家的电视连为一体,你可以通过影碟光盘欣赏电影,你也可以索性从网络中调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来看。在今天,电脑互联网络的带宽还不够宽, 速度还不够快,所以从电脑里调一部电影看是件奢侈的事。但是,相信用不了太长的时间,信息高速公路瞬间把一部电影送到你家是不成问题的。到了那个时候,你可以面对几百个频道的选择,也可以从几百部几千部的电影库中挑选影片,在家中的“家庭影院”里细细欣赏,说实话,你连影碟都不用买了。只是,你看的究竟是电影,是电视,是电脑,还是什么电子媒体?—

—管它是什么。

那时候你也可以自己拍电影。就像是照相机刚刚发明的时候,好像挺神秘,现在不是人手一台?机器的性能会越来越复杂,操作却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傻瓜”。我担心,再过二十年一般的人连最基本的光圈都不会调了, 因为用不着学。现在摄影机正在进入家庭,我看扛着家庭摄影机的人在那里推拉摇移的拍个小孩在草地上爬也挺带劲。不要小看这个变化,要知道当这种掌握信息的能力在大众中普及以后,会给社会带来深刻影响,美国警察毒打黑人的事不就是通过私人录像带曝光的?结果引起了洛杉矶市的种族大暴

乱。

在电影史上引起巨大轰动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就是一批从小在家里玩摄影机的青年们掀起的。那时还没有摄像机,但一些家境较好的人们已玩得起摄影机,他们从小拍自己,拍同伴,拍家人,看各种各样的电影,拍各种各样的片子,就是在电影里泡大的。这样的一代人长大后,对电影做了最彻底的反叛,在电影界掀起了一场对今天的电影仍有影响的革命风暴。他们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他们对电影已经吃透了。同样异曲同工的是,美国有一位青年电影导演名叫昆汀·塔兰蒂诺,从小是在电影录像带中泡大的。在看了几百上千盘录像带后,他拍出了一部叛经离道的《黑色通缉令》,看得观众目瞪口呆。这部片子在欧洲拿了电影节大奖后又回来横扫美国,塔兰蒂诺一下子成了大明星。用句当今的流行语,《黑色通辑令》拍得很“酷”,片中的人物拿人间的正常准则全不当回事,导演也拿电影的正常叙事方式不当回事,将看似不合逻辑的三个互无关系的故事组接后,最后又玩笑般地把所有的事件炒成一锅,令观众对其中透出的才华、活力、智慧叹为观止。很难想象塔兰蒂诺如果是一个科班出身的人还能不能拍出这样的片子。所以说, 当拍电影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以后,如果电影变成了仅供少数人欣赏的“小众艺术”(这是许多未来学家所预言的,千人一面的大众传播媒介将被更个性化更有选择性的形式所取代),谁知道电影会什么样?会出来什么样的电影?

还有一件很叫人神往的事,也与电脑技术的发展密切有关,就是“虚拟现实”。这也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简单说,现在人们用电脑技术做出的一种三维动画的驾驶舱,训练飞行员的,就是“虚拟现实”的一种。“虚拟现实”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但有立体感,而且是互动的,它会对你做出的动作做出相应的反应。玩过驾飞机的电子游戏的人一定身有体会。虚拟现实对未来人类的影响是极深远的,因为那个世界能给人实实在在的视觉、听觉乃至触觉,可它又并不在现实中存在。虚拟现实的发展也与电影密不可分,讨论这个话题时,人们首先就想到是身处在电影之中。你说,电影到了这一步, 它该叫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