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电影商拍的电影

有一些的电影分类,是在一般的电影教科书中找不到的,比如现在我们要谈的某一类电影:为电影商拍的电影或为电影节拍的电影。但是我觉得我们了解一些没坏处,到下回再看电影时,心里就会若有所悟:这类电影原来是这么来的。

说到为电影商拍电影,在今天,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电影都是为电影商拍的,也就是说,拍电影的钱是电影商出的,他们投这笔资是为了赚钱。

但在五年前,中国还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在中国拍电影是由政府拨款, 电影拍成以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去卖拷贝,全中国的电影发行公司和电影院都必须买,然后一块上映。这样,拍电影的人是可以不考虑观众的口味的,反正都卖得出去。那时候的电影不管拍得好坏,也真的都有人看,因为没别的看。所以在那时候,在中国拍电影的人是很神气的一群。

但是,到了 80 年代以后,中国的电影人日子就不大好过了。老百姓不大上电影院了,他们可以看电视、去歌厅、看录像等等,电影不好看,他们就不进电影院,也活得挺好。结果,许多电影院被迫关门,或者改成了游艺厅、商店,许多放映员只得改行,不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而电影厂原来是上缴国家利润的大户,现在个个是亏损大户,欠债能欠到几千万元,这种形势下, 国家改革电影发行体制势在必行了。

这场改革是从 1992 年开始的,改革的结果是,今后所有电影厂拍出的片子,国家不再包销了,各电影发行公司有权决定买或不买。这就有点市场经济的样子:你拍得不好的电影,就有可能卖不出去,让你砸在手里。这样一来,电影厂全都心里毛起来:自己要拍的片子将来会有人看吗?弄得不好会血本无归啊!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中国的各电影制片厂就相当于是电影商, 他们是电影的投资人(或者是筹资者),他们对自己投下的每一分钱都要斤斤计较的。这与全世界的电影投资商的心态是一样的。

一个电影商,在投资一部电影前,会有许多市场调查,比如现在观众的期望、时尚、欣赏习惯、价值标准等等,都要尽可能地摸底,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影片符合观众的口味。他心里最清楚,越多的人爱看他的片子,他就越能赚钱。有的电影商会在电影刚拍出一个素材片的时候,小范围地请观众看, 提出修改意见,目的都是为了将来大家更喜欢看,都去买他的票。上面我们谈到所谓类型片,其实就是这么出来的,一部片子打响了,电影商们一拥而上地模仿,因为这样成功的保险系数最大。所以,一般为电影商拍的片子(我们也常常称之为商业片)都会挺好看,节奏明快,人物性格鲜明,画面漂亮, 音乐打动人心,尤其是故事,要搞得一曲三折,催人泪下,而且,结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心愿,所以好人必胜,坏人必亡。看这样的影片感觉是很舒服

的,因为它已经研究透了你的心理,恰好挠到你的痒处。它不会让你有一刻沉闷感觉,因为电影商们已经研究出,每五分钟一个小高潮,十分钟有一个大高潮。这样的片子你可能看得惊心动魄,看得回肠荡气,但是一出电影院又什么都不记得了,它就是让你在电影里欢畅一时。好莱坞的影片就是这种商业片的经典代表,好莱坞可以说是把这类商业片的运作已经玩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所以好莱坞的影片现在称霸全世界。

不过,当你在这类商业片中看到比如刘邦之妻吕后在与项羽眉来眼去调情时,也只好认了。这也是商业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影商们所想的是怎样更传奇更风流更吸引人,他们才不承担捍卫历史的严肃性与文化的纯洁性之重任呢。我们想看更好玩更逗乐的东西,就只好把这些荒唐的东西一起吞下。这就是我们为娱乐付出的代价。